求姓氏“杜”的来源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1收藏

求姓氏“杜”的来源,第1张

1、源于祁姓

出自帝尧裔孙刘累之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黄帝的二十五子之一有个叫祁的,尧姓伊祁,杜氏源于祁姓,是帝尧的后代。

2、源于芈姓

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君主杜敖,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楚国有君主名叫熊艰,号称杜敖,亦称堵敖、庄敖。

芈姓杜氏源出杜敖(堵敖),其“杜”、“堵”的读音皆作tú(ㄊㄨˊ),今音读作dù(ㄉㄨˋ)亦可。

3、源于鲜卑族

出自南北朝北魏王朝时期有鲜卑拓拔部独孤浑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魏书》记载,南北朝时北魏政权有独孤浑氏,为鲜卑拓拔部的氏族部落之一。鲜卑独孤浑氏,排在鲜卑贵族一百一十姓之末,是代北地区鲜卑族代国旧部。

4、源于姬姓

出自黄帝时期的酿酒发明者杜康,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世本》记载,杜氏是黄帝时期的酿酒发明人杜康的后代。相传,杜康原是黄帝手下的一位大臣。

黄帝建立部落联盟后,经过神农氏尝百草,辨五谷,开始耕地种粮食。黄帝命杜康管理生产粮食,杜康很负责任。另外一种传说是:杜康又名少康,夏王朝时期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第五位国王。

5、源于姬姓

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杜蒯,属于以先祖官职称谓为氏。“杜”字作为植物解释,是中原地区鲁、楚国对某一类植物的称谓,非晋、秦、卫国所据地区的称谓。在晋、秦、卫国所据地区,“杜”就是牡宰,亦称灶宰,通“屠”字;“蒯”就是一种专门屠宰牺牲的刀剑。

-杜姓

南海白沙起渊源

桂邕团陆开统绪

咸丰九年在已未仲春初旬谷旦二十世孙琼芬编)

太祖杜仁,始祖杜弘,按两公居南海白沙元明清交际遂迁团陆。

一世祖学荣公,

学荣公膝下二子,长子振魁,次子振寿,学荣公携长子振魁迁移杜屋坪圆蹄牛,太婆与次子振寿留承团陆,学荣公葬于草蒗岭,太婆葬于团陆立墓岭。

二世祖振魁公

振魁公膝下一子,名锦积,振魁公葬于狮子头。

三世祖锦积公

锦积公膝下五子,长子志卢,次子志略,余下三子不详,锦积公葬于老虎地。

四世祖志卢公

志卢公在圆蹄牛搬迁至三隆龙山圩二官堂定居,志略公等其余四个去向不明,志卢公膝下二子,长子朝英,次子朝任,志卢公葬于龙山圩净景岭。

五世祖朝英公

朝英公膝下三子,长子枝林,次子枝彬,三子枝业,朝英公葬于鸡笼顶,

朝任公不详

六世祖枝林公

枝林公在二官塘搬至鱼窟村,枝彬公枝业公留承二官堂,枝林公膝下二子,长子蕊雄,次子蕊彩,枝林公葬于洞弄中间岭岐。

七世祖蕊彩公

蕊彩公膝下三子,长子弘玄,次子弘秀,三子弘通,蕊彩公葬于青窝岭。

八世祖弘玄公

弘玄公膝下三子,长子奕春,次子奕成,三子奕龙,弘玄公葬于青塘圩,

九世祖奕春公

奕春公从老村搬至今住地油榨屋,奕成搬至唐尾村,奕龙留承老村,奕春公膝下六子,长子大业,次子大儒(字日新)其余四个不详,奕春公葬于鹤鸣堂。

十世祖大业公,大儒公(日新)

西边屋:大业公膝下二子,长子旭昌,次子瑞昌,大业公葬于鹤鸣堂坐南向北。

东边屋:大儒公(日新)膝下二子,长子宇昌,次子材昌,大儒(日新)公清朝光绪皇帝钦赐花羽一品顶戴,官衔振威将军,太儒(日新)公葬于牙梳岐洞心村。

族谱

(团陆)学振喜能海国林如贤天山琼荣日昌成万代。

(二官鱼窟)学振锦志朝枝蕊弘奕大昌成明有兴家建业。

(总谱)春发满廷芳,宗兴华伟业,德泽耀家邦。

杜闲(682——741),唐修文馆直学士杜审言幼子,“诗圣”杜甫的生身父亲。生于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开元五年(717年)为郾城尉,开元二十年(732年)左右擢为奉天令,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前后擢为朝议大夫兖州司马。

唐末杜让能任山南节度使,遇战乱避居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让能裔孙杜仁为避元乱又迁福建同安安仁里马銮乡,称为马銮杜姓始祖。

唐朝历史(公元618年~907年),杜仁是唐末的,起码是800年后,而杜闲死在741年,所以他们不可能是兄弟,而且从他们各自的父辈都可以得知,他们也不可能是兄弟,有据可查的只有杜闲任过兖州司马,杜仁只是作为马銮杜姓始祖才有记载的。

求姓氏“杜”的来源

1、源于祁姓出自帝尧裔孙刘累之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黄帝的二十五子之一有个叫祁的,尧姓伊祁,杜氏源于祁姓,是帝尧的后代。2、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