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复姓的历史和现状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1收藏

关于中国复姓的历史和现状,第1张

关于中国复姓的历史和现状

现存各复姓主要分布地区

  1欧阳氏发源于今浙江湖州,秦汉时大举北移,其中一族在渤海郡定居,汉末魏时昌盛为冀方右族。如今,欧阳氏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东、湖南等省为多。目前欧阳姓人口列全国第一百九十二位。 2慕容姓早期居住在西北地区。东晋时期,在北方的十六国中,慕容氏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南燕、西燕四个政权,其活动范围在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慕容家族也成为当时十分显赫的家族,并在甘肃的敦煌郡形成了慕容氏望族。宋代以后,在史料中已不易查到慕容氏的行踪。如今安徽淮南、湖北钟祥、广东顺德以及台湾等地有少量分布。 3上官姓早期活动在湖北、河南一带,秦汉时又西迁陕甘形成望族,并以天水郡为郡望。唐宋以后扩展至河南、山西、江苏、福建等地。如今在江苏武进、浙江遂昌、山东临沂、湖南湘潭等地有分布。目前上官姓人口没有进入全国前三百位。 4女娲氏今在北京市东城区、海淀区一带有零星分布。 5在青海省的省会西宁市,还生息繁衍着秃发氏的汉族后裔。 6皇甫姓早期居住在河南东部,汉代已迁居关中,后西迁至甘肃、宁夏、陕西交界的地区,在安定郡形成皇甫大族,数百年间人才辈出,安定皇甫名闻天下。唐宋以后,除甘肃、宁夏、陕西外,山西、河北、河南等北方地区以及安徽、浙江、江苏、四川等南方地区,均有皇甫氏分布。 7赫连姓早期居住在西北地区,十六国以后向山西、河北、陕西、河南迁移,后以渤海郡为郡望。宋代以后,在河南、山东等北方地区还有赫连氏分布。 8东方姓早期居住在陕西、河南,后兴旺于山东,汉唐之际在平原郡、济南郡形成郡姓望族。宋代以后,东方氏已足迹难觅。如今在北京、山西、山东、台湾等地有少量分布。 9闻人姓早期居住在山东,汉唐时期已西移河南洛阳,南下江苏、浙江等地,以河南郡为郡望。宋代以后在浙江余姚、金华、嘉定等地有分布。如今闻人姓人口不多,主要分布在浙江等地。 10诸葛姓早期居住于河南、山东。汉唐时在山东形成名门望族,以琅邪郡诸葛氏电台为著名。南北朝时期已散播于东南沿海地区。宋代以后在史籍中悄然无声。如今在浙江上虞、金华、兰溪等地有诸葛氏居住。 11夏侯姓早期活动在河南、山东,汉唐时在山东有较大发展,以鲁国郡为郡望;向南在今苏、豫、皖交界处发展,以谯郡为郡望。宋代以后逐渐衰落。如今在北京、上海、山西、江西、湖北、台湾等地偶有所见。 12司马姓先秦时主要活动于中原地区,秦汉以后在陕西、四川、湖北、江苏等地均有司马氏家族居住。河南为司马氏的核心居住蔕,在今河南温县诞生了司马懿家族。随着晋都的建立,司马氏遂遍布大江南北。唐代以前在东南沿海、江淮地区、中原地区均有零散的司马氏家族。宋代以后,山西夏县崛起了司马光家族,在陕西、河北、湖南、江苏、浙江等地亦有少量分布。当代司马姓已遍布全国,尤以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湖北、江西、福建、贵州等地为多。 13万俟姓早期居住在西北地区与山西一带,后随北魏拓跋氏河南、河北、山东,并在山东形成万俟聚集地,以兰陵郡为郡望。当今安徽、北京、辽宁等地均有万俟姓分布。 14端木姓早期活动于河南,汉代以后向东扩展,在山东形成望族,以鲁郡为郡望。宋代以后,在安徽、浙江等地也有一定分布。 15司徒姓虽然起源较多,但早期主要活动于中原地区,汉唐之间向河北扩展,并在赵郡形成郡姓望族。宋代以后,在河北、云南、山西等均有司徒氏踪迹。如今在广东开平、平远等地有少量分布。 16宇文姓早期活动在西北地区,南北朝时期逐步南下内迁,除在辽宁、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地分布外,在河南洛阳等地形成宇文氏皇族聚集地。唐代时,他们入地为籍,遍及中原各地。宋后宇文氏已不常见。如今在北京、河南、陕西、浙江、四川、台湾等地有少量分布。 17钟离姓早期居住在江淮地区,汉唐之间向浙江等地发展,以会稽郡为郡望,在江苏、安徽、浙江等地为主要分布区。宋后已不多见。如今辽宁、沈阳等地有少量分布。 18令狐姓早期活动于山西的临猗等地,汉唐之间在山西、陕西、甘肃等地有较大发展,在山西影响最大,并以太原郡为郡望。宋代以后,令狐氏逐渐凋零。如今在山西运城、平陆、万荣以及四川、贵州、台湾等地有少量分布。 19轩辕姓早期活动在河南、陕西,尤其是河南新郑的轩辕丘,为黄帝轩辕命氏之地。汉代以后,在陕西武功一带形成望族,以命阳郡为郡望。由于黄帝之后分为许多姓氏,真正以轩辕命氏者很少。如今在河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台湾等地有少量轩辕氏分布。 20申屠姓早期居住在陕西,汉代以后散居在今河南禹州、民权、商丘以及山东、陕西等地,以京兆郡为郡望,在陕西关中地区形成申屠姓望族,在山西则以西河郡为郡望。宋代以后,申屠氏已不常见。如今主要分布于辽宁、北京、浙江、安徽、台湾等地,以浙江公布最为广泛。 21单于姓早期活动在内蒙古一带,汉代以后在河套地区、山西北部定居,内迁者在山东形成望族,以千乘郡为郡望。宋代以后很少见单于氏迁徙的足迹。如今在山东历城、青州等地有少量分布 22太叔姓早期居住在河南,汉代以后向山东迁移,以东平郡为郡望。此后迁移轨迹和分布情况不详。如今北京、辽宁等地有少量分布。 23淳于姓早期活动于河南、山东一带,汉唐之时,在山东有较大发展,以齐郡为郡望;在河南北部,形成以河内郡为郡望的淳于望族;在江淮地区、四川等地也都有淳于氏足迹。唐代中期,唐宪宗名李纯,因“淳”、“纯”同音,遂避讳去淳为于姓。五代以后,有于姓恢复祖姓,仍复姓淳于者,但人数明显减少。如今在山东龙口、重庆南川、四川泸州及湖南等地有淳于氏分布。 24濮阳氏早期居住在河南北部,汉代以后向河南东部、安徽、河北等地扩展,在河北中北部形成望族,以博陵郡为郡望。如今浙江海门等地有少量分布。 25宗政姓自汉代以来居住在江淮一带,并以彭城郡为郡望。为罕见姓氏,迁徙及分布情况不详。如今江苏徐州、河北唐县等地有少量分布。 公冶姓早期在山东居住,汉代以后以鲁郡为郡望。当代山西等地有零散分布。 26澹台姓早期活动在山东一带,后向江苏、山西迁居,以太原郡为郡望。如今在江西、安徽、山东等地有零散分布。 27尉迟姓早期活动在西北地区,北魏时以山西北部为集聚地,以太原郡为郡望。唐代以后数量不多,主要分布在山西一带。 28夹谷姓形成于宋金时期,初期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东北地区,后逐步扩展到山东、河南等地。明清时已极为少见。如今上海、辽宁沈阳等地有少量分布。 29公良姓早期活动于河南淮阳地区,汉代以后在河南开封一带形成望族,以陈留郡为郡望。唐宋以后史籍中已鲜见公良氏踪迹。如今台湾等地还有少量分布。 30历史上乐正氏在甘肃形成望族,以天水郡为郡望。宋代以后史籍中已鲜见乐正氏踪迹。如今在北京、辽宁等地有少量分布。 31漆雕姓早期活动于江浙一带,先秦与秦汉时期以山东为聚居区,以鲁郡为郡望。唐代以后,史籍中已鲜见漆雕氏踪迹。如今湖北潜江、河南上蔡、辽宁沈阳等地有少量分布。 32公西姓早期活动于山东一带,汉唐时向西扩展,在河南北部形成望族,以顿丘郡为郡望。唐代以后,史籍中已不见公西氏踪迹。如今在河南浚县等地有少量分布。 33巫马姓以鲁郡为郡望,迁徙情况不详。如今北京、上海、浙江、辽宁等地有少量分布。 34颛孙姓早期在河南中东部活动,汉代以后在山东西南部与江苏西北部繁衍,在山阳郡形成郡姓望族。唐代以后史籍中已很少见到颛孙氏踪迹。如今山东、安徽、四川、北京、辽宁等地还有少量分布。 35独孤姓原居于东北地区,徙居中原后,主要在河南、河北一带发展,并在河南洛阳、河北高阳形成郡姓望族,以河南郡、高阳郡为郡望。宋代以后已鲜见于史籍。如今河北、山西等地有少量分布。 36相里姓早期活动于中原地区,汉唐时向山西、陕西等地扩展,并在西河郡形成郡姓望族。今陕西等地有少量分布。 37司寇姓起源于古代各国司寇官职,因周及春秋列国大多设有这一官职,因此发祥地较多,但早期主要活动于中原地区,南北朝在河南、河北等地繁衍,并在河南北部形成望族,以平昌郡为郡望。后来由于许多司寇复姓简化为司姓或寇姓,使原本就不多的司寇氏人数更为稀少。如今在北京、上海、辽宁等地还有少量分布。 38亓官氏起源于古代笄官,春秋战国时各诸侯国大都设有这个官职,因此亓官姓起源可能不止一人,但人数一直不多。明代以后,山东莱芜历为亓氏繁衍中心。如今山东、安徽、河南、陕西、辽宁、吉林、台湾等地有少量分布。 39司空姓早期在中原及周边地区活动,汉唐之间在河南、河北、山西、江苏等地繁衍,并在河南北部形成名门大族,以顿丘郡为郡望。宋代以后,史籍中已不见司空氏的踪迹。如今在上海、辽宁、安徽等地有少量分布。 40闾丘姓早期活动于山东,汉唐之间在今河南北部形成望族,以顿丘郡为郡望。唐宋时期,陕西、河南均有闾丘(闾)氏踪迹。如今北京、上海等地有少量分布。 41鲜于姓早期活动于北方,汉代以后在北京一带形成望族,以渔阳郡为郡望。宋代以后,除河北、内蒙古、东北外,在四川等地以及朝鲜族中都有一定分布。 42长孙姓早期在西北地区居住。鲜卑族南下前,主要居住在山西大同,南下后主要以洛阳为长孙氏集聚地。后向东发展,在山东与河南交界处的豫东地区形成望族,以济阳郡为郡望。宋代以后史籍中已很少见到长孙氏。如今在上海、辽宁、陕西等地有少量分布。 43南宫姓早期活动在河南、山东一带,汉代以后在山东形成望族,以鲁郡为郡望。宋代,南宫氏已迁往江西,但有关迁移情况并不清楚。如今在江西、吉林、河北、台湾等地有少量分布。 44第五姓汉代时居住在关中地区,尤以“京兆长陵”第五氏最为显赫。唐代以前在甘肃等地扩展,以陇西郡为郡望,在陕西、山东、河南等地也有第五姓踪迹。如今在山西蒲城、台湾台北、陕西咸阳等地有少量分布。 45高堂姓早期活动于山东一带,汉唐之间在山东中部形成郡姓望族,以齐郡为郡望。唐代以后已不多见。今山东、辽宁、台湾等地有少量分布。 46仲长姓早期活动于山东,汉唐之间在山东西部形成郡姓望族,以高平郡为郡望。如今北京、山东等地有少量分布。 47春秋时郑国都城在今河南新郑,西门便发祥于这里,并在较长时间内在这里居住繁衍。后来因迁徙、避难等原因,逐渐向周边地区扩展,汉代以后以豫皖地区为主要居住区,以梁郡为郡望。宋代以后西门氏已不多见。如今北京、上海、山东等地有少量分布。 48东门姓早期居住在山东曲阜一带,汉代以后向西南扩展,在河南开封附近形成望族,以济阳郡为郡望。唐代以后,已很少见到东门氏踪迹。如今在河南光山等地有少量分布。 49梁丘姓为罕见姓氏,早期活动于山东,汉代以后扩展到陕西,以冯翊郡为郡望。唐宋以后史籍中已鲜见梁丘氏踪迹。如今辽宁、山东、台湾等地有少量分布。 50微生氏为罕见姓氏,起源于山东,并以鲁郡为郡望。如今辽宁、山西等地有少量分布。 51羊舌姓早期居住在山西洪洞、平阳等地,汉代以后向河南、陕西扩展,以京兆郡为郡望。如今辽宁、山西等地有少量分布。 52呼延姓汉代活动于北方地区,以后逐步南迁,在山西中部地区形成望族,以太原郡为郡望。宋金时期,在太原及山西其它地区偶有呼延氏名门家族分布。如今陕西西安、榆林等地有少量分布。 53东郭氏早期居住在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后散居于山东各地。汉代以济南郡为郡望,河南、陕西也有少量分布。 54百里姓早期活动在河南、陕西一带,汉代以后在河南中南部形成郡姓望族,以新蔡郡为郡望。如今在山西平陆等地有少量分布。 [1]

编辑本段中国复姓的分类与流派

  中华复姓氏分为汉族复姓和少数民族复姓。南宋史学家郑谯在其名著《通志略·氏族》中,把西汉到隋唐约1000多年期间的少数民族的汉式复姓划分为“代北复姓”、“关西复姓”和“诸方复姓”三大流派。“代北复姓”泛指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两字以上的姓氏。《百家姓》收录的代北复姓有呵连、宇文、尉迟、长孙、慕容、万俟(Mòqí)、呼延等姓,历史上的姓氏叱罗、叱温、叱门、叱奴、叱吕也属于代北复姓。“关西”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区,主要指今西北地区。所谓“关西复姓”,包括了当时生活在这一区域内以羌族为主的各民族的复姓,比如:钳耳、莫折、荔菲、弥姐、夫蒙、昨和、屈南、罕井、鲁步等,这些都是羌族人的复姓。“诸方复姓”,泛指从周边国家和民族中移民来华者使用的复姓,如夫余、佛图、迦叶、黑齿、似先、朝臣、瞿昙、鸠摩、焉善、凫更、且末等。根据郑谯考证,这些复姓的渊源分别来自今中亚、西亚、南亚、东北亚地区。姓“且末”的人是西域人,姓“似先”者是高丽人,姓“朝臣”者是日本人,姓“鸠摩”者是天竺人。这些复姓后来多同化为汉族单姓,现在已不再有人使用了。宋朝以来又陆续增加了“鲜卑复姓”、“契丹复姓”、“女真复姓”、“蒙古复姓”、“满洲复姓”,以及中华南方少数民族的复姓流派。 “鲜卑复姓”有北魏的国姓拓跋(后改元姓)、丘穆陵、步六孤、贺赖、独孤、慕容等。目前,广东省肇庆市的端州、广宁、怀集等地都有慕容氏人居住,但人丁兴旺、集中居住的还数高要市白土镇幕村、大旗村,约有3000多人姓慕容,仅大旗村就约有2000多人姓慕容。在当地莲塘镇的波河、石脚、马安镇的马安村也有慕容绍奕的后代,但人数不多。慕容复姓在广东省高要市已有700年的历史了,村官慕容瑞湖拿出一本世代相传的《慕容氏大宗族谱》,告诉记者,鲜卑人是他们的祖先。据幕村的《慕容氏大宗族谱》记载,明朝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他们的始祖慕容绍奕迁徙到高要蛟塘镇金鸡村。慕容绍奕去世后葬在村后的金鸡山。 契丹族耶律阿保机于公元907年建立辽国,辽代“契丹复姓”仅有耶律氏和审密氏两姓。金灭辽,契丹成了被统治民族,除一些上层人物被赐金之国姓完颜外,绝大多数契丹人把耶律姓改为移剌,萧改为石抹。 金史记载,金代女真人共有115个“女真复姓”。女真族姓氏特点是有"白号之姓"与"黑号之姓"的区别,并且分为四大支系。女真人姓氏"白号之姓"共分三个支系,99个姓氏。"黑号之姓"只有一个支系,16个姓氏。"白号之姓"三个支系:一大支系共27姓氏为:完颜、温迪罕、夹谷、陀满、仆散、术虎、移刺答、斡勒、斡准、把鲁、阿不罕、卓鲁、回特、黑罕、会兰、沈谷、塞薄里、吾古孙、石敦、卓陀、阿厮准、匹独思、潘术古、谙石刻、石古苦、缀罕、光吉刺,皆封金源郡二大支系共30姓氏为:裴满、徒单、温敦、兀林答、阿典、纥石烈、纳兰、勃术鲁、阿勒根、纳合、石盏、蒲鲜、古里甲、阿迭、聂模栾、抹拈、纳坦、兀撒惹、阿鲜、把古、温占孙、祷怨、撒合烈、吾塞、和速嘉、能堰、阿里班、兀里坦、聂散、蒲速烈,皆封广平郡三大支系共26姓氏为:吾古论、兀颜、女奚烈、独吉、黄蝈、颜盏、蒲古里、必兰、斡雷、独鼎、尼龙窟、拓特、盍散、撒答牙、阿速、撒刻、准土谷、纳谋鲁、业速布、安煦烈、爱申、拿可、贵益昆、温撒、梭罕、霍域,皆封陇西郡“黑号之姓”有一个支系共16姓氏:唐括、蒲察、术甲、蒙古、蒲速、粘割、奥屯、斜卯、准葛、谙蛮、独虎、术鲁、磨辇、益辇、贴暖、苏勃辇,皆封彭城郡完颜是金代女真人的国姓。白号之姓属贵族之姓,比黑号之姓要高贵的多。完颜氏是皇族姓氏,于是成为白号姓氏中最高贵的姓氏,名列白号之首。 蒙古复姓(汉拼蒙古姓)有孛尔只斤、俄勒斯特、阿巴嘎纳尔、弘吉喇惕、客烈亦惕、杜尔伯特、郭尔罗斯、梅日根哈拉、陶日根席日、泰亦赤兀惕、敖勒高努德、兀济叶惕、布忽纳惕、乌珠穆沁、呼勒都古德、扎兰努德、克什克腾、包日罕特、呼和绍布、楚勒呼德、巴鲁喇斯、宝勒格沁、察哈尔、强科勒、斡恩真、土默特、那牙勤、准噶尔、浩齐特、呼热特、纳古斯、兀良哈、华努特、白如徳、瑙木沁、齐木德、都如德、木斯臣、召蒙岱、席热臣、台本、夏那日、忽思慧、泰亦什、毛忽来、塔塔尔、宝古、辉特、马鄂、敖汉、普鲁、明安、宰桑、昂沁、乞颜、肖德,等等。 锡伯族原有姓氏共587个,后来新增姓氏14个,总共601个姓氏,其中大姓占20个,小姓581个。比如:瓜尔佳、卦尔察、伊尔根觉罗、觉罗、贺叶勒、贺叶乐、贺赖、贺兰、贺若、贺依尔、何舍里、贺在尔、何叶尔、何支热、何拔、虎尔哈、图克苏里、佟色里、涂木尔齐、扎斯胡里、扎斯胡尔、托库里、托库尔、陶佳、霍土木齐、霍若特、霍火奇、霍鄂春、张佳、札库里、张阿里、张吉尔、高佳、果尔吉、是楼、果尔齐、高岳尔、揣里、伯德、梅智,等等。 满族始称满洲,1635年改称满族。满族的祖先是女真族人,满族姓氏有的是从女真族姓氏演化而来的。清朝雍正年间纂修的《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收录的满洲氏族达到648个。其中满洲"著姓"151个,满洲"中姓"144个,满洲"稀姓"353个。“满洲复姓”有清朝国姓爱新觉罗(按照清帝逊位时的规定条款,爱新觉罗氏都采用其满语中的“黄金”之意改姓“金”。不过有些皇族后裔如雍正九世孙启功,并未遵照这一规定,如启功的祖父告诉他绝对不可以姓金,因为那是“仇人”袁世凯的指令)、阿克占(见于《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族姓氏,满语的意思“雷”,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源于金代姓氏“阿典”,以部为氏,世居哈达、叶赫,后冠汉字姓雷、战)、阿尔布(见于《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族姓氏,又作阿尔巴,满语的意思是“光景、形象、形势”。世居乌喇,后冠汉字姓阿、巴)、阿喇(见于《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族姓氏,满语的意思“山岗、大阜”,世居乌喇,后冠汉字姓阿)、阿赉氏(见于《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族姓氏,满语的意思“桦皮”,世居翁郭罗城,后冠汉字姓阿、华等)、巴尔达(见于《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又作把尔达,满族姓氏,世居蜚优城、巴尔达等地。后冠汉字姓巴)、仓佳氏(见于《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满洲八旗姓》,满族姓氏,世居松花江沿岸,后冠汉字姓仓)、戴佳(见于《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又作达佳、大佳、戴拉。满族、蒙古族共有姓氏,源于渤海国皇室大氏,世居杭间、浑郭等地,后冠汉字姓戴、代)、额色(见于《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族姓氏,满语的意思“自然”,世居董鄂、萨哈尔察等地)、额哲氏(见于 宋代成书的《百家姓》收集了442个单姓,61个复姓,凡503姓。明代陈士元编的《姓镌》共收单姓、复姓3625个。1978年,有关部门通过户籍和邮电部门对七大城市汉字姓氏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所得的姓氏总数是2587个。其中,北京市2250个,上海市1640个,沈阳市1270个,武汉市1574个,重庆市1245个,成都市1631个,广州市1802个。1984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姓氏汇编》(阎福卿等编)共收集单姓、复姓5730个。而台湾学者王素存著的《中华姓府》收集到的古今汉字姓氏却多达7720个。但这还不是确切的数字。根据1996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姓氏大辞典》(袁义达、杜若甫编著),我国古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氏一共有11969个,其中单字姓氏5327个,双字姓4329个,三字姓1615个,四字姓569个,五字姓96个,六字姓22个,七字姓7个,八字姓3个,九字姓1个,此外还有异译、异体字姓氏3136个。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姓氏数量的最新统计。 现代中国人使用的汉字姓氏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调查发现,尤其是那些还保持着汉唐古音的交通闭塞地区,以及由于文字障碍的数民族地区,肯定还有很多姓氏埋没在民间。

说到家谱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家谱其实是一个人家里的根源,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当然了,小编也是看到现在有很多的人为了能够弄清自己家庭的根源,会不顾一切的去寻根缘,去找到很多有关自己家族的事情,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姓氏家谱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到底中国的姓氏发展经历了哪些过程呢?

家谱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关于家谱的起源时间问题,学术界大致有宋代起源说、战国秦汉起源说、周代起源说、殷商起源说等四种,虽然起源时间各不相同,但都是以已有文献作为立论的基础。其实家谱的起源可能要更早。(友情提醒文章字数比较多,看完大概需要十分钟。)

1

家谱的滥觞

最早的家谱很可能出现在大禹时期。我们知道,大禹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社会的创建者,也是王位世袭制的始作俑者。这一时期,由于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王位的传承不再与贤能与民意相关,而是取决于血缘关系,于是血统的纯净、王族成员血缘关系的亲疏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家谱的诞生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了。

司马迁在《史记》的《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楚世家》和《三代世表》等篇目中,较为详细地记录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帝的世系和夏、商、周三代王室及楚国王室自始祖以下的历代世系。《史记》中世系追溯到的最早人物是黄帝。《五帝本纪》起自黄帝,《夏本纪》的前溯也至黄帝止,这与司马迁所说的黄帝以来皆有年数相一致,表明司马迁所依据的谱牒资料的终极追溯人物应该就是黄帝,所追溯的时代就是黄帝时代。这与后代家谱往往追溯至黄帝的做法也是相符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最初的家谱记载的世系应该始于黄帝时代,换句话说,最早的家谱可能出现于距黄帝时代不久的某一时期。

口述家谱

黄帝生活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传说时代,这一时期的历史并没有留下文字的记载,只有一些口耳相传的传说。没有文字,那么最早的家谱就应该是口述家谱。口述家谱就是通过人们的口耳相传将家族的世代谱系传承下来。关于口述家谱的存在,可以从少数民族的习俗中得到印证。在中原建立元王朝的蒙古人就有口述家谱的习惯,蒙古人有保存祖先的系谱、教导出生的每一个孩子知道系谱的习惯。这样他们将有关系谱的话语作为氏族的财产,因此他们中间没有人不知道自己的部落和起源。据说成吉思汗就能将自己黄金家族的世系背诵二三十代。

口述家谱在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中是极为普遍的,有些民族为了便于记忆家族世系还实行了父子连名的取名习俗。所谓父子连名就是父亲的名字的末位(或二位)音节与儿子名字的首位(或二位)音节相同。采用父子连名的民族一般没有文字,世系都要依靠口耳相传的口述家谱记录,而使用连名,一方面便于记忆背诵,另一方面也便于辈分的确认,与中原地区家谱中的字辈谱有异曲同工之妙。

结绳家谱

在文字产生以前,先民们使用在绳子上打结的方法来记事,称为结绳记事。使用结绳的方法来记载世系,记录家族内成员的情况,便是结绳家谱。结绳家谱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如鄂伦春、锡伯等民族中都曾采用。如在满族祭祀的神灵中,有位佛托妈妈,意思是柳枝娘娘,也尊称为子孙娘娘,是赐福降子的尊神,满族大祭的第三天晚上要为佛托妈妈举行单独祭祀。祭祀中的佛托妈妈是一个黄布制成的口袋,因袋口用布带抽紧而呈上尖下圆的形状,俗称妈妈口袋。口袋中装有长四五丈的彩丝索绳,俗称子孙绳或长命绳,绳上系有代表家族成员的小物件如五彩布条、小弓箭等。子孙绳平时不打开,装在布袋里供着。等妇女生小孩时,将布袋打开扯出子孙绳,悬挂在屋里。如果生的是男孩,则在子孙绳上系一个小弓箭、小筐、小篓什么的,意思是男孩长大成人之后,不忘祖上的武功;如果生女孩,则在子孙绳上系上一条红布条,意思是表示吉祥如意,女孩子长大贤淑温柔。直到小孩满月之后,才能将子孙绳收起,重新装进布袋里,放回原处供奉起来,让其继续享受人间烟火。满族人通过这根索绳可以记载辈数、每一代有多少男女,而且还以此寄寓对后世子孙的希望。子孙绳越长,系物越多,则表示子孙繁盛,子子孙孙,绳绳相继。佛托妈妈的子孙绳实际上正是结绳家谱。

甲骨文家谱

商代甲骨文的出现,使家谱从口耳相传的口述家谱及结绳记事家谱阶段步入了文字记载的实物家谱阶段。中国现存最早的实物家谱便是刻在龟甲兽骨之上的商代甲骨文家谱,这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原始的实物家谱。我们知道,甲骨文主要记载的是商人占卜的情况,因此也被称为卜辞,但其中也有一些记载着人物世系的内容,这些记载了同一家族多代人名字的甲骨文就被称为甲骨文家谱。

说明:殷商牛骨刻辞

(骨版记录的是殷商贵族日常生活行事和天文气象等有关资料。在殷商甲骨刻辞中,一般记载的是占卜、祭祀、狩猎等活动;也有的骨版包含家族世系人名的内容,相当于带记事功能的甲骨文家 谱,可以说这是历史最悠久的实物文字家谱。)

根据对现有甲骨卜辞的研究,共有三件甲骨卜辞可以被认为是家谱。一件收于《殷契卜辞》,序号209;一件收于《殷墟文字乙编》,序号4856l一件收于《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序号1506。其中《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1506号卜骨收录了儿氏家族11代13个人名,其中父子关系11人,兄弟关系2人,是现存最完整的商代家族世系。据考证,这份《儿氏家谱》刻于3200多年前的武丁时期,谱中的名字均不见于商代先公先王谱系,表明这些人可能并非是王室成员。这就证明了早在3000多年前,王室之外的显贵家族也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家谱。

金文家谱

商代晚期,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实物家谱,这就是金文家谱。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因此所谓的金文家谱也就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家谱。

周代以后,人们普遍在青铜礼器上铸刻铭文以表达对祖先的崇敬,这些铭文一般先叙述祖先的名字及美德、功勋,然后是铸器人的名字,涉及到家族世系的比较多,因此金文家谱屡见不鲜。

西周时期确立的宗法制度是一种建筑在血缘关系上的等级制度,出于维护宗法制度的需要,记载血缘关系亲疏、嫡庶长幼的家谱在周代得到了很大发展。周代家谱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国家建立了一套史官修谱的制度,设立专人负责周天子王室家谱的记录与管理。据《周礼·春官》的记载,小史是掌管谱牒的官员,专门负责定立王室的世系、区分王室成员的长幼次序与嫡庶亲疏,遇到有祭祀还要告诉周王其祖先的忌日和名字。各诸侯国也都设有专门的官员管理诸侯国王室的谱牒和家族事务,如楚国就设置了三闾大夫之职,专门负责楚国王室的家谱记录与管理。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就曾经担任过三闾大夫,掌管楚国王族昭、屈、景三姓的谱牒。国家还设立官员负责卿大夫谱系的记录和管理,这个职位叫做太史。

随着家谱的发展,周代还出现了我国最早的谱学著作,其中最重要的是《世本》和《大戴礼记》中的《帝系篇》。《世本》记录了自黄帝至春秋战国历代帝王诸侯卿大夫的姓氏起源、世系源流、迁居本末、生前创制、谥号及其他事迹,是一本万姓统谱式的谱牒著作,被誉为中国最早的谱牒著作,是具有里程碑性质的谱学著作。《世本》分为《帝王谱》《诸侯谱》《卿大夫谱》《氏姓篇》《居篇》《作篇》《谥法篇》等十五篇。其中《作篇》中记载了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的发明创造,如神农氏发明了琴,伯夷发明了打井,杜康发明了酿酒,蚩尤发明了用金属制造兵器等等。《帝系篇》是专门记载文字产生以前的传说时代血缘系谱的谱牒著作,实际上记载了黄帝的谱系,在这一谱系中共有男性38人,女性13人,记载内容特点鲜明。尽管这一谱系的可信性值得怀疑,但在谱学发展史上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传为荀子编修的《春秋公子血脉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谱为名的宗族史籍,其血脉二字,形象地揭示了家谱作为血缘系谱的特点。尽管此书如今已佚,但却是后世家谱称谱的滥觞。

2

魏晋隋唐——家谱的兴盛期

魏晋隋唐时期是中国家谱发展的繁盛时期,在这一时期,家谱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当时从选官到婚姻,都要以家谱为凭,家谱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魏晋南北朝时期家谱发展的重要标志便是国家设立了谱局和谱官,专门从事谱牒的编修和保管工作。魏晋南北朝的谱局收藏的是百家之谱。按照规定,凡是百官族姓撰修了家谱的,都必须呈送谱局,谱局的谱官对私修家谱加以考核、审定,然后收藏在谱局中,成为官方承认的官籍,称为簿状。而百姓家中所藏的家谱则是私书,称为谱系。官籍与私书可以相互校检,若私书有滥,则纠之以官籍;官籍不及,则稽之以私书,以确保家谱的可靠性。

家谱受到如此重视,与当时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从东汉以来,一些世家大族在政治上形成强大的势力,长期把持中央和地方的要职,如袁绍、杨震都是一门四世三公,其结果使门第观念开始形成。曹魏建立后,在选官制度上推行九品中正制,也就是将各地人物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以备朝廷选拔官员之用。由于评定人物等级的中正都是由各地世家大族的人担任,结果原本应该以德、才为考核标准的评定变成了以门第高下为评定标准,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加速了门阀士族势力的形成。

门阀士族所拥有的特殊地位使得对门第的追逐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人们都以士族为荣,想跻身士族,甚至连皇室也不能免俗。

庶族要想成为士族,就要采用合族通谱的方法,也就是或用权势胁迫或金钱收买士族成员,把自己与士族合为一族,把自己的家族加到士族的家谱中,以达到成为士族的目的。例如彭城刘氏是当时著名的大士族,南朝刘宋的皇帝虽然也是彭城人,但却是庶族,与彭城刘氏并没有关系;但宋文帝为了攀上士族的身份,强迫属于彭城刘氏的大臣刘延孙与自己合族,让自己的儿子与刘延孙序亲。因为是皇帝要与自己合族,刘延孙也没有办法,只得接受。又如北魏太武帝的外祖父杜豹死在濮阳,要改葬到邺。杜豹是魏郡庶族,魏太武帝嫌不光彩、没面子,就从杜姓士族中找了京兆杜铨负责迁葬的事,葬事结束后,魏郡杜氏也就与杜铨合族,成为了士族。

然而,世家大族并不愿意让低门第的家族有机会分享他们的特权,于是他们想尽办法,在士族与庶族之间建立起一道难以逾越的等级鸿沟,而家谱则成为他们维护等级门第的有力武器。

在编修家谱以维护门第的同时,士族对试图伪造家谱以混入士族的行为也进行了坚决的打击。当时一些庶族为了提高门第而不择手段,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伪造家谱、冒充士族。梁武帝时,尚书令沈约在给皇帝的上书中曾经提到,当时有钱人往往行贿以求变更谱牒,大概花一万钱左右就可以修改谱牒。当然,这样做要冒很大的风险,因为一旦被发现,就要受到严惩,直至死刑。南齐时,王泰宝向当时的谱学名家贾渊行贿,买袭琅琊王氏谱,企图以篡改家谱的手段把自己的家族加入当时江左第一高门琅琊王氏的家谱中,结果被琅琊王氏成员、尚书令王晏告发,贾渊被捕入狱,并差点被处死,只是由于贾渊的儿子向齐明帝叩头求情,叩得头破血流,齐明帝才免他一死。后唐时,名门柳膺将有关证明文书卖给同姓人柳居则,不料东窗事发,虽然幸运地遇大赦免于死刑,但罢官罚钱,搞得声名狼藉,可谓得不偿失。

由于谱牒在政治与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谱牒逐渐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称为谱学。魏晋时期最著名的有贾氏谱学与王氏谱学二家。当时,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是社会上的普遍现象,尤其是上流社会,人人都必须精通谱学,不然的话,无论是官场还是一般的社交场合,都将寸步难行。魏晋南北朝时,社会上的避讳之风盛行,日常交流时如果触犯对方的祖、父的名讳,对方就会当场嚎啕大哭,让人下不了台,就连皇帝也要小心,不能轻易触及别人的家讳。史载北齐孝昭帝高演,聪敏过人,与人交往,一旦知道了别人的家讳,就终生不会误犯。皇帝尚且如此,其他人更要小心,而要做到这一点,精通谱牒是十分必要的。刘宋时的谱牒名家王弘,是王氏谱学的创始人,他能做到日对千客,可不犯一讳,被当时的人们传为佳话。是否精于谱学,对于官员的任职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南齐时,齐武帝拟用萧鸾任吏部尚书,征询原吏部尚书王晏的意见,王晏回答:萧鸾的才干是合格的,但他不熟悉谱牒,恐怕不能担任这个职务。齐武帝只好作罢。陈朝时,陆琼任吏部尚书,人人都认为他非常称职,理由就是陆琼详练谱牒。

由于家谱如此重要,因此家谱的编修受到极度重视,以至于魏晋南北朝时编修的史书也留下了家谱的印痕。《魏书》每一列传后均附有子孙名字、官爵,最多的竟达百人,如同家谱一般。《宋书》、《南史》、《北史》等也有类似情况。难怪清代史学家赵翼嘲讽《魏书》、《北史》是代人作家谱,王鸣盛则称《南史》不过是六朝人家传一部耳。

唐朝是官修家谱最发达的王朝之一,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先后组织编修了数部大型谱牒著作,著名史学家郑樵曾说:谱系之学,莫盛于唐。其实,唐代之所以多次编制官修谱牒,其原因也还是出于对门第的追逐。

唐朝建立时,由于科举制的实行,士族的政治特权已经开始失去,但是士族依然享有很高的社会声望,势力犹存。唐朝的建立主要是依靠关陇士族的力量,但关陇士族的声望门第远不如山东士族,为了提高关陇士族的门第,贞观五年(631),唐太宗李世民命令高士廉等编撰《氏族志》。高士廉等人很快就收集家谱,考订世系,将天下士族定为九等,修成《氏族志》。当唐太宗翻开《氏族志》时,不由大为生气,原来被列为第一等的仍是山东士族清河崔氏。震怒之下,李世民对高士廉等人训斥道:我今特定族姓者,欲崇今朝冠冕,何因崔干犹为第一等?……卿等不贵我官爵耶?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受到训斥的高士廉等终于明白了今日官爵的含义。修订后的《氏族志》将出身关陇士族的皇族列为第一等,将外戚列为第二等,山东崔氏只得屈居第三了。

到了武则天统治时期,朝廷又下令编撰《姓氏录》。提议编撰《姓氏录》的是当时的宰相李义府,并得到了武则天的支持,原来李义府与武则天都是庶族,《氏族志》中没有他们的家族。新修的《姓氏录》将后族武姓列为第一等,其余的以官职高下为等级标准,规定凡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可以升为士族,士兵以军功升到五品的亦可人流。李义府通过《姓氏录》如愿地使自己成为新士族,但过于宽松的标准使大批庶族都升为了士族,因此《姓氏录》受到山东旧士族的抵制,他们根本不承认《姓氏录》的权威性,嘲笑其为勋格,甚至以名列《姓氏录》为耻。

唐末五代时期,战乱频繁,门阀制度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大批旧士族成员被杀,所谓天街踏遍公卿骨,就是当时情况的真实写照。在这一过程中,谱牒也遭到焚毁,荡然无存,唐末五代之乱,亡失旧谱,上世次序不可复知。魏晋以来以维护门第为主要任务的官方谱学正式消亡了。

3

宋代以来家谱的普及和平民化

在关于中国家谱起源各种观点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是起源于宋代。持这一观点的人之所以会置魏晋隋唐时期大量关于谱牒的记载而不顾,坚持把宋代作为家谱的起源,有他们一定的道理。其实,我们现在的家谱确实是与宋代的家谱一脉相承的,而与魏晋隋唐的谱牒没有太多的传承关系。这一点,从现在存世的家谱大都起源于宋的事实可以得到证明。

宋代的家谱是在一片废墟上重新建立起来的。唐末五代的战乱使原来记载士族门第高下的谱牒都化为灰烬,而在战乱中崛起的新贵往往因为自己原来的门第并不高,也不愿提及自己的先祖,重修谱牒。因此从五代以后,人们对自己的世系已经搞不清楚了。五代时,后唐宰相豆卢革有一次问侍中郭崇韬:汾阳王(指郭子仪)是代北人,你祖居雁门,是不是他的后人?郭崇韬回答:谱牒在战乱中丧失了。曾听父亲说过,距汾阳王已经四代了。可见郭崇韬当时已经无法确认自己是否是郭子仪的后代了。

由于没有谱牒的记录,家族的世系开始变得模糊不清,人们对自己的父祖兄弟还能知道得清清楚楚,但是自己的祖先就不知道了;对家族中世系稍远一点的亲戚也有些分不清了,不知道相互间是什么关系,甚至不知道是不是有血缘关系,正如宋代大理学家张载所说:谱牒又废,人家不知来处,无百年之家,骨肉无统,虽至亲,恩亦薄。这种情况引起了有识之士的担忧,于是编撰家谱又被重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宋代的时候,社会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原来的士庶之际,实自天隔的局面已经不存在,社会上不再有士族与庶族的区分,官员的选拔也与门第没有关系,不需要再查看谱牒,因此,宋代家谱的编撰宗旨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魏晋时期,编撰谱牒的主要目的是维护门第,由于门第与选官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政府也参预其事,官府组织编修谱牒。关注的重点在于尊祖敬宗收族,在于鼓吹尊尊亲亲之道的伦理道德教化功能。由于与选官没有关系,官府自然不再过问,因此宋代以后都是私人自行修谱,家谱逐渐从官府、从世家大族走向了普通百姓。

纂修宗旨的不同,也影响到了编撰的体例。魏晋隋唐谱牒的重点在于对门第的标榜和维护,记载的内容包括姓名、官爵、生卒年、婚姻、迁徙、居住、支系、坟墓等情况,尤其对地望、家世、官爵和婚姻记载得最详细,在婚姻状况中还要记载岳家的门第。宋代的家谱主要是为了尊祖敬宗收族,记载的内容主要有祖先、世系、祠堂、居住、田产、坟墓等,尤其是与子嗣和血统有关的内容记载得最为详细,如义子、赘婿、继嗣、兼祧等情况都记载得一清二楚,而原本在魏晋隋唐受到重视的岳家的门第家世则一般不记录。

由于把家谱视为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的工具,宋代士大夫对新修家谱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许多著名的士大夫如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洵、黄庭坚、文天祥等都曾亲自主持家谱的纂修,欧阳修和苏洵还创立了新的谱例,提出了家谱的编修原则和具体方法,他们创立的私家谱法,成为后世家谱典范,对私修家谱的繁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欧阳修和苏洵新编的家谱,都采用了小宗之法,也就是以五世祖作为家族的始祖。之所以只记载五世,与隋唐以前的谱牒都已经遭毁有关,五世以上的世系,实际上已经不大可能考订清楚了。加之唐末五代时期社会动荡,很少有家族能够保持世代富贵,追溯过多很可能会遭遇到几世贫贱的难堪局面,未免脸上无光。当然,也有的家族采用大宗之法,追溯数十代。

虽然宋代开始纂修的新型家谱与政治没有直接的关系,但考虑到修谱可以起到聚其骨肉以系其身心的目的,宋朝统治者大力提倡私修家谱,这在客观上也推动了当时私修家谱的发展。

4

明清时期家谱数量的大增

进入明清以后,统治者继续积极鼓励家谱的纂修,康熙、雍正都曾号召纂修家谱,地方官员也热中于劝说百姓编修家谱,这使得家谱数量大增,甚至达到了没有无谱之族的程度,纂修家谱成为家族生活的头等大事。清代不仅汉人修谱,满人也对修谱十分积极,由于清政府规定满人袭爵、出仕都要查验家谱,因此满人修谱的积极性甚至比汉人还要高。与宋代的家谱相比,明清时期的家谱体例更加完善,记事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更加注重伦理教化的功能。家谱的内容一般包括祖先名字、世系、事迹、官职、得姓源流、迁徙情况、祠堂坟墓、族规家训、人物传记、艺文著作等。

随着修谱的普及和人口的增加,明清时期家谱的规模越修越大,出现了会千万人于一家,统千百世于一人的统谱,一部统谱往往汇集了十几个省上百个支派的世系,蔚为壮观。这种风气一直沿续到近代,其中1950年纂修的《吴氏大统宗谱》,奉太伯为一世祖,列入者竟达503支,计40册,令人叹为观止。不过,如此大规模的统谱,其世系的可靠性往往难以确认。这种通谱联宗的风气,与当时修谱过程中喜好依附名人的做法有很大的关系。与宋代家谱基本上都采用小宗之法不同,明清家谱大多采用大宗之法,追溯世系动辄几十世,往往将历史上的本姓将相名人一网打尽。

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利用通谱冒认名门大族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明代太仓孔渊是孔子的五十三世孙,他的父亲曾任元朝的通州税监,孔渊曾任太仓学官,他的儿子孔克让、孙子孔士学都是读书人,是个书香门第。不过到孔士学时,家境已经很贫困了,有个常州的孔姓富人,想与他通谱,被孔士学拒绝了。但孔士学死后,家人因为贫困难以生存,就把家谱以一船米的代价卖给了那个富人,那个富人就这样摇身一变成了孔子的后裔。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也记载了一件借助通谱冒认名门的事:吴中有吴姓为让王之裔,然贫落不能支。又一吴,其起家甚微,而其姊归申相公,因得官鸿胪,骤为富人,浮慕让王,与通谱牒。旧吴反事之为尊行,过从甚昵。时相公堵李为奚谷者,作诗嘲之云:‘太伯之吴非此吴,圣贤不认认佣奴。只因太伯年深远,要认当朝申姊夫。一还有一个姓林的人,因为祖上出身寒微,深以为耻,竟冒认北宋著名诗人林和靖为高祖,并自己编造了一些名字,作为自己的祖先,而将自己原来的身世一笔抹去。但是,林和靖终身并未娶妻,隐居西湖孤山,以植梅养鹤为乐,世称其梅妻鹤子,史书上记载得明明白白,此人乱认祖先,结果被世人传为笑谈。不过,这些冒认名门的人采用的还算是和平手段,历史上还有为冒认名门而引发的惨案。曾有一个叫孔之仙的人,想冒充孔子后裔,自称是孔子四十九代孙,结果孔氏族长孔砒认为他属假冒,因此拒不承认孔之仙的圣裔身份,孔之仙恼羞成怒,竞将孔王比等一家11人杀害,制造了一起惨绝人寰的大血案。

由于人们常常以通谱、联宗甚至冒认名门望族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有一些贫困的文人竟然专以伪造谱牒为职业,他们事先将各姓在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都开列出名单,当有人要他们纂修家谱时便根据需要将这些名人编人家谱。最早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名叫袁铉,袁铉读过很多书,但家里很穷,无法生活,就以帮人编撰家谱为生。不过,编造假家谱的做法倒也不是从明清才开始的,《梁书·侯景传》里就有类似的记载。侯景原本是北魏的一名戍卒,因为作战有功升为将领,后来投降梁,但不久又起兵叛乱,一度自立为帝。侯景称帝后,他的大臣左仆射王伟请他设立七庙,侯景不懂,就问:七庙是什么意思?王伟回答:天子要祭七世祖考,所以要设七庙。王伟向侯景要他七世祖先的名字,侯景回答:我只知道我的父亲叫侯标,前面几代就记不清了。侯景的党羽中有人知道侯景的祖父叫侯周,但其他几代就没有人知道了。结果王伟就为侯景杜撰了世系,以汉朝司徒侯霸为始祖,晋代名士侯瑾为七世祖。其实,南朝的几位开国皇帝大多出身寒族,他们的祖先世系也都是在称帝后编造的,如南齐高市萧道成和梁武帝萧衍,都说是汉朝相国萧何的后代,并说萧何的七世孙是西汉御史大夫萧望之,萧道成是萧望之的十八世孙,萧衍是萧道成的族侄,不过这二个世系经考证后也被证明都是假的。这种做法的流毒很广,现在存世的明清家谱中,唐宋以前的世系中常常可以看到不少名人,许多就是这样编造出来的。

5

改革开放以来家谱的复苏和变革

新中国建立后,家谱的纂修出现了一个停顿期,除了1950年、1951年还有少量在建国前已纂修完成的家谱付印外,长达数十年的时间内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当推翻三座大山的口号响彻云霄的时候,在中国历经了千年风霜雪雨洗礼的家谱不幸被贴上了封建的标签,戴上了宗法制度帮凶的高帽成为了革命的对象,在这种大背景下,不要说家谱的续修,就是收藏家谱也被视为是对封建主义的怀恋而受到严令禁止。上海图书馆的家谱收藏为国内外之冠,然而,这些今天被视为珍宝的藏谱,当初却是上海图书馆的已故馆长顾廷龙先生带人从废品回收站和造纸厂的纸浆池边抢救出来的,而且还要打着保留批判封建主义材料的旗号。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思想也不断解放,对家谱的态度也从昔日的偏激走向公允,家谱记录家族历史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加之数十年的停顿也已经使家族世系面临着失忆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重修家谱的呼声渐起,一些地区陆续开始有了零星的修谱活动。到了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对家谱研究的升温和名人家谱的不断影印出版,使得人们对家谱的认同不断强化,而日益增多的海外游子寻根问祖的行动也对重修家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修谱之风终于开始复苏,一大批新修的家谱陆续问世,中国的家谱纂修开始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一些新修的家谱也被烙上时代的印迹,出现了新的变化。虽然绝大多数新修的家谱还是延续传统的形式,但也有部分家谱开始使用新的名称。一种是套用村志的名义,名为村志,实为家谱。如《古山志》,实际是胡氏家谱;《俞溪头志》,实际是俞氏家谱;《下徐店村志》,实际是徐氏家谱。这些村志一般都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属村志范畴,一部分就是家谱。还有一种是用家族史或姓氏史的形式出现,如《赵氏志》《郭氏史略》《程氏史稿》《枫川陈氏族史》《中国吴氏通书》等。

在内容与谱例上,新修家谱也有不少变化。如传统的家谱是以父系世系为轴心的,而新修家谱中比较注意男女平等,世系排行中女儿也能入谱,如果是独生子女,女儿也作为世系传人记录。另外,在编撰体例上,部分新修家谱开始受到地方志体例的影响,诸如组织机构、医疗卫生等内容在家谱中也有出现。

复姓走向衰落与中国历史上的多民族大融合有重大关系,还与大量复姓省文简化为单姓有关。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几次民族大融合,如秦汉时期、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明清时期等,每一次多民族大融合,都促使了中华姓氏文化大融合,在各民族融合过程中,造成多音节的复姓氏向单音节姓氏转变,这样中华古代复姓氏逐渐自然衰减消亡了。比如:历史上突厥族人的著名复姓哥舒、朱邪和女真族人的著名复姓温迪罕、夹谷、陀满、仆散、术虎、移刺答、斡勒、斡准、把鲁、阿不罕、卓鲁、回特、黑罕、会兰、沈谷、塞薄里、吾古孙、石敦、卓陀、阿厮准、匹独思、潘术古、谙石刻、石古苦、缀罕等都消亡了。在中国第三次多民族大融合时期即辽、宋、夏、金、元时期,女真族人最著名的复姓完颜逐渐转变为5个单姓:王、完、颜、陈、阮。完颜在女真族古语中后来逐渐演化为“王”的意思。现在,全国完颜女真后裔有10000多人,仅河南省鹿邑县就有5000多人,分布在鹿邑县城东南的涡北镇完楼村,村头是他们祖先完颜必重的墓地。除完楼村外,在马铺、太清、贾滩、杨湖口等五个乡镇的十个自然村也聚居着完颜氏村民。河南省内完颜家族的人除了鹿邑县外,在汝州和禹州还有500多人。另外,甘肃省泾川县的完颜村有3000多人,安徽肥东县的完颜牌坊村有2000多人。从元朝到1987年这段时间里,鹿邑县的完颜家族却是汉族,单姓“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马铺镇完老家村的完颜·后勤等人听说安徽肥东县人民政府批准了完颜牌坊村完氏的请求,将单姓“完”改为“完颜”,从汉族恢复成满族的消息后,他们也向鹿邑县政府提出申请。1987年,鹿邑县“金兀术后人”的单姓“完”统一改为复姓“完颜”,民族类属也从汉族变回为满族。满族姓氏“巴颜”的意思是“富”,于是复姓“巴颜”转化为一个字的汉姓“富”;满族姓氏“毕

拉”的意思为“河”,于是复姓“毕拉”转化为与“河”谐音的“何”姓;满族姓氏“阿克占”的意思是“雷”,于是姓“阿克占”的后人改为一个字的汉姓“雷”;满族复姓“佟佳”改为一个字的谐音汉姓“董”;满族复姓“卜尔察”转化为一个字的汉姓“卜”;满族复姓“瓜尔佳”转化为一个字的音译汉姓“关”。在第二次各民族大融合时期即“南北朝”时代,先后有匈奴、鲜卑、羌、羯(jié)、氐等多个少数民族在中原地区建立过大大小小十几个政权,这些被统称为“胡人”的来自北方的少数民族与内地汉族共同生活、共同劳动,少数民族政权为了创造各民族和睦共处、共同进步的稳定局面,他们有意识地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其中引人注目的一条,就是使他们的多音节姓氏与中原汉族姓氏趋于一致,即推进复音姓氏向单音姓氏转变。比如鲜卑族人拓跋珪建立少数民族政权北魏,经过近百年,至孝文帝(拓跋元宏)太和年间,在各族人民反抗斗争的冲击下,为了缓和各种社会矛盾,巩固北魏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孝文帝及其祖母冯太后,采取一系列汉化改革措施,促进各民族融合。除了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于493年迁都洛阳外,改革措施之一是在朝廷政事上说汉语,495年(太和十九年),孝文帝下令“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并云:“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汉语)。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渐习,风化可新。”孝文帝还大力提倡著汉服、说汉语,禁胡服,断胡语。在语言、衣冠汉化的同时,孝文帝下诏定姓族,提倡鲜卑复姓改为音或义相近的单音节的汉姓。仅见于《魏书·官氏志》单独列出的,即有114个鲜卑复姓改汉族单姓。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改托跋氏为元氏,孝文帝自己带头把本族复姓拓跋改为元姓,以继华夏正统自居。其他复姓如普乃改为周姓,丘敦改为丘姓,丘穆陵改为穆姓、步六孤改为陆姓、贺赖改为贺姓、独孤改为刘姓,达奚改为奚姓,等等。“拓跋”二字,据《魏书·序纪》所载,拓跋氏自云为黄帝之后裔,而“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实际上,定姓族就是保证鲜卑贵族的政治地位,逐渐与汉族世家合流,使胡、汉统治者在门第制度下,进一步消除隔阂,加强联合,并结成姻戚。元朝时,契丹族复姓耶律主要改为刘、王、李、黄、萧、郑、蒋、杨等汉姓。

从第一名到第十名排名如下:

1、欧阳 2、太史 3、端木 4、上官 5、司马 6、东方 7、独孤 8、南宫 9、万俟 10、闻人

顾名思义,复姓是指由2个以上汉字的组成的姓。

据相关资料记载,百家姓的姓氏由来与先祖所崇拜的图腾有关联。相传原始蒙眛时代,居住的各部落族群都有各自的图腾,诸如熊、蛇、老虎、麦穗等,而这些相关图腾又作为部落族群的标识,后来经过漫长演化就变成了他们的代号,便是所谓的姓氏。

人们依据《春秋》整理出来了22个古姓,包含妫(今河北涿鹿有妫水)、姒、子、姬(周王族姓)、风、嬴(秦姓)、己、任、吉、芊、曹、祁、妘、姜、董、偃、归、曼、芈(楚姓)、隗(原北方少数民族姓)、漆(瞒)、允等。

后来,章太炎先生与相关学者又从《说文》、《山海经》、《甲骨文》、《金文》等较古的文献中整理出59个古姓来,累计相加有81个古姓,但肯定的是古代原有的姓氏肯定不止这些,很多都已经遗失。

姓氏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很常见的,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姓氏文化在其中也是发展久远。最早的时候姓氏出现在母系氏族,它标志着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富豪。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是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这也是每个父母给予孩子生命外的第一件东西。中国现在文献记载的姓氏有5600多个,大部分都是几千年代代相传下来的。姓氏一般来说是分为单姓和复姓,单姓也就是只用一个字的姓,而复姓指的是两个及以上汉字组成的姓氏。

单姓根据统计来说有6931个,还有一些是没有记载进文献中的,单姓的人口也是比较多的。人口最多的四大姓王李张刘,都属于单姓。复姓的历史稍微复杂一点,根据《中华姓氏大辞典》记载来看,双字姓有4329个三字姓有1615个,四字姓569个、五字姓96个、六字姓22个、七字姓7个、八字姓3个、九字姓7个、十字姓1个。

中国最长的一个复姓有十七个字,鲁纳娄于古母遮熟多吐母苦啊德补啊喜。这是云南彝族一个姓氏,含义、起源都不详,至于名人估计是没有。双字姓在所有复姓里是比较常见的,双姓之中有些是比较让人印象深刻的,比如说独孤姓,隋唐时期的名臣独孤信,以及他的三个皇后女儿。由于一度显赫,独孤这个姓氏也就相对让人们熟悉些。

还有比较常见的宇文,这还是神农氏的后裔呢。不过基本上来说宇文姓的名人大多是鲜卑的后裔,还有北朝的权臣们。像宇文泰、宇文护、宇文成都,他们都是北周的皇族。而要说霸气的话,有一个特别罕见的姓氏听起来就很霸气,这个姓氏还只在历史记载中出现过一次。它就是屠门姓,在《汉书·王莽传下》里出现过。

这姓氏在历史的长河中基本上已经消失了,这个姓氏的人要么是绝后,要么是已经改姓,1949年的统计中没有再出现过。而这个姓氏听起来就很霸气,像是灭门一样,但其实在古代,屠门的意思是肉市。或许这个姓氏是因为祖上有人是卖肉的屠夫,后人就根据祖宗的职业叫了这个姓氏。

还有一种可能是屠门发展成屠姓了,两者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也倒是有可能。像这样以职业为姓氏的例子在中国姓氏中出现过不少,比如说陶姓,有一部分的陶姓人因为祖上是烧制陶器的,因此改姓氏为陶姓。还有巫姓,巫姓是比较古老的姓氏之一,而在很多年以前。巫姓的祖上就是巫人,巫人在商朝的地位很高,巫师、巫医都是那个时期出现的。

而他们也就以职业为姓氏,称为巫姓了,巫姓在商代的名人有巫咸。《风俗通》记载:凡氏于事,巫、卜、匠、陶是。卜姓也是从职业中取的姓氏,这里的卜就是占卜了。周文王的儿子滕叔绣就曾经担任过占卜的官员,所以他的后代又用卜姓的。

1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嬴姓,出自黄帝轩辕氏第七代伯翳,属于以封邑名称或国名为氏。

按史书记载,少典氏第十八代、黄帝轩辕氏第七代有伯翳。伯翳能驯鸟兽,知其话言,事虞夏。初,采于嬴为,是为嬴氏、盈氏、鄗(高改盈)氏,以功受皂斿元玉,妻以姚女,而封于费,是为大费;生子三人:曰大廉、若木、恩成。大廉事夏启,后分衍有鸟俗氏、路俗氏,后裔有孟亏、仲衍。孟亏能述伯翳之业绩,封于萧,是为萧孟亏。夏朝衰败,萧孟亏去而凤岛随焉。仲衍臣于商大戎,其裔曰戎胥轩者,娶郦山氏,生仲潏。仲潏生处父,处父善走,是为飞廉。处父生二子:曰革、季胜。革即恶来,事纣王,为周武王所杀。嬴姓后分衍有郯氏、寘氏、兹氏、蒲氏、沈氏、耿氏、谭氏、谷氏、巴氏、复氏、江氏、黄氏、鄠(妘)氏、弦氏、时氏、麋氏、白氏、葛氏、祁氏,皆为嬴姓一族。

在嬴姓裔族的分封国中:江氏国、黄氏国、鄠(妘)氏国、弦氏国、时氏国、麋氏国、复氏国、白氏国、祁氏国皆灭于楚国,郯氏国灭于越国,寘氏国灭于徐氏国,兹氏国、蒲氏国灭于东周王朝,沈氏国、耿氏国灭于晋国,谭氏国、谷氏国灭于齐国,巴氏国复灭于夔国。商朝时期伯翳的第四代后裔季胜分封在复阳,建国为侯国,地在汉朝时期的湖阳乐乡(今安徽当涂湖阳乡),典籍《尔雅》中记载:“淮为浒。然淮水与醴水同源俱导,西流为醴,东流为淮。潜流地下,三十许里,东出桐柏之大复山南,谓之阳口。水南即复阳县也。阚駰言复阳县,湖阳之乐乡也。元帝元延二年置,在桐柏大复山之阳,故曰复阳也。”唐朝时期湖阳迁往今河南唐河湖阳镇。被楚国灭国后的季胜后裔子孙,以故地地名为姓氏,称复氏、阳氏。自此中国始有单姓“复”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炎帝三十九世孙、伯夷二十五世孙海复,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炎帝姜姓,其分衍的支国有十三:怡国、伊国、纪国、淳国、甘国、州国、舟国、骀国、戏国、向国、薄国、列国、赖国。夏禹曾封怡国君以祀烈山,是为默台氏。从第一代炎帝起,传说到第五十四代为齐太公,自炎帝至姜太公谱系如下:炎帝→临魁→帝承→帝明→帝直→帝鳌→帝哀→帝榆罔→雷→共工→句龙→信→夸父(夸父)→垂→伯夷→先龙→玄氏→王宣→王定→王怀→王恒→王宙→王宇→王高→王许→王宰→王禅→王启→王蒯→王正→志道→祖荣→杜成→济公→林→承先→荣→永和→禹宣→恒车→海复→祖甲→二懋→正二→心成→元→仲调→训元→先二→司会→辉前→公伦→豫仲→姜尚(即吕尚、姜

关于中国复姓的历史和现状

关于中国复姓的历史和现状现存各复姓主要分布地区  1欧阳氏发源于今浙江湖州,秦汉时大举北移,其中一族在渤海郡定居,汉末魏时昌盛为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