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姓氏怎么读
晁,读音:cháo
详细释义
1姓。如:晁盖
2同“朝”。早晨
百科释义
1
晁,姓氏名。另外,有早晨的意思;
2
字从日从兆,兆亦声。
3
“兆”义为
“远”、“遥远”。
0
1
晁董[
cháo
dǒng
]
汉
代
晁错
和
董仲舒
的并称。
2
晁采[
cháo
cǎi
]
玉名。
3
晁补之[
cháo
bǔ
zhī
](1053-1110)北宋文学家。
字无咎,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
4
诛晁错[
zhū
cháo
cuò
]
见“
诛鼂错
”。
晁读作cháo 。
晁,姓氏名。另外,有早晨的意思;字从日从兆,兆亦声。
晁姓是我国重要的姓氏之一,人数众多,分布于世界各地。晁姓宗族,在汉代时因为出了一位高官晁错而有所兴盛。而在宋朝时又因为曾出现一位“晁半朝”——晁迥,而使晁氏家族再扬威名。
同时宋朝时还出过著名学者晁端礼、晁补之、晁冲之,南宋有藏书家晁公武,元代时有兵部尚书晁显等等,为华夏民族的历史增色不少。
字从日从兆,兆亦声。“兆”义为 “远”、“遥远”。“日”与“兆”联合起来表示“远日”。
本义:远日。引申义:朝日。
古人以温度作为论定太阳距离的根据:朝日与夕阳因温度较低而被认为离开人们的距离最远,中午12时的太阳温度最高而被认为距离人们最近。
扩展资料晁氏名人
晁错(前200年—前154年),汉族,颍川(今河南禹州)人,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后历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后,任为内史,后迁至御史大夫。
晁错发展了“重农抑商”政策,主张纳粟受爵,增加农业生产,振兴经济;在抵御匈奴侵边问题上,提出“移民实边”的战略思想,建议募民充实边塞,积极备御匈奴攻掠。
政治上,进言削藩,剥夺诸侯王的政治特权以巩固中央集权,损害了诸侯利益,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诸侯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反叛。景帝听从袁盎之计,腰斩晁错于东市。
晁谦之(1090~1154),字恭祖,其先澶州人,居信州(今江西上饶)。高宗绍兴九年(1139),为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右司员外郎、权尸部侍郎。
-晁姓
-晁
“晁”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373位。
在汉代时因为出了一位高官晁错而有所兴盛。在宋朝时又因为曾出现一位“晁半朝”—晁迥,晁宗悫父子,而使晁氏家族再扬威名,南宋有藏书家晁公武,晁公遡、元代时有兵部尚书晁显、明有祖孙三代翰林晁德龙、晁瑮、晁东吴,清有翰林院庶吉士晁子管、藏书家晁贻端、革命家、教育家晁哲甫等等。
水浒传中的晁盖,晁天王。
每个姓氏都有其发源之史,但“晁”姓是如何产生的呢?又是发源于何地呢?
据史书记载,晁姓源出两支。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支源于周代时周景王的小儿子“子朝”。在几位王子争位的过程中,子朝以失败告终。因为古代“朝”和“晁”通用,而“晁”又是“朝”的古字,因此成为主要的晁姓支源,此后子朝的子孙就以晁为姓。另一支源于春秋时卫国的一位大官史晁,他的后代就以祖宗的名字作为姓,一直流传后世。《华夏姓氏考》里面记载晁姓的起源是出自姬姓,与朝同,是以字为氏的。周景王的儿子墨胎初,字子朝,是孤竹国(今河北卢龙一带)国君,他的后代就用他的字“朝”为氏。古代“朝”“晁”通用,后来就写成了晁字。另据《通志·氏族略》所记:周景王少子名朝,周景王死后,王子朝在争夺王位中失败,逃往楚国,其后代遂以朝为姓。又因朝与晁同音,后来又改为晁姓。
为什么说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是晁姓发源地呢?原因就落在周景王的小儿子“子朝”身上。前文已经说了,子朝在王位争夺之中以失败告终,而失败以后子朝就逃离了都城洛阳,向楚国逃去,《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有载:“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嚣奉周之典籍以奔楚”,最后定居在楚国的西鄂,就是今天的石桥镇。定居在石桥镇的依据何在呢?所有史书中是没有明文记载的,但是我们有有力的证据可以断定子朝最后定居在西鄂(石桥镇)。
一、《史记》是中国最重要的一部史书,司马迁历经数年,经过认真反复考证而成书,是最权威的史学资料。《史记·晁错传·索隐》上记载说:“晁氏出南阳,今西鄂晁氏之后也”。司马迁在此明确的指出了晁姓起源于西鄂,这是司马迁经过当时的史料记载甚至实地考察所得出结论。
二、《皇览》是三国魏文帝时编写的百科全书,被推崇为中国古代类书之祖,据《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载:魏文帝曹丕时“使诸儒撰集经传,随类相丛,凡千余篇”。其中记载:“(王)子朝冢在南阳西鄂县,今西鄂晁氏自谓子朝后也”。由此可以推断子朝奔楚之后定居在西鄂,并葬于此。
通过上述两个史料的佐证,我们可以断定,子朝奔楚之后定居在了西鄂县,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并且死后葬于此地。其后代子孙遂以“晁”为姓,并且逐渐迁徙到各地,成为“晁”姓最早最重要的支源。
晁,姓氏怎么读
本文2023-10-14 11:06:3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51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