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默德是谁
穆罕黑默德的简介
穆罕默德(拉丁语Muhammad),全名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塔利卜·本·哈希姆。政治家、宗教领袖,伊斯兰教的创复兴者,也是伊斯兰教徒(穆斯林)公认伊斯兰教先知,认为他是安拉派遣人类的最后一位使者。伊斯兰教教徒之间俗称“穆圣”。生于公元570年,卒于公元632年6月8日,享年63岁,葬于麦地那。穆罕默德的后裔哈希姆家族为今日的约旦王室。
穆罕黑德和羊的故事
穆罕默德是麦加时期出生在阿拉伯的人,他被称为伊斯兰教的先知。他的全名的含义就是:“受到善良人们高度赞扬的真主的使者和先知”。在他受到真主安拉的指示进行传教的途中,遇到了很多想要取他性命的异教徒,而穆罕默德和羊的故事也正是发生在他传教的途中。
相传有一次穆罕默德在与异教徒作战的时候,战斗失利,于是逃跑。在途中碰到了一个牧羊人,放牧的人热心的把穆罕默德藏到了草堆里面,等到异教徒过来问的时候,牧羊人说:“往北面跑了。”异教徒们信以为真,乱哄哄的向北面追赶,这时吃草的山羊忽然大叫:“叽嘎嘎,叽嘎嘎,在这里,在这里。”异教徒们听了就又追了回来。穆罕默德一见羊坏了事,就赶紧从草堆中跑了出来,并恶狠狠地向山羊骂了一句:“不顾羞耻的东西!”骂完又向远处跑去,就这样穆罕默德和羊结下了仇怨,最后穆罕默德藏在了一个山洞中,这时几对蓝鸽子迅速的跟了进来,并且用翅膀把穆罕默德的脚印给去掉了,蜘蛛也很快的在洞口织起了蛛网,这个时候异教徒赶了过来,看到山洞中并没有脚印,而且还满是蛛网,就认为穆罕默德没有在山洞中。就这样穆罕默德逃过一劫。
而穆罕默德和羊之间的恩怨并没有结束,山羊以前是有毛茸茸的大尾巴的,但是由于穆罕默德当时骂了一句“不知羞耻的东西”,后来的山羊就只剩下了一点点的尾巴杆子。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穆罕默德于公元7世纪初在阿拉伯半岛创立,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其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中国旧称回教、清真教或天方教。
传播与发展
伊斯兰教由阿拉伯地区性单一民族的宗教发展成世界性的多民族信仰的宗教,是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通过不断对外扩张、经商交往、文化交流、向世界各地派出传教士等多种途径而得到广泛传播的结果。
穆罕默德逝世后,伊斯兰教进入“四大哈里发时期”,随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的对外征服,伊斯兰教向半岛以外地区广泛传播,史称“伊斯兰教的开拓时期”。661年起,伊斯兰教进入阿拉伯帝国时期,历经伍麦叶王朝和阿拔斯王朝,地跨亚、非、欧三大洲,伊斯兰教成为帝国占统治地位的宗教。
没有关系。哈希姆王朝是约旦的王室家族,追溯到哈希姆王子哈希姆·本·侯赛因,在1916年领导阿拉伯起义反对奥斯曼帝国。经过一系列的政治变革和调整,哈希姆王朝于1921年成为现代约旦的统治家族,并一直保持至今。阿拉维王朝则是指叙利亚的阿拉维派统治家族。该王朝的创始人是侯赛因·巴什·阿拉维,他于1970年上台并成为叙利亚总统。子孙继承了这一职位,并一直统治着叙利亚。
“穆罕默德”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实际上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穆罕默德也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军政教三合一的人,即掌握了军权,政权,神权,三权于一身的人。到现在为止,其教众总人数发展到17亿之巨,约占全世界总人口比例23%。
穆罕默德(约570-632),伊斯兰教先知。我国曾经译为“摩诃末”、“马哈麻”、“谟罕蓦德”。全名艾布·卡西姆·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穆塔里布·本·哈希姆。他出生于阿拉伯半岛麦加城古莱氏部落哈希姆家族。
穆罕默德的先祖曾拥有掌管麦加克尔白祭祀、召集古莱氏部落议事会议等权力。从其曾祖父后家境开始衰落。父亲阿卜杜拉在他出生前殁于经商途中。6岁时母亲病故,由祖父阿卜杜勒·穆塔里布抚育。8岁时祖父去世,由伯父艾布·塔利卜收养。
穆罕默德为人诚实谦虚,办事公道,乐善好施,赢得人们的赞誉和信任,被誉为“艾敏”(即忠实可靠者)。25岁时,受雇于麦加诺法勒族富孀赫蒂彻,为她经办商务。公元596年,穆罕默德和赫蒂彻结婚。从此,他的生活走向富裕、安定,社会威望日益提高,为传教事业奠定了基础。
雅穆克战役战前背景是怎样的
穆罕默德成为最高领袖
公元6世纪末至7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正处在原始氏族部落解体、阶级社会形成的大变革时期。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其他因素,造成半岛内社会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
当时当地的主要居民是以游牧为生的阿拉伯贝都因人,他们逐水草而居,分成许多氏族部落,各氏族部落各据一方,彼此之间经常为争夺牧场、水源、土地而发生战争。公元570年,在麦加莱什部落哈希姆家族,伊斯兰教复兴者穆罕默德诞生了。
公元610年,穆罕默德正式创立对后世产生极其深远影响的伊斯兰教。同时开始了他历时23年的传播伊斯兰教的活动。公元612年,穆罕默德转为公开向麦加一般群众传教。不久后建立了以“乌玛”(注:阿拉伯语。意为“民族”、“国家”)为形式的政教合一的政权,穆罕默德成为麦地那宗教、政治、军事和司法的最高领袖。不久,完成了对麦地那的统一。
穆罕默德组织穆斯林武装
为巩固麦地那政权,穆罕默德组织了穆斯林武装,这支武装基本是阿拉伯骑兵组成。成为后来对外扩张的有力武装。公元624—627年间,穆斯林武装同麦加贵族进行了著名的白德尔之战、吴侯德之战和壕沟之战等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反抗势力。
公元630年,穆罕默德率军兵临麦加城下,以艾布苏·富扬为首的麦加贵族被迫投降,接受伊斯兰教,并承认穆罕默德的先知地位,麦加全城居民宣布归信伊斯兰教。公元631年末,阿拉伯半岛各部落相继归信伊斯兰教,承认穆罕默德的领袖地位。
至此,穆罕默德终于实现了他统一阿拉伯民族的宿愿。同年1月8日穆罕默德在麦地那病逝。穆罕默德一生最伟大的功绩就是以宗教为手段统一了整个阿拉伯民族。将一个衰弱的民族带入强盛的发展之中。并为后来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外扩张
公元632年,阿拉伯第一任哈里发阿布·伯克尔即位。立即开始踏上对外扩张的征途。阿拉伯帝国的崛起有一个绝佳的历史机遇。当时阿拉伯人面临的对手有两个,一个是波斯萨珊帝国,另一个就是东罗马帝国。
这两个本来都异常强大的帝国由于相互之间长达400年的争战已经两败俱伤。其中的波斯更是已经衰败到极点。而胜利一方的东罗马帝国虽然有了一位新的杰出君主希拉克略皇帝统治。但连年战乱加,帝国虽然表面上拥有庞大的领土和大量军队,但已经是最实际的外强中干。这样,阿拉伯人就把他们扩张的第一个目标瞄准了东罗马帝国。
领兵出击
公元633年,哈里发任命被称为“安拉之剑”的名将哈立德为远征军统帅领兵出击,正式拉开阿拉伯扩张“圣战”的帷幕。
哈立德于633年深秋率领阿拉伯骑兵部队在巴勒斯坦死海南部洼地与东罗马军爆发第一次交锋,以步兵为主的东罗马军在完全由骑兵组成的阿拉伯军面前毫无抵抗能力全军覆没。消息传到君士坦丁堡,希拉克略皇帝大为震惊。他立即派遣王弟提奥多拉领大军出战并重创阿拉伯军。哈立德随即采取新策略,运用远距离迂回策略。
冒险横穿沙漠远征美索布达米亚,攻占希拉和巴士拉,成功的绕到东罗马军背后。公元634年年底,阿拉伯远征军兵临当时东罗马帝国最富裕的省份叙利亚首府大马士革城下。在得到阿拉伯人保证城内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承诺后,在大马士革大主教的领导下大马士革投降。
东罗马的希拉克略皇帝命其王弟提奥多拉率领出小亚细亚增援叙利亚残军。阿拉伯远征军统帅哈立德决定退出大马士革以避其锋芒,然后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利用东罗马军远道而来是疲惫之师的特点进行打击。并与东罗马援军在雅穆克河爆发决定东罗马和阿拉伯两个国家命运的决战。
第一,部落推动约旦完成国家建构。部落自发参与国家建构,最终成为国家建构过程中的内源力量。在部落的引导下,部落民众逐渐融入国家机器,支持统治家族并接受其政治秩序。在这一过程中,约旦国家对部落的整合过程是在相对低水平的暴力或胁迫下实现的,部落与国家建构形成了明确的利益关系。约旦国王一直想把这个国家塑造为一个大家庭。哈希姆家族作为约旦大家庭之首,约旦人的身份认同始终围绕着他们而建构起来。由于哈希姆家族成员不多,而且很少有人担任高阶政府官员或军事职务,因此约旦实际上是由哈希姆家族和部落组成的联盟政治。部落一方面推动着约旦国家建构的完成,另一方面推动着政治进程的完善。
第二,部落对约旦建构具有政治稳定作用。约旦的政治体系以各个部落家族的共生关系为基础,这些部落效忠哈希姆家族,与哈希姆家族利益相通。作为各部落的谢赫,他们渴望在政府部门获得更高的官职,与国王建立更密切的私人关系,并由此实现社会地位的提升。他们作为政府和部落民众之间的媒介,进一步扩展了自己在部落和国家层面的影响。这些部落谢赫与哈希姆家族之间的政治联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约旦国家的政治稳定。在面对建国后的种种复杂挑战时,部落谢赫带领族人始终站在王权一侧,使约旦在政治变革中平稳向前。
第三,部落的存在也妨碍了约旦国家建构的平衡发展。部落首领代表各自部落,展开相互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分配不均,约旦政治也具有部落政治的特点。约旦的政治系统具有明显的循环性,各个家族在权力结构中实行轮转。一方面,它可以防止一个家族或部落过分壮大,威胁到哈希姆家族的统治。另一方面,可使各个家族都能参与国家政治进程。因此,即使部落首领费萨尔·法伊兹推动的政治改革令国王满意,他也不可能在首相一职留任过久。这种部落间的权力循环使得约旦的政治精英大多来自部落首领家族,这些家族从建国之初始终地位超群,权柄作为政治资源在家族内部传承。这种模式无疑造成了政治资源分配严重不均,阻碍了政坛新鲜血液的流入,其他阶层想要完成阶层进阶难上加难,这也成为约旦部落社会未来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之一。
我觉得沙特阿拉伯和古代的阿拉伯帝国并没有继承关系。
名称的渊源阿拉伯帝国确实是先知穆罕默德在今天阿拉伯半岛的起义和建立。然而,在阿拉伯帝国扩张之后,国家系统成为了最大的板块地图。过去只有哈里名字和阿拉伯帝国有关。而沙特阿拉伯,它的真实名字叫内志,被奥斯曼帝国从手中夺走,一战结束后,奥斯曼帝国的分裂战斗汉志最终确立了一个最好的点叫做国家王国,本质上是游牧部落。
宗教的不同他们继承的教派叫做瓦哈比教派,完全就是原教旨主义。
准确地说,沙特阿拉伯的宗教观点不是完全可以被视为正统的穆斯林今天是这样的黑人,他们应该承担一定的职责包括征服麦加后,先知穆罕默德本人说麦加是属于全世界害怕安拉,安拉是大致不管你是否相信,只要你敬畏神,你可以站在我们这一边是最好的。
真正的正统约旦哈希姆家族才是阿拉伯正统真正的先知穆罕默德后裔。哈什姆家族自沙特家族占领麦加以来一直是沙特家庭的沙里夫,约旦的哈希姆家族坚称,他们没有穿黑色长袍,也没有极端主义。中世纪的阿拉伯帝国是合法的哈里发国,现在的沙特阿拉伯是伊本沙特利用瓦哈比主义敢走圣裔哈希姆家族建立的。中世纪的哈里发国有着远超西欧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现代的沙特阿拉伯是一个反动透顶的教权奴隶制部落国家,中央集权比起一千多年前甚至有倒退。
第五章 天课的对象
问:请问哪些人可以接受天课?
答:根据经典明文规定八种人可以接受天课。真主说:“施舍物只给穷人、贫困者、施舍物管理者、心中倾向真理者、无力赎身者、无力还债者、为主道工作者、途中穷困者,——真主的规定。”(9:60)
问:什么人是“穷人”?
答:具备最低的生活标准,但财产达不到满额者。
问:“贫困者”的定义是什么?
答:赤贫者,一无所有的人。
问:“施舍物管理者”指什么人?
答:专门负责管理慈善捐款的人。也就是现在某些公益组织的义工。他们因致力于公益事情而没有时间从事别的工作,可以从天课中支付他们的薪水。
问:“无力赎身者”是什么意思?
答:那些为追求自由而立约赎身的奴隶。
问:“无力还债者”指什么人?
答:企业破产或生意出现意外,无法偿还债务的人。
问:“为主道工作者”指什么人?
答:现在指专业从事宣教工作或相关文化宣传工作的人。
问:“途中穷困者”指什么人?
答:在旅途中断了盘费的人。
问:“心中倾向真理者”指哪些人?
答:指虽然目前没有信仰,但他们能为真理发声,敢于维护公平正义的人。这些人能替信士说话,品行接近信士。
问:将天课给每一种人,还是其中一种就可以?
答:将天课出给其中任何一种人就可以了。当然,也可以同时给几种人。
问:可将天课出给非信士中的穷人或贫困者吗?
答:可以。
问:天课可以用于亡人的裹尸布、修建清真寺、学校、桥梁或公路吗?
答:不可以。如果将天课用于这些项目,须再次缴纳天课。原理是天课的所有权必须由天课的接受人拥有,而穿裹尸布、建清真寺等项目没有所有权。
问:如果将天课交给学校的管理者可以吗?
答:可以将天课交给学校里的负责人,委托他们转交给贫困学生。但学校负责人必须将天课交到贫困学生手中,不可将天课用于学生伙食、校舍维修和教职工工资。
问:如果用天课购买奴隶后释放,可以视为纳天课吗?
答:不可以。
问:如果出天课的人将天课施舍给贫困的亲属,可以吗?
答:亲属有两类:第一类是与出天课的人存在直系血缘关系、如父母、爷爷、奶奶、儿子、孙子。第二类是与出天课的人存在旁系血缘关系,如弟兄、姐妹、叔叔、姑妈、舅舅、姨妈及其儿女。不得将天课施舍给第一类亲属。如果将天课施舍给儿女、孙辈等晚辈,或施舍给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等高祖,天课无效。可将天课施与第二类亲属,会获得两种报酬一一缴纳天课和接济亲属的报酬。
问:如果告诉他们是天课,怕他们不接受,可以不明说吗?
答:可以。比如告诉他们是礼物,但必须是上述八种人之一,而且不属于哈希姆家族。
问:如果丈夫给妻子施舍天课,或妻子给丈夫施舍天课,视为缴纳天课吗?
答:不作为缴纳天课。
问:如果将天课施舍给富人或富人的孩子可以吗?
答:既不可以将天课施舍给富人,既有满额的人,也不可施舍给富人的未成年孩子。如果富人的孩子是财产独立并没有满额的穷人,可以将天课施舍给他们。
问:穷人和贫困者中是否有不能接受天课的人?
答:有,不可将天课施舍给哈希姆的后裔(穆圣家族),即使他们很穷。
问:如果这些人困难,如何帮助他们?
答:可以给他们捐款,但不可以用天课和其他当然的布施金资助他们。
问:某人出散了天课,后来发现接受者是富人,或是哈希姆人,或是非穆斯林;或在黑暗中将天课施与某穷人,后得知此人是父亲或儿子。这个天课有效吗?
答:如果出散天课的人当初确实不知道情况,这种天课有效,不必重新出。如果当初心中有丝毫的怀疑,或故意变相为之,则天课无效,必须重新出。
问:如果出了天课,后来知道此人是自己的奴隶或立约奴隶,天课算出散了吗?
答:不算,要重新出。
问:某人身体健康,有劳动所得但没有满额,可以将天课施舍给他吗?
答:可以。
问:可以将天课出给外地的接受者吗?
答:原则上,应给本地的接受者,不要转移到其他地方,否则为可增。除非给远方的亲属,或比本地更困难的人。
(未完待续)
约旦国王侯赛因 约旦哈希姆王国国王侯赛因·伊本·塔拉勒,1935年11月14日生于安曼。童年在安曼伊斯兰经学院读书。1949年到埃及亚历山大的维多利亚学院(中学)学习。1951年7月负笈英伦,在哈罗公学继续求学。1952年进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和克伦威尔皇家空军学院学习。同年8月侯赛因的父亲塔拉勒因病退位,他被立为约旦哈希姆王国第三任国王,1953年5月2日正式登基。 侯赛因国王对外奉行不结盟政策,反对以色列的侵略扩张。对内致力于发展民族经济、文教事业和改善人民生活。侯赛因国王兴趣广泛,喜爱驾驶汽车和飞机,也喜欢滑水、滑雪、打猎、击剑等活动。 1982年12月侯赛因国王曾首次访问我国。 侯赛因生于1935年11月14日。1951年毕业于埃及亚历山大的维多利亚学院。1951年7月20日他的祖父阿卜杜拉国王遇刺身亡后,他的父亲塔拉勒继任王位。由于塔拉勒患神经分裂症,无法理政,1952年8月11日正在英国哈罗公学习的侯赛因被召回继承王位。当时他只有17岁,暂由摄政委员会代行国王职权。他又被送往英国入人圣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和克伦威尔空军学院学习。1953年5月2日,侯赛因正式加冕登基,并兼任三军最高统帅。 侯赛因现为中东地区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位国家元首。他曾多次遭暗杀,但都化险为夷。有人称他为“历险国王”。 阿卜杜拉二世阿卜杜拉二世 1999年登基为国王,系前国王侯赛因长子。1962年1月30日生于安曼。1999年1月25日被立为王储。同年2月7日继位国王,6月9日加冕。先后在英国圣赫斯特军事学院、牛津大学、美国乔治敦大学、英国步兵学校、英国指挥参谋学院学习军事和国际政治。自1981年起一直在约军队中任职。1993年任约特种部队司令,1994晋升为准将。1996年后,任约特别行动部队司令兼特种部队司令。1998年5月晋升为少将。爱好赛车和水上运动,曾获约全国汽车赛冠军。阿曾八次访华(1981年7月、1982年12月、1993年12月、1999年12月、2002年1月、2004年7月、2005年12月、2008年9月,前三次作为王子,2008年访华时出席了北京残奥会闭幕式),已婚,有2子2女。 [1] 马鲁夫·巴希特 首相兼国防大臣,1947年生。曾获约旦大学公共管理和政治学学士学位、美国南加州大学公共管理学硕士学位、伦敦大学博士学位。1964年加入约旦武装力量,曾主管约军学习、发展、采购和人事等方面事务,退役后任穆塔大学主管军事事务的副校长、政治学教授。曾出任约旦驻土耳其和以色列大使。共获得过14枚约旦奖章。
求采纳
穆罕默德是谁
本文2023-10-14 09:50:0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51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