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兰州之一散文
较于动辄或“六朝金粉地”,或“十代帝王都”的古城旧巷,兰州真的是普通的再不能普通了,朱偰先生在较量了长安、洛阳、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后,说“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
看来,梳理一座城市的方方面面,最恰当的还理应是从“文学”、“人物”、“山川”、“气象”此四方面着手,方可不失本相的“评头论足”兰州城来。
西汉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汉昭帝刘弗陵颁旨一道,驿官快马扬鞭,绕山涉水,宣读在今兰州原址设金城县,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又改置金城郡。当然,关于金城的来由,也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因初次筑城时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取于《汉书地理志》“初筑城得金,故曰金城。”;一说,得于“金城池汤”的典故,喻其坚固而得其名,当然,这点还与那位英年早逝,却官至大司马的骠骑将军有关。隋初,因其城南接壤皋兰山脉而更名兰州,几经变故,至清代又为兰州府,至今为甘肃省的省会城市。
论起文学,历来是与人物分不开的,因为一切的建造与创立,都是人类在人为的操作或作怪,难怪有人说生活本来就是一门艺术,而艺术又是文化的范畴。但是中国的文化里又有个怪现象,总喜欢将出生在本地,一直却居于他乡的人“拉拢”到自己的文化人物里来,这样去考量一座城市,显然是不全面的,更不能真正地认识到文学的庐山真面目的。既然要说道兰州城的文学与人物,黄谏,是个避不开的槛,这位“明朝探花”,地地道道的兰州才子,有生以来才华横溢,广泛涉猎,著作几乎超身。著有《书经集解》、《诗经集解》、《月令通纂》各四卷,《从古正文》六卷,《亢仓子音释》、《补辑帝王纪年纂要》、《兰县志》、《使南稿》等,内容涉及经学、史学、音韵学等。闲来捻诗歌词,他也是在行的了不得,那句“势如山压卵,宵遁留空雷,兰州古金城,守将真雄伟”,更是将徐达与蒙古将军王保保定西之战的过往云烟,朱元璋也为其流泪,并令:“祭以少牢,配享鸡笼山功臣庙”的战争述写得近于眼帘。除去这些,在他咏山吟水,歌唱自然的作品之中,亦不乏千古流传的佳句妙语。读来可谓别有另番洞天了。
“水结禅林左右连,萧萧古木带寒烟。共夸城外新兰若,自是人间小洞天。僧住上方如罨画,雨余下土应丰年。明朝再拟同游赏,竹里行厨引涧泉。"。(《游五泉山》)
“佛寺尚存金错落,宝珠常映日月明。乱山横峙水回萦,石洞深藏岁月更。”(《游山寺》)
明宗景泰元年,他为庄浪卫连城藏传佛教寺院大通寺撰写了《敕赐大通寺记》,碑记中写道:"余谓庄浪乃古河西五郡之一,去京畿甚远,虽王化所渐被,而能明圣人之道者鲜,使不兴兹教以范围之,则强戾之心斯盛,乌能望其化于善哉!然善固人心所具之理,人皆有之,既不遵圣教以复其初,而是教之所以化人心以归于善,亦可尚也。"牵情乡邻,字字生爱,不可不谓至男儿性情也。
如果说这点还不足以表述他对故园的丝丝情爱,那么《黄河赋》:“噫嘻!浩浩乎廓矣哉!黄河之水邀兮,吾不知所从来。填兮若万骑之赴;倏忽若起蛰之雷。……咏者谓(黄河)自天而来,其必有得乎?……”更是一种跨越时空的'美丽。行文娓娓,将自己的儒家思想,处世哲学,古人评论,英雄过往演义的可叹可赞。万物齐于一处,风流自出一家。在他的文章里,自然与人类是息息相生的,反对穷兵黩武、祸害百姓的行径,主张除害兴利,奖励耕织,洋溢着深切的农本思想。
他还对泉井之水质颇有研究,曾遍访京师泉井,一一品尝,甘肃的酒泉、五泉之名,也许是对这位鸿儒大家最美记忆吧,除去这些,他还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曾披袍驾马,出使越南外邦。
行文至此,我似乎看到这位老人,忽的咏山吟水,曲水流觞,又忽的袍甲裹身,戎马倥偬。
1368年 至正二十八年
明太祖洪武元年
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明,年号洪武。闰七月,妥欢贴睦尔命扩廓帖木儿、李思齐等分道御明军。明军至通州,元帝趋上都。八月,明军入大都。
1369年 北元至正二十九年
洪武二年
二月,明太祖诏修《元史》。四月,明置临洮卫。六月,明将常遇春克上都,元惠宗退居应昌。明建开平卫。八月,《元史》修成。
1370年 至正三十年
洪武三年
正月,明置巩昌、平凉二卫指挥使司。明太祖命徐达、李文忠等分道北征。四月,徐达败扩廓帖木儿于沈儿峪,扩廓退入和林。元惠宗卒于应昌,太子爱酞识理达腊(昭宗)继位,称必力克图汗,建年宣光。明设兰州卫。五月,李文忠取应昌,俘买的里八剌等元宗室,爱猷识理达腊北走和林。六月,明太祖谥妥欢贴睦尔为“顺帝”,封买的里八剌为“祟礼候”。八月,明置朔州卫.元高昌王和尚、岐王桑哥朵儿只班率部降明。九月,元宗王札木赤等降明。明设宫山等处军民千户所。
1371年 北元宣光元年
明洪武四年
正月,明设河州卫、东胜卫及下属失宝赤等五千户所。二月,元辽阳行省平章刘益降明,明置辽东卫。三月,明徒山后民一万七千户屯北平。六月,明徒山后民三万五千户于内地,又徒沙漠遗民三万二千户屯田北平。七月,明设定辽都卫。
1372年 宣光二年
洪武五年
正月,明太祖命徐达、李文忠、冯胜等分三路出击北元。三月,明将蓝玉败扩廓帖木儿于土剌河。五月,扩廓帖木儿及贺宗哲大败徐达。六月,冯胜克甘肃,败元兵于瓜、沙州。李文忠败元兵于阿鲁浑河。十一月,明置甘肃、庄浪卫。
1373年 宣光三年
洪武六年
正月,明置西宁卫。是年,北元攻武州、朔州、河州、雁门、抚宁、瑞州等地。
1374年 宣光四年
洪武七年
九月,明太祖遣买的里八剌北归并致书爱猷识理达腊。是年,明军在兴和、大宁等地败元军。元军袭辽阳,被击退。明置察罕脑儿卫。
1375年 宣光五年
洪武八年
正月,冯胜兵入三不剌川。八月,扩廓帖木儿卒。十二月,纳哈出数万人深入辽南,为明军所败。是年,明置安定、阿端二卫,封卜烟帖木儿为安定王。升官山千户所为官山卫。
1376年 宣光六年
洪武九年
七月,元将伯颜帖木儿攻延安,被明将傅友德收降。十月,明置凉州卫。
1378年 宣光八年
洪武十一年
四月,北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卒,脱古思帖木儿(益宗)继位,称乌萨哈尔汗,建年天元。六月,明太祖遣使祭爱猷识理达腊。 1391年 明洪武二十四年 春,泰宁卫阿札失里举兵反明,被明军再次征服。八月,明将宋晟、刘真攻占哈密。
1392年 明洪武二十五年 三月,明设甘州右、中二卫。四月,蓝玉征罕东。建昌卫指挥月鲁帖木儿反明。夏,明将周兴在彻彻儿山大败也速迭儿部。十月,蓝玉擒杀月鲁帖木儿。是年,恩克卓里克图汗卒。
1393年 明洪武二十六年 二月,明在大同塞外设宣德卫、玉林卫、云川卫、镇虏卫等;在大宁卫东设营州诸卫。七月,明设宁夏卫。是年,恩克卓里克图汗弟额勒伯克继汗位。
1394年 明洪武二十七年 十一月,明置肃州卫。
1396年 明洪武二十九年 三月,明燕王统兵北巡,败北元军于彻彻儿山。八月,明设开平左、右、前、后四屯卫指挥使司。
1397年 明洪武三十年 明置罕东卫,以锁南吉剌思为指挥佥事。
1399年 明惠帝建文元年 额勒伯克汗杀季弟哈尔古楚克,复杀浩海太尉,以巴图拉(马哈木)为丞相。瓦剌封建主乌格齐哈什哈杀额勒伯克汗。
1400年 建文二年 额勒伯克长子坤帖木儿于是年二月前继汗位。
1402年 建文四年 十月,明成祖命兵部复设大宁、营州、兴州三卫。是年,坤帖木儿卒,鬼力赤约是年称可汗。自是东部蒙古始称鞑靼。
1403年 明成祖永乐元年 二月,明成祖致书并赠礼品与鞑靼可汗鬼力赤及阿鲁台等,重申通使往来之意。三月,明改北平行都司为大宁都司。是年,马哈木大败鬼力赤、阿鲁台。
继续追问: 你好,其实我要的只是从朱元璋驾崩至朱棣即位期间的事件。还有麻烦把朱元璋翘辫子的日期写下好吗?尽量详细些,谢谢了 补充回答:
1398年6月24日 这是朱元璋翘辫子的日期
下面的年表接上:
1404年 永乐二年 六月,明封哈密安克帖木儿为忠顺王。九月,明设赤斤蒙古千户所,以塔力尼为千户。是年,鬼力赤毒死哈密忠顺王安克帖木儿。
1405年 永乐三年 二月,明以安克帖木儿兄子脱脱嗣哈密忠顺王。是年,明设沙州卫。
1406年 永乐四年 二月,明置斡难河等卫。三月,明设辽东开原、广宁马市。置哈密卫。十二月,兀良哈等处告饥,愿以马易米。
1407年 永乐五年 鬼力赤为部下所废。
1408年 永乐六年 本雅失里自别失八里返鞑靼部。阿鲁台等杀鬼力赤,立本雅失里为可扦。明朝在甘州、凉州、宁夏等处开设马市。
1409年 永乐七年 四月,明设奴几干都司,统领兀良哈、女真诸卫。五月,明成祖封瓦剌马哈木为顺宁王、太平为贤义王、把秃孛罗为安乐王。六月,本雅失里杀明使郭骥。七月,明成祖命丘福率十万骑征本雅失里。脱脱卜花王、把秃王等各率部归明。八月,本雅失里等在胪朐复没丘福军。
1410年 永乐八年 二月,明成祖率五十万兵征阿鲁台、本雅失里。五月,阿鲁台与本雅失里分裂。明军在斡难河大败本雅失里。本雅失里西奔瓦剌。六月,明军败阿鲁台。十二月,阿鲁台遣使至明贡马。
年
1411年 永乐九年 十月,哈密忠顺王脱脱卒,明封免力帖木儿为忠义王。
1412年 永乐十年 马哈木杀本雅失里(一说本雅失里卒于1410年)约于是年立答里巴为可汗(一说立于1411年或1413年)。鞑靼、瓦剌分别与明朝通使。
1413年 永乐十一年 七月,明成祖封阿鲁台为和宁王。是年,瓦剌拘杀明使,渡饮马河至哈剌莽来,明边将及阿鲁台同时告警。
1414年 永乐十二年 三月,明成祖率兵出征瓦剌。六月,答里巴、马哈木等率众与明军激战于忽兰忽失温,败北。明军进至上剌河后班师。九月,明赠阿鲁台米三千石。
1415年 永乐十三年 正月,马哈木等遣使至明京修好。是年,答里巴卒。乌格齐哈什哈子额色库是年称可汗。
1416年 永乐十四年 三月,阿鲁台败瓦剌,遣使至明廷报捷献俘。是年,马哈木败亡。
1417年 永乐十五年 瓦剌在兀古者河大败阿鲁台。
1418年 永乐十六年 四月,明成祖命脱欢袭父爵顺宁王。是年,别失八里王歪思西迁,更国号为亦力把里。
1419年 永乐十七年 阿鲁台大败瓦剌太平等。
1420年 永乐十八年 十一月,明成祖迁都于北京。 1421年 永乐十九年 瓦剌太平攻掠哈密。亦力把里王歪思与太平开战,互有胜负。
1422年 永乐二十年 三月,阿鲁台攻兴和。明成祖率师出征阿鲁台。六月,阿鲁台弃马驼牛羊辎重于阔栾海北走。明成祖败兀良哈于屈裂儿河。
1423年 永乐二十一年 七月,明成祖复征阿鲁台。九月,明成祖闻阿鲁台于是年夏天为瓦剌脱欢等所败,遂驻师不进。十月,鞑靼部也先土干率众投明成祖,封忠勇王,赐名金忠。
1424年 永乐二十二年 四月,明成祖再征阿鲁台。七月,明成祖回师途中卒于榆木川。是年,瓦剌内讧,脱欢击溃太平。
纳哈出(?-1388年),蒙古札剌亦儿氏。成吉思汗四杰之一木华黎裔孙。元时为太平路万户(正三品),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克太平将其俘获,劝降不从,后放归元朝。元亡后,纳哈出为北元太尉,辽阳行省丞相(正一品),屡扰明边。洪武二十年(1387)明以重兵压境,力屈穷窘,遂降明。封海西侯。明年从傅友德征云南,道卒于武昌。子察罕,改封沈阳侯,坐蓝玉党死。
火真(1349年-1409年),蒙古人,初名火里火真。洪武时归附,为燕山中护卫千户(正五品)。靖难之役随成祖起兵,后累迁都督佥事(正二品),封同安侯。永乐七年(1409)征虏大将军邱福总兵十万北征鞑靼,随同出塞,于胪朐河全军战殁。爵除。子孙世袭浙江宁波观海卫千户(正五品)。
夏贵(?-1420年),初名曲伦台,应昌人,为燕山左护卫指挥佥事(正四品),永乐年间升中军右都督同知(从一品),永乐十八年(1420)卒,赐祭赙恤。
王哈剌把都儿(?-1420年),宛平人,初为百户(正六品),累功至中军都督佥事(正二品),永乐十八年(1420)与夏贵同月卒,赐祭赙恤。
吴允诚(?-1417年),蒙古人。名把都帖木儿,居甘肃塞外塔沟地,官至平章(从一品)。永乐三年(1405)率众降明,成祖赐姓。后进左都督(正一品),封恭顺伯,卒,赠国公,谥忠壮。子吴克忠(初名答兰,成祖赐名)、吴管者(另述),吴克勤(初名也儿克台,英宗赐名),孙吴瑾(吴克忠子),皆有名。吴克忠袭爵后,洪熙元年进封恭顺候,土木之变(1449)与弟吴克勤战死,克忠赠邠国公,谥忠勇。克勤赠遵化伯,谥僖敏。吴瑾袭爵恭顺侯,曹钦之乱(1461)中战死,赠凉国公,谥忠壮,子孙世袭恭顺侯至明亡。
吴管者(?-?),吴允诚次子,洪熙元年(1425)积功至都指挥同知(从二品),以戚里恩,封广义伯,世袭。管者卒,子袭爵,早卒,无后。以管者弟克勤子琮嗣,成化年间因罪爵除。
柴秉诚(?-1407年),鞑靼人,旧名伦都儿灰,永乐三年(1405)随吴允诚来归,成祖赐姓名,授右军都督佥事(正二品),居凉州,永乐五年(1407)卒。子柴别力哥官至都督同知(从一品),孙柴合里哥卫指挥使(正三品)。
柴永正,鞑靼人,原名苦木帖木儿,一作苫木帖木儿。永乐四年(1406)“率家属百余口来宁夏归附。”成祖赐今名,授陕西都督佥事误,应为都指挥佥事,正三品,九年积功至都督佥事(正二品)。洪熙元年(1425)升左军都督府左都督(正一品),约宣德十年(1435)卒,子林袭为保定左卫指挥同知(从三品)。
梁铭(?-1427年),河南汝阳人,靖难之役,以燕山前卫百户(正六品),跟从成祖起兵,积功至后军都督佥事(正二品)。洪熙元年晋后军都督同知(从一品),封保定伯,俸禄千石,予世券。宣德二年(1427)随柳升征讨交趾,病亡。子梁珤,天顺时,进世侯,子孙世袭保定侯爵至明亡。梁铭出自汝阳梁氏,家谱自叙为元宗室也先帖木儿之后。民国儒学大师梁簌溟亦出自汝阳梁氏。
严宣(?-1429年),本辽阳胡人,初名火里歹,及贵,始改今姓名。洪武中袭父职为新安卫千户(正五品),以功升指挥同知(从三品),永乐中升都指挥同知(从二品),仁宗洪熙元年(1425)升右军都督佥事(正二品),宣德年间卒。
吴守义(?-1429年),初名把敦,杭海山人,永乐年间自凉州归附,赐今姓名,升凉州卫指挥同知(从三品),令居定州,仁宗时升左军都督佥事(正二品),宣宗四年(1429)卒,追封西和伯,谥僖顺,子信袭父原职凉州卫指挥使(正三品)。
吴英,吴守义孙,父省吉,又名吴信,定州卫带俸指挥使(正三品),土木之变阵亡。吴英袭职,旋升都指挥佥事(正三品),天顺元年(1457)追录父功,升都指挥同知(从二品),成化九年(1473)“以延绥等处斩获虏贼功”升前军都督佥事(正二品),成化十二年“以两广军功”升署都督同知(从一品),弘治年间为带俸都督同知。
附:吴政,原名阿寅台,定州卫带俸达官都指挥同知,土木之变后击败来犯瓦剌军,升都指挥使(正二品),成化年间曾随吴英征两广。
苏火耳灰(1352年-1442年),洪武中率众二千余人归明,初为燕王麾下胡骑指挥,后征入京。靖难涡河之战,“持矛直趋王前,相距十余步。” 马倒被擒,降。成祖时为右军都督佥事(正二品)。仁宗即位,升为左都督(正一品),卒年九十。孙苏五十,改名英,袭为金吾左卫指挥佥事(正四品)。
林帖木儿,山后抚宁人,洪武年间慕义来归,靖难时为南军骁将,涡河之战为成祖生擒留用《皇明世法录》载,与娄鬼里被擒杀,应误,初授都指挥佥事(正三品),靖难功成升都指挥同知(从二品)。永乐六年(1408),以平定安南赏功,进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正二品),次年回京。卒后有子瑄,于永乐九年(1411)袭职指挥使(正三品),调沅州卫带俸。
娄鬼里(?-1434年),其先永平人,洪武中归附,除燕山中护卫镇抚(从五品),靖难涡河之战为成祖生擒留用《皇明世法录》载,与林帖木儿被擒杀,应误,永乐中以军功累升都指挥同知(从二品),仁宗即位升左军都督佥事(正二品),宣德时进都督同知(从一品),数年后卒,命赙赠如例。
薛斌(?-1421年),蒙古人,本名脱欢。父薛台,洪武中归附,赐姓薛。薛斌永乐间封永顺伯。子薛绶(1416年-1449年),本名寿童,五岁谒见仁宗,赐名。土木之变(1449)领军殿后,与瓦剌军战,“弦断矢尽,犹持空弓击敌。敌怒,支解之。既而知其本蒙古人也,曰:“此吾同类,宜勇健若此。”相与哭之。谥武毅。”子孙世袭永顺伯爵。
薛贵(?-1430年),薛斌弟,本名脱火赤,永乐间进都督佥事(正二品),封安顺伯,宣德元年(1426)进侯,予世券世袭安顺伯爵。卒,赠滨国公,谥忠勇。子孙承袭,弘治年间,改袭指挥使(正三品)。
李贤(1345年-1425年),初名丑驴,鞑靼人。元工部尚书(正三品)。洪武二十一年(1388)来归,通译书。太祖赐姓名,授燕府纪善(正七品,后改正八品),仁宗为世子时,旦暮侍左右。靖难之役,随成祖征战,累迁都指挥同知(从二品)。仁宗洪熙元年(1425),官至右都督(正一品),封忠勤伯,旋卒。
吴成(?-1433年),辽阳胡人,初名买驴。父阿通伯,元辽阳行省右丞(从二品)。洪武二十一年(1388)挈家归附,初为永平卫总旗,靖难师起,买驴归附燕王,授百户(正六品),从战皆有功,三迁都指挥佥事(正三品),成祖即位,授都指挥使(正二品)。永乐年间以功累升至都督佥事(正二品),赐今名。仁宗时官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正一品)。宣宗初,封清平伯,予世券。后因功进侯,卒赠渠国公,谥壮勇。子孙袭伯爵至明亡。
康旺,鞑靼人,洪武年间以父荫为三万卫千户(正五品),永乐年间多次奉使奴儿干之地,累升至奴儿干都司都指挥使(正二品)。宣德六年(1431)致仕,以其子康福代为本司都指挥同知(从二品),仕至辽东铁岭卫带俸达官都指挥使(正二品)。
滕定(?-1441年),父瓒住,元枢密知院(从一品)。洪武中来降。授会州卫指挥佥事(从三品),赐姓滕。永乐间,滕定进至右军都督佥事(正二品)。宣德四年(1429)封奉化伯,正统初年卒,追封侯爵。子福,袭永清右卫指挥使(正三品)。
金顺(?-1433年),瓦剌人,本名阿鲁哥失里。永乐七年(1409)来归,授大宁都司都指挥佥事(正三品),积功累进左军都督佥事(正二品)。宣德四年(1429)封顺义伯,宣德八年卒。
金忠(?-1431年),蒙古名也先土干。元世祖时太子真金的师傅、太保恒阳王也先不花后裔,家世为前元望族,元亡后,也先土干在鞑靼、瓦剌之间,自成势力。永乐二十一年(1423),成祖亲征漠北,率妻子部属来降。时六师深入蒙古,鞑靼军远避不战,明军了无战果,成祖方耻无功,见其来归,大喜。赐姓名,封忠勇王,赐冠带织金袭衣,命坐列侯下。仁宗嗣位,加太子太保,食双倍王俸。宣德时加太保,不久卒。
蒋信(?-1454年),初名把台罕,一作把台,宣宗赐今名。金忠之甥,从忠来降,授都督佥事(正二品)。正统中,封忠勇伯。土木之变被俘后,也先使隶其弟赛罕王帐下,在瓦剌军中对英宗多有照顾。后从英宗返明。景泰五年(1454)卒。赠侯,谥僖顺。子也儿索忽袭伯爵《明史》。《明英宗实录》做“也儿孛忽”。天顺初,更名善。弘治十三年(1500)卒。无子,爵绝。
于忠(?-1460年),本名伯颜答里,父乃儿卜花,忠勇王金忠部属,随金忠降明,授副千户(从五品),锦衣卫带俸。宣德初年伯颜答里袭父职,土木之变时为忠勇伯蒋信部下达官,被俘留用。曾随瓦剌使臣皮儿马黑麻后降明,赐名马克顺,官至左都督(正一品)赴京,助蒋信与明廷传递消息。后从英宗返明,累升至锦衣卫带俸都指挥佥事(正三品)。天顺元年(1457)升后军都督同知(从一品),赐名于忠,四年卒,子刚袭为指挥佥事(正四品),锦衣卫带俸。
王斌,山后人,初以龙骧卫指挥使(正三品)从阳武侯薛禄征迤北,还,升都指挥同知(从二品)。正统六年(1441)从征麓川,累功升都指挥使(正二品),八年升署都督佥事(正二品),守备延绥。景泰元年(1450)充左参将,协同靖远伯王骥征湖广、贵州。四年升后军都督同知(从一品),天顺元年(1457)掌后府事,四年致仕,以其孙皞代为龙骧卫指挥使。
刘得新(?-1453年),山后人,由指挥使(正三品)从征麓川,累功升都指挥同知(从二品),至左军都督佥事(正二品),守备云南十二年,正统十四年(1449)还京,升都督同知(从一品),景泰四年卒。
高礼(?-1450年),本名额里孛罗,正统九年(1444),以锦衣卫带俸都指挥使(正二品)升都督佥事(正二品),赐今名。土木之变后升都督同知(从一品),参与北京保卫战。景泰元年(1450)受命统达官军平定福建民变,不久病故于当地。
毛胜(?-1458年),字用钦,初名福寿,元右丞相(正一品)伯卜花之孙伯卜花,即元文宗时中书左丞相别不花,明人失考记为右丞相。别不花家族初为畏兀儿人后裔,元代入居大都。别不花父祖因子孙显贵,都被追封为居延王(又毛胜夫人墓志铭自述毛氏先祖,别不花父教化,封冀宁王,与元人记载有异。元人所载别不花父名卜花术)。别不花长兄蛮子,顺帝时太尉,元亡坚持抗明,捕鱼儿海之役战死。随同伯父蛮子入仕北元的别不花之子那海、安太兄弟被俘降明,家族为“迤北和宁王阿鲁台族人。”有人认为毛胜父安太,又名阿力台,为阿鲁台同母异父弟 伯父那海,一作卯那海,洪武中归附,以“靖难”功至都指挥同知(从二品),无子。毛胜父安太嗣为羽林指挥使,后传至毛胜,为都指挥使(正二品)。他曾经逃往塞北投奔北元政权,不久又自行返回,明廷并未加罪。明景帝时,升毛胜为左都督(正一品),督三千营操练。北京保卫战(1449)于瓦剌军作战,后南下讨平民变,封南宁伯,予世券。天顺二年(1458)卒。赠侯,谥庄毅。传爵至明亡。
据《明宣宗实录》,宣德六年(1432),“迤北和宁王阿鲁台使臣福受来朝,奏愿居京师,命为都指挥使,赐冠带、金织袭衣、彩币、银钞、绵布、鞍马,仍命有司给房屋、器物如例。先是,福受有子毛荣留京任指挥使。至是,福受愿留,乞一职自效。兵部奏:宜罢其子之职,而升赏福受,故命为都指挥使。” 按毛胜子名毛荣,毛胜北走时官职亦为都指挥使,如此此“福受”应即毛胜。
毛忠(1394年-1468年),凉州人,高祖名哈剌歹,洪武中归附,升为千户(正四品),战殁。祖拜都从征哈密,亦战殁。父宝以骁勇充总旗,至永昌卫百户(正六品)。忠初名哈剌,袭职百户,正统年间累功至陕西行都司都指挥同知(从二品),始赐毛姓,又以功升都督佥事(正二品),赐今名。天顺初年,以征福建反贼功,升都督同知(从一品),充左副总兵镇守甘肃,复以剿虏寇功,特进左都督(正一品)。天顺七年(1463)杀败番贼,论功封伏羌伯,仍守甘肃,后于满四之乱战死。孙锐,以忠死事功,得世袭伯爵,先后镇守湖广、两广等地,多有战功,加封至太子太傅,卒赠太傅。子孙世袭伯爵至明亡。
茹鉴(?-1462年),大宁昌州营人。宣德八年(1433)袭父速哥职,为金吾左卫指挥佥事(正四品)。从征麓川,累升至都指挥同知(从二品)。正统十四年(1449)升都指挥使(正二品),景泰元年(1450)以剿平乱虏,升左军都督佥事(正二品),天顺五年(1461)曹钦之乱参与平叛,升都督同知(从一品)。卒,从弟荣袭为金吾左卫指挥使(正三品)。
施聚(?-1462年),其先沙漠人。父忠为金吾右卫指挥使(正三品),从北征,阵殁,聚嗣职,官至左都督(正一品)。值英宗推恩,得封伯,世袭。卒赠侯,谥威靖。传爵至明亡。
焦礼(1377年?-1463年),字尚节,山后广宁人。父把思台,洪武中归附,为通州卫指挥佥事。礼袭职备御辽东。后官至左都督(正一品)。英宗天顺时年近八十,封东宁伯,世袭。天顺七年(1463)卒于镇。赠侯,谥襄毅。传爵至明亡乃绝。
詹忠(?-1465年),山后人,袭父任忠义前卫指挥佥事(正四品),征进麓川累功升都督佥事(正二品),寻调南京掌右府事。成化元年(1465)卒,赐葬如例,子升袭为南京锦衣卫指挥佥事(正四品)。
王顺(?-1467年),山后人,初仕金吾右卫指挥使,景泰初以紫荆关功,升都指挥使,曹钦之乱(1461)后以功升后府都督佥事(正二品),成化三年(1467)卒,子钦袭顺原职指挥使(正三品)。
季铎(?-1467年),山后人,初袭父职,升金吾右卫千户(正五品),因蒙古语熟练,译字四夷馆,出使罕东、瓦剌,历升指挥使(正三品)。土木之变后出使瓦剌,回升都指挥同知(从二品),未几升都指挥使(正二品),因事降福建千户。天顺元年(1457)召还,升都督佥事(正二品),仍供职四夷馆,五年升都督同知(从一品)。成化三年(1467)卒,为人“直戆恣肆,无所忌惮。” 常恃宠求索,曾在福建勒索有司,赂遗盈橐。
吴玉,本山后虏人,景泰年间为镇守定州署都指挥佥事(正三品),成化年间以锦衣卫带俸都指挥同知(从二品),于辽东都司管事。后升锦衣卫带俸都指挥使(正二品),协守宁夏西路,又充甘肃游击将军。弘治初年罢职,子琦袭原职指挥使(正三品)。
孙镗(1391年-1471年),字镇远,其先东胜州人。永乐中袭父孙林职,官济阳卫指挥同知(从三品)。正统中为都指挥佥事(正三品),充左参将镇压浙江处州叶宗留矿工起义,升都督佥事(正二品),分统京营兵马带刀侍卫。北京保卫战(1449)升右都督(正一品),将兵于瓦剌军激战于北京黑山、西直门外,既而追战于涿州。英宗复辟,以“夺门”功封怀宁伯,寻予世券。曹钦之乱(1461)中,孙镗领兵力战,其子孙軏被敌斫死,事后论功第一,进爵世侯,仍典三千营。赠軏百户,世袭。卒年八十。
戚斌(?-1472年),初名北斗,其先金山人,伯父察罕台,洪武时归附,永乐初为金吾卫正千户(正五品),卒无嗣,以弟完者秃子戚斌袭。景泰初以紫荆关等处功,升中军都督佥事(正二品),成化八年(1472)卒。
白玉(?-1474年),宁夏塔塔里人,祖忠,洪武中内附,以靖难功由护卫卒累官至指挥使(正三品)。白玉嗣父职,累功升都督同知(从一品),成化年间升后军右都督(正一品)守陕西。《明宪宗实录》赞誉白玉:“生长边地,深达虏情,其镇陕西适多事之秋,区画有方,而又廉谨不肆,共事者多誉之。”成化十年(1474)卒,子鉴袭原职腾骧左卫指挥使(正三品)。
白玉(?-1482年),山后人,袭父职指挥同知(从三品),正统十四年(1449)北京保卫战,守西直门有功,升指挥使(正三品)。成化年间获功进中军都督佥事(正二品),后镇守广西,卒于任上。子玺嗣原职金吾右卫指挥使(正三品)。
白玉(?-1495年),鞑靼人,初袭为腾骧左卫指挥使(正三品)、御马监管事统领著名的腾骧、武骧四卫勇士、旗军,成化九年(1473)升至都督同知(从一品)。孝宗即位之初被劾致仕,子祥代原职腾骧左卫指挥使(正三品)。弘治八年(1495)卒,赐祭葬如例。
白玉,弘治初年为万全都司都指挥同知(从二品),历任万全左参将,宣府副总兵、总兵,累积边功,正德初年升后军署都督同知(从一品),转实授。不久因边塞失事,革职闲住。后又起用为副总兵、总兵,征剿内地民变,投靠武宗身旁武臣、佞幸,累功至右都督(正一品),后因罪降都督佥事,又升都督同知。世宗即位,此人不在见于记录,可能贬回原卫或被清洗。
李荣(?-1474年),山后人,洪熙元年(1425)内附,授锦衣卫指挥同知(从三品),正统末,用荐超升署都督佥事(正二品),景泰年间充副总兵镇守甘肃,天顺二年(1458)进右都督(正一品),以老疾致仕,成化年间卒,子俊嗣原职义勇卫指挥使(正三品)。
阿卜只奄,和宁王阿鲁台子。阿鲁台既为瓦剌脱欢所杀,宣德间,阿卜只奄率众来归,宣宗授以左都督(正一品),赐第京师。约卒于宣德十年(1435)。正统十年(1445),明人劝降其弟,阿鲁台次子火儿忽答孙,敕书曾言“与尔亲福寿、脱脱孛罗等,共享富贵于长久。” 因其家与南宁伯毛胜家有亲缘关系,有人认为毛胜父亲安太,又名阿力台,为阿鲁台同母异父弟。
和勇(?-1474年),初名脱脱孛罗,和宁王阿鲁台孙。父阿卜只俺归明,卒,勇袭指挥使(正三品),带俸锦衣卫。景泰年间南下镇压贵州民变,积功至前军都督佥事(正二品),赐名脱顺。天顺元年(1457)诏加都督同知(从一品),改名和勇。宪宗时从征两广,以战功特封靖安伯。卒谥武敏,世袭指挥使。勇性廉谨。《明宪宗实录》载:“从征两广充游击将军,一时总兵督战文武大臣多纵情肆欲,勇独循理尚俭,众视之有愧焉。”
芮成(?-1476年),其先大同金山人,父孛罗初事成祖,为燕山护卫正千户(正五品),成以遗腹子嗣官。成化初出镇四川,升右都督(正一品),后因事左迁都督同知(从一品),卒赐祭葬如例,子昂袭为金吾左卫指挥使(正三品)。
昌英(?-1476年),山后人,初名谨六十,景泰中赐今姓名。父谨只,以靖难功升小旗,历升至副千户(从五品),英代之,历升至都督佥事(正二品)。卒赐葬祭如例,子荣腾骧右卫指挥使(正三品)。同时代有回鹘人昌英。因翻译出使而至后军都督佥事
鲍政(?-1476年),山后人,祖父完者不花,洪武时内附,以靖难功任燕山右卫正千户(正五品)。鲍政天顺初有功累升都督佥事(正二品),成化初年升都督同知(从一品),充总兵官镇守甘肃,卒,子镛袭腾骧右卫指挥使(正三品)。
叶春(?-1479年),山后人,伯父叶不陶闾儿,洪武年间归明,为隆庆右卫千户(正五品),成祖赐姓叶。叶春天顺元年(1457)以出使瓦剌功,升左军都督佥事(正二品),成化十五年(1479)卒,赐祭葬如例,子盛袭大同前卫指挥使(正三品)。
杨麟(?-1479年),山后人,初袭世职,历升至都指挥使(正二品),天顺年间从征大藤峡,获功升都督佥事(正二品),寻改掌南京后军都督府事。成化十五年卒(1479),赐祭葬如例。
罗秉忠(?-1480年),初名克罗俄领占,成吉思汗第三子察合台后裔,沙州卫都督佥事(正二品)困即来子。困即来卒,其兄喃哥袭父职都督佥事,英宗复命秉忠为指挥使(正三品),协理卫事。既而喃哥率部一千二百人内徙,诏居之东昌、平山二卫,给田庐什器,所以抚恤甚厚。喃哥卒,秉忠继为都指挥使(正二品),代领其众。曾领兵南下镇压辰沅等处苗民起义,积功至左都督(正一品),天顺初赐今姓名。成化年间充游击将军,镇压贵州苗民起义,论功,封顺义伯。卒谥荣壮,子孙世袭指挥使(正三品)。
王义(?-1485年),本名阿的纳,其先应里州贺兰山人,祖脱脱不花,永乐时随忠勇王金忠至北京,授指挥佥事(正四品),食禄锦衣卫,赐姓王。父俺克帖木儿,正统间讨兀良哈有功,进指挥使(正三品)。王义曹钦之乱(1461)中平乱有功,升左军都督佥事(正二品),成化二十一年(1485)卒,子琮嗣其原职指挥使(正三品)。
此外,成祖时,北元宗室把秃王以及都督伯克帖木儿、都督挥哈剌你敦等人在甘肃降明,其中把秃被封为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佥事,伯克帖木儿、哈剌你敦皆为右军都督佥事,把秃被赐名赵忠美,伯克帖木儿为宋一诚,哈剌你敦为张隆善。宣德时,中军都督府有都督佥事孛玉(白玉、白瑜,疑即伯颜)、孛英,应为达官。英宗、宪宗两朝官至二品以上的还有:后军左都督马克顺(本名皮儿马黑麻,瓦剌人,信回教),都督同知卢深,都督同知陈守忠(本名恰恰,曹钦之乱附曹起事被诛),都督同知丁顺(本名顶住驴,曹钦之乱附曹被诛),都督同知白忠(本名北斗奴,曹钦之乱附曹被诛),都督佥事吴顺(本名胡朵儿哈),都督佥事宋桑哥失里,都督佥事高通,都督佥事莫清(本名那罕赤),都督佥事滕鬼力赤,都督佥事失连台,都督佥事米朵朵来等多人。武宗时有达官都督佥事卢镗,疑即达官都督同知卢深之后,卢深则为永乐年间来降达官指挥使卢耳里嵬之子。
从乱达官例子:也先帖木儿,天顺元年(1457)率其部属九十余人来归,英宗命为指挥佥事(正四品),于锦衣卫带俸,不久升后军都督府带俸都督同知(从一品)。颇受英宗看顾,又是安插其归附亲属又是在京畿赐田。结果曹钦之乱(1461)随同谋反,事败后越城逃至通州,饿窘偷瓜为百姓所擒。有司论当凌迟处死,英宗只命于锦衣卫禁锢,不知后事如何。
脱孙,鞑靼人,永乐初年来归,授百户(正六品),正统年间升至达官都指挥使(正二品),调征云南、贵州等处蛮贼。天顺初年,叙功升都督佥事(正二品),成化初年以老疾致仕,子脱兴,代父原职羽林前卫指挥使(正三品)。
穆义,本名阿剌帖木儿,山后人,父孛罗,永乐年间来降。阿剌帖木儿正统年间累功至指挥使(正三品),天顺元年(1457)以迎驾功,由锦衣卫带俸都指挥佥事(从二品)升都督佥事(正二品),于后军都督府带俸,旋赐今名。曹钦之乱,穆义令其弟完者秃先报贼情,原职得保,完者秃亦升都指挥使(正二品)。成化初年随军讨四川都掌蛮,升后军都督同知(从一品),成化末年卒,孙高,袭原职指挥使(正三品),锦衣卫带俸。
穆义侄帖木儿赤,成化初年来降,被称为迤北来降达子,授副千户(从五品),于锦衣卫镇抚司带俸。累功至指挥佥事(正四品),世袭
白全,初以舍人报效,正统十四年(1449)随侍英宗于瓦剌军中,往来传信,奉驾回京,论功升指挥使(正三品)。不久出使土鲁番,升都指挥佥事(正三品),景泰、天顺年间累功升都督佥事(正二品),注左府带俸。成化四年(1468)充参将,镇守甘肃十五年。后充游击将军征辽东、建州等处,以功升左军都督同知(从一品),分领京营戎务十九年。弘治九年(1496)卒,赐祭葬如例。
柯忠(?-1491年),山后人,宣德初袭父职为羽林卫指挥同知(从三品),以功累升后军都督佥事(正二品)。正统十四年(1449)守备偏头关,成化间调南京前军都督府管事,弘治初致仕,子勇代原职羽林前卫指挥使(正三品),忠旋卒。
冯升(?-1493年),宁夏人,本番将,累有战功,积官至后军都督府同知(从一品),弘治初南京左军都督府佥书管事兼大教场管操。
杨玉(1435年-1506年),先世为北虏人,国初归附从军,积功授指挥同知(从三品),世袭。杨玉袭职,累立战功,历迁都指挥使(正二品)、中军都督佥事(正二品)。成化、弘治年间,常充游击、参将,征讨诸边,寻佩印充总兵,镇守辽东。致仕后又改注右军都督府佥书管事。卒。赐祭葬如制。
张晟(?-1500年),其先山后金山人,高祖伯颜帖木儿,洪武时率众来归,官之赐姓张氏。祖父张能袭大兴左卫指挥使(正三品),后战死,其孙张晟因祖父战功,升袭都指挥同知(从二品),弘治年间为左军都督佥事(正二品),统兵守居庸关。卒,子贤袭指挥使(正三品),带俸锦衣卫。
鲁鉴(?-1502年),其先西大通人。祖阿失都巩卜失加,成吉思汗第六子阔列坚后裔,元安定王脱欢子,明初率部落归附,太祖授为百户(正六品),使统领所部居庄浪。传子失加,累官庄浪卫指挥同知(从三品)。正统末,鉴嗣父职。成化四年(1468),从征固原满四有功,升署都督同知(从一品),充任左参将,分守庄浪。旋任左总兵,协守甘肃。不久充任总兵官,镇守延绥。自讲以往功,实授都督同知。孝宗立,以病致仕。鲁鉴有材勇,遇敌辄冒矢石,数被伤不为沮,故能积功至大将。卒赠右都督(正一品),赐恤如制。子麟,孙经,皆有名于时。
马孔英,宣府塞外降丁,积战功为宁夏参将。万历二十八年(1600)从征播州杨应龙,录功,进都督同知(从一品),世荫千户。后以总兵官镇贵州。
满桂(?-1630年),蒙古人,幼入中国,家宣府。作战辽东,累官至总兵官,左都督(正一品)。崇祯二年(1630)驰援北京,与清军鏖战城下,战败身死。后赠少师,世荫锦衣佥事(正四品),袭升三级,赐祭葬,有司建祠。
猛如虎(?-1641年),本塞外降人,家榆林,积功至游击。崇祯年间擢蓟镇中协总兵官,署都督佥事(正二品),与张献忠、李自成起义军作战,后在河南南阳战死。
虎大威(?-1642年),榆林人。本塞外降卒,勇敢娴将略,从军有功,累官山西参将。崇祯年间为副总兵,署都督佥事(正二品),率军镇压农民起义军,后在河南汝宁战死。
漫话兰州之一散文
本文2023-09-22 04:05:0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5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