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善人物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3收藏

李崇善人物简介,第1张

李崇善

李崇善(1940—)男,为国家一级演员,京剧老生。北京人,回族。1952年考入北京私立艺培戏曲学校(后名北京市戏曲学校),1993年出任北京京剧院三团团长兼第一主演。代表戏剧有《四郎探母》和《赵氏孤儿》。

中文名:李崇善

国籍:中国

民族:回族

职业:现代京剧

代表作品:《圣洁的心灵——孔繁森》

个人经历

在校期间得到余派老生王少楼和陈少五、孟小如等的精心传授,学习了《大探二》《失空斩》《四郎探母》等四十余出传统戏。他勤奋好学,常得老师的个别教练,功底扎实而全面,戏路较宽。1959年毕业分配至梅兰芳京剧团,与梅葆玖、梅葆_、李玉芙等合作演出。1960年调到北京市戏曲学校实验京剧团,与李玉芙、张学津、马永安等合作演出长达九年,在此期间曾得到李盛藻的亲授。1962年拜谭富英为师,学习了《定军山》《卖马》《碰碑》《桑园寄子》和排演了《将相和》《失空斩》等谭派名剧,并得到余派琴师王瑞芝的传授,学习了《搜孤救孤》等戏。1969年调上海京剧团《智取威虎山》剧组,担任参谋长少剑波B角。1975年在现代京剧《磐石湾》中扮演一号人物陆长海,该剧于1976年由上海**制片厂拍成了彩色戏曲片。1977年6月调回北京京剧团,排演了"文革"后最早演出的古代戏《逼上梁山》,饰林冲,在恢复传统戏的演出中,起了带头作用。1981年排演了马少波于1963年创作的新编历史剧《正气歌》,饰文天祥,该剧于1984年拍成戏曲电视连续剧。

1963年12月6日,农历癸卯年十月廿一日:北京实验京剧团1963年赴沪演出

本日起,北京实验京剧团在天蟾舞台公演《赵氏孤儿》《于谦》《雏凤凌空》等剧,主要演员有张学津、李崇善、李玉芙、马永安等。

1976年5月11日,农历丙辰年四月十三日:上海京剧团1976年赴日本演出

5月11日至6月29日,中国上海京剧团赴日本访问演出。剧目有《智取威虎山》及《磐石湾》(片段)、《审椅子》等。主要演员有童祥苓、沈金波、耿其昌、李崇善、施正泉、齐淑芳、王梦云、贺永华、吴江燕等。

1977年9月11日,农历丁巳年七月廿八日:北京京剧团文革后首演《逼上梁山》

北京京剧团恢复首演全部《逼上梁山》。剧本由金紫光根据延安平剧院演出本整理改编。导演为李元春、赵炳啸、李慧芳、马彦祥。主要演员李崇善、赵世璞、罗荣贵、赵炳啸、冯万奎、刘永贵、张四全等。该剧在京连演多场,在传统戏文革后恢复上演之初,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

该剧自2月9日开始改编,其间马彦祥多次与原作者之一齐燕铭以及北京京剧团负责人薛恩厚、萧甲、刘雪涛等进行研究讨论,并征求意见。在导演上,做了一些新的尝试。

1984年10月26日,农历甲子年十月初三日,19时:梅兰芳诞辰90周年纪念演出第一场

文化部和中国文联等6个单位在北京联合举办梅兰芳诞辰90周年纪念会和演出活动,演于人民剧场。马彦祥观摩了全部演出并主持了部分讨论会。

演出剧目

《木兰从军》(阎桂祥)

《打渔杀家》(陈正薇,李崇善,马增寿)

《女起解》(丁至云,黄德华)

《断桥》(杜近芳,叶少兰,单体明)

1992年2月11日,农历壬申年正月初八日: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上海京剧精品展演举行

本日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上海京剧精品展演在黄浦区体育馆开幕。

2月13日至2月16日,在兰心大戏院举办了“悠远的回声、未来的知音、璀璨的新星、闪动的瞬间、神韵的魅力”等5个系列演出,上海和来自各地的演员于魁智、马少良、马永安、马博敏、王梦云、艾世菊、叶少兰、冯志孝、江其虎、刘桂娟、孙毓敏、言兴朋、何玉蓉、何澍、李长春、李世济、李欣、李丽芳、李维康、李炳淑、李崇善、李慧芳、张学津、尚长荣、杨春霞、耿其昌、谭元寿等参加演出。

2003年1月31日,农历壬午年十二月廿九日:2003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

2003年春节戏曲晚会在央视播出。

节目单

1《天上人间贺新春》(王艳、姜亦珊、吕扬等)

2经典唱段荟萃

京剧《上天台》(于魁智)

京剧《坐寨》(孟广禄)

京剧《嫦娥奔月》(张火丁)

京剧《杨门女将·巡营》(袁慧琴)

黄梅戏《天女散花》(韩再芬)

3《巾帼风采花木兰》

京剧《从军》(邓敏)

豫剧《路遇》(王红丽)

龙江剧《操练》(白淑贤)

河北梆子《奇袭》(彭蕙蘅)

京剧《歼敌》(邓敏)

4妙曲行云(马谭奚杨)

京剧《甘露寺》(朱强、谭孝曾、张建国、张克)

5三方戏迷打擂

6戏曲小品《东西南北丑》(金不换、刘异龙、孙存蝶、徐孟珂、石山雄太、刘红雁)

7姹紫嫣红(梅尚程荀)

《洛神赋》(董圆圆)

《昆仑剑侠传》(孙明珠)

《梅妃》(李海燕)

《春草闯堂》(耿巧云)

8须眉雄风

《锤震金蝉子》(常东)

《挑滑车》(叶金援)

《金钱豹》(泰占宝)

《长坂坡》(赵永伟)

《收大鹏》(黄齐锋)

9《情系西厢》(王蓉蓉、张萍、赵秀君)

10春苗青青

豫剧《朝阳沟》(刘道阳)

京剧《红娘》(李佩青)

11新编京剧《打面缸》(北京大学京昆社)

12百花争艳

评剧《刘巧儿》(罗慧琴)

川剧《凤仪亭》(沈铁梅)

粤剧《牡丹亭》(丁凡)

评剧《花为媒》(高闯)

歌仔戏《沼江海》

越剧《何文秀》(萧雅)

昆曲《单刀会》(侯少奎)

13小提琴芭蕾舞越剧《梁祝》

14海外剧场

京剧《横槊赋诗》(殷秋瑞)

京剧《西施》(李尤婉云)

京剧《洗浮山》(刘子蔚)

京剧《武则天》(吴汝俊、李崇善)

15抢接下旬

16获金奖票友

《武家坡》(杨树材、江汁)

《坐宫》(阮宝利、崔英、李军、赵群)

17新编剧荟萃

评剧《胡风汉月》(刘秀荣)

京剧《桃花扇》(杨春霞)

京剧《康吏于成龙》(尚长荣)

京剧《金田风雷》(叶少兰)

京剧《草原母亲》(于兰)

京剧《蝶恋花》(刁丽)

18戏歌《吉祥满人间》(李佩红)

19名家名段

京剧《九江口》(杨赤、李宏图)

京剧《碧玉簪》(刘桂娟)

京剧《八珍汤》(赵葆秀)

京剧《贵妃醉酒》(李维康)

京剧《姚期》(李长春)

京剧《宇宙锋》(李慧芳)

京剧《三家店》(马长礼)

京剧《太真外传》(梅葆玖、卢燕)

京剧《天霸拜山》(谭元寿、景荣庆)

20《今夜让我们祝福》(李胜素、戴玉强)

2003年2月1日,农历癸未年正月初一日:2003年“京、沪、台京剧名家、新秀迎春演唱会”举行

由上海京剧院主办的“京、沪、台京剧名家、新秀迎春演唱会”在逸夫舞台举行。李炳淑、李崇善、李长春、杜镇杰、魏海敏、王佩瑜等演唱了各自的拿手唱段。

2005年4月28日,农历乙酉年三月二十日,19时15分:庆祝上海京剧院建院50年演出第一天

庆祝上海京剧院建院50年演出第一天,为新创剧目优秀唱段大型演唱会。特邀嘉宾:李玉茹、周少麟、张学津。

演出节目

1《海瑞上疏》陈少云

2《尤三姐》孙爱珍

3《大闹宁国府》熊明霞

4《梅妃》汪正华

5《百花公主》史依弘

6《义责王魁》小王桂卿

7《勘玉钏》张南云

8《审椅子》吴江燕

9《智取威虎山》童祥苓

10《智取威虎山》王佩瑜

11《海港》李国静

12《海港》朱文虎

13《海港》李长春

14《龙江颂》李炳淑

15《龙江颂》赵群

16《磐石湾》李崇善

17《刑场上的婚礼》章晓申

18《刑场上的婚礼》夏慧华

19《甲午海战》王梦云

20《刘姥姥与王熙凤》孙正阳

21《谭嗣同》范永亮

22《盘丝洞》方小亚

23《乾隆下江南》关栋天

24《曹操与杨修》尚长荣

25《曹操与杨修》何澍

26《狸猫换太子》陈少云,史依弘

27《狸猫换太子》唐元才,胡璇

28《郑板桥》李军

29《贞观盛事》夏慧华

30《廉吏于成龙》尚长荣,关栋天

2005年11月19日,农历乙酉年十月十八日,19时30分:庆祝中国京剧院建院50周年剧目展演第二十三天

为庆祝中国京剧院建院50周年,全院在北京举行剧目展演。第二十三天由中国京剧院火丁工作室在中国京剧院实验剧场演出,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演出没有使用胸部麦克风。

演出剧目

《锁麟囊》(张火丁、李崇善、徐畅、金立水、张威、张岚、徐孟珂、李文林、王岩、俞雷等)

2006年10月22日,农历丙戌年九月初一日:纪念谭富英诞辰百年系列演出第三场

纪念谭富英诞辰百年系列演出第三场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举行。

演出剧目

《四郎探母》(谭正岩、王平、杜镇杰、张克、李崇善分饰杨延辉,王蓉蓉、尚伟分饰铁镜公主,马小曼饰萧太后,赵葆秀饰佘太君,李宏图饰杨宗保,卢松饰杨延昭)

2006年10月23日,农历丙戌年九月初二日:纪念谭富英诞辰百年系列演出第四场

纪念谭富英诞辰百年系列演出第四场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举行,本日为演唱会,演员包括谭元寿、马长礼、李崇善、张学津、耿其昌、张建国、陈少云、李军、梅葆玖、李世济、刘长瑜、叶少兰、李维康等。辛宝达由于身体原因未能参加。

2006年11月17日,农历丙戌年九月廿七日:2006年“百花芬芳——京剧名家演唱周”第六场

“百花芬芳——京剧名家演唱周”举行。第六场为艺术家专场一,演员有(按姓氏笔画):冯志孝、叶少兰、孙毓敏、朱宝光、李玉芙、李鸣岩、李炳淑、李崇善、李维康、陈霖苍、耿其昌、康万生、裴艳玲、谭元寿。

2006年11月24日,农历丙戌年十月初四日:2006年11月24日长安大戏院演出

长安大戏院演出京剧,由中国京剧院张火丁工作室演出。

演出剧目

《武文华》(张火千)

《鸳鸯冢》(张火丁,宋小川,李崇善,寇春华)

2007年4月20日,农历丁亥年三月初四日,19时15分:高一鸣作品演唱会举行

:《高一鸣作品演唱会》在逸夫舞台举行。指挥:胡炳旭、龚国泰、高一鸣。

演出剧目

京胡协奏曲《飞燕》(陈平一)

《智取威虎山》选段(杨占凯)

《智取威虎山》选段(童祥苓)

《刑场上的婚礼》选段(范永亮)

《龙江颂》选段(赵群)

《龙江颂》选段(李炳淑)

《磐石湾》选段(李崇善)

《曹雪芹》主题曲(高一鸣)

《酒魂》选段(王桂蓉,杨占凯)

《剑阁闻铃》选段(杨淼)

《梅妃》选段(刘桂娟)

《郑板桥》选段(李军)

《痴梦》选段(孙毓敏)

《瘦马御史》选段(耿其昌)

《桃花扇》选段(杨春霞,蔡正仁)

《乾隆下江南》选段(关栋天)

《胡笳》选段(迟小秋)

《曹操与杨修》选段(何澍)

《贞观盛事》选段(陈少云)

《贞观盛事》选段(夏慧华)

《贞观盛事》选段(尚长荣,关栋天)

《廉吏于成龙》选段(尚长荣,关栋天)

2007年9月21日,农历丁亥年八月十一日,晚:“星空皓月国粹夜”晚会举行

由宋官林带队的京剧艺术团在纽约举行“文化中国”系列活动的九月大戏——“星空皓月国粹夜”,这台晚会是以京剧名段汇演的方式举行。赵葆秀、李崇善、杨赤参加演出,演唱《霸王别姬》、《四郎探母》、《打龙袍》、《钓金龟》、《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唱段。

2007年9月28日,农历丁亥年八月十八日,19时:沈阳举行庆“十一”现代京剧“原人原唱演唱会”

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8周年,由沈阳演艺集团、沈阳报业集团和沈阳京剧院共同精心打造的现代京剧“原人原唱演唱会”于9月28、9月29日19时在沈阳八一剧场举行。演唱会邀请了童祥苓、刘长瑜、李炳淑、冯志孝、李光、李崇善、万一英、李长春,沈阳京剧院的李静文、常东、张宏伟、保锡茹、米春刚、刘宁与老艺术家同台演出。

代表剧目

传统戏

《龙凤呈祥》

《失空斩》

《乌盆记》

《红鬃烈马》

现代戏

《圣洁的心灵——孔繁森》

荣誉奖项

1994年被文化部授予优秀专家称号,享受国家政府津贴。1995年在现代京剧《圣洁的心灵——孔繁森》中,成功地塑造了新一代***干部的形象,该剧获文化部颁发的第九届文华奖。1998年在新编历史剧《风雨同仁堂》中扮演大查柜,该剧获中国京剧节金奖。

艺术特色

他嗓音明亮,音域宽广,韵味纯正,演唱高亢挺拔,重在唱情,表演细腻,富于激情。师承谭派,继承余派,又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与自身条件结合加以融会贯通,演出剧目时不拘于某个流派,而是以创造人物、表现人物思想情感为目的,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艺术交流

他曾随团出访过土耳其、希腊、突尼斯和日本等国,深受国外观众的好评。

工作态度

67岁的李崇善言语很少,腼腆而内敛造就了他谦逊的性格。他因一个偶然机会踏入北京市戏曲学校,直到35岁,才在戏曲**《磐石湾》中成功地扮演了民兵连长陆长海。虽然成名晚,但他从未抱怨,相反,他直言赶上了好时候,使自己的艺术生命延长了许多:“以前的京剧演员50多岁就不唱了,看看这次的主要演员,不都六七十岁了吗?”

李崇善师承谭派,还曾得到余派老生王少楼、李盛藻等人的精心传授,因此他的京剧技巧博采众长。他给自己立了个规矩——不收弟子。“不收弟子一是怕把自己的毛病不经意地传给他们,二是希望他们"吸取"更多营养,而不是受到某个门派的限制。”在李崇善看来,海纳百川才能成为全能型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四大须生

谭富英嗓音宽亮朴实无华

谭富英是“谭派”最佳的继承者。他嗓音宽亮,唱腔朴实无华,不尚花巧,讲究气势,用气冲、口劲足,听来明快舒展,一泻无余。在表演上不事雕琢,朴实中见功力,善于扮演耿直忠厚的书生和重臣。

唱腔特点:谭富英的嗓音清亮甜脆,吐字行腔不过分雕琢,不追求花哨,用气充实,行腔一气呵成,听来情绪饱满,痛快淋漓。因谭在幼年学过武生,故其在武功和身段动作上颇为灵巧、利索。

代表剧目:《失·空·斩》《战太平》《定军山》《桑园寄子》《奇冤报》《击鼓骂曹》《洪羊洞》《搜孤救孤》《四郎探母》《桑园会》《珠帘寨》《打棍出箱》《御碑亭》《群英会》等。

谭派名家:谭元寿、李崇善等。

马连良洒脱中寓端庄飘逸中含沉静

马连良原本在“富连成”班学武生,后改老生。在师法众多前辈艺人的基础上,他采众家之长,却决不停留在摹学具体演唱技艺的水平上,使一腔一字,一招一式,都显示出自己鲜明的特色,形成“马派”。

唱腔特点:马连良的嗓音甜净醇美,善用鼻腔共鸣,晚年又向苍劲醇厚方面发展。对于气口、音量甚至音色都有较高的驾驭能力,演唱从容舒展。唱腔新颖细腻,流畅华美,大段成套唱腔固然饱满酣畅,而小段唱腔或零散唱句同样推敲打磨,愈见精彩,决不草率从事。

代表剧目:《甘露寺》《清官册》《九更天》《四进士》《梅龙镇》等。

马派名家:言少朋、周啸天、王和霖、梁益鸣、迟金声、张学津、冯志孝等。

杨宝森情醇雅正韵味浓厚

老生杨派成熟于50年代,其主要成就在于具有鲜明特色的唱腔与演唱风格,是杨宝森由谭(鑫培)腔入,自余(叔岩)腔出,充分地扬长避短进行艺术创造的成果。

唱腔特点:杨宝森的唱腔、唱法,纯以韵味取胜,他的嗓子宽厚而低沉,音色不够明快,音域也不广,不宜于大起大落。激昂高亢的唱腔,师从余叔岩的他却避开余派的立音、脑后音唱法,代之以自己的擞音和颤音,又利用较低部位如喉、胸的共鸣而使发声深沉浑厚,行腔与吐字力求稳重苍劲,不浮不飘,如写字之笔笔送到。

代表剧目:《鼎盛春秋》《击鼓骂曹》《王佐断臂》《珠帘寨》《定军山》《阳平关》《搜孤救孤》《四郎探母》等。

杨派名家:程正泰、马长礼、汪正华、李鸣盛、梁庆云、朱云鹏、于魁智、杨乃彭、张克等。

奚啸伯委婉细腻清新雅致

奚啸伯幼时即拜言菊朋为师,后又潜心钻研谭派演唱艺术。他嗓音条件虽不甚优越,但善于吸收融合各家老生流派之长,博采他行表演精华,遂自成一家。

唱腔特点:奚啸伯吐字是遒而不浊,行腔是新而不俗,戏路是大而不伏,作风是劲而不火,集诸子百家大成而树一帜。奚派的风格重点是“唱”,他用毕生心血积累了一整套“唱”的法则,如“以字定腔”、“以情行腔”、“错骨不离骨”、“唱胡琴、让胡琴”等等,可以说他的唱是法度严谨、系统规则的一套学问。

代表剧目:《范进中举》《哭灵牌》《白帝城》《失·空·斩》《调寇》《李陵碑》《十道本》《四郎探母》等。

附记:本文是我在读书期间,应沈阳立体声文艺广播电台《天天好戏》栏目主持人爱华 老师的邀请,为《天天好戏》的“青春版”担任特约嘉宾主持时,而择题写过的一篇“以 点带面”的讲稿。由于时间关系,当时只播讲了其中的第一部分,即介绍余叔岩先生的 简要生平并播放了余先生《问樵闹府》和《伐东吴》的唱片录音。当初那份保存在电脑 中完整的讲稿,曾在后来一次电脑感染病毒后因无法恢复而变成了遗失的稿件(像这种 情况遗失的稿件还有若干篇),但没有想到的是,这篇讲稿的手稿却因夹在其他的资料 中而被保留了下来,并在前不久整理资料时被偶然发现。由于这篇讲稿是我在大学期间 因参与社会活动而留下的一个幼稚的“脚印”,因而也将其收录于此。

钱培荣先生生于公元 1904 年的 12 月 31 日,也就是清光绪三十年 十一月二十五日,钱先生生于上海。由于自幼受家庭熏陶,在他十四岁 时便开始学习京剧,曾向当时上海的苏少卿、陈道安和程君谋等先生学 习“谭派”艺术余叔岩简介,后来又从陈鸿萱学习“余派”老生。

尽管钱先生不是 职业演员,但当时他却能演出《捉放曹》、《四郎探母》乃至《卖马耍 锏》等诸多“余派”剧目。钱培荣先生于 1952 年春,在香港严欣祺的 府邸,由余叔岩生前好友孙养农先生举香,并同“余派”名票赵培鑫二 人一同拜孟小冬女士为师。钱先生拜师之后,则仿效乃师当年在余府学 艺的方式,每天下午六点到孟府学戏,子夜回家。孟小冬女士则也按当 年余叔岩先生教授自己的方法,一字一腔系统地把自己掌握的“余派” 剧目的唱法倾囊传授给了钱先生,如此风雨无阻,前后教学七年。后因 孟小冬女士迁居台湾,钱先生又以录音“函授”的方式学戏,并坚持每 年抽出一两个月的时间,亲赴台北向孟女士当面求教,这样的教学前后 长达二十五年之久。在此期间,钱先生掌握了《搜孤救孤》、《捉放曹》、 《空城计》和《御碑亭》等十二出“余派”剧目的唱法。

下面就请欣赏 1988 年,八十五岁的钱培荣先生清唱《失街亭》选 段的录音,钱培荣在剧中饰演诸葛亮,这一段的唱词是:

两国交锋龙虎斗,

各为其主统貔貅。

管带三军要宽厚,

赏罚中公平莫要自由。

此一番领兵去镇守,

靠山近水把营收。

先帝爷白帝城叮咛就,

俺诸葛扶幼主岂能无忧?

但愿得此一去扫平贼寇,

免得我亲自去把贼收。

从这段录音中,我们可以听出,钱培荣先生行腔自如与苍劲醇厚的 独特演唱韵味,与孟小冬女士的艺术风格完全是一脉相承的,特别是作 为非专业演员的钱先生,在演唱中对四声与吐字行腔的把握以及“擞音” 的运用,足以同一些高水准的专业演员相媲美。

余叔岩、孟小冬乃至钱培荣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固然在于他们得 天独厚的天赋条件,但这也不能不说,与他们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有着 必然的联系,尤其是钱培荣先生。我觉得余叔岩简介,体现在他们身上的那种锲而 不舍的进取精神,特别值得今天从事京剧艺术工作的青年专业演员学习 和借鉴。在此让我们遥祝身为“余孟学会”名誉会长,今已九十五岁高 龄的钱培荣先生健康长寿,并为传播和发扬“余派”艺术继续做出努力 和贡献。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愿有着悠久历史和深邃内 涵的“余派”艺术,在今后能绽放出更加耀人的光彩!

感谢听众朋友们的收听,再见!

1999 年 4 月 15 日于沈阳南郊营盘写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梅兰芳生于梨园世家,祖父梅巧玲(1842-1882)为清代咸丰、同治年间著名京剧、昆曲演员,工青衣花旦,“同光十三绝”之一。

祖母陈氏(1841--1924)为名小生陈金雀的女儿,陈氏夫人是位心地善良、善于治家的妇女。

梅兰芳的外祖父杨隆寿,为著名皮黄戏武生演员,在清末时期有“活武松”、“活石秀”之称,曾创办小荣椿科班,培养了杨小楼、程继仙等一批著名皮黄演员。

父梅竹芬(1972-1898)亦为旦角演员,他的相貌、身材极像梅巧玲,又喜欢唱梅巧玲的拿手戏,很得观众喜爱,惟早年即逝。

母亲杨长玉(1876-1908),为武生杨隆寿之女。

伯父梅雨田(1865-1912)是著名的皮黄音乐演奏家,胡琴、笛子、鼓等,样样精通。他长期为“谭派”老生谭鑫培操琴,与单皮鼓名手李五(李奎林)合称三绝。

梅兰芳的第一位夫人王明华是名武生王毓楼的妹妹,名老生王少楼的姑母,梅兰芳十七岁与王明华结婚。王明华精明能干,持家有方,不但改善了并不宽裕的梅家景况,而且对梅兰演戏也有所帮助。王明华因患肺结核病逝。第二位夫人福芝芳,自幼喜爱京剧,早年也从吴菱仙学唱青衣,在坤班“崇雅社”演出。1912年退出舞台,专心照顾梅兰芳的生活和演出,成为梅兰芳的贤内助。

梅兰芳子女四人,子葆琛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理工学院,现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业余爱好胡琴,先从王少卿学习,后向徐兰沅先生请教,曾在业余演出中伴奏梅派剧目,现经常为其孙梅玮吊嗓。梅葆琛写有《怀念父亲梅兰芳》等书籍。

子梅葆珍(绍武)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译作和作品很多,并写有《我的父亲梅兰芳》和《京剧与梅兰芳》等书籍。

女葆玥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幼年即从李桂芬学京剧老生,后从马连良、陈秀华、王少楼、杨宝忠、贯大元等学艺,多演“余派”剧目,为北京京剧院演员,经常与弟葆玖合演。(2000年因病去逝)

子葆玖是唯一继承梅派青衣的哲嗣,10岁(1944年)第一次登台。开蒙老师是王幼卿,又从陶玉芝、朱传茗、朱琴心等前辈学艺。他16岁起,正式参加梅剧团到各地巡回演出,由于梅兰芳多年的言传身教,并得到同台名演员的指导,演技不断提高,近年经常到国外及港台等地演出,大受欢迎。

人物经历 生平经历

杨宝森(1909年~1958年)京剧老生演员,四大须生之一,杨派艺杨宝森术的创始人。字钟秀。原籍安徽合肥,祖居北京。诞辰:1909年10月9日,宣统元年(己酉)八月廿六日;逝世:1958年2月10日,农历丁酉年十二月廿二日,2时。八岁学艺。曾拜陈秀华、鲍吉祥为师,学余派(余叔岩创)。后带艺搭班入斌庆社科班。十四岁登台。1939年组建宝华社挑班演出。出科后与筱翠花(于连泉)、程砚秋、荀慧生等合作演出,以《失空斩》、《捉放曹》、《桑园寄子》、《托兆碰碑》、《杨家将》、《汾河湾》、《卖马》等余派戏为主。

杨宝森的曾祖父杨贵庆工刀马旦。祖父杨桂云是清朝末年与谭鑫培同时代的著名京剧演员,为“四喜班”的著名花旦,其长子杨孝亭,艺名小朵,亦演花旦;次子杨孝方(毓麟),艺名幼朵,长于武生,兼工铜锤花脸,中年因病退离舞台。杨宝森系孝方的长子,堂兄杨宝忠(孝亭之子)后来成为著名琴师。

建国后,任天津市京剧团团长。专心研习余叔岩的表演艺术。唱法、行腔自成一派,世称“杨派”。三十年代末与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并称为“四大须生”。代表剧目有《伍子胥》、《失·空·斩》、《击鼓骂曹》等。

杨宝森是中国京剧史上的“四大须生”之一,他创造性地继承发展了谭派和余派艺术,使得“杨派”成为当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京剧流派之一,更造就了“十生九杨”的京剧生行格局。杨宝森虽以唱功为主,但是做派也有相当的功力。他的《击鼓骂曹》,祢衡出场的台步身段,挺胸、曲肘、扣腕、提气、摆髯,以表现祢衡这个怀才不遇的儒生于潇洒之中带有一股傲气。杨宝森曾任天津市京剧团团长。

艺术经历 幼年出道

他自幼喜爱京剧老生行当,而未能依从其祖父让他继学旦角之愿。杨宝森初学谭派,幼年师事裘桂仙,开蒙学戏,练习毯子功,后拜鲍吉祥学习老生,宗余派。他10岁左右便“带艺搭班”,长期在俞振庭的斌庆社求艺并演出。

杨宝森在童年时期嗓音明亮,12、13岁时专攻余派,16岁时演出《打渔杀家》,效果很好。他还在《上天台》中饰演过刘秀,《断密涧》中饰演过王伯当。在《珠帘寨》“收威”中的起霸,功架一丝不苟。偶尔演出的《定军山》、《阳平关》、《战太平》等戏,也博得北京、上海等地观众的赞赏。在此时期,他所演的《捉放曹》、《击鼓骂曹》、《洪羊洞》、《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桑园寄子》、《卖马》、《碰碑》、《汾河湾》等剧,均获得很好声誉,有“小余叔岩”之称。在他童年时期就擅长演出《文昭关》一剧,与于连泉合作时间较长,也曾佐程砚秋、荀慧生演出。

青年拜师

杨宝森在青年时期,因身体关系,使得变声期拖长,因此曾有一较长时期的休养未登舞台。在此期间,他以乐观的态度和勤奋的精神坚持练功、吊嗓、习字、绘画、练琴,甚至傍晚散步时还边走边哼唱唱腔,一声一字地推敲,逐字逐句地揣摩,潜心研习余派的演唱技巧。杨宝森虽未正式拜在余叔岩门下,但遇有机会便登门求教。他多方求师访友,拓宽学习之路,曾得到名师陈秀华及堂兄杨宝忠的许多指点,他曾向名票、余派研究家张伯驹先生问艺,也曾向王凤卿、王瑶卿求教,力求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当其健康得到恢复而重登舞台时,他在唱、念及表演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长进。

中年技压群芳

30岁以后逐渐脱出余派范围,吸取谭、汪(桂芬)诸家之长,对余腔有所变革。后嗓音再度发生变化,在琴师杨宝忠、鼓师杭子和的辅助下,尽量舍短用长,创立了既出于余派、又大大有别于余腔的杨派唱腔。在继承余派艺术的基础上,他根据本人倒仓后的嗓音条件,并结合他多年的艺术实践、创出一种崭新的唱法,自成一家,成为杨派艺术的创始人。在20世纪30年代末,他与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一起并称为“四大须生”。1939年,他曾组织宝兴社挑班演出。在20世纪50年代,其艺术造诣日臻完美,杨派艺术渐渐流行。

艺术成就

杨宝森一生执着于自己的审美理想 ,全心全意的以自己的舞台实践诠释京剧的经典名作。许多作品像《洪羊洞》、《失·空·斩》、 《桑园寄子》、《伍子胥》、《托兆碰碑》等,窃以为在他身后,到今天仍然是无人逾越的高峰。杨宝森的一生从不趋时媚俗。

戏班里有一句话,说:“杨三爷红在死后”。的确,京剧老生的一代宗匠杨宝森先生生前是一位寂寞、清贫的艺术家。尽管在40年代,他已名列“四大须生”,但是,那种红灯高悬、 满坑满谷的火红场面以及锦衣玉食、前呼后拥的名伶风采从来与他无缘。但是“杨派”艺术在杨宝森身后,特别是“文革”以后逐渐的“红” 了起来。在今天的京剧界,“杨派”已属“显学”。“杨迷”遍布全国,连港台的票房也风行 “杨派”。

特别是在他艺术最成熟的50年代,戏曲改革运动已经带有浓厚的政治化和意识形态意味,连梅兰芳这样的大师也不免要做一做《嫦娥赞公社》(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留有录音)这样的应景文章。而杨宝森却依然心无旁骛。在他的有生之年,没有创编过一个“配合形势”的新剧目,也没有“赶时髦”创作过个人的小本戏。

无论当时,还是今天 ,杨宝森在许多人眼里是那种“跟不上时代”的、“落伍”的艺人。而从杨派自身的风格来说 ,它是一种平实、隽永、精致的艺术。平实,是一种内在的功力,没有华丽的外表,对看热闹的观众就缺乏 ;精致,必然需要磨炼,需要精雕细琢,也就不可能时时的花样翻新;隽永,需要耐心细致的去欣赏,甚至越是经过时间的磨洗,越是能显出经久的魅力。

艺术特色

杨宝森秀逸拔俗,温文尔雅,谦逊好学,肯于钻研,他的书法、绘画俱见功夫。

唱腔唱法

杨宝森的唱腔、唱法,纯以韵味取胜,他的嗓子宽厚而低沉,音色不够明快,音域也不广,不宜大起大落、激昂高亢的唱腔,他避开余派的立音、脑后音唱法,代之以自己的擞音和颤音。又利用较低部位如喉、胸的共鸣而使发声深沉浑厚,行腔与吐字力求稳重苍劲,不浮不飘,如写字之笔笔送到。杨宝森的唱腔简洁大方,虽少大幅度的起伏跌宕,却于细微处体现丰富的旋律,细腻而不琐碎。他的唱腔舒展平和,至晚年虽嗓音甚或临场失润,仍能以圆熟的行腔来弥补,而不显枯涩生硬。其代表作《空城计》中的大段唱工,以古朴恬淡的韵味给人以醇美的印象,于心平气和中蕴含深厚的感染力。另一名作《文昭关》则在谭、余的神韵中化入汪(桂芬)派唱法,成为杨派唱法再创造的典型,苍凉慷慨,十分吻合剧中人物的处境和心情。杨做工稳健老练,表演富书卷气,善于以概括手法刻画典型人物。靠把戏也有一定造诣,但晚年很少演出。

杨宝森的演唱,颇具余派稳健含蓄、韵味醇厚的特点,在吐(咬)字、发声、行腔等方面的技巧,也体现了余派那种“刚柔相济”、“曲中有直”、“圆而不滑”、 “平中见奇”的艺术特色。然而,在倒仓后其歌喉拙于立音,声音发出时爆发点位置偏低,且带沙哑之音,表现不出余派的脑后音,听来感觉宽厚有余而尖音不足,而且缺少清脆、刚亮之音。对此,杨宝森能扬长避短,就玉塑型,充分利用自己嗓音偏低、音域宽广、嗓子坚韧耐久、胸腔共鸣较好的长处,竭力调动鼻音,使声音听起来不觉干涩,并且其头腔的共鸣使用得当,泣音的运用也收到良好效果。至于“绷音”、“衬音”、“闷音”、“趴音”以及大幅度的“擞音”,在他的唱法当中也表现得非常明显,尤其是“水擞”、“疙瘩腔”、“哭腔”的运用十分巧妙。各种演唱技巧配合得当,使其声音甜美隽永,柔和圆润,宽畅饱满。他以那醇浓的韵味、低回婉转的旋律及稳健的节奏来表现苍凉、悲哀、凄惨、沉郁的感情,有很好的艺术效果。杨宝森重视四声的运用和喷口的展现,以及复音字的字头、字腹、字尾的处理,收声、归韵十分讲究。他吐字坚实有力,实中有虚而不轻飘,使得每个字、每个音听起来都十分饱满、醇厚。他在唱腔处理方面更有新意:高低音的变化幅度虽然不大,但是把抑扬、强弱、虚实、大小等种种关系表得错落有致、柔中见刚,其旋律与节奏舒展流畅,气口处理巧妙得当,有时一气呵成,声情并茂,振奋人心。

作品解析

杨宝森的演唱注重从人物性格出发,在他的代表作中,许多剧中人物的音乐形象和舞台形象都十分出色,如:《伍子胥》中悲愤、落魄的伍员,《杨家将》中大义凛然的杨继业和正直、机智的寇准,《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中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击鼓骂曹》中傲然不屈的祢衡,《洪羊洞》中忠心为国的杨延昭以及《捉放宿店》中悔恨交加的陈宫等等,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杨派艺术所以能取得很大成就与其密切的文武场面上的配合是分不开的:常为余叔岩司鼓的杭子和与名琴师杨宝忠,都是宝森亲密的合作者。

主要作品

杨派剧目很多,《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全部《鼎盛春秋》、《击鼓骂曹》,《大保国·探黄陵·二进宫》、《问樵闹府·打棍出箱》、《王左断臂》、《洪羊洞》、《碰碑》、《清官册》、《桑园寄子》、《二堂舍子》、《红鬃烈马》、《卖马》、《打登州》、《捉放曹》及《珠帘寨》、《定军山》、《阳平关》、《朱痕记》、《搜孤救孤》、《乌盆记》、《摘缨会》、《一捧雪》、《桑园会》、《四郎探母》。

任职情况

杨宝森曾任天津市京剧团团长。

艺术传人

杨宝森的磕头入室弟子分别是(根据拜师时间前后):金妙声(后经杨宝森拜王瑶卿改唱旦角),吴熹笙,程正泰,朱云鹏(1948年拜师),丁存坤。

杨先生已经同意收梁庆云为弟子,但没来得及办拜师会,杨先生就去了。

私淑弟子:汪正华、马长礼,李鸣盛,关正明,叶蓬。

个人生活

1939年,杨宝森与赵霞彰结婚8年,恩爱如昔,但膝下一直没有孩子,不免遗憾。而此时杨宝森的一位友人家中因经济困难,正有将外孙女送养之意,机缘巧合之下,杨宝森收了这个刚几个月大小的女孩为养女,以“气质如兰”为期许,为她取名为杨文蕙。

直到赵霞彰去世,杨宝森与谢虹雯结为夫妇后,才有了自己的儿子杨珉,但杨宝森因为身体不好,去世的时候杨珉只有4岁。杨宝森从未训骂过女儿,即使女儿犯错,也只有语重心长而没有气恼高声。杨文蕙逐渐长大后,杨宝森的身体状况却慢慢不好起来。1958年2月,杨宝森去世时,因女儿参加劳动,未能见到最后一面。

简介

[编辑本段]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簧”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即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的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男人)、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京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发展简史[编辑本段]

一、孕育期

徽秦合流 清初,京城戏曲舞台上盛行昆曲与京腔(弋阳腔)。乾隆中叶后,昆曲渐而衰落,京腔兴盛取代昆曲一统京城舞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秦腔艺人魏长生由川进京。魏氏搭双庆班演出秦腔《滚楼》、《背娃进府》等剧。魏长生扮相俊美,噪音甜润,唱腔委婉,做工细腻,一出《滚楼》即轰动京城。双庆班也因此被誉为“京都第一”。自此,京腔开始衰微,京腔六大名班之大成班、王府班、余庆班、裕庆班、萃庆班、保和班也无人过问,纷纷搭入秦腔班谋生。乾隆五十年(1785年),清廷以魏长生的表演有伤风化,明令禁止秦腔在京城演出,将魏长生逐出京城。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继三庆徽班落脚京城后(班址位于韩家台胡同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春台、和春、三和、嵩祝、金钰、大景和等班,亦在大栅栏地区落脚演出。其中以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家名声最盛,故有“四大徽班”之称。‘春台班’进京时间,按汉调名家米应先于乾隆末年,在京曾担任‘春台班’台柱时始,证明该班进京时间早于‘四喜’和‘和春’。‘春台班’位于百顺胡同。‘四喜班’于嘉庆初来京。徽戏、昆曲兼演、尤以昆曲为著,故有“新排一曲桃花扇,到处哄传四喜班”之语。该班位于陕西巷内。‘和春班’于嘉庆八年(1804年)于李铁拐斜街组建。该班以武戏见长。道光十三年(1853年)解散。“四大徽班”的演出剧目,表演风格,各有其长,故时有“三庆的轴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之誉。“四大徽班”除演唱徽调外,昆腔、吹腔、四平调、梆子腔亦用,可谓诸腔并奏。在表演艺术上广征博采 吸取诸家剧种之长,融于徽戏之中。兼之演出阵容齐整,上演的剧目丰富,颇受京城观众欢迎。自魏长生被迫离京,秦腔不振,秦腔艺人为了生计,纷纷搭入徽班,形成了徽、秦两腔融合的局面。在徽、秦合流过程中,徽班广泛取纳秦腔的演唱、表演之精和大量的剧本移植,为徽戏艺术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徽汉合流 汉剧流行于湖北,其声腔中的二黄、西皮与徽戏有着血缘关系。徽、汉二剧在进京前已有广泛的艺术交融。继乾隆末年,汉剧名家米应先进京后,道光年初(1821年),先后又有著名汉剧老生李六、王洪贵、余三胜,小生龙德云等入京,分别搭入徽班春台、和春班演唱。米应先以唱关羽戏著称,三庆班主程长庚的红净戏,皆由米应先所授。李六以《醉写吓蛮书》、《扫雪》见长;王洪贵则以《让成都》、《击鼓骂曹》而享名;小生龙德云善演《辕门射戟》、《黄鹤楼》等剧;余三胜噪音醇厚,唱腔优美,文武兼备,以演《定军山》、《四郎探母》、《当锏卖马》、《碰碑》等老生剧目著称。汉剧演员搭入徽班后,将声腔曲调,表演技能,演出剧目溶于徽戏之中,使徽戏的唱腔板式日趋丰富完善,唱法、念白更具北京地区语音特点,而易于京人接受。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各大名班,均为老生担任领班。徽、汉合流后,促成了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簧调再次交流。徽、秦、汉的合流,为京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二、形成期

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1840年-1860年)间,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其标志之一:曲调板式完备丰富,超越了徽、秦、汉三剧中的任何一种。唱腔由板腔体和曲牌体混合组成。声腔主要以二簧、西皮为主;之二,行当大体完备;之三,形成了一批京剧剧目;之四,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为京剧形成初期的代表,时称“老生三杰”、“三鼎甲”即:“状元”张二奎、“榜眼”程长庚、“探花”余三胜。他们在演唱及表演风格上各俱特色,在创造京剧的主要腔调西皮、二簧上和京剧戏曲形式上,以及具有北京语言特点的说白、字音上,做出了卓越贡献。第一代京剧演员中,尚有老生卢胜奎、薛印轩、张汝林、王九龄等;小生龙德云、徐小香;旦胡喜禄、罗巧福、梅巧玲:丑杨鸣玉、刘赶三;老旦郝兰田、谭志道;净朱大麻子,任花脸等,他们为丰富各个行当的声腔及表演艺术,均有独特创造。后任‘四喜班’班主的梅巧玲,勇于突破青衣、花旦的严格分工旧规,为旦角的演唱艺术开辟了一条新路。

《同光名伶十三绝》 是京剧史上的一幅名伶彩色剧装写真画,由晚清民间画师沈蓉圃绘制。他参照了清代中叶画师贺世魁所绘《京腔十三绝》戏曲人物画的形式,挑选了清同治、光绪年间(l860至1890)京剧舞台上享有盛名的十三位演员,用工笔重彩把他们扮演的剧中人物描绘出来,显示了作者的深厚功力。 此画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由进化社朱复昌在书肆收购,经缩小影印问世,并附编《同光名伶十三绝传》一册。

三、 成熟期

1883年一1918年,京剧由形成期步入成熟期,代表人物为时称“老生后三杰”的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其中谭鑫培承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各家艺术之长,又经创造发展,将京剧艺术推进到新的成熟境界。谭在艺术实践中广征博采,从昆曲、梆子、大鼓及京剧青衣、花脸、老旦各行中借鉴,融于演唱之中,创造出独具演唱艺术风格的“谭派”1917年以来,京剧优秀演员大量涌现,呈现出流派纷呈的繁盛局面,由成熟期发展到鼎盛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为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由于文人崇尚的雅文化传统在20世纪遭遇灭顶之灾,京剧达到了它的全盛时期。

1927年,北京《顺天吋报》举办京剧旦角名伶评选。读者投票选举结果:梅兰芳以演《太真外传》,尚小云以演《摩登伽女》,程砚秋以演《红拂传》,荀慧生以演《丹青引》,荣获“四大名旦”。“四大名旦”脱颖而出,是京剧走向鼎盛的重要标志。他们创造出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形成了梅兰芳的端庄典雅,尚小云的俏丽刚健,程砚秋的深沉委婉,荀慧生的娇昵柔媚“四大流派”,开创了京剧舞台上以旦为主的格局。武生杨小楼在继俞菊笙、杨月楼之后,将京剧武生表演艺术发展到新高度,被誉为“国剧宗师”、“武生泰斗”。老生中的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马连良,20年代时称“四大须生”。同期的时慧宝、王凤卿、贯大元等也是生行中的优秀人才。30年代末、余、言、高先后退出舞台,马连良与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称之“四大须生”。女须生孟小冬,具有较高艺术造诣,颇有乃师余叔岩的艺术风范。

1936年秋,北京大、中学校爱好京剧者及广大观众给各报写信,倡议进行京剧童伶选举。时富连成社社长叶龙章与北平《立言报》社长金达志商妥,由该报发表通告,专门接待各界投票,逐日在报上发表投票数字,并约请“韵石社”几人来报社监督。规定投票日期为半月,到期查点票数 中华戏曲学校和富连成社负责人及《实报》、《实事白话报》、《北京晚报》、《戏剧报》亦派人当场查验票数。选举结果,富连成社李世芳得票约万张,当选“童伶主席”。生部冠军王金璐,亚军叶世长;旦角冠军毛世来,亚军宋德珠;净角冠军裘世戎,亚军赵德钰;丑角冠军詹世甫,亚军殷金振。选举结束后,于虎坊桥富连成社举行庆祝大会,并于当晚在鲜鱼口内华乐戏院举行加冕典礼,由李世芳,袁世海演出了《霸王别姬》。

中国戏曲简介??

中国戏曲分为:相声、小品、京剧、越剧、黄梅戏、粤剧、豫剧、昆曲、评剧、秦腔、楚剧、曲剧、客家戏、二人转川剧、吕剧、沪剧、潮剧、评弹、评书、云南花灯、采茶戏、歌仔戏、样板戏等。这些种类有按艺术表现形式分类的,有些剧是有明显的地域性。其中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下面主要介绍京剧:

京剧中根据所扮演角色的性别、性格、年龄、职业以及社会地位等等,在化妆、服装个方面加以艺术的夸张,这样就把舞台上的角色划分成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在京剧里的专门名词叫做"行当"。不同行当的演唱方法,表演技术,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把舞台上各种不同的角色划分成不同的行当,是戏曲艺术的一特殊表现方法。

京剧的生行与流派

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其中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等几个门类。除去红生和勾脸的武生以外,一般的生行都是素脸的,行内术语叫作"俊扮"的,即扮相都是比较洁净俊美的。

老生又称须生,正生,或胡子生。胡子在京剧里的专有名词叫"髯口"。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唱和念白都用本嗓老生基本上都是戴三绺的黑胡子,术语称"黑三"。另外还有灰色的,即花白的三绺胡子,专业名词叫"苍三"。白色的三绺胡子叫作"白三"。还有就是整片满口的胡子,不分绺,术语称"满"。

老生一般分为文武两种,从表演的侧重点来划分:唱工老生,做工老生,武老生。

唱工老生又称安工老生,以唱为主。其动作性较次要,态度安闲沉稳从容。如《捉放曹》中的陈宫,《洪羊洞》和《辕门斩子》的杨延昭,三国戏中的诸葛亮,《二进宫》的杨波等。介乎唱工戏和做工戏之间的以念白为主的戏,唱工老生和做工老生都可以兼演,如《审头刺汤》的陆炳,《夜审潘洪》的寇准等,其难度较唱工和做工戏大得多。做工老生是以表演为主,如《徐策跑城》的徐策,《坐楼杀惜》的宋江,《清风亭》的张元秀等。长工老生和做工老生都属于文老生的范畴。

武老生包括长靠和箭衣两种。长靠老生又称靠把老生。身披铠甲,手持兵器,擅长武功的老生角色,都叫作靠把老生。如《定军山》和《阳平关》的黄忠,《战太平》的花云,《失街亭》的王平等。还有一种穿箭衣的武老生戏,例如《南阳关》、《打登州》等。

京剧各个行当中的艺术流派的形成,和这种划分行当的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就在这种以表演的侧重点来划分行当的基础上,产生了很多擅长某种行当的表演特点的杰出演员。他们又由于各自的天赋条件,师承来源,接受、理解和表现力,文化修养,技巧水平,社会经历和艺术实践的积累,以及对生活的感受和反应的程度等各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具有独特表演特色和自己艺术风格的艺术流派。如同是唱工老生,就有谭派、孙派、汪派、汪派、余派、刘派、高派、言派、杨派、马派、麒派等等。做工老生中最有影响的是麒派和马派。实际上,谭派和余派并不仅仅是以唱工见长,谭鑫培和余叔岩都是唱、做具佳,文、武兼擅的艺术家。

还有一些文武并重的戏,如《定军山》、《打鱼杀家》等,均是唱、念、做、打兼重的戏。《上天台》的刘秀,前半出是重唱工,而后《打金砖》则有高难度的跌扑功夫。所以我们按照表演的侧重和分工来划分行当,判别剧目,并不是绝对的。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其它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昆曲、坠子戏、粤剧、淮剧、川剧、秦腔、沪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河南越调、河南坠子、湘剧、湖南花鼓戏等。

扩展资料

中国戏曲是一种蕴含极为丰富的文化现象。用当今时髦的话说,它是一个普遍联系的信息系统,或者说它是一个“场”,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结构的整体结构。中国戏曲的体态与风姿,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有直接的关系。

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又和中国哲学、中国宗教、中国民俗、中国伦理、中国艺术、中国政治、中国经济等,都发生层次深浅不同的各种联系。

因此,研究中国戏曲必须作多学科的开掘,对中国人的思维传统作整体性的观察和思考,才能窥察到中国戏曲的奥秘。这便是把中国戏曲作为“文化”现象来研究的原因。

--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简介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是传统文化中一朵经久不衰的奇芭。

中国戏曲由音乐、舞蹈、文学、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戏曲在中国源远流长,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讲究唱、做、念、打,富于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别于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其它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昆曲、坠子戏、粤剧、淮剧、川剧、秦腔、沪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河南越调、河南坠子、湘剧、湖南花鼓戏等。

扩展资料:

戏曲是我国传统戏剧的一个独特称谓。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刘埙,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他所说的“永嘉戏曲”,就是后人所说的“南戏”、“戏文”、“永嘉杂剧”。

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

戏曲最显著、最独特的艺术特点就是“曲”,“曲”主要由音乐和唱腔两部分构成,辨别一个地方戏剧种主要依靠声腔、音乐旋律和唱念上的地方性语言,如:四川的川剧、浙江的越剧、广东的粤剧、河南的豫剧、陕西的秦腔、山东的吕剧、福建的闽剧、湖北的汉剧、河北的评剧、江苏的昆剧等。

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其主要特点,以集古典戏曲艺术大成的京剧为例,一是男扮女。

二是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三是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脸谱;四是“行头”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五是利用“程式”进行表演。

中国民族戏曲,从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直到清代地方戏曲空前繁荣和京剧的形成。

-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简要介绍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

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扩展资料:

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

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民族艺术。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汇各个艺术门类而出以新意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艺术上。

各种不同的艺术因素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通过演员的表演实现戏曲的全部功能。其中,唱、念、做、打在演员身上的有机构成,便是戏曲的综合性的最集中、最突出的体现。

-中国戏曲

戏曲的简介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虽说它的渊源来自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但区别一个剧种所显示的最大的特色,首先仍表现在它来自不同声腔系统的音乐唱腔。这些音乐唱腔则是以所产生地区的语言、民歌、民间音乐为依据,并兼收其他地区音乐而产生的。各个剧种的剧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净、丑等不同脸变化的脚色行当充任。表演上着重运用以生活为基础提炼而成的程式性动作,和虚拟性的空间处理。讲究唱、做、念、找艺术,表演运输和富裕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区别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河北梆子、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声腔剧种:二黄、二人台、上党二黄、上党梆子、山西梆子、山东梆子、川剧、三角戏、义乌腔、弋阳腔、广东汉剧、云南壮剧、云南花灯戏、丹剧、木偶剧、巴陵戏、五音戏、文南词、中路梆子、内蒙大秧歌、凤台小戏、永济道情戏、白剧、白字戏、北昆、北京曲剧、北路梆子、皮黄、皮影戏、龙江剧、龙岩杂戏、东河戏、东路梆子、汉剧、宁河戏、乐平腔、正字戏、四平腔、四股弦、右词南剑调、西皮、西秦腔、西路花鼓、西调、西路评剧、壮剧、壮族沙剧、芗剧、吉剧、吕剧、竹马戏、老调梆子、庐剧、吹腔、乱弹、沪剧、评剧、苏剧、甬剧、祁剧、辰河戏、余姚腔、词明戏、含弓戏、阿宫腔、灵邱罗罗腔、河南越调、河南道情、河南曲剧、河北梆子、河北乱弹、京腔、京剧、青阳腔、青海平弦戏、武安落子、杭剧、扬剧、昆腔、陇剧、茂腔、绍剧、瓯剧、侗戏、宜黄戏、采茶戏、泗州戏、弦索腔、耍孩儿戏、陕西老腔、柳腔、柳琴戏、闽剧、闽西汉剧、南剧、姚剧、临剧、哈哈腔、胡琴腔、荆河戏、浑源罗罗、贵州花灯剧、高腔、高山剧、高拔子、高甲戏、高调梆子、唐剧、桂剧、秦腔、晋剧、邕剧、莆仙戏、海盐腔、海门山歌剧、海城喇叭戏、莱芜梆子、壶关秧歌、淮剧、淮红剧、黄梅戏、黄龙戏、黄孝花鼓、清戏、清音戏、粤剧、婺剧、楚剧、推剧、梨园戏、梆子腔、章丘梆子、铙鼓杂戏、湘剧、湘西苗剧、越剧、傣剧、琼剧、丝弦戏、滑稽戏、皖南花鼓戏、湖南花鼓戏、蒲剧、蒲州梆子、雷剧、锡剧、滇剧、蒙古剧、碗碗腔、瑞河戏、新疆曲子戏、赛戏、歌仔戏、僮子戏、蔚县秧歌、漫瀚剧、潮剧、徽剧、影子腔、黔剧、豫剧、襄阳剧、襄武秧歌、藏剧、赣剧、彝剧。

戏剧名词:九宫、入破、卜儿、十三调、二花脸、刀马旦、人物造型、大曲、大面、大遍、小末、小旦、小戏、小生、小花脸、三部曲、三花脸、三小戏、才人、广播剧、引子、引戏、文场、文工团、文明戏、元曲、元杂剧、云手、云韶府、丑、介、队舞、六幺、幺篇、宫调、水袖、化妆、反串、书会、瓦舍、勾栏、开呵、木大、中州韵、内心独白、手眼身法步、中国戏剧梅花奖、打出马、打背躬、台词、台步、正末、正旦、正剧、正净、四大徽班、四大声腔、四功五法、旦、旦儿、末、末泥、本色、本色表演、出、外、生、加官、龙套、布景、对白、代面、包厢、乐棚、务头、犯调、北曲、立部伎、东海黄公、兰陵王入陈曲、行头、行当、行家、行院、戏文、戏曲、戏剧、冲末、冲狭、曲破、曲牌、曲谱、老旦、老生、吊毛、传奇、杂当、过曲、集曲、合生、许胡、百戏、优伶、寻幢、压轴戏、地方戏、问题剧、自报家门、花部、花旦、把子、把子功、走边、走索、场、场面、场面高度、巫、串、折、弄、角抵、苍鹘、社火、邦老、孛老、序幕、身段、尾声、抢背、宋杂剧、竹竿子、吴江派、苏中郎、坐部伎、连台本戏、即兴表演、武旦、武丑、武场、武净、武生、武二花、武花脸、板眼、板式、参军、参军戏、定场诗、定场白、_、净、帔、转踏、法曲、青衣、京白、官衣、话剧、诗剧、掐弹词、性格化、毯子功、油花脸、升平署、宜春院、贴净、贴旦、独白、独幕剧、科班、科泛、科浑、南曲、南戏、南杂剧、南北合套、俗乐、院本、弦索、哑剧、亮相、起霸、圆场、面具、轴子、客串、草台班、闺门旦、活报剧、音响效果、总会先倡、剧场、剧种、剧本、悲剧、悲喜剧、砌、彩排、旁白、帮腔、家门、宾白、钵头、俳优、倡优、临川派、鬼门道、诸宫调、第四堵墙、爱美剧运动、排遍、排演、脚色、脚本、梨园、梨园弟子、副旦、副末、副净、唱腔、唱赚、唱念做打、基本功、街头剧、翎子、盔头、检场、脸谱、彩旦、清唱、菊部、票友、郭秃、象人、教坊、虚拟动作、铜锤花脸、鱼龙曼延、雅部、雅乐、雅乐部、傩、道具、喜剧、黑头、腔调、猴戏、掌记、搽旦、散乐、装孤、傀儡戏、滑稽戏、温州杂剧、程式动作、鼓板、鼓子词、鼓吹部、鼓架部、幕、幕表制、缠令、缠达、韵白、滚调、跳丸、演出本、路歧人、酸、赚、摘遍、锣经、楔子、髦儿戏、潜台词、舞台、舞台灯光、舞台美术、舞台指示、舞台艺术、题目、题目正名、靠、趟马、髯口、褶子、蟒袍、敷演、磕瓜、影戏、燕濯、踏谣娘、霓裳羽衣曲

莆仙戏福建地方戏,明中叶时已完全成熟。音乐为曲牌体,表演颇具古意,典雅抒情。

梨园戏一种历史久远的戏曲剧种,可看成戏曲的“活化石”,保存了很多宋元时期的南戏。

高甲戏流行于福建晋江、龙溪一带,起源于清代中期,以丑角为主要行当,表演状如牵线傀儡,很有特色。

赣剧流行于江西省东北部,由明代的弋阳腔发展而来。

采茶戏流行于江西各地,主要由当地茶农采茶时所唱的歌曲小调结合民间歌舞发展而成。

汉剧源出湖北地区,主要声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黄腔,迄今为止已有近三百年历史。在湖南常德和广东

李崇善人物简介

李崇善李崇善(1940—)男,为国家一级演员,京剧老生。北京人,回族。1952年考入北京私立艺培戏曲学校(后名北京市戏曲学校),1993年出任...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