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有姓毕的吗
『简洁版』
[毕氏属地]
河南郡,今河南洛阳东北三十里。
[毕氏来历]
毕姓源于姬姓。周文王的第十五子高,被封于毕国(今陕西西安、咸阳以北),世称毕公高。毕公高是周廉王的顾命大臣,政绩卓著。其后代以国为氏,称为毕氏。另外,有出连氏改姓毕,亦称毕氏。
[毕氏名望]
春秋时晋国大夫毕万,是毕公高的后代,被封于魏,成为后世魏姓的始祖,其后人魏文侯曾参与“三家分晋”。西汉学者毕轨,与创立清谈风尚的何晏齐名。宋人毕升,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此外,还有唐代宰相毕减、画家毕宏,明代书画家毕懋康,清代学者毕沅、画家毕涵等毕姓名人。
———————————————————————————————
『详细版』
毕姓系承毕高 望出河内东平
毕姓的始祖,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毕公高,是《书经》上列名的历史人物,他的兄弟武王在君临天下之后,把他封在毕国。周康王曾命他保卫东郊,因而作了《书经》上的那篇《毕命》,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康王命作册毕,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
3000多年以前的毕国,是在今陕西省长安、咸阳两县之北,也就是渭水的南北岸之地。这个地方,又称为毕陌、毕原或咸阳原,在周朝初年,十分受到王室的重视,因为大名鼎鼎功在国家民族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逝世以后,都是葬在此地。
在周代的870多年之间,周文王的这一支毕姓子孙,一直是显赫于世。因为,毕公高传到春秋时代的毕万之时,当了晋献公的大夫,被晋国封在魏,成为了后世魏姓的始祖,而毕万的后裔魏文侯,后来曾经“三家分晋”,与韩、赵两家瓜分了原来的晋国,自立为诸侯,并且国势强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由此,就可以看出当年毕公高之后裔的显赫情形了。
毕万的后代既然曾改姓为魏,并且成为战国时代神气万分的一个姓氏,那么,当时姓毕的人又如何了?这个问题,只要稍一思量,便不难明了,因为,在春秋时改姓魏的毕姓后裔,仅仅是毕公高的众多子孙中的一支,其余的子孙,虽然以后也有改了他姓的,但其嫡系子孙仍然保留着原来的毕姓,并且历代相传,一直沿用到了3000多年以后的今天。
现在的毕姓,正是这样来的,算起来跟姓魏的人,根本就是同一血脉的一家人,关于毕姓的姓源,历来有关姓氏的古籍,考证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譬如,《姓氏考略》上说:“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以国为氏,望出河内、东平、太原”;《唐书宰相世系表》则指出:“毕公高之后”;《万姓统谱》上也记载说:“《左传》有毕万,《晋语》有毕阳”。
发源于陕西的毕氏,后来主要繁衍于河南和山西境内黄河以北的一大片地方,到了汉代则有一支毕氏远远地迁徒到山东的东平,并且繁衍成为当地的望族,历来出了不少的杰出人物。
东平毕家的出人头地,只要举几个例子,就可以一目了然。譬如,三国时在曹魏跟创立清谈风尚的“傅粉何郎”何晏齐名的名士毕轨;南北朝时一家四代皆为州刺史的毕众敬;以及唐代安禄山反叛时死节殉城的广平太守毕炕等,就统统都是山东省的东平县人士。
毕家铺村是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小河口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1081103204,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21081。邮政编码为434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716,车牌号码为鄂D。毕家铺村与南河口村、黑瓦屋村、新江村、中洲村、天心洲村、永安社区、季家咀村、杨苗洲村、小河口村相邻。
毕家铺村附近有南岳山森林公园、上津湖、白莲湖、鸭子湖、红军树革命烈士纪念园等旅游景点,有笔架鱼肚、天鹅洲荻笋、桃花鸡蛋、绣林玉液、桃花楠竹等特产。
毕自严(1569—1638年),(一作曰岩)字景会(一作景曾),淄川人(今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万家村)。明代著名政治家、理财家。天启、崇祯年间任户部尚书,掌管全国财政。在财源枯竭、入不敷出的情况下,毕自严精心协调、精打细算,支撑明朝财政近10年,功在社稷。他留下许多奏章,是研究明代经济史的宝贵史料。毕自严万历二十年弱冠时进士及第,授松江推官。他年少有大才,尤善于综理复杂的经济事务。先后任刑部主事、工部员外郎、淮徐道参议、河东副使、洮岷兵备参议、陕西右布政使,泰昌元年升为太仆寺卿,跻身九卿之列。
相传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后,指望能得到官方的重视,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一来可以为朝廷出力,二来可以光宗耀祖。没想到事与愿违,毕升的发明创造不但没有得到当地官吏们的重视,还遭到了同行们的挤压。更叫毕升难以忍受的是,那些白痴的外行们还说毕升不务正业,尽去搞些歪门邪道,做想入非非之事。毕升也不气馁,旁人说旁人的,我做我的“歪门邪道”之事便了。于是,毕升不但将他的发明创造活字印刷术传给了儿孙们,还开办活字印书馆。一边印书,一边研究完善从木活字到泥活字,泥活字泥质到锻造的工艺,生意兴旺,毕升印刷术优良的名声也越传越远。
毕升过世后,四个儿子毕嘉、毕成、毕文、毕荣继承父志,将泥活字和活字板都研究完善了,毕家的印刷技术得到了社会上的认可,毕家的声誉也越来越大。到了毕升孙子这一辈,其活字印刷达到了精益求精,毕文星、毕文斌、毕文忠兄弟三人比爷爷和父辈的名声更大,印刷生意做的十分红火。毕家生意的红火遭到了很多同行的嫉妒,有些同行凑在一起想歪点出馊主意,想将毕家弄垮,让毕家一败涂地。于是,同行们邀集起来,行贿勾结地方官府,偷偷地告了毕家一状,说毕家用歪技邪术偷印朝廷禁书,大有煽动民众反朝之意。这样一来,朝廷不问青红皂白下了一道圣旨,要将毕家满门抄斩,以灭盅众之术。
毕文忠有一位姓肖同窗好友,自幼儿起就是割头换颈的好兄弟。长大后,毕文忠继承祖辈和父辈之志,继续活字印刷,生意很好。毕文忠的那位肖姓发小兄弟进了衙门当差,当了一名捕快。也就是这位肖姓捕快得到要捉拿毕氏满门问斩的消息,即命家人暗地向毕文忠吐漏了风声,毕文忠与妻子马氏一起逃到离草盘地十多里路的马氏侄儿家隐姓埋名地躲了起来。事后不久,生性诚信本分的毕文忠因受了这场惊吓,亲人们逃的逃,死的死,悲愤交加,在妻侄家含恨积郁而亡。毕文忠的墓就在他祖辈毕升墓不到十公里的地方。据传,毕文忠亡故的时候,身边不但没有一个毕氏家族的人,连安葬都是马家人料理的。
毕六福又名毕六富,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制作技艺国家级唯一法定传承人。
2008年 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期间,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朵奇葩——江阳区分水油纸伞制作工艺和古蔺郎酒酿制技艺榜上有名。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作为我市第二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分水油纸伞制作工艺,它身上承载着一份特殊的 “泸州记忆”。它一路走来,四百年的“前世今生”,伴随着一代代制伞人辛劳执着的背影。
2008年 6月的一天,市文化局举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授牌仪式。当分水油纸伞厂厂长毕六福从省文化厅副厅长泽波手中接过那块沉甸甸的分水油纸伞传人牌子的时候,他的心情是多么激动!他在心里默默地向先辈们说:保住了传统手工制作油纸伞工艺这一祖国的文化瑰宝,作为您们的子孙,我已今生无憾!
毕氏油纸伞六代传承
分水人善做油纸伞。在约四百年间,靠做油纸伞过活的匠人多达一千余人。“家家都有制伞匠,户户都会编伞线”,那时候,手工制伞是多么红火!
毕六福家,祖祖辈辈都是生活在分水岭街上的人。他家做油纸伞的历史,到他这一代已经连续不断整整六代了。
他的第一代曾祖父,从小跟分水街上的许家学做伞。毕家第二代传人叫毕祥路,这位也是从小跟师学艺的艺人头脑聪明,肯下功夫钻研。在师傅与父亲手把手的指导下,掌握了一手娴熟的制伞技术。他想,与其长期替人打工,不如自己当老板。于是,他在分水街上开起了自己的“毕氏油纸伞铺”。
毕家的油纸伞生意越做越大。俗话说:“树大分丫、儿大分家”。众兄弟都在一条小小的街上做油纸伞,供大于求,何况街上还有其他伞铺。于是,毕家采取了向外发展的办法。
十九世纪中叶直到新中国成立,毕家几代人在泸州市区的大河街开过伞铺,地址在“团结宾馆”处。还在山岩脑开过一家伞铺。做得最久的伞铺,是在后河街现在的轮船宾馆处。祖辈后来还辗转合江县先市镇、泸州市大较场等地开伞铺。最后,曾祖父带着毕六福的祖父,回到老家分水做伞,从此再没离开过分水。
为什么毕家经过了几辈人后又回分水呢?毕六福说,他的曾祖父那辈有八弟兄,八弟兄除了曾祖父生下他祖父兄弟俩外,其他七弟兄生的全是女儿。女儿长大都出嫁了,做伞的老人过世了,伞厂自然关闭。
毕家有一个很奇怪的现像,就是从毕六福的父亲到毕六福的儿子,三代都是单传,都只有一个儿子。毕六福祖父的弟弟解放前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自此就没了音讯,等于四代单传。因此,兴旺了近百年的泸州各地“毕氏伞铺”渐渐谢幕,最后,只剩下分水一家。
耳濡目染幼年学做伞
分水油纸伞厂的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泸县制伞生产合作社。那时,毕六福的父母都是伞厂的工人。父亲十几岁开始学做伞,做的时间长了,对每一道工序了如指掌,成为伞厂的一个“通才”,从制作伞架到敷伞面,他无不精通。
毕六福出生于一九五七年,刚懂事时就跟在父母身边,看他们做伞,直到他满了七岁上小学后,才得少了。
当看到一堆楠竹片,在父母手中变魔术般变成一把把精致美观的油纸伞时,小六福的手就有些发痒。母亲主要做“网伞”这道工序,他常常乘母亲上厕所或去吃饭时,偷偷拿起伞来,接着母亲未完成的网线继续做。旁边的师傅们见六福做得不错,都称赞他:“毕三(毕六福排行老三)这个娃儿有出息!小小年纪就会网伞了!”她们纷纷主动教他,使他很小就会做制伞的一些简单工序。母亲见他做得有模有样,也慢慢让他做了。
那时,厂里常常是大人干,小孩子就跟着大人学着干。制作油纸伞的工艺就是这样传承了下来。
受命于危难之际
毕六福的父亲一直不同意他学做油纸伞。可能是因为干这一行工资太低的原因。那时候做一把伞,只有几毛工钱,一个月辛辛苦苦地做下来,养家糊口都有困难。
毕六福1975年中学毕业后,和全国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一样,上山下乡,到“广阔天地”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后来,知青返城,他于1980年回到分水镇。当时的政策是:回父母单位参加工作。毕六福顺理成章回到父母的单位——分水油纸伞厂。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尼龙折叠伞的兴起,完全依靠手工精雕细琢的油纸伞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短短一二十年间,江南地区手工油纸伞生产企业纷纷关门停产。分水油纸伞在孤独中坚守着,随时面临着倒闭失传的危险。
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厂里开始另寻生路。先成立了钢骨布伞车间。派毕六福到武汉东山机械厂学习维修技术,回厂后负责钢骨布伞车间的设备维修。
由于钢骨布伞所需的原材料要从江浙一带运来,算下来成本很高。一把伞做出来,比在市上去买一把还贵。做这样的伞是越做越亏,最后,钢骨布伞车间倒闭。
后来,厂里还成立了蜂窝煤车间,全厂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毕六福,当上蜂窝煤车间主任。
一个小班头,钱没多拿一分,活却比别人干得多。毕六福没有怨言,他憋着劲努力工作着。由于表现出色,1990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
伞厂主要是生产伞,现在纸伞卖不出去,伞厂眼看难以维系,镇领导们很着急。毕六福工作踏实肯干脑子灵活,他们看在眼里。1994年,当时的分水乡书记牟政全找毕六福谈话,要他出来带领伞厂职工干。厂里开职工大会,全厂职工一致推选毕六福任伞厂厂长。毕六福说,当时的情形别无选择,只有硬着头皮上。
他接手的是:十几万元的债务,一年下来利息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那时,厂里退休工人一月才领10元钱的工资。听说毕六福同意当厂长,有人说他:“毕三你真是个傻儿,伞厂已经是个空壳壳、烂摊子、空架子了,难道你还有回天的本事?”
毕六福不信邪。他接手厂长工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着手解决当前的具体困难。他马上召开职代会。征得全厂职工同意后,将不用的几间老厂房卖了,还清了老账;退休工人每月才发10元钱太少了,加到每月发15元;油纸伞价格太低没什么利润,他一月之内提三次价,将原来3元多一把提到5元多;工人们的工作与经济效益挂钩,落实到人头,多干多得。工人们一月能领到2、300元钱了。
手工生产伞,从开料起到制作完毕,一把伞要经历100多道工序,使用上百种工具,“单是各种零件就达80多种。所有工序中,目前只有钻孔等几个工序可以采用电动工具,算是脱离了手工,其他的工序依然采用人工完成。制作完一把伞大约需要半个月,所以经济效益是很低的。
1996年,制作油纸伞的桐油大幅度涨价,厂里试着用化学油做伞,时间长了伞面就粘住了,伞纸也变得又脆又硬。要保住传统,必须用桐油!但是这样一来,更没什么利润了。
市场经济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经上级部门研究决定:伞厂个人承包!承包费从2万降到8千元,也没有人敢来揭“黄榜”。毕六福再一次以过人的胆识,在没人承包的情况下,把伞厂承包下来!
柳暗花明又一村
20世纪90年代末,伞厂在最为困难的时候,每个月连退休工人每人每月20元的发布出,毕六福就叫退休工人到老毕老婆开的蜂窝煤厂去担200个蜂窝煤以作每月的退休工资。伞厂在风雨飘摇中苦苦支撑着。
对于家乡的好东西,家乡的父母官们时刻关心着。
2004年的一天,江阳区文体局局长陈宏来到伞厂,对毕六福说:“老毕,你对伞厂一定要有信心,我们来好好开发!”陈局长等领导亲临泸州各景点搞调研,在各种场合为油纸伞做宣传。
2005年12月9日,泸州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检查验收进入最后一天。上午,国检组在泸州市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前往泸州市郊素有“川南小峨嵋”之称的方山风景区进行检查验收。优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分水油纸伞厂将毕六福设计并制作,中国独一无二的“伞王”和桐油纸伞制作工艺现场展示,让国检组所有领导、专家无不由衷赞叹。在游人接待中心,高8米、直径12米、重达千斤的“中国伞王”,在2000把风格各异的桐油纸伞的陪伴衬托下,傲立于接待中心楼顶,超常的“体格”、精美的工艺,尽显其王者风范。在徐徐转动的“伞王”脚下,几名艺人正在熟练地石印、裱糊、上油、穿伞、网伞……这些独特的制作工艺,引起国检组领导、专家的极大兴趣,他们不住地问这问那。临别“伞王”前,国检组一行愉快地与其合影留念。陈宏局长向人们透露,从现在起至春节前后,“伞王”将倾情“开屏”迎客,在此期间,方山景区和云峰禅院将举行一系列精彩活动,与广大游人共度元旦、春节。
“要真正留住这把伞,还是要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江阳区开始了为油纸伞申遗保护的“三级跳”。
2006年9月,分水油纸伞列入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3月,四川省将分水油纸伞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3月,泸州市将油纸伞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成功获得批准。分水油纸伞的传统技艺和历史文化价值获得了认可。毕六福被推举为代表性传承人。
申遗成功之后的思考
分水油纸伞成功申遗后,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注册“六福”为分水油纸伞的品牌。在国家、省、市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短短三年,分水“六福”油纸伞“五进”央视: 2007年走进央视经济频道《金土地—希望快车》栏目;2008年走进央视《希望英语》栏目;2009年央视十频道制作了3期油纸伞专题片,分别在《中国手艺》、《年轮—风雨桐香》、《天涯共此时》等栏目强势推出。今年,分水油纸伞参加了2月在北京举办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刘云山、李岚清等二十多位国家***观看了分水油纸伞展演,对这一古老而精湛的手艺赞不绝口;6月,分水油纸伞参加了成都第二届国际非遗节。
分水“六福”油纸伞还屡次登上国家、省、市报刊,先后数次到深圳、上海、平遥古镇等地参加大型展演,大大提高了分水“六福”油纸伞的知名度,增大了分水“六福”油纸伞的同比销售额,有力地推进了分水“六福”油纸伞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生产性保护。
分水“六福”油纸伞油纸伞,在四川省旅游产品评比中多次荣获一等奖和优秀奖,产品畅销法国、英国、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广大用户和旅游者喜爱。
毕六福说,申遗成功后,喜讯频来,但压力很大。如果还像原来那样做伞,肯定不行。
一把半径12尺的纸伞批发价48元,虽然比尼龙折叠伞要贵一点,但是从原料到完工,这把伞的成本在36元左右。毕六福说“主要是人工成本太高,但我们的特色也在这里。古朴源自天然,传统出自手工。如果采用机械生产,分水“六福”油纸伞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因此既要保持传统,又要走创新之路,任重道远。观念要更新,老工序要改进,要大抓产品质量。比如高档伞,要做得精致,成为一个亮点,每把伞都要编号,就像五粮液一样,这样做是对消费者的承诺,让消费者对产品放心!”
可喜的是,老毕的儿子小毕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本在成都工作,为了协助父亲,两夫妻从省城回到了家乡分水小镇。毕厂长说,儿子会英语懂电脑,成了他的得力助手。
毕厂长正在备料,做一把新的“伞王”。伞由56根伞骨组成,代表我们祖国的56个民族。准备到明年6月在成都举办的全国非遗博览会上展出。美好的创意正在酝酿完善中。
油纸伞最后的守望者
长江、沱江两江环抱的泸州南面的这个分水岭乡,昔日古盐道穿镇而过,给分水留下了说不尽道不完的故事。斗转星移,如今,偶尔还可以遇上马帮,听到清脆的马铃声。
在分水岭乡镇上,一条青石板铺成的老街,一栋老房子摇摇欲坠地立在街边,这就是分水伞厂的厂房。这里生产的油纸伞,作为雨具,已经被人类使用了一千多年。
油纸伞文化内涵丰富:油纸与“有子”谐音,寓意多子多福;伞架为竹,寓意节节高升;历史悠久,高贵典雅;外形为圆,寓美满团圆;桐油工艺,镇宅辟邪。油纸伞的不仅有遮阳蔽雨功能,更具有观赏装饰、历史人文、民俗文化价值。
油纸伞、丁香、雨巷,因为著名诗人戴望舒一首优美的诗《雨巷》而定格在人们的记忆里,成为浪漫与古典的代名词。在过去很长的一段岁月里,油纸伞伴着江南的杏花烟雨,浪漫了无数的风花雪月,装点了许多年轻人的梦。
如今在大街小巷,我们都已难寻觅油纸伞的芳踪。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油纸伞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目前,国内传统油纸伞厂仅存泸州分水油纸伞厂。泸州分水“六福”油纸伞因此被专家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也是我国油纸伞行业中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由于尼龙折叠伞的兴起,现代技术与传统技艺的碰撞,分水油纸伞厂,即使今天已经名扬天下,政府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她仍然有存在许多生存与发展的压力。
两度被上海吉尼斯世界纪录总部关注并发出入围参评函的中国伞王毕六福,作为分水油纸伞厂厂长,毕家油纸伞第六代传人、中国唯一的手工油纸伞代表性传人,他说他会用一生的执着与坚守,将这项制伞工艺传承下去。
在中国、在四川、在泸州,中国唯一的传统油纸伞传人和油纸伞厂在默默坚持。分水“六福”油纸伞,已成为中国桐油纸伞最后的守望者!
百家姓有姓毕的吗
本文2023-10-14 04:50:0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49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