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清朝所有姓支的进士名单?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1收藏

求清朝所有姓支的进士名单?,第1张

万孚:清代,四川泸州人,道光壬午举人。(入川我支第十六代祖)

万泰:清代,户部主事,诗史学家。

万斯大:清朝经学家。他一生精于经学,对《春秋》、《三礼》尤有研究。为万斯同之兄。

万斯同:清代著名史学家,博通诸史,尤精明史。他讲求志节,坚决不愿在清朝为官。康熙间,应邀以布衣参修《明史》五百卷,皆其手定。著有《历代年表》。

万寿棋:清代著名国画家。

万树:清朝文学家、戏曲作家。在词的格律方面,造诣很深。编有《词律》20卷,为填词者所推重。又有

杂剧、传奇21余种。

万香凤:清代,江西宁义人,进士,兵部经筵讲官左侍郎。

万启均:清代,江西南昌人,进士内阁中书,癸酉四川大主考。

万世发:清代,江西南城人,进士,国了监,修道院助教。

万方雍:清代,江西宁义人,广东行走主事。

万绍修:清代,江西南昌人,甲武恩科进士。

万世美:清代,福建瓯宁人,进士,内阁中书。

万云:清代,浙江仁和人,监察御史。

万嵩:清代,顺庆府人,乾隆丁酉科解元。

万岩:清代,湖广黄州人,乾隆庚子科解元,湖北教谕。

万宝:清代,常州人,举人,浙江训导。

万华:清代,云南江州人,浙江知县。

万珍:清代,江西义安人,浙江知县。

万希和:清代,湖北人,举人,湖南知县。

万希煜:清代,湖北人,历广东知县。

万法周:清代,德安人,副榜,历湖北教谕。

万在衡:清代,浙江仁和人,监生,历湖南知县。

万云霞:清代,临江人,拔贡,历江西教谕。

万文选:清代,同川人,历陕西教谕。

万演光:清代,浙江临安人,举人,历云南教谕。

万朝宗:清代,湖广人,历江西训导。

万承宗:清代,湖广举人。

万邦彦:清代,顺天府人,历江西巡险。

万豫安:清代,顺天府宛平人,历广东巡检。

万人杰:清代,潼川人,资州学政。

万诚:清代,涌州人,内阁中书。

万达:清代,满州人,户部司员。

万其智:清代,江西人,康熙十九年,任职纳溪。

万听:清代,湖广楚雄人,廪生。

嘉庆朝

韩 玟:安徽全椒县人

韩维镛:浙江平湖县人

韩保万:顺天府宛平县人

韩大信:直隶天津县人

韩克均:山西汾阳县人

韩树椿:河南商邱县人

韩抡衡:直隶高阳县人

韩因培:山西临晋县人

韩凤修:浙江萧山县人

韩 锦:顺天府宛平县人

道光朝

韩一松:顺天府宛平县人

韩天垣:奉天府辽阳州人

韩 班:山西霍州人

韩 绶:陕西泾阳县人

韩象鼎:山东章邱县人

韩 潮:浙江平湖县人

韩懋德:山西陵川县人

韩树屏:甘肃文县人

韩 椿:汉军镶白旗人

韩振欧:陕西泾阳县人

韩捧日:广东文昌县人

韩锦云:广东文昌县人

韩 曜:浙江钱塘县人

咸丰朝

韩弼元:江苏丹徒县人

韩经畲:直隶平泉州人

韩绶昌:江苏铜山县人

韩宝鸿:直隶大兴县人

韩荫华:湖北江夏县人

韩 钦:浙江萧山县人

同治朝

韩文钧:奉天府义州人

韩瞻斗:河南新安县人

韩毓午:山东霍州人

韩耀先:山西洪洞县人

嘉庆朝开始的名单如下:

邹新照:湖南宝庆府人,道光十三年二甲二十七名。

邹毅洪:云南文山人。光绪二十年二甲十八名。

邹正杰:湖南浏阳人。道光二十年二甲十一名。

邹石麟:山东聊城人。道光三十年二甲七十三名。

邹子俊:山东省黄县人。道光六年三甲六十三名。

邹崇孟:广西临桂人。道光二十四年二甲五十一名。

邹峄:四川巴县人。同治十年三甲一百二十九名。

邹峄杰:贵州广顺州人。道光三年三甲一百二十九名。

邹绍观:四川安岳人。嘉庆十年三甲一百零七名。

邹家燮:江西乐平人。嘉庆六年一甲三名。

邹福保:江苏元和人。光绪十二年一甲二名。

邹溥霖:道光三十年三甲三名。

邹洪纬:江苏丹徒人。光绪十五年二甲六十八名。

邹泽麟:江西宜黄人。咸丰二年三甲九十七名。

邹士麟:顺天府宛平县人。嘉庆十三年二甲二十九名。

邹尧廷:湖北汉阳人。道光二年二甲十六名。

邹希孟:江西南丰人。道光十八年三甲六十二名。

邹嘉来:江苏吴县人。光绪十二年二甲一百二十三名。

邹寿祺:浙江海宁人。光绪二十九年三甲六十三名。

邹孝裔:河南光山人。嘉庆七年三甲六十三名。

邹万南:江西奉新人。嘉庆二十五年三甲四十八名。

邹植行:江苏无锡人。嘉庆十年二甲九十二名。

邹柟:四川涪州人。嘉庆二十二年三甲十二名。

邹增祜:四川涪州人。光绪二十一年三甲八十四名。

邹振岳:山东淄川人。同治二年二甲三十六名。

邹鸣鹤:江苏无锡人。道光二年二甲八十九名。

邹照:江西安福人。道光六年三甲六十六名。

邹用中:江西南丰人。光绪六年三甲一百八十名。

邹铭恩:湖南善化人。光绪二十年三甲三十三名。

邹炳文:江西新昌人。光绪十六年三甲九十六名。

顺治至乾隆朝的邹姓进士有:

邹应泗:康9/3/146(即康熙九年三甲一百四十六名,以下同)

邹庚:唐45/3/128

邹度珙:顺15/3/16

邹度镛:康6/3/33

邹奕孝:乾22/1/3(探花郎)

邹奕凤:康45/2/6

邹训:康57/3/118

邹一桂:雍5/2/1(传胪)

邹玉章:雍2/3/187

邹玉藻:乾31/2/33

邹丽中:雍5/3/17

邹登嵋:顺12/3/272

邹琬:康9/3/215

邹球:康21/3/73

邹琯:康30/3/48

邹玗:顺16/3/261

邹承颖:乾19/3/110

邹承垣:雍11/3/122

邹召南:乾2/3/136

邹采章:雍5/3/156

邹衍泗:顺18/3/213

邹允焕:康52/3/7

邹升恒:康57/2/21

邹白淑:顺9/3/296

邹自式:顺4/3/57

邹峄:康3/3/17(与上一个邹峄不是一人,这个邹峄是江南山阳人)

邹象雍:顺16/3/1

邹嶙:乾2/2/50

邹永绥:乾1/2/13

邹祗谟:顺15/3/31

邹溶:康24/2/23

邹汝鲁:康31/2/36

邹瀚:乾10/3/13

邹启孟:康51/2/100

邹大英:乾25/3/86

邹士聪:康27/3/39

邹士随:雍5/2/23

邹克昌:雍5/3/135

邹有誉:乾4/2/86

邹梦阜:乾25/2/25

邹世任:康33/3/103

邹世楠:康60/2/12

邹朝阳:乾26/3/41

邹起凤:乾22/3/84

邹本立:乾7/2/89

邹忠倚:顺9/1/1(状元啊)

邹拔祖:乾36/3/81

邹图云:康36/3/4

邹隆:乾17/3/5

邹人敏:乾31/3/39

邹奠邦:乾17/3/67

邹曾辉:乾31/3/91

邹养赤:顺15/3/115

邹锡畴:乾17/3/118

邹锡彤:乾1/3/193

邹炳泰:乾37/2/10

  吴邦庆(1769—1848)字霁峰,顺天霸州人,以拔贡官昌黎训导。中嘉庆元年丙辰科二甲第四名进士,该科一甲录取三名,二甲录取四十名,三甲录取一百零一名,朝考优等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巡视东漕,奏请重浚运河,并复山东春兑春开旧制。数论河漕事,多被采用。十九年,擢鸿胪寺少卿,命偕内阁学士穆彰阿督浚北运河。累迁内阁侍读学士。二十年,出为山西布政使,调河南,护理巡抚。

  二十三年,擢湖南巡抚,调福建,未之任,湘潭土客民群斗,死伤甚众。侍郎周系英面陈与邦庆疏奏有异,命总督庆保往按。邦庆亦发系英私书,系英获谴;邦庆镌级,以三品京堂用,补通政使。二十五年,擢兵部侍郎,调刑部,寻授安徽巡抚。黄水注淮,凤、颍被灾,而皖南苦旱,亲赴灾区赈抚。泾县民徐飞泷伤毙,邦庆误听承审官谓由於徐孝芳捏伤图赖,奏捕之,激众拒捕。命两江总督孙玉庭鞫治,得其状,诏斥邦庆几酿冤狱,部议革职,予编修。累迁少詹事。

  道光十年,授贵州按察使,未之任,予三品卿衔,署漕运总督,寻实授。禁粮船装载芦盐,请缉拿沿河窝顿。十一年,调江西巡抚。十二年,授河东河道总督,以不谙河务辞,不许。初,严烺在东河,多用碎石抛护,历年岁料未有节省,诏饬核减。邦庆疏请:“酌改旧章,每年防料经费四成办稭,六成办石。兰仪、商虞、下北三厅现工险要,仍专案请办碎石。所议六成之石,积储数年,使各厅皆存二千,方缓急可恃,则专案之石亦可逐年递减。”从之。武陟拦黄堰民筑民修,嗣归厅管,工段岁增。十三年,奏定画界立石,官民分守,如有新生埽工,先借帑办理,按河北三府摊徵归款。以山东运河全赖泉源灌注,请复设泉河通判,以专责成。寿东汛滚水坝外旧有土堰,为蓄汶敌卫,以利漕运,大水乡民私开酿事,奏立志椿。济运之水以七尺为度,重运过竣,启堰以利农田,如议行。

  初,邦庆著畿辅水利丛书,后在官,考河南通省志乘所载有水田处,胪列其水之衰旺,溉田多寡之数,为渠田说。修防之暇,率道厅捐赀造水车,就马营坝北及蔡家楼大洼积水地七千馀亩试行垦治。先是,邦庆因碎石工劾严烺,罢之。既而给事中金应麟亦劾邦庆保举过滥,动拨过多,十五年,命大学士文孚、山东巡抚锺祥按之,坐违例调地方人员改归河工,及以属员为幕僚,厅员馈银不奏参,褫职。诏复斥其参劾严烺迟至三年之久,亦属取巧,念在任三届安澜,加恩复予编修。年近七十,遂告归。二十八年,卒。

家谱功名录就是对家谱中对有功名的人对其所获得的功名记录在家谱中,原则上实事求是的写,不得弄虚作假

家族某人某年中举人(进士、探花、榜眼、状元),某年某月某日任某地什么什么官(职务)。家族中人为家族或者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也可以记录在家谱,如毕氏家族的毕生发明了活字印刷,蔡氏家族的蔡伦发明了纸,这些都是家族的骄傲,都可以对其详细的记录在家谱中。

功名:旧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清朝进士有两万

你脑子进水了?还是被猪撞了?

首先你要了解翰林院是个什么性质的机构 明清两朝的翰林院,从七品,是常以三甲进士出身之庶吉士留馆者担任。

所以如果你家老辈人留下的朱夫子治家格言的落款是翰林院检讨王捷中 那么此人就绝对是进士 因为如果不是三甲进士出身的话是绝对进步不了翰林院的(当然少数这除外)

至于王捷中是清朝哪个时代、哪个地方的就不好说了 因为一个翰林院检讨在史书上不会有太多记载的 毕竟官阶太小

分类:  草堂话谱

晚清十帅家谱(二)

励双杰

第二部,勉帅李兴锐《浏东六碓李氏家谱》

湖南浏阳《浏东六碓李氏家谱》十二卷首一卷,光绪二十七年部香堂木活字本,李兴灿等纂修,十二册。

勉帅李兴锐,有资料这样介绍:李兴锐(1827-1904),字勉林。湖南浏阳人。早年随曾国藩镇压太平军,1870年任直隶大名府知府,旋调江苏,与彭玉麟规划长江水师,修筑沿江炮台。1875年总办上海机器制造局,1885年参加查勘中越边界,后历任津梅关道、长芦盐运使、广西布政使。1900年擢江西巡抚,浚治鄱阳湖,导水人江,整顿厘捐,创设农工商局等。1902年诏行“新政”,他奏请开特科,设银行,修农政,讲武备等。1903年署闽浙总督,次年任两江总督,旋病卒,谥勤恪。

从这里看,“勉林”是他的字,再查,连《清史稿·卷四百四十七·列传二百三十四》都说他“字勉林”,但家谱世系记载:“兴锐,字晋初,号勉林”,应是号而并非字。修这部《浏东六碓李氏家谱》时,李兴锐尚在世,他在首序中说:“道光甲午始叙次宗谱,勒为成书,爰议嗣后每阅三十年重一修定,今又其时也。兴锐方驰驱王命,未获躬与其役”,是没有参与这次修谱,但他又说:“昨庚子冬,兴锐奉巡抚江西之命,取道里门,展修祀事”,说明在修谱的前一年,他回过一次家,参与了家族的祭祀,家族中总不至于连他的字、号都会搞错,象这样一个光祖耀宗的人物,家族是没有理由不慎重的。所以说,仅这一点,也可显示这部家谱的那么一点重要来,现正在重修《清史》,《浏阳六碓李氏家谱》略可补前人所误。

李兴锐元配萧氏,继配马氏、姚氏,但只有元配萧氏生了一儿一女,儿子昌濬的第三个女儿嫁给了同乡、任湖南督军兼省长刘人熙的儿子刘瑞浺。

说到李兴锐,顺便还可以再说一下同族的李鸿球。李鸿球虽与李兴锐同族,却已在五服之外,从辈份上排,李鸿球是李兴锐的孙辈,生于光绪二十五年,修谱之时,虚岁三岁。

李鸿球,字韵清,室名海棠书屋,剑花楼。早年习经济,好收藏。去台湾前曾在北平、汉口、郑州、上海等地供职于银行及信托公司,任经理等职。后任世界书局总经理,创办大中书局,任董事长。曾居欧洲数年。著有《天涯浪迹记》、海棠书屋力学杂录/诗存》《董其昌书画年谱》、《古钱今话》、《古印综述》、《剑花楼书画录/古钱币/古印鉥/古铜镜》、《中国古兵器》、《吴佩孚年谱》等。

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在介绍该馆藏品时说:“本馆藏有中国历代钱币甚丰,计自上古原贝、骨贝、铜贝、刀币、布币、圜钱、纸钞、银锭、元宝、银洋、铜币共三万余件。其来源有各界人士捐赠者,有向收藏家价购者,政府拨交拨赠者,而民国八十三年本馆价购李鸿球先生遗藏古钱一七八三件,使本馆钱币收藏更趋完整,成为中国钱币收藏之重镇,而侪名于世界搜藏中国钱币最富的博物馆之一。本馆所藏古代钱币之中,有周代耸肩空首尖足无文大布,即为原李鸿球先生收藏中之精品。其形制为耸肩、尖足、圆档;此布币的首部有銎,是为空首。此件耸肩空首尖足无文大布是典型的春秋时代布币,属于大型布钱,形制完美,造型古朴,极具苍浑之美。”可见李鸿球藏品不但丰富,而且质量极高!

李鸿球去台湾后曾在“民国六十年”编印《旅台六碓李氏承先启后册》平装一册,台湾家谱收藏家廖庆六先生的“万万斋”有藏。这册名为《承先启后册》的家谱我没有见过,不知道是不是根据旧家谱续编的。以我的猜想,当年李鸿球匆匆忙忙离开大陆来到台湾,带上家谱的可能性比较小,待大局已定,至1971年以前,再要想得到一部家族的老家谱,几乎蜀道难,难以上青天。这个迷,以后有机会得请廖庆六先生来破了。

相比之下,咱们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大陆人那可是太幸福啦。别跟我抬杠啊,我也知道1971年前后上下左右大陆人民提起家谱是谈虎色变的。可我在2003年的1月25日还是得到了这部《浏东六碓李氏家谱》,这一年的大年三十是1月31日,也就说,再过六天就要过年,给我送谱来的湖南浏阳老黄,雄纠纠气昂昂的背来五部家谱共一百零几册,结好账我要送他走,却发现火车票、汽车票啥的都是爆满,买不到了,飞到长沙的飞机票倒还有,可老黄不干,说我这次的利润也就够一张机票钱,总不能白干吧?既然到了你的地盘,你得给我想办法,可不能不管我。讹上我了。我没办法,只好四处打听,恰好有一个搞运输的朋友手下还有一个司机要到湖南醴陵送一趟货,醴陵跟浏阳不远,最后老黄是跟着那货车走的。老黄回到家,打来电话千恩万谢,说你那朋友不但白让我坐车,路上的伙食都是他招呼的,没要我钱,你得代我谢谢他。敢尽这次是净收入净利润,瞧把老黄乐的。

《近现代名人小传》上册 210 页: 李兴锐,字勉林,浏阳人,素治湘军军需,廉勤为曾国藩所赏,洊授知府,奏调直隶差遗。勉之为循吏,后赞日本使事,擢道台,历桂、赣等省藩皋。庚子擢赣,擢移粤、晋、闽督,卒于两江任。兴锐当官无赫赫名,而直实,每奉命按事,未尝代同官复掩。能饮,日尽百觞,予尝问以变法利弊,兴锐曰,此官此人变,犹不变也。至今尚思其言。

第三部,颂帅卞宝第《江都卞氏族谱》

江苏扬州、仪征《江都卞氏族谱》二十四卷首四卷,清道光十年庚寅木活字本,春田、泰徵等重修,今缺卷首一、卷四,存二十八册。

“卞”姓的家谱比较少见,2007年孔网曾出现过一部三十八册的近年新修江阴《卞氏》,原四函,因为少了二个函套,被我以较廉的价格买到。这事被江苏江阴的一位家谱收藏家知道,以为我是经过我的江苏朋友阿风才搞到手的,打电话责备阿风“人家卖国你卖省”,几乎把阿风气得吐血。这话说得极有杀伤力,基本达到了柔道红带、围棋七段的功力,但他没想过孔网是天下人的孔网,人人都可以参与,用不着别人帮忙。何况出省又非出国,既然流到了市场,只要还在中华大地上,谁藏都一样。

一般情况下,我是不收藏近几年新修的家谱的,但也有例外,其中之一是稀见姓的家谱,如果碰上也偶尔笑纳一、二部。因为在此之前我还没有《卞氏谱》入藏,得这一部江阴《卞氏》,也是聊胜于无罢了。后来才意识到江阴《卞氏》只是个先声,没多少日子,就在南京文庙得到了这部缺了二册的道光十年《江都卞氏族谱》。

上海图书馆有此本递修的同治十三年、光绪元年、光绪二十五年三部,其中光绪二十五年本有四十二册,其目录如下:“卷首一、二载忠贞世纂、卷首三初辑谱牒、卷首四徵述录,卷一荣赠录(诰命、旌奖、题赠),卷二规范录(条约、宗规、格言、宗法、宗训、家训等),卷三源流录,卷四祠墓录,卷五继美录(修谱旧序、旧例、义例、凡例、历修总目、杂记、书札、书後、後跋),卷六显著录,卷七世德录(列祖传赞铭状),卷八清芬录(贞孝节烈),卷九里居录(迁徙侨寄),卷十世守录(发祥录、衍庆录、归化录等),卷十一同宗纪略,卷十二高淳、丹徒、阳湖三族纪略,卷十三至二十七世系表。”

我所藏谱因缺卷首一,已无目录。此本所存卷首二为“忠贞世纂续编”,可知卷首一即为“忠贞世纂”;卷一与卷三合装一册,而卷二有二册,我所藏本卷三为“规范录”,卷二才为“源流录”,可知光绪本与此道光本的卷二、卷三内容对调;卷四“祠墓录”缺。余除卷数不同,内容基本相同,只不过略有增删而已。

颂帅卞宝第,字颂臣,号娱园,咸丰辛亥举人。曾先后任刑部主事,郎中、御史、府尹、直至闽浙巡抚、湖广、闽浙总督等职。《清史稿》说卞宝第“有威重,不为小谨,驺从甚盛,所至诛锄奸滑,扶植良愿,民尤感之”。有“公敬历内外,管领封疆,关于国计民生,先后政迹,昭垂国史”之名。在官廉俸外一无所受,人莫敢干以私。为地方兴学兴利。著有《方岳采风录》、《闽浙猷轩录》各一卷,《抚湘公牍》四卷,《疏稿》十二卷。今卞宝第故居犹存。

卞宝第生于道光四年,道光十年本谱纂修之时,他还不过七岁,详卷二十三中关于他的世系记载极简:“宝第,行尊,光河次子,字 ,生道光甲申十一月初九日午时。聘高氏”,唯一有价格的信息是已经给他定下了娃娃亲。而他父亲卞士云的世系记载就较详:“士云,行贤,原名荣贤,新盘公子,仪封公孙,时敏公曾孙(此亦为本家谱特色之一,从曾祖、祖、父记起,其它族人亦如此),字光河,号季青,生乾隆戊申五月十三日未时,道光癸未科进士,诰授奉直大夫,山东道监察御史,前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戊子科四川典试副使,前翰林院庶吉士。配吴氏,生乾隆辛亥九月廿四日申时,诰封宜人,例晋封恭人。生二子:宝书、宝第”。卞士云虽没有参与修谱,但谱中关于他的文篇收录了不少,仅在卷五《继美录》,就有《松泉寄光河书》及《光河覆松泉书》。

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古典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卞孝萱先生也是这于这个卞氏家族,他在邵文实《在人虽晚达,于树似冬青——卞孝萱教授访谈录》中说:“我出生于一个破落的书香之家,家世渊源对我的成长有很大影响。卞氏于东晋时避乱南迁,传承过程中,代有名人。远的不说,清末扬州卞氏就有‘两世开府’之称。两世指我的族祖卞士云、卞宝第两代。”只是修谱之时,他远未出世,谱中自是没有记载他的名字。不过,他曾利用光绪二十五年修本《江都卞氏族谱》做过一些研究,他说:“我还写过一篇《利用〈卞氏族谱〉解读〈黄侃日记〉——家族文化个案研究之一》……我据光绪二十五年己亥重修《江都卞氏族谱》,先编制仪征卞氏四世主要成员简表,继据族谱考出静仪之夫、卞宝第第三子卞绥昌生平,知其与静仪同年,二十二岁卒;静仪乃四川永宁道黄云鹄女。研究黄侃及读其《日记》者,多为文史后辈,对于《日记》中频繁出现而不治国学的卞昌、卞缙昌(女)、卞斌孙、卞孙、卞寿孙等人,感到茫然,我利用《卞氏族谱》,解答了人们心存已久的疑惑。”

现在想来,还有一桩极巧合的事,那天我刚到南京文庙,就接到了江苏常州家谱收藏家朱炳国先生的电话,他说已跟卞(孝萱)老通过电话,卞老同意给他主编的《家谱与地方文化》再写篇文章,言下极为开心。我才挂了电话,就看到摆在地摊上的这部《江都卞氏族谱》,因为缺了二册,摊主底气不足,并没有开出高价,稍一还价即就成交。文庙我去过也就三、四次,没买到过一部家谱,只有这一次,才把颂帅、卞教授家族的家谱捧了来,有时候想想,凡事皆有定数,不是你的,强求都是无用;是你的,她就会在那个地方等着你,别人想带都带不走。

《近现代名人小传》上册 217 页: 卞宝第,字颂臣,扬州人,以翰林御史外任监司,擢疆圻,终于闽浙总督任。宝第强毅,官台谏日,强击不避贵要。及为疆吏,颇偏听执拗,有谮建宁令者,谓其衰颓,属藩司易人,藩司谓令方壮,人言弗足信,不纳,以履历陈览曰,是必捏书者,竟撤之。及至省投谒,则一翩翩一少年。宝第大慙沮,而卒假他事劾罢之,其横若此。故人称之曰“卡(当为‘卞’字误)牛”。颇嫉李鸿章,遇海防事,辄云,此合肥老儿言,何足道。

分享:

中国封建王朝自隋代起,开始了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隋文帝废除了为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年(587)设立“志行修谨”及“清平干济”两科,至炀帝时始置进士科。唐代的科举项目甚多,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制科、孝廉、道举等,而进士科为主要项目。凡天下贡举,中进士者先经吏部复试,然后送尚书省、中书省审核,再分别任官。据载,唐武则天载初元年(689),首次策贡士于洛阳殿,榜名居首者名状头,亦称状元。中状元者曰大魁天下,为科名中之最高荣誉。宋代科举,大体承袭唐代,以进士科为最重,殿试之后即行授官。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又将进士分为五甲。元顺帝时,规定进士分三甲,第一甲限三人。明清因之,以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头名通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头名通称传胪。三甲则赐同进士出身。无疑,进士是封建社会中,民众由读书应举从而步人仕途的最重要阶梯之一。

常熟为先贤言偃故里,素称学道名邦,自汉以降,以文仕进者代有人杰。汉有襄城令言子十六世孙言成大,三国有仆射徐真,晋有宣城太守邴臻,南齐有郴州牧倪德光,梁有侍御史陆孝本等。隋唐设科取士后,言子三十八世孙言大章首领风骚,开常熟进士之先河。稍后,有陆器大魁天下。两宋的进士数量远超唐代,提高了常熟文学之乡的知名度。但元代时,虽曾有科举,由于统治者实行等级划分及民族歧视政策,汉人、南人考进士者万人仅得中一二,致常熟无人问第。而迨明清,常熟则榜名高悬,盛况空前,涌现了一大批举人和进士,谱写了吴地科举史上的辉煌一页。

常熟自唐至清,共有多少进士查清代前邑志,虽大多列有选举一门,却详简不一,难窥全貌。如以现存最早的邑志元《重修琴川志》,查唐宋进士,当嫌不足。明志及乡邦文献中,辑录较细的要数万历间管一德《常熟文献志》,共记录了明初至万历三十八年(1600)历科进士172人,后科阙如。清《虞阳科名录》是辑清朝科名的专著,但至同治而止。此外,《苏州府志》、《江南通志》等志亦收有常熟的进士名录。然而,不论上述邑志、文献、府志、通志等,凡较早成志的,记载均甚粗略。后编的往往并非成于一朝断代,前后两志至少相隔数十年,存在中间缺环。府志、通志又常有因地理上的混淆而误记之事。此外,许多常熟籍人士,作为朝廷命官眷属,出生或落户在外读书和工作;或因其他行政变迁以及服役于军队卫所等原因,致以他籍应试。这些,都给编纂统计带来了一定的混乱和难度。

在所有资料中,当推民国间丁祖荫主修的《重修常昭合志》最为详尽。此志在借鉴历代典籍、方志及金石墓志等材料的基础上,广为搜罗考订,综合成选举志一卷,并分列三表,表一辑历代选举目,表二辑历代武科目,表三辑学堂考试出身者。其在表一部分计列出唐进士陆器1人,宋进士自咸平三年庚子科许式起至咸淳四年杨伯麟止,另加年次未详1人,附录1人共82人。明进士自洪武二十一年戊辰科施显起至崇祯十六年癸未科王曰瑜止共213人。清进士自顺治四年丁亥科钱祖寿起至光绪三十年甲辰科张鸿止共150人。表二部分,列宋武进士庆元二年丙辰科周虎1人,明武进士自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任贤起至年次未详许彦达止共15人。清武进士自顺治三年丙戌科徐定国起至康熙五十一年壬辰科谭绍隆止共6人。表三部分,列清光绪三十三年停止科举后,以学堂毕业给予进士出身者自光绪三十三年嵇苓生起至宣统三年殷祖恩止共3人。总数有唐进士1人,宋进士83人(含武进士1人),明进士228人(含武进士15人),清进士159人(含武进士6人)。以上进士数总计为471人。丁志的统计,不但用功极勤,且考订甚精。如与明管氏文献志对照,管志首列明洪武三年张著、唐溥、邹立诚、黄著为进士,丁志则以洪武三年开科取士,四年方有殿试进士,而查张著等4人系三年举人,未参加会试即授职,故不入。又洪武二十七年甲戌科,陆子高考中探花,因忤权贵而遭除榜,丁氏为其正名等。此外,自洪武四年至万历三十八年间,管志漏载的进士竟达22人之多,丁志均一一补其所佚。再者,对有些资料所载的常熟进士原籍,亦加以注明,因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其志的严谨和可信程度,所载进士当最为全面和完善。

诚然,由于前述原因,我们也不应苛求丁志绝对无误或毫无遗漏。数年前笔者因参与筹建常熟名人馆,征编资料,参考了各种邑志、旧籍及市博物馆所藏历代墓志、家谱等,详加考证,又增补自唐至清进士13人。其依次为,据杨载江先生著《言子春秋》查《言氏家谱》增唐咸亨间言大章及唐末言克常2人。据《唐故李让墓志铭》拓片增唐中期李济1人。据笔者1976年在浒浦二大队角墩湾抄录《宋宜兴少府季公世良圹志》及《宋季了翁妻宋氏墓志》增宋淳佑间季了翁1人。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增乡贯常熟者:明正德九年唐符、嘉靖八年郏鼎、三十五年王道充、万历四十一年缪昌期、四十四年李应升及崇祯十年吴继善6人。据1990年11月出土《明故陆季荣室龚孺人墓志铭》增明正德间陆隆恩1人。据《碑录》增康熙五十一年蒋泂、乾隆二十二年陈铨2人。此外与丁志对照,笔者对其表一所列宋华仲其人,查《镇江县志》,载为丹徒人,嘉定元年进士,官终常熟丞,当以所宦地而误。此南宋范成大《吴郡志·进士题名》,清代前邑志亦均不载,故予除外。因此,实比丁志增12人。常熟自唐至清代的进士数,应有483人。

在常熟历代进士中,共有状元8人,即唐开成五年陆器、宋庆元二年周虎(武)、清顺十五年孙承恩、康熙十八年归允肃、三十九年汪绎、五十七年汪应铨、咸丰六年翁同和、同治二年翁曾源。有榜眼4人,即明嘉靖二十三年瞿景淳、万历十四年袁世宗(武)、清康熙三十六年严虞敦、咸丰三年杨泗孙。有探花5人,即明洪武二十七年陆子高、万历三十八年钱谦益、崇祯十年赵士春、清康熙十五年翁叔元、道光二十七年庞钟璐。有传胪4人,即清康熙四十二年倪廷标、雍正五年蒋溥、乾隆十六年沈拭、嘉庆六年席煜。

常熟历代进士当仍不止此数,希有心的学者能继续考讹补充,以使更臻完整。

明代各政区进士分布总状况表

政区 籍贯同 卫所 籍贯异 户籍总计 乡贯 卫所籍贯异 卫所籍贯同 小计 乡贯总计

南直隶 3345 201 362 3908 452 419 67 938 4283

浙江 3235 43 176 3454 248 203 18 469 3704

江西 2719 10 45 2774 189 113 2 304 3023

北直隶 1482 681 230 2393 44 133 112 289 1771

福建 2195 54 94 2343 109 44 34 187 2382

山东 1558 122 62 1742 29 117 42 188 1746

河南 1430 137 86 1653 41 60 77 178 1608

湖广 1282 112 102 1496 62 91 68 221 1503

四川 1247 106 73 1426 35 41 46 122 1369

山西 979 106 37 1122 72 105 50 227 1206

陕西 822 148 53 1023 58 55 67 180 1002

广东 810 14 61 885 48 10 8 66 876

云南 84 120 43 247 13 2 21 36 120

广西 158 38 14 210 8 12 17 37 195

贵州 7 74 13 94 3 0 22 25 32

辽东都司 0 69 0 69 2 1 14 17 17

高丽、交趾 1+3 4 2 2 6

不详 35 35 35

总计 21392 2035 1451 24878 1415 1406 665 3486

求清朝所有姓支的进士名单?

万孚:清代,四川泸州人,道光壬午举人。(入川我支第十六代祖) 万泰:清代,户部主事,诗史学家。 万斯大:清朝经学家。他一生精于经学,...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