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马的文言文作家
1 我国著名作家谁姓马
一。马烽(1922-200422),原名马书铭,1922年生于山西省孝义县居义村。四十年代解放区著名作家,山药蛋派代表人物 ,这一流派的作品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口语化的写作特点,追求生活的真实,反映生活的矛盾和问题。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中国大众文艺研究会会长。1946年与西戎一起创作了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建国后曾担任山西作协、文联主席;创作方面以短篇小说为主要成就,代表作有五十年代初期的《结婚》(曾入选中学课本)、《一架弹花机》,六十年代初的《三年早知道》、《我的第一个上级》;七八十年代则有短篇小说《结婚现场会》、《葫芦沟今昔》。其他体裁上,著名的有**剧本《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咱们的退休兵》,长篇传记《刘胡兰传》等。
二。 著名作者——马副林,1951年4月1日生于我们陕西凤翔高王3组,1968年毕业于凤翔中学曾从事过多种职业,现任西北电力集团公司新闻主任,总编、杂志主编、副主编、驻西北记者站站长系中国电力作协副秘书长,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陕西作家协会会员。
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在全国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文学作品200余篇,80余万字,其中多数作品获奖并被收编入书。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主编有大型画册。
2 我国著名作家谁姓马一。马烽(1922-200422),原名马书铭,1922年生于山西省孝义县居义村。四十年代解放区著名作家,山药蛋派代表人物 ,这一流派的作品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口语化的写作特点,追求生活的真实,反映生活的矛盾和问题。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中国大众文艺研究会会长。1946年与西戎一起创作了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建国后曾担任山西作协、文联主席;创作方面以短篇小说为主要成就,代表作有五十年代初期的《结婚》(曾入选中学课本)、《一架弹花机》,六十年代初的《三年早知道》、《我的第一个上级》;七八十年代则有短篇小说《结婚现场会》、《葫芦沟今昔》。其他体裁上,著名的有**剧本《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咱们的退休兵》,长篇传记《刘胡兰传》等。
二。 著名作者——马副林,1951年4月1日生于我们陕西凤翔高王3组,1968年毕业于凤翔中学曾从事过多种职业,现任西北电力集团公司新闻主任,<;西北电力报>;总编、<;西北电业>;杂志主编、<;西北电力工业史>;副主编、<;中国电力报>;驻西北记者站站长系中国电力作协副秘书长,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陕西作家协会会员。
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在全国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文学作品200余篇,80余万字,其中多数作品获奖并被收编入书。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揉碎的梦>;、散文集<;晨露>;、<;岁月并非如歌>;,主编有大型画册<;迈向新世纪的陕北电力>。
3 历史上姓马的名人有哪些1、马援:字文渊。
扶风郡茂陵县(今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人。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
新朝末年,马援投靠陇右军阀隗嚣麾下,甚得其器重。后归顺光武帝刘秀,为刘秀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
统一之后,马援虽已年迈,但仍请缨东征西讨,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受到后人的崇敬。
2、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马谡之兄。马良兄弟五人都有才华名气,而马良是五人中最为出色。
因眉毛中有白毛,人称白眉马良。因此有“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赞誉。
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担任荆州牧,征辟为州从事。马良与诸葛亮关系友善,曾奉命出使东吴,受到孙权恭敬接待。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政权,任命马良为侍中。章武二年(222年),刘备东征东吴,派马良招纳五溪少数民族。
同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兵败,马良遇害身亡。3、马岱: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
三国时期蜀汉将领,马超的从弟。早年追随马超大战曹操,反攻陇上,围攻成都,汉中之战等。
后在诸葛亮病逝后受杨仪派遣斩杀了蜀将魏延。曾率领军队出师北伐,被魏将牛金击败而退还。
官至平北将军,陈仓侯。4、马钰:道教支派全真道二代掌教,原名从义,字宜甫,入道后更名钰,字玄宝,号丹阳子,世称马丹阳。
山东宁海(今山东牟平)人。道教全真道道士。
在出家前,马钰与孙不二是夫妇。马钰是全真道祖师王重阳在山东收下的首位弟子。
大定十年(1170年)王重阳逝世后,马钰成为全真道第二任掌教。在道教历史和信仰中,他与王重阳另外六位弟子合称为“北七真”。
5、马远:南宋画家,字遥父,号钦山,河中(今山西永济)人,生长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出身绘画世家,南宋宋光宗、宋宁宗两朝画院待诏。
擅画山水、人物、花鸟,山水取法李唐,笔力劲利阔略,皴法硬朗,树叶常用夹叶,树干浓重,多横斜之态。楼阁界画精工,且加衬染。
喜作边角小景,世称“马一角”。人物勾描自然,花鸟常以山水为景,情意相交,生趣盎然。
抱歉,我没有理解您的意思,以下是丹阳马真人的相关信息:
马钰(1123-1183),字宜甫,号丹阳子,北宋山东宁海(今山东牟平)人,王重阳弟子。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与李之仪合称“二妙”,与赵秉文合称“二妙管舆”, 磁州(今河北磁县)人,是中国华北金朝末的杰出诗人,金朝文学家。
全真教,也称全真道或全真派。金初创立。因创始人王重阳在山东宁海(今山东牟平)自题所居庵为全真堂,凡入道者皆称全真道士而得名。该派汲取儒、释部分思想,声称三教同流,主张三教合一。以《道德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孝经》为主要经典,教人“孝谨纯一”和“正心诚意﹐少思寡欲”。早期以个人隐居潜修为主,不尚符籙,不事黄白之术。
全真道认为清静无为乃修道之本,除情去欲,心地清静,才能返朴存真,识心见性。该派注重修炼“性命”,认为“性者神也,命者气也”,“气神相结,谓之神仙”。主张修道者必须出家,并忍耻含垢,苦己利人,戒杀戒色,节饮食,少睡眠。
《金莲正宗记》称该教“以柔弱谦下为表,以清静虚无为内,以九还七返为实,以千变万化为权”。王重阳死後,其弟子马钰等七人分别在陕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继续传道,创遇仙、南无、随山、龙门、嵛山、华山、清静七派,但教旨和修炼方式,大致相似。 元太祖十五至十八年(1220~1223)间,丘处机应诏赴西域大雪山谒见元太祖,受到礼遇,命其掌管道教,在各地大建宫观,全真道进入全盛时期。
一言止杀
公元1221年末至1222年初,成吉思汗的行宫来了一位鹤发童颜、碧眼方瞳的道人,这便是全真教的丘处机。成吉思汗见到丘处机果真是仙风道骨,分外高兴,特赐美食,设庐帐,优厚犒劳。
丘处机率18名弟子在万里西行的过程中,向各族群众广泛传道,招收信徒。在行至今天的蒙古国西部科布多时,丘处机将弟子宋道安、李志常等留下,建立了全真道观,成立全真教的组织。丘处机不仅在精神层面宣扬全真之法,同时还身体力行的让人们了解教义。他沿途广施善事,在中亚的撒马尔罕等地,利用成吉思汗赐予自己的粮食熬粥施舍给饥民。丘处机所到之处,得到了各州县和行省文武官员的迎送,受到了热烈欢迎和隆重接待。
丘处机多次在成吉思汗的大帐内与他单独长谈,耶律楚材做记录。耶律楚材的记录,后被整理为《玄风庆会录》一书。在谈话的过程中,丘处机明知道成吉思汗急于了解长生之道,他却没有正面回答,而想到自己沿途所见蒙古军西征造成的残破景象,深感这与全真道的道旨极不相称,丘处机答复说:“修仙须修阴德,必须去暴止杀。您起兵灭西夏和金是符合天意民心的,但务须禁止残暴杀戮,才能使事业最后成功。”
成吉思汗又问治国之方,丘处机回答说:“要以敬天爱民为本。”丘处机还巧妙地借用雷震等自然现象,劝告成吉思汗应在蒙古汗国提倡孝道。丘处机特别向成吉思汗论述说:“只有统一中原地区并将之治理好,才能称为大国。要想治理好中原,就必须爱民,让人民休养生息。”
丘处机在赴大雪山途中,蒙古军西征所过之地,尸横遍野。所以,他曾作诗两首,赠予成吉思汗。其一诗云:“夹道横尸人掩鼻,溺溪长耳我伤情。十年万里干戈动,早晚回军望太平。”他的诗意和情绪,为成吉思汗所察知,这对成吉思汗早日停止西征,决定班师,是否起了催促作用,未为可知。
但丘处机坦率诚恳,循循善诱,对成吉思汗的思想多有触动是可以肯定的。丘处机的高深魅力,深深吸引着成吉思汗,使他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他高兴地宣布:“神仙是言,正合朕心。”他召集太子和其他蒙古贵族,要他们按丘处机的话去做,又派人将仁爱孝道的主张遍谕各地。特别是在后期,成吉思汗统治中原的政策有所和缓,对中原各地的一些武装反抗,成吉思汗改镇压为招安。这些变化与成吉思汗接受丘处机的劝告应当有一定关系。
不久,成吉思汗允准丘处机辞行回国,指示文武百官,备齐美酒佳肴、珍奇鲜果,在城外数十里,夹道为之送行。谁知,两人却从此永别。但长春真人丘处机的逆耳忠言,却时时回荡在成吉思汗的耳边。丘处机回到燕京,驻太极宫尊为“大宗师”,被人们称之为“帝者之尊师,亦天下之教父”,受命掌管天下道门。
同年,丘处机曾持旨释放沦为奴隶的汉人和女真人3万余,并解救了大批汉族学者。针对宗教间的相互排斥争斗,丘处机主张三教平等相通互融,自此,全真教盛极一时。成吉思汗又有旨改赐宫名为长春宫,且遣使慰问,诏书中道:“朕常念神仙,神仙毋忘朕也。”
丘处机与成吉思汗的这段渊源被后世的人们很是推崇,特别是对丘处机的评价,赞许极高。中央民族大学牟钟鉴教授评价他说,“以宗教的社会安定功能而言,丘处机不仅是中国道教史上第一人,也是中国宗教史上第一人”,体现了“仁爱无私、尊道贵德、包容通和、坚毅忠勇”的高尚品质。而在史学界是这样对丘处机进行评价的:丘处机以超常的见识和巨大的人格魅力,感动成吉思汗,止杀救民,积无量功德。
他不辞险阻,远涉沙漠,追随成吉思汗的西征路线,历时四年,经数十国,行万有余里,《元史》称其:“蹀血战场,避寇绝城,绝粮沙漠。”于公元一二二二年,到达邪迷思干城。再过铁门关。才在雪山之阳,与成吉思汗见面。居住一年以后,他自北印度的边境返国,成吉思汗派骑兵数千,护送他回燕京。改天长观为长春宫。又敕修白云观,合而为一。并以万岁山、太液池赐之,改名为万安宫。
六朝时期,前秦苻坚为了迎接高僧鸠摩罗什东来,专为他发兵七万征服龟兹国,才得到了罗什大师。后秦王姚兴,而且又为了大师,于弘始三年(公元四○一年)派兵灭了后凉,他才到了长安。在此以前,苻坚为了争取道安法师,及习凿齿等学者,也不惜用兵十万,进攻襄阳,硬把他们俘去。历史上为了一位学者大师,至于兵戎相劫,而且还因此攻城灭国,实在为千古稀有的事。但是那是为了争取另一外国的学者大师到中国来传法的举动。至于唐代玄奘法师,为了求法,在交通阻塞的当时,单人渡戈壁沙漠等地的险阻,远到印度去留学十八年,声名洋溢中外,功业长留人世,这也是一件永为世人崇拜的事实。
可是人们却遗忘了当成吉思汗武功鼎盛的时期,他远自印度边境,也为了一位学者道士,派兵东来中国,迎接丘长春。而且更忽略了丘长春的先见之明,他不辞艰苦地到了雪山以南,是为得预先布置,保持民族国家文化的传统。这是多么可歌可泣,而且含有无限悲愤的历史往事!因为他是一位道教的道士,便被自命儒家的历史学者们轻轻地一笔抹煞,无奈不可乎!
史书曾将蒙古军队的招安和丘处机“刀下救人”概括为“一言止杀”。“一言止杀”在一定程度上使蒙古统治者在人性化统治方面有了一些进步的认识,有助于恢复中原地区的经济,缓和了一些民族矛盾。客观上为元朝统一中国做出了贡献。
后来忽必烈统一中国的时期,其徒尹志平等,世奉玺书,袭掌其教。其余的门人,分符领节,各据一方,执掌他的教化,也庇护了多少国民的生命财产。而且到了元武宗至大三年(公元一三一○年)还加赐金印。当国家有难,受异族统治之下,一个新兴的道教宗派,做了许多保存民族命脉的工作,追怀千古,实在应当稽首无量。
1、马援:字文渊,扶风郡茂陵县人。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
2、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马谡之兄,马良兄弟五人都有才华名气,而马良是无能中最为出色的。
3、麻袋:扶风茂陵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早年追随马超大战曹操,反攻陇上,围攻成都,汉中之战等。
4、马钰:道教支派全真道二代掌教,原名从义,字宜甫,入道后更名钰,字玄宝,号丹阳子,世称马丹阳。山东宁海(今山东牟平)人。
5、马远:南宋画家,字遥父,号钦山,河中人,生长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出生绘画世家,南宋宋光宗、宋宁宗两朝画院待诏。擅画山水、人物、花鸟,山水取法李唐,笔力劲力阔略。
1、马援:字文渊,扶风郡茂陵县人。西汉末年至东汉末年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
2、马良:东汉文士,学问好、才气高、文章动人。
3、马岱:扶风茂陵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早年追随马超大战曹操,反攻陇上、围攻成都、汉中之战等。
4、马钰:道教支派全真派二代掌教、原名从义字宜甫,入道后更名钰字玄宝,号丹阳子,世称马丹阳。山东宁海(今山东牟平)人。道教全真真道道士。
5、马远:南宋画家、字遥父,号钦山,河中人、生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出生绘画世家,南宋宋光宗、宋宁宗两朝画院待诏。
6、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人、汉末凉州军阀、三国时期蜀汉明将,刘备称帝后,拜为骠骑大将军、凉州牧,封为斄乡侯。
7、 马融:右扶风茂陵人,经学家、文学家,一生注群经外、兼注《老子》、《淮南子》。
8、马均:扶风人,魏时机械制造家,因改革绫机而闻名,曾制造翻车、指南车等,其所有机械原理比国外早七、八百年。
9、马致远:今北京市人,元代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为“元曲四大家”之一,一生写下了大量的散曲和杂剧,以描写王昭君的《汉宫秋》为其代表作。
姓马的文言文作家
本文2023-10-14 03:38:1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49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