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南阳陆营村7 8组十字路上 李姓辈份怎样排 我所知道的:寅-勤-泽-?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1收藏

请问:南阳陆营村7  8组十字路上 李姓辈份怎样排 我所知道的:寅-勤-泽-?,第1张

李姓渊源概述 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源远流长,人数众多。据1984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李姓占汉族人口的79%,将近八千万人。 中国古代姓氏的主要来源有几种:以氏族图腾为姓,以先祖的名字、排行为姓,以官名、爵位、谥号为姓,以世代所从事的职业为姓,等等。从它的发展史来看,分为原生姓和衍生姓两大类。李姓是中华原生姓之一,它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原始氏族社会时期。据专家考证,李姓的最早来源是原始社会中崇拜李树、奉李树为图腾的氏族。李,本是一个氏族的徽号,后来就成为该氏族的姓。 中华的原生姓,到了文明的时期,大都追奉一位古圣先贤为自己的始祖。天下李姓,都说颛顼帝高阳氏是他们的始祖。颛顼是远古传说中的五帝之一,事迹不详,但是后世尊他为先祖的倒不少。例如战国时代的屈原就自称是“帝高阳之苗裔。”究竟高阳氏怎样衍生出一个李氏来的呢?那时还未有文字记载,后世谁也拿不出证据来证明两者之间的血缘关系。因此,后世对于李氏如何得姓就产生了许多传说。唐朝人林宝撰写《元和姓纂》,其中叙述李氏的渊源说:颛顼的曾孙皋陶在尧帝时为理官(或称为大理,是司刑狱的官),因以职官为氏,始姓理。他的裔孙理徽生活在殷末,因为得罪了商纣王,其子理利贞逃难伊侯之墟,因食李得保全生命,遂改理姓为李姓。这个说法,宋代已引起史学家郑樵的怀疑。近代姓氏学研究者指出,在传说中的尧舜时期,根本还没有理或大理的官职。治狱之官称为“理”,在周代特别是战国时期才普遍出现,故此时以官职为氏得姓理,又因理李同音改姓李,都是可能的。不过,从理姓改过来的李姓,已不是原生姓而是衍生姓了。即是说,它是后起的李姓而不是原始的李姓了。 中国李姓,无论南方或是北方,都奉先秦道家创始人李耳为祖先。李耳在族谱中称伯阳公,在哲学史上称老子。他生活在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他的身世渊源史无记载,只知道他曾任周王朝管理藏书的史官,叫柱下史,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有广泛影响。但李耳生活时代后于皋陶已有1500年以上,其间,李氏支派繁衍不止一派,所以中国李姓中的某一支派与春秋时期的李耳有渊源关系是无疑的,但并非所有李氏都跟老子有血缘关系。后代李氏同奉老子李耳为祖先是因为唐王朝创始人李渊奉李耳为祖先,封他为太上老君,尊崇道教,令得天下李氏都以李耳的后裔为荣的缘故。 以上所述,以颛顼、皋陶、李耳为远祖的李氏,被姓氏学研究者称为北方李氏,是中国李氏的一大来源。 中国李氏的另一来源是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古代巴人以虎为氏族图腾,巴语方言中称虎为“李”,他们以图腾为姓,汉化后又因同音而称李姓。这一支李姓被姓氏学研究者称为南方李氏。现代,被认作是古代巴人后裔的土家族(湘鄂川地区)、僳僳族(川滇地区)中还有大量李姓人。显然,南方李氏跟北方李氏并无血缘关系,甚至缺乏文化和社会交往的关系。但是,这两支生活在不同地域、属于不同民族的李,其姓氏来源均出于同一文化现象:氏族图腾(李树或与李同音的“虎” )。这又证实了李姓和其他许多大姓一样,都是多源复合的结果。 在李姓族群几千年的发展史上,不断发生分衍:几个兄弟分别迁往不同地区各自发展,他们的子孙繁衍起来,形成许多的房,许多的支派。这种情况是讲之不尽的,本只能介绍其中最重要的一次分衍:秦末汉初,北方李氏分衍为赵郡李氏和陇西李氏两大世系。 史载,秦朝有御史大夫李昙。李昙生四子:崇、辨、昭、玑。长子李崇在汉初任陇西郡守(秦代始设陇西郡,其地在今甘肃东南部),举家迁往陇西,成为陇西的望族,其后裔以陇西为郡望,堂号陇西堂。四子李玑任赵郡守,举家迁往赵郡(今河北省赵县),其后裔以赵郡为郡望,称赵郡堂。赵郡李氏自两汉经南北朝至唐初,由始祖李玑传至李羲之,李真融时,历时800余年,共传25世,分衍出10房。魏晋至唐初,赵郡李氏列为山东氏族六大著姓之一(此山东非指今之山东省。秦汉时以关中地区为政治中心,凡函谷关和崤山以东地区,即今天之华中、华北、华东皆统称为山东。),社会地位一直在陇西李氏之上。陇西李氏由始祖李崇至唐高祖李渊,共传30余世,先后分衍出13房。在东晋十六国时期,陇西李氏日趋活跃,十六国的西凉,就是陇西李氏的李暠所建。李暠的后裔、李渊的祖父李虎,曾帮助宇文泰建立西魏政权,受封为八柱国之一。由宇文泰、李虎等开始组成的关陇集团,在西魏、北周、隋朝政治生活中处于支配地位。至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王朝以后,李姓成为皇姓,其优越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带来了该族群急剧膨胀的兴盛局面。在李姓内部,陇西派的势力也就开始超越赵郡派了。 在唐代处于统治地位的李姓,成为具有强烈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社会标识,许多内附的外姓异族都心甘情愿地聚集在李姓的门庭之下,以姓李为荣。针对这一情况,李唐王朝采取了“广赐国姓”的政策来笼络人心。皇帝赐臣下姓李以示荣宠,对于归附的外族有安抚怀柔作用,对于功臣则有褒扬嘉奖的意义。 李唐王室赐姓的对象,主要是内附的少数民族和出身寒微的有功之臣,而对于前朝王室(北周、隋)、魏晋以来的世家大族(郡姓),一般都不予以赐姓。这种做法表明,李唐王室的广赐国姓,适应了不断更换的官宦新贵要求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愿望,是唐朝统治者调整新兴贵族社会等级的一种补充手段。皇帝赐姓,受赐者多为一人获赐举族姓李,特别是内附的少数民族,往往因为酋长的获姓,整个部族都改从汉姓。所以,唐王朝赐一人姓李,常常牵引一大血缘家庭或部族集团加入到李氏族群中来。从这个角度看,唐代李姓的发展史也就是北方少数民族汉化、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李姓族群在唐代的急剧膨胀,正是各少数民族新鲜血液注入华夏民族躯体,华夏民族和中华文化繁荣兴旺的象征。 在唐代300年间,李氏族群迅速繁衍,并在政治上社会上取得极高地位,除原有的赵郡李氏、陇西李氏外,还分衍出柳城李氏(来自契丹和奚族)、武威李氏(来自安息国安氏)、高丽李氏、鸡田李氏、范阳李氏、代北李氏(原为沙陀部落,本姓朱邪氏)。终唐一代,除王室姓李之外,赵郡李氏任宰相的有17人,陇西李氏任宰相的有10人,其他各分支李氏还产生出三公(太尉、司徒、司空)7人、三师(太师、太傅、太保)2人,李氏人物被列入正史列传的共453人。有专家作过统计分析:在中国古代史(自周秦至清代)的2600年间,李姓人才被列入正史的共1567人,每百年平均有近60人入传。无论总数或百年平均数都高于其他大姓。而唐朝(618—907年)只占古代史不足八分之一时间,却涌现出李氏人才总数的三分之一(占人才数453,百年平均数为156)。李唐王朝,确实是李姓人才辈出的高峰期。从五代至明清的千余年间,继唐代的兴盛之后,李姓长期处于持续发展状态,并进入广泛和四外散播的时期。唐王朝十分重视族谱的修纂。宋代以后,由于李氏族群已经十分庞大,分支繁多,在整体发展线索上呈现出繁复、散乱状态,要修纂一部包罗所有李姓人的族谱越来越困难了。但是,各分支、各房的族谱、家谱还是不断出现的。根据这些资料可以知道,原北方李姓人口扩散的流向有四个方面:(1)由北而南。唐宋以后,随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北方李姓大量迁徙到长江流域,甚至迁到岭南以至海南。主要原因有三种:一是贬谪、充军。如唐朝宰相李德裕在“牛李党争”中失败后,被贬为崖州(今海南省琼山县东南)司户,死于贬所。现琼山县有一个数百人家的李家村,相传就是李德裕的后裔。武则天即位后,打击唐宗室,许多皇族子弟被贬逐闽粤,其后代便定居南土。第二种是因官迁徙。封建社会因拜爵封官造成人口流动,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一次拜爵封官,往往导致某姓一个分支或分房的出现,最典型的例子莫如李光弼家庭。李光弼之父为契丹酋长后裔,附唐后改姓李。光弼尽忠唐室,谋勇能战,与郭子仪齐名。平定安史之乱,光弼被推为“中兴第一功臣” ,受封临淮王,举族迁居金陵,子孙繁衍为金陵李氏。唐以后,“由金陵而徙洪、徙闽、徙粤、生齿愈长” ,成为江南李姓的重要支派。第三种是因避战乱而大规模南迁。这事发生在北宋末年金兵南下之时,北方李姓许多家族曾举族南迁,由豫及楚,子孙辗转流徙,散布于南方各地。(2)由东而西。元明清三朝,大规模移民的流向发生变化:由于政府的引导,东部人口向西部迁移,即所谓“湖广填四川” 。举例来说,宋末金兵南下时,北方李姓的一支迁到江西,定居豫章,称为豫章李氏。后分衍成三房,其中一房由豫章再迁湖北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在元末明初的移民浪潮中,李雄携这一族人西迁入川,定居川东巴渝。明末张献忠起义,李雄的后人为避兵乱迁居贵州思南府安化县。乱平后,复归巴渝,子孙繁衍,遍布川东长江嘉陵江沿岸。这一支李姓人,经数百年之后,仍视重庆江北县富家冲李家湾为“祖宗缔造、子孙发派之所” ,尊奉李雄为始祖。(3)从大陆迁往台湾。李姓人迁台湾开始于清朝前期,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出于政治原因,部份李姓人追随郑成功、郑经入台抗清;二是移民垦荒。自康熙至道光鸦片战争前,经政府批准,闽粤两省李姓迁台者绵延不断,入台后多聚族而居,形成侯宾李氏、蒲坂李氏等大族。至今,李姓在台湾人口数量中位居前列,世俗流行“陈林李许蔡,天下占一半”的说法。(4)下南洋、赴西洋。清代以来,以出国当佣工为主流,伴以出洋经商等其他因素的移民,汇成一股远赴南洋的移民浪潮。闽粤沿海居民到南洋当佣工始于明代,但作为契约华工出国(俗称“卖猪仔出洋” )则是19世纪以后的事,到19世纪50—60年代达到高潮,至20世纪30年代才告一段落。李姓华侨多分布在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一带。1848年,加利福尼亚州发现金矿,美国人到中国东南沿岸招募华工前往开采,并随之建造横贯美国东西的大铁路,造成华人远赴西洋开矿筑路的高潮。李姓子弟不少人远涉重洋移民美洲,其中以侨居美国三藩市及纽约为最多。 李姓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原生姓之一,经过几千年的繁衍、开拓,今日已成为遍布天下的中华第一大姓,也是世界第一大姓。上文简单勾勒了他的发展轮廓,目的是让读者知道李姓的根之所在。 陈山李姓入迁经过 陈山李氏是陇西的支派。南宋度宗咸淳年间(公元1265—1274年),李子周从新宁(今台山)冲程乡来陈山村开居,至今已有720多年,子孙传承有25代左右。 李子周,字肖集,曾任太常寺丞。他和本县禄洞二世祖李子皋、古蚕开居祖李子寿(一作受)是兄弟。 现查陈山村有三部族谱:龙头里李氏族谱、龙门里李氏族谱、松园里李氏族谱,都是兄弟分房后所编。各谱对于他们先世来源的记载略有出入,对于陈山李氏从何处迁入的问题存在四种说法。 龙门里族谱载:南宋有李銮(一作联)、李垣(一作源)父子先后任监军御史和平崖先锋,率部屯营于阳江地面,死后安葬于广海阳渠(地属新宁县境),祖孙居留新宁(即今台山)三代。李銮有孙李友闻,友闻生子李子皋、李子周、李子寿。李子皋迁禄洞,奉友闻为一世祖;李子周迁陈山,为陈山开居祖;李子寿迁古蚕。 《松园里李氏族谱》载宗支图与龙门里族谱所记相符。 现综合几部族谱,整理出陈山李氏先世的宗支图如下:銮 垣 楹 楚 纯 轩(居新宁守墓)(联) (源) 子善 柱 硕 (迁往龙门、从化)(石) 子才司 道(迁往河塘)(师) 子皋 (居禄洞)友 闻 子周 (居陈山)子寿 (居古蚕)禧 任 棠 侃 徇 西隅(居金华,后世迁尧溪)佁 瑞麟(居广州,后世迁丽水)族谱又加文字说明如下: “李友闻,河南籍,宣和间以右选出身,授忠翊郎,御前干办。谏和议失官,流南雄府。子时集由南雄徙新会禄洞乡。” “始祖子周,字肖集,号胖庵,友闻祖之次子,享寿八十六岁,妣冯氏。公为始迁陈山乡之祖。殿笙翁前编松园族谱(引者按:指族人李奇硕于同治十一年编修松园李氏族谱)云:“子周祖,本禄洞乡友闻祖之次子,与禄洞二世子皋为兄弟。瓦岗村(引者按:今属新会)有明[朝]时刻[印]本族谱,载之甚明。禄洞族谱亦载及之……且禄洞子皋祖字时集,我子周祖字肖集,名同班字同派,又彼时皆宋时人,其为兄弟无疑,况有别派及禄洞两族谱可据乎?” 龙门里族谱于“友闻祖”名下附记云:“禄洞子皋、古蚕子寿为二世。”又于“李子周”名下附记:“子受、子周兄弟不睦,子周翁带庶母褟氏,由新宁冲程乡迁往新会冈州陈仙乡。”子寿、子受应是同名异写。如此看来,禄洞、陈山、古蚕三村李姓,本是兄弟分支。 陈山李姓来自何地?仅龙门里族谱中就有三种不同说法:《族谱序》中说:“我祖世居河南省开封府祥符县” ,《族谱小引》中说:“我始太祖迁自南雄珠玑巷,建居冈州陈仙村。”“李子周”名下附记云:“子周翁带庶母由新宁冲程乡迁居新会冈州陈仙乡。”此外还有第四说。 陈山人李筠友生前说过:“陈山李姓的先祖是从浙江金华搬到珠玑巷的。广州市的浙江会馆曾给迁到广东的李姓各房子孙分配一个小房间,门口用云石刻上该房人迁往何处的地名。其中陈山李姓分得一间,出租给小贩,每年租金三两银,积攒起来作为回金华祭祖的经费。” 综合上述,陈山李姓来源地共有四说:开封祥符说、浙江金华说、南雄珠玑巷说、新宁冲程乡说。看似纷纭,实不矛盾。只要结合上一节介绍过的李姓衍迁的历史来考察,就可以理出头绪:北宋年间,原住开封府祥符县的李姓的一支开始南迁,先迁到浙江省金华县;南宋初随着一大批逃难的人群,再迁到广东南雄珠玑巷,定居下来。南宋后期,李銮一家因为担任地方官职的关系客寄新宁、新会一带,其子孙就近迁来禄洞、陈山、古蚕各村(那时三个村都还属新会县辖治)。他们的祖先在开封、金华、南雄居留时间长,所以后人把这三个地方都看作自己的祖居地,而新宁只是因为任职的关系而客居一时的地方,故不把它看作是自己的故乡。他们在讲到宗族来源时,讲近一点是南雄,讲远一点是金华,最远追溯到开封,再往上溯则讲不清了。以上结论,既有族谱的断续记载为内证,又符合李姓自北向南衍迁的历史走向。 陈山李姓开支至今有700余年。以李子周为一世祖,传承至20世纪90年代初,繁衍了20多代人。著名画家李铁夫(1869—1952),号昭龙,为21世孙,离休干部李超为21世孙,退休干部李景为20世孙,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李汝洪为21世孙。目前并存于世的还有22世、23世、24世、25世、26世共五辈人。 为了分别辈份以序长幼,陈山李姓跟中国大部分姓氏一样,曾给各代子孙定出字派(同一辈男丁取名都有一个相同的字眼)。但由于年代久远,现在要理清所有字派已有困难。根据族谱资料,一至五世的字派是清楚的:子、光、仲、堂、春;六至十五世字派较混乱;十六世至二十三世也较清楚:辉、绍、开、奇、仁、昭、义、立。近人又给二十四世以下的子孙预排了字派;崇(24世)、俭、恭、敬、孝、友、德、协、福、寿、康、宁(35世)。现在,潖珍、小江二村李姓班辈和陈山相同。 给祖先立祠祭祀,是家族礼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可惜子周公有祠无祠已没有遗迹及资料可供查考了。村人记忆清楚的最古老的祠堂是三世祖仲华公祠,建在龙门里,后用作崇德学校校址,现改建为陈山小学。见龙里有五世祖敬福公祠,龙头里有六世祖明道公祠,松园里有七世祖懿佑公祠(现用作文化室),均保护完好。 根据县志及族谱记载,清代在沙坪圩有李氏三大祖祠,门额题为棣萼堂,俗称三李祠:尧溪李西隅祠、禄洞李友闻祠、丽水李瑞麟祠。三李祠一直保存到本世纪30年代,现在已湮没无存(旧址在今挂车厂附近),它表明鹤山李氏有三大来源。但这三个支派同是李銮(联)的后裔,只是迁入鹤山的时间先后不同,定居地方不同而已。李銮原籍河南开封府,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七年丁卯(1147),终于宋理宗宝庆四年戊子(1228),他是李子周的曾祖父,也是陈山李氏族谱所能追溯到的直系血统的最早的一位祖先。 陈山李姓人口的历史状况 李子周在陈山定居后,子孙繁衍,到现在全村人口达到2000人。由于该村人口的历史资料不全,在全国人口普查之前尚无全面统计数字,旧族谱又以记男丁名字为主,部份附记“妣某氏” ,且不齐全。现在只能根据部分资料简述其历史状况如后。 跟绝大多数姓氏族群发展规律一致。陈山人口数量也呈快速递增趋势。李子周生四子:光宗、光佑、光辅、光弼。其中光宗、光佑留居本村,各生三子。光宗生仲华、仲荣、仲贤,光佑生仲兴、庚祖、百达。李子周享年84岁,在他晚年,陈山的男丁已由1人发展到11人以上。 但是它的发展并非封闭式的,而是散发式的。其发展不仅表现为单纯的人数增多,而且表现为居住地继续扩展,子孙后代不断四散流播。李子周的另外两个儿子就离开陈山另谋发展:光辅迁九江七坑村,光弼迁排陈(潖珍)。类此情况,几乎每代都有发生。在李姓入迁陈山的最初一二百年内(相当于元朝和明朝前期),总人数无多,外迁的主要原因并非地力不足以承受,而是当时岭南地区依然地广人稀,有大量土地可供开垦,入迁的农民有较大的选择空间的缘故。同时也反映出,从外地入迁的农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未稳定下来,以致一迁再迁。现将李姓各代子孙从陈山外迁情况列后: 二世 光辅迁九江,光弼迁潖珍。 六世 缘长、观养迁九江、阳江。 八世 子晚等三人迁阳春、小江、那水。十一世 崇业迁从化。十二世 荦标、怀卓迁下四府、东莞厚街。十三世 璧焕、丽生、元翰、式钦迁佛山普君圩、陈村、东莞石龙、河南、阳东。十四世 扬鹏、喜然等四人迁佛山、陈村、廉州、广州。十五世 厚度迁柳州。十七世 述彭二人迁英德、篁村、新会。十九世 五人迁澳门、美国。二十世 仁广等三人迁沙河、澳门、南洋。二十一世 九人迁广州、澳门、香港、越南、石叻、庇能、南洋、菲律宾、加拿大。二十二世 宝绵迁南洋。二十三世 汝坦、女提迁香港。 以上的所列,是一个极不完全的统计,但已可以证实李子周后代的繁衍呈散发式状态的判断。同时还可以看出:二世至十八世陈山李姓部分族人的外迁流向是四散的,无规律可言;而自十九世以后,主要流向是出国到南洋、北美洲一带。陈山李氏十九世人生当公元十九世纪后期,即鸦片战争以后。例如陈山名人李铁夫属于二十一世一代,他于1885年随堂叔到英属加拿大谋生。这个记载确凿的实例,与上述表列的内容反映的规律相符。因此这故,陈山村到近代之后,便发展成为著名侨乡。 至于李姓的陈山村内的人口繁衍史,由于资料不齐,现在已无法作出全面的统计与分析,仅能以陈山村六个里之一的松园里为例,作一典型介绍,从一斑窥全豹。 在明朝中期,陈山李氏七世李懿佑一支从龙怀里迁往东南800米开外的地方开居,该地初名蟠龙里,后改称松园里,至今传承19代人,历时500余年,另编一部自成体系的《松园里族谱》。该谱经过四次修订增补,比较完整。这四次修订分别是:①同治十一年(1872年),十九世族人李奇硕(名华平,号殿笙)主笔首撰,其子李人龙(名凤元,字桐初)助修,所记世系从七世祖懿佑起始。②民国十八年(1929年),二十一世族人李锡恒(字昭屏)增订。③民国三十七所(1948年),二十世族人李柏春(字人龙)增补,补记至二十三世。④1986年,二十二世族人李灿鎏增补(补记至二十五世)、整理及出版。据该谱所载,松园里自建村至1986年的500余年时间内,共传19代,生男丁共607人(平均每年生一丁左右),按世代分别统计如下表:世代19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丁数607 1 3 4 4 5 9 17 21 38 43 35 55 72 78 78 67 57 34 2 以上仅列出松园里历代男丁数,不包括妇女,当然也不是全村人数。制表者李柏春在1959年为此写了《松园里李氏族谱评》和《观松园里之既往及测其将来》两篇文章,对该里人口发展规律提出以下三个观点:(一)“人口之增减,系乎国家之治乱。凡国家升平则人口日增,国战乱则人口日蹙” 。他对本里人口进行分析说:“当十二世至十九世,是前清康熙至道光时代,国家盛平,故人口日增。二十、二十一两世,是道光至光绪时代,虽有战乱而非甚剧,故人口尚能维持原状。二十二、二十三两代,是光绪至最近时代,国家连年兵结,民不聊生,人口安得不蹙也。” (二)“地方之容人,视地利之生产能力而定” ,“容量有定额,过多则溢流” 。他认为,松园里之境界狭小,既无余地可以开垦,又无工业可以为生,年中地利之生产不足供百人之生活,所以造成许多人出外谋生借以赡养家口。松园里人口最盛时在十八世纪下半世纪,其时全村男女老幼共一百四五十名,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降到112人,“仍苦人口过多” ,因此一部分溢流于外,在乡人口不增反降是势所必然的。至1940年统计,居外之人数已与居乡人数相等。其后,居外人数必定要超过居乡人数的。(三)观念的转变。十八世纪后半纪全里人口鼎盛,并非地力所能承担,主要原因是外出谋生者出力维持。那时候外出者对故乡眷念深切,只是个人出外,家室仍留在故乡,家庭经济主要来源靠外头接济,全村纯农业户仅四五户而已。十九世纪以后社会风气大变,不仅外迁人数增多,而且外出谋生者动辄携眷而去,其年青未娶者往往就地娶妻而居。其能致富者固然不愿回乡,其不能致富者又有欲归归不得之苦。(引者注:本段所写“十八世纪” 、“十九世纪” ,是照李柏春原文抄录,按历史常识推之,疑所记有误,可能把十九世纪算成十八世纪,把二十世纪当作十九世纪。) 李柏春提出关于人口发展规律的观点是从历史事实中概括出来的,基本符合实际的。不单适用于松园里,也适用于整个陈山村。但是还需补充说明两点:(1)人口繁衍的速度,固然与国家的治乱密切相关,但同时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有直接关系。陈山李氏自宋末迁入,元明两代发展速度较慢,只是到了清康熙以后才迅速增长,这和全国人口发展情况是一致。中国的人口在清代以前长期在几千万的数字徘徊。到了“康乾盛世”增长迅速,除了有100多年的社会安定环境外,更与康熙奖励人口增长的政策有关。康熙五十年(1711年),清政府颁布了“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至乾隆朝中国总人口数便首次突破一亿大关。这个增长在松园里人口资料中有明显的反映。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随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但是陈山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却呈下降趋势,乡居人数相对减少,这是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缘故。(2)进入近代社会以后(19世纪下半期以后),社会结构复杂化,因此影响人口增减的因素也复杂多了。随着封建的闭关政策被打破,海内外沟通渠道拓宽了,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出国务工经商者大增,陈山逐步变成了侨乡,且进一步影响到人们乡土观念的淡化,外出者许多一去不返。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四个现代化政策的实施,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但是国家的大治,又带来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它对陈山人口的直接影响却是使乡居人口继续减少。虽然李姓族人的绝对数仍在增加,但陈山一村的乡居人口没有相应增加。现居外地祖籍陈山的人数已与在乡人口数持平,故有“外地也有一个陈山”的说法,这正表现出侨乡人口的特点。

三元李氏郡望陇西,奉李利贞为得姓始祖。李利贞为东夷首领皋陶的后裔。据《三元李氏族谱》载:“李姓源出甚早,远以鸟、夷之臬陶为血缘始祖,是偃姓后裔。”

皋陶为舜帝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遂以理为姓(古代李与理相通)。皋陶之后理征继承父志为商朝执法官。理征“执法不阿,为纣王所不容,终遭亡身之祸。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带幼子利贞逃难于伊侯之墟(今河南省安阳地区)时,饥饿不堪,见一棵李树上结着果子,便摘下来充饥,母子得以活命。为感激李子的活命之恩,便指树为姓,为幼子取名为李利贞。老子是贞利的第十七世裔孙,名耳,字伯阳、聃,周文王时(公元前770~前720年)任大夫。传至第56世李渊为唐朝高祖皇帝。

 《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性沉敏宽和,美器度,通涉经史,尤善文义。及长,颇习武艺,诵孙吴兵法”。这个被《晋书》大力称颂的人物,便是李。自古英雄出少年,李没有想到自己年幼时期的志向,竟在若干年后得以实现,令他有些惝恍,而作为天子,他能从容在文学家和政治家的身份中转换,着实也令人钦佩。

 李(351年——417年),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自称西汉将领李广十六世孙,十六国时期西凉政权建立者。李的出身不错,因他祖宗几代都在河西为官,故称为河西望族。从小就生长在大家族里,因而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少英敏好学,博涉经史,抱负远大。他小的时候极其聪慧,尤其擅长文学,加之性格沉稳、气度宽宏,因此很为周围人所器重和称道。李家族世代都是豪门大族,他的高祖父李雍、曾祖父李柔,都在晋朝做官,他在少年时期就下定决心,要图鸿鹄之志。

 李稍长一些,对兵法有了兴趣,每天潜心研读《孙子兵法》,这为他以后的建立政权奠定了基础。隆安元年(397年)三月,后凉建康太守、京兆人段业自称凉州牧,建立北凉政权,李和其同母异父的弟弟则共事段业,时为敦煌太守的孟敏死后,因李的品行而极力推举李为他的接班人。李就此在担任宁朔将军、敦煌太守,向段业称臣。

 后凉吕光末年,吕光的政权已经走向了末路,趁着吕氏子弟争夺王位的机会,段业趁机叛吕自立,自称凉州牧。时任敦煌太守的孟敏投降段业,孟敏死后,因李的品行而极力推举李为他的接班人,李和其同母异父的弟弟则共事段业,李就此在担任宁朔将军、敦煌太守,向段业称臣。李凭借自己的才干,在军中的威望很高,也很受段业的赏识。仕途一帆风顺的李,遭遇了兄弟的反目。

 当年和李交情笃深,并结为刎劲之交,而现在他却在段业面前说李的不是,妄图以此来取得段业的宠幸。索嗣在段业面前说,李出身不凡,才华兼备,在军中的威望很高,君王一定要注意,不要让李跑到你的头上去了,段业听后,于是让索嗣代替李担任敦煌太守。索嗣就立马率领五百骑兵前去敦煌任职,离城很远索嗣就让李来接自己,李疑心有诈,于是先派宋繇前去拜见索嗣,先稳住索嗣顺便打探下虚实,宋繇回来后告知李,索嗣态度倨傲兵力不多,应该极容易打败,于是李派遣几员大将攻击索嗣,索嗣大败而走。李在索嗣逃走后,立马上书请求处死索嗣,恰好朝野中辅国将军沮渠男成也很讨厌索嗣,也上书请求除去索嗣。迫于形势只好杀了索嗣以安抚局势。这一年的冬天尤其冷,就在这个冬季,段业的北凉被沮渠蒙逊所夺。隆安四年(400年),北凉的晋昌太守唐瑶反叛北凉,向敦煌、酒泉等六郡传发檄文,推举李为冠军大将军、沙州刺史、凉公,兼任敦煌太守。李趁势建立建立西凉政权。

 李是一个很有政治才能的人,他建国以后政治、经济两手抓,一方面依靠势力比自己强大的南凉,对付北凉,同时向东晋示好,暂时求得国外局势的稳定;另一方面,又积极发展经济、休养生息,施行仁政慢慢恢复生产,李上台后的手段,赢得了百姓的称赞。但是西凉依旧难逃被毁灭的宿命,虽然李自身是个文人,也极其重视文化发展,重用人才,他的人才多是学者,恰恰忽略治国最重要的是军事力量,导致西凉的军事实力极其微弱,这是西凉败亡的主要原因。李的西凉虽然在历史上之存在了21年,但是他的文章和事迹,却能被人们千古传颂。

 自称是李广十六世孙的李与唐朝李家又是什么关系?何以唐玄宗会尊李为始祖,也就是说李不是李渊的祖先?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要清楚,在南北朝时期,个人的出身极其重要,直至唐朝建立,唐朝统治者为抬高自己的门第都会将自己的祖先追溯到名门望族。

 按照正史中的说法,唐王朝的皇室李氏家族出自陇西,史书的记载陇西望族李冲的家谱是: 李——李——李宝——李冲。李渊的七世祖李,就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割据河西的西凉政权的创立者,可是世家大族重视的是文官而非武将,将家世追溯到抗击匈奴一辈子也未能获得封侯的李广,不见得能给李氏增加什么光彩。为改变这种状况,皇室不得不下功夫为自己寻找一个更富有号召力的祖先。于是,李氏将其始祖由李上溯到李广,再上溯到先秦道家学派的始祖、后来被道教 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李耳,宣称唐高祖李渊是李耳的五十六代孙,唐太宗李世民是李耳的57代孙。

 可以说,把李说成自己祖宗是李唐皇室自称的是孤证,当然,这些都是公开的争议。要搞清楚真相,或许让李、李冲的后人和李唐皇室后人的做个基因鉴定了。不过,这显然是无稽之谈。

盛世王朝刚建立,皇帝赶紧找来“老子”做祖先,去除胡化气息

史趣

老子是春秋时期的人物,也是道教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一生著书立说,后世影响深远,历朝历代都对他尊奉有加。这种尊奉在唐朝时期体现得最为明显。通过几件大事,我们可窥一斑:

武德三年(620年),唐高祖李渊封老子为始祖,并在老子故里大兴土木建造宫阙殿字;

乾封元年(666年),唐高宗幸老君庙,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并创建祠堂;

光宅元年(684年),武则天追封李母为“先天太后”,并为之扩建李母庙,规模宏大,称为洞霄宫;

开元十三年(725年),唐玄宗李隆基加封老子为“大圣祖高上金阙天皇大帝”,并立《道德经注》碑一通。

有唐一代,对老子尊崇有加,不仅自称是老子后裔,还屡屡行追封之事。这是为何?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从姓氏来看,李唐皇室同姓,或有某种联系,又或许没有关系,没有人说得明白。但在隋朝末年,一条李氏当王的谶言则传得沸沸扬扬。这条谶言脱胎于晋代的一个传说:老子后裔李弘当有天下。李弘是道教太上老君降世化名,当时农民起义中大都打着李弘降世的旗号。正如《老君音诵诫经》所云:“但言老君当治,李弘应出,天下纵横,反逆者众,称名李弘,岁岁有之”。从此,老子、李氏、道教、皇帝之间便建立某种神秘的联系。

及至隋朝末年,天下大乱之际,老子后裔将要取代隋朝的传闻再度甚嚣尘上。因为这个传闻,隋炀帝误杀了与李弘同音的左武卫将军李浑及其侄子李敏。这是在朝内。在朝外,扶风人唐弼聚众十万起义,也“推李弘为天子”;李轨割据凉州也曾深信“李氏当王”。可见,当时“应谶当王”是普遍受到欢迎的。

李渊晋阳起兵犹豫不定,后来道士王知远密献李氏为王之类的图谶,这才打破了李渊的心理障碍。及至李渊得以称帝,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李氏当王”的谶言。

李渊是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后裔,胡化气息浓厚,李渊自称老子后裔自然难以使人信服。所以,李渊称帝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追认老子为祖宗,并将道教提高到“本朝家教”的尊崇地位。李世民即位时,更是发扬了李渊的做法,坚决拥护老子祖先的地位,还将道教地位进一步提升,位列佛教之上。

老子由民间进入宫廷,道教上升为国家宗教,这在中国历史上都是不多见的,甚至是绝无仅有的。

畲族李姓 畲(she),意为烧榛种田,即在播种之前将田中的草木烧去,以灰作肥料。畲族即因从事畲耕(即刀耕火种)而得名,他们自称“畲民”或“山客”,1982年统计约有368万人,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5省60多个县(市)的部分山区,以福建、浙江两省为最多。他们通用汉语,主要从事农业,长期和汉族人民杂居,关系十分密切。福建霞浦县畲族族谱中记有“唐光启二年(886年),盘、蓝、雷、钟、李有三百六十余丁口,从闽王王审知为乡道官,由海来闽”,这说明唐朝末年福建有畲族李姓。元末有福建农民起义首领李志甫,据说就是畲族人。

犹太人中的李姓

犹太人古称“希伯来人”,公元前13世纪曾在巴勒斯坦居住,用希伯来语(属闪含语系闪语族),公元前11世纪建立以色列王国,创犹太教。公元1至2世纪罗马帝国统治期间,绝大部分被赶出住地,其中散入欧洲的受到迫害屠杀,或与当地民族结合。犹太进入中国,约始于唐代;有较多的人来中国,是在北宋中叶。北宋时进入中国的这一批犹太人,其先祖在公元前2世纪 70年代离开犹太本土,流徙到印度的孟买地区,在那里定居了1100多年之后,于 11世纪中叶或后叶,又循海道向东推进,到达了中国。他们来到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向皇帝殷勤致意,并进贡西洋布。皇帝接受了他们的贡品,同意他们“留遗汴梁”。于是,这一支犹太人就在开封定居下来,并分别取了汉人的姓。与此同时,还有一些犹太人散居于洛阳、北京、南京、杭州、宁波、泉州等地,但人数最多是住在开封的犹太人。住在开封的这一支犹太人移民,以李姓为首,共有李、俺、艾、高、穆、赵、金、周、张、石、黄、聂、金、张、左、白等 17姓,其中两李、两金、两张为“同姓不同家”。金世宗大定三年(1163年)他们在开封上市子东南(今南教经胡同)购置土地,建筑寺院,取“清者精一无二,真者正而无邪”之意,名为清真寺,通称礼拜寺,作为开封犹太人宗教活动的中心。这所寺院,是中国历史上创建最早、保存时间最长、最为著名的中国犹太人的礼拜寺。到了明代,开封犹太人进入鼎盛时期,教徒发展到500余户,约4000余人。崇祯十五年(1642年)九月,明军掘黄河堤放水淹李自成起义军,使开封沦为泽国,开封犹太人逃亡各地,直到清康熙元年(1662年)重建开封城时,幸存的犹太人才随同汉、回民返回开封,后又在寺院旧址上重建了清真寺。

清初,开封犹太人有李、艾、赵、张、高、金、石7大姓,李姓仍居首位。现在,开封犹太人尚有4姓,仍有李姓,他们已完全接受了中国文化。

三、赐姓改姓

封建社会的赐姓,是最高统治者出于自己的意志,将别人已有的姓抹掉,换成另一个姓;因皇帝的姓最为尊贵,称为“国姓”,所以,皇帝赐给臣属的姓大都是自己的姓。皇帝赐姓,往往出于褒赏、恩惠、笼络,目的是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被赐姓者来说,则是一种莫大的荣誉,会使全家全族感到无尚荣耀。唐朝皇帝赐姓之风,盛于以前咨朝,自开国皇帝李渊开始,至末期的昭宗李晔,一直绵延不断。

李勤(594—669) 本姓徐,名世-勋,字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东南)人。家富有,初从翟让起义,参加瓦岗军,因功封东海郡公,瓦岗军失败后降唐,被唐高祖李渊任为右武侯大将军,封曹国公,赐姓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单名(责力)。

李粲 滑州人,本姓丙,在隋朝任屯卫大将军,唐高祖李渊入关后,率众归唐,被授宗正卿,封应国公,赐姓李。

李子和 蒲城人,本姓郭,原在隋朝做官,曾以罪徙榆林,唐高祖武德初年献款,被任为灵州总管,后又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刘黑闼起义,因有功,被赐姓李,封夷国公。

李抱玉 河西人,本姓安,唐高祖时功臣安兴贵的后裔,原名重璋,善骑射。唐玄宗李隆基以其战河西有功,为他改名抱玉。安禄山叛乱时,安抱玉镇守南阳,上书朝廷,说耻与逆臣安禄山同宗,要求改姓,于是唐玄宗赐他姓李。

李忠臣 蓟人,本姓董,名秦,少年时从军,憨直不通书,但努力奋斗,因有战功,被唐肃宗李亨赐姓李,赐名忠臣。

李国臣 河西人,本姓安,膂(1u)力过人,积功升任云麾大将军,被唐肃宗李亨赐姓李。

李宝臣 奚族人,原为范阳守将张锁高的养子,名忠志,字为辅,为安禄山、史思明的部属,随安、史叛唐。761年,史思明死,他献恒、赵、深、定、易5州,唐代宗李豫升他为礼部尚书,赐姓李,赐名宝忠,封赵国公。

李光进 其祖先为河曲(今青海省东南境黄河曲流处)羌族,姓阿跌氏,唐朝贞观中期内属,以其地为鸡田州,光进随从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收复两京有功,于大历年间被唐代宗李豫赐姓李。

李元谅 安息人,本姓安,少为宦官骆奉仙所养,冒姓骆,名元光,勇敢有谋略,唐德宗时与李晟收京师,贞元年间因守备有方,避免了一次与吐蕃的战争,被赐姓李,赐名元谅。

李全略 本姓王,名日简,以功累官横海军节度使、沧德棣州观察使,被唐穆宗李恒赐姓李,赐名全略。

李茂勋 回鹘(即回纥)族阿布思后裔,降唐后,受到兵部尚书张仲武的重用,后因积功较多,被唐宣宗李忱赐姓李名茂勋。

介绍文件

李姓迁徒史

李姓迁徙史

先秦时期

李姓从形成时起,族人世居今河南鹿邑一带,春秋时期的李耳,是正史中立传的第一个李姓人物。李耳,字伯阳,外字聃,号老子,生于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 (管理藏书的史官),是春秋时的思想家和道家的创始人,传为《老子》一书的作者。古书有的说他是周平王时(春秋初期)人,又说春秋末期的孔子曾向他问礼,于是就说他活了160多岁或200多岁,是因为修道养寿才活了那么大岁数。《老子》又名《道德经》、《老子五千文》,是道家的主要经典,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包含着某些朴素辩证法因素,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后来唯物、唯心两派都从不同的角度吸收了老子的思想。

据《新唐书》记载:李姓始祖李利贞也是娶陈国契和氏家的女儿,生儿子叫李昌祖,后在陈国任大夫,住在苦县。李昌祖的儿子叫李彤德。彤德的曾孙叫李硕宗,被周康王赐采邑(采邑也叫食邑、采地或封地,是奴隶社会时期帝王或诸侯封给卿、大夫的连同土地上劳动的奴隶在内的土地。)于苦县。李硕宗的五世孙叫李乾,字元果,在西周任御史大夫,娶益寿氏女婴敷,这就是李耳的父亲和母亲。李耳的后代李宗,字尊祖,在魏国做官,被封于段,为干术大夫。李宗之子李同为赵国大将军,孙李兑为赵相,曾孙李跻为赵国阳安君。李跻有两个儿子:李云、李恪。李恪的儿子李洪,任秦国(在今甘肃、陕西一带)太子太傅,其孙李兴族为秦将军。李兴族之子李昙,字贵远,在赵国做官,封柏人(今河北唐山)侯,后又入秦,任御史大夫。李昙有4个儿子:崇、辨、昭、玑。他们及其后代因分别在外地任官、定居而分出两支:长子李崇,任陇西(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县)守,封南郑公,为陇西房;四子李玑,战国末任秦国太傅,李玑的二儿子李牧在赵国做官,定居在赵郡(治所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南),为赵郡房。后来,陇西房又分为39房,赵郡房又分为东、南、西3组。

李耳以后,李姓人口逐渐增多。春秋时晋文公(都城在今山西翼城东南)的理狱官李离、战国时魏文侯(都城在今山西夏县西北)相李悝,都是早期迁入今山西境内的李姓人;战国时被秦昭王任为蜀郡(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守的李冰,是最早迁入今四川的李姓人;李耳之孙李同,到赵国(都城在今河北邯郸)做官,是最早迁入今河北的李姓人;李同裔孙李恪的儿子李洪,到秦国(都城在今陕西咸阳东北)做官,是最早迁入今陕西的李姓人;李洪裔孙李昙,在秦国任御史大夫,其长子李崇开创陇西房,四儿子李玑的二儿子李牧开创赵郡房,形成李姓宗族最重要、最根本的两大支派。

两汉、三国时期

两汉、三国时期,李姓人又在许多地方开辟出新的聚居点。西汉时,李姓有徙居今山东、江西者,如李耳裔孙李解,因在胶西国做官,留居高密(今山东高密县西南);更始初任军师将军的李淑为豫章 (今江西南昌)人。到东汉、三国时,李姓有更多的人走向四面八方,向东北已发展至今辽宁一带,如东汉时率乡勇抗击海贼的李久为辽东 (今辽宁辽阳)人;向西北已发展至今宁夏一带,如东汉末车骑将军李催为北地(今宁夏吴忠西南)人;向东南又发展至今江苏,如东汉时善风角占候之术的李南为句容 (今属江苏)人;向南已发展至今广东、湖南、湖北,如东汉时交趾刺史李进为高要 (今属广东)人,三国时吴丹阳太守李衡为襄阳(今属湖北)人;向西南已发展至今云南,如三国时蜀汉兴亭侯李恢为俞元(在今云南澄江县境)人。

三国时,魏文帝立“九品官人法”,州设大中正,郡设中正,执掌用人权,从此形成把持政权的土族制度。在这个任人以“家世”为重的时代,“士族”行列里没有李姓。东晋、南朝时期,排列士族姓氏等级,把北方山东(指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在一郡之内的大姓望族称为郡姓,列王、崔、卢、李、郑为大姓。因为士族门第大抵是由祖先有声望、代代保持富贵、常有功臣名人、一家男女熟习礼教的形式和表现异于常人的风尚、能谈论、有文章等各种因素构成的,说明李姓已经崛起。但是,这里所列的大姓仅限于“山东”地区,说明当时李姓还不是全国的大姓。十六国时,先后出现了两个李姓政权——大成国和西凉国,从而提高了李姓声望。

隋唐时期

陇西李氏自西魏、北周至隋代,世代为皇亲国戚,官位显赫,至隋末,在朝廷内外已具有相当雄厚的实力,因之为唐代李姓的空前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这一历史时期,李姓除分布于上文所述的地区外,又有今内蒙古、浙江、安徽等省区的李姓人载入史册,但总的来说,李姓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李姓从形成时起,族人世居今河南鹿邑一带,在这长达几百年的时间内,虽然也有人在朝做官,但因知名度不高,所以,几乎是默默无闻。

随陈化父子入闽 唐朝初期,朝廷派陈政任岭南行军总管,率兵往闽南镇压“蛮獠啸乱”,后其子陈元光继任,平定了局势。固始籍将佐李伯瑶随陈氏父子入闽开发漳州,功绩卓著,留居当地,其子孙散处龙溪、漳浦诸县。

武周时避祸南逃 唐高宗皇后武则天,690年废睿宗李旦,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她任用酷吏,屡兴大狱,使宗室、朝臣不少人被牵连冤杀。为了避祸,宗室李姓部分人从长安、洛阳逃到比较安静的江南定居。

避“安史之乱”南迁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冬,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及其部将史思明,以诛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历时八年方被平定。这场战乱,使中原人民遭受了空前浩劫,大批人被迫逃往江南避难,其中有一批李姓人。

李光弼徙居金陵唐朝大将、营州柳城契丹族人李光弼,天宝末年任河东节度使,与郭子仪一同平定“安史之乱”,因功被封为临淮郡王。762年出镇徐州,进封临淮王,徙居金陵(今江苏南京),从此子孙蕃盛,形成金陵李氏,后分衍于江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李德裕贬死崖州 始于唐穆宗时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朋党之间将近四十年的斗争,史称“牛李党争”。唐武宗即位后,任李德裕为相,李宗闵被贬死,牛僧孺亦被黜。到了唐宣宗时,牛派得势,李派则全遭罢斥,李派首领李德裕被贬为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琼山县东南)司户,于850年病死,其子孙有部分人留居当地,成为最早徙居海南的李姓人。

随王氏兄弟入闽 唐末至五代年间,因中原地带长期动乱,河南因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率众起义,最后在福建创建闽国。河南一些李姓人随王氏兄弟入闽,定居于莆田、晋江,后又分支宁化、上杭、邵武、清流等地,进而又向西发展,分布于广东、广西的一些地方。

两宋时期

唐代以后,出于多种原因,李姓播迁更加频繁,分布地更为广泛。其中,迁徙人数较多的是宋代“靖康之变”时的南迁。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冬,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次年4月,金国贵族俘获宋徽宗、宋钦宗及其宗室、后妃等数千人,并掠走大批珍宝器物、皇家藏书,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1127年5月,康王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即宋高宗),史称南宋。同年10月,南宋政府南迁扬州,后又逃到镇江,再逃至杭州。这一时期,中原人因之多次大规模南迁,有的追随宋高宗赵构的足迹,有的则自找去处,总的流向是长江以南地区,其中有许多李姓官绅士民。此外,还有抗金义军中的李姓人辗转南迁。如王屋(今河南济源)人李兴,领导一支抗金义军转战于黄河两岸,因作战失利,李兴率领所部义兵万余人南渡归附南宋。迁徙江南的李姓人,以寓居浙江、江苏者为多,其次还有迁至上海、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者。例如,覃怀(今河南武陟)人李曾伯,举家渡江后居嘉兴 (今属浙江),宋理宗宝佑年间举进士,后累官治海制置使;李芾从开封徙居衡州(今湖南衡阳),恭帝德佑初知潭州;开封饮食业以烹饪羊肉著名的厨师“羊肉李七儿”、以善于用肉和各种莱肴做汤闻名的“杂菜羹李婆婆”等南迁后在杭州重操旧业。

明清时,李姓已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

移居台湾

明代,李姓已基本上遍布大陆各省,从明末开始,闽、粤李氏陆续有人东渡台湾海峡,到台湾岛求生存与发展。明朝天启年间,颜思齐与福建南安人郑芝龙设寨于台湾的笨港(今北港),郑芝龙曾多次招徙福建漳州和泉州沿海的汉人到台湾垦荒。当时有李魁奇为郑芝龙守寨,这是入台最早的李姓人。

1661年,郑芝龙之子郑成功率领将士数万人进入被荷兰人占领的台湾,经过8个月的战斗,赶走了荷兰侵略者,于1662年2月1日收复台湾。此后,郑成功在台湾建立行政机构,推行屯田;随从他前往的将士,也都留在了那里,共同开发台湾。郑成功在收复台湾的5个月后病死,其子郑经嗣位,据守台湾至1680年。郑氏父子入台、治台时期,有许多李姓人追随左右,在收复台湾的战斗及开发台湾的事业中,做出优异的成绩。仅收入《台南市志·人物志》中的李姓人物就有:延平郡王府兵都事李胤,思明知州李景,右先锋镇李茂,守卫澎湖的右先锋镇领兵副总兵李锡,右冲镇李昂,为郑经袭位立有大功的李思忠,水师二镇先锋营副将李富,总理官李瑞,中提督下副将李芳,果毅中镇下部司李升,游兵镇中营守备李忠,游兵镇管炮守备李受等多人。《台湾通史》等文献也有许多篇幅记述明郑时期李氏的在台活动,如:永历(南明桂王朱由榔年号,始于1647年,郑成功及子经、孙克块沿用至1683年)十八年,明朝遗臣李茂春随郑经入台,定居承天府永康里;永历二十二年,平和人李达入垦大糠榔西堡潭;永历三十七年,淡水通事李沧,获准前往卑南(今台东)采金。

清政府领有台湾后,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置台湾府,不久,闽、粤李姓移民接踵拥至台湾中部;雍正、乾隆时入台人数日渐繁多,垦殖地不断扩展。至清末,台湾的平原和盆地已经被开拓殆尽,入台的李姓人只好向山区求发展。对此,《台湾篇》等文献有较详细的记述,如:康熙二十四年,李婴进入鹿仔草堡开垦;康熙二十九年,闽人李阳,入垦他里雾堡田头庄;康熙三十二年,闽人李云龙,入垦学甲堡(今台南县学甲镇);康熙六十年,粤籍义民李焕挺,居于下淡水港,平定朱一贵之乱有功;康熙末年,粤人李贞镐,入垦哆哕咽堡前大埔庄;康熙年间,龙溪商人李元,入台湾府(今台南市)开设糖廊,号“李胜兴”;康熙年间,南安人李碧,与黄放合垦于大糠榔西堡港尾寮庄;雍正九年,粤籍义民李伯寿,居于彰化阿束庄附近,大甲西社番变时不幸战死;雍正末年,李、陈、郭、蔡、尤等姓,合垦于苗栗二堡苑里;嘉庆初年,李、谢、林三姓入垦东螺西堡宝斗庄;嘉庆十七年,李享等人入垦奇莱荒埔(今花莲县);嘉庆二十三年,李、王、张三姓计140人,合力开辟井子脚的新盐田;道光七年,李合吉等人入垦奇菜荒埔……总之,三百多年来,闽、粤李姓络绎不绝于台海道上,他们定居台湾后,披荆斩棘,凿山辟田,为开发和建设台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走向世界

李姓向海外发展,早于向台湾移民,除由于特殊历史原因早已形成的越南李姓和朝鲜李姓外,最早移居海外的是明朝初年由福建徙居日本的李姓人。这些人熟悉水性,善于驾船,去琉球国(日本西南部琉球群岛)后,有李荣、李杰、李敬、李进、李隆、李陆、李珍、李华、李弥、李叶等人,曾受琉球国的派遣,作为出使明朝、清朝的通事。《明会要》记载的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赐给琉球国“闽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来朝贡”,其中就有李姓人。这些李姓人,后来定居于今冲绳岛那霸市近郊的久米村一带。

清代以来,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南方沿海一些居民开始渡海远徙,到南洋(亚洲东南部地区,即“东南亚”)谋生,其中有许多李姓人。据有关史料显示,早期下南洋的人,主要是福建漳州、泉州、福州及广东广州、惠州、潮州、嘉州、琼州(今海南岛)等地的男性青壮年,他们通过香港、澳门、厦门、汕头等口岸出境,乘船南行,历尽艰难曲折,到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由于他们无力支付路费,绝大多数是以“佣工”的身份,通过中介机构被转贩到南洋的。当时的香港合安栈、新加坡广福泰栈等,就是专门从事拐卖、贩运华工的机构。他们到达南洋诸国后,基本上都是做苦工,经过一番艰苦劳动后,有的在经济上稍有积蓄,便做点小本生意,待有一定资金时,转而经营商业,赴南洋者并非都能获得成功。尽管如此,奔赴南洋人仍络绎不绝,以致一浪高过一浪。在南洋诸国拥有较多人口的李姓华人,就是这一时期迁入的。

李姓远涉重洋到大西洋西岸的欧、美各国,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1848年,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由于缺乏采矿劳力,便在中国东南沿海招募华工,其中有闽、粤等地的一些李姓青壮年,这些华工为美国西部的早期开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解密唐朝文化繁荣基因,我们不难发现,其间政府的引导功不可没。在统一、开放的背景下,统治者不断调整政策对宗教加以扶植佛教、道教与儒学,并称“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魏晋南北朝时期,释、道、儒三教为了维护各自的地位,既相互争斗,又相互渗透。到了唐朝,在统一、开放的背景下,统治者不断调整政策对宗教加以扶植,使这种局面得到较大改观。 唐朝开国之初,李渊为了抬高门第,神化统治,认李耳为先祖,将道教地位排在佛教之前,令王公以下皆习《老子》,使道教得以大力发展。武则天想当女皇,实行武周革命,僧人怀义、法明则造《大云经》宣传武则天是弥勒佛下凡,为其大造舆论。武则天上台后大肆佞佛,广建寺院,普度僧尼,下令天下寺院收藏《大云经》,将佛教地位抬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唐玄宗在位,欲振兴李唐王朝,革除武周后期的不良影响,复将道教放到佛教之前。尽管前后的统治者出于各自的政治需要,使得佛、道

李姓是中国的大姓,但不全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后代。李姓由来有几种说法:

1、出自赢姓,李氏的远祖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五帝”时代的高阳氏颛项,出自赢姓。

2、出自姬姓。商朝时期,居武落钟离山的巴人,巴人以虎为图腾,巴语读虎为李,当虎图腾演化为姓时,巴人崇仰汉人之姓,遂依音用李姓。公元前303年,巴人李姓在四川建立大成国,史称成汉,这是李姓在中国所建的第一个王朝,后灭于东晋。

3、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4、唐王赐姓。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扩展资料:

蜀汉时期,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

汉晋时期,北方游牧的少数民族内附,部分匈奴人和鲜卑人随之被赐为刘、李等姓;

北魏时期,孝文迁都洛阳后,实行文化上全面汉化政策,鲜卑族有复姓叱李氏被封为李氏  。北魏皇室鲜卑拓跋氏实为汉将李陵后裔。

宋朝时期,李姓大约有56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72%,排在王姓之后,为宋朝第二大姓。李姓第一大省是河北,约占全国李姓总人口的116%。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四川、河南、山东,这四省李姓大约占全国李姓总人口的44%。

明朝时期,李姓大约有51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55%,仅排王、张之后,为明朝第三大姓。宋元明时期,李姓人口不但没有增长,反而减少,600年中李姓总人口减少了10%。这与北方地区长期战乱,尤其是元朝的野蛮统治有密切关系。

当代李姓的人口已达9200多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738%。从明确至今500年中李姓人口由510万激增到近9200万,近18倍。李姓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四省,大约占全国李姓总人口的32%。

-李姓

唔…不知道你是想要全部的李氏族谱还是什麼?李氏是中国第一大姓,自古至今历史悠久的李氏血脉已错综复杂,太过庞大无法以树状图表示,所以我只能简单列出李氏的直系列表,希望你不要介意:)

李氏在历史上有:一李氏门阀:1陇西李氏 2盛唐李氏

二李氏迁徙:1过江李氏 2湖广李氏 3迁台李氏

李氏得姓後的直线李系

01李利贞 02李昌祖 03李彤德

04李庆    05李承    06李硕宗

07李显    08李爽    09李环鼎

10李爵   11李寅龙   12李熙宠

13李尧性  14李辉    15李连顺

16李乾   17李耳    18李宗

19李同   20李忩    21李跻

22李恪   23李洪    24李兴族

25李昙   26李崇   27李瑶

28李信   29李超    30李仲翔

31李伯考  32李尚    33李广

34李敢   35李禹    36李丞

37李先   38李长宗   39李君况

40李本   41李次    42李轨

43李龙   44李艾    45李雍

46李柔   47李翕    48李昶

49李皓   50李歆    51李重耳

52李熙   53李天赐   54李虎

55李昺   56李渊    57李李民

58李治   59李旦    60李隆基

61李亨   62李豫    63李适

64李诵   65李纯    66李忱

67李璀   68李晔    69李祝

70李熙照  71李韬云   72李英亮

73李新成  74李训教   75李泰青

76李泳定  77李纲    78李贵

79李奎    80李孟(奇)  81李珠

82李火德

入闽始祖李火德到李登辉的直线李系表

01李火德     02李朝文(三一郎)  03李千三郎

04李三五郎    05李淑良(五三郎)  06李宏德(千五郎)

07李衍宗(大六郎) 08李德玉      09李子华

10李天禄   11李成聪      12李月辉

13李玉富  14李鉴       15李选

16李接山     17李向春      18李弘照

19李维兹     20李仕荣      21李崇文

22李兴发     23李乾聪      24李财生

25李金龙     26李登辉

入闽始祖李火德到李光耀的直线李系

01李李火德  02李三三郎   03李四六郎

04李八千郎  05李念三郎   06李万一郎

07李德明   08李守己    09李均甫

10李子显   11李仲义    12李安

13李龙珠   14李鸾     15李万孜

16李德轩   17李汝富    18李润宇

19李衍白   20李海如    21李桓若

22李崇万   23李统材    24李立斌

25李协裔   26李犹虎(云龙)  27李搌坤

28李光耀   29李显龙井   30李鹏毅

PS:上面的三个表摘录自《中华姓氏通史》

这些是我从网路上摘录下来的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请问:南阳陆营村7 8组十字路上 李姓辈份怎样排 我所知道的:寅-勤-泽-?

李姓渊源概述 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源远流长,人数众多。据1984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李姓占汉族人口的79%,将近八千万人。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