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的商是哪个商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1收藏

百家姓的商是哪个商,第1张

商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百四十四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二八。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于子姓,出自上古时期商王朝贵族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载:“唐尧封帝喾之子契于此,传十四世至成汤,灭夏而有天下,以商为国号,后商被灭于周,子孙以国为氏。”相传,在远古时期,帝喾有个妃子叫简狄,她外出游玩是误食了玄鸟蛋,因而受孕生子名“契”。契长大后,仁惠博学,被舜帝任命为司徒,负责教化民众。后来,因契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赐姓为“子”,敕封在商邑(今陕西商县),组成了商族部落,号为“商国”。一直到契的第十四代孙成汤灭了夏王朗,建立了商王朝,其后裔王孙贵族开始以国名为姓氏,称商氏,为商王朝贵族为官者的专有姓氏。据典籍《遗子先生文集》记载:“自典而降,得姓者十四,契始封商,以子命氏。”另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上的记载:“商汤被灭于周,后世子孙就以故国号为氏,世称商氏。”

商王朝最终为周武王所灭,之后,商氏从贵族之姓转为庶姓,仍称商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史称商氏正宗。商氏族人大多尊奉契、商汤(成汤)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出自成汤二十五世孙皋辛隐居于商城之东,遂以商为姓。

源流三

相传黄帝的重孙以地名(今陕西商县)命姓。

源流四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商佳氏,亦称尚佳氏,满语为Sa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海西女真,世居鄂和(今吉林蛟河西北部),后多冠汉姓为商氏、桑氏、尚氏等。

⑵乌库理氏,亦称乌色里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乌古伦部,满语为Ukuri Hala,汉义“细鳞鲮鱼”,世居黑龙江两岸,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商氏、刘氏、乌氏、李氏、讷氏、桑氏、鱼氏等。

《遗山先生文集》卷三九《曹南商氏千秋录》记载:曹南商氏,族姓所起,见于远孙正奉大夫赠昌武军节度使衡所著《千秋录》备矣。盖自少典而降,得姓者十四。契始封商,以子命氏,十三世而至汤,十七世而微子代殷,后为偃王。避宋宣祖讳,改殷姓为商姓。

源流五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大夫商鞅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姓纂》记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春秋时期,卫国有一法家名士叫公孙鞅。公孙鞅,亦名卫鞅,公元前390~前338年待考,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公孙鞅是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为卫鞅,后被秦孝公嬴渠梁封于商邑(今河南淅川),后人称之商鞅。

在商鞅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族封地名称、或名号为姓氏者,称商氏,亦世代相传至今。

姓商的历史名人和当代名人 商容

他是第一位出现于史籍的商姓人士,传说是纣王时官拜大夫,因忠言直谏,被纣王罢官。周武王克商后,商容归周朝,钦慕他的为人,曾特别旌表其闾,并嫁以女儿,所传后裔以商为姓。这也是有的学者认为他是后世商姓得姓始祖的原因。

商高

周代数学家,他写了中国第一本数学著作《周髀算经》。

商泽

春秋末年鲁国人。字子秀,一作子季,孔子弟子,为七十二贤之一,以涉览六籍为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雎阳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封“邹平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称“先贤”。

商瞿

春秋末年鲁国人。字子木,孔子弟子,比孔子小二十九。孔子把《易经》传授给商瞿,商瞿传给楚国人犴臂子弘,子弘传给江东人矫子庸疵,庸疵传给燕国人周子家竖,周竖传给淳于人光子乘羽,光羽传给齐国人田子庄何,田何传给东武人王子中同,中同传给川人杨何。杨何在汉武元朔年间,因为研究《易经》出任子当朝的中大夫。

商鞅

战国时期为秦奠定统一基础的功臣,是人所共知的历史人物。当时,他以刑名法术之学,被秦孝公重用为相,定变未能令,废井田,开阡陌,改赋税之法,结果在短短的十年时间之内,使得秦国面貌大变,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秩序井然。商鞅也因此被封于商公邑,号为商(或上)君。有学者认为,商鞅的后代子孙就以封邑名作了姓氏。

商挺

元初大臣。字孟卿(1209-1288),晚号左山老人。曹州济阴(今菏泽)人。宪宗三年(1253年),奉蒙古封君忽必烈征召至盐州,任京兆宣抚司郎中,抚定关中。又升空抚司副使,受命兼治怀孟。八年(1258年),复得忽必烈召见,与商军政要务。明年,力助忽必烈取得汗位。任陕西、四川等路宣抚副使,与宣抚使廉希宪等共同挫败蒙古将领哈刺不花、浑都海等人的叛乱。改佥陕西、四川行省事,晋参知政事。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召入京拜为中书参知政事。历任同佥枢密院事、佥枢密院事、枢密副使等职,于元初军政制度多所创建。九年(1272年)十月,赴京兆皇子王相府任王相。十五年(1278年)以王府内讧,株连罢职、籍家。无罪获赦后,隐居不出。死于京城。仁宗延佑初年,追封推诚协谋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公,谥“文定”。能诗赋,兼工书法。著有《藏春集》6卷。

商辂

字弘载,号素庵,明朝人。正统间乡、会、殿试皆第一。景泰间官至兵部尚书。成化初进谨身殿大学士。他为人平粹简重,宽厚有容,至临大事、决大议,毅然莫能夺。著有《商文毅公文》。

商景春

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进士,曾任湖南桃源知县,归休后隐居于偏僻的福清赤礁。宋末元初,景春之弟景夏组织义军抗元,失败被俘,自杀,商氏族受清剿。景春的长子商禹和第三子商当逃避于赤礁,战事过后,商禹回居石竹,商当留在赤礁,分别传下长房和三房裔孙。景春的次子商稷,逃到漳浦,见县治西南鹿溪之滨一片沃土,便住下来垦荒拓土,传衍第二房裔孙,建立商氏埔社,并传衍后裔于杜浔和诏安。

商大节

(1489年~1553年)明代大臣,字孟坚,钟祥人。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任丰城知县,后提升为兵科给事中,因事被谪为盐城县丞。不久,出任广东佥事,镇压海南岛黎民的反抗。后升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兼提督紫荆各关。时蒙古贵族俺答率兵入犯,进逼京都,他奉命率五城御史统领城中居民及入京应试武生守御。俺答兵退后,奉命兼管民兵,经略京城内外,官进右副都御史。为大将军仇鸾所妒,世宗听信谗言,将他下狱。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仇鸾死,其旧部为他申诉,世宗不允。次年死于狱中。穆宗即位后,赠兵部尚书,谥曰端愍。

商景兰

清初诗人。字媚生,明、清间会稽人。明吏部尚书商祚长女,祁彪佳妻。能书善画>>

商姓的名人有哪些??? 商 容:他是第一位出现于史籍的商姓人士,传说是纣王时官拜大夫,因忠言直谏,被纣王罢官。周武王克商后,商容归周朝,钦慕他的为人,曾特别旌表其闾,并嫁以女儿,所传后裔以商为姓。这也是有的学者认为他是后世商姓得姓始祖的原因。

商 高:周代数学家,他写了中国第一本数学著作《周髀算经》。

商 泽:春秋末年鲁国人。字子秀,一作子季,孔子弟子,为七十二贤之一,以涉览六籍为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雎阳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封“邹平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称“先贤”。

商 瞿:春秋末年鲁国人。字子木,孔子弟子,比孔子小二十九。孔子把《易经》传授给商瞿,商瞿传给楚国人犴臂子弘,子弘传给江东人矫子庸疵,庸疵传给燕国人周子家竖,周竖传给淳于人光子乘羽,光羽传给齐国人田子庄何,田何传给东武人王子中同,中同传给川人杨何。杨何在汉武元朔年间,因为研究《易经》出任子当朝的中大夫。

商 鞅:战国时期为秦奠定统一基础的功臣,是人所共知的历史人物。当时,他以刑名法术之学,被秦孝公重用为相,定变未能令,废井田,开阡陌,改赋税之法,结果在短短的十年时间之内,使得秦国面貌大变,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秩序井然。商鞅也因此被封于商公邑,号为商(或上)君。有学者认为,商鞅的后代子孙就以封邑名作了姓氏。

商 挺:元初大臣。字孟卿(1209-1288),晚号左山老人。曹州济阴(今菏泽)人。宪宗三年(1253年),奉蒙古封君忽必烈征召至盐州,任京兆宣抚司郎中,抚定关中。又升空抚司副使,受命兼治怀孟。八年(1258年),复得忽必烈召见,与商军政要务。明年,力助忽必烈取得汗位。任陕西、四川等路宣抚副使,与宣抚使廉希宪等共同挫败蒙古将领哈刺不花、浑都海等人的叛乱。改佥陕西、四川行省事,晋参知政事。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召入京拜为中书参知政事。历任同佥枢密院事、佥枢密院事、枢密副使等职,于元初军政制度多所创建。九年(1272年)十月,赴京兆皇子王相府任王相。十五年(1278年)以王府内讧,株连罢职、籍家。无罪获赦后,隐居不出。死于京城。仁宗延佑初年,追封推诚协谋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公,谥“文定”。能诗赋,兼工书法。著有《藏春集》6卷。

商 辂:字弘载,号素庵,明朝人。正统间乡、会、殿试皆第一。景泰间官至兵部尚书。恭化初进谨身殿大学士。他为人平粹简重,宽厚有容,至临大事、决大议,毅然莫能夺。著有《商文毅公文》。

商景春: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进士,曾任湖南桃源知县,归休后隐居于偏僻的福清赤礁。宋末元初,景春之弟景夏组织义军抗元,失败被俘,自杀,商氏族受清剿。景春的长子商禹和第三子商当逃避于赤礁,战事过后,商禹回居石竹,商当留在赤礁,分别传下长房和三房裔孙。景春的次子商稷,逃到漳浦,见县治西南鹿溪之滨一片沃土,便住下来垦荒拓土,传衍第二房裔孙,建立商氏埔社,并传衍后裔于杜浔和诏安。

商景兰:清初诗人。字媚生,明、清间会稽人。明吏部尚书商祚长女,祁彪佳妻。能书善画,德才兼备,祁、商作配,乡里有金童玉女之称。伉俪相敬。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攻下南京,彪佳投水自尽,景兰深明大义,挑起教子重任。二子理孙、班孙,女德 琼、德渊、德及儿媳张德蕙、朱德蓉,俱以诗名。每暇日登临,令媳女辈笔床砚匣以随,角韵分题,家庭之间竞相倡和,一时传为胜事。著有《锦囊集》等。

商景徽:字嗣音,女,明、清间会稽人。明吏部尚书商祚次女,商景兰妹,上虞徐咸清妻。能诗。清兵入关后,与夫咸清偕隐,合著《小学》>>

有姓商的名人?有谁? 商容

他是第一位出现于史籍的商姓人士,传说是纣王时官拜大夫,因忠言直谏,被纣王罢官。周武王克商后,商容归周朝,钦慕他的为人,曾特别旌表其闾,并嫁以女儿,所传后裔以商为姓。这也是有的学者认为他是后世商姓得姓始祖的原因。

商高

周代数学家,他写了中国第一本数学著作《周髀算经》。

商泽

春秋末年鲁国人。字子秀,一作子季,孔子弟子,为七十二贤之一,以涉览六籍为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雎阳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封“邹平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称“先贤”。

商瞿

春秋末年鲁国人。字子木,孔子弟子,比孔子小二十九。孔子把《易经》传授给商瞿,商瞿传给楚国人犴臂子弘,子弘传给江东人矫子庸疵,庸疵传给燕国人周子家竖,周竖传给淳于人光子乘羽,光羽传给齐国人田子庄何,田何传给东武人王子中同,中同传给川人杨何。杨何在汉武元朔年间,因为研究《易经》出任子当朝的中大夫。

商鞅

战国时期为秦奠定统一基础的功臣,是人所共知的历史人物。当时,他以刑名法术之学,被秦孝公重用为相,定变未能令,废井田,开阡陌,改赋税之法,结果在短短的十年时间之内,使得秦国面貌大变,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秩序井然。商鞅也因此被封于商公邑,号为商(或上)君。有学者认为,商鞅的后代子孙就以封邑名作了姓氏。

商挺

元初大臣。字孟卿(1209-1288),晚号左山老人。曹州济阴(今菏泽)人。宪宗三年(1253年),奉蒙古封君忽必烈征召至盐州,任京兆宣抚司郎中,抚定关中。又升空抚司副使,受命兼治怀孟。八年(1258年),复得忽必烈召见,与商军政要务。明年,力助忽必烈取得汗位。任陕西、四川等路宣抚副使,与宣抚使廉希宪等共同挫败蒙古将领哈刺不花、浑都海等人的叛乱。改佥陕西、四川行省事,晋参知政事。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召入京拜为中书参知政事。历任同佥枢密院事、佥枢密院事、枢密副使等职,于元初军政制度多所创建。九年(1272年)十月,赴京兆皇子王相府任王相。十五年(1278年)以王府内讧,株连罢职、籍家。无罪获赦后,隐居不出。死于京城。仁宗延佑初年,追封推诚协谋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公,谥“文定”。能诗赋,兼工书法。著有《藏春集》6卷。

商辂

字弘载,号素庵,明朝人。正统间乡、会、殿试皆第一。景泰间官至兵部尚书。成化初进谨身殿大学士。他为人平粹简重,宽厚有容,至临大事、决大议,毅然莫能夺。著有《商文毅公文》。

商景春

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进士,曾任湖南桃源知县,归休后隐居于偏僻的福清赤礁。宋末元初,景春之弟景夏组织义军抗元,失败被俘,自杀,商氏族受清剿。景春的长子商禹和第三子商当逃避于赤礁,战事过后,商禹回居石竹,商当留在赤礁,分别传下长房和三房裔孙。景春的次子商稷,逃到漳浦,见县治西南鹿溪之滨一片沃土,便住下来垦荒拓土,传衍第二房裔孙,建立商氏埔社,并传衍后裔于杜浔和诏安。

商大节

(1489年~1553年)明代大臣,字孟坚,钟祥人。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任丰城知县,后提升为兵科给事中,因事被谪为盐城县丞。不久,出任广东佥事,镇压海南岛黎民的反抗。后升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兼提督紫荆各关。时蒙古贵族俺答率兵入犯,进逼京都,他奉命率五城御史统领城中居民及入京应试武生守御。俺答兵退后,奉命兼管民兵,经略京城内外,官进右副都御史。为大将军仇鸾所妒,世宗听信谗言,将他下狱。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仇鸾死,其旧部为他申诉,世宗不允。次年死于狱中。穆宗即位后,赠兵部尚书,谥曰端愍。

商景兰

清初诗人。字媚生,明、清间会稽人。明吏部尚书商祚长女,祁彪佳妻。能书善画>>

姓商的中国古代名人有哪些? 厉害了,商鞅姓商,没毛病。当年商被周取代,周武王为了不让商绝嗣,封微子启为公国宋,宋国子姓,今天姓氏中凡沾子的都是商宋的后代,孔就是典型。回到古代话题上,齐桓公去世后,齐国一蹶不振,宋襄公自称霸主被楚国打成狗,再也没有资格叫板。战国时代,三家分晋,卫国成为魏国小弟铁杆盟友,卫鞅者,卫国贵族,事魏无门,投奔秦国,秦封其地商,以封地为姓,世称商鞅。

古姓氏商界及军界的名人 古耕虞   1905--2000   广东   商人 “猪鬃大王”、“社会主义陶朱公”

古柏   1906 广东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一纵队政治委员、 寻邬县委书记

古大存   1896-1966   广东五华   战士 抗日战争做出杰出贡献

古应芬   1873-1931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   战士 辛亥革命志士(早期)   古永锵   1966 广州 CEO 优酷CEO

古戴恩  1979-6-3  广东省梅州市   诗人  《跨越时空的情恋》、《星球外传》

古天乐   1970-10-21   广东省中山市   演员   《神雕侠侣》《宝贝计划》《一个好爸爸》

古巨基   1972-8-18 广东茂名   歌手、演员、主持人   香港十大杰出青年、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香港区火炬接力第八棒火炬手

古润金   1959   马来西亚吉隆坡   企业家、慈善家 马来西亚中山会馆联合会会长、广肇联合总会副会长等

姓商的祖籍出自哪里 我家祖籍在诏安

商氏当代官员 ,,,。。。

百家姓 商 的来源 姓氏源流 商(Shāng)姓源出有七: 1、出于子姓,是商王族的后裔,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载:“唐尧封帝喾之子契于此,传十四世至成汤,灭夏而有天下,以商为国号,后商被灭于周,子孙以国为氏。”相传上古时,帝喾妃子名简狄,误食燕子蛋,而生子名“契”。契长大后,被帝舜任命为司徒,教化民众。后来,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商(今河南商丘)。但他却被赐姓为“子”。契的十四代孙汤灭了夏朝,建立了商朝,周武王灭商后,商容和商朝王族子孙以商为姓,称商姓。 2、成汤二十五世孙皋辛隐居于商城之东,遂以商为姓。 3、相传黄帝的重孙以地名(今陕西商县)命姓。 4、(元)脱脱等《金史》附录《金史语解》载有女真姓氏和汉姓氏的对应关系:乌古论曰商。 5、《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满洲八旗姓》记载:商佳氏(Sanggiya Hala),满族姓氏,又作尚佳。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海西女真,世居鄂和(今吉林蛟河西北部),后多冠汉姓为商氏、桑氏、尚氏等。 6、《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吴库里氏(Ukuri Hala),又作乌色里,满语“细鳞鲮鱼”,满族最古老的姓氏,金旧姓“乌古论”。世居黑龙江两岸,后改汉字姓商、刘、乌、李、讷、桑等。 7、《遗山先生文集》卷三九《曹南商氏千秋录》记载:曹南商氏,族姓所起,见于远孙正奉大夫赠昌武军节度使衡所著《千秋录》备矣。盖自少典而降,得姓者十四。契始封商,以子命氏,十三世而至汤,十七世而微子代殷,后为偃王。避宋宣祖讳,改殷姓为商姓。 [编辑本段]迁徙分布 商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先秦时有孔子弟子商泽、商瞿见诸史册,均为鲁国人,加之商姓来源众多,至战国时,商姓已分布于今河南商丘、陕西商县、山东曲阜等地。两汉之际,商姓已辗转播迁于今河南平舆、陕西西安以及豫鲁交界的今河南濮阳一带,后经发展,昌盛为当地之望族,上述三地古代分属为汝南郡、京兆郡、濮阳郡,是故后世商姓有以汝南、京兆、濮阳为其郡望堂号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商姓以上述三郡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周边播迁,今甘肃、山西、河北以及南部省份的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均有商姓人入居。隋唐之际,商姓之主流依旧繁衍于北方,但是其在南部省份的商姓也得到了发展。北宋时,河南开封人商瑗流寓西夏,仕为都知兵马使,仁宗时因奉使归宋,奏献密事,仁宗嘉其义,赐他于浙江淳安以居。南宋偏安江南后,商姓在南部省份的分布区域进一步扩大,今江西、四川、湖南均有商姓入迁。宋末元初,蒙古铁骑横行江浙一带,则商姓人有避乱播迁于福建、广东等地的。元代,世居于曹州济阴(今山东荷泽)的商姓家族繁衍兴旺,其人丁兴旺,名人辈出,尤以商挺父子为其杰出代表,其不但显达于朝廷,而且以书画扬名于世,诚为后人所仰视。明初,山西商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河南、河北、山东、陕西、甘肃等地。清康乾年间及其以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之商姓有闯关东进入东北三省的,后扩展至内蒙古之东北区。此间华东、华南沿海之商姓有渡海赴台者,历民间至今,商姓分布之地愈广。 如今商姓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黑龙江、河南、北京、陕西、辽宁、江苏,这八个大约占商姓总人口的74%,其次分布于湖北、安徽、浙江、重庆、天津等地。 商氏分布频率示意图商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插图)表明:在黑吉辽、内蒙古东部、河北大部、京津、山东、河南东北、苏皖北部、重庆东南、贵州北端,商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6%以上,中心地区可达02%以上,这部分地区的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91%,居住了>>

山西大槐树商姓 望采纳洛阳千家姓之――商姓商姓起源有三,其中主要的两支源于黄帝。

一、出自子姓,是汤王后代。黄帝后裔封于商(故城在今陕西商县),其后以地为氏(见《偃师姓氏源流》)。显然是黄帝后裔。《古今姓氏书辨证十阳》记载:“商王之后,以国为氏。”据《史记殷本记》、《遗山先生文集》记载,上古姬姓黄帝曾孙名帝喾,号高辛氏,继颛顼帝为天下共主,在位70年而崩,继立的帝挚不贤,仅在位年即被诸侯废黜,并改立帝喾之子放勋。即唐尧。唐尧广封诸侯,其兄弟契被封于今陕西商县一带,号为商国,于是契的部分子孙就以国名作了姓氏。帝喾生子契,赐子姓。契世代孙名汤,灭夏桀,以祖上曾封于商之故,建立商朝,传三世二王,至帝辛而为周武王姬发所灭。原商朝君王之族有的以原国名命姓,乃有商姓。

二、出自周文王姬昌少子、卫国始祖康叔。据《元和姓纂》记载,康叔建立卫国后,支庶繁蕃,形成较大的公族,至战国时有其后人商鞅,后辗转至秦,两次变法,强秦富民,以功封于商(今陕西省商县东南),人称商君。后来,商鞅受车裂之刑,其子孙后代散居各地,以商鞅封邑名为姓,乃成商姓。显然是黄帝后裔。

三、出自改姓。1、金时女真人乌古论氏,改汉姓商。2、清朝满洲八旗商佳氏、乌库里氏等均改为商姓。

商姓名人:金朝有商衡,山东省曹县人,至宁间中状元,授监察御史,直言上疏,不阿权贵,后为元军所俘,不屈而死。其子商挺,随元世祖征战有功,官至中书参知政事,追封鲁国公。清末探花商衍鎏(音流)。当代名人有商震、商景才,等等。

商姓郡望:汝南郡(今河南省中部上蔡县及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濮阳郡(今河南濮阳一带)。

商姓适用楹联:至宁状元不阿权贵(金代至宁状元商衡);殿试第一简重为人(明代大学士商辂)。三元独中明代(明朝谨身殿大学士商辂,乡、会、殿试均第一,后晋兵部尚书、大学士,为人宽厚有容);二贤并列圣门(春秋时鲁国名人商泽,孔子弟子;春秋时鲁国名人商瞿,也是孔子的弟子)。帝王后代(黄帝的重孙,以地名获商姓);贤臣子孙(商纣王的贤臣商容的后代子孙,以祖上商容之名命姓,成为商氏)。折槛生前事;遗碑死后名(清代诗人商景兰《悼亡》诗联句)。

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民之商姓后裔分布于豫、冀、鲁、陕、甘等地。

咱国的‘商’氏大概有多少人?主要聚集地在哪? 商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百四十四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二七。 当代商姓的人口在38万左右,有汉族、蒙古族、满族、土家族、彝族等多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为36万人(2006年) [1] ,为中国第二百四十位大姓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28%,在全国分布较广。 商(Shāng)姓源出有七: 1、出于子姓,是商王族的后裔,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载:“唐尧封帝喾之子契于此,传十四世至成汤,灭夏而有天下,以商为国号,后商被灭于周,子孙以国为氏。”相传上古时,帝喾妃子名简狄,误食燕子蛋,而生子名“契”。契长大后,被帝舜任命为司徒,教化民众。后来,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商(今河南商丘)。但他却被赐姓为“子”。契的十四代孙汤灭了夏朝,建立了商朝,周武王灭商后,商容和商朝王族子孙以商为姓,称商姓。 2、成汤二十五世孙皋辛隐居于商城之东,遂以商为姓。 3、相传黄帝的重孙以地名(今陕西商县)命姓。 4、(元)脱脱等《金史》附录《金史语解》载有女真姓氏和汉姓氏的对应关系:乌古论曰商。 5、《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满洲八旗姓》记载:商佳氏(Sanggiya Hala),满族姓氏,又作尚佳。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海西女真,世居鄂和(今吉林蛟河西北部),后多冠汉姓为商氏、桑氏、尚氏等。 6、《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吴库里氏(Ukuri Hala),又作乌色里,满语“细鳞鲮鱼”,满族最古老的姓氏,金旧姓“乌古论”。世居黑龙江两岸,后改汉字姓商、刘、乌、李、讷、桑等。 7、《遗山先生文集》卷三九《曹南商氏千秋录》记载:曹南商氏,族姓所起,见于远孙正奉大夫赠昌武军节度使衡所著《千秋录》备矣。盖自少典而降,得姓者十四。契始封商,以子命氏,十三世而至汤,十七世而微子代殷,后为偃王。避宋宣祖讳,改殷姓为商姓。 迁徙分布 商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先秦时有孔子弟子商泽、商瞿见诸史册,均为鲁国人,加之商姓来源众多,至战国时,商姓已分布于今河南商丘、陕西商县、山东曲阜等地。两汉之际,商姓已辗转播迁于今河南平舆、陕西西安以及豫鲁交界的今河南濮阳一带,后经发展,昌盛为当地之望族,上述三地古代分属为汝南郡、京兆郡、濮阳郡,是故后世商姓有以汝南、京兆、濮阳为其郡望堂号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商姓以上述三郡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周边播迁,今甘肃、山西、河北以及南部省份的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均有商姓人入居。隋唐之际,商姓之主流依旧繁衍于北方,但是其在南部省份的商姓也得到了发展。北宋时,河南开封人商瑗流寓西夏,仕为都知兵马使,仁宗时因奉使归宋,奏献密事,仁宗嘉其义,赐他于浙江淳安以居。南宋偏安江南后,商姓在南部省份的分布区域进一步扩大,今江西、四川、湖南均有商姓入迁。宋末元初,蒙古铁骑横行江浙一带,则商姓人有避乱播迁于福建、广东等地的。元代,世居于曹州济阴(今山东荷泽)的商姓家族繁衍兴旺,其人丁兴旺,名人辈出,尤以商挺父子为其杰出代表,其不但显达于朝廷,而且以书画扬名于世,诚为后人所仰视。明初,山西商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河南、河北、山东、陕西、甘肃等地。清康乾年间及其以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之商姓有闯关东进入东北三省的,后扩展至内蒙古之东北区。此间华东、华南沿海之商姓有渡海赴台者,历民间至今,商姓分布之地愈广。 如今商姓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黑龙江、河南、北京、陕西、辽宁、江苏,这八个大约占商姓总人口的74%,其次分布于湖北、安徽、>>

商氏家族迁徙分布:

商氏是一个古老的多民族姓氏群体,在当今百家姓中名列第二百四十四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二百一十位,人口约三十九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24%左右,望族出汝南郡。商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先秦时有孔子弟子商泽、商瞿见诸史册,均为鲁国人,加之商姓来源众多,至战国时,商姓已分布于今河南商丘、陕西商县、山东曲阜等地。两汉之际,商姓已辗转播迁于今河南平舆、陕西西安以及豫鲁交界的今河南濮阳一带,后经发展,昌盛为当地之望族,上述三地古代分属为汝南郡、京兆郡、濮阳郡,是故后世商姓有以汝南、京兆、濮阳为其郡望堂号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商姓以上述三郡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周边播迁,今甘肃、山西、河北以及南部省份的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均有商姓人入居。隋唐之际,商姓之主流依旧繁衍于北方,但是其在南部省份的商姓也得到了发展。北宋时,河南开封人商瑗流寓西夏,仕为都知兵马使,仁宗时因奉使归宋,奏献密事,仁宗嘉其义,赐他于浙江淳安以居。南宋偏安江南后,商姓在南部省份的分布区域进一步扩大,今江西、四川、湖南均有商姓入迁。宋末元初,蒙古铁骑横行江浙一带,则商姓人有避乱播迁于福建、广东等地的。元代,世居于曹州济阴(今山东菏泽)的商姓家族繁衍兴旺,其人丁兴旺,名人辈出,尤以商挺父子为其杰出代表,其不但显达于朝廷,而且以书画扬名于世,诚为后人所仰视。明初,山西商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河南、河北、山东、陕西、甘肃等地。清康乾年间及其以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之商姓有闯关东进入东北三省的,后扩展至内蒙古之东北区。此间华东、华南沿海之商姓有渡海赴台者,历民间至今,商姓分布之地愈广。

如今商姓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黑龙江、河南、北京、陕西、辽宁、江苏,这八个大约占商姓总人口的74%,其次分布于湖北、安徽、浙江、重庆、天津等地。

商(Shāng)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于子姓,出自上古时期商王朝贵族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载:“唐尧封帝喾之子契于此,传十四世至成汤,灭夏而有天下,以商为国号,后商被灭于周,子孙以国为氏。”相传,在远古时期,帝喾有个妃子叫简狄,她外出游玩是误食了玄鸟蛋,因而受孕生子名“契”。契长大后,仁惠博学,被舜帝任命为司徒,负责教化民众。后来,因契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赐姓为“子”,敕封在商邑(今陕西商县),组成了商族部落,号为“商国”。一直到契的第十四代孙成汤灭了夏王朗,建立了商王朝,其后裔王孙贵族开始以国名为姓氏,称商氏,为商王朝贵族为官者的专有姓氏。据典籍《遗子先生文集》记载:“自典而降,得姓者十四,契始封商,以子命氏。”另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上的记载:“商汤被灭于周,后世子孙就以故国号为氏,世称商氏。”

商王朝最终为周武王所灭,之后,商氏从贵族之姓转为庶姓,仍称商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史称商氏正宗。商氏族人大多尊奉契、商汤(成汤)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出自成汤二十五世孙皋辛隐居于商城之东,遂以商为姓。

源流三:

相传黄帝的重孙以地名(今陕西商县)命姓。

源流四: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商佳氏,亦称尚佳氏,满语为Sa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海西女真,世居鄂和(今吉林蛟河西北部),后多冠汉姓为商氏、桑氏、尚氏等。

⑵乌库理氏,亦称乌色里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乌古伦部,满语为Ukuri Hala,汉义“细鳞鲮鱼”,世居黑龙江两岸,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商氏、刘氏、乌氏、李氏、讷氏、桑氏、鱼氏等。

《遗山先生文集》卷三九《曹南商氏千秋录》记载:曹南商氏,族姓所起,见于远孙正奉大夫赠昌武军节度使衡所著《千秋录》备矣。盖自少典而降,得姓者十四。契始封商,以子命氏,十三世而至汤,十七世而微子代殷,后为偃王。避宋宣祖讳,改殷姓为商姓。

源流五: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大夫商鞅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姓纂》记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春秋时期,卫国有一法家名士叫公孙鞅。公孙鞅,亦名卫鞅,公元前390~前338年待考,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公孙鞅是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为卫鞅,后被秦孝公嬴渠梁封于商邑(今河南淅川),后人称之商鞅。

在商鞅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族封地名称、或名号为姓氏者,称商氏,亦世代相传至今。

商姓氏的由来 姓氏源流  商(Shāng)姓源出有三:

1、出于子姓,是商王族的后裔,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载:“唐尧封帝喾之子契于此,传十四世至成汤,灭夏而有天下,以商为国号,后商被灭于周,子孙以国为氏。”相传上古时,帝喾妃子名简狄,误食燕子蛋,而生子名“契”。契长大后,被帝舜任命为司徒,教化民众。后来,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商(今陕西省商县)邑。但他却被赐姓为“子”。直到契的十四代孙汤灭了夏朗,建立了商朝,商朝的王孙贵族才开始以国名为姓氏,称为商氏。而商最终为周所灭后,商姓方从贵族之姓转为庶姓的。

2、出于姬姓,为春秋时卫国公孙鞅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春秋战国时期,卫国的公孙鞅投奔秦孝公,在秦国变法图强,有功而被封为商(或上)君,所以又称为商鞅,史称“商鞅变法”。他的后代就有以封地为姓氏,称为商氏。

得姓始祖:子契。商姓出自成汤,可追溯到上古的帝喾高辛氏。唐尧广封诸侯,其中一位兄弟叫作契,被封在陕西省商县一带,号为商国。契的子孙传到了第十四代,就是灭夏而得天下的成汤。所以契一向被奉为姓商的始祖。据传早在契被封于商之时,就已经出现了商姓。根据《遗子先生文集》记载:“自典而降,得姓者十四,契始封商,以子命氏。”另一种说法,根据《通志・氏族略》上记载,商汤被灭于周,后世子孙就以故国号为氏,世称商氏。故商氏后人奉子契为商姓的得姓始祖。

3、相传黄帝的重孙以地名命姓。

百家姓 商 的来源 姓氏源流 商(Shāng)姓源出有七: 1、出于子姓,是商王族的后裔,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载:“唐尧封帝喾之子契于此,传十四世至成汤,灭夏而有天下,以商为国号,后商被灭于周,子孙以国为氏。”相传上古时,帝喾妃子名简狄,误食燕子蛋,而生子名“契”。契长大后,被帝舜任命为司徒,教化民众。后来,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商(今河南商丘)。但他却被赐姓为“子”。契的十四代孙汤灭了夏朝,建立了商朝,周武王灭商后,商容和商朝王族子孙以商为姓,称商姓。 2、成汤二十五世孙皋辛隐居于商城之东,遂以商为姓。 3、相传黄帝的重孙以地名(今陕西商县)命姓。 4、(元)脱脱等《金史》附录《金史语解》载有女真姓氏和汉姓氏的对应关系:乌古论曰商。 5、《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满洲八旗姓》记载:商佳氏(Sanggiya Hala),满族姓氏,又作尚佳。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海西女真,世居鄂和(今吉林蛟河西北部),后多冠汉姓为商氏、桑氏、尚氏等。 6、《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吴库里氏(Ukuri Hala),又作乌色里,满语“细鳞鲮鱼”,满族最古老的姓氏,金旧姓“乌古论”。世居黑龙江两岸,后改汉字姓商、刘、乌、李、讷、桑等。 7、《遗山先生文集》卷三九《曹南商氏千秋录》记载:曹南商氏,族姓所起,见于远孙正奉大夫赠昌武军节度使衡所著《千秋录》备矣。盖自少典而降,得姓者十四。契始封商,以子命氏,十三世而至汤,十七世而微子代殷,后为偃王。避宋宣祖讳,改殷姓为商姓。 [编辑本段]迁徙分布 商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先秦时有孔子弟子商泽、商瞿见诸史册,均为鲁国人,加之商姓来源众多,至战国时,商姓已分布于今河南商丘、陕西商县、山东曲阜等地。两汉之际,商姓已辗转播迁于今河南平舆、陕西西安以及豫鲁交界的今河南濮阳一带,后经发展,昌盛为当地之望族,上述三地古代分属为汝南郡、京兆郡、濮阳郡,是故后世商姓有以汝南、京兆、濮阳为其郡望堂号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商姓以上述三郡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周边播迁,今甘肃、山西、河北以及南部省份的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均有商姓人入居。隋唐之际,商姓之主流依旧繁衍于北方,但是其在南部省份的商姓也得到了发展。北宋时,河南开封人商瑗流寓西夏,仕为都知兵马使,仁宗时因奉使归宋,奏献密事,仁宗嘉其义,赐他于浙江淳安以居。南宋偏安江南后,商姓在南部省份的分布区域进一步扩大,今江西、四川、湖南均有商姓入迁。宋末元初,蒙古铁骑横行江浙一带,则商姓人有避乱播迁于福建、广东等地的。元代,世居于曹州济阴(今山东荷泽)的商姓家族繁衍兴旺,其人丁兴旺,名人辈出,尤以商挺父子为其杰出代表,其不但显达于朝廷,而且以书画扬名于世,诚为后人所仰视。明初,山西商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河南、河北、山东、陕西、甘肃等地。清康乾年间及其以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之商姓有闯关东进入东北三省的,后扩展至内蒙古之东北区。此间华东、华南沿海之商姓有渡海赴台者,历民间至今,商姓分布之地愈广。 如今商姓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黑龙江、河南、北京、陕西、辽宁、江苏,这八个大约占商姓总人口的74%,其次分布于湖北、安徽、浙江、重庆、天津等地。 商氏分布频率示意图商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插图)表明:在黑吉辽、内蒙古东部、河北大部、京津、山东、河南东北、苏皖北部、重庆东南、贵州北端,商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6%以上,中心地区可达02%以上,这部分地区的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91%,居住了>>

商鞅的商姓来源于那种制度 商鞅,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显然,这与古时周王朝主流的分封制相关。

当时,春秋战国时期,很多人物的姓氏都会以地为姓,而这些人大多都是有自己的封地,也就是说最起码是士大夫阶级(诸侯称国,分封士大夫称家)

商式姓咋由来的,有何历史意思 商(Shāng)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于子姓,出自上古时期商王朝贵族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载:“唐尧封帝喾之子契于此,传十四世至成汤,灭夏而有天下,以商为国号,后商被灭于周,子孙以国为氏。”相传,在远古时期,帝喾有个妃子叫简狄,她外出游玩是误食了玄鸟蛋,因而受孕生子名“契”。契长大后,仁惠博学,被舜帝任命为司徒,负责教化民众。后来,因契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赐姓为“子”,敕封在商邑(今陕西商县),组成了商族部落,号为“商国”。一直到契的第十四代孙成汤灭了夏王朗,建立了商王朝,其后裔王孙贵族开始以国名为姓氏,称商氏,为商王朝贵族为官者的专有姓氏。据典籍《遗子先生文集》记载:“自典而降,得姓者十四,契始封商,以子命氏。”另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上的记载:“商汤被灭于周,后世子孙就以故国号为氏,世称商氏。”

商王朝最终为周武王所灭,之后,商氏从贵族之姓转为庶姓,仍称商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史称商氏正宗。商氏族人大多尊奉契、商汤(成汤)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出自成汤二十五世孙皋辛隐居于商城之东,遂以商为姓。

源流三

相传黄帝的重孙以地名(今陕西商县)命姓。

源流四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商佳氏,亦称尚佳氏,满语为Sa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海西女真,世居鄂和(今吉林蛟河西北部),后多冠汉姓为商氏、桑氏、尚氏等。

⑵乌库理氏,亦称乌色里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乌古伦部,满语为Ukuri Hala,汉义“细鳞鲮鱼”,世居黑龙江两岸,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商氏、刘氏、乌氏、李氏、讷氏、桑氏、鱼氏等。

《遗山先生文集》卷三九《曹南商氏千秋录》记载:曹南商氏,族姓所起,见于远孙正奉大夫赠昌武军节度使衡所著《千秋录》备矣。盖自少典而降,得姓者十四。契始封商,以子命氏,十三世而至汤,十七世而微子代殷,后为偃王。避宋宣祖讳,改殷姓为商姓。

源流五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大夫商鞅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姓纂》记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春秋时期,卫国有一法家名士叫公孙鞅。公孙鞅,亦名卫鞅,公元前390~前338年待考,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公孙鞅是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为卫鞅,后被秦孝公嬴渠梁封于商邑(今河南淅川),后人称之商鞅。

在商鞅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族封地名称、或名号为姓氏者,称商氏,亦世代相传至今。

商姓。谁知道 100分 商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百四十四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二七。

商氏家族的根在哪啊?商氏的起源头 主要来源有两支,你要查自己的家谱才知道你自己是哪个来源的。

一为中国历史商朝王族后人,原是子姓,国灭之后,后人以国名为姓氏。通志载:商氏,子姓,商本上雒,今之商州也,及成汤有天下,始迁于亳,而命以殷,然商之号亦未废焉,商始祖契,其母曰:简狄,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陨卵取而吞之,孕而生契,舜命契为司徒,封于商,十四世至汤,放桀,又三十世至帝辛,周武王灭之,子孙以国为氏;

二即秦国政治家商鞅之后人,本为姬姓,后代以其封邑(商邑)为姓。

商姓的字辈排行 河北泊头商氏字辈:进九万广在振建和平礼永安宝石全。山东汶上商氏字辈:“振玉兴文凤昭贞怀得祥”。山东临沂商氏字辈:“玉学纪宗庆”。山东邹城商氏字辈:“有守文振起存兴懋林玉学景宗……登庆显容贵永怀鸣凤昌贻立道德蕴家延保安祥”。山东滕州商氏字辈:“有守文振起存兴懋林玉学景宗……登庆显荣贵永怀鸣凤昌贻立道德蕴家延保安祥”。山东茌平商氏字辈:“本立孝思昌光先守义方”。山东莒县商氏字辈:“有景(京)余(于)庆祥,令吉英传广”。河南济源商氏字辈:“承敬复怀顺,存恒悦正友,本朝运隆盛,同庆万年兴”。河南开封商氏字辈:“永亭振有明玉”。辽宁大连商氏字辈:“立德永嘉……”。天津宝坻商氏字辈:“民宝贵学立春”。河北青县商氏字辈:“旺文思宗大朝国”。河北兴隆县商氏字辈:永广文朝桂(贵)下为单名一辈-(姓与名两个字)。 湖北武汉商氏字辈:“应一锡祚忠元良世怀景泽长”。贵州瓮安商氏字辈:“文章崇正体善者知可学继起振先训明达”。山东泰安商氏字辈:“逢学西和广”。山东泰安宁阳商氏字辈:“光大永在清明(鸣),积累培(丕)承,笃世泽,诗书启迪振家声”。山东阳谷商氏字辈:登继作保建守孟兆占。山东乐陵商氏字辈:齐欲治平建山东沾化商氏字辈:曰照平俊嘉远至迩安文修武山东惠民商氏字辈:兴公太希河北邯郸临漳(商树香房一片)商氏字辈:“许友克里道,新民树其香”。河北盐山商氏字辈:“光宗耀祖治国齐家万世其昌”。河北故城县商氏字辈:“德洪国家庆,安邦智世祥”。江苏徐州睢宁县商氏字辈:学士允振,作则守成,克宗正道,百世其泽山东菏泽商氏字辈:大山景登好来义,圣敬开久有……

姓商的历史名人和当代名人 商容

他是第一位出现于史籍的商姓人士,传说是纣王时官拜大夫,因忠言直谏,被纣王罢官。周武王克商后,商容归周朝,钦慕他的为人,曾特别旌表其闾,并嫁以女儿,所传后裔以商为姓。这也是有的学者认为他是后世商姓得姓始祖的原因。

商高

周代数学家,他写了中国第一本数学著作《周髀算经》。

商泽

春秋末年鲁国人。字子秀,一作子季,孔子弟子,为七十二贤之一,以涉览六籍为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雎阳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封“邹平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称“先贤”。

商瞿

春秋末年鲁国人。字子木,孔子弟子,比孔子小二十九。孔子把《易经》传授给商瞿,商瞿传给楚国人犴臂子弘,子弘传给江东人矫子庸疵,庸疵传给燕国人周子家竖,周竖传给淳于人光子乘羽,光羽传给齐国人田子庄何,田何传给东武人王子中同,中同传给川人杨何。杨何在汉武元朔年间,因为研究《易经》出任子当朝的中大夫。

商鞅

战国时期为秦奠定统一基础的功臣,是人所共知的历史人物。当时,他以刑名法术之学,被秦孝公重用为相,定变未能令,废井田,开阡陌,改赋税之法,结果在短短的十年时间之内,使得秦国面貌大变,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秩序井然。商鞅也因此被封于商公邑,号为商(或上)君。有学者认为,商鞅的后代子孙就以封邑名作了姓氏。

商挺

元初大臣。字孟卿(1209-1288),晚号左山老人。曹州济阴(今菏泽)人。宪宗三年(1253年),奉蒙古封君忽必烈征召至盐州,任京兆宣抚司郎中,抚定关中。又升空抚司副使,受命兼治怀孟。八年(1258年),复得忽必烈召见,与商军政要务。明年,力助忽必烈取得汗位。任陕西、四川等路宣抚副使,与宣抚使廉希宪等共同挫败蒙古将领哈刺不花、浑都海等人的叛乱。改佥陕西、四川行省事,晋参知政事。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召入京拜为中书参知政事。历任同佥枢密院事、佥枢密院事、枢密副使等职,于元初军政制度多所创建。九年(1272年)十月,赴京兆皇子王相府任王相。十五年(1278年)以王府内讧,株连罢职、籍家。无罪获赦后,隐居不出。死于京城。仁宗延佑初年,追封推诚协谋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公,谥“文定”。能诗赋,兼工书法。著有《藏春集》6卷。

商辂

字弘载,号素庵,明朝人。正统间乡、会、殿试皆第一。景泰间官至兵部尚书。成化初进谨身殿大学士。他为人平粹简重,宽厚有容,至临大事、决大议,毅然莫能夺。著有《商文毅公文》。

商景春

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进士,曾任湖南桃源知县,归休后隐居于偏僻的福清赤礁。宋末元初,景春之弟景夏组织义军抗元,失败被俘,自杀,商氏族受清剿。景春的长子商禹和第三子商当逃避于赤礁,战事过后,商禹回居石竹,商当留在赤礁,分别传下长房和三房裔孙。景春的次子商稷,逃到漳浦,见县治西南鹿溪之滨一片沃土,便住下来垦荒拓土,传衍第二房裔孙,建立商氏埔社,并传衍后裔于杜浔和诏安。

商大节

(1489年~1553年)明代大臣,字孟坚,钟祥人。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任丰城知县,后提升为兵科给事中,因事被谪为盐城县丞。不久,出任广东佥事,镇压海南岛黎民的反抗。后升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兼提督紫荆各关。时蒙古贵族俺答率兵入犯,进逼京都,他奉命率五城御史统领城中居民及入京应试武生守御。俺答兵退后,奉命兼管民兵,经略京城内外,官进右副都御史。为大将军仇鸾所妒,世宗听信谗言,将他下狱。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仇鸾死,其旧部为他申诉,世宗不允。次年死于狱中。穆宗即位后,赠兵部尚书,谥曰端愍。

商景兰

清初诗人。字媚生,明、清间会稽人。明吏部尚书商祚长女,祁彪佳妻。能书善画>>

商鞅真的姓商吗?人们为什么把他叫做商鞅?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汉族。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死后,被贵族诬害,车裂而死。在位执政十九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但最后还是死于自己的法。

商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百四十四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二八。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于子姓,出自上古时期商王朝贵族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载:“唐尧封帝喾之子契于此,传十四世至成汤,灭夏而有天下,以商为国号,后商被灭于周,子孙以国为氏。”相传,在远古时期,帝喾有个妃子叫简狄,她外出游玩是误食了玄鸟蛋,因而受孕生子名“契”。契长大后,仁惠博学,被舜帝任命为司徒,负责教化民众。后来,因契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赐姓为“子”,敕封在商邑(今陕西商县),组成了商族部落,号为“商国”。一直到契的第十四代孙成汤灭了夏王朗,建立了商王朝,其后裔王孙贵族开始以国名为姓氏,称商氏,为商王朝贵族为官者的专有姓氏。据典籍《遗子先生文集》记载:“自典而降,得姓者十四,契始封商,以子命氏。”另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上的记载:“商汤被灭于周,后世子孙就以故国号为氏,世称商氏。”

商王朝最终为周武王所灭,之后,商氏从贵族之姓转为庶姓,仍称商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史称商氏正宗。商氏族人大多尊奉契、商汤(成汤)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出自成汤二十五世孙皋辛隐居于商城之东,遂以商为姓。

源流三

相传黄帝的重孙以地名(今陕西商县)命姓。

源流四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商佳氏,亦称尚佳氏,满语为Sa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海西女真,世居鄂和(今吉林蛟河西北部),后多冠汉姓为商氏、桑氏、尚氏等。

⑵乌库理氏,亦称乌色里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乌古伦部,满语为Ukuri Hala,汉义“细鳞鲮鱼”,世居黑龙江两岸,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商氏、刘氏、乌氏、李氏、讷氏、桑氏、鱼氏等。

《遗山先生文集》卷三九《曹南商氏千秋录》记载:曹南商氏,族姓所起,见于远孙正奉大夫赠昌武军节度使衡所著《千秋录》备矣。盖自少典而降,得姓者十四。契始封商,以子命氏,十三世而至汤,十七世而微子代殷,后为偃王。避宋宣祖讳,改殷姓为商姓。

源流五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大夫商鞅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姓纂》记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春秋时期,卫国有一法家名士叫公孙鞅。公孙鞅,亦名卫鞅,公元前390~前338年待考,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公孙鞅是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为卫鞅,后被秦孝公嬴渠梁封于商邑(今河南淅川),后人称之商鞅。

在商鞅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族封地名称、或名号为姓氏者,称商氏,亦世代相传至今。

商姓最早出现在上古时期商王朝贵族后裔,今商丘地方,后迁至殷(今安阳)。

商(Shāng)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于子姓,出自上古时期商王朝贵族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载:“唐尧封帝喾之子契于此,传十四世至成汤,灭夏而有天下,以商为国号,后商被灭于周,子孙以国为氏。”相传,在远古时期,帝喾有个妃子叫简狄,她外出游玩是误食了玄鸟蛋,因而受孕生子名“契”。契长大后,仁惠博学,被舜帝任命为司徒,负责教化民众。后来,因契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赐姓为“子”,敕封在商邑(今陕西商县),组成了商族部落,号为“商国”。一直到契的第十四代孙成汤灭了夏王朗,建立了商王朝,其后裔王孙贵族开始以国名为姓氏,称商氏,为商王朝贵族为官者的专有姓氏。据典籍《遗子先生文集》记载:“自典而降,得姓者十四,契始封商,以子命氏。”另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上的记载:“商汤被灭于周,后世子孙就以故国号为氏,世称商氏。”

商王朝最终为周武王所灭,之后,商氏从贵族之姓转为庶姓,仍称商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史称商氏正宗。商氏族人大多尊奉契、商汤(成汤)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出自成汤二十五世孙皋辛隐居于商城之东,遂以商为姓。

源流三

相传黄帝的重孙以地名(今陕西商县)命姓。

源流四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商佳氏,亦称尚佳氏,满语为Sa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海西女真,世居鄂和(今吉林蛟河西北部),后多冠汉姓为商氏、桑氏、尚氏等。

⑵乌库理氏,亦称乌色里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乌古伦部,满语为Ukuri Hala,汉义“细鳞鲮鱼”,世居黑龙江两岸,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商氏、刘氏、乌氏、李氏、讷氏、桑氏、鱼氏等。

《遗山先生文集》卷三九《曹南商氏千秋录》记载:曹南商氏,族姓所起,见于远孙正奉大夫赠昌武军节度使衡所著《千秋录》备矣。盖自少典而降,得姓者十四。契始封商,以子命氏,十三世而至汤,十七世而微子代殷,后为偃王。避宋宣祖讳,改殷姓为商姓。

源流五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大夫商鞅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姓纂》记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春秋时期,卫国有一法家名士叫公孙鞅。公孙鞅,亦名卫鞅,公元前390~前338年待考,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公孙鞅是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为卫鞅,后被秦孝公嬴渠梁封于商邑(今河南淅川),后人称之商鞅。

在商鞅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族封地名称、或名号为姓氏者,称商氏,亦世代相传至今。

诶……我也姓伦诶……听老一辈的人讲,在清朝有一个伦亲王,还有许多本家的大官。名人嘛,我复制了下来:

伦次陆,字鸿渐,号羽仪,先汴人。生于宋淳熙乙丑岁六月十五日,宋宝庆乙酉科举人,丙戍科进士,官至儒林郎,特授广东广州府教谕,终于宋淳佑丁酉岁七月初八日,享寿九十三岁,葬于封川县岗口石燕山。原配何氏,诰封宜人。生于宋淳熙丁卯岁七月十六日,终于宋淳佑丙戌岁二月十五日,享寿八十岁,合葬在封川县岗口石燕山。祖祠建在南海黎涌乡,其生四子,长子:伦乐静,迁居顺德石啃乡落藉,丁财一向平稳,离祖祠仅十里远,咸丰岁辛酉科东莞伦常得中第六十三名举人是其开支,三子:德辅,一向落藉南海黎涌乡,离始祖祠甚近。明朝伦文叙父子四元是其所出。

伦文叙:(公元1466~1513年),字伯畴,号迁冈;南海黎涌人(今广东佛山),著名明朝大臣。

明孝宗在位期间,勤于理政,选用贤臣,当时被任用的徐漙、刘建、李东阳、谢迁、王恕、马文升和伦文叙等人,都是正直忠诚的大臣,在弘治一朝发挥了较大作用。

伦文叙自幼家贫失学,附近何塾师见怜,免费收为学生。因性聪敏而又勤学,每试必列前茅。其后塾师年老病逝,伦文叙因而失生,但仍一面操持糊口,一面专心钻研经典。

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二十三岁的伦文叙以儒士身份到省就试,中高等肄业入太学。

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伦文叙三十三岁时在京参加考试,列第一(会元)。在参加殿试时又名列第一(状元),遂衣锦还乡祭祖。后不幸遭受奸臣陷害而下狱。后来平反昭雪,官复翰林院编撰之职。

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伦文叙出任安南充正使,因丁外忧没有上任。明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恢复翰林院原职,先后充经筵讲学官,及右俞德、翰林院侍讲等职。每进讲,必阐发理奥,启迪君心。不久,升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侍讲,读到“舜有臣而天下治”一节,语多规讽。

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伦文叙受命纂修玉牒(皇室族谱),记载精窍,文辞丰蔚豪宕。

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伦文叙出任顺天府主考,是年病逝于京师,终年四十七岁。

伦文叙性格温纯,与物无竞,常以书史自娱,平日手不释卷。他为文宗尚韩愈和杨雄,有理致,辞藻溢发,学行才器,为世人所重仰。著有《迂冈集》十卷。

十分难得的是,伦文述的三个儿子均先后考中进士,留下“一门四进士”的佳话:长子伦以谅高中探花,次子伦以训高中榜眼,而三子伦以铣则殿试及格,考获进士名衔。

伦 明:(公元1872~1942年),字哲如,又字喆儒;广东东莞人。著名近现代藏书家、版本学家。

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乡试举人,毕业于中国第一大学京师大学堂。历任北京大学、辅仁大学、师范大学、岭南大学等校教授,东方文化事业委员会编纂委员,广东省立图书馆副馆长等职。

伦明治学除诗文外,尤致力于目录版本学,曾应邀往日本鉴定古书,为中国现代版本学家。伦明认为,清乾隆年间的四库馆纂修诸臣不识版本,又经常胡乱删改,造成多处错误,故于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纂写了《读四库全书刍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又撰写了《拟印四库全书之管见》一文。

伦明藏书至富,约有四百数十箱,分贮于北京、广州两地。所藏大部分为清朝著述,其中以单行本、初印本、罕传本、名家批校本为多。

“七七事变”后,伦明南返隐居故乡,致力于校勘群书。题自校图书诗有“千元百宋为吾有,眼倦灯昏搁笔初”之句。校勘之余,仍吟咏不辍。所撰《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陆续在《正风》杂志发表,直至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始辑入《矩园馀墨纪书画绝句》内排印刊行。

伦明病逝后,将广州藏书全部让于广东省图书馆。北京所藏部分,于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全部归北京图书馆。

伦明与北京书肆通学斋主人孙殿起(字耀卿)以书为友,成莫逆交。其所藏精品多经孙氏采购。因之,

百家姓的商是哪个商

商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百四十四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二八。姓氏源流:源流一源于子姓,出自上古时期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