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程是明朝元辅大臣,为何投靠清朝仍然受到重用?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4收藏

范文程是明朝元辅大臣,为何投靠清朝仍然受到重用?,第1张

范文程(1597——1666),清初重臣,字宪斗,号辉岳,辽东沈阳人,曾经辅佐清朝四代帝王,是清朝的开国大臣,也被视为文臣之首,被列为“中国十大谋士”之一。范文程出生在明朝末期,自幼好读书,聪慧灵敏。范文程的曾祖父,曾担任过明朝的兵部尚书,因为在官场上刚正不阿,结果遭到小人排挤,导致整个家族被流放到了东北。

范文程在在二十多岁时才考中秀才,范文程的官途很不顺,当时的明朝廷腐败不堪,范文程这样的人几乎没有出头的几乎,在明朝也没有展现才华的机会。对于范文程而言,当时想要获得为官的机会,投靠满清是最好的选择。万历四十三年,这时努尔哈赤宣布与大明决裂,是建立“大金”的关键时期。这年范文程被努尔哈赤的部队抓住,准备处死他,努尔哈赤看他仪表堂堂问便问他认不认识字,询问后才知道范文程出生名门世家,于是让人善待他。此后范文程在努尔哈赤帐下做了文员。直到皇太极的继位才受到重用。范文程被选拔到文馆做官,开启了他的政治生涯,他历经四朝,成了开国元老中最重要的人物。

为什么清朝皇帝这么重视他呢?范文程多次在与明军交锋时冲锋陷阵并取得胜利,是配合皇太极扭转危局的关键助手,他成为皇太极的主要臂膀。天聪七年,范文程发挥他的才能让名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投靠清朝。不久八旗汉军建立,大臣们建议推举范文程。但皇太极意在将他以“内阁”中枢机构方面进行培养。范文程晋升为内秘书院大学士,成为皇太极唯一的心腹幕僚。他虽然不是议政大臣,但每次研究重大问题时,皇太极都会让范文程参与。可见皇太极对他的信任。清军入关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历史重大转折,也使范文程的事业逐渐走上正轨,他建议多尔衮采取的怀柔政策,逐步帮助清王朝巩固了在中原的地位,成为了清朝的开国功臣。

多尔衮掌权以后,他以养病为由,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隐退。顺治皇帝登基以后,想要再度启用范文程,他以不问世事安心颐养天年拒绝了顺治帝。康熙5年享年70岁的范文程去世,他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个坐稳了“大清第一文臣”的位置的汉人。那么范文程一生侍奉两朝君王,他到底是忠臣还是叛徒呢?请你留下精彩的评论吧。

洪武25年的时候,户部尚书赵勉自以为保密工作很到位,没人发现得了,结果和老婆受贿数十万两银子,结果被查出,朱元璋不管赵勉官职多大,二话不说直接处斩了他们夫妻俩。甚至当时的驸马欧阳伦犯了罪,朱元璋仍然没有手下留情,直接把他送到了断头台,可见朱元璋的执法之严格。但令人不解的,朱元璋却有一次放过一个死刑犯,而且更不可思议的是,直接赐他免死五次的特权!

当时有一个御史,名叫范文从。为人正直,敢于说真话,不惧权贵,但也因说话太直得罪了朱元璋。朱元璋见他屡次不改,当面指责自己,顿时龙颜大怒,最后就判他死罪,关入了天牢之中。而作为朝廷命官,执行斩首是要经过一道程序的,那就是需要皇帝最后亲自审阅一遍。按照常理,大理寺把案件资料调出呈交到了朱元璋那里,当查阅看完之后,朱元璋突然大惊!

原来范御史竟是范仲淹的后代子孙,范仲淹我们知道可是伟大的思想家,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流传至今,影响千年。朱元璋对他只有无限的崇敬,于是朱元璋放下手里的案宗,立刻启程亲自前往牢中,见到范文从的时候,亲手帮他解除了枷锁,激动万分的询问:“爱卿真是范文正公的直系子孙?”

范文从说:“启禀皇上,罪臣不敢有任何欺瞒,文正公正是在下的先祖,罪臣乃是他的第12代直系子孙!”朱元璋感到有些羞愧,差点把忠良之后给误杀了。现在回想起来,范文从虽然说话直白,不给人留面子,但他屡次谏言却都是为了江山社稷,没有参杂任何的个人利益,这一点果然是继承了范文正公。

随后朱元璋赶紧叫随身太监拿五匹最好的绸缎来,直接赐给了范文从。并且立刻下旨,范文从继续担任御史,死罪全免,而且还赐予他可免除5次死罪的特权。范文从又惊又喜,没想到事情发生大反转,刚还以为自己将要上断头台,可如今却获得这么大的恩典,如同做梦一般,真是应证了那句话“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

第一代太祖朱元璋

第二代惠帝朱允炆,乃朱元璋长孙

第三代太宗(成祖)朱棣,乃朱元璋四子(庶出),朱允炆之叔

第四代仁宗朱高炽,乃朱棣长子

第五代宣宗朱瞻基,乃朱高炽长子

第六代英宗朱祁镇,乃朱瞻基长子

第七代代宗朱祁钰,乃朱瞻基次子(庶出),朱祁镇之弟(后英宗复位,代宗被废)

第八代宪宗朱见深,乃朱祁镇长子(庶出),朱祁钰从子

第九代孝宗朱祐樘,乃朱见深三子(庶出)

第十代武宗朱厚照,乃朱祐樘长子(武宗无嗣,乃由旁支皇室选择朱厚熜入继大统)

第十一代世宗朱厚熜,乃朱见深四子兴献王朱祐杬(庶出)之嫡长子,朱祐樘从子,朱厚照从弟

第十二代穆宗朱载垕,乃朱厚熜三子(庶出)

第十三代神宗朱翊钧,乃朱载垕三子(庶出)

第十四代光宗朱常洛,乃朱翊钧长子

第十五代熹宗朱由校,乃朱常洛长子(庶出)(熹宗死后无嗣,乃诏令五弟信王朱由检入继大统)

第十六代毅宗(思宗)朱由检,乃朱常洛五子(庶出)(毅宗死后,明朝覆灭,宗室乃于南方割据)

第十七代安宗(质宗)朱由崧,乃朱翊钧三子福恭王朱常洵(庶出)嫡子,朱由校从弟,朱由检从兄(安宗被清军所俘,群臣乃先后拥立鲁王朱以海,韩王朱本铉监国,郑芝龙在福建拥立唐王朱聿键)

第十八代绍宗朱聿键,乃朱元璋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庶出)八世孙,唐端王朱硕熿之长孙,朱由检族叔(绍宗死后,福建群臣拥立朱聿鐭,然而一月就被清军灭亡,乃拥立桂王朱由榔)

第十九代昭宗朱由榔,乃朱翊钧七子桂端王朱常瀛(庶出)四子(昭宗死后,明朝再无皇帝,1684年康熙攻占台湾后,最后一个监国投海自尽,明朝遂彻底灭亡)

朱元璋在位时,有一个叫范文从的御史违抗旨意,被判处死刑。案子交到朱元璋这里,由他进行最后复核。朱元璋见到范文从的姓名和籍贯,顺便问了一句:“你莫非是范仲淹的后代”范文从回答:“臣是范仲淹的十二代孙。”朱元璋沉默良久,命令左右取来5块帛布,每块帛布上均御笔亲书“先天下之忧而后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句,送给范文从,说:“我赐你免死5次。”

朱元璋

范文从等于有了5块免死金牌。

这个故事来源自清朝文人赵吉士编撰的笔记《寄园寄所寄·卷二·镜中寄》。原文如下:苏人范文从,仲淹之嫡派也。洪武间拜御史,忤旨,下狱论死。太祖视狱案,见姓名籍贯,遽呼问曰:“汝非范文正后人乎”对曰:“臣仲淹十二世孙也。”太祖默然,即命左右取帛五方来,御笔大书“先天下之忧而后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句,赐之。谕:“免汝五死!”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暖心的故事。范仲淹是北宋名臣,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清正廉洁,文武兼备,智谋过人,并一手推动了北宋第一次改革运动“庆历新政”。范仲淹以自己的身体力行,为千百年来的文人士大夫树立了一道标杆,受到无数知识分子的尊重。如果范仲淹后代真的因为他而被赦免过错,那就印证了一句老话“君子之泽,虽百世不斩”。

范仲淹

可惜,这个故事有很大可能是虚构的。

首先,明朝洪武年间,没有一个叫范文从的御史。

查阅《明史》《明实录》《起居注》《明代职官年表》《国榷》等正史资料,都没有找到一个叫范文从的御史。在明朝时期,御史全民监察御史,隶属于都察院,为正七品,十三道监察御史计一百一十人。人数多,官级低,在正常情况下,一名御史的确很难在正史上留名。但是,既然惊动了皇帝,不可能不在《起居注》上记录一笔。

明朝大臣

其次,朱元璋不可能在死刑复核时接见罪臣。

明朝有比较完善的死刑复核制度。不管是判处“立决”,还是判处“秋后处决”,都必须必须经过皇帝审核批准后,才予以执行。这时候,所有的审判程序都已经完成,皇帝不需要重新审理案件。因此,不需要罪臣带到朝廷里去,君臣之间面对面交流。皇帝复核死刑案件时,往往复核的是书面材料。

既然朱元璋在死刑复核时不会见到罪臣,那么怎么可能询问范文从的身份,以至于发生后面的故事呢

第三,朱元璋不会可能轻易赐予大臣免死金牌。

民间俗称的“免死牌”,在史书被称为“丹书铁券”。朱元璋创建明朝后,对部分开国元勋赐予了“丹书铁券”。铁券外面雕刻赐予对象的履历、立下功绩和蒙恩次数。铁券里面刻有免罪、减禄的次数,用来提醒防备再犯过错。

1370年,朱元璋大封群臣时,曾经对李善长、徐达等6名开国公爵和汤和、唐胜宗等28名开国侯爵赐予了“丹书铁券”。然而,“丹书铁券”的对象是赐予给对明朝创建立下重大功劳的功臣,一般大臣绝无可能获得。假如明朝洪武年间真的有一个叫范文从的御史,范文从真的是范仲淹的后代,也不太可能获得“丹书铁券”,更别说一下子得到“免死5次”的待遇。毕竟连被名列开国六公之首的李善长,也仅仅得到了“免死2次”的待遇。

同时,朱元璋对“丹书铁券”的规格、用途和使用方法,都制定了有很严谨的规定。“丹书铁券”每副铁券都分为左右两部分,左半颁给功臣,右半收藏内廷府库。需要使用丹书铁券时,将铁券左右勘合,以作为凭据。这就杜绝了别人伪造“丹书铁券”进行仿冒的可能性。朱元璋怎么可能随便写5幅字来,就赐予别人当作“免死金牌”来使用他不怕别人模仿自己的笔迹,进行仿造吗

太祖朱元璋(1328-1398)

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

太祖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指挥下一举攻陷元大都--北京,宣告了元朝的灭亡。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了明王朝,朱元璋是为明太祖。他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惠帝朱允炆(1377-1402)

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

惠帝,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成祖朱棣(1360-1424)

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

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以入京除奸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战争,在1420年打败惠帝统治集团,夺取了明朝政权,建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仁宗朱高炽(1378-1425)

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仁宗,明成祖长子,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在位1年,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宣宗朱瞻基(1398-1435)

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

宣宗,仁宗长子,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英宗朱祁镇(1427-1464)

年号“正统”“天顺”(1435-1449;1457-1464)在位,在位23年

英宗,宣宗长子,即位时才9岁,被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喇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1450年,被放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死于1464年,时年38岁。

景帝朱祁钰(1428-1457)

年号“景泰”1449年即位,在位9年

宣宗次子,英宗被俘后被拥立为帝,即位后,用于谦为兵部尚书,粉碎了瓦喇对北京的进攻,迫使瓦喇放回英宗,英宗放回后,景帝将其软禁,直到1457年,景帝病危时,英宗才又被拥为帝。景帝死于1457年,时年30岁。

宪宗朱见深(1447-1487)

年号“成化”1464年即位,在位24年

宪宗,英宗长子,宪宗好方术,溺于女色,致使宦官“奸欺国政”。1487年,宪宗死,时年41岁。

孝宗朱佑樘(1470-1505)

年号“弘治”1487年即位,在位19年

孝宗,宪宗三子。孝宗“更新庶政,言路大开”,使英宗朝以来奸佞当道的局面,得以改观。被誉为“中兴之令主”。死于1505年,时年36岁。

武宗朱厚照(1491-1521)

年号“正德”1505年即位,在位17年

武宗,孝宗长子。好逸乐,贪女色,是明朝有名的荒唐皇帝,因荒*过度,死于1521年,时年31岁。

世宗朱厚璁(1507-1566)

年号“嘉靖”1521年即位,在位46年

世宗,宪宗孙,父兴献王。世宗前期颇有一些作为,诛杀宦官,节用宽民,但后期荒*无度,政治腐败,多次爆发农民起义世宗因服丹药中毒死,时年60岁。

穆宗朱载垕(1537-1572)

年号“隆庆”1566年即位,在位7年

穆宗,世宗第三子。在位7年,死于1572年,时年36岁。

神宗朱翊钧(1563-1620)

年号“万历”1572年即位,在位48年

神宗,穆宗第三子。即位时才10岁,由皇太后陈氏及李贵妃主持政务。神宗亲政后,深居宫中,荒*享乐,政治腐败,神宗时,北方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窥视中原。神宗死于1620年,时年58岁。

光宗朱常洛(1582-1620)

年号“泰昌”1620年即位,在位1月

光宗,神宗长子。是一个贪财好色的皇帝,由于*欲过度,即位当天就病倒了,后因服用丹砂过度而亡。时年39岁。

熹宗朱由校(1605-1627)

年号“天启”1620年即位,在位8年

熹宗,光宗长子。在位时任用宦官魏忠贤,致使政治腐败。努尔哈赤乘机攻占沈阳。熹宗死于1627年,时年23岁。

思宗朱由检(1610-1644)

年号“崇祯”1627年即位,在位17年

思宗,光宗第五子。即位后,诛杀魏忠贤,颇为勤政,勉力振作,无奈积重难反,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北方皇太极又不断骚扰入侵,又崇祯性多疑,刚愎自用。终于在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在景山自缢身亡。时年35岁。死前于兰色袍服上大书“勿伤百姓一人”。

范文程是明朝元辅大臣,为何投靠清朝仍然受到重用?

范文程(1597——1666),清初重臣,字宪斗,号辉岳,辽东沈阳人,曾经辅佐清朝四代帝王,是清朝的开国大臣,也被视为文臣之首,被列为“中国...
点击下载
上一篇:家谱的制作下一篇:陈氏族谱辈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