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的生平介绍,特别是他与脂砚斋之间的关系。
曹雪芹(约1724~约1764),清代小说家。满族正白旗包衣,名沾(zhān),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清代小说家。雍正二年闰四月二十六日未时生于江宁(今江苏南京),祖籍辽阳(后迁沈阳)。著有《红楼梦》。 据考,曹雪芹于就诞生在位于南京的江宁织造府内。江宁织造府,位于如今南京的市中心大行宫地区,清朝康熙皇帝6次下江南,有4次就住在江宁织造府内。这里的地名大行宫的称呼即由于康熙和乾隆两个皇帝在此住过而得名。 明朝天启元年(1618年),努尔哈赤统兵攻明,攻占沈阳、辽阳,曹宜的先祖被满军所虏,归依八旗正白旗“包衣”,先祖曹世远、高祖曹振彦本为汉族,沦为多尔衮的家奴。曹振彦颇受多尔衮赏识,封为佐领,曾参与平定姜镶起义。入关后,改任文官,历任山西吉州知州、大同府知府、两浙都转运盐使等三品官职。 辽阳曹雪芹纪念馆曹雪芹标准像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母。祖父曹寅做过玄烨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玄烨宠信。玄烨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 另据周汝昌《红楼梦新证》记录:故宫博物院所藏康熙年间曹家的一份密折中记载,曹雪芹之父曹頫(fǔ)实为曹寅之弟曹宣之子——由于曹寅及其孤子曹颙相继离世,康熙帝欲让曹家仍掌江宁织造之职,故令曹宣之子曹頫过继到曹寅一支,支撑门户并任江宁织造。如此说来,曹雪芹实为曹宣之孙,而非曹寅之孙。 曹寅病故,其子曹颙、继子曹頫(即曹寅之弟曹宣第四子)先后继任江宁织造。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58年之久。曹雪芹自幼就是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生活中长大的。雍正初年,由于曹振彦的亲孙子曹宜使坏,加之受朝廷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罪名革职,家产抄没。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进京,住在蒜市口;曹頫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其家族在乾隆时代曾经复兴过一时。后来曹雪芹在右翼宗学里结识了敦诚、敦敏,并与他们成为亲密朋友。康熙朝废太子胤礽之长子弘皙谋立朝廷,暗刺乾隆,事败。曹家被牵累,再次抄没,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红楼梦》的修订。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曹雪芹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到了这一年的除夕(1764年2月12日),终于因贫病无医而逝世,享年约四十岁。曹雪芹“身胖,头广而色黑”。他性格傲岸,愤世嫉俗,豪放不羁。嗜酒,才气纵横,善谈吐。曹雪芹是一位诗人。他的诗,立意新奇,风格近于唐代诗人李贺。他的友人敦诚曾称赞说:“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篱樊。”又说:“知君诗胆昔如铁,堪与刀颖交寒光。”但他的诗仅存题敦诚《琵琶行传奇》两句:“白 曹雪芹故居
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曹雪芹又是一位画家,喜绘突兀奇峭的石头。敦敏《题芹圃画石》说:“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磊时。”可见他画石头时寄托了胸中郁积着的不平之气。曹雪芹的最大的贡献还在于小说的创作。 他的小说《红楼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艺术精湛,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最高峰,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红楼梦》是他“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作品。据考《红楼梦》80回以后他已写完,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流传下来。今流行本一百二十回,后四十回是由书商程伟元和官僚文人高鹗整理印行的,一般认为后四十回为高鹗所续。
编辑本段身世、籍贯之谜
不只他的生卒年一直存著争议,甚至连他的字、号,也不能十分确定,按照曹雪芹的好友张宜泉的说法,应该是姓曹,名沾,字梦阮。号芹溪居士。但有研究者认为他的字是芹圃,号是雪芹。他的生年,现在主要的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他生于公元1715年,另一种说法认为他生于公元1724年。他的卒年,一般有三种说法:一种认为他卒于公元1763年,一种认为他卒于公元1764年,最后一种卒于公元1765年初春。 曹雪芹的上世的籍贯,现在也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他的祖籍是河北丰润,明永乐年间迁至辽东铁岭,后来跟随清兵入关,另一种认为他的祖籍是辽阳,后迁沈阳,他的上组曹振彦原是明代驻守辽东的下级军官,大约于清太宗天命六年(公元1633年)后金攻下了辽阳时归附,后随清兵入关。
编辑本段生平简表
雍正二年闰四月二十六日未时生,曹雪芹(20张) 雍正三年(乙巳1725) 乾隆元年(丙辰1736) 乾隆二年(丁巳1737) 乾隆五年(庚申1740)康熙朝废太子胤礽之长子弘皙谋立朝廷,暗刺乾隆,事败。雪芹家父被牵累,再次抄没,家遂破败。雪芹贫困流落。曾任内务府笔帖式。 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初有清抄定本(未完)。 乾隆二十年(乙亥1755)续作《石头记》。 乾隆二十一年(丙子1756)脂批于第七十五回前记云:“乾隆二十一年丙子五月初七日对清。缺中秋诗,俟雪芹。”是为当时书稿进度情况。脂砚斋实为之助撰。 乾隆二十二年(丁丑1757)友人敦诚有《寄怀曹雪芹》诗。回顾右翼宗学夜话,相劝勿作富家食客,“不如著书黄叶村”。此时雪芹当已到西山,离开敦惠伯富良家(西城石虎胡同)。 乾隆二十三年(戊寅1758)友人敦敏自是夏存诗至癸未年者,多咏及雪芹。 乾隆二十四年(乙卯1759)今存“乙卯本”《石头记》抄本,始有“脂砚”批语纪年。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1760)今存“庚辰本”《石头记》,皆“脂砚斋四阅评过”。 乾隆二十六年(辛巳1761)重到金陵后返京,友人诗每言“秦淮旧梦人犹在”,“废官颓楼梦旧家”,皆隐指《红楼梦》写作。 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敦敏有《佩刀质酒歌》,纪雪芹秋末来访共饮情况。脂批“壬午重阳”有“索书甚迫”之语。重阳后亦不复见批语。当有故事。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1763)春二月末。敦敏诗邀雪芹三月初相聚(为敦诚生辰)。未至。秋日,受子痘殇,感伤成疾。脂批:“……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记之是“壬午除夕”逝世,卒年39岁。 乾隆二十九年(甲申1764)敦诚开年挽诗:“晓风昨日拂铭旌”,“四十萧然太瘦生”,皆为史证。
编辑本段与《红楼梦》
著书缘由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出生于南京。雍正六年曹家被抄没后才全家迁至北京。当时,曹雪芹年纪尚幼。曹雪芹究竟住在何处、他的青年时期是如何度过的等等这些问题,总因文献无证,不能确指。据红学家们的考证:曹雪芹幼时与获罪的曹頫等曹家人口进京,住在蒜市口,其家族在乾隆时代曾经复兴一时。后来曹雪芹在右翼宗学里结识了敦诚、敦敏,并与他们成为亲密朋友。最终曹家一蹶不振,曹雪芹就落魄住到了西山黄叶村,他的不朽的巨著《石头记》可能就是在西郊的山村里写成的。 也有人认为《石头记》是曹雪芹在右翼宗学教书时写成的。 曹雪芹晚年的生活穷愁潦倒而又嗜酒狂放,朋友们常把他比作晋朝的阮籍。他甚至穷困到“举家食粥” 的地步,常常要靠卖画来换酒喝。他的画很为当时的朋友们所推重,敦敏《题芹圃画石》诗说:“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磈礧时!” 可见曹雪芹的胸襟和画风。可惜他的遗作至今尚未被发现。 曹雪芹作品《石头记》
他的不朽巨著《石头记》的前八十回,早在他去世前十年左右就已经传抄问世。 书的后半部分据专家们研究,认为基本上已经完成,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未能传抄行世,后来终于遗失,这是不可弥补的损失。 显然,曹家兴衰际遇与曹雪芹本人的困顿经历对他创作《红楼梦》起了重要的影响:原本过的是显赫贵族繁华奢侈的生活,听家人讲述祖上是如何的风光威严、荣华富贵;在亲身经历了家族败落之后,他从一个锦衣纨绔的贵公子摇身一变而成为了钦定罪囚的后裔,过上了穷愁潦倒、“茅椽蓬牖、瓦灶绳床”的日子。“叹人世,终难定”,这种转瞬间荣兴辱衰的变幻,让他看清了统治阶层内部的冷酷和凶残,也使他出现根深蒂固的人世空幻悲观的思想。 经过了家道败落的转变,特别是在年移居西山农村之后,他对贫苦生活有了切身体会,与社会下层人民的来往增多,对社会的贫富悬殊及阶级对立有了深刻的认识,这些人生经历和思想认识,都为他创作《红楼梦》打下了生活基础与思想基础根据现已发现的文献材料,可以认为,曹雪芹主要是由于不幸而幻变的生活遭际使其良多感慨“有所郁结,不得其道”,所以只能著书,回忆身世,抒发悲绪。
写作背景
曹雪芹祖上明末前居住在今辽宁铁岭西南郊腰堡大汛河村一带。在努尔哈赤的后金兵掠地时,曹雪芹的远祖曹锡远被后金的军队俘虏,给多尔衮当家奴,属正白旗包衣(“包衣”即满语“家奴”一词译音“包衣阿哈”的简称)。清朝建立以后,设立“内务府”,负责为皇帝管理财产、饮食、器用等各种生活琐事和宫廷杂物,曹家成为“内务府”的成员。曹锡远的儿子曹振彦因建立军功,官至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盐法道。从曹振彦的儿子曹玺和曹玺的长子曹寅,曹寅的长子曹颙和侄儿曹頫,三代四人相继担任江宁织造一职。织造的职务,主要为皇帝管理制造和采办宫廷用品,但除此之外,还同时担任替皇帝搜集情报的工作,曹寅就经常向康熙密奏南方各方面的情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治安、民情等等。曹家几代人担任这一职务,表明他们跟皇帝有一种特殊亲密的关系。曹玺的妻子孙氏做过康熙的保姆,,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小时候曾做过康熙的伴读,以后又担任御前侍卫。曹寅在给康熙的奏折中自称“臣系包衣下贱”,说明曹家具有一种特殊的地位:对于皇帝来说是奴才,但对一般人来说,则是一个极为显赫的大官僚,是属于最高统治层中的成员。雍正继位后,曹家遭受冷落,曹頫时受斥责。雍正五年(1727)末、六年(1728)初,曹因织造差员勒索驿站及亏空公款等罪,被下旨抄家,曹頫被“枷号”,曹寅遗孀与小辈等家口迁回北京,靠发还的崇文门外少量房屋度日。曹家从此败落。 经历这样家族变迁的曹雪芹,因此而获得对贵族之家种种黑暗与罪恶的深切体验,这便成为他创作《红楼梦》重要的生活基础。
编辑本段族属辩析
对曹雪芹的民族身份问题现在还有争论。曹雪芹到底是满族,还是汉族?曹雪芹的祖上曹锡远,早在后金时期就加入了满洲族籍,隶属满洲正白旗。到了曹雪芹这一代,曹家已经在满族中生活了100多年,满族文化已经渗透到了曹家的方方面面。不论从曹雪芹自身,还是从其著作《红楼梦》中都可以找到与满族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曹雪芹应该是满化了的汉族人,也可以说就是满族人。《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也将其祖上收录其中。 民族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斯大林定义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1]。这是中国学术界长期接受的观点。 中国较早给民族下定义的是梁启超:“民族者,民俗沿革所生之结果也。民族最重要之特质有八:(一)其始也同居一地(非同居不能同族也,后此则或同一民族而分居各地或异族而杂处一地……);(二)其始也同一血统(久之则吸纳他族,互相同化,则不同血统而同一民族者有之);(三)同其肢体形状;(四)同其语言;(五)同其文字;(六)同其宗教;(七)同其风俗;(八)同其生计。”[2]梁启超的定义将血统作为民族特质之一,但又说“久之则吸纳他族,互相同化,则不同血统而同一民族者有之”。也就是说,其始是同一血统,但各个民族之间互相同化,不同血统的人也可以是同一民族。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国的民族中屡见不鲜,几乎没有一个民族在血统上是纯而又纯的。我国民族学家认为“:民族不是血缘组织,相反,它正是血缘组织瓦解之后的产物,因此,‘血统’是决不能作为民族的基本要素之一来确定的。”[3] 不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还是民族学家的观点,或从中国各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民族都不等同于血统。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民族从来没有按照血缘来划分,而是依照共同的经济、共同的地域、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民族心理素质来划分。中国历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这一多民族的国家可以从秦始皇算起。汉民族一开始就与苗、越、东夷等边民来往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历史上的“五胡乱华”、辽金元清等少数民族王朝的建立,都使得各民族人口相互混杂。不论那一个民族都很难说自己民族有所谓的“纯正的血统”。既使从全世界的民族发展来看,也很难找到血统完全纯正的民族。 满族从后金开始,大量的汉族人、蒙古族人、朝鲜族人涌进了满族这一共同体,他们在这一共同体中长期交往,共同生活,融为一体。虽然他们的血统不同,但谁也无法否定,他们就是满族,他们同处于一个民族共同体之中。 曹雪芹家是汉族血统无疑。但到了曹雪芹这辈,他们家已经加入了满洲八旗,并且在满族这个圈子里生活了一百多年,其思想感情、风俗习惯已经满族化了。 曹家加入了满洲族籍,不但已经得到了满族的认可,甚至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认可。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曹家早在乾隆年间就已经被收录到了《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之中。《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八十卷)又称《御制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因为是奉乾隆皇帝之敕编纂的。这部书的主要编纂人有,和亲王弘昼、保和殿大学士鄂尔泰、保和殿大学士讷亲、武英殿大学士福敏、文华殿大学士查郎阿、尚书徐元梦等。从雍正十三年(1735)开始,到乾隆九年(1744)结束,一共编写了9年时间。本书共收入除皇族爱新觉罗氏之外的满族姓氏1114个,主要记载其归顺时间,其原籍所在,其官级事迹,并且为各个姓氏中的重要人物立了传。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而不是八旗蒙古氏族通谱,更不是八旗汉军氏族通谱。曹家之所以能够进入《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说明他们家已经归属满洲八旗,其满洲族籍也已经得到了认可。由于这本书是乾隆皇帝“御制”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曹家的满洲族籍也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认可。乾隆皇帝在谕旨中说:“八旗满洲姓氏众多,向无汇载之书,难于稽考,著将八旗姓氏详细查明,并从前何时归顺情由详记备载,纂成卷帙。候朕览定刊刻,以垂永久”。显然,他要求大学士们要编的是“满洲姓氏”通谱,而不是别的,并且经过乾隆皇帝“览定刊刻”。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七十四中记载: 曹锡远,正白旗包衣人,世居沈阳地方,来归年分无考。 其子曹振彦,原任浙江盐法道。 孙曹玺,原任工部尚书;曹尔正,原任佐领。 曾孙曹寅,原任通政使司通政使;曹宜,原任护军参领兼佐领;曹荃,原任司库。 元孙曹颙,原任郎中;曹頫,原任员外郎;曹颀,原任二等侍卫兼佐领;曹天祜,现任州同。[4] 关于曹雪芹的族籍有不同的说法:一说汉族,一说汉军正白旗,一说汉军包衣等等。这些说法其实都不准确。从《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中,我们可以看出曹家的族籍应该是:满洲正白旗。曹雪芹也当如此。 正白旗是清代八旗之一。早在后金时期,就建立了八旗,即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和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和镶蓝旗。其中正黄旗、正白旗和镶黄旗为上三旗,正红旗、正蓝旗、镶白旗、镶红旗和镶蓝旗为下五旗。曹家祖上被俘后,隶属于满洲正白旗,也就是说从那时起,他们曹家就正式加入了满族,成为满族中的一员了。清代八旗又分为满洲八旗、汉军八旗、蒙古八旗。曹家隶满洲八旗,无疑是加入到了满族共同体之中。 从上面的谱续中,我们可以看出曹雪芹的祖上曹锡远很早就加入到了满族共同体之中。有关曹雪芹的家世,胡适先生做了很好的考证。他在《红楼梦考证》中第一次明确了曹家的世系: 曹锡远-曹振彦-曹玺-曹寅-曹頫(曹颙)-曹雪芹 也就是说,到了曹雪芹这一辈,已经是第六代了。曹家六代142年完全生活在满族中。他们已经“彻头彻尾”、“彻里彻外”地“满洲化”了。
编辑本段曹氏家族的满族化
曹家作为满族上三旗成员,满洲正白旗人,从昔日的包衣人身份,跃为满洲贵族。曹家虽系“包衣”出身,但百年过去,他们不仅加入满洲族籍,且已成为“名门望族”。曹家世代为官。到了曹雪芹的太爷曹玺那辈,已任工部尚书的要职。曹玺还当过“江宁织造”一职。《江南通志》一书直接写上了曹玺是满洲人,“江宁织造:曹玺,满洲人,康熙二年任”。曹雪芹的爷爷曹寅,虽然只任通政使司通政使,三品大员,但同时当过苏州织造、江宁织造;曹雪芹的父辈曹颙和曹頫也先后当过江宁织造。织造一职,官品虽然不高,但位置重要。它是由内务府管辖,直接为皇家服务,并且“油水”很大,可以说是当时的一个肥缺。从曹雪芹的太爷曹玺开始直到他的父辈曹頫为止,曹家祖孙三代四人共作了58年织造。 曹雪芹的爷爷曹寅还是一名重要作家,著有《楝亭诗钞》五卷、《词钞》一卷,并主持编辑了《全唐诗》,同时还为我们留下了几部戏剧作品。曹家到了曹寅这代,可以说达到了鼎盛。曹寅母亲是康熙的乳母,满语作meme eniye(嬷嬷妈)。在满族中,乳母的地位是很高的。可以说亲如生母,又胜于生母,因为她不仅要将皇子养大,而且要从小对他进行教育。据陈康祺《郎潜纪闻三笔》(卷一)记载: 康熙己卯夏四月,上南巡回驭,驻跸于江宁织造曹寅之府。曹世受国恩,与亲臣世臣之列。爰奉母孙氏朝谒,上见之,色喜,且劳之曰:“此吾家老人也。”赏赉甚渥。会庭中萱花盛开,遂御书“萱瑞堂”三字以赐。[5] 曹寅与康熙从小关系甚密,又是他的伴读。他长期在南方任“织造”一职,名义上是掌管宫廷内部的织造事务,而实际上权势很大。袁枚在所著《随园诗话》中记下了这样一件事,“康熙间,曹楝亭为江宁织造,每出,拥八驺,必携书一本,观玩不辍。人问曰:‘公何好学?’曰:‘非也。我非地方官,而百姓见我必起立,我心不安,故藉此遮耳目’”。其地位之显赫可见一斑。康熙在位曾六次南巡,其中四次是曹寅在职出面接驾,并以其织造府作为皇帝行宫。同时,曹寅还经常上奏江南事,并得到康熙帝的朱批。一次,康熙在其奏折上批道,以后有关地方诸事,“必具密折来奏”。还有一次,康熙得知曹寅得疟疾,便马上赐药,并破例用驿马星夜送去。所有这些可以看出,曹寅一家与皇家的亲密关系。 曹寅的两个女儿,也就是曹雪芹的两个亲姑姑分别嫁给了满洲王爷,其中一位“适镶红旗平郡王讷尔苏”,另一位“适王子侍卫某”。也就是说,曹家不仅是满洲贵族,而且与满洲皇室有血亲关系,已经成为皇亲国戚了。平郡王讷尔苏为克勤郡王岳托的重孙。岳托是礼亲王代善第一子,礼亲王代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二子。岳托在清初被封为克勤郡王,也是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所谓“铁帽子王”,就是世袭罔替之王,其后代不降等级,永袭王爵。讷尔苏于康熙四十年(1701)袭平郡王,雍正四年(1726)因罪革爵,乾隆五年(1740)卒,并按郡王品级下葬。其第一子福彭,于雍正四年(1726)袭平郡王,乾隆十三年(1749)薨。福彭第一子庆明,于乾隆十四年(1749)袭平郡王,乾隆十五年(1750)薨。讷尔苏之孙庆恒,于乾隆十五年(1750)袭平郡王,四十三年复克勤郡王号,四十四年(1779)薨。一直到清末,克勤郡王爵一直有人承袭。从亲戚关系上看,平郡王讷尔苏是曹雪芹的亲姑父,平郡王福彭是曹雪芹的表兄,平郡王庆明、庆恒则是曹雪芹的晚辈。应该说,曹雪芹从小就与克勤郡王府及其大小王爷们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可见,曹家不论与康熙皇帝家族的关系,还是与满族亲戚的关系都十分密切。曹家经过一百多年的变化,不仅成为满族中的重要一员,而且已经成为当时举足轻重的皇亲贵胄了。
编辑本段曹雪芹、《红楼梦》与满族作家群
曹家从后金开始,就加入到了满洲族籍,并且在满族这个民族共同体之中生活了近一个半世纪之久。到了曹雪芹这代,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一个地道的满族贵族之家。曹雪芹也已经成为满族一员,并且生活在满族的文化氛围之中。在曹雪芹生活的圈子里基本上都是满族文人,甚至皇亲国戚。如脂砚斋、敦敏、敦诚、弘晓、弘旿、墨香、永忠、明义、高鹗、裕瑞等。这些人的诗词和著作是研究曹雪芹及《红楼梦》不可多得的重要材料。一粟先生曾编过一本研究《红楼梦》的资料汇编《红楼梦卷》[6],共两册,上个世纪60年代出版。这是一本比较早的《红楼梦》研究资料集。在书中可以发现,早期研究《红楼梦》的资料大都出自满族人或“旗人”之手。这一点,也许是许多人没有注意到的,但它却是客观存在。曹雪芹是满族人,他自然生活在满族文化氛围之中;因为他是一个文人,他的生活圈子自然满族文化人居多。
脂砚斋
点评《红楼梦》的脂砚斋到底是谁?现在还没有定论。有人说是曹雪芹的父亲曹頫,也有人说是曹雪芹的妻子史湘云,也有人说是曹雪芹的叔叔。这个说法来自宗室红学家裕瑞,他在《红楼梦》续书评论集《枣窗闲笔》中说:“曾见抄本卷额,本本有其叔脂砚斋之批语,引其当年事甚确”。“其叔脂砚斋”,第一次明确了批《红楼梦》者为曹雪芹的叔叔脂砚斋。因裕瑞为满洲人,又距离曹雪芹比较近,其话较为可信。脂砚斋及其《红楼梦》评点,对于《红楼梦》的成书、流传及研究影响很大。他的许多材料与观点,我们至今还在运用。比如,他说“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其中“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基本上成为曹雪芹逝世时间的定论。又如“句句是耳闻目睹者,并非杜撰而有。作者与余红楼梦图书(15张),实实经过”;“真有是事,真有是事”;“因命芹溪删去”;“其宝玉之为人,是我辈于书中见而知有此人,实未目曾亲睹者”。这些批语告诉我们,脂砚斋无疑是曹雪芹的挚亲,许多事情他是与曹雪芹亲眼目睹,实实经历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脂砚斋参与了《红楼梦》的修改、定稿,他的贡献不可低估。
要说好相声,还得苦练基本功。现在相声界好像有人提倡无师自通。一个人拿到一个本子,三天就上台了,你说这句,我说那句,说完了,就算完了。这不是表演,是背台词。他俩演出了,电台知道了,赶紧来录音、录像,录完了放出去,他俩也不再演了,因为没人听了。这种艺术是没有生命的。说明无师是行不通的。学艺,第一要有人指点,第二要下苦功夫。我自己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我学相声那时候,每个相声演员都要学会十二项基本功。
第一、开场诗。相声的开场诗和一般诗不一样,他用的是打油诗,念开场诗也要把人说笑了。比如描写雪吧,他一个字不提雪,但说的都是下雪。一开场,一拍醒木,说开了:
天上一阵黑咕咚,
好像白面往下扔;
倒比棉花来得冲,
如柳栽花一般同;
黑狗身上白,
白狗身上肿;
坟头倒比馒头大,
井是一个(一拍醒木)大窟窿。
还有说《西江月》的,也是一拍醒木:
远看忽忽悠悠,
近看飘飘摇摇;
不是葫芦不是瓢,
水中一冲一冒;
那个说是鱼肚,
这个说是尿脬;
二人打赌江边瞧,
原来和尚(一拍醒木)洗澡。
撂地说相声第一项,就是会说开场诗。
第二、会说“门流儿”。开场诗说完,该说相声了。有的场子一看观众不多,就先唱段“十不闲’什么的,行话就叫做“门流儿”。所以相声演员必须会唱“门流儿”。“门流儿”是四五个人群唱:
福字添来喜冲冲,
福源山前降玉瓶,
福如东海长流水呀,
恨福来迟身穿大红呀,
豆豆,切豆切格豆呛,去咚去,去格咚去,咚咚去,
豆豆,切豆切格豆呛,
……
这样要唱完“福”、“禄”、“寿”、“喜”四个字,唱完了,还打家伙,打完了,就唱前面说过的“一上台来且留神”等八句(这八句,行话又叫“八掌儿”),八句唱完了,这几个人就用到人家去说堂会的套词儿来说话:
“紧打家伙当不了唱,烧热了锅台当不了炕,三通打过以后,咱们侍候先来的,候着没有到的,……去咚去咚去格咚去,去格咚去,去咚去咚去格咚去,豆豆,切豆切格豆呛,……”同时还说:
甲:哎,咱们这儿场也开了,人也不少了,咱们今儿唱哪一段呀?
乙:唱个吉祥的!
丙:唱个喜庆的!
甲:哎,咱们有题目的文章好做,有谕的差使好当,咱们问问本家的舅爷想听什么?
这是开玩笑,甲冲着乙说:
甲:请问舅爷,您点点儿什么呀?
乙:哎,我呀,什么也不听。
甲:哎,有题目,本家舅爷让咱们唱段儿“十里亭”。
人家已经明说什么也不听,他偏说要听“十里亭”。“十里亭”也是属于莲花落、“十不闲”之类的东西,于是这几个人又接着唱下去了,因为听相声的客人还不多,多唱一会儿,为的是招揽观众。有个人先唱:
哎,小琴童儿不消停,
手打着灯笼走进房中,
尊声相公安息睡吧您哪!
大伙儿嚷:“怎么样哪?”
明日清晨好登程。(众人帮腔:好登程哎)
琴童儿说话呀,欠点儿聪明,
那功名好比是浮萍水呀,(众人帮腔:太平年)
美貌的娇妻哎,火化冰哎,
年太平,……
唱到这儿,又改牌子了:
一更到了一点哎,
月亮儿东边升哎,哎———
张君瑞我在房中呀,跺脚哟,
捶胸呀,哎———
唱着唱着,听的人多起来了,可以开场了。于是捧哏的就上来说:
“去!去!去!什么乱七八糟的,瞎在这儿唱,是起哄怎么哪,我们开场还一段儿没说哪!”
捧哏的把这些人轰走了。又回来两人,三人开始说相声。有的场子开场这段相声,总说《切糕架子》,那是属于语言文字游戏方面的段子。观众也习惯了,天天儿来,天天儿听《切糕架子》,他宁可遛弯儿去。好凑热闹的人才早来。
“门流儿”的调子很多,不仅仅是“十不闲”、“莲花落”等,也许三个人合唱怯快书(又名弦子腔)或唱小曲《绣荷包》,或唱跑旱船的吴桥落子等等。
第三、白沙撒字。相声演员还必须会白沙撒字,用白沙写副对联,或写“吕林炎圭,朋出二仌(音别)”,“吕林炎圭,朋出二仌”是个描写文字游戏的相声小段子。然后根据写的内容说段相声。像常宝臣爱写“天官赐福”四个字,他就拿这四个字说一段儿相声。
第四、会唱太平歌词。有的人在白沙撒字时,边写边唱。
第五、会说一个人的(就是单口相声)。
第六、会捧。
第七、会逗。这两项就是对口相声,相声演员须会演甲、乙角色。
第八、会说三人相声。相声演员须会演甲、乙、丙三个角色。
第九、会要钱。同行术语又叫“看杵门子”。对街头艺人来说,这是个重要项目,就是在演出中间或结束时,他能张罗着向观众敛钱。
第十、双簧。说相声的都得会双簧,但说双簧的不一定会说相声。
第十一、口技。相声的历史和口技是分不开的,所以相声里头也有口技内容。北京相声界有位汤金澄老先生,1980年去世,终年90岁。他的相声是以口技为主,他的口技是老传统,和现在台上表演的口技不一样,嘴里没有东西。一般人学鸟叫、学马打响鼻儿都用葱皮发音,当初我的老师朱阔泉老先生学口技也用葱皮。但汤先生嘴里没有东西。他学蛐蛐儿叫学 得好,吹哨、空竹、带哨儿的鸽子,这几项都好。我作为一个相声演员,在继承传统技艺上,不能及时抢救这项特技,我是失职的。最近我到日本访问,遇到一位日本全国驰名的口技表演家———猫八先生。猫八先生的口技就是老传统,而且有很大的发展,他不单学本国的动物声音,也学外国的动物声音。他也是不用任何道具,也不借助于麦克风,能够学出风声、雨声、笑声、闹声,以至鸟鸣、牛叫、虎啸、猿啼……。他的口技知识性很强,结构也好。我看了他的演出以后,更觉得我没有继承这些技艺,深感不安。
第十二、数来宝。同行术语叫做“抠溜”,就是说艺人在商店门前来回唱,只要商店里扔出一个钱儿就走,形容艺人跟要饭的差不多。有皇帝的年头儿,据说它算一行,叫做“杆儿上的”,这是有组织的要饭的,京戏《鸿銮禧》里曾提到过。江湖上也叫它“穷门儿”。当然,像莲花落、金钱板、三棒鼓、二人抬(或台)这些在打击乐器上装有铜钱的演唱,都应属于“穷门儿”。数来宝原来不属于相声。我小的时候,天桥已开辟了数来宝的场子,以曹麻子为首的五六个人专演唱数来宝。这一点,高凤山同志最清楚,当时他刚学徒,还不到10岁。
曹庄村隶属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至今已有666年历史家族村落,曹庄村最早可追溯至1350年,为北宋名将武惠王曹彬的十二世孙曹达汉率人所建,为避时忌自京城安定门迁入漷县。经过600余年的繁衍,曹氏家族已至二十七代,曹庄村有2000余人口,80%以上为曹姓。
行政区划:
辽太平年间(1021年至1031年)在此设县,其县治即设在霍村。因地处漷水之南,古代山北水南为阴,故称漷阴县,而霍村也易名为漷阴镇。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朝政府又将漷阴县升为漷州。
但到了明朝初期。由于战争频繁。漷州的居民大量减少,于是在洪武五年(1372年)明朝政府将州降为县,漷州一名为漷县,县治仍设在漷阴镇。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此时因屡遭水患,区域越来越少,被清政府撤销县治,将漷县并入通州直接管理,从此漷县作为县级行政区划便在历史上消失了。
但漷阴镇因曾是漷县县治而变成一个较大的村落,即以县称为村称,漷阴镇一名随之消失,易名为漷县村至今。
曹庄村最早可追溯至1350年,北宋名将武惠王曹彬的十二世孙曹达汉率人所建,为避时忌自京城安定门迁入漷县,至今668年。
曹氏祠堂
据曹家家谱记载,元至正十年,原住在北京城内安定门的曹达汉因避时忌搬迁到通州漷县居住,建立曹家庄。自曹达汉至今,曹家已在漷县繁衍二十七代。
曹氏祠堂本修建于元代,遭遇运河洪水泛滥,被大量泥沙掩埋,祠堂内所有物品都被埋在地下。于是清乾隆年间,曹氏族人就在原家庙的墙壁上继续垒墙,重建了一座新家庙,形成了“地上地下两座家庙”。
-曹庄
-曹氏祠堂
曹雪芹的生平介绍,特别是他与脂砚斋之间的关系。
本文2023-10-14 00:46:3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48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