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神秘的张家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3收藏

中国最神秘的张家,第1张

张姓,可以说是中国最神秘的一个姓氏。这个姓,人口数量在中国高居第三(前两个是王姓、李姓),多达9540万人(2018年统计)。

在中国历史上,张姓可以说是最神秘的一个姓氏。张姓里并没出过正统的皇帝,但对历史的影响却是最大的。在两千多年里,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很多关键事件,都是张姓人物作为主导,或开辟历史,或力挽狂澜。然而,张姓的起源却是一个谜团,似乎是在西周后期突然出现的。

几十次影响中国历史走向

张姓,之所以被认为非常神秘,就是因为他们往往在关键时间点上,担当引导历史发展的主导人物。因此有玩笑说,“张家人”是开办时间管理局的,局长就是玉皇大帝(也姓张),副局长是道教的张天师。

我们列举下例子看一看,这些历史史实可说非常令人难忘:

第一,结束春秋时代的“三家分晋”事件,幕后关键主导者是赵襄子的第一谋士张孟谈。

张孟谈,被认为是晋国大夫张孟的后人。正是在他的谋略指导下,赵氏果断坚守晋阳,并由张孟谈潜入敌营,说服魏氏、韩氏倒戈一击,消灭了不可一世的智伯。

第二,为秦国平定六国,制定连横策略,是张仪。

第三,为建立汉朝,运筹帷幄立下策定之功的,是张良。

第四,开通西域,打通东西方经济文化联系的,是张骞。

第五,创立天师道,成为中国道教文化始祖的,是天师张道陵。

第六,制造地动仪,写下《伤寒杂病论》的,是张衡和张仲景。

第七,引发东汉灭亡的,是太平道创始人和黄巾起义领袖张角。

第八,东汉末年每一个大势力,必有姓张的名将或名臣辅佐,曹操有张辽、张郃,刘备有张飞,孙权有张昭,袁术有张勋,刘表有张允,刘璋有张任。

第九,西晋短暂的治世中,最重要的名臣是张华。

第十,唐朝最有名的宰相,有张柬之、张九龄。

第十一,安史之乱,死守睢阳保护南方不受侵害,有张巡。

第十二,唐朝末期,领导河西走廊十三州起义归唐,有张义潮。

第十三,辅佐西夏建国,为李元昊出谋划策的,是张元。

第十四,南宋灭亡一战,灭宋的是张弘范,为大宋战至最后一刻的是张世杰

………………

历史上类似的例子,其实远不只这些。张姓,可以说风云人物辈出,在中国历史上发挥出了非常不一般的作用。

张姓,是西周后期突然出现的吗?

关于张姓的起源,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有说法称,张姓源自于黄帝之孙“张挥”,但这个已被确认是后世杜撰。一般来说,把始祖定为黄帝的某个子孙,基本都是不可靠的。黄帝的历史本身不可考,所有将祖先攀附于黄帝身上的家谱,大多是明清时代的虚构。

但是,张姓的来源在史书上还是有不少线索的。不过,张姓人物的最早记录,似乎是西周后期突然出现的。

张姓第一位出现的人物,是《诗经》记载的西周后期周宣王的卿士张仲。《诗经·小雅·六月》:饮御诸友,炰鳖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

这里谈到的张仲,是周宣王中兴功臣尹吉甫的一位朋友,也是辅佐周宣王的大臣。但是,张仲的记录仅限于此,张仲,也是有史可考的张姓公认始祖。到了春秋时代,晋国有大夫张孟、张趯、张骼等人,史书才有了比较详细的人物事迹。

但是,张仲真的是张姓第一人吗?根据考古发现,张姓的真正起源,可能比张仲早得多。

首先,有一个关键依据是通过考古研究才发现的。那就是“张”姓在春秋之前,并不是写作“张”,而是“长”。

证据就是一组出土的战国兵器:1971年,河南省新郑的郑韩故城出土了一批韩国铜兵器,其中两件铜戈铭文分别为:

“四年郑命:韩囗,司寇长朱,武库工师:囗囗,冶尹皮攴造”;

“五年郑命韩囗,司寇张朱,右库工师:春高,冶尹:濡造”

由此可见,张字和长字在战国以前互为通假,张姓本来应该称为“长”姓。这样一来,我们再重新审视考古发现,就能找到很多“长”姓的起源线索。

张姓的源流:长子国与长狄

1997年,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发掘出了著名的“长子口”墓,这一发现在当时震惊了国内学者。

长子口墓出土了大量西周时代的青铜礼器,其中54件有铭文,其中39器铭文带“长子口”字样。这说明,墓主本人叫做“长子口”。长,是墓主的氏名或国名,子是爵位,口为名。这也就是说,河南鹿邑曾经有一个叫做“长国”的西周子爵诸侯国。很有可能,这个就是周宣王卿士张仲所属的封国。

此外,在湖北黄陂鲁台山M30曾出土一件圆鼎,铭文“长子狗乍父乙尊彝”,该墓年代为康王晚期或昭王。这也是长国存在的一个证据。

不仅是西周,甲骨文三期卡辞中出现有“其又长子唯龟至王受又”的记载。这说的是,商代也有一个名为“长”的方国,这个长国要定期向商王贡龟。

同时,地名也是重要的历史证据。春秋战国的三晋地区有长子、长社、长治、长平等地,春秋史书里还出现过长丘,这些都可能与长姓或长国有关。

另外,春秋时代还出现过一个奇怪的狄人部落——长狄,这个长狄曾经对齐国、宋国、晋国、卫国都造成了严重威胁,甚至灭亡邢国,攻破卫国。在《左传》中有记载称:“宋武公之世,鄋瞒伐宋……以败狄于长丘,获长狄缘斯”。长狄位于长丘一带,再将各方线索统统联系起来,我们可以认为,长狄就是“长姓之狄”,或者干脆就是“张姓之狄”。

最有意思的是,长狄的地盘,正是张姓公认的祖源地——河北清河县,即“天下张姓出清河”。

据记载,公元前661年,狄人破邢,次年,狄人灭卫。而今天的清河县,正在邢台市(古邢国所在地)辖区内,位于邢国都城以东不过二百里,位于卫国都城东北不过四百里。清河县,正是长狄的大本营。

由此可见,春秋时代的长狄,很可能是西周灭亡后产生的,是长国开始“不服王化”,走上戎狄化的一个产物。这个情况非常类似楚国,楚国被称为荆蛮,而长国就被称为长狄。事实上,无论是楚国还是长国,都是华夏文明的分支,并非外来的民族。

重新梳理后的张姓起源

我们通过研究史书,再加上考古发现,就可以总结出张姓的真正来源:

张姓,至少在商代就已经出现,是位于中原的诸多方国之一。在西周时期,张姓是长国国君的氏名,被周王册封为子爵,地望在河南、山西或河北一带,甚至有可能长国不止一个。长国在周宣王时期,涌现了张仲、张象这样的名臣。

但是周幽王后期,太子宜臼(周平王)引来申国、犬戎等势力,杀死幽王推翻了西周,造成天下大乱,国有二王(周平王、周携王并立)。在此时,长国很可能处于反东周阵营(支持周携王)一方被诬蔑为戎狄,或者本国统治阶层崩溃导致了戎狄化。

在此后的春秋历史中,长狄作为参与混战的一员,逐步被别国兼并,长姓家族也逐步分散融入各国,并涌现出了一批卓越人物——晋国的张孟、张趯、张骼,宋国的张匄,以及赵氏军师张孟谈等人,从此张姓开始发扬光大。

由于张姓的兴起远早于春秋,所以在张孟等人在晋国出名的时候,张姓以长国、长狄为基础早已经在北方开枝散叶,所以才能够在今天成为中国第三大姓氏。(作者:陶慕剑)

订婚较简单。

订婚 古时叫“纳吉”。看家满意后,男女双方家就要择定吉日,举行订婚仪式,日子一般选在双月双日。若男女相生同属相或一方生辰不好,也有选单日的。

男方家要给女方准备衣物,携带一定数量的礼钱、两条猪肉“礼方”、烟、酒等,带去的猪肉礼方,由女方家将其中一条煮熟,返回男方家,意为这门亲事已成。女方家也要宴请宾客,造成气氛,向亲友宣告已订婚。

扩展资料:

甘肃结婚风俗文化:

一、说亲

说亲的基本步骤是:男方家经媒人之手取得女方的生辰八字后,请阴阳先生拈算,若男女双方八字相合,则议婚告成。

然后由男方请媒人上女方家说亲,俗称“说媒”。女方双亲征得姑娘同意后,男青年择日赴女方家“瞅媳妇“,与女青年见面互换相亲之物。

有的女青年也会回访男家,称为“看屋里(家)”,当然男方父母少不了见面礼。有的男女青年自由恋爱、互订终身,再请人说通双方父母,取得认可,就可以正式定亲了。

二、订亲

定亲在甘肃称为“框锁锁”。 介绍人从中调定,双方同意,然后择日举行定亲仪式,男方父亲(或代理人)与介绍人偕男青年,携厚礼赴女方家。

礼物一般有喜酒、喜馍12个(俗称“大馒头”)、喜钱(称“锁锁”)、喜绢(布匹)、衣物等。女方家会集长辈及近亲相陪,盛宴款待。

女孩在姐、嫂陪同下至席敬酒,男方家长会在女孩脖子上栓一个系有钱币的红色线绳,称“拴媳妇子”。传说这一拴,就把女孩拴成男方家的人了。

临辞,女方母亲给新女婿亦有馈赠,并且退还馒头两个,称为“回盘”。事后,女方将馒头分赠近亲,向外宣布婚姻成立。定亲时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双方商量彩礼钱。有时会争得面红耳赤,但在介绍人的斡旋中,最终会达成一致,皆大欢喜。

三、行礼

也叫“行大礼”。这是比较慎重的一个环节,多在迎亲前半年举行。男方家择定结婚吉日,由父亲约上介绍人,带齐原定彩礼、喜酒喜馍及妆奁衣物赴女方家。

女家少不了又是设席款待,请长辈相陪。席间商定迎娶时间、仪程。双方儿女亲家互相敬酒,互致歉意,说些吉祥如意、皆大欢喜的话。

四、提话

按照传统的做法,男家是嫁娶的主动者一方,其父母应选择迎娶的良辰吉日,并由媒人通知对方,准备迎娶。

称为“提话”或“送日子”。提话一般在吉日的前一月进行,谓之“隔月不提话”,如在本月,至少要提前十天。

五、娶亲

俗称“引新媳妇”。 吉日将临,男方整理院落,洗刷门窗,求字裱画,布置新房,通知亲友。临近二三日,男家杀猪宰羊,置办用品货物,接亲眷,请"总管",聘厨师,邀陪客,请房下(宗亲),贴喜联……

忙不胜忙。

吉日前一天,接"先人",请"家谱",供奉祭品,烧香纳拜。吉日晨,置酒举餐,打发娶亲人起程。迎亲一般为3至5人,包括引亲的、媒人、背箱人等。

带上喜酒喜馍、喜衣盖头,风衣披风和喜钱(有“开箱钱"、"伴女钱"、喜帖等)。按照择定的吉时赶到女方家。

女家的亲戚、亲房(本家),于婚礼前一天,到女方家共商大事。确定送亲的人选,一般以八人或十人,可多可少,必须是双数。一般讲究“用相”与“避相”。亲友及村里的未婚姑娘,于前一天带礼物或礼金到女方家“添箱”(恭贺)。

娶亲人到后,简单地吃喝一点,然后去到闺房先押了压箱钱,再把盖头盖在新娘头上,俗称“拦头”。这时背箱人先行返程。新娘穿戴完毕,怀揣红书(即"婚书"),在祖先牌位前焚香祭祖,再向贵亲磕头行礼。有亲兄亲姊引导出门,和娶亲人一道起程。

新娘出门时,女家将一把红筷分散于娶亲的,人手一双,同时男家将"伴女钱"散给女家七姑八姨。这时女孩儿早哭成了泪人。据说女孩儿在离开娘家时,流的泪珠子越多越好,每一滴眼泪都是留给娘家的“金豆豆”。

虽说女大当嫁,是喜事,却不能响炮。旧时,若迎亲队伍途遇碾台、碌碡,大树、窖井崖头,十字路口则贴一书有"花红盖之大吉"的红纸条,称"路帖",或以红毡相遮,称"遮白虎"。

六、接新人

在等待娶亲队伍的时候,所有人会在路口,娶亲队伍快行至男方家附近时,早有专门负责观望的通知“总管”, "总管"吆喊众人在大门前候迎“尊客”(送亲的人),尊客会先安排进院。

这个时候,年轻人则对婚车相拥而上,有撒花的,喷泡沫彩带的,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新娘子下车要给随同的“押马娃娃”给“下马钱”,新娘子才能下车,在这需注意,在甘肃有些地方,一般新娘子都不能着地,需由新郎抱至新房。

尊客一进院子,便互相作揖打躬迎接入室;也有在大门前设一酒案,摆几个简单菜盘(称下马席)迎客的。然后由"总官"斟酒一一相敬,每人三盅,称"迎风盅",再迎到客房在祖先牌位前磕头上香举礼。

礼毕,邀入座中,"总官"指挥众执席者,先茶后饭,茶以漱口,饭一般为“四炝盘”。饭后由事先安排好的邻舍请去休息“喝汤”(吃面),到傍晚又请到另一家设席招待,名为“挪席”。

甘肃习俗里十分厚待尊客,宴席有"十三花"、“十二齐"十全"、"九魁"等,并以嫡亲贵友坐陪。席间新郎父辈、兄弟辈轮番敬酒,寒喧问好。

结婚当天,与尊客身份同样尊贵的贵宾就是姑舅(新郎母亲娘家人),接待场面及仪程基本与尊客相似。

席毕,左邻右舍各领一人安排晚上睡觉。次日,本家依然设席,依次“打发” 尊客和姑舅,这时男方会送一双皮鞋给“介绍人”,以示谢意。

七、安床、闹洞房

晚上,开始安床,有男女喜相人(民间叫“戴头人”)为新郎新娘"换盅",即找红线尺许,两端各拴一铜钱,分置于两个盛满酒的盅内,新郎、新娘各端一盅,饮去一半,再互换饮尽,缘于"千里婚缘一线牵"之说。

然后由女性带头人开始为新郎,新娘铺床,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核桃枣儿口唱吉词: "一把核桃一把枣,养下娃娃满炕跑……。"最后"扫炕",边扫边以言相嬉。期间当然少不了围观者嘻戏搞怪,要求小两口做一些难为情的游戏等,谓之“闹洞房”。

其实,闹新房早已开始,白天新媳妇接进门,就有妇女们去盘问试探新娘子是否乖巧伶俐,就有不安分的小伙们去挑逗调戏,要求新人为他们点烟敬酒,新房中整天都笑语喧哗、热闹非凡。

安床毕,闭了门窗,新房中点着一盏灯,这灯是要点到天亮的。这时就有同辈好事者,潜伏洞房外偷听小两口的私语,叫“听房”。

旧俗认为人不听则鬼听,故若无人听时就立一扫帚吓鬼。此俗从古至今,专为耍笑而已。

八、待亲房(宗亲)

次日打发了尊客,姑舅和宗亲一应人等由东家安排依次入席,有时要摆数十桌。席间,新郎之父(亦可由其他长辈代替)为众乡亲"斟酒"。

新郎新娘由一人领陪,逐一前去叩谢认亲,新娘嘴里甜甜地叫着各种该叫的称呼敬烟献酒,当然,被叫者少不了给新媳妇的红包。整个婚礼就在这热闹的气氛中结束了。

九、回门

回门是甘肃婚俗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婚礼后三到七天中,新郎要准备礼物,领着新媳妇回娘家,当日去当天回来,不能在娘家住宿。

过年的正月里再去时,可以多住几天,丈人家的远亲近戚都要走上一遭,叫“浪亲戚“。

参考资料:

-纳吉

简介

李自成(1606-1645),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古代杰出的军事家。原名鸿基。称帝时以李继迁为太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 童年时给地主牧羊(一说家中非常富裕),曾为银川驿卒。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八年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声望日高。次年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十一年在潼关战败,仅率刘宗敏等十余人,隐伏商雒丛山中(在豫陕边区)。次年出山再起。 十三年又在巴西鱼腹山(腹一作复)被困,以五十骑突围,进入河南。其时中原灾荒严重,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散布“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同年,在 河南汝州(今临汝)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由于起义军领袖犯了胜利时骄傲的错误,迫害吴三桂的家属。逼反吴三桂,满清贵族入关,联合进攻农民军。他迎战失利,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永昌二年(1645年)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考察地形,李自成神秘消失,李自成余部降清后,又反叛满清,继续抗清斗争。

生平

李自成,万历三十四年(1606)八月出生。 自成出生在米脂河西200里的李继迁寨,距他的老家长峁鄢60多里(两地现均为横山地)。李自成的祖籍是米脂县李家站,在米脂县殿市镇有个村落,名叫李继迁村,当地人也叫做李家站,村里的人代代口口相传,是李继迁的后人。

李自成先祖由甘肃太安迁入陕西省米脂县李家站(西夏李继迁兵站)居住其祖父李海因生活所逼,迁至原米脂地长峁村(现属横山县)人们所说李自成“生在李继迁寨,长在长峁村”,即指的是这段事。《米脂县· 李自成族裔考》中记载到:"自成籍本县太安里二甲,世居北乡,距城七十里海会寺沟之李家站。" 《米脂县志》记载:“米脂李姓,分太安里二甲李氏和永和石楼李氏。一支是太安里二甲,李自成家庭属太安里二甲,明代前由甘肃太安里迁徙来。而另一支李氏是由山西永和石楼县迁移到米脂的,二支李氏不属于同宗同室。太安里二甲的李氏,是一大族,遍及米脂城乡各处。” 李自成家庭属太安里二甲,明代前由甘肃太安里迁徙来到李家站。而这个李家站正是当年党项拓跋平夏部从甘肃东迁后居住的地方。

兵变

李自成少年喜好枪马棍棒。父亲死后他去了明朝负责传递朝廷公文的驿站当驿卒。明朝末年的驿站制度有很多弊端,明思宗在崇祯元年(1628年)驿站进行了改革,精简驿站。李自成因丢失公文被裁撤,失业回家,并欠了债。同年冬季,李自成因缴不起举人艾诏的欠债,被艾举人告到米脂县衙。县令晏子宾将他“械而游于市,将置至死”,后由亲友救出后,年底,杀死债主艾诏,接着,因妻子韩金儿和村上名叫盖虎的通奸,李自成又杀了妻子。两条人命在身,官府不能不问,吃官司不能不死,于是就同侄儿李过于崇祯二年(1629年)二月到甘肃甘州(今张掖市甘州区)投军。当时,杨肇基任甘州总兵,王国任参将。李自成不久便被王国提升为军中的把总。同年在榆中(今甘肃兰州榆中县)因欠饷问题杀死参将王国和当地县令,发动兵变。

征战

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率众投农民军首领不沾泥,继投高迎祥,号八队闯将。 六年,在农民军首领王自用病卒后,收其遗部2万余人。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 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八年,与各路农民军首领聚会河南荥阳(一说无此会),共商分兵定向之策。遂转战江北,河南,又入陕西,在宁州(今甘肃宁县)击杀明副总兵艾万年等。旋在真宁(今正宁西南)再败明军,迫总兵曹文诏自杀。 九年,在高迎祥被俘杀后,被推为闯王。领众“以走致敌”,采取声东击西,避实 李自成击虚的战法,连下阶州(今甘肃武都),陇州(今陕西陇县),宁羌(今宁强)。旋兵分三路入川,于昭化(今广元西南),剑州(今剑阁),绵州(今绵阳)屡败明军,击杀明总兵侯良柱。 十年冬,围攻成都多日未克,后折师梓潼迎战明总兵左光先,曹变蛟失利。遂分道返陕,移师潼关,遭明军伏击,将卒伤亡散失甚众,率部将刘宗敏,田见秀等18骑隐伏于陕西商,洛山中。不久,亲赴谷城(今属湖北),获取为明廷招抚的张献忠资助。 十二年,与复起的张献忠合兵破竹溪,移师截断明军粮道。后协助罗汝才于香油坪击败明总兵杨世恩部。 十三年,为明总兵左良玉败于房县,重入河南,破永宁(今洛宁),斩万安王朱采。与当地农民军首领一斗谷合兵,众至数十万,攻克宜阳。进至卢氏,得牛金星,宁献策,用为谋士。纳李岩均田免赋建策,深得民众拥护,有歌谣“迎闯王,不纳粮”(《明史李自成传》)。 十四年春,移师围洛阳,得守军策应破城,执杀福王朱常洵。旋挥师围开封,数攻不克,南走邓州,与脱离张献忠的罗汝才合兵,众号百万。后乘明军四路向河南新蔡,项城调集,遣精兵于途中伏击,致明军阵乱败逃,执杀明总督傅宗龙于项城 1634年后金军第二次入塞。1635年高迎祥、张献忠、老回回、罗汝才、革里眼、左金王、改世王、射塌天、横天王、混十万、过天星、九条龙、顺天王等十三家七十二营起义军在河南召开“荥阳大会”,李自成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方略。会后高迎祥、张献忠率部攻下南直隶凤阳,掘明皇室的祖坟,焚毁朱元璋曾经出家的“皇觉寺”,杀宦官六十多人,斩中都守将朱国相。张献忠与李自成不合,乃分军东走。

1636年后金改清。清军第三次入塞。高迎祥进攻西安时兵败被陕西巡抚孙传庭杀。李自成便被推为“闯王”,继续征战四川、甘肃、陕西一带。 崇祯十年(1637年),杨嗣昌会兵10万,增饷280万,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策略,限制起义军的流动性,各个击破,最后歼灭。此举在二年内颇见成效。张献忠兵败降明,李自成在渭南潼关南原遭遇洪承畴、孙传庭的埋伏被击溃,带着刘宗敏等残部17人躲到陕西东南的商洛山中。崇祯十一年(1638年)八月,清兵从青口山(今河北迂安东北)、墙子岭(今北京密云东北)两路毁墙入关,发动了第四次入关作战。杨嗣昌为贯彻其“安内方可攘外”的战略,力主与清议和,但遭到宣大总督、勤王兵总指挥卢象升的激烈反对。崇祯和战不定,急调洪承畴等人东去勤王,李自成竟大难不死。

称王

1639年张献忠在谷城(位于湖北襄樊)重新起义,李自成从商洛山中率数千人马杀出。1640年李自成趁明军主力在四川追剿张献忠之际入河南,收留饥民,郑廉在《豫变纪略》载李自成大赈饥民的盛况:“向之朽贯红粟,贼乃藉之,以出示开仓而赈饥民。远近饥民荷锄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自此李自成军队发展到数万,提出“均田免赋”口号,即民歌之“迎闯王,不纳粮。”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日(1641年1月)攻克洛阳,杀万历皇帝的儿子福王朱常洵,从后园弄出几头鹿,与福王的肉一起共煮,名为“福禄宴”[1],与将士们共享。称“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之后在一年半之内三围省城开封未果,最后一次1642年黄河决堤冲毁开封。先后杀死陕西总督傅宗龙、汪乔年。10月在河南郏县败明陕西巡抚孙传庭。与此同时明朝对清朝战事不利,3月,洪承畴降清。11月,清军第五次入塞,深入山东,掠走36万人。

1643年1月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3月,杀与之合军的农民领袖罗汝才。4月杀叛将袁时中。5月张献忠克武昌建立“大西”政权。10月,李自成攻破潼关,杀死督师孙传庭,占领陕西全省。1644年1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以李继迁为太祖,建国号“大顺”。

入京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东征北京,突破宁武关,杀守关总兵周遇吉,攻克太原、大同、宣府等地,明朝官吏姜瑞、王承胤纷纷来降,又连下居庸关、昌平,三月十七日半夜,守城太监曹化淳率先打开外城西侧的广甯门,农民军由此进入今复兴门南郊一带。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派在昌平投降的太监杜勋入城与崇祯秘密谈判。据《小腆纪年附考》卷4载,李自成提出的条件为:“闯人马强众,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军百万,退守河南……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剿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双方谈判破裂。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迎刘宗敏率军,崇祯皇帝在景山自缢,李自成下令予以“礼葬”,在东华门外设厂公祭,后移入佛寺。二十七日,葬于田贵妃墓中。李自成入住紫禁城,封宫女窦美仪为妃。大顺军进城之初京城秩序尚好,店铺营业如常。但从二十七日起,大顺军开始拷掠明官,四处抄家,规定助饷额为“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2],刘宗敏制作了五千具夹棍,“木皆生棱,用钉相连,以夹人无不骨碎。”[3]城中恐怖气氛逐渐凝重,人心惶惶,“凡拷夹百官,大抵家资万金者,过逼二三万,数稍不满,再行严比,夹打炮烙,备极惨毒,不死不休”[4],谈迁《枣林杂俎》称死者有1600余人。李自成手下士卒抢掠,臣将骄奢,“杀人无虚日,大抵兵丁掠抢民财者也”[5]。四月十四日,西长安街出现告示:“明朝天数未尽,人思效忠,定于本月二十日立东宫为皇帝,改元义兴元年。”十三日,由李自成亲率十万大军奔赴山海关征讨吴三桂。

据说李自成进北京后,从宫中搜出内帑“银三千七百万锭,金一千万锭”,“旧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锭皆五百(十?)两,镌有永乐字”(《明季北略》卷二十)。时人许重熙在《明季甲乙两年汇略》借谈迁之口谓曰:“损其奇零,即可代两年加派,乃今日考成,明日搜括,海内骚然,而扃钥如故,岂先帝未睹遗籍耶?不胜追慨矣。”但可信度并不高。计六奇认为:“予谓果有如此多金,须骡马一千八百五十万方可载之,即循环交负,亦非计月可毕,则知斯言未可信。”据梁方仲估计,1390年至1486年,中国国内白银总产量只有三千万两上下。明亡前,虽有大量白银流入,但也只有四千五百万两。

覆灭

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与驻守山海关将领吴三桂进行一片石战役。战至四月二十二日,吴军渐渐不支。吴三桂乃降于清朝摄政王多尔衮,两军联手击溃李自成,主将刘宗敏受伤,急令撤退。二十六日李自成逃到京城,仅三万余人,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称帝,怒杀吴三桂家大小34口,次日逃往西安,由山西、河南两路彻退。临行前火烧紫禁城和北京的部分建筑,七月渡黄河败归西安,不久,弃西安,经蓝田,商州,走武关。由于南明弘光帝朝廷的建立和大顺军的节节败退,很多投降大顺的原明朝将领复投南明或清朝,李自成于是疑心日盛,终于妄杀李岩等人,致使人心离散。 顺治元年(1644年)十二月,清军出击潼关,大顺军列阵迎战,清军因主力及大炮尚未到达,坚守不战。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以红衣大炮攻破潼关,李自成采避战的方式流窜,经襄阳入湖北,试图与武昌的明朝总兵左良玉联合抗清,左良玉东进南京去南明朝廷“清君侧”征讨马士英病死途中。4月李自成入武昌,但被清军一击即溃。5月在江西再败,于1645年神秘消失。

民族相关

《明史》卷三○九《李自成传》:"李自成,米脂人,世居怀远堡李继迁寨。" 《明史》卷三○九《李自成传》“自成为人高颧深,鸱目曷鼻" 李自成两次称帝都以李继迁为太祖 第一次称王于西安 《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七 : "十七年正月庚寅朔,自成称王于西安,僭国号曰大顺,改元永昌 ,改名自晟。追尊其曾祖以下,加谥号,以李继迁为太祖。设天佑殿大学士。” 第二次称王于北京武英殿 《鹿樵纪闻》:李自成以李继迁为太祖 甲午申刻,传示次日郊天即位,亦多束驮金帛,纷纷而去。乙酉,僭即帝位于武英殿,以李继迁为太祖,追尊七代考妣皆为帝后,立妻高氏为皇后,使牛金星代行郊天礼。 大顺永昌元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了大顺农民政权后,曾创立了一些礼仪制,主要是结合历代朝廷和自身党项民族的生活礼节,使其礼仪大气而庄重大方 李自成修改明朝礼仪制度 《明季北略》:李自成改制度 “明朝制度,任意纷更 又四月初一日,改大明门为大顺门,颁发冠服,大僚则加雉尾于冠服,方领,又收各牙牌,自务明光安令成字”《甲申纪事》:“衣服尚蓝,故军中俱穿蓝,官帽亦用蓝。《定思小纪》“然明代官制大半更革,……服色尚深蓝,俱刊定成。 李自成以李继迁为太祖,结合西夏国制,制定一系列制度 《爝火录》:追尊其曾祖以下加谥号,以李继迁为太祖。设天佑殿大学士,牛金星为之。更六部为六政府,设尚书、侍郎等官。改文选司为文谕院,主事曰从政。改翰林院曰弘文馆,裁革詹事府。改中书曰书写房。国子监设三堂,革去祭酒,以司业为学正,学录博士为左右。改御史曰直指、给事中曰给谏、通政司曰知政司、尚宝司曰尚契司。大常、鸿胪,俱属礼政府。太仆寺曰验马寺,布政司曰统会可。巡抚曰节度使,按察曰防御使。府曰尹,州曰牧,县曰令。守备曰守领,把总曰守旅。改印曰契,一云大篆曰符、小篆曰契)。公服领尚方,以云为级,一品云一、九品云九。大僚冠加雉羽,带用犀银黑角三等 李自成第十五代孙,中国明史研究会会员李志强:"李自成是西夏王李元昊之后,是党项民族拓跋氏,至今,闯王后裔仍保持原有民族特性、相貌和习俗,这对研究西夏及党项民族有着极其重要的考证作用"。太平村李自成后裔至今仍保持原民族的特性、相貌和"秃发"习俗,尤其一些老人仍在保持着和当初建立西夏王朝主体民族党项人的"秃发"习俗,村里的人大多体格强壮,力气大,男丁习武之风较为普遍。 西夏专家唐荣尧先生苦心研究西夏党项民族已有近十年的历史,他跑遍了大西北党项民族、羌族人的发源地和隐居地。从高原到盆地,从沙漠到草地,行程数万公里。爬过雪山,走过草地;上过青藏高原,去过尼泊尔山区;在唐荣尧先生的研究中,确认李自成是西夏党项民族,在西夏研究中已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 《李自成》的作者教授历史学家姚雪垠到李继迁寨考察过,在他的历史名著《李自成》一书中(第四卷第十六章),这样写道:"李自成骑马走进皇城以后,几年来要取代明朝的梦想今日实现,一时志得意满,心花怒放,此时此刻,在马上他甚至想到他日后的勋业应该同唐太宗媲美。相隔七百年,他又建立了四海统一的李氏皇朝,比他祖先所建的西夏国要强大得多,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如今他已经破了北京,不久将平定 江南,统一宇内,李继迁传到李元昊,又传到他身上,才真正使李氏发扬光大。" 历史教研员纪连海:"因为我们都知道李自成不是汉人,李自成是党项羌族人。"“可以肯定的是,出生于陕西米脂双泉里李继迁寨(今属横山)的李自成的祖先应该是党项羌族人——也就是说,李自成应该是党项羌族人的后代 。" 陕西历史研究所专家李登弟和米脂县李自成纪念馆原馆长申长明:"在陕西省延安市富县太平村发现整理的《李自成家谱》表明,李自成是西夏国王李元昊的后代,系党项族。" 著名作家丁玲:找到了祖先党项人的感觉才有了写作上的突破 丁玲家珍藏的龙凤双耳玉扁壶、童子驭鱼玉雕及玉琮、玉耳杯等数件宫廷器物。丁玲的几位叔伯兄弟讲:“他们是李自成的后人”。丁玲生前也曾说过:事实就是如此嘛。1939年,身置陕北的丁玲对斯诺夫人说:“来这儿以前,我总是睡不着,可是现在睡得很香甜,也变胖了,莎菲的浪漫气息已成枯死在书页间的明日黄花,在这里找到了祖先党项人的感觉,有了写作上的突破。 李健侯在《永昌演义》说:自成定都西安后,首先“追王其先代,以李继迁为不祧之祖”。 米脂李自成研究会成员,政协委员高埃飞在<《李自成——党项羌人后裔》:李自成拿下西安,建立大顺王朝后,把西夏太祖李继迁立为不祧之祖,这也是个不争的事实。李继迁寨现称李继先。我以为是李继迁的后人们出于对祖先的尊重、爱戴和纪念,不愿直呼其名而取其谐音,或者直接承认其为自己的先祖才这样命名的。总之,此地的李氏族人可以肯定是党项羌人的后裔。也就是说,李自成的祖上无疑是党项羌人。 历史教授作家姚雪垠著的《李自成》第四卷 第十六章:①西夏国――我国古代一支少数民族名叫党项,属于羌族。党项人以姓氏分为许多部落,拓跋一支势力较强,唐末居住于今宁夏、陕、甘边区及与内蒙古接壤一带。其部落首领拓跋思恭,因帮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军有功,受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夏国公,赐姓李氏。传了七代到李继迁,自称夏国王。李继迁的孙子李元昊,于 1038年称帝,建立西夏国。西夏传国将近二百年,于1227年为蒙古所灭,西北地区的党项人士也与汉族同化。李自成是米脂县的李继迁寨人,称李继迁为始祖,听以他虽系汉族,却是西夏国的羌族后裔。

殉难杂说

李自成遇难湖北通山县九宫山,在前几年召开的全国李自成学术讨论会上就已被专家们所确认。但是,李自成究竟是怎样死的,却一直有争论。《明史·李自成传》也无法搞清其殉难经过。近年来,李自成殉难经过有以下几种说法: 自缢说 自缢者自尽也,自己上吊而死。其根据是清军统帅阿济格向朝廷的奏报,奏报中说:“……自成窜走时,携随身步卒仅二十人,为村民所困,不得脱,遂自缢死。”但是后人认为,李自成久经沙场,果敢坚强,绝无自杀之可能。而且阿济格的说法,并非亲眼所见,故真实性甚低。 战死说 《通山县志》中的记载为:“九伯聚众杀贼首于小源口”;而《程氏宗谱》却是这样记载的:“剿闯贼李延于牛迹岭下”;没有一个地方明确指出,程九伯的确杀死了李自成,而只是说杀死了李延。那么李延又究竟是谁?李延和李自成又可能是什么关系?他们会不会是同一个人呢? 然而,在查阅了《米脂县志》《延安府志》等李自成家乡的史料后,发现记载李自成乳名和名字说法很多,却唯独没有延字。 误死说 误死即误伤致死。清初吴伟业《绥寇纪略》中说:李自成率二十骑到九宫山,他让将士留在山下,自己上山拜谒元帝庙。当地村民“疑以为劫盗”,在李自成跪拜元帝像时,被村民在身后用荷锸击伤头部,李自成当即昏倒“不能起”。这时村民一拥而上,“碎其首”而亡。村民搜其钱物时,发现“金印”,方知道杀错了人,“大骇,从山后逃去”。 搏斗死说 康熙年间费密撰写的《荒书》中说:“李自成率十八骑,由通山过九宫山岭”时,山民“闻有贼至,群登山击石,将十八骑打败。”李自成一人和山民程九伯赤手搏斗,程九伯不是对手,被李自成摔倒在地,并骑在程九伯身上,“抽刀欲杀之”。但刀被血渍又渗人泥浆;一时没拔出。正在这时,程九伯外甥金某,从背后以铲猛击李自成头部,即刻而亡。 夹山寺禅隐说 观点:1981年,湖南石门夹山寺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员发现墓主人奉天玉和尚违背僧规,按俗礼下葬,而葬俗又与本地葬俗不同,最后通过种种物证认为奉天玉和尚很可能便是李自成。 但疑点十分明显:在奉天玉夹山出家的历史中,奉天玉和尚与当地官员交往密切,而李自成“陕北口音,四十岁多一点,一只眼睛瞎了”的相貌特征相当明显,很容易暴露身份,这显然与他的身份有些不符。 青城归隐说 李自成亲族提出的观点 在青城镇苇茨湾村李文生家发现了一本抄修于康熙三年(1664年)的《李氏家谱》。经过考察研究,得出全新结论,李自成兵败后,化装为和尚投靠其在榆中青城的叔父李斌,晚年的李自成就生活在附近的深山大沟里,并葬于龙头堡子山下

李自成墓

李自成墓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湖北省通山县九宫山下牛迹岭。李自成(1606一1645),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本名鸿基,陕西省米脂人。据记载,大顺永昌二年(1645年)初夏,他由武昌挥师东下南京,因形势逆转,征途受阻,即取道九宫山转战江西,不意在山下李家铺突遭清军袭击,仓促突围,单骑误入葫芦槽,被小源口寨勇头目程九伯杀害,遂葬于此。建国后曾多次维修,并增建了拱桥、层台、花坛、墓碑、陈列馆、休息厅等附属建筑。墓碑上书“李自成之墓”系郭沫若所题,墓后高处耸立着下马亭,附近还有落印荡、激战坡等遗址。 南虹桥在通城县城东南16公里鲤港河上。因形若长虹坐落塘湖之南而名。清咸丰七年(1857年)建,为邑中著名石桥之一。青石叠砌,五拱并置,长40米,高5米,宽5米,设计大方,结构坚实,卓跞宏伟。经历百余年风雨,迄今依然如故。碧波荡漾,夹岸树木,烟霞掩映,异景别趣。

李自成行宫

位于米脂县城北的盘龙山上。明崇祯十六年,李自成在西安建大顺国后,遂命人在这里修建了行宫和祖墓,山名也是因此而来。行宫构思精巧,造型别致,主要建筑有乐楼、梅花亭、捧圣楼、玉皇阁、庆祥殿和北庆宫等,是陕北别具一格的宫殿园林旅游区。行宫内还设有米脂妇女革命史迹展。 近年来,当地政府对行宫进行了修葺,恢复了原来规模和景观,并建立李自成纪念馆介绍其生平事迹,正殿中安放着李自成的玻璃钢铸像。

  魏征

  魏徵(580年-643年),字玄成。汉族,唐巨鹿人(今河北邢台市巨鹿县人,又说河北晋州市或河北馆陶市)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中文名: 魏徵

  别名: 玄成

  国籍: 中国唐朝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唐巨鹿人

  出生日期: 西元580年

  逝世日期: 西元643年

  职业: 政治家

  主要成就: 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代表作品: 《隋书·序论》和梁,陈,齐各书的《总论》,《次礼记》

  爵位: 郑国公

  谥号: 文贞

  享年: 63岁

  早年值隋末战乱,曾投瓦岗起义军。后入唐充太子建成掌管图籍的洗马官。 太宗即位 魏徵彩像

  ,先充谏议大夫,继任中央行政长官之一的侍中。贞观十七年正月戊辰(十七)日(643年2月11日)病卒于任。魏徵以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敢于犯颜直谏著称。作为太宗的重要辅佐,他曾恳切要求太宗使他充当对治理国家有用的“良臣”,而不要使他成为对皇帝一人尽职的“忠臣”。每进切谏,虽极端激怒太宗,而他神色自若,不稍动摇,使太宗也为之折服。为了维护和巩固李唐王朝的封建统治,曾先后陈谏200多次,劝戒唐太宗以历史的教训为鉴,励精图治,任贤纳谏,本着“仁义”行事,无一不受到采纳。贞观十三年(639)所上《十渐不克终疏》,在当时和后世都有重要影响。 在法律思想上,遵循封建儒家正统,强调“明德慎罚”,“惟刑之恤”。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德、礼、诚、信:一个明哲的君主,为了移风易俗,不能靠严刑峻法,而在于行仁由义;光凭法律来规范天下人的行为是办不到的。“仁义,理之本也;刑罚,理之末也”。他把治理国家之需要有刑罚,比作驾车的人之需要有马鞭,马匹尽力跑时,马鞭便没有用处;如果人们的行为都合乎仁义,那么刑罚也就没有用了。但法律或刑罚毕竟是不可少的,他认为法律是国家的权衡,时代的准绳,一定要使它起到“定轻重”、“正曲直”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执法时“志存公道,人有所犯,一一于法”,而决不可“申屈在乎好恶,轻重由乎喜怒”,否则便不可能求得“人和讼息”。这一点对君主来说尤其重要。所以在进谏时,他总是特别要求太宗率先严格遵守法制以督责臣下。 在听讼理狱方面,他特别强调“必本所犯之事以为主”,做到“求实”,而不“饰实”,严防狱吏舞文弄法,离开事实去严讯旁求,造成冤滥。他自己每奉诏参与尚书省评理疑难案件,都按照这些思想,着眼于大体,公平执法,依情理处断,做到“人人悦服”。魏徵所著有《隋书》的《序论》和梁、陈、齐各书的《总论》,另有《次礼记》20卷,和虞世南、褚亮等合编的《群书治要》(一名《群书理要》)50卷。他的重要言论大都收录在唐时王方庆所编《魏郑公谏录》和吴兢所编《贞观政要》两书里。 (现多将“征”写作“徵”)

  编辑本段实行政策

  在法律思想上,遵循封建儒家正统,强调“明德慎罚”,“惟刑之恤”。认为治理国 魏征

  家的根本在于德、礼、诚、信:一个明哲的君主,为了移风易俗,不能靠严刑峻法,而在于行仁由义;光凭法律来规范天下人的行为是办不到的。“仁义,理之本也;刑罚,理之末也”。他把治理国家之需要有刑罚,比作驾车的人之需要有马鞭,马匹尽力跑时,马鞭便没有用处;如果人们的行为都合乎仁义,那么刑罚也就没有用了。但法律或刑罚毕竟是不可少的,他认为法律是国家的权衡,时代的准绳,一定要使它起到“定轻重”、“正曲直”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执法时“志存公道”人有所犯,一一于法,而决不可“申屈在乎好恶,轻重由乎喜怒”,否则便不可能求得“人和讼息”。

  编辑本段作品一览

  魏征所著有《隋书》的《序论》和梁、陈、齐各书的《总论》,另有《次礼记 群书治要

  》20卷,和虞世南、褚 亮等合编的《群书治要》(一名《群书理要》)50卷。他的重要言论大都收录在唐时王方庆所编《魏郑公谏录》和吴兢所编《贞观政要》两书里。 魏征 谏太宗十思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昔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而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译文: 我听说,要想使树木生长得茂盛,必须稳固它的根部,因为根深方能叶茂;要想水流潺潺,经久不息,必须疏通它的源头,源远才能流长。同样的道理,如果想使国家安定,统治稳固,就必须积聚道德和仁义,缓和与百姓间的矛盾。反之,源流不深却要它流长,根不牢固却要树长得茂盛,德义不厚却想使国家安定,我虽然无知,也知其不可,更何况像您这样的明君呢!作为统治天下的国君,如果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从长远利益出发,那就等于是刨了树根希望树木茂盛,堵了源泉还要流水畅通啊! 历代的帝王承天景命治理天下,善始者实多,而善终者却少。难道取之容易而守之艰难吗?原来是在打天下的时候,帝王对待臣民诚心诚意,一旦得志,便纵情傲物;如果彼此竭诚相待,虽远隔一方心也会在一起;如果远离臣民,即使是骨肉之亲,也形同陌路。如果只是用严刑监督,用威势镇压百姓,就会使百姓外表恭顺而内心不服。时间久了必然会激起民愤。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人民的力量,因为船能载舟,亦能覆舟。一定要慎重啊! 因此恳请国君接纳臣下的建议:遇其所好,理应“思知足以自戒”,要懂得知足;要修建什么,就要克制自己,以安定百姓生活为前提;想到高处不胜寒,就要谦虚并加强自己的修养;担心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就应有江海容纳百川的度量;喜欢游乐,就要严格按照国君一年打猎三次的规定;害怕自己懈怠;就应慎始慎终;忧虑自己受到蒙蔽,就要虚心纳谏;害怕谗言和邪恶,就要自身行得正;有所赏赐不要因为个人的喜好乱加赏赐;施行刑罚,也不要因为自己一时怒气而滥用。总之,如果国君您能发扬光大这十点陈述的话,选拔能者任之,择其善者从之,那一定会使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自然可以达到垂拱而治的情景了。哪里需要您劳神苦思,代管百官的职事呢?

  编辑本段史籍记载

  《新唐书·魏征传》:“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有大志。初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拜谏议大夫、秘书监,寻晋检校侍中,封郑国公。以疾辞职,拜特进,仍知门下省事。徵性 魏徵头像

  [1]谅直,知无不言。太宗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尝以古名臣称之。校辑秘省群书,及撰齐、梁、陈、周、隋诸史,序论多出其手。卒谥文贞。集二十卷,今编诗一卷。” 魏征(580-643)字玄成,唐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河北巨鹿人,祖籍为四川省广元剑阁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徵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李密失败后,魏征随其入关降唐,但久不见用。次年,魏征自请安抚河北,诏准后,乘驿驰至黎阳(今河南浚县),劝嵛李密的黎阳守将徐世绩归降唐朝。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征被俘。窦建德失败后,魏征又回到长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魏徵看到太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多次劝建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的胆识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征问道:「何谓明君、暗君?」魏征回答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宫,不见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赵高,直到天下大乱以后,自己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县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太宗对这番话深表赞同。 贞观元年(627),魏征被升任尚书左丞。这时,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亲戚作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结果,查无证据,纯属诬告。但唐太宗仍派人转告魏徵说:「今后要远避嫌疑,不要再惹出这样的麻烦。」魏徵当即面奏说:「我听说君臣之间,相互协助,义同一体。如果不讲秉公办事,只讲远避嫌疑,那么国家兴亡,或未可知。」并请求太宗要使自己作良臣而不要作忠臣。太宗询问忠臣和良臣有何区别,魏征答道:「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是为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太宗点头称是。 贞观二年(628),魏征被授秘书监,并参掌朝政。不久,长孙皇后听说一位姓郑的官员有一位年仅十六七岁的女儿,才貌出众,京城之内,绝无仅有。便告诉了太宗,请求将其纳入宫中,备为嫔妃。太宗便下诏将这一女子聘为妃子。魏徵听说这位女子已经许配陆家,便立即入宫进谏:「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居住在宫室台榭之中,要想到百姓都有屋宇之安;吃着山珍[2]海味,要想到百姓无饥寒之患;嫔妃满院,要想到百姓有室家之欢。现在郑民之女,早已许配陆家,陛下未加详细查问,便将她纳入宫中,如果传闻出去,难道是为民父母的道理吗?」太宗听后大惊,当即深表内疚,并决定收回成命。但房玄龄等人却认为郑氏许人之事,子虚乌有,坚持诏令有效。陆家也派人递上表章,声明以前虽有资财往来,并无订亲之事。这时、唐太宗半信半疑,又召来魏徵询问。魏徵直截了当地说:「陆家其所以否认此事,是害怕陛下以后藉此加害于他。其中缘故十分清楚。不足为怪。」太宗这才恍然大悟,便坚决地收回了诏令。 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 魏徵全身像

  [3]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停当,但却迟迟未能成行。后来,魏徵问及此事,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当他看见魏徵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鸟藏在怀中。魏徵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子闷死在怀中。 贞观六年,群臣都请求太宗去泰山封禅。藉以炫耀功德和国家富强,只有魏征表示反对。唐太宗觉得奇怪,便向魏征问道:「你不主张进行封禅,是不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德行不尊、中国未安、四夷末服、年谷未丰、祥瑞末至吗?」魏征回答说:「陛下虽有以上六德,但自从隋末天下大乱以来,直到现在,户口并未恢复,仓库尚为空虚,而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巨大,沿途百姓承受不了。况且陛下封禅,必然万国咸集,远夷君长也要扈从。而如今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灌木丛生,万国使者和远夷君长看到中国如此虚弱,岂不产生轻视之心?如果赏赐不周,就不会满足这些远人的欲望;免除赋役,也远远不能报偿百姓的破费。如此仅图虚名而受实害的事,陛下为甚么要干呢?」不久,正逢中原数州暴发了洪水,封禅之事从此停止。 贞观七年(633),魏征代王珪为侍中。同年底,中牟县丞皇甫德参向太宗上书说:「修建洛阳宫,劳弊百姓;收取地租,数量太多;妇女喜梳高髻,宫中所化。」太宗接书大怒,对宰相们说:「德参想让国家不役一人,不收地租,富人无发,才符合他的心意。」想治皇甫德参诽谤之罪。魏征谏道:「自古上书不偏激,不能触动人主之心。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善而从。请陛下想想这个道理。」最后还强调说:「陛下最近不爱听直言,虽勉强包涵,已不像从前那样豁达自然。」唐太宗觉得魏征说得入情入理,便转怒为喜,不但没有对皇甫德参治罪,还把他提升为监察御史。 贞观十年(636),魏征奉命主持编写的《隋书》、《周书》、《梁书》、《陈书》、《齐书》(时称五代史)等,历时七年,至此完稿。其中《隋书》的序论、《梁书》、《陈书》和《齐书》的总论都是魏征所撰,时称良史。同年六月,魏征因患眼疾,请求解除侍中之职。唐太宗虽将其任为特进这一散职,但仍让其主管门下省事务,其俸禄、赏赐等一切待遇都与侍中完全相同。 贞观十二年(638),魏征看到唐太宗逐渐怠惰,懒于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 隋书

  《十渐不克终疏》,列举了唐太宗执政初到当前为政态度的十个变化。他还向太宗上了「十思」,即「见可欲则思知足,将兴缮则思知止,处高危则思谦降,临满盈则思挹损,遇逸乐则思撙节,在宴安则思后患,防拥蔽则思延纳,疾谗邪则思正己,行爵赏则思因喜而僭,施刑罚则思因怒而滥」。(另一版本“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叁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畏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 以怒而滥刑。”选自《魏郑公文集》) 贞观十六年(642),魏征染病卧床,唐太宗所遣探视的中使道路相望。魏征一生节俭,家无正寝,唐太宗立即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为魏征营构大屋。不久,魏征病逝家中。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魏征在贞观年间先后上疏二百余条,强调“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对唐太宗开创的千古称颂的“贞观之治”起了重大的作用。 魏征曾经力荐过杜正伦和侯君集,认为他们有宰相之才。因为魏徵的推荐,杜正伦被提拔为兵部员外郎,后又改任为太子左庶子:侯君集也官至检校吏部尚书。魏徵死后,他俩都因牵连到太子李承乾谋造反事件之中,一个被流放,一个下狱被杀。荐人失当,魏徵难辞其咎,世人甚至推测,魏徵此举有暗结同党之嫌。

宁乡四水之一的靳江在流经道林境内25华里,然后过湘潭、进望城最后流入湘江。靳江流经道林时,在道林镇烧汤河村进入湘潭境内,因此该地又有一江隔两县之说。连接两地的是一座长约80米、宽约7米的石桥,全部由麻石砌成,桥面宽阔笔直,气势雄伟,历经百年仍坚固如初,是我县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石桥。站立桥面,晨看莺飞鸟鸣、鱼儿戏水,晚观落日红霞、白鹭翩跹,水天一色,令人心驰神往。

这座石桥的倡建者,就是我县名人周达武。周达武本姓朱,字梦熊,号渭臣,系明朝皇室吉王朱见浚的后裔。相传明亡后,吉王后裔为躲避清廷追杀,遂将吉字加“冂” 改姓周,隐居宁乡道林,在双狮岭下的清溪煤矿(也就是后来的双狮岭煤矿)挖煤为生,后受知于湖南巡抚骆秉章,效力于中兴名臣左宗棠麾下,屡立军功,成为湘军虎将,历任总兵、四川提督、贵州提督、甘肃提督加尚书衔,长期镇守西北边关,82岁而卒,可说一生显赫。

周达武幼时家贫,不曾读书,发达之后故重教兴学。光绪三年至二十年(1877-1894)在张掖任甘肃提督期间,大力倡教,捐资办学,奖掖后进。在一园(清代甘肃提督署之园,后改称甘园,即现在的甘泉公园)之东兴建觻([lù])得(~得,中国汉代县名,在今甘肃省张掖市西北。)书院广育人才,对该地区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特殊贡献。如今,在觻得书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张掖四中,已成为了享誉陇源的西北名校。他还请人选址,在城东长沙门外修建文峰塔以提文气文脉,书院落成后,周达武邀约名流撰联,联虽出自他人,但却抒发了周之心路历程和志向——

旧令伊夏屋补苴睹楼台近水草木含芳自渐润色未能宦迹倥偬虚岁月

尔多士春华启秀看文海回澜诗坛拔帜从此会心不远人材蔚起奋风云

虽然出身行伍,但周达武喜与文人雅士打交道,留下过许多风流雅事。据民国《华阳县志》载,任四川提督时,曾以数千金购买“赵云洗马池”址,“仍以一龛奉顺平于池上”,文士名人常聚在一起,赏荷泛舟于此。军旅之余,周达武喜舞文弄墨,善写“虎”字,成为珍奇墨宝,广为流传。周达武间有作品问世,其《登嘉峪关》诗尤其令人称道:“防边自古建雄关,圣代于今卧鼓闲,风腾瀚海鲸鲵吼,月冷荒域剑戟环。”此乃周达武1886年任陕西提督后登嘉峪关时所写,系《登嘉峪关并序》碑文中的一部分,诗写得苍凉、大气,让人难忘,抒发了作者登上雄伟壮观的嘉峪关时的感怀之情,此碑文由太原太守黄自元书写。另有挽左宗棠联——

文襄隆帝锡,视宗李韩岳,巩诸夏而独遇元良,懔万古此完名,问中兴有数阿衡,毅然华栋

忠勇自天生,遍南朔东西,扫群凶以复恢一统,瘁潮之重寄,耸悲声长回大海壮我皇枢

挽联全面概括了晚清中兴名臣左宗棠辉煌而又悲壮的一生。从这两件遗作,亦可见周达武的文化功底很不一般。

周达武发迹后,亦在家乡道林广置田地和庄园,其城堡式庄园位于石家湾(即原大屯营乡政府机关),当时规模之大,号称“三排九栋一百间”。与此同时,他还同时买下了长沙城北泰安里的蜕园(即今长沙市周南中学)。

周达武娶妻姚氏,1883年生子周家纯,即后来著名的教育家,宁乡一中的创始人朱剑凡。就在周家纯11岁那年,周达武因参加收复新疆有功升任新疆巡抚,尚未上任,却因大病而辞世,葬宁乡道林镇善山岭人字冲,留有墓地。解放后,朱仲丽曾多次回道林为祖父扫墓,该墓现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周达武后代,人才辈出,蜚声海内外。特别是其子周家纯,由于受新思想和新式教育熏陶,眼光前瞻,十分重视教育,有毁家兴学的美誉。1908年,周家纯在长沙城北泰安里的蜕园兴办周南女校,1912年又在宁乡创办玉潭中学(即今宁乡一中),成为了一代著名教育家。

周家纯一共孕育出了八个子女,有六个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人。其中又以次女朱仲止(原名朱穆慈)、次女婿肖劲光和满女朱仲丽、满女婿王稼祥最为有名。肖劲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曾任海军司令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稼祥为红军著名领袖,后为外交家,曾任新中国第一任驻苏联大使。满女朱仲丽,为毛泽东保健医生,曾著有《皇子皇孙》等书,为此,毛泽东还问起过朱仲丽家族渊源。朱仲丽与少奇(花明楼人)夫人王光美,胡耀邦夫人李昭(枫木桥人),谢觉哉(沙田人)夫人王定国被县人贵称为“宁乡四老夫人”。周家纯的学生中也出了不少女杰,著名的就有向警予、蔡畅、杨开慧等。

武昌枪声皇冠落,中华民国诞生,周家纯呈上家谱,请求湖南督军府批准复姓,始改名朱剑凡,剑凡秉承家教,举办教育,成为长沙周南中学,宁乡一中的创始人,夫人魏湘若,乃满清名医魏光焘之女

中国最神秘的张家

张姓,可以说是中国最神秘的一个姓氏。这个姓,人口数量在中国高居第三(前两个是王姓、李姓),多达9540万人(2018年统计)。在中国历史上...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