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常氏家族属于那个的后代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常氏家族属于常应公的后代。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云南居住的常氏家族,历史久远。由先祖常应公(明朝操镇将军)传承,主要集中在镇雄县的各个乡镇(约有2万余族人)。常应公属常遇春公第十一世孙,从历代西南常氏家谱记载,常遇春公次子常升为明太祖朱元璋创下丰功伟绩,被朱元璋皇帝封为开国公,后因燕王朱棣篡位,发动靖难之役,常升公为了护卫建文皇帝朱允炆,战死金川门外,朱棣篡位得逞,忠武常氏家族遭难。
祠堂,又称家庙,是中国传统敬祖思想的重要表现形式。早在西周时期,朝庭制定礼乐,一些豪门贵族开始修筑家祠,之后两千多年此风延绵兴盛。常氏以儒传家,更加注重对祖先的膜拜。祠堂除了用于祭祀祖宗或先贤外,还是处理家族事务的重要场所。其目的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尊崇先人、提倡孝道为第一人品的思想,维护和发展宗族统治。
常氏宗祠始建于何时已经无从考证,但到了清末光绪年间,常氏后裔中的一支常万_(后称南常)和另一支常万达(后称北常)则分别建立起自己这一支系的祠堂,村人称之为“南祠堂”和“北祠堂”。由于历史原因,包括南祠堂在内的常家庄园南常部份已毁损殆尽、无法恢复,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就只是常家的北祠堂了。
现存的北祠堂始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位于北常后街东北侧,它的修建历时三年,耗银二万余两。它的院宽25米,七开间,进深长百余米,占地八亩。整个祠堂分三门四进,包括门亭、房宇、献阁、回廊、正殿、偏厢等,组成了一套严谨有序、结构完整的建筑群。是现存中华民居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家族祠堂建筑之一。
中华文明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而在岁月洪流中能够保存下来的历史遗迹也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也非常珍贵的。位于山西晋中的常家庄园景区,是当年的儒商世家常氏家族的宅邸,建设时间已经有数百年之久,建设的规模也是十分的精致,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番吧。
山西常家庄园如今位于晋中的这一处常家庄园景区,乃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建筑遗迹,曾经的这里乃是富商的私家宅邸庄园,建设辉煌,在当地有着很高的地位。如今的这里作为遗迹保存被评选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常家庄园原是榆次东阳镇车辋村常氏家族的宅院建筑群,常家素有“儒商世家”之称。这座庄园它始建于乾嘉年间,后来经过多次修缮。它占地60万平方米,有4000多栋房屋,50多栋建筑和13个小花园,占原村的一半。1947年,由于战争,许多地方被摧毁,后来恢复。长家庄园作为原长家庄园的半街开放,总面积12万多平方米,不到原面积的1/4。其中房屋4公顷,园林8公顷,附属房屋3公顷,壮墙12公里,形成了一山、一阁、两轩、四园、五院、六水、九堂、八贴、十三亭、二十五廊、二十七宅院”的格局。
庄园特色这座庄园的建设可以说是十分的将就,作为一处私家庄园,这里的占地面积的有六十多万万平方米,十分宽阔,整座庄园拥有4000多栋房屋,50栋建筑和13个花园。它规模宏大,建筑精美,亭台楼阁,富丽堂皇。在中国著名的民居中,有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宗祠、山西民居中最大的影子墙、中国北方派最大的私家花园——景源。常氏祠堂为原“北宗祠”,始建于1879年(清光绪五年),建成于1882年(光绪八年)。它用了三年时间建设,消耗了两万多两银子。
过新桥社区集镇,过常新桥后左转,沿河上溯500多米,即见常家祠堂。该祠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9),为常氏家族的一支从衡阳迁居长沙后所建。祠堂早些年为常新学校,现为新桥村部所在地,办公室空无一人,祠堂里面也是空荡荡的。
常家祠堂,青砖封火墙,硬山顶,大堂内原悬挂有清大臣常大淳的肖像。祠堂总长598米,宽48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祠堂面对白沙河,后依低山,面阔七间,进深三栋,各栋顺地势逐渐抬高,沿中轴线依次为大门、前厅、天井、中厅、戏台、上厅,全由花岗石柱头支撑,气势恢宏。大门有三,均由花岗石作框架,今左、右两门已封。门廊前有花岗石阶级,中厅宽大,戏台、天井等由花岗石砌边,两侧有厢房、天井,宽敞古朴。
常大淳(1794-1853),号南陔,湖南衡阳人,明朝开国将军常遇春之后,道光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安徽按察使、湖北布政使、浙江巡抚等。咸丰二年(1852)任湖北巡抚期间,为防扼太平军入鄂,加强水陆设施,招募水军,不遗余力。咸丰三年太平军攻克武昌后,投井自殉。诏赠总督,谥文节。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常氏家族属于那个的后代
本文2023-10-13 23:12:0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47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