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汉之间,其实还有10位帝王,为何他们却不被历史承认?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3收藏

在两汉之间,其实还有10位帝王,为何他们却不被历史承认?,第1张

这所谓的十位帝王是王郎、公孙述、李宪、秦丰、张步、董宪、延岑、田戎、隗嚣、窦融、彭宠。他们不被承认原因在于两方面,其一他们在两汉之交确实没有完成所谓的帝王伟业,成为阻挡统一的障碍,其二历史有时候是胜利者书写,他们的功绩也被抹掉在,帝王将相家谱为正史的观念之中。具体表现如下:

1,所谓十帝,两汉之交战乱牌桌上的赌客

两汉之交,新莽被颠覆,国家需要新的执政者,原来反对新莽的割据一方的十帝,马上开始紧锣密鼓的“牌桌竞赌”。

他们中有人只想偏安一隅,有人色厉内荏,也有人关心全局,所以面对天下统一的大势,他们高下立判。逐渐被对手在帝王争位豪赌中淘汰出局。没有成就所谓帝王伟业

2、所谓十帝。在客观上确实其功,也有其过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人包括刘秀在内,虽然割据一方,但是也一定程度上为一方的百姓生活在战乱中带来,少许的安宁、秩序。比如公孙述经营巴蜀,隗嚣经营河西等等, 他们都是乱世的英雄。

但是天下一统大势的到来,这些关起门称大王的英雄们,又变了阻碍统一的“狗熊”,连绵不绝的征战,也给人们带来黎明前无尽的黑暗。

3、成王败寇,历史承认是有所偏重的

最终刘秀的胜出了,这取决他的格局和机缘,他的政治主张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而十帝却被无情淘汰,成王败寇的历史书自然而然,将刘秀神话,将十帝的功劳抹杀,罪过放大,以此有所偏重的历史承认出现了。

如果按“王子”这个身份范畴来说,那么整个西汉王朝可以拥有这个称呼的人就太多太多了,西汉自高皇帝刘邦,至孝元皇帝刘奭,几乎代代皇帝都有或多或少的皇子,皇子们又各自开枝散叶,诞育大批后代。

广义范畴上,皇帝亲子,一般都会封王,而各诸侯王的儿子,也能称王子。只要不是早夭、或者犯法被废,诸王及其男性子嗣都能获取或大或小的封地,成为一方诸侯、国家亲藩,富贵荣华享用不尽。

要是把这些广义上的诸侯王孙们都算上,那将会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罗列出来洋洋洒洒、啰嗦繁琐,例如孝景帝第九子刘胜,居然有一百二十多个儿子,这一百多人,广义上都可以称王子,如果一一列出,既难于查询编写、又没有多少人有兴趣看,几乎是一篇枯燥的刘氏皇族家谱。

所以,为了方便起见,同时也为了让人有阅览的欲望,本文只将自高皇帝刘邦开始,到孝元皇帝刘奭结束,每一代皇帝所诞育的皇子及其封地列举出来,加以叙述,以便节省篇幅,提高大家浏览兴趣。

一、高皇帝刘邦 皇子八人

长子刘肥,是高帝年轻时和家乡曹氏外妇婚外所生,高帝称帝后,将庶长子封到齐地,册立为齐王,封地齐国辖七郡七十余城,是当时诸侯王中,封地最为广大之国。孝惠帝六年(前189年),刘肥去世,孝惠帝赐谥号悼惠,称齐悼惠王。

次子刘盈,为高帝和吕太后之子,高帝唯一的嫡子。汉十二年(前195年),高帝去世,刘盈继位为帝,他是中华历史上,第一个以皇太子身份继位的皇帝,开创了一个记录。孝惠七年(前188年),刘盈去世,谥号孝惠皇帝。

三子刘如意,高帝宠姬戚夫人所生,深得高帝宠爱,先册立为代王,后改为赵王,封地河北邯郸。晚年高帝有改立其为太子的打算。高帝驾崩后,刘如意母子遭到吕太后忌恨报复,刘如意在孝惠元年(前194年)被吕太后自封地召回长安,毒死在皇宫中。死后追谥隐,称赵隐王。

四子刘恒,始封代王,封藩河北蔚县,吕太后八年(前180年),吕太后去世,群臣诛灭吕氏,迎代王入长安继位,即孝文帝。孝文帝是中华历史上第一个以藩王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孝文帝后七年(前157年),孝文帝去世,年四十七。

五子刘恢,先册立为梁王,藩地山东定陶。六弟赵幽王去世后,刘恢被改封赵王,迁赵地邯郸。吕太后七年(前181年),被吕氏压迫欺凌的刘恢自杀,谥号共(恭),称赵共王。

六子刘友,首封淮阳王,就国安徽淮北。三兄赵隐王去世后,刘友改迁赵地,继立为赵王。吕太后七年(前181年),刘友的王后吕氏嫉妒刘友宠爱其他姬妾,向吕后诬告刘友谋反。刘友因此被招进长安,软禁而饿死在住所,死后谥号幽,称赵幽王。

七子刘长,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受封淮南王,年幼未就国。因自幼由吕太后抚养长大,所以未受吕氏迫害,平安长大。孝文帝继位后,兄弟中只有刘长尚在,所以优容溺爱。遣其前往安徽淮南封国。后因为刘长骄纵不法,并蓄谋作乱,所以在孝文帝前六年(前174年),孝文帝废黜刘长王位,流放蜀地,途中刘长忧愤自杀,孝文帝追谥“厉”,称淮南厉王。

八子刘建,高帝十二年(前195年)册立为燕王,封地燕国蓟城(今北京)。吕太后七年(前181年),刘建在封地去世,吕太后杀死她的独子,废黜燕国。刘建死后谥号灵,称燕灵王。

孝惠皇帝刘盈 皇子七人

长子刘恭,孝惠七年(前188年)在孝惠帝去世后继位,即前少帝。因与祖母吕太后产生矛盾,在吕太后四年(前184年)被废,然后暗害于皇宫。

次子刘彊,吕太后元年(前187年)被册立为淮阳王,年幼未就国。吕太后五年(前183年)去世,谥号怀,称淮阳怀王。

三子刘不疑,吕太后元年(前187年)被册立为恒山王,年幼未就国。吕太后二年(前186年)去世,谥号哀,称恒山哀王。孝文帝继位后,为避讳,改称常山哀王。

四子刘弘,吕太后元年(前187年)被册立为襄成侯,吕太后二年(前186年)恒山哀王去世,刘弘改立为恒山王,年幼未就国。吕太后四年(前184年)前少帝被废,刘弘被立为皇帝,即后少帝。吕太后八年(前180年),吕太后去世,群臣迎代王刘恒继位,为消除后患,后少帝刘弘及其尚在世的兄弟都被诬陷为不是孝惠帝子嗣,全部杀害。

五子刘朝、六子刘武、七子刘太,在吕太后元年(前187年)分别被册立为轵侯、壶关侯、昌平侯。之后分别晋封为恒山王、淮阳王、济川王,都因年幼未就国。吕太后八年(前180年),在孝文帝即位后,群臣为了消除隐患,将三王和后少帝刘弘一起,杀害在各自府邸。

众所周知,蜀汉的开创者刘备又称刘皇叔,原本是汉朝的皇族。

《三国志·蜀书》上说,蜀汉皇室来源于中山刘氏,是西汉景帝刘启第八个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

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多达120个,其中第五个儿子刘贞封陆城亭侯,由中山国(今河北省定县)来到陆城侯国(在今河北省涿县),后裔形成中山刘氏的分支--涿县刘氏。时间大约是公元前127年。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实行削藩政策,以"酎金事件"为借口,废除大批同姓诸侯。涿县刘氏开派祖刘贞,也在这次削藩运动中被削去陆城亭侯的爵位,降为普通平民。

刘贞以后,涿县刘氏的情况,正史没有记载,刘氏族谱则大都有对这一段空白的补充。不过,族谱中所记的有关世系和史实,又有很多互相矛盾和错误牵强的地方。这里,我们不妨根据各地刘氏族谱来作一大体的勾勒和订证。

关于中山刘氏涿县分支始祖刘贞的出身,典籍记载已经非常明确清楚,无容置疑。因此,广东梅县刘氏谱说刘贞是刘胜的孙子和他迁自彭城郡,都是错误的。同样,湖南桂阳刘氏族谱、新化刘氏谱、刘氏滔公支谱和广西刘氏谱都说刘贞是刘向的儿子,刘向是刘胜的儿子,这也均与历史事实不符。

在今人刘少卿所编《刘氏新族谱》中,刘备是中山王刘胜的第17代孙,从刘胜到刘备的传递世系是:

刘胜(中山靖王)→刘贞(陆城亭侯)→刘昂→刘禄(漳侯)→刘恋(沂水侯)→刘英(钦阳侯)→刘建(安国侯)→刘哀华(广陵侯)→刘宪(缪水侯)→刘舒(祈邑侯)→刘谊(祈阳侯)→刘必(原泽侯)→刘不疑(丰灵侯)→刘惠(济川侯)→刘雄→刘弘→刘备。

这是一种最常见、最流行的中山刘氏上古世系。

全国各地中山刘氏族谱所载也大体与此相近,如湖南桂阳刘氏谱、四川荣昌刘氏谱所载就完全相同。而湖南怀化刘氏(政公房)族谱和刘氏(吉蕴公房)族谱等则将刘贞误作刘向。笔者认为,这纯粹是字形笔画之误,因为"贞""向"二字字形相近。湖南刘氏(烟溪滔公房)族谱、板桥刘氏谱、新化刘氏族谱和湖南宁乡刘氏(吉祥公房)谱的编纂者大概对此并不理解,所以他们在刘向之后,又再增加刘贞一代。殊不知刘向即刘贞之误,此举实属画蛇添足。

另外,湖南平江刘氏谱和台湾谱从刘胜到刘舒与之相同,刘舒以后的世系是这样排列的:

刘舒→刘兴发→刘盛→刘必→刘达→刘才源→刘惠。

这个世系比前一世系多了2代,即在刘舒与刘必之间多了一代,在刘必与刘不疑之间又多出刘达一代。

江西泰和刘氏宗谱的世系是:

刘胜→刘贞→刘轩(刘昂)→刘禄→刘恋→刘英→刘巡(刘建)→刘辰华(刘哀华)→刘平(刘宪)→刘化(刘舒)→刘谊→刘用(刘必)→刘达→刘不疑→刘惠→刘雄→刘弘→刘备。

湖北汉川古柏堂《刘氏族谱》则记载从刘胜到刘备为12代,世系是:

刘胜→刘贞→刘恋禄→刘英建→刘哀→刘舒→刘必→刘不疑→刘济惠→刘雄→刘弘→刘备。

江西《中华刘氏通谱》所载从刘胜到刘备也是12代,世系是:

刘胜→刘贞→刘昂→刘禄→刘恋→刘宪→刘宜→刘必→刘惠→刘雄→刘弘→刘备。

尽管刘姓族谱的编纂者们为了填补从刘胜到刘备世系的空白而绞尽脑汁,然而,笔者仍不得不遗憾地告诉广大的刘姓族人:这些流传了很久的世系,绝大部分是虚构的、错误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

笔者认为,这些族谱的编纂者们的世系与历史不符合。因为正史上虽然没有开列刘备历代祖先的名字,但却间接地指出了从刘胜到刘备的传递代数。

刘备又称刘皇叔。这"刘皇叔"的称呼,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信息,它可不是随便乱叫的,而是严格按辈份来叫的,即刘备按辈份应为汉献帝的叔父辈。汉献帝刘协出自长沙王刘发一支,从刘发到刘协共有13代。中山王刘胜与长沙王刘发是兄弟,刘备既然是汉献帝的皇叔,则从刘胜到刘备应该是12代。

江苏、江西、湖南、广西、广东、四川、香港、台湾、南洋等地所流传的刘备祖先的世系,最少的也比实际上的传递世系多出了5代,因此都是错误的或虚构的。这些世系的编造者们都忽略了刘备又称刘皇叔这一重要信息,在正史中找不到刘胜到刘备代数的明确记载,就以为可以胡编乱造而没人知道。

在这些世系中,只有湖北汉川古柏堂《刘氏族谱》和江西《中华刘氏通谱》上记载刘胜到刘备为12代,与历史实际相符合。但这两个世系,很明显是在上述世系的基础上再加工而成的,即将香港谱中的祖先删去几代,再将一些父子二人的名字合成一人名字,因此,这两个世系也不可信,最多也只能是聊备参考而已。

为什么全国各地刘姓族谱关于中山刘氏自刘胜到刘备世系的记载,都会错成一样呢?原来,这里隐藏着一个极大的秘密——这个世系来自《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第20回《曹阿瞒许田打围,董国舅内阁受诏》写道:"献帝设朝,操表奏言玄德军功,引之见帝。……帝教取宗族世谱检看,令宗正卿宣读曰:'景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刘胜。胜生陆城亭侯刘贞,贞生沛侯刘昂,昂生漳侯刘禄,刘禄生沂水侯刘恋,恋生钦阳侯刘英,英生安国侯刘建,建生广陵侯刘哀,哀生胶水侯刘宪,宪生祖邑侯刘舒,舒生祁阳侯刘谊,谊生原泽侯刘必,必生颍川侯刘达,达生丰灵侯刘不疑,不疑生济川侯刘惠,惠生东郡范令刘雄,雄生刘弘,弘不仕,备乃刘弘子也。'帝排世谱,则玄德乃帝之叔也。"

各种中山刘氏世系比较

三国演义 江西中华刘氏通谱 湖北汉川古柏堂谱 香港刘氏新族谱 湖南平江刘氏谱

刘胜 刘胜 刘胜 刘胜 刘胜

刘贞 刘贞 刘贞 刘贞 刘贞

刘昂 刘昂 A 刘昂 刘昂

刘禄 刘禄 刘恋禄 刘禄 刘禄

刘恋 刘恋 A 刘恋 刘恋

刘英 A 刘英建 刘英 刘英

刘建 A A 刘建 刘建

刘哀 A 刘哀 刘哀华 刘哀华

刘宪 刘宪 A 刘宪 刘宪

刘舒 A 刘舒 刘舒 刘舒

刘谊 刘谊 A 刘谊 刘兴发

A A A A 刘盛

刘必 刘必 刘必 刘必 刘必

刘达 A A A 刘达

刘不疑 A 刘不疑 刘不疑 刘才源

刘惠 刘惠 刘济惠 刘惠 刘惠

刘雄 刘雄 刘雄 刘雄 刘雄

刘弘 刘弘 刘弘 刘弘 刘弘

刘备 刘备 刘备 刘备 刘备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早已在中国家入户晓,正是借着这一名著的传播,中山刘氏的世系则得已如此广泛地在全国刘姓中流传。可见,后世大多数中山刘氏世系,可能都取自《三国演义》。

不过,笔者认为,《三国演义》中的这一段有关中山刘氏的世系记载,应该不是作者罗贯中个人的凭空杜撰,而是必有所本。至于罗贯中所记载的这一世系源自哪里,则现在已不得而知。笔者分析,这有两种可能:一是宋元时期传世的历史文献资料;另一种则是罗贯中周围某个刘姓家族的族谱。而且,这后面一种可能性还要大。如果此说成立,那么今日所流传的这份虚构的中山刘氏上古世系,早在宋元时期就已经在刘氏家族中流行了。因此可以说,是《三国演义》抄了刘姓族谱中的世系,而《三国演义》中的这份世系,又为后世很多刘姓族谱所抄。

如今,要重新填补刘备祖先世系的这一空白断层,还需要等更多的原始材料的发现。

我们只知道,刘贞之后,刘备的最早的有史可考的祖先是他的祖父的刘雄。刘雄在东汉后期被举为孝廉,后官任东郡范县(今山东省梁山县西北)县令,安帝时还曾任东郡平原县(今山东平原县)县令。

刘雄生二子:刘弘、刘子敬(有族谱作刘珖)。刘弘的儿子,就是一代英雄刘备。

  江充(?——前91),字次倩,西汉赵国邯郸(今河北邯郸市)人。

  他本名江齐,因其妹善操琴歌舞,嫁与赵太子丹,他才得以成为赵王刘彭祖的座上客。后来太子刘丹怀疑他将自己的阴私告诉了赵王,二人交情遂恶。因为江齐知道的事太多,太子丹使吏收捕他,竟然让他逃脱。太子丹便将其父兄抓来杀害了。江齐仓皇逃入长安,更名江充,向朝廷告发赵太子丹与同胞姐姐及父王嫔妃有奸乱,并交通郡国豪猾,狼狈为奸,恣意为害之事。汉武帝刘彻览奏大怒,下令包围了赵王宫,收捕赵太子丹,移入魏郡诏底狱严治,并判其死罪。赵王刘彭祖,是汉武帝的异母兄,为了救儿子一命,遂上书称:“江充是个在逃小吏,以奸诈欺罔,激怒圣上,志在报复私怨,虽烹之醢之,计犹不悔。臣愿挑选赵国勇士,从军征伐匈奴,极尽死力,以赎太子丹罪。”武帝虽赦其死罪,而太子地位却被废了。

  这天,江充别出心裁地把自己打扮一番,穿上他自己设计的纱袍,围着燕尾式的裙裾,戴上插着羽毛的步摇冠,加之江充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武帝一见就称奇,还对左右说:“燕赵之地果然多奇士。”遂问以时政,江充也对答如流,武帝很满意,认为他是个人才。江充觉得机不可失,便主动请求出使匈奴。武帝问他该怎么应付匈奴。武帝问他该怎么应付匈奴,江充从容答道:“事情不可完全预料,只要因变制宜即可。”武帝即命其为谒者,出使匈奴,回来亦很称旨,遂正式拜官直指绣衣使者。 直指绣衣使者,亦作绣衣直指御史,是西汉侍御史的一种。其所以“衣以绣者,尊宠之也”。这是皇帝派出的专使,出使时持节仗,衣绣衣,可以调动郡国军队,独行赏罚凤至可以诛杀地方官员。这是汉武帝为惩治地方奸猾、办理大案而设置的监察官,一般情况下并不常置。江充由一个亡命徒,一下获得如此尊宠,掌握诸多特权,能不感激奋发吗?所以,他一上任就刻意“卖直”,一时倒也名震京师。

  武帝交与江充的具体任务,是督察贵戚近臣们这类奢侈逾制的事就不算少,加上江充正欲报效皇上的知遇之恩,所以被他举劾了不少人。但他的功夫,主要是用在纠劾驰道上犯禁的事。 驰道,是专供皇帝驰行的道路。据载,“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是一条宽阔的林荫大道,的确令人神往。但是国家律令规定,臣民不得骑乘车马行驶道中,如经皇帝特许,也只能行驶驰道两旁。这条律令的制定,倒不是因为皇帝一天到晚要在驰道上奔波,纯粹是维护其尊严罢了。尽管法律如此苛刻,由于这样好的路面诱惑力太大,一些贵戚往往还要“犯禁”。

  江充知道武帝是个极好虚荣的人,非常讲究自己的尊严,他便向武帝奏请,今后若有在驰道上犯禁的,便要将车马没收,把人送往征伐匈奴的军队去。在得到武帝的“奏可”后,他便在驰道上布下了一张黑网,大肆捕捉驾车驶入驰道的车马,一时截获甚巨。就连汉武帝的姑母、陈皇后的母亲馆陶长公主,也因犯禁驶入驰道,被江充呵斥了一顿,把护卫的车马被具没收了去。许多贵戚子弟因违犯了江充的这条律令,被关在宫门内不许出入,他们都慌恐不安地向武帝叩头哀求,愿意献金赎罪。正愁府库空虚的武帝欣然答应了,一下为北军(武帝的卫戍部队)敲来数千万钱的献金!汉武帝连连称赞江充忠直,奉法不阿,而且很能办事。此后江充更加不可一势,驰道上,从朝至暮,都能看见他这位绣衣使者的身影。

  一次,江充在甘泉驰道上,又发现皇太子刘据的使者驶入道中,江充即遣吏扣下车马按问。太子知道后赶紧派人向江充赔不是,说:“太子并非是爱车马,而是不想让皇上知道这件事,落得管束左右不严的名声,唯请江君宽宥!”江充毫不理会,均奏于武帝。武帝对他这么忠心耿耿大加赞赏,说:“人臣当如是矣。”江充由此“大见信用,威震京师”。不久,即升任秩为二千石的水衡都尉。这是一个职掌上林离宫禁苑农田、水池、禽兽的肥缺。武帝的这个安排,一来因他已引起众怒,该避避风头了;二来是想给这个效了一阵犬马之劳的宏臣一些油水。江充也认为这是一个大捞一把的机会。一时间,这个一向“忠直”的宠臣,竟把自己宗族里的人及知亲好友,都安排在手下,得到一份美差。时间一长,这帮人上下其手,什么事都干得出,“奉法不阿”的江充也因犯法被罢了官。

  征和二年(前91年),丞相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犯法下狱,公孙贺便自请逐捕京师大侠朱安世,为儿子赎罪,果然如愿以偿。但朱安世并非无能之辈,他在狱中告发公孙敬声与武帝的女儿阳石公主私通,并以巫蛊诅咒武帝。武帝闻知大怒,遂将公孙贺父子下狱问了死罪,就连卫子夫皇后所生的诸邑公主和阳石公主,也一并被诛杀了。汉武帝的这番杀气,江充亲眼目睹,又为之毛骨悚然。他见武帝年事已高,身体每况愈下,剩下的日子也不会很久了。而太子刘据同他之间的前隙,更让他心神不宁。他很清楚,一旦刘据登上帝位,决不会有好果子给他吃!经过一番策划,他进了甘泉宫探视病中的武帝,并进谗言说:“皇上雄才大略,应该寿比南山,但疾病不愈,完全是巫蛊作祟,只有彻底铲除蛊患,皇上的病方能好转。”汉武帝一听巫蛊,就十分恐惧。他求生心切,竟然听信了这位宠臣的胡言乱语,并命以为司隶校尉,总治巫蛊。

  于是,江充整日率领一帮爪牙到处掘地求偶人,还利用一些胡人巫师捕蛊,终于抓住一个夜里来祭祀的人,将其收捕入狱,用烧红了的铁钳灼其肌肤,强使诬服,并让他再诬他人为巫蛊。这样,一连十、十连百地牵连下去。这些人都被逮捕下狱,判了大逆不道的罪名,前后被杀了数万人。然而,江充的最终目的并不在此。他进而又向武帝说,宫中有蛊气,请求入宫验治。此时,武帝被他搞得已经怀疑左右皆为巫蛊在诅咒他,便当即同意了。

  江充遂率人先从后宫失宠的嫔妃住处搜起,依次查到皇后、太子宫中。在太子宫中,他们声称掘出了“桐木人”。 太子刘据,为武帝和卫皇后所生,七岁那年即被立为皇太子,深得武帝喜爱。武帝专门为他建了一座博望苑,让他交结宾客。这年他已是三十多岁的人了,听说江充在自己宫中掘出“桐木人”,大为惶惧,感到难以向父皇自明,遂与少傅石德商议,当机立断,先下手收捕了江充一伙人,并亲临斩了江充。他还恨恨地骂道:“赵虏!乱了赵国国王父子还不够,还要乱我父子!”并把那些胡巫也在上林苑中活活烧死。

  太子自知闯下大祸,便矫诏发动兵马自卫。汉武帝在甘泉宫闻报,立命丞相刘屈嫠调兵平乱。于是刘屈髦与太子两方在长安城中混战五日,死者又是数万人,使血流成渠。后来太子兵败逃亡,旋被汉兵围捕在长安东边的湖县泉鸠里,悬梁自尽了。太子妃及二子一门皆被杀戮,只留下一个襁褓中的皇孙(既汉宣帝),被廷尉监丙吉隐藏藏下来。卫皇后因有同谋之罪。御史大夫和丞相司直都因为是江充的上属,被定了失职罪,结果前者自杀。司马迁的好友任安,时掌北军,他接到太子的命令后,闭营未肯出兵,视作判断敌情不明,存心观望,也被判了死罪,结果前者自杀,后者腰斩。这场大乱,史称“巫蛊之祸”,不仅白白死了好几万人,就连汉武帝自己也弄得骨肉相残。此后,巫蛊之事人们再也不信了,武帝自己也渐渐觉悟,知道是江充从中施诈术,乃命夷江充三族。又作“思子宫”,于卫太子被害处作“归来望思之台”(既望思台),以志哀思。

刘秀跟刘备不一样,刘备在《三国志》里面只有一句,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的后代,但没有具体的家谱世系,刘秀是有完整的家谱世系,是刘邦的九世孙,汉景帝的七世孙。

从汉景帝到刘秀依次是汉景帝刘启,长沙王刘发,舂陵侯刘买,郁林太守刘外,巨鹿都尉刘回,南顿令刘钦,刘钦就是汉光武帝刘秀了,一般认为,刘秀是西汉皇室宗亲,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那刘秀为什么要用汉的国号呢?原因很简单,他就是刘邦的后代,用汉的国号很正常,就像刘备也是刘邦的后代,也采用了汉的国号,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很多人还在思念汉朝,用汉做为国号,有很强的号召力。

我们知道西汉是被王莽篡夺的,建立了新朝,但是经过王莽的一番改制,并没有解决西汉末年问题,反而使很多问题更加的激化,王莽末年,出现了大量的农民起义,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绿林军和赤眉军。

而这两只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拥立了汉室宗亲做为皇帝,比如绿林军拥立的是更始帝刘玄,赤眉军拥立的是刘盆子,另外在河北称帝的王郎也自称是汉成帝的儿子刘子舆。

刘玄和刘盆子都不是绿林军和赤眉军最开始的首领,而仅仅都是普通人,比如刘盆子之前还是个放牛娃,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老百姓不满王莽的新朝,怀念西汉。

宛城有个李通,他听说了一个图谶说:刘氏复起,李氏辅之。当绿林军攻打洛阳,杀死王莽后,刘玄命令刘秀为司隶校尉的时候,绿林军入城的时候,其他绿林军穿着各样衣服,而刘秀和他的手下是穿着汉朝的官服,让很多洛阳人感动,他们说:没想到还能看到汉官的衣服呀,他们就心向刘秀了。

刘秀的汉与刘备的汉都是一样,都是打着大汉的旗号,这样就可以获得人心的支持了。

在两汉之间,其实还有10位帝王,为何他们却不被历史承认?

这所谓的十位帝王是王郎、公孙述、李宪、秦丰、张步、董宪、延岑、田戎、隗嚣、窦融、彭宠。他们不被承认原因在于两方面,其一他们在两汉之...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