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面貌及环境分析
徐淮地区新元古代叠层石分布广,数量丰,多样化程度较高,构成了众多大小规模不等的层状、丘状及复合丘状礁体,是我国前寒武纪叠层石较发育的地区之一。其中主要有:Baicalia baicalica,Baicalia formsa,Conophyton cylindricus,Jacutophyton ramosum,Acaciella australica,Linella ukka,Jurusania cylindrical,Katavia dalijiaensis,Inzeria anhuiensis,Inzeria tjomusi,Gymnosolen ramsayi,Crassphloem lubricum,Minjaria uralica,Tungussia erecta,Boxonia jinshanzhaiensis,Xiehiella formosa及Xiehiella nodosa等,大部分可与华北新元古界蓟县层型剖面(国家地质总局等,1979)及辽东辅助层型剖面(曹瑞骥,赵文杰,1979)的青白口系叠层石的组合相对比(曹瑞骥等,1985)。徐淮地区新元古代叠层石组合可根据群形特征进一步分为三个亚组合,分别代表形成礁群及其沉积环境演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1)亚组合Ⅰ
该亚组合分布于淮北地区的贾园组、赵圩组及淮南地区的九里桥组。
主要有:柱状类的 Baicalia Formosa,Jurusania cylindrical,Inzernia anhuiensis,Crassphloem lubricum,Gymnosolen ramsayi及层状类的Stratifera undata等(图版ⅩⅩⅧ图 1~3)。
其中具代表性的常见分子是 Baicalia Formosa,Jurusania cylindrica 及Inzernia anhuiensis。
它们在海侵初期沿岸一些适于造礁的局部环境中形成星散状分布的小规模丘状点礁。以安徽省宿州市青铜山赵圩组叠层石礁群为例,单个礁体通常长宽不超过 1m,高约 15m,各礁体间距不足 1m至数米不等。它们反映了新元古代叠层石礁在本区的拓殖阶段。
(2)亚组合Ⅱ
该亚组合主要分布于淮北地区的倪园组、九顶山组、张渠组、魏集组、史家组、望山组及淮南地区的四顶山组。
主要包括:柱状类的 Conophyton cylindricus,Jacutophyton ramosum,Acaciella australica,Baicalia baicalica,Baicalia Formosa,Jurusania cylindrical,Linella ukka,Tungussia erecta,Anabaria radialis,Minjaria uralica,Katavia dalijiaensis,Gymnosolen ramsayi,Colonnella moniasa 及层状类的Stratifera undata 等(图版ⅩⅩⅧ 图 4~8;图版ⅩⅩⅨ;图版ⅩⅩⅩ)。
其较有代表性的为 Conophyton cylindricus,Conophyton ocularoides,Jacutophyton ramosum,Acaciella australica,Baicalia baicalica及Katavia dalijiaensis。
它们主要在大海侵形成的潮坪浅滩及潟湖等不同水动力能量环境中,形成多样化程度较高的层状、丘状及复合丘状的斑礁、堤礁及堡礁。以江苏省铜山县魏集至芦山一带的魏集组为例,礁群沿古海岸线潮汐带呈堤状或堡状分布,有的露头延伸数千米,宽达上千米,可与现代南太平洋由珊瑚构成的大堡礁相媲美。它们体现了新元古代叠层石礁在本区的大发育阶段。
(3)亚组合Ⅲ
该亚组合仅局限于淮北地区金山寨组,礁体规模也大不如前。
主要为:柱状类的 Boxonia jinshanzhaiensis,Linella ukka,Xiejiella nodosa及Xiejiella formosa等(图版ⅩⅩⅪ)。
其中 Boxonia jinshanzhaiensis较具代表性。
它们在海退残留的高盐潟湖环境,主要形成一些以星散状分布的丘状斑礁。以安徽省宿州市驴山金山寨组为例,礁体长宽大多1~2m,有的更大些;常见高度不超过2m,各礁体间距不足 1m至 10余米不等。它们是新元古代叠层石礁在本区进入衰萎阶段的产物。
上述三个亚组合相互过渡,并无明显的界线,反映了其环境的渐变及沉积的连续。
本区新元古代地层序列总体上反映了从海侵到海退的沉积环境演变过程,并长期处于炎热气候浅海-潮坪环境,碳酸盐沉积及叠层石礁十分发育。
本区海侵初期,在凤阳运动后形成于淮南地区凤阳—霍邱一带的一系列呈近EW走向断续延伸的,大小及深浅不一的山前凹陷,接受了一套粗碎屑的陆源沉积。在炎热气候的强氧化环境下形成以含赤铁矿石英岩为特征的地层——曹店组,是滨岸砾屑滩高水动力能量沉积环境产物。
图版ⅩⅩⅧ
1~8 贾园组—魏集组的叠层石,比例尺10mm。
1Crassphloem lubricum纵切面,PVII-4,赵圩组;江苏省铜山县赵圩。2Baicalia formosa纵切面,PIV-17-4,贾园组;江苏省邳州市大南庄。3Inzeria anhuiensis纵切面,PXIII-11-2,赵圩组;江苏省铜山县赵圩。4Linella weijiensis纵切面,SP-02,魏集组;江苏省铜山县芦山。5Jurusania cylindrica纵切面,XJ-3,九顶山组;安徽省灵璧县西干山。6Minjaria uralica纵切面,18-2,张渠组;安徽省灵璧县陇山。7Jurusania cylindrica纵切面,JJ-3,九顶山组;安徽省灵璧县九顶山。8Acaciellaaustralica纵切面,NO-1,魏集组;安徽省灵璧县殷家集。
图版ⅩⅩⅨ
1~8 魏集组—望山组的叠层石,比例尺10mm。
1Colonnella moniasa纵切面,W-44-1,魏集组;江苏省铜山县魏集。2Katavia dalijiaensis纵切面,PIII’-195,史家组;江苏省铜山县张楼。3Conophyton cylindricus 纵切面,PIII’-18-9,魏集组;江苏省铜山县魏集。4Baicalia baicalica纵切面,PX-8-8,望山组;安徽省宿州市栏杆。5Pitella leiosa纵切面,SP-01,魏集组;江苏省铜山县芦山。6Tungussia erecta纵切面,NO-3,魏集组;安徽省灵璧县殷家集。7Gymnosolen ramsayi纵切面,PIII’-21-11,史家组;江苏省铜山县张楼。8Jacutophyton ramosum纵切面,WIII-44,魏集组;江苏省铜山县魏集。
图版ⅩⅩⅩ
1~6 倪园组及望山组的叠层石,比例尺10mm。
1Inzeria tjomusi纵切面,PIX-7-4,望山组;安徽省宿州市栏杆。2Inzeria tjomusi纵切面,PIX-2-4,望山组;安徽省宿州市栏杆。3Anabaria radialis纵切面,PX-10,望山组;安徽省宿州市栏杆。4Anabaria radialis纵切面,PX-9,望山组;安徽省宿州市栏杆。5Acaciella australica纵切面,PX-8-2,望山组;安徽省宿州市栏杆。6Linella ukka纵切面,PIV-11,倪园组;江苏省邳州市贾园。
图版ⅩⅩⅪ
1~5 金山寨组的叠层石,比例尺10mm。
1Linella ukka纵切面,PIX-2-RXV-1,金山寨组;安徽省宿州市栏杆。2Boxonia jinshanzhaiensis纵切面,PIX-2-RXV-2,金山寨组;安徽省宿州市栏杆。3Linella ukka纵切面,PIX-2-RVI-1,金山寨组;安徽省宿州市栏杆。4Xiehiella nodosa纵切面,PIX-2-RVII,金山寨组;安徽省宿州市栏杆。5Xiehiella formosa纵切面,PIX-2-RIV-3,金山寨组;安徽省宿州市栏杆。
海侵继续发展,本区普遍沉积了一套含海绿石的石英砂岩——伍山组;偶见交错层理及波痕,是潮下-浅海较高水动力能量沉积环境产物。
随着海侵的进一步扩大,整个徐淮地区形成以泥页岩及泥灰岩为主的陆源碎屑与碳酸盐类复合沉积——刘老碑组;水平层理发育,属潮下-浅海低水动力能量沉积环境。
当海水有所退却时,本区再一次被一套含海绿石的石英砂岩所覆盖——四十里长山组。局部见少量长石碎屑,说明离陆源碎屑供应区并不很远。其淮北地区沉积物粒度达中-细粒级,波痕、交错层理发育,为中等能量水动力沙滩-沙坝环境;淮南地区则粒度为粉-细粒级,是中低能量水动力潮坪环境。
海侵又一次扩大时,其规模显然超过了上一次,碳酸盐类沉积开始占据优势。在淮南地区,下部以粉砂质灰岩为特征,而上部则以泥灰岩为特征——九里桥组;在淮北地区,先沉积的砂灰岩、石英细砂岩、粉砂岩及页岩——贾园组和后沉积的灰岩——赵圩组,都反映了这一趋势。底栖微生物席由此开始在本区形成叠层石,即亚组Ⅰ,构成了规模不大的礁群。
随着海侵扩大到最大范围,本区完全沦为广阔的浅海陆棚-浅滩-潮坪-潟湖环境。
起初,叠层石礁的大量发育造成障壁,使水流不畅。在炎热干旱气候下海水蒸发咸化,SiO2呈胶体沉淀,形成遍布全区的含燧石结核及条带的白云岩——四顶山组(淮南地区)或倪园组及九顶山组(淮北地区)。是局限台地上的潮坪-潟湖环境。
此后,淮南地区四顶山组之上的新元古代沉积缺失。这究竟是晚新元古代的海退首先从淮南地区开始,还是早寒武世的构造运动使该区抬升被剥蚀的结果,尚不得而知。
同时,淮北地区仍长期处于炎热气候下的浅海陆棚-浅滩-潮坪-潟湖沉积环境,形成了厚度很大的各种叠层石礁白云岩及灰岩地层——张渠组、魏集组、史家组及望山组。其叠层石礁群的发育无论规模上还是种类上在本区都达到了顶峰,即亚组合Ⅱ。
随着本区海退的开始,沉积范围缩小至仅局限于淮北地区宿州一带,形成以含海绿石灰岩为主的地层——金山寨组,属中-低水动力能量潮下-潮坪环境。叠层石礁的规模及种类已明显衰退,但仍相当发育,即亚组合Ⅲ。
海退继续发展,残留封闭于淮北地区宿州一带小范围内的海水在炎热干旱气候下蒸发浓缩及陆源碎屑供应增多的情况下,形成以白云岩、泥页岩及石英砂岩为特征的地层——沟后组。叠层石已消失,常见干裂及立方形盐晶铸型等沉积构造,塞卜哈盐坪环境产物。最终,海水完全退出,结束了本区新元古代沉积。
广东中山韦氏字辈:“永乾佑宁嘉延国安靖始。” 湖北仙桃韦氏字辈:“智思守先训敦厚乃本元”。 贵州都匀韦氏字辈:“应永廷恩毓忠良继国邦荣华昌万世庆喜福寿长”。 京兆堂韦氏字辈:“祖启福基海文世应成朝克振儒志联庆国秀昆荣逢光显定经汝良嘉英华善永修得贤才昌润建景恒舒端薄祥茂远兴”。 广西韦氏字辈: 土司直系:“景君宴贤万爵玩兴祖正虎起应文继光兆国朝振永承清年述臻忠厚祥庆吉光”。 板选分支:“朝振权文明景庆云祥开恢复波涛涌进造成建国。 兰木分支:“正(振)大高明立钟灵盛益昌思儒周世德忠厚显文章锦服春宜广精衣夏欲长箕裘辉灿耀裾裙刺豪光”。 乐里分支:“虎起龙飞尤天星国朝仲振永承清世界灵盛益高兴正大光明立更新”。 州洛分支:“道(清)德仁义礼举全忠信英雄盖豪杰”。 长江分支:“兰桂荣宗祖国朝廷绍展尤科名联选仕永世进箕裘翰墨昌文武燕冀庆益谋辅弼年统绪大业继韩侯”。 南丹坡分支:“国朝文仕景道义日钱家福禄如东海寿比玉南山”。 田林刹周、老山分支:“国朝文明仕庭忠道德先荣华流世显如应祖宗成”。 凤山分支:“公侯伯子男著宗声誉扬韩将勋耀宇州司义天长忠孝德智勇宏谋济同强怀源立壮志新纪普华章”。 广西藤县韦氏字辈:“昭浩恒喜式旭以显扬铭祖德流芳远万载达朝京”。 韦氏一支字辈:“希尚士启国志宏端永长光宗耀先德文明焕道昌”。
京兆郡: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将右内史东部改为京兆尹,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220)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此支韦氏为汉丞相韦贤少子韦玄成之后。
堂号
一经堂:《三字经》:“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故邹鲁谚曰:遗子黄金满籝,不如教子一经。此韦氏一经堂堂号由来
淮阴堂:韩信后裔。淮阴侯故有淮阴堂
扶阳堂:源出西汉时的韦贤是邹鲁的大儒,本始初年官至宰相,封扶阳侯,其后代是为以此“扶阳”作堂号。
京兆堂:汉元帝任命韦玄成为少傅,又升任为太子太傅,直至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封侯。韦玄成举家迁居京兆杜陵,子孙繁衍繁盛。三国以后,韦氏发展成为京兆地区名门望族;唐代,一门十六相,成为仅次于李唐宗室的豪族门第,以望立堂,故韦姓京兆堂为所有堂号之最。
五云堂:江淮之间,今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周边,以五云为其堂号。
家谱文献
江苏东阳东眷韦氏家乘,(清)韦名枢等纂,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十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东阳县白溪乡东溪村。
江苏东阳东眷韦氏家乘,(清)韦洪鼎等纂,清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三卷、第十五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丹徒京口韦氏族谱四卷,(清)韦克顺主修,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江苏东阳东眷韦氏家乘,(清)韦潮等纂,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今仅存第九卷、第十二卷、第二十~二十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东阳东眷韦氏家乘三十二卷,首一卷,(清)韦鉴等纂,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一~二卷、第十卷、第十五卷、卷首。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常州延陵韦氏家乘十八卷,(清)韦华谟等重修,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崇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广西宁明思陵土州韦氏家谱,(清)韦振超纂,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档案馆。案馆。
江苏丹徒韦氏族谱六卷,(清)韦振鑫、韦永彭等重修,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储书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辽宁省图书馆、美国尤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长兴故鄣南淙韦氏家乘,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十五册,今仅存第一~二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长兴故鄣南淙韦氏家乘,(清)韦龙鳞等纂,清乾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东阳东眷韦氏家乘,著者待考,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五册,今仅存第五卷、第十一~十二卷、第十四~十七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江都韦氏族谱八卷,(民国)钱正基、韦载文等重修,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传经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辽宁省图书馆。
江苏东阳东眷韦氏家乘三十二卷,首一卷,补一卷,(民国)韦徵英等纂,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今仅存第一~七卷、第十~十四卷、第十六~二十九卷、第三十一~三十二卷、卷首、补遗。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广西容县水源里覃韦氏族谱两卷,(民国)韦瑞桓修订,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文物管理局。
广西邕宁瑞泉韦氏族谱,(民国)韦肇简总编纂,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邕宁县蒲庙乡团统村。
浙江松阳韦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云和县文物管理局(仅存一卷)。
广东中山翠微韦氏族谱十三卷,(民国)韦祺光、韦兆栋总纂,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传经堂排印本十三册。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武汉市图书馆。
江苏宜兴韦氏宗谱十二卷,(民国)韦望忠主修,韦家贞编,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燕贻堂铅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浙江东阳东春韦氏家乘三十二卷,(民国)沈鸿烈序,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东阳县白溪乡东溪村。
广西容县自良韦氏族谱,(民国)韦国茂著,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残本。现被收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自良镇云松村。
江苏赣榆韦氏家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赣榆县金山乡徐福村。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伊庄镇赵圩村韦氏家谱,著者待考,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伊庄镇赵圩村。
(一)地震灾变事件对比
在辽东半岛的上震旦统中可识别出具震积岩的4个岩组,依次为南关岭组、甘井子组、营城子组及兴民村组,均为碳酸盐岩层位,分别构成4个地震活跃期(图7-1),若上震旦统底界置于650Ma,胶辽徐淮地区出露的震旦系顶部年龄600Ma(碳酸盐岩Pb-Pb),则4个地震活跃期的时间大体为640Ma(南关岭活跃期);620Ma前后有两个活跃期(甘井子活跃期、营城子活跃期);600Ma为第四个地震活跃期(兴民村活跃期)。
吉林南部上震旦统中只有一个地震活跃期,包括两个地震幕(万隆组及青沟子组所代表的事件层)(Qiao等,1996,1999)。辽东半岛兴民村活跃期也是由叠层石礁隔开的两个地震幕。吉林与辽南两区地震幕相似,考虑到生物内容,将万隆组、八道江组、青沟子组与兴民村组相对比。
辽东半岛以南苏皖北部地区也识别出4个地震事件岩组,第一个事件岩组为贾园组、赵圩组;九顶山组为第二个地震事件岩组;第三个地震事件岩组为倪园组;张渠组上段、魏集组与望山组为第四个地震灾变事件岩组。本书未将苏皖北部的地震灾变事件岩组与辽东半岛四个地震活跃期简单的直接对比,主要考虑到①古生物方面组合特征;②缺少精确碳酸盐岩中定年资料;③考虑风暴事件对比;④考虑层序界面等。
图7-1 古郯庐带(胶辽徐淮地区)上震旦统岩组对比
徐淮地区具震积岩的层位自下而上共有6个,但它们并不代表6个地震活跃期。贾园组与赵圩组下段(图5-2及图4-9)岩性一致,惟赵圩组不具叠层石层,但二者均具震积岩层,理应归并为一个活跃期,即震旦纪第一个地震活跃期。倪园组代表了第二个地震活跃期。九顶山组代表第三个地震活跃期记录。
从地震事件时间分布角度考虑,皖北宿县张渠村张渠组的震积岩位于该组的上段,魏集组的震积岩层仅分布于下段,两个组仅由一个水道侵蚀面相分隔,二者是难以区分的,虽位于两个岩组中,实际构成一个地震活跃期。图7-2系经过张渠村的剖面,主要表示震积岩分布情况,计有5个密集的地震灾变事件层,即5个地震幕。九顶山组分为4段,第1段为具碳酸盐粉晶液化脉的震积岩组;第二段为具叠层石白云岩,风化后在地表呈白色似羊群地貌(安徽地质学家野外描述用语);第三段系震积岩组;第4段为硅质条带灰岩及叠层石灰岩及白云岩。九顶山组1段由泥晶、粉晶灰岩与具碳酸盐液化脉的灰岩、液化卷曲变形灰岩互层组成,共计有32个地震事件层,构成剖面中的第1个幕。九顶山组第三段为白云岩与具液化碳酸盐岩脉的白云岩互层,计有4个震积岩层,构成剖面中第2个地震幕。
张渠组分两段(图5-12,图7-2),下段为薄层板状粒序灰岩,系一种远源风暴浊积岩。上段为震积岩组,其序列自下而上为(图7-2):①砾灰岩(漂浮岩)、泥晶灰岩与液化脉泥晶灰岩互层;②角砾灰岩、泥晶灰岩与液化脉灰岩互层;③鲕粒白云岩、球粒白云岩与具液化脉鲕粒白云岩互层。其中第①个序列有5个震积岩层;第②个序列有4个震积岩层;第③个序列有5个震积岩层。张渠组上段①②序列计9个震积岩层,构成剖面中的第3个地震幕;第③序列组成第4个地震幕(包括52次地震记录)。魏集组(Z2wj)由一系列水道侵蚀面、页岩、泥晶脉灰岩组成多个副层序。图7-2魏集组无顶,可识别出的震积岩层已达33个(第5幕),从图7-2清楚可见,幕1,2构成一个地震活跃期,相当于古郯庐带中的第3个活跃期。张渠组地震幕3、4以鲕粒白云岩相隔,与魏集组也仅以不厚的鲕粒白云岩层及一个水道侵蚀面相隔,故幕3、4、5构成一个地震活跃期,相当于古郯庐带中的第4个地震活跃期。
图7-2 皖北宿县张渠村九顶山组(Z2jd)、张渠组(Z2zq)、魏集组(Z2wj)地震灾变事件层剖面图
苏皖北部的4个地震活跃期的相关岩组为:贾园组、赵圩组,倪园组,九顶山组,张渠组上段与魏集组下段及与之相当的望山组。它们分别与南关岭活跃期(Ⅰ)、甘井子活跃期(Ⅱ)、营城子活跃期(Ⅲ)及兴民村活跃期(Ⅳ)相当。
在胶辽徐淮古地震带中,辽东半岛及其以北地区地震活动最为频繁,除上震旦统中具4个震积岩组外,青白口系南芬组三段灰岩及下寒武统大林子组上段泥质岩中均为震积岩层。
目前,苏北及淮北地区晚震旦世4个地震活跃期地震记录可延续至淮南地区,淮南4个地震事件层位为刘老碑组灰岩、四十里长山组中的泥岩、九里桥组及四顶山组。
在淮南新元古界中识别出四个地震灾变事件岩组,曾使作者异常激动,证实了我们的预测:古郯庐带作为晚震旦世起开裂并发生强地震的地带,地震活跃期(大的地震事件阶段)应当是一致的,在淮南一定应当有相应的记录;在实践方面,比较合理的解释了图7-1的对比方案,即①淮南地区的上震旦统岩组与淮北地区上震旦统岩组的顶界面时间是等时的;②刘老碑组应置于上震旦统。
在传统的依岩性对比中(表1-3,1-4)刘老碑组与山东二青山组及辽南的南芬组相对比(三地区均为板状泥晶灰岩,岩性相似);九里桥组与贾园组、赵圩组相对比(岩性一致,水道等沉积构造发育相似);四顶山组与倪园组与九顶山组对比(岩性一致)。
图7-1对比是依据地震灾变记录,刘老碑组上段与苏北、淮北贾园组、赵圩组相当;四十里长山组石英砂岩层则与倪园组白云岩等时;九里桥组与九顶山组相当;而四顶山组与张渠组、魏集组或望山组等时。这种对比与岩性无关,但能合理解释环境。例如:贾园组、赵圩组典型碳酸盐台地环境,至苏北淮南地区为碳酸盐盆地,而刘老碑组泥质板状泥晶灰岩(浪基面之下沉积)正是盆地相代表。潟湖环境的倪园组白云岩很可能是由淮南地区同时期的四十里长山组石英砂砂坝障壁所致。四顶山组与凤台组(碳酸盐碎屑流)可看作苏北碳酸盐台地(望山组,张渠组—魏集组)的边缘及前斜坡环境。岩组岩性往往是穿时的,岩性界面一般是不与时间界面相吻合的!遗憾的是地质学家在无其他办法情况下,往往简单地将岩性界面等时对比。
(二)风暴期对比
研究区内上震旦统碳酸盐岩风暴事件记录层位有辽南的马家屯组、苏皖北部的张渠组(乔秀夫、邢裕盛等,1989,1996)。图7-3给出了辽东半岛马家屯组沉积盆地风暴记录,棋盘磨位于渤海海岸,金石滩位于黄海海岸,图7-3表明渤海海岸一侧为当时的海盆边缘,发育原地型风暴沉积,而黄海海岸一侧则进入远离海岸的深水盆地,发育远源风暴浊积岩及瘤状灰岩。苏皖北部晚震旦世后期是一个无障壁的开阔海,苏北的张渠组发育极好的原地型碳酸盐风暴岩(图7-1),皖北的张渠组下段则发育远源风暴浊积岩,图7-4表示淮北及淮南地区由地震及风暴诱发而产生在碳酸盐台地及斜坡地区的不同沉积记录。现今震旦系露头分布区域呈NNE向,但在震旦纪时,辽东半岛与苏皖北部位于同一个EW向纬度,约北纬30°~40°(乔秀夫等,1988),晚震旦世的EW向盆地恰好位于中、低纬度风暴带,盆地的北部为华北块体(图7-5)。它是晚震旦世盆地的陆源区,强风暴袭击这一海岸带形成现在辽南至苏皖北部的风暴沉积,风暴事件的对比支持以强地震事件记录为基础的图7-1对比结果。
图7-3 辽东半岛上震旦统马家屯组风暴沉积
图7-4 淮北、淮南震旦纪灾变事件记录在碳酸盐台地与斜坡上的表现
地震发生时,于台地浅水碳酸盐软沉积物中发生液化,形成震积岩,在斜坡地带形成碳酸盐碎屑流沉积(凤台组砾岩);原地型风暴事件沉积位于台地,而远源风暴浊积岩则位于斜坡地带。
学区划分
田二小:东城社区(淮滨组、淮医组、民建、港口、淮建)、金太阳社区、文化社区(文化村1—13组)、公园社区(公交、翠竹园)、水上派出所(田区常住户渔民、船民)。
田三小:前锋社区(前锋村、前锋一村、前锋二村)、龙湖社区(龙湖小区、四海、百货、胜发后家属楼)、百花园社区(1—15栋楼)、土地局生活区、“双子星座”住宅楼、西湖天地。
田四小:电建社区(包括火车站),舜耕(钟郢村)、田电社区、华田社区、皖纸社区(皖纸家属区)、小岛社区。
田五小:湖滨社区(国庆、湖滨、湖西、庆东<1、2组>)、文化社区(九龙、五金公司、龙腾小区)、王郢(新店六里站1、2、3队)、长青社区(青年)。
田六小:九龙社区(新淮、新华、新生、通达)、长青社区(新丰、新建、长青居委会)。
田七小:纺织社区(纺织、矿车厂)、钟郢村、周郢村、新店集、六里站二汽、前锋新村(13-18栋)。
田八小:皖化社区、东风社区、康利社区、皖纸社区(木材公司)、舜耕镇下陶村、渔民村新村。
田十小:舜耕镇赵圩村、银行家属区、康泰小区、绿映村、阳光村、百华园社区(舜耕园小区1—12栋楼、百花园小区16-32栋、中行生活区、华东一级站、康泰生活区)东方丽景、阳光365、奥林盛世一期住宅楼。
;组合面貌及环境分析
本文2023-10-13 21:01:2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47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