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几个皇帝和排名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3收藏

明朝有几个皇帝和排名,第1张

明朝有十六位皇帝,排名为:

1、 明太祖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原名朱重八。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在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朱元璋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

2、明惠帝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史又称其为建文帝。建文帝继位之后,一改洪武时期的紧张气氛,他重用黄子澄、方孝孺等文人,对当时的政治实行改革,实行惠民政策,重视农桑。

3、明成祖朱棣。朱棣十一岁就被父亲朱元璋封为燕王,并于二十一岁就藩北京。建文四年,朱棣占领了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在群臣的“劝说”下,朱棣在南京即位,年号永乐。

4、明仁宗朱高炽。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次年改元“洪熙”。他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在位期间发展生产、与民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5、明宣宗朱瞻基。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德十年(1435年),朱瞻基死于乾清宫,时年38岁,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6、明英宗朱祁镇。九岁即位,年号正统。即位初大事权归太皇太后张氏,以三杨主持政务 ,继续推行仁宣朝各项政策,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宣德十年(1435年),朱瞻基死于乾清宫,时年38岁。

7、明代宗朱祁钰。明宣宗朱瞻基皇二子,明英宗朱祁镇弟。即位后整顿吏制,使吏治为之一新,在位8年,病中因英宗复辟被废黜软禁而气死,终年30岁。  

8、明宪宗朱见深。明英宗长子,初名朱见浚。景泰三年(1452年)被废为沂王,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又被立为皇太子,改名朱见深。于天顺八年(1464年)登基,年号成化。

9、明孝宗朱祐樘。在位期间,即位后努力扭转宪宗时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任用王恕、刘大夏等贤臣,使明朝再度中兴并发展为盛世。史称“弘治中兴”。  

10、明武宗朱厚照。明孝宗嫡长子,母亲张皇后,公元1505年—公元1521年在位。庙号武宗,谥号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葬于北京十三陵之康陵。 

11、明世宗朱厚熜。1521年到1566年在位,在位45年,时间之长在明代皇帝中仅次于其孙子明神宗,年号嘉靖。早期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后史誉之谓“中兴时期”。

12、明穆宗朱载垕。登基后内忧外患使他关心朝局,对他登极后处理政务有着较大的影响。倚靠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大臣的鼎力相助,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 

13、明神宗朱翊钧。隆庆二年立为皇太子,隆庆六年,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次年改元万历。登基初期,面临内忧外患,由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万历朝新政。

14、明光宗朱常洛。明代第十四位皇帝,明神宗万历帝长子,在位一个月。庙号光宗,谥号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葬于十三陵庆陵。 

15、明熹宗朱由校。明光宗朱常洛长子,十六岁即位,后因意外落水成病,1627年逝世,终年23岁,庙号熹宗,谥号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葬十三陵之德陵。

16、明思宗朱由检。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朝亡国之君。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后,于煤山自缢身亡,为江山社稷而死,终年35岁,葬于十三陵思陵。   

人民网-盘点大明王朝的16位皇帝

-明朝君主

明朝共16个皇帝,分别是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宗朱允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明穆宗朱载垕,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明毅宗朱由检。

1、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 汉族,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军改为现名朱元璋。中国古代政治家,战略家,军事统帅,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一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特别是创设了大量的制度典章,不但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基业,促成明朝前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还影响到清朝。自明到清,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渐趋完备。 

朱元璋最重要的功绩是驱逐胡虏,除暴乱,拯救汉民族,平定天下,废除了蒙古人制定的种族等级及压迫政策,恢复了中华,带领华夏复兴。

他从天灾人祸和饥寒交迫的钟离村,一直到南京登基,和他的文臣武将所走的这条道路,不仅仅是为私人和某个阶级的利益,如同他的自述——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朱元璋胸怀韬略,深谋远虑,善于驾驭战争,掌握主动权。注重招贤纳士,广采众议,严格治军,完善军制,练兵育将,强调将领要识、谋、仁、勇兼备。主张寓兵于农,且耕且战,保持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

2、朱允炆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

朱允炆改进了明太祖所实行的严厉的法律制度。洪武帝曾经颁行了一整套法典,使之成为全帝国的法律准则。他有时用“诰”的形式来给法典做补充,有时又用“榜文”的形式来发布典型的案例。

榜文第一次出现在《大诰》中;这种《大诰》在1385年和1387年之间曾经编纂、修订和扩充。它们出现在1397年版的《大明律》中;《大明律》把这些诰和榜文都收在它的附录中。

朱允炆认为他祖父的律令法典的某些部分过于苛严,特别是那些在诰和榜文中所定下的惩罚条款更是如此。据说,他在他祖父生前即已敦促洪武帝从他的法典中取消73条这样的条款。

在他即位以后,他禁止以诰文为根据来进行审理和判案,同时停止张贴榜文,这就使他用正式遵守律令的手法,巧妙地掩盖了他事实上对他祖父的指令的否定。

这些变革后来被永乐帝一扫而光;他恢复了太祖的所有严厉的诰文和榜文中的法律效力。

3、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等。

北平是朱棣兴王之地,朱棣在此经营多年,统治比较稳定;另外北平处于北方农业区与牧区接壤处,交通便利,形势险要,是汉蒙各族贸易的中心以及北方政治与军事要地,定都于此不仅可抗击自北入侵的蒙古人,且可进一步控制东北地区,由南则可统领中原,有利于维护全国统一。

因此,朱棣即位后,即开始准备迁都。永乐元年,诏以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永乐四年(1406年),北京方面的臣僚开始奉旨征调工匠、民夫上百万人,正式营建北京宫殿。

永乐五年,五月建北京宫殿。永乐九年,命工部尚书宋礼等修会通河。永乐十三年(1415年)五月,平江伯陈瑄等开凿淮安附近之清江浦,使久废的运河重新畅通;永乐十九年(1421年),改京师为南京,北京为京师。

十二月,北京郊庙宫殿成。十九年正月,朱棣在北京御奉天殿,朝百官,大祀南郊。迁都大政至此基本完成。此后北京一直是明朝的京师

4、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长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9月至洪熙元年(1425年)5月在位,年号洪熙。

朱高炽即位后开始了一系列改革,首先赦免了建文帝旧臣和永乐时遭连坐流放边境的官员家属,并允许他们返回原处,又平反冤狱,使得许多冤案得以昭雪。

如建文忠臣方孝孺的“诛十族”惨案永乐朝解缙的冤案都在这一时期得到平反,并恢复一些大臣的官爵,从而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最后,在他死前的一个月,朱高炽在扭转其父政策方面采取了一个最激烈的措施,即把京师迁回南京。

据说此举是夏元吉和其他高级朝廷官员作为把资源从北方边境转移出来的策略的部分行动而强烈要求的。朱高炽自他登基时起,显然已有此意。

这时他已设南京守备,并派他信任的将军和宦官去指挥。朱高炽对朱棣的北征不感兴趣,也不喜欢北京。

此外,他在南京当过监国,熟悉南京的情况,感到那里更为舒适。另外他还关心维持北方首都的费用,这项费用不但大大地增加了中国东南的负担,也使各政府部门难以应付。

5、朱瞻基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或1399年2月9日-1435年1月31日),明朝第五位皇帝 。明仁宗朱高炽和诚孝昭皇后张氏的长子,年号宣德,自号长春真人。洪熙元年(1425年)至宣德十年(1435年)在位。

在明代,朱瞻基是继朱元璋和朱棣之后,鲜有有作为的皇帝,因为他为大明朝贡献了一个“仁宣之治”。

朱瞻基是一位善于纳谏的皇帝,在军国大事上,能听取臣下的意见,比如在即位之初,他听从阁臣、大学士杨荣的建议,率兵亲征,平定了怀有不臣之心的皇叔高煦的叛乱, 维护了皇室内部的稳定。

交阯(即安南,今越南北部,明初设有交阯布政使司)叛乱,朝廷数派大军征剿,均吃败仗,朱瞻基听从杨士奇、杨荣等人的建议,停止对交阯用兵等等。

宣德一朝,是明代君臣关系最为融洽、政治相对清明、社会较为和谐、经济稳步发展、边防比较稳固的时期,基于此,所以史家把这段时期称为“仁宣之治”。

6、朱祁镇

朱祁镇(1427—1464),即明英宗,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明代宗朱祁钰异母兄,明宪宗朱见深之父。

7、朱祁钰

朱祁钰(1428年—1457年3月23日),即明代宗,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母贤妃吴氏,明朝第七位皇帝,在位时间1449年―1457年,年号景泰(1450年—1457年)。

8、朱见深

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即明宪宗(1464至1487年在位),后更名朱见濡。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孝肃皇后周氏。

9、朱佑樘

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即明孝宗(1487年-1505年在位),年号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生母为孝穆纪太后。

10、朱厚照

朱厚照(1491年10月27日-1521年4月20日),即明武宗(1505年—1521年在位),明朝第十位皇帝,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在位期间年号正德。

11、朱厚熜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出生地湖广布政司安陆州(今湖北钟祥),明宪宗之孙,明孝宗之侄,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正德十六年(1521年)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在位,年号嘉靖。

12、朱载垕

朱载坖(垕)(1537年-1572年),即明穆宗,明朝第十二位皇帝(1566年-1572年在位)。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母杜康妃。

13、朱翊钧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

隆庆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14、朱常洛

朱常洛(1582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即明光宗(1620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在位)。明神宗朱翊钧长子,母亲孝靖皇后王氏。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年号泰昌,因在位仅一个月,故又被称为“一月天子”。

15、朱由校

朱由校(1605年-1627年),即明熹宗(1620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生母选侍王氏,明思宗朱由检异母兄。16岁即位,在位七年。

16、朱由检

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 ),即明思宗(1627年—1644年在位),字德约,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

崇祯帝是一个勤政的皇帝,据史书记载,他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史志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崇祯帝执政时期,对于后金,群臣分为主战、主和两派。崇祯帝在用人方面,起用了主战派袁崇焕。

文官集团使得军中之将只重出身门第,几次大规模对后金的军事活动均遭惨败,削弱了明朝的军事力量,最终无力镇压农民军起义,间接加速了明朝灭亡。

曾经强盛的明朝已经风雨飘摇,两党分庭对抗,却难寻能用之人,也确实难寻可用之人。崇祯帝即位之初在文官集团的帮助下诛灭魏忠贤阉党,却间接推动了文官集团的权利膨胀。

崇祯帝与臣子的关系或可说是历史上最为尴尬诡异的时期--相互仇视,相互依存、相互利用。崇祯在位的十七年,除了镇压农民军以及抵抗后金外,将更多的心力用于削弱文官集团的势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位期间爆发农民起义,关外后金政权虎视眈眈,已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时,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34岁,在位17年。

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四日,昌平州吏赵一桂等人将崇祯帝与皇后葬入昌平县田贵妃的墓穴之中,清朝以“帝体改葬,令臣民为服丧三日,葬于十三陵思陵”。

明朝16帝关系图

明朝皇帝表是指由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直至明思宗朱由检为止的历代明朝皇帝,共16位。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大明,历十二世,传十六帝:明太祖、明惠帝、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明代宗、明宪宗、明孝宗、明武宗、明世宗、明穆宗、明神宗、明光宗、明熹宗、明思宗

明朝16位皇帝列表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

十六个帝王分别为:

1、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年号洪武,1368年——1398年,71岁,孝陵;

2、惠帝朱允_,年号建文,1399年——1402年,失踪;

3、成祖文皇帝朱棣,年号永乐,1403年——1424年,65岁,长陵;

4、仁宗昭皇帝朱高炽,年号洪熙,1424年——1425年,48岁,献陵;

5、宣宗章皇帝朱瞻基,年号宣德,1426年——1435年,38岁,景陵;

6、英宗睿皇帝朱祁镇,年号1-正统,1436年——1449年,年号2-天顺,1457年——1464年,38岁,裕陵;

7、代宗景皇帝朱祁钰,年号景泰,1450年——1457年,30岁,景泰陵;

8、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1465年——1487年,41岁,茂陵;

9、孝宗敬皇帝朱_樘,年号弘治,1488年——1505年,36岁,泰陵;

10、武宗毅皇帝朱厚照,年号正德,1506年——1521年,31岁,康陵;

11、世宗肃皇帝朱厚_,年号嘉靖,1522年——1566年,60岁,永陵;

12、穆宗庄皇帝朱载_,年号隆庆,1567年——1572年,36岁,昭陵;

13、神宗显皇帝朱翔钧,年号万历,1573年——1620年,58岁,定陵;

14、光宗贞皇帝朱常洛,年号泰昌,1620年,39岁,庆陵;

15、熹宗_皇帝朱由校,年号天启,1621年——1627年,23岁,德陵;

16、思宗烈皇帝朱由检,年号崇祯,1628年——1644年,35岁,思陵。

其中除了朱元璋孝陵在南京,朱允_失踪,英宗朱祁镇复辟朱祁钰死后以“王”的身份葬在北京西郊玉泉山,其余十三座陵墓都在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合称明十三陵。另外南明小朝廷的皇帝不算在内。

朱元璋子孙关系图

朱元璋后代一共有26个儿子,分别如下:

长子朱标,即后来建文帝的生父。他生性仁慈、敦厚,在兄弟、大臣们之中也很有威信,他很受朱元璋喜爱,朱元璋也很早就立了他为太子,确定了他为皇位接班人。可惜天妒英才,在公元1392,视察陕西之后,因风寒病逝,年仅三十七。

次子朱_,被封为秦王。曾因在封地有过失,被召回京城,太子朱标巡视秦地回来后,从中调解,后让其返回藩地。公元1395年,他受命征伐洮州叛乱,将其平定。但不幸的是,他在征伐过程中由于露宿山野得了瘴疠,没过多久就因这个病影响去世了,年仅四十。

三子朱_,被封晋王。他很受朱元璋重用,权力比较大,加上人比较骄纵,导致有人甚至上告他要谋反,幸得朱标保全。公元1398年,朱_因病去世,年仅四十。

四子朱棣,这个大家应该很清楚,他被封为燕王,后成为皇帝,在他统治时期明朝越来越强盛,开启了永乐盛世,公元1424年,朱棣在北征归途中去世,享年64岁。

五子朱_,被封周王,是个文化人,对医学有研究,曾编著了有《救荒本草》等医学作品,对当时的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六子朱桢,被封楚王,天资聪颖,为朱元璋所喜爱,曾在讨伐西南叛乱时,不亲莅军,被朱元璋所诘责,自此失宠。最终于公元1424年去世,享年61岁。

七子朱_,被封齐王。性格残暴,有野心。建文帝时期,被建文帝借机削藩,废为庶人。朱棣登基后,恢复其藩王。但因又想图谋不轨,再被废为庶人,从此一直被软禁于南京,一直到死亡。公元1428年去世,享年64岁。

八子朱梓,被封潭王。因胡惟庸案被牵连,害怕被诛杀,一直焦虑不安。之后朱元璋召见他,由于害怕,他选择了与自己妃子一起自焚而死。

九子朱杞,被封赵王。无重大事迹,于公元1370年夭折,年仅一岁。

十子朱檀,被封鲁王。因才华横溢,礼贤下士,民声不错。但后来因作死服食金丹,导致毒发伤目而亡,年仅十九岁,这个属于自己作死的。

十一子朱椿,被封蜀王。喜欢读书,博学多才,在朝中有“蜀秀才”之称。一直在蜀地兢兢业业,于公元1423年去世,享年53岁。

十二子朱柏,受封为湘王。建文帝时期,被人告发谋反,被召京师询问时,选择自焚而死,年仅二十九岁。

十三子朱桂,被封豫王,建文帝时期被废为庶人。明成祖登基后,恢复王爵。公元1446去世,享年73岁。

十四子朱_,先受封汉王,后改肃王。公元1420年去世,享年44岁,无重大事迹。

十五子朱植,被封辽王。在建文帝与朱棣矛盾重重之时,他没选择与朱棣联手,而是选择赴京师讨好建文帝。朱棣当皇帝后,对朱植当时不支持自己很不满,对他的态度很不好。所以他的结局是不咋好的,作为一个王他只留下有校厨役三百人。最终于1424年去世,享年四十八。

十六子朱_,封庆王。他勤奋好学,十分忠孝,一直有不错的名气,所以朱元璋才会让他作为重要藩王,主持边塞大局。后来因被很多人参奏不法,让明英宗对他猜忌,导致朱_郁郁成疾,一病不起,最终病逝于王府,享年61岁。

十七子朱权,被封宁王。在靖难之役时,被朱棣绑架,被逼迫反叛建文帝。朱棣即位后,将其改封于南昌,对其进行迫害,朱权没办法,寄托于道教,最后郁郁而终,享年七十岁。

十八子朱_,封岷王。建文帝时期,因被西平侯沐晟告发不法,被废为庶人。朱棣登基后,虽被恢复爵位,但朱棣对他也不放心,将其他削除护卫、官属,之后还曾将其从云南迁至湖南。公元1450年去世,享年71。

十九子朱_,被封为谷王。在助朱棣登基中有大功,于是居功自傲,骄横霸道,被朱棣被废为庶人,之后入狱,最终在狱中去世,享年四十九。

二十子朱松,虽受封韩王,但未就藩。无重大事迹。于1407病逝于南京,年仅28岁。

二十一子朱模,封沈王。无重大事迹。公元1431年去世,享年五十一岁。

二十二子朱楹,被封安王。无重大事迹。公元1417年去世,年仅三十五岁。

二十三子朱_,封唐王。也无重大事迹。公元1415去世,年仅二十九。

二十四子朱栋,被封郢王。公元1414病逝,年仅二十六。

二十五子朱彝,封为伊王。为人残暴,封地百姓深受其害。公元1414年病死,年仅26岁。残忍之人,活的短,也算恶人有恶报。

二十六子朱楠,出生一个月后夭折。

明朝人物关系图

关系如下

太祖朱元璋-传位长孙朱允_

惠帝朱允_-被叔叔朱棣篡位

成祖朱棣-传位长子朱高炽

仁宗朱高炽-传位长子朱瞻基

宣宗朱瞻基-传位长子朱祁镇

英宗朱祁镇-被二弟朱祁钰篡位

代宗朱祁钰-被大哥朱祁镇夺宫复辟

英宗朱祁镇-传位长子朱见深

宪宗朱见深-传位三子朱佑樘

孝宗朱佑樘-传位长子朱厚照

武宗朱厚照-传位堂弟朱厚_

世宗朱厚_-传位三子朱载_

穆宗朱载_-传位三子朱翊钧

神宗朱翊钧-传位长子朱常洛

光宗朱常洛-传位长子朱由校

思宗朱由校-传位五弟朱由检

思宗后,明亡,后有南明。

扩展资料

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濠州钟离人,汉族,字国瑞,初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军改为现名朱元璋。

中国古代政治家,战略家,军事统帅,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刘德地主放牛。至正四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

至正二十七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洪武元年初,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当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又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在政治上废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

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

文化上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加强海外交流,恢复中华宗主国地位。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明孝陵。

朱常洛

明光宗朱常洛,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钧长子,母为孝靖皇后王氏。

万历十年出生,从小不得父爱。身陷党争和皇权交替问题,经历了国本之争、梃击案等重大历史事件。万历四十八年,明神宗驾崩后,正式即位,年号泰昌。

在位期间,任用贤臣,革除弊政,积极改革,罢除矿税、榷税,拨乱反正,重振朝廷纲纪。沉湎酒色,纵欲*乐,导致身体日益羸弱。

泰昌元年,因病病逝,史称“红丸案”,时年三十八岁,庙号光宗,谥号“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葬于明十三陵中的庆陵。

朱常洛是明神宗偶然临幸宫女所生。明神宗的皇后王氏、昭妃刘氏自万历六年册封后,都无子嗣。

万历九年,神宗在其生母李太后的慈宁宫中私幸宫女王氏,后来王氏有孕,神宗忌讳这件事情而不敢承认。

但在内起居注中记载了这件事情,并有当时赏赐给王氏的实物为证,再加李太后盼孙心切,最后被迫承认这件事情。

万历十年,明神宗册封宫女王氏为恭妃,于万历十年八月生子,是为神宗长子,取名常洛。

_朱元璋

_朱常洛

明朝十六帝详细介绍

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大明,历十二世,传十六帝,明朝十六位皇帝:明太祖、明惠帝、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明代宗、明宪宗、明孝宗、明武宗、明世宗、明穆宗、明神宗、明光宗、明熹宗、明思宗。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君主制王朝。

1、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年号洪武,1368年——1398年,71岁,孝陵;

2、惠帝朱允_,年号建文,1399年——1402年,失踪;

3、成祖文皇帝朱棣,年号永乐,1403年——1424年,65岁,长陵;

4、仁宗昭皇帝朱高炽,年号洪熙,1424年——1425年,48岁,献陵;

5、宣宗章皇帝朱瞻基,年号宣德,1426年——1435年,38岁,景陵;

6、英宗睿皇帝朱祁镇,年号1-正统,1436年——1449年,年号2-天顺,1457年——1464年,38岁,裕陵;

7、代宗景皇帝朱祁钰,年号景泰,1450年——1457年,30岁,景泰陵;

8、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1465年——1487年,41岁,茂陵;

9、孝宗敬皇帝朱_樘,年号弘治,1488年——1505年,36岁,泰陵;

10、武宗毅皇帝朱厚照,年号正德,1506年——1521年,31岁,康陵;

11、世宗肃皇帝朱厚_,年号嘉靖,1522年——1566年,60岁,永陵;

12、穆宗庄皇帝朱载_,年号隆庆,1567年——1572年,36岁,昭陵;

13、神宗显皇帝朱翔钧,年号万历,1573年——1620年,58岁,定陵;

14、光宗贞皇帝朱常洛,年号泰昌,1620年,39岁,庆陵;

15、熹宗_皇帝朱由校,年号天启,1621年——1627年,23岁,德陵;

16、思宗烈皇帝朱由检,年号崇祯,1628年——1644年,35岁,思陵。

“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明朝可以说是我国 历史 上最硬气的朝代,从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正式建立并统一全国,到1644年被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并灭亡,明朝国祚276年,历经16位皇帝。

虽然这16个帝王性格各异、奇葩众多,但是最后没有一位皇帝是软骨头。明朝国势之尊,超迈千古,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帝国之礼,“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也是历代明朝皇帝的祖训,明朝也是唯一一个没有公主外嫁到外国的王朝。

那么,你知道明朝16位帝王的顺序是怎么样的吗?他们的在位时间、帝王顺序、生平主要事迹、帝号又是如何?本文将按顺序带你逐一了解明朝16位帝王的前世今生。

(1)第1位帝王:明太祖 朱元璋,年号:洪武 在位时间:1368年~1398年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是明朝的开国皇帝。

人们都说明朝“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前半句说的就是朱元璋,朱元璋是我国 历史 上唯一一个做过乞丐的皇帝,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

至正四年(1344年)朱元璋入皇觉寺,云游四方,增长见闻。

二十五岁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路,改名应天,其后陆续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并自称吴王。

吴元年(1367年)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派遣徐达、常遇春举兵北伐,推翻元朝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同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其后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庙号太祖,葬于明孝陵。传位太孙朱允炆。

(2)第2位帝王:明惠帝 朱允炆;年号:建文 在位时间:1399年~1402年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 )生于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是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在位四年(1398年 -1402年),年号建文,史称建文帝。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太子朱标病死,朱允炆被朱元璋立为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后,力行削藩政策,以罪相继废黜周王、代王、齐王、岷王,湘王自焚而死。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借机起兵造反,史称“靖难之役”。建文四年六月,朱棣攻入南京,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

(3)第3位帝王:明成祖 朱棣;年号:永乐 在位时间:1403年~1424年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年号“永乐”。

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被册封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藩北平,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率军招降北元乃儿不花,声望日隆。

建文帝即位后,厉行削藩,朱棣以奉天靖难为名,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建文四年(1402年)攻破南京,即皇帝位。

统治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但其五征蒙古、出兵安南、派郑和下西洋以及迁都北京等都耗费了很大的国力。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在第五次征蒙古回师途中,病逝于榆木川,享年六十四岁。庙号太宗,葬于长陵,传位太子朱高炽。

(4)第4位帝王:明仁宗 朱高炽;年号:洪熙 在位时间:1425年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成祖朱棣长子,生母仁孝文皇后徐氏。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病重,不久去世,终年48岁,庙号仁宗,葬于十三陵之献陵,传位长子朱瞻基。

(5)第5位帝王:明宣宗 朱瞻基;年号:宣德 在位时间:1426年~1435年

明宣宗朱瞻基(1399年3月16日~1435年1月31日),明成祖朱棣之孙,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明朝第五位皇帝。

朱瞻基生于北平燕王府。幼年聪颖,深得祖父朱棣的喜爱。永乐九年(1411年),册立为皇太孙,多次跟随明成祖朱棣征讨蒙古。

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明宣宗的一系列措施使得 社会 经济空前的发展,与其父明仁宗统治时期合称“仁宣之治”。

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去世,终年三十六岁,庙号宣宗,葬于景陵,传位长子朱祁镇。

(6)第6位帝王:明英宗 朱祁镇;年号:正统、天顺 在位时间:1436 ~1449、1457~1464

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明朝第六位(1435~1449年)和第八任(1457~1464年)皇帝,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母为孝恭章皇后孙氏。

宣德十年,正式即位,年号正统。正统十四年(1449年),御驾亲征,攻打日益崛起的蒙古瓦刺部,发生土木堡之变,兵败被俘。

孙太后联合兵部侍郎于谦,扶持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景泰八年(1457年),策动夺门之变,废景帝朱祁钰,复位称帝,改元天顺。

天顺八年(1464年)病逝,庙号英宗,葬于明十三陵中的裕陵。

(7)第7位帝王:明景帝 朱祁钰;年号:景泰 在位时间:1450~1456

明景帝朱祁钰(1428年9月11日~1457年3月14日),明朝第七位皇帝,在位7年。朱祁钰是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母吴贤妃。

朱祁钰生于宣德三年(1428年),只比长兄朱祁镇小1岁。明英宗即位后被封为郕王。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兵败被瓦刺俘虏。为免主少国疑,于谦、王直等大臣奏明皇太后,拥立郕王朱祁钰为帝,尊明英宗为太上皇,次年改元景泰。

在位期间,知人善任,励精图治,重用于谦等人,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夺门之变爆发,明英宗复辟,被软禁于西苑,改元天顺。

天顺元年(1457年)二月,明英宗废其为郕王,不久朱祁钰离奇去世,享年30岁。朱祁钰是明朝迁都北京之后,第一个没有被葬于明十三陵的皇帝。

(8)第8位帝王:明宪宗 朱见深;年号:成化 在位时间:1465~1487

明宪宗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孝肃皇后周氏,在位二十三年,年号成化。

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后,其父朱祁镇被瓦剌掳去,叔父朱祁钰受命监国,朱见深被立为太子。到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钰将朱见深废为沂王,改立朱见济为太子。

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因夺门之变而复辟,朱见深再次被立为太子。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9月9日病逝,终年41岁。庙号宪宗,葬于明十三陵的茂陵。

(9)第9位帝王:明孝宗 朱佑樘;年号:弘治 在位时间:1488~1505

明孝宗朱佑樘 (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生母为孝穆纪太后。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即位,朱佑樘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女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大开言路,努力扭转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大臣,史称:“弘治中兴”。

历代史学家对他评价极高,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朱国桢就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

弘治十八年(1505年),朱佑樘驾崩于乾清宫,在位十八年,享年三十六岁,葬泰陵。传位于儿子朱厚照。

(10)第10位帝王:明武宗 朱厚照;年号:正德 在位时间:1506~1521

明武宗朱厚照(1491年10月27日~1521年4月20日),明朝第十位皇帝,明孝宗朱佑樘和张皇后的长子。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驾崩于豹房,享年三十一岁,在位十六年,庙号武宗,葬于康陵。

(11)第11位帝王:明世宗 朱厚熜;年号:嘉靖 在位时间:1522~1566

明世宗朱厚熄(1507年9月16日~1566年),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兴献王朱祐标的次子,明孝宗朱佑樘之侄,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明朝第十—位皇帝。

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驾崩,死后无嗣,其生母张太后与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煽继承皇位。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1567年1月),朱厚熜于乾清宫去世,在位四十五年,亨年六十岁。庙号世宗,葬于北京十三陵中的永陵。

(12)第12位帝王:明穆宗 朱载垕;年号:隆庆 在位时间:1567~1572

明穆宗朱载垕(1537年3月4日~1572年7月5日),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熄第三子,母杜康妃,嘉靖十六年正月二十三日生。

隆庆六年五月二十六日(1572年7月5日),病逝于乾清宫,庙号穆宗,葬于十三陵之昭陵。

(13)第13位帝王:明神宗 朱翊钧;年号:万历 在位时间:1573~1620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隆庆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为皇太子。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十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明神宗在位之初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张居正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社会 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万历二十年至二十八年(1592年~1600年)间主持了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明朝疆土。执政后期,28年不上朝,而王朝依旧可以运行如常。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明神宗去世,享年五十八岁,庙号神宗,葬十三陵之定陵。死后由长子朱常洛继位,明神宗死后仅二十四年,明朝灭亡。

(14)第14位帝王:明光宗 朱常洛;年号:泰昌 在位时间:1620

明光宗朱常洛(1582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明朝第十四位皇帝(1620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在位)。明神宗朱翊钧长子,母孝靖皇后王氏。

泰昌元年(1620年),在位一年就因病病逝,年仅三十九岁,是明朝在位最短的皇帝,庙号为光宗,葬于明十三陵中的庆陵。

(15)第15位帝王:明熹宗 朱由校;年号:天启 在位时间:1621~1627

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2月23日~1627年9月30日),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生母选侍王氏,明思宗朱由检异母兄。16岁即位,在位七年。

天启五年(1620年)五月,因划船嬉戏,溺水获疾。后虽痊愈,仍沉缅于声色犬马之中,饮“仙方灵露饮”,以求长生。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二十二日,崩于乾清宫,终年23岁,遗诏以皇五弟信王朱由检嗣皇帝位。庙号熹宗,葬于明十三陵之德陵。

(16)第16位帝王:明思宗 朱由检;年号:崇祯 在位时间:1628~1644

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孝纯皇后刘氏。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时,朱由检自缢于煤山,终年三十四岁。清军入关后,以礼改葬于明十三陵中的思陵。

崇祯自缢后,明朝也随之灭亡,这个 历史 最硬气的王朝终究没能逃过王朝更替的 历史 周期率,不过,其在我们中华民族的 历史 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将会被后世所铭记。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初期建都应天府,明成祖时期迁都顺天府。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元朝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于应天府;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应天府为陪都。明朝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政治腐败、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顺天府,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了多个政权,史称南明。清兵入关后,陆续击败弘光皇帝、隆武皇帝、绍武皇帝等诸政权。1662年永历皇帝被杀,南明覆灭。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覆灭。

明朝疆域囊括汉地,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后缩至辽河流域;北达阴山,后撤至明长城;西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到达缅甸和暹罗北境,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还曾收复安南。

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这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明代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大量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

据《明实录》所载人口峰值为7185万,也有学者指出逾亿,也有晚明人口近两亿的说法。

第一代太祖朱元璋

第二代惠帝朱允炆,乃朱元璋长孙

第三代太宗(成祖)朱棣,乃朱元璋四子(庶出),朱允炆之叔

第四代仁宗朱高炽,乃朱棣长子

第五代宣宗朱瞻基,乃朱高炽长子

第六代英宗朱祁镇,乃朱瞻基长子

第七代代宗朱祁钰,乃朱瞻基次子(庶出),朱祁镇之弟(后英宗复位,代宗被废)

第八代宪宗朱见深,乃朱祁镇长子(庶出),朱祁钰从子

第九代孝宗朱祐樘,乃朱见深三子(庶出)

第十代武宗朱厚照,乃朱祐樘长子(武宗无嗣,乃由旁支皇室选择朱厚熜入继大统)

第十一代世宗朱厚熜,乃朱见深四子兴献王朱祐杬(庶出)之嫡长子,朱祐樘从子,朱厚照从弟

第十二代穆宗朱载垕,乃朱厚熜三子(庶出)

第十三代神宗朱翊钧,乃朱载垕三子(庶出)

第十四代光宗朱常洛,乃朱翊钧长子

第十五代熹宗朱由校,乃朱常洛长子(庶出)(熹宗死后无嗣,乃诏令五弟信王朱由检入继大统)

第十六代毅宗(思宗)朱由检,乃朱常洛五子(庶出)(毅宗死后,明朝覆灭,宗室乃于南方割据)

第十七代安宗(质宗)朱由崧,乃朱翊钧三子福恭王朱常洵(庶出)嫡子,朱由校从弟,朱由检从兄(安宗被清军所俘,群臣乃先后拥立鲁王朱以海,韩王朱本铉监国,郑芝龙在福建拥立唐王朱聿键)

第十八代绍宗朱聿键,乃朱元璋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庶出)八世孙,唐端王朱硕熿之长孙,朱由检族叔(绍宗死后,福建群臣拥立朱聿鐭,然而一月就被清军灭亡,乃拥立桂王朱由榔)

第十九代昭宗朱由榔,乃朱翊钧七子桂端王朱常瀛(庶出)四子(昭宗死后,明朝再无皇帝,1684年康熙攻占台湾后,最后一个监国投海自尽,明朝遂彻底灭亡)

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祁钰,朱见深,朱佑樘,朱厚照,朱厚璁,朱载垕,朱翊钧,朱常洛,朱由校,朱由检。

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这些是年号。其中朱祁镇两次登基,两个年号:正统和天顺,其余都是一个年号。万历是明代用得最久的年号,达48年,泰昌是最短的,不足一年。洪武是开国年号,崇祯是亡国年号。

明太祖,明惠帝,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明景帝,明宪宗,明孝宗,明武宗,明世宗,明穆宗,明神宗,明光宗,明熹宗,明思宗。

朱元璋最高寿,活了71岁,做了31年帝王。朱由校最短命,15岁登基,23岁就去世了。登基时年龄最小的是朱祁镇,9岁登基。登基时年龄最大的是朱高炽,登基时47岁了,做了10个月皇帝,驾崩了。在位时间最长的是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10岁登基,58岁去世,共做了48年皇帝。在位时间最短的恰恰是他的儿子,明光宗朱常洛,在位不足一月,刚刚登基就驾崩了,太命苦了。

大明是我们汉人最后的封建王朝,许多 历史 感觉并不遥远,好像触手可及,一直都是我们喜欢讨论,思考的话题。以后再跟朋友们一起多一点探讨大明王朝。谢谢阅读。

明朝有几个皇帝和排名

明朝有十六位皇帝,排名为:1、 明太祖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原名朱重八。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在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