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县古营集镇大石楼村庄历史
古营集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交通便利,环境优越;资源丰富,经济快速发展。古营集镇地处鲁西南平原,曹县城东北177公里,是曹县的东北大门,东部与成武县九女集镇接壤,南邻侯集回族镇,西接普连集镇,北邻定陶县田集乡,总面积121平方公里,耕地118万亩,辖72个行政村,19498户,人口78万人,其中回族543人,是远近闻名的“杞条生产专业镇”、“林木加工示范镇”、“出口创汇重点镇”,是镶嵌在曹县、成武、定陶三县交界处的一颗耀眼明珠。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古营集镇系黄河冲积平原,地势低,东北部海拔仅46米,为曹县最低点,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镇政府驻古营集村,距县城177千米。系黄河冲积平原,白华河、曹北河、团结河在境内交汇。G35济广高速、S348公路横过境内。北李庄村有明吏部尚书李秉墓遗址。安仁集村古称安阳,是楚霸王项羽发迹的地方。
全文译文这里空间不够,给你贴到文库里了。
http://wenkubaiducom/view/e86acb4769eae009581bec62html
李秉
李秉,字执中,曹县人。小时候成为孤儿,努力学习,考中止统元年进士,授予延平推宫。沙县的豪强诬陷良民是盗贼而奸*他的妻子,李秉逮捕惩处了豪强。豪强诬告李秉,李秉被定罪投入监狱。副使侯軏为他伸冤,按法律论处豪强,李秉由此而扬名。召入都察院掌理刑法,将要授予御史,都御史王文推荐他任本院经历,不久,改任户部主事。宣府的屯田被豪强侵占,李秉前去视察,将田归还给老百姓,而请求取消官吏的非法勒索,边塞的人都依靠他。两淮盐税作弊被发觉,逮捕数百人。李秉前往核实,搜到伪造的印章,被逮捕的人得以清白。
景帝即位,李秉进升为郎中。景泰二年命令他协助侍郎刘琏到宣府管理军饷,揭发了刘琏侵占勒索的罪状。于是提拔李秉为右愈都御史代替刘琏,兼参预协助军务。宣府军民多次遭寇贼侵犯,耕牛农具全被抢走。朝廷派官员买一万五千头牛送给屯卒,每人给钱购买谷种。刘琏全部给予京军中出守的人,一点也不给屯卒,另外还停发他们的月饷,而征收屯粮十分急迫。李秉全部推翻室鲢的政策,宽厚地体恤屯卒。军中士卒除守城外,全部得以屯田耕作。凡是使者往来及宦官镇守需要供给摊派的,都上奏取消,用官府的钱来支付这些费用。不久,上奏边疆防备的六件事,说:“军中将有妻子的人算作有家,月饷一石,没有家的减少四成。即使有父母兄弟而没有妻子的人,一概以没有家看待,不合道理。应当全部增加供给。”皇帝听从厂他的建议。当时宣府很多仓库库存很充裕,李秉又招徕商人交粮换盐,添制军装,买耕牛送给军士,军士更加感激喜悦。
三年冬,命李秉兼管巡抚事务。不久,又命令李秉统管军务。李秉为边疆的谋略尽心尽力,不顾仇怨。弹劾都指挥杨文、杨鉴,都督江福贪婪放纵,定了他们的罪。弹劾镇守独石的宦官弓胜田猎时骚扰百姓,请求召回。又弹劾总兵官纪广等的罪行,纪广毁谤李秉来解脱自己。皇帝要将李秉召回,因为言官交相请求,于是命令御史练纲、给事中严诚前去调查,最终留下李秉。当时边民多流离迁移,李秉广泛招徕,恢复生产的人奏请每月给予粮食。掩埋土木堡、鸥儿岭暴露的尸骸,请求在各个边塞推行。军人家属因被寇贼残杀掠夺没有依靠的人,官府将他们赡养,或者出资遣返他们还乡。清理各种政事的弊端,分条陈述的奏章有百十份,大多被允许执行。侦探报告寇贼放牧逼近边境,朝廷商议派遣杨俊会同宣府的军队出塞清剿。李秉说:“塞外本来是各部落的牧场,不是侵犯边境。乘其不备冲杀而侥幸成功,不是臣想听到的。”于是中止了此事。各部落以所抢夺的男女为人质要求换米,朝廷商议成年人给一石,年幼的减半。各部落一概要求一石,镇守的将军不答应。李秉说:“这是轻视人而重视粟米。”按他们的要求给了。李秉自己请求承担擅自行事的罪过,而皇帝认为他识大体。
天顺初年,撤销他的巡抚官职,改为管理江南的粮食储备。当初,江南苏州、松州赋税定额不均匀。陈泰任巡抚,命令老百姓的田地交五升的加倍征收,官府的田赋税重的不增加附加税,赋税均匀而总额不少。李秉到后,仍遵守他的办法。不久,因举荐知府违反条例而定罪被逮捕,皇帝以李秉过错轻微而宽恕了他。复任后,请求浒墅关的赋税全部征收米以备荒。又揭发宦官金保监管淮安仓库勒索的罪行。
御史李周等人被降职,李秉上奏援救。皇帝发怒,将治他的罪。碰巧朝廷商议恢复设置巡抚,大臣以李秉有才干而推荐他,于是命令他到大同任巡抚。都指挥孙英先前因罪被贬职回到卫所,总兵李文胡乱引用诏书,令他恢复职务。李秉到后,立即贬斥他。副将徐旺率领骑兵操练,李秉以徐旺不胜任,解除他的官职。不久,天城守备中官陈例长期生病,李秉请求以罗付代替他。皇帝斥责李秉擅自行事,将他召回投入钦犯监狱。指挥门达一并以从前举荐知府、援救御史以及贬斥孙英等事为李秉的罪行。法司迎合皇帝的意图,将李秉贬为平民。过了三年,因内阁大臣的推荐,起用任原职,到南京都察院。宪宗即位后,进升为右副都御史,又到宣府任巡抚。几个月后,召回拜为左都御史。
成化元年,掌管大计,罢黜贪婪残暴的官吏,比原来加倍。第二年秋天,受命整顿治理辽东到大同的边防。到后就弹劾镇守中官李良、总兵武安侯郑宏违法的罪行,将都指挥裴显从狱中放出,推荐指挥崔胜、傅海等人,在凤皇山打击敌人。皇帝听到捷报,用玺书嘉奖慰劳。李秉于是前往巡察宣府、大同,更换将帅,申明军令后返回。不久,任命为总督,与武清伯赵辅分五路出塞,大捷。皇帝以羊和酒犒劳他们,赐予麒麟服,加封太子少保。
三年冬天,吏部尚书王翱辞职,朝廷推选代替的人,皇帝特地提拔李秉担任。李秉坚决地澄清进入官场的道路.监生需要依次任职的有八千多人,奎重请求分别考核,罢黜平庸低劣的几百人,于是怨恨诽谤声四起。左侍郎崔恭以为排位已久应当得到尚书职位,而被李秉得到,心里很不平。右侍郎尹曼曾跟从李秉学习,李秉开始采用他的建议,不久就疏远了他。侍读彭华依附权贵,多次为私事求李秉,李秉不听。大家都怨恨李秉。御史戴用请求北京和南京官署的长官和各方面的辅佐官,应按正统年间的先例,集合朝廷大臣保举;又吏部司属与各部均进行升调,不能长久占据重要的位置,并且迅速高升。言语冒犯了吏部,吏部与他对立。皇帝命令北京南京四品以上的官吏,吏部开列缺额,由皇帝裁决。而御史刘璧、吴远、冯徽力争请求仍归吏部选举。皇帝很生气,追问斥责进言的人。正碰上外地官员进京拜见皇帝接受考察,李秉斥退的人很多,又多为大臣同乡故旧,大家的怨恨汇集在一起。而大理卿王[既/木]也想除去李秉以代替他的职位,就和彭华谋划,唆使同乡给事中萧彦庄弹劾李秉十二条罪状,并说他暗中勾结资深御史依附自己以独揽大权。皇帝很生气,下发朝廷商议。崔恭、尹曼就说“我们两人向他进谏他不听”,刑部尚书陆瑜等人附会两人的意思拟定奏章。皇帝以李秉徇私改变法律,辜负了所担任的使命,取消李秉太子少保,并让他退休。受牵连的鲍克宽、李冲调往外地任职,丘陵、张穆、陈民弼、孙遇、李龄、柳春都被罢官。命令萧彦庄指出李秉所勾结的御史,不能回答。过了很久,以刘璧等三人的名字上报,于是全部投入钦犯监狱,调出京城。丘陵等人实际是有名的好官吏,因谗言被罢黜,众人议论不平。丘陵尤其不服,接连呈递奏章揭发萧彦庄。在朝廷讯问时,丘陵的言词符合事实。皇帝厌恶萧彦庄诬谄欺骗,将他贬为大宁驿丞。
在李秉被弹劾之时,气势汹汹,将要逮捕李秉。李秉对人说:“替我谢谢彭先生,定我的罪是皇上的命令。只要不令我入狱,一旦入狱则我必定不会出来,恐怕伤了国家的体面。”于是上疏承担过错,一点也不为自己辩解。当时天下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正参加会试聚集京城,这些人激愤地骂道:“李公是天下正直的人,被奸邪之人诬谄。如果给李公定罪,愿取消我们这些人的考试来替他赎罪。”到皇帝轻微责罚李秉,才停止。李秉临行时,同僚下属为他饯行送别,都感慨不已,有的人掉下眼泪。李秉慷慨地对大家作揖,登车而去。李秉离任后,崔恭于是成为尚书。
李秉心地真诚,为人正直,平安危难都保持同样的节操,与王竑一起负有重望。在家居住二十年,朝廷内外上呈推荐的奏疏十多封,最终没有起用。弘治二年去世。追赠太子太保。后来赐予谧号襄敏。
儿子李聪、李明、李智,孙子李邦直,都乡试中举。李聪任南宫知县,因萧彦庄弹劾被罢官返乡。李明任建宁府同知。李智任南阳府知府。李邦直任宁波府同知;萧彦庄被贬后,代管大宁县,因征收赋税被盗贼杀害。
1 彭时字纯道的文言文
原文 彭时,字纯道,安福人。
正统十三年进士第一,授修撰。明年,郕王监国,令同商辂入阁预机务。
闻继母忧,力辞,不允,乃拜命。释褐逾年参大政,前此未有也。
寻进侍读。景泰元年,以兵事稍息,得请终制。
然由此忤旨。服除,命供事翰林院,不复与阁事。
易储,迁左春坊大学士。《寰宇通志》成,迁太常寺少卿。
俱兼侍读。天顺元年,徐有贞既得罪,岳正、许彬相继罢。
帝坐文华殿召见时,曰:“汝非朕所擢状元乎?”时顿首。明日仍命入阁,兼翰林院学士。
阁臣自三杨后,进退礼甚轻。为帝所亲擢者,唯时与正二人。
而帝方向用李贤,数召贤独对。贤雅重时,退必咨之。
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谅直,曰:“彭公,真君子也。”
慈寿皇太后上尊号,诏告天下。时欲推恩,贤谓一年不宜再赦。
时曰:“非赦也,宜行优老典。朝臣父母七十与诰敕,百姓八十给冠带,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也。”
贤称善,即奏行之。帝爱时风度,选庶吉士。
命贤尽用北人,南人必若时者方可。贤以语时。
俄中官牛玉宣旨,时谓玉曰:“南士出时上者不少,何可抑之?”已,选十五人,南六人与焉。门达构贤,帝惑之,曰:“去贤,行专用时矣。”
或传其语,时矍然曰:“李公有经济才,何可去?”因力直之。且曰:“贤去,时不得独留。”
语闻,帝意乃解。帝大渐,口占遗命,定后妃名分,勿以嫔御殉葬,凡四事,付阁臣润色。
时读竟,涕下,悲怆不自胜。中官复命,帝亦为陨涕。
宪宗即位,议上两宫尊号。中官夏时希周贵妃旨,言钱后久病,不当称太后。
而贵妃,帝所生母,宜独上尊号。贤曰:“遗诏已定,何事多言。”
时曰:“李公言是也。朝廷所以服天下,在正纲常。
若不尔,损圣德非小。”顷之,中官复传贵妃旨:“子为皇帝,母当为太后,岂有无子而称太后者?宣德间有故事。”
贤色变,目时。时曰:“今日事与宣德间不同。
胡后表让位,退居别宫,故在正统初不加尊。今名分固在,安得为比?”中官曰:“如是何不草让表?”时曰:“先帝存日未尝行,今谁敢草?若人臣阿意顺从,是万世罪人也。”
中官厉声怵以危语。时拱手向天曰:“太祖、太宗神灵在上,孰敢有二心!钱皇后无子,何所规利而为之争?臣义不忍默者,欲全主上圣德耳。
若推大孝之心,则两宫并尊为宜。”贤亦极言之,议遂定。
及将上宝册,时曰:“两宫同称则无别,钱太后宜加两字,以便称谓。”乃尊为慈懿皇太后,贵妃为皇太后。
越数日,中官覃包至内阁曰:“上意固如是。但迫于太后,不敢自主,非二公力急,几误大事。”
时阁臣陈文默无语,闻包言,甚愧。礼成,进吏部右侍郎,兼学士,同知经筵。
成化改元,进兵部尚书,兼官如故。明年秋,乞归省。
三年二月诏趣还朝,《英宗实录》成,加太子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
四年,慈懿太后崩,诏议山陵。时及商辂、刘定之言:“太后作配先帝,正位中宫,陛下尊为太后,诏示天下。
先帝全夫妇之伦,陛下尽母子之爱,于义俱得。今梓宫当合葬裕陵,主当祔庙,此不易之礼。
比闻欲别卜葬地,臣等实怀疑惧。窃谓皇上所以迟疑者,必以今皇太后万寿后,当与先帝同尊,自嫌二后并配,非祖宗制。
考之于古,汉文帝尊所生母薄太后,而吕后仍祔长陵。宋仁宗追尊生母李宸妃,而刘后仍祔太庙。
今若陵庙之制稍有未合,则有乖前美,贻讥来叶。”于是诸大臣相继言之。
帝犹重违太后意,时偕朝臣伏文华门泣请。帝与太后皆感动,始从时议。
彗见三台,时等言:“外廷大政固所当先,宫中根本尤为至急。谚云‘子出多母’。
今嫔嫱众多,维熊无兆。必陛下爱有所专,而专宠者已过生育之期故也。
望均恩爱,为宗社大计。”时帝专宠万贵妃,妃年已近四十,时故云然。
又言:“大臣黜陟,宜断自宸衷,或集群臣佥议。不可悉委臣下,使大权旁落。”
帝虽不能从,而心嘉其忠。都御史项忠讨满四不利。
朝议命抚宁侯朱永将京军往赴。永故难其行,多所邀请。
时恶其张大,且度军可无行,第令整装待。会忠驰奏,已围贼石城。
帝遣中官怀恩、黄赐偕兵部尚书白圭、程信等至阁议。时曰:“贼四出攻剽,锋诚不可当。
今入石城自保,我军围甚固,此困兽易擒耳。”信曰:“安知忠不退师?”时曰:“彼部分已定,何故自退?且今出师,度何时到?”信曰:“来春。”
时曰:“如此,益缓不及事。事成败,冬月决矣。”
信忿,出危言曰:“忠若败,必斩一二人,然后出师。”众危之,问时何见。
曰:“观忠疏曲折,知其能。若闻别遣禁军,将退避不敢任,贼不可知矣。
」时惟商辂然其言。至冬,贼果平,人乃大服。
改吏部尚书。五年得疾在告。
逾三月,帝趣赴阁视事,免朝参。是冬,无雪。
疏言:“光禄寺采办,各城门抽分,掊克不堪。而献珍珠宝石者,倍估增直,渔竭帑藏。
乞革其弊,以惠小民。”帝优诏褒纳。
畿辅、山东、河南旱,请免夏税盐钞,及太仆寺赔课马。京师米贵,请发仓储五十万石平粜。
并从之。时以旧臣见倚重,遇事争执无所避。
而是时帝怠于政,大臣希得见。万安同在阁,结中贵戚畹,上下壅隔,时颇怀忧。
七年,疾复作,乞致仕。帝慰留之,不得去。
冬,彗复见,时言政本七事:一,。
2 明史崔恭传文言文翻译白话文崔恭,字克让,是广宗人。正统元年考中进士,被授以户部主事的官职,去管理延绥仓库,都说他很有才能。因杨溥举荐他,升为莱州知府。内地送到辽东的布匹,都是贮藏在郡的仓库里的,时间长了就会腐烂,看守布匹的人很多都因为这个导致家庭破产。崔恭另建造三十个敞房贮藏这些布匹,规定按年送到外面去,其他的就充当莱州府的军饷,于是放回了看守的人员八百人。也先侵犯京师,崔恭派几千民兵支援京师。朝廷决定建造临清城,发布告征充劳役的人。崔恭认为现在正是春天,人民都缺少粮食,请求朝廷等到秋天收过粮食后再征。崔恭在莱州府六年,莱州的人都把他比作汉代的杨震。
景泰年间,越级提拔为湖广右布政使。各司所用的物品,都是从老百姓那里取的。崔恭和手下的人作了约定,都免掉了。公安、监利的流民随意相互杀人,崔恭下令愿意入到当地户籍的人就可以随意入,要不然到秋天的时候就遣回原籍,于是那些人就安定下来了。不久,又调到江西左布政使,这里有个广利库,官吏们私自侵吞了五十两银子。崔恭将这件事告诉了巡抚韩雍,于是看守这个仓库的人都被判了罪。崔恭在江西核定了均徭法,根据轻重,每十年一次劳役,这便成了定例。
天顺二年,宁王朱奠培不遵法度,崔恭上书参劾了他。朝廷削减了宁王的护卫数,宁王稍微有所收敛。崔恭升为右副都御史,代替李秉巡查苏州、松江等府。按照规定,崔恭推荐地方上的老人向朝廷讲述利害,陈述革新的办法。崔恭和都督徐恭一起疏通仪真的漕河,又疏通常、镇河,避免了长江的险情。做完这些后,就大力治理吴淞江。从昆山的夏界口,到上海的白鹤江,又从白鹤江到嘉定的卞家渡,最后到庄家泾,一共疏通了一万四千二百多丈的河道。又疏通曹家港、蒲汇塘、新泾这几条河流。人民靠这个得到了好处,把曹家港看作“都堂浦”。原来的时候,周忱奏告朝廷定了耗羡的规定,李秉改成了按照轻重来增加减少。这个规定很平常,但难于核算,官吏们感到非常麻烦。于是崔恭免掉了李秉的,一切都按周忱原来定的。
吏部缺少一个右侍郎,李贤、王翱都举荐崔恭。朝廷召了崔恭加以任用。崔恭作了“劝惩簿”,这很有名所有的人都知道了。王翱很看重崔恭,崔恭转为左侍郎。崔恭在父亲死了丁忧后重新复为原职。宪宗当了皇帝后,崔恭向朝廷请求退休不做官,朝廷不允许。成化五年,尚书李秉罢官。商略想用姚夔,彭时想用王概,但是作言官的北方人都说实际上是彭时起跑了李秉,在朝廷上大吵大闹。彭时推说有病不出来,侍读尹直认为因为彭时、王概都是自己同乡,怕因此受到惩罚,连忙告诉了商辂,以崔恭代替了李秉。过了五个月,崔恭因母亲去世回家守孝。除了孝服后,起复到南京吏部任职,崔恭参劾罢免了几个部门的没有才能的几个人。成化十一年春天,朝廷让崔恭参与处理国家大事。当了三年,就退休了。又过了两年,崔恭去世。朝廷赠给他太子少保的名誉官职,给他的谥号为庄敏。
3 刘定之文言文翻译刘定之,字主静,是永新县人。自幼聪明异常,父亲教他读书,每日背诵数千言。父亲见他好学,他的父亲禁止他写文章。一天,父亲偶然发现了他写的《祀灶文》,感到非常惊讶。
刘定之考中举人后,正统元年又考中会试第一,殿试也拿到了名次,皇帝封他做编修一职。刘定之为人性情耿直,刚正不阿,但又十分谦恭勤勉,尤以文学之名享誉一时。
皇帝曾经命他做《元宵诗》,内使太监却站在一边等候,刘定之据案伸纸,立刻写好百首七言绝句。又有一次,刘定之一天之内,起草了九个文告,笔不停书。有人问宋朝人的名字,他马上排列出世系相成的先后(其实就是家谱),一查族谱果然如此,人们对他的敏捷和博学感到叹服。
江西、湖广两地发生旱灾,但地方官员仍然照收百姓的赋税。刘定之上疏向皇帝进言:“现在国家粮库充足,储备厚实,而江西、湖广等地百姓因灾无收,张口待哺,还要照样交纳租赋,这不是皇帝怜爱百姓的本意,请圣主体恤下情”。皇帝被他的言辞所感动,立刻下旨停征课税。
扩展资料:
刘定之为人性情耿直,刚正不阿,但又十分谦恭勤勉,尤以文学之名享誉中外。他文思敏捷,知识宏博,雄浑瑰丽,变化莫测,虽机轴多出自三苏,而理道过之。其为诗含蓄蕴藉;而忧国忧民之心常流露于字里行间。明朝中叶,刘定之名闻天下,擅一代文宗,虽武夫悍卒,亦无不慕传。
一次,皇上命他做《元宵诗》,内侍太监站立一边等候,刘定之据案伸纸,立成七言绝句百首,令人折节叹服。又有一次,刘定之一天之内,起草了九个文诰,笔不停书。自他入内阁后,朝廷大作多出其手。
曾有人问他宋代大臣的名字,刘定之立马列出他们的世系先后,就像家族谱系一样,时人都佩服他的聪敏博学。
刘定之(1409年-1469年9月15日),字主静,号呆斋,江西永新人。明朝大臣、文学家。
正统元年(1436年)进士。历官编修、洗马、成化二年(1466年)入直文渊阁,进工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成化四年(1468年)迁礼部左侍郎。成化五年(1469年),刘定之去世,年六十一。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安‘。
刘定之学问渊博,善文工诗,著有《周易图释》、《否泰录》、《呆斋集》等。
刘定之与彭时、商辂之后又联名上疏说:“太后作配先帝,正位中宫,陛下尊她为太后,下诏宣示天下。先帝全夫妇之伦,陛下尽母子之爱,都得大义。现在太后梓宫应当合葬裕陵,她的神主应当附祭太庙,这是无可更改之礼。
近来听说要另择地埋葬太后,臣等实是心怀疑惧。我们私下以为陛下之所以迟疑,是因为考虑到当今皇太后万寿之后,应当与先帝同尊,因此担心二后并配先帝,不合祖宗之制。但考之古代,汉文帝尊生母薄太后,而吕后仍附祭长陵。
宋仁宗追尊生母李宸妃,而刘后仍附祭太庙。现在如果陵庙之制稍有不合适,则会有背前人之美,受后人讥笑。”吏部尚书李秉、礼部尚书姚夔等九十九位廷臣也同意钱太后与英宗合葬。宪宗仍担心违背周太后的意志,此后更发出为钱太后另择葬地的谕旨。
姚夔等两百余名朝臣一起伏在文华门哭请,宪宗下令群臣止哭退去,群臣叩头拒命,声言:“不得钱太后合葬旨意,绝不敢退下。”自巳时(上午九点至十一点)跪至申时(下午三点至五点)。宪宗与周太后无可奈何,这才听从了刘定之等人的建议。
4 文言文《傅显昏聩》翻译原文:
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望之如偃蹇老儒。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曰:“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
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
夫僮仆读书,可示佳事。然读书以明理,明理以致用也。食而不化,至昏聩僻谬,贻害无穷,亦何贵此儒者哉!(出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翻译:
奴仆傅显,喜欢读书,很懂文学。他也稍微知道(些)医药(知识),性情迂腐而迟缓,看上去如同(一个)迂腐萎靡的老学士。一天,(傅显)迈着优雅的步伐行走在市场上,逢人就问:“看见魏三哥没有?”有的人指示(魏三)在什么地方,(傅显就)又迈着优雅的步履前往。 等到相见,傅显喘息半天。(魏三)问他见(自己)有什么事,傅显说:“刚才在枯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做针线活困了在打盹。小孩在井旁嬉戏,相距大概只有三五尺,似乎有危险。(因)男女有别,(我)不便叫醒三嫂,所以跑来找您。”
魏三大惊跑去,妇人已经趴在井口哭儿子了。
奴仆读书,可以显示出(是件)好事。但读书是用来明理的,明理是用以实用的。食而不消化(学不致用),(反而)致使糊涂乖僻,贻害无穷,又看重这种学士干吗啊!
5 寒松赋文言文翻译你好!!!
《寒松赋》
松之生也,於岩之侧。流俗不顾,匠人未识,无地势以容,有天机而作色。徒观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据幽涧则蓄雾藏烟。穹石盘薄而埋根,凡经几载;古藤联缘而抱节,莫记何年。於是白露零,凉风至。林野惨栗,山原愁悴。彼众尽於元黄,斯独茂於苍翠。然后知落落高劲,亭亭孤绝。其为质也,不易叶而改柯;黄为心也,甘冒霜而停雪。叶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节。若乃确乎不拔,物莫与隆。阴阳不能变其性,雨露所以资其丰。擢影后凋,一千年而作盖;流形入梦,十八载而为公。不学春开之桃李,秋落之梧桐。
乱曰:负栋梁兮时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谅可用而不用,固斯焉而取斯。
无地势以炫容, 炫容:夸耀外形。 炫,夸耀
穹石盘薄而埋根, 穹,高、大 盘薄:牢牢地 埋根:扎根
林野惨栗,栗:颤抖
山原愁悴。悴:憔悴
彼众尽于玄黄,玄黄:天地,指大自然的变化
然后知落落高劲,落落:孤零的样子 高劲:高大峻拔
亭亭孤绝。亭亭:孤高的样子 绝:极
叶幽人之雅趣,叶:遮庇 相合
物莫与隆。隆:高
雨露所以资其丰。资:帮助 丰:茁壮成长
擢影后凋, 擢:耸起 长高
乱曰:负栋梁兮时不知, 乱:辞赋篇末总括全篇要旨的一段。 负:担荷,此作 “具有”讲
谅可用而不用,谅:确实
固斯焉而取斯。固:此指鄙视。 取:取法。
松树生长在岩壁的侧面俗人看不到它木工匠人发现不了它松树没有宽阔的地理形势来炫耀自己的外形,只有天然给予的自然之色,它树枝高扬挺拔枝条茂密,掩映着景色,处在深幽的涧水边就 积聚着雾霭收藏着烟霞,穹石高大坚固它却埋下了根系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再问我。
谢谢!!!
6 卢从愿文言文翻译译文;卢怀慎是滑州人,大约是范阳的著名家族祖父卢悊,任官灵昌县令,于是成为灵昌县人卢怀慎在儿童时已经不凡,父亲的朋友监察御史韩思彦感叹说:“这个儿童的才器不可 !”到他长大,中了进士,历任监察御史神龙年间,升任侍御史中宗去上阳宫谒见武后,武后诏命中宗十天一朝见卢怀慎劝谏说:“往昔汉高祖受命为帝时,五天一次去栎阳宫朝见太公,因为从布衣登上皇位,拥有天下,将尊贵归于父亲,所以这么做现今陛下遵守成法、继承皇统,怎么可以效法呢?何况应天门离提象门才二里多,骑马不能成列,乘车不能并行,从这里屡出,万一有愚人进犯车驾,虽将他问罪也来不及了愚臣认为应将太后接到内朝以尽孝养之情,这样可以免去出入的烦难”中宗不听 升迁右御史台中丞上章疏陈述当时政治,说: 臣听说“善人治理国政持续到一百年,可以克服残暴免除杀戳”孔子说:“假若用我主持国家政事,一年仅差不多了,三年便会很有成绩”所以《尚书》说:“每隔三年就要考核政绩,经过三次考核就决定提拔表彰或罢免惩罚”昔日子产为郑国宰相,变更法令,颁布刑书,第一年众人怨怒,想杀他,三年后众人感德而歌颂他子产是贤人,他治理国家尚且需要三年才有成绩,何况平常的人呢?最近州刺史、长史司马、京畿都畿县令或者一二年,或者三五个月就迁官,而不论政绩这样就使没有迁官的人倾耳而听,踮足盼望,争相冒进,没有廉耻,还哪有闲暇为陛下宣布风化、抚恤民众呢?礼义不能施行,户口更加流散,仓库越益匾乏,百姓日见凋弊,都因为这个缘故民众知道官吏任职不长,便不听从他的教导;官吏知道迁官日期不远,也就不竭尽他的气力地处爵位而偷安,用来养成资历声望,虽然圣明君主有勤劳治理天下的志向,然而侥幸的道路已经开启,上下之间互相欺骗,怎么能尽力作到至公呢?这是国家的疾病贾谊所说的脚掌反转不能行,是小小的毛病,这个病不治好,虽有名医和、名医缓也将不能治汉宣帝考核名实,大兴治理,致使风俗向化黄霸是优良的太守,宣帝对他加官秩赐黄金,就地表彰他的政绩,但终于不肯将他迁官所以古时担任官吏的,以至能延长到子孙臣请求都督、刺史、长史司马、畿县县令任职不满四年,不能迁官如果治理的特别优异,或者可以加赐车马裘服俸禄官秩,派使节慰问,下诏书劝勉,须等到有公缺,才提拔上来以鼓励治理有才能者对那些不称职或贪婪暴虐的人,则免官放归乡里,以表明赏罚的信义 昔日“唐尧、虞舜稽考古事,建立官职,只有百名官员”“夏朝、商朝官吏加倍,还能够任用才能之士”这是说减省官吏因此说:“官员不必完备,只在他的才能”“不要荒废百官职务,上天设立的官职,由人来代行”这里讲的是选择人才现在京师各官司员外官,多出数十倍,是近代以来没有过的事若说官员不必完备,这就是多余;若说人能代行天职,这些人却大多不掌事务,然而俸禄的支出,一年达亿万之巨,白白空竭了府库的储藏,这难道是求得治理的本意吗?现在民力极其凋弊,在黄河渭水扩大漕运,也不足以供给京师,公室私家损耗无数,边境尚不平静如果水旱成了灾害,租税收入减少,边境出现敌情警报,赈救的谷物储量不足一年,陛下将用什么来解决危难呢?“不要轻易使用民力,这会使人危难;不要安于其位,因为这很危险”这是说要谨小慎微审查这些员外官员,都是当世有才干的良吏因才能提拔他们但不发挥他们的作用,用名位尊敬他们但不竭尽他们的才力,从过去以来,使用人材难道是这样吗?臣请求将那些员外官中有才能可以担任地方长官或高级僚佐的官员,一并加以升迁,让他们在地方上出力,由朝廷核查他们的政绩若有年老有病不能任职的,一切停罢,使得贤者与不贤者能截然分开,这就是当前的迫切事务 争思宠,贪贿赂,欺侮鳏夫寡妇,这是政事中的祸害臣见朝廷内外官员中有贪污受贿、声名狼藉,以及残害平民的官员,虽然被流放贬官,但很快就升迁回来,仍然作地方长官,被委任在江淮、岭表、沙漠地方,只是粗略表示一下惩罚贬斥他们内心中自暴自弃,使贪财聚敛不顾其身,到底也没有侮改之心圣明的君主对于万物应该平分恩泽没有偏向,用有罪的官吏治理远方,等于是给奸人恩惠而遗弃了远方的民众远方州郡,哪点辜负了圣明教化,要单独承受这种恶政呢?边境地方夷族与华人杂居,恃仗险要依靠路远,容易扰乱而难于安定如果长官没有治理的才能,就会使平民流亡,起事成为盗贼由此说来,平凡之才都不可用,何况奸猾的官吏呢?臣请求因贪赃而被停罢官职的人,罢官不到数十年,不得赐思录用《尚书》说:“识别善恶”,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童疏奏上,没有答复 升任黄门侍郎、封爵渔阳县伯与魏知古分别掌管东都的选举事务开元元年,进任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三年,改任黄门监薛王舅舅王仙童暴虐百姓,御史台调查掌握了他的罪行,已经申报立案,这时又有诏书命紫徽省、黄门省覆核查实卢怀慎与姚崇上奏说:“王仙童罪状十分明白,如果御史都可以怀疑,那么其他人怎么还能够相信呢?”于是结案卢怀慎自认为才能不如姚崇,因此事务。
哈哈!咱是一家人那!咱的宗谱是:“师保本正大,文光树先荣,凤鸣祥继德~~~~”我们是李秉的后人!一世祖“杰”祖籍古营集大黄李庄,先人李秉有七个儿子,之后分为七门,;兄弟!呵呵,我是四门之后人!
李秉,字执中,曹县人。少孤力学,举正统元年进士,授延平推官。沙县豪诬良民为盗而*其室,秉捕治豪。豪诬秉,坐下狱。副使侯軏直之,论豪如法,由是知名。徵入都察院理刑,将授御史,都御史王文荐为本院经历,寻改户部主事。宣府屯田为豪占,秉往视,归田于民,而请罢科索,边人赖之。两淮盐课弊觉,逮数百人。秉往核,搜得伪印,逮者以白。
景帝立,进郎中。景泰二年命佐侍郎刘琏督饷宣府,发琏侵牟状。即擢右佥都御史代琏,兼参赞军务。宣府军民数遭寇,牛具悉被掠。朝廷遣官市牛万五千给屯卒。人予直,市谷种。琏尽以畀京军之出守者,一不及屯卒,更停其月饷,而徵屯粮甚急。秉尽反琏政,厚恤之。军卒自城守外,悉得屯作。凡使者往来及宦官镇守供亿科敛者,皆奏罢,以官钱给费。寻上边备六事,言:“军以有妻者为有家,月饷一石,无者减其四。即有父母兄弟而无妻,概以无家论,非义。当一体增给。”从之。时宣府亿万库颇充裕,秉益召商中盐纳粮,料饬戎装,市耕牛给军,军愈感悦。
三年冬命兼理巡抚事。顷之,又命提督军务。秉尽心边计,不恤嫌怨。劾都指挥杨文、杨鉴,都督江福贪纵,罪之。论守独石内官弓胜田猎扰民,请徵还。又劾总兵官纪广等罪,广讦秉自解。帝召秉还,以言官交请,乃命御史练纲、给事中严诚往勘,卒留秉。时边民多流移,秉广行招徕,复业者奏给月廪。瘗土木、鹞儿岭暴骸,乞推行诸塞。军家为寇所杀掠无依者,官为养赡,或资遣还乡。厘诸弊政,所条奏百十章,多允行。谍报寇牧近边,廷议遣杨俊会宣府兵出剿。秉曰:“塞外原诸部牧地,非犯边也。掩杀幸功,非臣所敢闻。”乃止。诸部质所掠男妇求易米,朝议成丁者予一石,幼者半之。诸部概乞一石,镇将不可。秉曰:“是轻人重粟也。”如其言予之。自请专擅罪,帝以为识体。
天顺初,罢巡抚官,改督江南粮储。初,江南苏、松赋额不均。陈泰为巡抚,令民田五升者倍征,官田重者无增耗,赋均而额不亏。秉至,一守其法。寻坐举知府违例被逮,帝以秉过微,宥之。复任,请浒墅关税悉征米备荒。又发内官金保监淮安仓科索罪。
御史李周等左迁,秉疏救。帝怒,将罪之。会廷议复设巡抚,大臣荐秉才,遂命巡抚大同。都指挥孙英先以罪贬职还卫,总兵李文妄引诏书,令复职。秉至,即斥之。裨将徐旺领骑卒操练,秉以旺不胜任,解其官。未几,天城守备中官陈例久病,秉请易以罗付。帝责秉专擅,徵下诏狱。指挥门达并以前举知府、救御史及斥孙英等为秉罪。法司希旨,斥为民。居三年,用阁臣荐,起故官,莅南京都察院。宪宗立,进右副都御史,复抚宣府。数月,召拜左都御史。
成化改元,掌大计,黜罢贪残,倍于其旧。明年秋,命整饬辽东抵大同边备。至即劾镇守中官李良、总兵武安侯郑宏失律罪,出都指挥裴显于狱,举指挥崔胜、傅海等,击敌凤皇山。捷闻,玺书嘉劳。秉乃往巡视宣府、大同,更将帅,申军令而还。未几,命为总督,与武清伯赵辅分五道出塞,大捷。帝劳以羊酒,赐麒麟服,加太子少保。
我是曹县邵庄的,家里还有家谱,从元代一直到今天此支应该一人未漏。 我曹县三槐堂王茂家族王老林村位于乡政府东北08公里,坐标东径115°31′20〃,北纬34°47′30〃。元末,朱元璋率义军攻浙、闽,元户部尚书,福建行省左丞王茂母死,徒家金陵,朱元璋欲夺情授刑部尚书,王茂力辞不就职,朱元璋以其为忠于元朝不仕新朝,罚他服劳役,去安庆磨钱,备受体力劳动苦难,王曾恐不久于人世,写信给子孙,告以后事处理。友刘伯温以王茂年老多病为由,为之诉请,免刑回到北方。王茂携家人居曹州盘石镇南之盘庚都水涸村,王茂自号东村老人,自选坟林以备百年之后安葬。刘伯温过此访友,以他预言家的眼光,断言此林地发明不发qing(音),众皆不解此言,刘亦不点破。王茂让人遍植柳树,自然到处发青。王茂长子王麒授国子监祭酒。次子王麟任翰林院应奉,改陇州学正。麒子孙王兰字唯馨,为诸生,家境败落,但甚有名声,其师逮狱,兰毅然自代其辜,为当时人所推崇。邑人、户部尚书李秉退职在曹县城居住,很赞赏王兰。一次,一个卖豆腐的年轻人在门前叫卖,李秉看他聪明伶俐,就问他家住哪里,父为何人,当得知他是王兰之子王珣,就感慨地说:“你为什么不读书进学求功名?”王珣说“家穷,无以为生,读过书,怎敢有进学求功名之念。”李秉认为这孩子将来能进学,有大出息,就派人去王家提亲,愿以女儿许配王珣为妻。王兰说:“我们庄稼人怎么敢高攀和公卿人家结亲呢?”李秉回复说:“官居三台,不如阴骘二字,官大不如德高。”于是把女儿嫁给王家,供应王珣读书。王珣苦读经书,果然学业大进,连中举人、进士,累官右副都御史。兰以子为贵,封赠右都御史。珣考绩卓著,按照朝廷规定能够不经考取功名选拔就封赏子孙官职(称荫封),但王珣不申报自己的儿子,而申报了兄长王琏的孙子去当官,以酬谢兄长王琏教养的恩德,人们更加敬重王珣。王珣任湖州府知府,巡抚宁夏,都有善政声誉,士子百姓为他竖立去思碑,绣像事迹入名宦祠。王珣有七个儿子,四个中了进士,这个全国都不曾有,所以人有“父子五进士”之美称。他的大儿子崇儒,中了举,被授以江西婺源县令。次子崇仁,正德戊辰进士,官居陕西按察副使。三子崇文,弘治癸丑进士,官居山西参政、右副都御史。四子崇献弘治丙辰进士,官居左佥都御史,亦巡抚宁夏,后来申请退休回家,在堂屋前悬挂匾,上刻“三已堂”(纪念父子曾三次巡抚宁夏)。七子崇俭,嘉靖辛丑进士。王茂之裔王崇智,正德丙子试诠部第一,授河东盐运副使。崇智季子王衮,急公好义,慷慨雄决,尝醉酒入泽降蟒,为地方除害,时称豪杰,例授金吾前卫指挥使。县学倾圮,王衮出五千金重新建造,刚建好被人有意烧毁,王衮复出钱再修。当时黄河过县南,河堤决口,王衮捐输粮千石以供河夫生活,大司空朱衡为他在县城建“好义弥笃”牌坊以表彰。王衮大儿子元登曾捐出土地一百顷交县学为学田。元登的二儿媳也捐出一百金以资助县学作费用。元登的小儿子士龙官居商州刺史。王茂之裔,有明一代为官显名都不下数十人,至有清一代,则衰,无一人中举,正应刘伯温“发明不发清”的预言。后人传刘伯温真神,能后知三百后有清朝,王氏只在明朝显耀,到清朝则败落。王茂、王珣墓在村西南,称王老林,后因族人分迁,此村则名王老林。王茂、王珣墓为县级文保单位。王老林现有人口二千,土地千余亩,村人在外工作者约数十人。
李氏源出嬴姓,据传先为理氏,后为李氏。山东李氏家谱记载着关于山东李氏家谱的世系表、及其家训、字辈、宗谱图像等。山东李氏家谱字辈有诸如:“秉、玉、上、德、体、宪、传、家、敬、慎、林、茂、旺、玉、满、照、庭、阳”等。
从山东地区来分李氏家谱字辈有(参考):
山东莱州:常名树世,乃家之荣;再传百代,宏大而终。
山东滕阳李氏:时尚嵩志云,文瑞(芳)奇兴玉,孝友传家永,诗书继世长,修善荣启晋,道德国运昌。
山东临沂李氏:长、遵、先、发、崇。
山东泰安李氏:昌秉元泰,清林灿成,心助慈建。
山东郓城李氏:忠承心乃玉,瑞绪振峰昌;常兴宏延志,全体乐文康;维正伯贤哲,建树耀华光;祥云兆锦秀,明月庆国良。
山东汶上苑庄李氏:元五中华麟,章绪继世长,鸿开连云志,秀象震东方。
山东定陶:昌、守、文、学、广、玉。
淄博李氏:大开吉恒,永德秉善;良传家广,福受康宁;京荣兆华,玉秀庆香;延云兹盛,万春茂方;兴旺长生,本源增祥。
济南济阳:德广兴殿才能,冠乐天寿世长。
山东微山:德光方子正,本立继世常;培化开宏运,广成庆福祥。
山东李氏:德林兴国政,乡田传九洲。
山东莱芜:德、仲、金、福、玉、方、云。
山东汶上:登、传、纪(继)、清、文。
济南李氏:福寿因德善,同心可光格;宗华自永恒,温公允名升。
山东郯城:福、荫、慎、永、长。
山东曹县:功德光荣久,乾坤健顺精;忠信传世永,方正延庆长;弘扬冉国志,镕龙官民安。
威海李氏:国宝维贤延世庆,家懋乃德培中昌;仁广永义树先训,文昭积善秉天光。
山东滕州:国恩绵代利,忠德纪诗书。
山东泰安:国际元廷乐,秉恒昌平安;吉祥衍树炤,坊镕克绍先,传瑞庆忠贞。
山东莱芜:海光秋乃(耐)盛(圣),万国重宗嗣。
山东郓城:伯、请、孝、思。
遇家村李:恒树同宗本,遵先副俊名;登魁洪启运,殿甲广闻声。(烟台龙口)
山东青州:百、玉、西、吉、庆、明。
沂南县李:本、长、建、道、尊。
山东郓城:炳、培、善、殿、传、百、世。
山东微山:秉玉上德,体宪传家。
山东沾化:秉正在胜,克一怀会(盛),光清树文。
山东青岛:才、良、任、朝、光。
山东德州:汉熙庆正广,康风清太勇;海红祝德大,安登腾和忠。
山东安丘:和、凤、一、金、海、彦。
1 请翻译下面两段文言文 尽快 追加悬赏50
姚夔,字大章,桐庐人。
是孝子姚伯华的孙子。正统七年中进士,乡试、会试都是第一名。
第二年,授予吏科给事中,陈述关于时政的八件事。又说:“预备仓本来是赈济贫民的,而里甲担心贫民不能偿还,就隐藏不报。
致使借贷给富有人家,加倍偿还。收获刚刚结束,马上就困乏断粮。
这样贫民遇上凶年闹饥荒,丰年也闸饥荒。请求诏令天下的有司,每年两次开仓发粮,一定亲自勘察,先给那些最贫困的人。”
皇帝立即命令执行。 景帝监理国事,众大臣商议劝他即位,没有决定。
以此询问众言官,姚夔说:“朝廷任命大臣,正是为社稷考虑,为什么要议论纷纷?”众议于是平息。也先逼近京城,请求急速征召宣府、辽东的军队入京保卫。
景泰元年姚夔被越级提升为南京刑部右侍郎。四年,改到礼部任职,奉命考察云南的官吏。
返回朝廷,留任礼部。 景帝身体不适,尚书胡濙在休假,姚夔强行将他起用,偕同群臣上疏请求恢复太子。
未得许可。第二天,姚夔想率领百官在宫前跪伏请求,而石亨等人已尊奉太上皇恢复皇位,将 姚夔调出到南京礼部。
英宗素来了解姚夔,到听说恢复储君的议论时,用驿马将他召回,进升为左侍郎。天顺二年,改到吏部任职。
某知府因贪污而败落,贿赂石亨请求复职,姚夔执意不许,才罢休。七年,代替石瑁担任礼部尚书。
成化二年,皇帝听从尚书李宾的建议,下令南畿及浙江、江西、福建的诸生,交纳粮食救济灾荒可以入国子监。姚夔上奏废止了这种做法。
四年,因灾害怪异多次出现,上疏请求 “平均亲爱六宫后妃,以扩大继承的子嗣。请求取消西山新建塔院,斥责远离阿叱哩之类的人。
经常出席御前讲经,裁决各种政务亲近君子,远离小人,节约费用,爱惜名贵器物,衣食言行,全遵循祖宗已成的法规,以回报天意。”并说:“今日能遵守成化初年的政策就足够了。”
皇帝用褒美的圣旨回答他。他请求的十件事,都立即答复许叫。
慈懿太后驾崩,宫中传旨商议不与先帝合葬,内阁大臣坚持不可以,下发朝廷商议。姚夔说:“太后与先帝相伴二十多年,合葬拊祭礼仪都在那儿。
一有不慎,违背先帝的心愿,损坏母后的美德。今后有根据礼仪提出改动的,对陛下的孝德将如何评说。”
奏疏三次上呈,又率领群臣伏在文华门哭谏。皇帝为此坚持请求周太后,最终得以按礼仪行事。
后来孝宗见到姚夔及彭时的奏疏,对刘健说:“先朝大臣就是如此忠厚为国。” 彗星出现,言官接连弹劾姚夔,姚夔请求离开,皇帝不允许。
皇帝相信番僧,有封为法王、佛子的,服饰用具僭越等级,没有限制。奸人羡慕他们,竞相成为他们的门徒。
姚夔尽力进谏,势头才稍微减退。 五年,代替崔恭任吏部尚书。
雨雪失常,陈述时弊二十什事。七年,加封太子少保。
彗星出现,又偕同群臣陈述二十八件事,主要是以杜绝求请,禁止采办,体恤士兵和工匠,减少劳役,安抚流民,节省多余费用为紧急事务。皇帝大多采纳。
第二年九月,南畿、浙江发大水。姚夔请求命令朝廷大臣共同谋求安抚人民消除祸患的办法。
每次遇到灾害怪异,就请求皇帝救济抚恤。表现出忧虑的神情。
第二年去世,赠予少保,谧号文敏。 你夔才能远大,表里都开阔磊落。
朝廷商议没确定的事,姚夔一句话立即决定。他在吏部,留意人才,不避亲戚故旧。
当初,王翱主持吏部,专门压制南方人,北方人很喜欢他。到姚夔时,多帮助南方人,评定推荐的人都能称职。
儿子姚璧,由进士升官至兵部郎中。项忠弹劾汪直,姚璧参预他的谋划。
汪直诬谄项忠,牵连姚璧被投入监狱,贬为广西思明同知,因生病辞职而返乡。 姚夔的堂弟姚龙,与姚夔同时考取进士,授任刑部主事,升官至福建左布政使。
和他同年考中进士的右布政使刘让与他不和睦。刘让粗暴,姚龙也缺乏高尚的节操。
成化初入朝觐见时,王翱将他们两人罢免。
2 黄孔昭,黄岩人文言文黄孔昭,黄岩人。初名曜,后以字行,改字世显。年十四,遭父母丧,哀毁骨立。举天顺四年进士,授屯田主事。奉使江南,却馈弗受,进都水员外郎。
成化五年,文选郎中陈云等为吏所讦,尽下狱贬官,尚书姚夔知孔昭廉,调之文选。九年进郎中。故事,选郎率闭门谢客。孔昭曰:「国家用才,犹富家积粟。粟不素积,岂足赡饥;才不预储,安能济用?苟以深居绝客为高,何由知天下才俊。」公退,遇客至,辄延见,访以人才,书之于册。除官,以其才高下配地繁简。由是铨叙平允。其以私干者,悉拒之。尝与尚书尹旻争,至推案盛怒。孔昭拱立,俟其怒止,复言之。旻亦信其谅直。旻昵通政谈伦,欲用为侍郎,孔昭执不可。旻卒用之,伦果败。旻欲推故人为巡抚,孔昭不应。其人入都谒孔昭,至屈膝,孔昭益鄙之。旻令推举,孔昭曰:「彼所少者,大臣体耳。」旻谓其人曰:「黄君不离铨曹,汝不能迁也。」
为郎中满九载,始擢右通政。久之,迁南京工部右侍郎。有官地十余区为势家所侵,奏复之。奉诏荐举方面,以知府樊莹、佥事章懋应。后皆为名臣。郎官主藏者以羡银数千进,斥退之。掘地得古鼎,急命工镌文庙二字,送之庙中。俄中贵欲献诸朝,见镌字而止。
孔昭嗜学敦行,与陈选、林鹗、谢铎友善,并为士类所宗。弘治四年卒。嘉靖中,赠礼部尚书,谥文毅。子俌,亦举进士,为文选郎中。俌子绾,以议大礼至礼部尚书,自有传。
3 刘定之文言文翻译刘定之,字主静,是永新县人。自幼聪明异常,父亲教他读书,每日背诵数千言。父亲见他好学,他的父亲禁止他写文章。一天,父亲偶然发现了他写的《祀灶文》,感到非常惊讶。
刘定之考中举人后,正统元年又考中会试第一,殿试也拿到了名次,皇帝封他做编修一职。刘定之为人性情耿直,刚正不阿,但又十分谦恭勤勉,尤以文学之名享誉一时。
皇帝曾经命他做《元宵诗》,内使太监却站在一边等候,刘定之据案伸纸,立刻写好百首七言绝句。又有一次,刘定之一天之内,起草了九个文告,笔不停书。有人问宋朝人的名字,他马上排列出世系相成的先后(其实就是家谱),一查族谱果然如此,人们对他的敏捷和博学感到叹服。
江西、湖广两地发生旱灾,但地方官员仍然照收百姓的赋税。刘定之上疏向皇帝进言:“现在国家粮库充足,储备厚实,而江西、湖广等地百姓因灾无收,张口待哺,还要照样交纳租赋,这不是皇帝怜爱百姓的本意,请圣主体恤下情”。皇帝被他的言辞所感动,立刻下旨停征课税。
扩展资料:
刘定之为人性情耿直,刚正不阿,但又十分谦恭勤勉,尤以文学之名享誉中外。他文思敏捷,知识宏博,雄浑瑰丽,变化莫测,虽机轴多出自三苏,而理道过之。其为诗含蓄蕴藉;而忧国忧民之心常流露于字里行间。明朝中叶,刘定之名闻天下,擅一代文宗,虽武夫悍卒,亦无不慕传。
一次,皇上命他做《元宵诗》,内侍太监站立一边等候,刘定之据案伸纸,立成七言绝句百首,令人折节叹服。又有一次,刘定之一天之内,起草了九个文诰,笔不停书。自他入内阁后,朝廷大作多出其手。
曾有人问他宋代大臣的名字,刘定之立马列出他们的世系先后,就像家族谱系一样,时人都佩服他的聪敏博学。
刘定之(1409年-1469年9月15日),字主静,号呆斋,江西永新人。明朝大臣、文学家。
正统元年(1436年)进士。历官编修、洗马、成化二年(1466年)入直文渊阁,进工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成化四年(1468年)迁礼部左侍郎。成化五年(1469年),刘定之去世,年六十一。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安‘。
刘定之学问渊博,善文工诗,著有《周易图释》、《否泰录》、《呆斋集》等。
刘定之与彭时、商辂之后又联名上疏说:“太后作配先帝,正位中宫,陛下尊她为太后,下诏宣示天下。先帝全夫妇之伦,陛下尽母子之爱,都得大义。现在太后梓宫应当合葬裕陵,她的神主应当附祭太庙,这是无可更改之礼。
近来听说要另择地埋葬太后,臣等实是心怀疑惧。我们私下以为陛下之所以迟疑,是因为考虑到当今皇太后万寿之后,应当与先帝同尊,因此担心二后并配先帝,不合祖宗之制。但考之古代,汉文帝尊生母薄太后,而吕后仍附祭长陵。
宋仁宗追尊生母李宸妃,而刘后仍附祭太庙。现在如果陵庙之制稍有不合适,则会有背前人之美,受后人讥笑。”吏部尚书李秉、礼部尚书姚夔等九十九位廷臣也同意钱太后与英宗合葬。宪宗仍担心违背周太后的意志,此后更发出为钱太后另择葬地的谕旨。
姚夔等两百余名朝臣一起伏在文华门哭请,宪宗下令群臣止哭退去,群臣叩头拒命,声言:“不得钱太后合葬旨意,绝不敢退下。”自巳时(上午九点至十一点)跪至申时(下午三点至五点)。宪宗与周太后无可奈何,这才听从了刘定之等人的建议。
4 明史崔恭传文言文翻译白话文崔恭,字克让,是广宗人。正统元年考中进士,被授以户部主事的官职,去管理延绥仓库,都说他很有才能。因杨溥举荐他,升为莱州知府。内地送到辽东的布匹,都是贮藏在郡的仓库里的,时间长了就会腐烂,看守布匹的人很多都因为这个导致家庭破产。崔恭另建造三十个敞房贮藏这些布匹,规定按年送到外面去,其他的就充当莱州府的军饷,于是放回了看守的人员八百人。也先侵犯京师,崔恭派几千民兵支援京师。朝廷决定建造临清城,发布告征充劳役的人。崔恭认为现在正是春天,人民都缺少粮食,请求朝廷等到秋天收过粮食后再征。崔恭在莱州府六年,莱州的人都把他比作汉代的杨震。
景泰年间,越级提拔为湖广右布政使。各司所用的物品,都是从老百姓那里取的。崔恭和手下的人作了约定,都免掉了。公安、监利的流民随意相互杀人,崔恭下令愿意入到当地户籍的人就可以随意入,要不然到秋天的时候就遣回原籍,于是那些人就安定下来了。不久,又调到江西左布政使,这里有个广利库,官吏们私自侵吞了五十两银子。崔恭将这件事告诉了巡抚韩雍,于是看守这个仓库的人都被判了罪。崔恭在江西核定了均徭法,根据轻重,每十年一次劳役,这便成了定例。
天顺二年,宁王朱奠培不遵法度,崔恭上书参劾了他。朝廷削减了宁王的护卫数,宁王稍微有所收敛。崔恭升为右副都御史,代替李秉巡查苏州、松江等府。按照规定,崔恭推荐地方上的老人向朝廷讲述利害,陈述革新的办法。崔恭和都督徐恭一起疏通仪真的漕河,又疏通常、镇河,避免了长江的险情。做完这些后,就大力治理吴淞江。从昆山的夏界口,到上海的白鹤江,又从白鹤江到嘉定的卞家渡,最后到庄家泾,一共疏通了一万四千二百多丈的河道。又疏通曹家港、蒲汇塘、新泾这几条河流。人民靠这个得到了好处,把曹家港看作“都堂浦”。原来的时候,周忱奏告朝廷定了耗羡的规定,李秉改成了按照轻重来增加减少。这个规定很平常,但难于核算,官吏们感到非常麻烦。于是崔恭免掉了李秉的,一切都按周忱原来定的。
吏部缺少一个右侍郎,李贤、王翱都举荐崔恭。朝廷召了崔恭加以任用。崔恭作了“劝惩簿”,这很有名所有的人都知道了。王翱很看重崔恭,崔恭转为左侍郎。崔恭在父亲死了丁忧后重新复为原职。宪宗当了皇帝后,崔恭向朝廷请求退休不做官,朝廷不允许。成化五年,尚书李秉罢官。商略想用姚夔,彭时想用王概,但是作言官的北方人都说实际上是彭时起跑了李秉,在朝廷上大吵大闹。彭时推说有病不出来,侍读尹直认为因为彭时、王概都是自己同乡,怕因此受到惩罚,连忙告诉了商辂,以崔恭代替了李秉。过了五个月,崔恭因母亲去世回家守孝。除了孝服后,起复到南京吏部任职,崔恭参劾罢免了几个部门的没有才能的几个人。成化十一年春天,朝廷让崔恭参与处理国家大事。当了三年,就退休了。又过了两年,崔恭去世。朝廷赠给他太子少保的名誉官职,给他的谥号为庄敏。
5 夔的文言文翻译夔:
1 〔~~〕敬谨恐惧的样子。
2 〔~立〕肃立。
夔:
夔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一条腿的怪物。《山海经·大荒经》记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译文: 夔牛是古时代神兽,古时生于东海流波山,形状似牛,全身都是灰色的,没有长角,只长了一只脚,每次出现都会有狂风暴雨。它身上还闪耀着光芒,似日光和月光,它的吼声和雷声一样震耳欲聋。后来黄帝得到这种兽,用它的皮制成鼓并用雷兽的骨做槌,敲击鼓,鼓声响彻五百里之外,威慑天下。 )夔是传说中的一条腿的怪物。
6 刘定之文言文翻译刘定之,字主静,是永新县人。
自幼聪明异常,父亲教他读书,每日背诵数千言。父亲见他好学,他的父亲禁止他写文章。
一天,父亲偶然发现了他写的《祀灶文》,感到非常惊讶。 刘定之考中举人后,正统元年又考中会试第一,殿试也拿到了名次,皇帝封他做编修一职。
刘定之为人性情耿直,刚正不阿,但又十分谦恭勤勉,尤以文学之名享誉一时。 皇帝曾经命他做《元宵诗》,内使太监却站在一边等候,刘定之据案伸纸,立刻写好百首七言绝句。
又有一次,刘定之一天之内,起草了九个文告,笔不停书。有人问宋朝人的名字,他马上排列出世系相成的先后(其实就是家谱),一查族谱果然如此,人们对他的敏捷和博学感到叹服。
江西、湖广两地发生旱灾,但地方官员仍然照收百姓的赋税。刘定之上疏向皇帝进言:“现在国家粮库充足,储备厚实,而江西、湖广等地百姓因灾无收,张口待哺,还要照样交纳租赋,这不是皇帝怜爱百姓的本意,请圣主体恤下情”。
皇帝被他的言辞所感动,立刻下旨停征课税。
扩展资料:
他文思敏捷,知识宏博,雄浑瑰丽,变化莫测,虽机轴多出自三苏,而理道过之。其为诗含蓄蕴藉;而忧国忧民之心常流露于字里行间。
明朝中叶,刘定之名闻天下,擅一代文宗,虽武夫悍卒,亦无不慕传。 一次,皇上命他做《元宵诗》,内侍太监站立一边等候,刘定之据案伸纸,立成七言绝句百首,令人折节叹服。
又有一次,刘定之一天之内,起草了九个文诰,笔不停书。自他入内阁后,朝廷大作多出其手。
曾有人问他宋代大臣的名字,刘定之立马列出他们的世系先后,就像家族谱系一样,时人都佩服他的聪敏博学。 刘定之(1409年-1469年9月15日),字主静,号呆斋,江西永新人。
明朝大臣、文学家。 正统元年(1436年)进士。
历官编修、洗马、成化二年(1466年)入直文渊阁,进工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成化四年(1468年)迁礼部左侍郎。
成化五年(1469年),刘定之去世,年六十一。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安‘。
刘定之学问渊博,善文工诗,著有《周易图释》、《否泰录》、《呆斋集》等。 刘定之与彭时、商辂之后又联名上疏说:“太后作配先帝,正位中宫,陛下尊她为太后,下诏宣示天下。
先帝全夫妇之伦,陛下尽母子之爱,都得大义。现在太后梓宫应当合葬裕陵,她的神主应当附祭太庙,这是无可更改之礼。
近来听说要另择地埋葬太后,臣等实是心怀疑惧。我们私下以为陛下之所以迟疑,是因为考虑到当今皇太后万寿之后,应当与先帝同尊,因此担心二后并配先帝,不合祖宗之制。
但考之古代,汉文帝尊生母薄太后,而吕后仍附祭长陵。 宋仁宗追尊生母李宸妃,而刘后仍附祭太庙。
现在如果陵庙之制稍有不合适,则会有背前人之美,受后人讥笑。”吏部尚书李秉、礼部尚书姚夔等九十九位廷臣也同意钱太后与英宗合葬。
宪宗仍担心违背周太后的意志,此后更发出为钱太后另择葬地的谕旨。 姚夔等两百余名朝臣一起伏在文华门哭请,宪宗下令群臣止哭退去,群臣叩头拒命,声言:“不得钱太后合葬旨意,绝不敢退下。”
自巳时(上午九点至十一点)跪至申时(下午三点至五点)。宪宗与周太后无可奈何,这才听从了刘定之等人的建议。
7 吴留村文言文翻译吴留村清钱游泳吴留村,顺治五年进士中。他的第二年,即选择江西萍乡县知县,升山东沂州府知府。因事左补无锡县知县的十三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百姓感恩戴德。忽然有奸邪的人拿着总督札①立取库三千金两。美国怀疑的,责问他为什么几句话,那人认罪。于是告诉他说:“你们是最聪明的人,所以能用这种伎俩。如果落在别人手里,立斩了。虽然这样,看你相貌,还有从休息。”于是给②把百金,放他走。几年后,闽寇天炽,吴解释饷由海路到厦门,忽然遇到抢劫,不久全部还给他。偷过船叩头谢罪,说:“公,大恩人的。”询问他们,就刚才所持札取库金的。因此他的人进献计谋,为响应,为了报答
曹县古营集镇大石楼村庄历史
本文2023-10-13 20:33:3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46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