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有哪些名人古墓特别值得去?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2收藏

浙江有哪些名人古墓特别值得去?,第1张

“寻墓中国”系列问答第二篇来了,这次我想谈浙江。

除了陕西和河南等这些 历史 过于厚重的省份以外,浙江应该是我探访过的古墓资源最为丰富的南方省份了。

我来分城市谈一谈我去过的一些吧。

杭州

杭州的名人古墓资源特别特别丰富,甚至不逊于南京。原因之一可能是名人很希望自己百年之后和西湖的湖山作伴吧,这其中尤以民国成立后辛亥烈士为多,比如 秋瑾墓 、 陶成章墓 还有 徐锡麟墓 。

最有名的自然是 岳飞墓 ,紧挨着还有 岳云墓 ,这没什么好说的,过于有名的景点。但很多人容易忽略的是, 张宪墓 也在岳王庙的附近。 牛皋墓 相对比较远,在栖霞岭一带。

在杭州寻找名人古墓的最佳路线就是沿着西湖,大部分墓都是环绕着西湖修的。有特别容易找的,比如北山街西泠桥一带的 苏小小墓武松墓 ,都在游玩西湖的必经之路上。

也有需要曲径通幽需要找一找的,比如孤山放鹤亭的 林和靖墓 (梅妻鹤子那位),杨公堤一带有 盖叫天墓和赵之谦墓 ,灵隐寺一带的晚清名臣 瞿鸿禨墓 。

杭州名人墓中最奇特的当属章太炎先生墓。章太炎墓的旁边除了夫人汤国梨墓之外,还有一位明朝抗清名人张苍水(张煌言)之墓。而这显然不是巧合。章太炎因生前敬慕张苍水,表示“生不同辰,死当邻穴”,因此就把自己的墓修到了张苍水的旁边。

杭州墓实在太多,恕我不一一说了。我说一下我印象最深的两条寻墓路线吧。

第一条是三台山一带。我好几年前曾在傍晚时无意中走到了这一带,并没有寻墓的想法,谁知道一路却发现了很多“惊喜”。一路上我找到了 于谦墓、俞樾墓 (俞平伯的曾祖父)、晚清最后一位直隶总督 陈夔龙墓 ,边走边看。一路风景宜人,而且相距都不远。

另一条路线是九溪景区一带,你可以先去瞻仰下蒋介石文胆 陈布雷墓 ,然后再走个几百米,上山拐入一个很大的茶园,在茶园深处,会陡然发现陈寅恪之父、晚清著名诗人 陈三立夫妇墓 ,紧挨着还有陈寅恪大哥 陈衡恪墓 。

富阳

富阳是《富春山居图》创作实景地和黄公望晚年隐居地,但当地还有处著名的疑冢—— “黄公望墓” 。江苏常熟也有一座黄公望墓,但专家推测是衣冠冢。而富阳的黄公望墓则更为神秘,因为没有做实,只能确定是元明之间的古墓,所以也没有得到什么修缮。

但如果有机会去富阳的话,我还是强烈推荐去一下“黄公望墓”。一是疑冢本来就很难得,有神秘的意味;二是,去黄公望墓的山路景色非常漂亮,而且人迹罕至,我几年前去的时候,路上只碰见一两波人,而且不确定是否是去黄公望墓的。

山顶上的黄公望墓风水非常好,我爬到的时候,还真的觉得有点阴森森的感觉。如果你是盗墓文学爱好者,黄公望墓就更应该去了,非常符合很多小说中的神秘感描写。

宁波

在宁波东钱湖一带,分布着一批南宋宁波籍名臣的家族墓地,现在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钱湖一带的风景非常好,古墓和石刻散布在竹林之中,非常有意境。作为东钱湖墓主之一的史家,在南宋极其显赫,史浩、史弥远、史嵩之曾先后担任丞相,史称“一门三相”。

除了东钱湖,宁波市区还有 全祖望墓 ,前次去宁波遗憾错过,下次一定要补上。据说这也是一处家族墓地,保存的也算不错。

奉化

在蒋介石的家乡奉化溪口,除了蒋家的故居之外,还有一座非常值得一看的名人墓—— 蒋母墓 。蒋母墓需要爬山,一路风景极其秀丽,游人也不算多,很如果去了溪口,不去这里实在可惜。窃以为,蒋母墓比蒋家故居更值得去。

奉化还有一处名人墓,清代大学者 万斯同墓 ,正面墓坊题额“万季野先生墓道”为蒋介石所书,都算是奉化杰出人士嘛。

绍兴

绍兴最有名的墓自然是“大禹陵”,但这个至多只能算是一个仅有象征性意义的景点了,和我说的古墓并不是一回事。

绍兴我最喜欢古墓有三处。

第一处是名气不大的 南宋六陵 。南宋六陵的名声不彰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墓冢基本被破坏殆尽,地面建筑尽毁, 旅游 意义并不大。但是,对于寻墓爱好者而言,宋六陵仍然具有很强的怀古意义,即使墓区内只存百余棵封树古松,但是你还是知道,你的脚底下就是帝陵。

第二处是 王阳明墓 。现在国内正值王阳明热,但又有多少人去过阳明先生的墓前去瞻仰过呢?王阳明墓在号称书法圣地的兰亭附近,游人也不算多,但非常值得一去。王阳明墓保护得相对不错,也颇具规模,相信我,去之后你会为阳明先生归葬于此感到欣慰的。

第三处是 徐文长墓 。准确的说,是徐文长家族的墓地,墓园没有那么好找,在一个村子的附近,有点曲径通幽的意思,游人也不多,是个怀古踏青的好地方。

绍兴还有处有名的墓葬,就是著名的 印山越国王墓 ,不过我还没去过,所以也不多说了。

经网友提醒: 疏忽了,文种墓也在绍兴,就在府山公园内的府山半山腰。谁来也巧,我最近刚刚去过,还是抱着闺女爬的。这是处免费公园,很不错。

很多古墓只是纪念性质,就一个墓冢几块碑,虽然很值得缅怀,但是性价比并不算太高。所以个人还是最喜欢的还是有地宫可以欣赏,或者是有博物馆、纪念馆可以方便学习。浙江的古墓本人去过不少,这里推荐一些不错的。

西湖墓群绝对值得去,名人多,墓集中。去杭州西湖 旅游 的朋友,多多少少会路过几个名人墓。其中包括岳庙的岳飞墓、岳云墓,栖霞岭的牛皋墓,仁寿山公园的张宪墓,静逸别墅的陈文龙墓,西泠桥边的苏小小墓、武松墓、秋瑾墓,南山陵园的马寅初墓、蒋百里墓、钱元瓘墓,虎跑公园的弘一法师墓塔、济公墓塔,三台山的于谦墓、俞樾墓、陈夔龙墓,灵隐的瞿鸿禨墓,还有孙花翁墓、张苍水墓、章太炎墓等。

除了西湖周边外,杭州临安还有吴越王陵钱镠墓和他父母钱宽夫妇墓。宁波余姚化安山有黄尊素、黄宗羲父子墓。绍兴有大禹陵、王守仁墓、徐渭墓。但是这些墓更多都是纪念性质,地宫是没有看的。想看地宫的话,徐渭墓附近有个印山越国王陵倒是不错,一般认为是勾践父亲允常的陵墓,墓葬在全国也比较有特色,距离兰亭景区大概3公里左右,去兰亭 旅游 的朋友不要错过。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浙江省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人墓葬包括:岳飞墓、于谦墓、临安吴越国王陵(钱鏐墓)、东钱湖墓葬群(南宋大臣史诏墓、史弥远墓等)、黄宗羲墓、万斯同墓、全祖望墓、王守仁墓、刘基墓、高氏家族墓地(明代大臣高友玑墓)、吴镇墓、陈英士墓、潘孝墓、赵孟頫墓、大禹陵、徐渭墓、宋六陵(宋高宗永思陵、宋孝宗永阜陵、宋光宗永崇陵、宋宁宗永茂陵、宋理宗永穆陵、宋度宗永绍陵)。其中东钱湖墓葬群、高氏家族墓地、潘孝墓的文物价值主要在于地面石刻,其它墓葬都可以算入题主所问的“名人古墓”的范畴。

去过以上大部分。我认为,寻访名人墓葬,更多是一种纯粹的精神体验,不在于你看到什么真正的古迹,而在于你在内心深处泛起了多少波澜。它们不似汉代帝陵那般封土威严,也不似唐代帝陵那般石刻沧桑,更不似明清帝陵那般形制严谨。它们之所以与众不同,只是因为墓碑上写着一位为当代所铭记的名字,有民族英雄如岳飞、于谦,有思想巨擘如黄宗羲、王守仁,也有书画大家如赵孟頫、吴镇。

历经各种动荡,这些墓葬多已面目全非。所以你所看的,可能只是一座空冢、一座衣冠冢,甚至只是一个符号。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来了,你触摸到曾经只在书上见过的 历史 人物,然后你觉得满足,于是离去。

南宋四大女词人之一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西屏街道官塘路张玉娘古墓!

杭州太子湾有张苍水墓、章太炎墓。

临平超山有吴昌硕墓。

绍兴清藤书院有徐渭墓(衣冠冢)。

众所周知,古人在死后对自己墓地风水十分讲究,他们为了避免死后被打扰,一般都会选在人烟罕至的地方,而且不会留下什么资料记载。这样一来,想要寻找古墓的地址就如同大海捞针一般,现在出土的古墓大多是无意中发现的。今天要给大家说的是工人挖水库挖出古墓,也是在施工过程中被发现,古墓里面又有着怎样的秘密呢?

在一次雨季中,贵州遵义的许多地方都被大水淹没,这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解决水灾,政府于2014年开始筹划在杨家湖修建一座全新的水库。在当地进行勘察的时候,工人在附近发现了一座被人盗过的古墓,于是通知了考古部门。

考古专家查看之后发现,这是一个墓葬群,而且外表看起来很普通,他们一开始推测只是平民墓葬。初步检测之后,专家就开始了考古发掘工作,这座古墓虽然已经被盗过,但是专家在打开墓口的时候还是小心翼翼,因为这座古墓的年代很久远,稍有不慎,就可能对里面的文物造成损坏。

专家进入古墓之后,首先看见的是一口精美的棺材,连棺材钉子都是纯金的。更加惊讶的是,专家还在古墓中发现了大量的金器和玉器,随后还有多把古剑出土。虽然这座古墓看起来普通,但是里面出土的文物就直接证明了墓主人的尊贵身份。专家猜测,墓主人是故意将墓的外表修成这样,就是为了防止盗墓贼光顾。既然这座古墓如此珍贵,专家也很好奇墓主到底是谁?

最后墓主人的身份在一件精致的银烛台得以查实,上面写着“乙卯田都统司公用”,专家查阅资料得知,这座古墓属于南宋时期。根据对陪葬品的研究,专家认定这座古墓的主人是南宋博州土司杨价,杨价不仅是博州的土司,还多次带领军队上战场抵御外族。

杨价死后,皇帝为了嘉奖他这一辈子为博州做的贡献,追封他威灵英烈侯,还修建了豪华的陵墓,就连棺材上的钉子都是金子。不过因为杨价陵墓地势低洼,长时间被泥水侵蚀,被发现的时候外表看起来就和普通土葬坑一般。不过幸运的是,里面的文物并没有受到多大的破坏。

这座墓穴是南宋大奸臣秦桧儿子的,于南京被发掘,从墓志铭和墓穴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不为人知的信息。

提起南宋,就不得不提起南宋的大奸臣秦桧了。在当年的历史上,他害死一代名将岳飞,令后人唾骂。所以秦桧的雕像至今都以下跪的形象被刻在了岳飞墓前,以发泄世人心中对他的恨。关于秦桧的后人并没有许多记载,但是现代在秦桧后人墓中所出土的物品却令人感叹。专家认为是对宋朝的讽刺,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发现古墓。打破谣言。民间有传说秦桧

除了有一个养子之外,外面还有一个私生子。经过当地考古学家的鉴定推断此人正是秦桧的养子秦熺的坟墓。而且墓志铭上也写到自己是秦桧唯一的儿子,所以这也打破了秦桧有私生子的谣言。

第二,陪葬物品简陋。秦桧身为大奸臣可谓是人人唾骂,但是在这次挖掘的过程中令人感到吃惊的是,在墓穴里面专家们只挖出了几个铜镜,一些银制品,还有一些玉石的印章。看起来很普通,就是普通的地主家庭而已,这和秦桧儿子的身份可是大不相同了。

第三,忠臣良将的女儿。题目中陪葬之人有忠臣良将的女儿,大家可别多想,那可不是陪殉之人,而是墓主人的妻子:曹氏。单提曹氏的话,大众根本就是一头雾水,但仔细一想,能够写上墓志铭的女人,身份地位可想而知。而这位曹氏是北宋开国名将曹彬的后人,鼎盛时期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见他对北宋的贡献之大,而秦桧是谁我想不必再介绍了吧。

“寻墓中国”系列问答的第七篇来了,这次谈谈无锡。

泰伯墓 以“三让王位”著称的吴国的始祖泰伯相传就葬在无锡梅村。当地人泰伯墓叫作“江南第一古墓”。泰伯墓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是规模甚为浩大宏伟,在里面要走很久狠久,想必这和无锡当地财力雄厚有关;二是泰伯墓有很多的古今名人题字,从宋哲宗到清高宗乾隆,再到国民党前主席吴伯雄。

秦观墓 北宋大词人秦观墓很好找,在无锡当地著名的景点惠山森林公园内。不过寻访秦观墓需要爬好一阵山,考虑到秦少游留下这么多绝妙好词,就爬吧,一路风光很好。不过,看到墓碑上的”秦龙图墓”很容易出戏想到开封府的包龙图包大人。

尤袤墓 虽然和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并称为南宋四大诗人,无锡人尤袤在当下仍然不算有名。尤袤墓在无锡当地一处很有名的公墓——梅园公墓内,所以也不算难找。当然会优点混搭感穿越感,在一片现代人的墓碑中,突然出现了几个石人石马。

另外,晚清著名化学家 徐寿墓 也在梅园公墓。

倪瓒墓 倪瓒倪云林是著名的元四家之一,爱好书画的朋友还是应该来看看,在锡山区芙蓉山双刹贤寺附近,据说这个寺还曾是忠王李秀成的驻地。倪瓒墓旁边还“配套”有一倪瓒纪念馆。

高攀龙墓 明代东林党大佬高攀龙是无锡人,无锡当地还有著名的“东林书院”。高攀龙墓也在惠山一带的“青山公园”内,爬爬山看看墓是我最喜欢的事,据说还可以一路爬到秦观墓。让人感到莫名但印象很深的是,高攀龙墓附近有个猪八戒塑像,莫非这是作为“高老庄”高家女婿的猪八戒在守护高攀龙墓的意思?

顾宪成墓 另一个东林党大佬顾宪成也是无锡人,同样葬在无锡。不过相比公园中的高攀龙墓,顾宪成墓就寥落多了,在大一片工厂区内。不过保护得还算好,虽然杂草很多,但牌坊石像生什么的都还能找到。

赵翼墓 清人赵翼是我最喜欢的 历史 学家,《二十二史札记》是我的案头书。赵翼墓在无锡著名的 旅游 区马山一带,但真的也没那么好找,之前是在一大片果园内。有个小疑问是,赵翼是常州人,为何葬在无锡?

薛福成墓 晚清著名外交家薛福成故居是无锡当地一个非常有名的景点,但我是去过那里后很久才知道,原来薛福成墓也在无锡。薛福成墓在太湖畔的“龙寺生态公园”内,这个号称千年古刹的龙寺看上去也很厉害的样子,据说宋高宗赵构和明建文帝都在这里避过难。

另外,号称“辛亥反正第一人” 的江苏巡抚 程德全墓 据说也在龙寺一带。

华彦钧(瞎子阿炳)墓 阿炳最有名的就是那首《二泉映月》了,他的墓地正好也在“天下第二泉”附近,真的是件很风雅的事。阿炳不能再好找了,就在无锡锡惠公园内。

荣宗敬荣德生墓 在近代中国,无锡荣家是和北方的周家(周学熙)并称的实业大家族,是近代中国工业的重点奠基人。无锡当地著名的“梅园”过去就是荣家的私家园林。荣宗敬荣德生兄弟都葬在无锡,虽然两人不在一块,但均靠近太湖,寻访起来也算一路湖山。

我爬墙看过、进去要门票

看古墓? 口味很不一般啊

不是古墓派的,没这爱好。

  古墓,指的是有史以来已经死亡的人的坟墓,一般是指那种具有代表性和研究价值的的坟墓。日前,河北献县职教中心在施工建设中发现一座唐代古墓,出土了三彩执壶、白瓷碗、铁熨斗、红陶双系罐、灰陶盘、黑釉灯盏等生活器物。在中国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古墓呢?都有哪些价值呢?

东汉古墓遗址变成了水坑

古墓遗址怎么变成了小水洼,里面还满是垃圾?近日,网友“栀子”在某论坛上发帖称,在大蜀山脚下,曾经发掘出东汉古墓的地方,变成了一个积水垃圾坑。

5月11日,记者来到了大蜀山脚下,发现网友所说的“古墓遗址”的位置在新华学院二期。在一片小树林旁边,确实有一个小水塘,水塘里面有一些生活垃圾,还有一些看起来像是毛竹的棍子横七竖八地躺在水塘里。

记者向校方求证,校方有关负责人表示,网友的看上去不像是古墓遗址,但校内的古墓遗址现在确实是个小水洼,只是没有垃圾。对于古墓遗址到底如何保护,校方现在已经有了明确的想法。

网友爆料:古墓遗址变成垃圾坑,网友很关注

5月10日,网友“栀子”在省城某论坛上发了一篇《合肥大蜀山原古墓遗址,如今竟变积水垃圾坑!我的心碎裂成了N瓣!》的帖子。

帖子中写道:作为合肥人,你还记得当年传得沸沸扬扬的大蜀山脚下古墓的发掘吗?你还记得当年说要原地建个博物馆的话吗?但是如今当年的古墓遗址,却成了一个积水的垃圾坑!这让祖先们情何以堪?

“栀子”在帖子中发了不少关于这个“古墓遗址”的,并在帖子中发了一篇2004年发掘“古墓”时媒体的报道。

记者看到,这篇显示为2004年4月9日的报道中,省城某媒体的标题为《大蜀山:古墓挖完了怎么办?原地建个博物馆》。

报道中称:“新华学院基建处赵姓负责人说,古墓发掘完后,为防止古墓遭到破坏,他们派专人24小时值班,并为此曾专门开了个会,就古墓的拆留进行了讨论。

目前,新华学院已打算在原地保留古墓,至于怎么建,何时动工,他们正在和省市有关部门商量。有关人士透露,新华学院很有可能在原地建个博物馆。”

这个帖子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有很多网友不敢相信图中的这个水坑就是古墓遗址,还有网友称:“这是守着宝山不知宝!完全可以开发出来,作为大蜀山的一个景点。”

学校解释:想就地保护,却影响了学校规划

5月11日下午,记者来到了大蜀山脚下的新华学院,看到一个小水洼,确实如“栀子”所发的上显示的那样:小水洼里确实有一些生活垃圾,水面上插着一些已经变得灰白的竹子。

记者问了学校里的一些保安和学生,大家均不知道学校里有古墓遗址。

5月14日,记者联系上新华学院的一位袁姓负责人。

他称,2004年,古墓挖掘的时候,他还未到新华学院工作,所以并不知道当时学校与集团具体的建议是不是在古墓原址建博物馆。“古墓发掘之前,按照学校规划,原本是要在那个位置建一个体育馆的。”该袁姓负责人说。

当记者把网友的发给这位负责人时,他说,这看起来不像“古墓遗址”,“小水洼里的东西应该是学校的建筑垃圾。但古墓遗址那其实也就是一个小水洼,周围长满了草。”

“文物保护的原则有两点,一是就地保护,二是迁移保护,当年我们学校的领导想就地更好地保护这个文物。”

该袁姓负责人解释说,“所以也有可能建个博物馆是当时的想法。”

该袁姓负责人表示,自他到学校工作以来,学校基建办的同事一直就古墓遗址保护问题联系合肥市文物管理处,具体的保护办法可能现在是“准备与有关部门商议后,共同对古墓遗址进行迁移保护。”

该袁姓负责人说,其实学校对于古墓遗址的保护很纠结,“我们一直想就地保护,但是由于学校发展太快,发现如果就地保护后,会对我们学校的规划产生很大影响,所以,不得已,我们明确了迁移保护的想法。”

文物部门:如果操作上可行,会进行迁移保护

5月14日下午,记者来到了合肥市文物管理处,管理处的汪姓负责人介绍,古墓是在2004年发掘的东汉的砖室墓。当时,文物部门已经把墓葬里面的陪葬品等都发掘完了,在讨论到怎么保护古墓时,文物管理处与新华学院进行了协商。

“当时,我们是想把古墓异地迁移保护的。不过新华集团的领导说想在原址建一个博物馆,更好地保护古墓。”该汪姓负责人回忆道,当时,有关部门也同意了学校的想法,觉得就地保护古墓遗址是更好的选择。

该汪姓负责人介绍,一开始,学校方面确实把古墓保护得很好,还搭了棚子罩在古墓上方。当时学校也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保护古墓,“他们一开始保护得很好。”

该汪姓负责人介绍,直到2008年闹雪灾,大雪把学校搭的棚子压塌了,“从那以后,估计保护得就不太好了。”

该汪姓负责人表示,从2004年到2012年,这8年中,文物管理处一直都与新华学院保持着联系,双方就这个古墓如何保护进行了多次协商,但是直到现在还没有得出最好的保护古墓的方法。

对于学校方面“迁移保护”的想法,该汪姓负责人表示,“这个想法文物管理处也很赞同,具体的操作我们双方还要协商此举是否可行。”

东吴古墓遗址

简介

三国东吴古墓遗址:坐落在江西省吉水县郊的三碗斋

是1991年8月京九铁路施工中发现的。

专家们称为"江南第一墓"。

古墓呈凸字形

墓室用灰色网线纹花纹砖于平地垒砌

由墓门、甬道、前室、左右耳室、左右藻井、后室及正方形回廊组成

外围封土高10余米

整个墓占地900余平方米。墓葬虽早年被盗

但仍出土了120余件随葬品

有铜、铁、陶、瓷、石质器皿。大都为死者生前所用的日常用品。这些文物中

极为珍贵的有附有人物、神兽的青铜座灯

造型优美的青铜朱雀、青铜白虎

在江西均属首次发现。青瓷茶具也属全国发现最早的一套。经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实地考察后认定

此墓为"东汉大型藻井砖室土墩墓"

建于三国东吴晚期

距今已1700余年。

历史发掘

据考证

墓主为吉水县城郊谭埠村人谭绍。谭绍系三国时期吴王孙权夫人的姐夫

早年读书中举

外出做宫

官至骑都尉

也算是皇亲国戚。后因宫廷权位之争失势

谭绍便携家人回到故乡定居。死后葬于城郊张家屋下东侧

共3家

品字形排列

封土高8至9米

状似3碗大斋饭

人称"三碗斋"。(算命)

古墓发掘后

为不影响京九铁路的建设

国家文物局发出《关于做好吉水县大型汉墓保护工作的意见》的文件

由当地 妥善将其搬迁

并按原式重建

于1992年7月竣工开放。

中国各地古墓遗址

41 古文化遗址411 窑铺岗窑址名  称:窑铺岗窑址级  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编  号:公布时间:1987年9月15日时  代:唐类  型:古文化遗址地  址:江西省余江县锦江镇石港村委会窑铺岗李家与占家村简  介:窑铺岗窑址位于余江县锦江镇石港村委会窑铺岗李家与占家村。据当地群众反映,当地古代异常繁荣,一说叫锦溪镇,又说叫兴安镇,只是在黄巢起兵后,因战乱而萧条衰败,这一带有古窑址二十一处。李家村旁的丘地上发现的呈龙窑型,发现大量碎碗片与次品碗。同时还发现残破小高颈青瓷罐一只,园口鼓腹四系罐一只,残破窑具等。秞不及底,呈蟹壳青色,碗中都有五个支点的痕迹。经省文博专家鉴定为晚唐瓷窑。412 霄冲山遗址名  称:霄冲山遗址级  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编  号:公布时间:2004年12月27日时  代:商周类  型:古文化遗址地  址:江西省余江县邓埠镇倪桂村委会霄冲倪家村小组简  介:霄冲山遗址位于余江县邓埠镇倪桂村委会霄冲倪家村小组,面积约50多亩,山上栽满了梨树等果树,霄冲山下面有一口大水塘。在霄冲山发现了许多陶片,有篮纹、方格纹、绳纹、曲折纹等,该遗址属商周文化遗址。413 象山书院名 称:象山书院级 别: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编 号:公布时间:1986年4月时 代:南宋类 型:古遗址地 址:贵溪市第一中学简 介:象山书院旧址在上清镇东十里许的应天山。据《贵溪县志》记载:宋淳熙中(1174—1189)彭世昌与侍郎张运之侄伯强行已等开山结庐,延青田陆子讲学,以山形如象,更名象山,斋日:象山精舍,自号象山翁。绍定五年(1232),江东提刑袁广微以山间不近通道,改建三峰山下之徐岩,具以本未上于朝,有诏赐额“象山书院”。此后,三峰山下的象山书院多次进行修建,并在城内梅花墩和挂榜山建过象山书院,至清末,又在三峰下进行了重新修建,其规制为:讲堂五间、文昌官三间,山长居所三间,学员居所三栋15间,象山祠一座10间,文峰塔一座,藏室一座在山岩。现应天山象山书院房舍已荡然无存,遗址难辨。三峰山下的石壁上尚存镌刻的“象山书院”四个大字,字体为楷书,每字一米见方,山下仅存山岩藏室一座。解放以后。三峰山下象山书院的旧址上已改建为贵溪第一中学。414路水坑古城墙名 称:路水坑古城墙级 别: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编 号:公布时间:1986年4月时 代:清代类 别:古遗址地 址:贵溪市冷水林场桂港工区东北十五华里处简 介:路水坑古城墙位于本市冷水林场桂港工区东北十五华里处的深山密林中。有条用鹅卵石铺成的小道沿着小溪曲径通达。路水坑古城墙用大块鹅卵石铺成,坚固结实。长59米,高4米,厚:顶部1米,底部15米,中段有一门,高2米,阔15米,上端为拱形,如城门。由于城墙修筑在两座高山的陡壁悬崖之间,有一人防守,万夫莫开之势。古城墙里50米处有屋基一处,包括围墙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似为防守人员居住,再进去3华里,有残存屋基10多处。《贵溪县志》无路水坑石城墙记载,在对当地群众进行调查中,有两种说法:一说这里是唐王躲番处;二是躲“两兵”(外国侵略者)而修筑的,据此,路水坑古城墙有可能是南明唐王朱聿键(年号隆武—1645)或唐王朱聿粤(年号绍武—1646年)而筑,也有可能是近代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军为防止外国侵略者而筑。415 皮子岭商代遗址名 称:皮子岭商代遗址级 别: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编 号:公布时间:1986年4月时 代:商代类 型:古遗址地 址:贵溪市河潭镇毛炉村皮子岭简 介:遗址位于本市河潭镇毛炉村皮子岭一带。东西走向,宽约2华里,长5公里,这里属丘陵地带,坡缓,向阳,近信江河。由于雨水冲刷,1979年1月,毛炉大队护林员阮从光发现了暴露地面的石器,后经文物人员考察,在这五平方公里的地带,共获取石予8件,石镞30件,石刀6件,穿孔石刀9件,石斧6件,有肩石斧6件,石锛2件,在这67件文物中,除6件石镞完好无损外,其他均有不同程度的残缺。这些石器磨制精细,经考察属商代遗址,由此可以推知认定,在四千年前就有人在这一带劳动、守猎、繁衍、生息。该遗址于一九八六年四月,被贵溪县人民 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42 古墓葬421江汝壁墓名 称:江汝壁墓级 别:贵溪市文物保护单位编 号:公布时间:1984年4月时 代:明代类 型:古墓葬地 址:贵溪市金屯镇南坂村简 介:江汝壁墓座落在本市金屯镇南坂村委会螃蟹形村西约50米的一座山丘上。据《贵溪县志·人物》记载:“江汝壁,字懋谷,号贞斋,正德辛已进士,延试二甲一名世宗朝,历官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修撰,充经筵讲官,纂修玉碟,讲述太极图,继充日讲官……,官至詹事府少詹,致仕十有余年而卒。有《碧洋集》行世。”江汝壁墓建在圆形山包的中央,东南向,两旁有弧形山岭,呈螃蟹形。墓外形宏伟,中间有石阶通山下,宽5米(现已无存)。两旁有石俑、石马、石羊、石狮各一对,造型逼真,工艺精湛,上述石雕虽历经风雨,但保存完好。此墓于1985年被盗。另该墓原有“江汝壁之墓”石碑一块和石香炉一座,也无存。422 明代夏鼎碑名 称:明代夏鼎碑级 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编 号:公布时间:八十年代时 代 :明嘉靖十八年(1535年)十二月十五日类 型 :古墓葬地 址 :龙虎山上清镇桂洲村东首简 介:墓碑坐落在上清镇东首。碑为汉白玉石刻,碑高375米、宽1米、厚033米,其中碑头高05米。碑头有4龙戏珠,明嘉靖十八年(1535)十二月十五日。423 饶国公吴全节墓名  称:饶国公吴全节墓级  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编  号:公布时间:1987年9月15日时  代:元类  型:古墓葬地  址:江西省余江县马荃镇青山村委会贯前周家南面简  介:饶国公吴全节墓位于余江县马荃镇青山村委会贯前周家村南面。据《县志》载,宗师吴全节乃元代寿杨村人,博古通今,元成宗时授“法教嗣师”,元顺帝时,赠饶国公爵上卿,死后葬十二都山田村,现仅存石人四具(三具无头),石马两樽,墓早年被盗,仅留墓坑一个。424 大窝象形山明墓群名  称:大窝象形山明墓群级  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编  号:公布时间:1987年9月15日时  代:明类  型:古墓葬地  址:江西省余江县马荃镇管坊村委会璜塘姜家东南一公里简  介:大窝象形山明墓群位于余江县马荃镇管坊村委会璜塘姜家东南一公里处,此山原是璜塘姜家村祖坟地,墓群葬于山腰,共有四座墓。第一座为姜明所夫妇合葬墓;第二座为姜石谷夫妇合葬墓;第三座为姜文峰之墓,墓碑刻有“明中宪大夫”;第四座是姜云木夫妇合葬,墓碑上刻有“明中顺大夫”。四墓前后连成一条直线。墓场两侧竖有两层大石墩,高15米,相距40米。姜文峰即姜桂,系明弘治进士,曾任知县、知府,至浙江左布政。

一枚铜钱、一面铜镜、一副尸骨深埋地下数百年。前日,它们在福州市殡仪馆的后山上得以重见天日。考古专家推断,这是一座南宋时期的墓葬。这座古墓是由在此地施工的工人发现的,同时被发现的还有附近的另外11副“树干”棺木。目前,出土的铜钱和铜镜都被保管在仓山区博物馆里。虽然考古专家们还未解读出铜钱、铜镜上的花纹、文字,也不能确定这座南宋古墓的墓主身份,但专家们认为,这对解读南宋时期福州地区的墓葬文化很有意义,接下来福州市考古队将对古墓进行考古发掘。挖掘机施工挖开墓室福州市殡仪馆,位于仓山湖边村的一处高地里。殡仪馆的后山叫什么名字几乎没有人知道。今年,福州市民政部门决定利用这块地进行建设,挖掘机首先要对山体进行平整。前日,挖掘机挖着挖着,“觉得撞到了什么东西,又挖了几下,几块青黑色的砖混合在红泥里散落满地。”现场一位工人说,砖是从一处看起来像墙的地方掉下来的,似乎数量还不少。胆大的工人走上前查看:这些青黑的砖排列整齐,砌出一个约半人高、呈长方体的小房间,从其中一处墙角破裂处看进去,一具已经发黑的尸骨就躺在里头,旁边还散落着一块约盘子大小、青绿色的东西。与此同时,在旁边的工友们也发现了几段约有半米宽的干枯“树干”出现在泥土里,有些外面还包着白色的泥土。其中一段“树干”已经被挖掘机的铲子砸开,尸骨赫然在目!专业捡尸骨的人也不敢动手“工地上出古尸了!”很快工人们都围了过来,大家断定,“树干”其实是棺材!数了数,足足有六副之多!这些棺木每具约有两米长,外表混合着泥土看起来像枯死的老树干,从破口处看得出,上面其实刷了红色。意识到可能是古墓,施工方负责人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看样子还有可能会下雨。山头上散落着棺材的碎片,有些破损严重的,尸骨已掉落在地,连红泥都盖不住森森白骨。难道就让其暴尸山头?不知道是谁提议先把这些尸骨捡起来,找个坛子装着。这一提议得到大家的同意,但是谁来捡?现场十多个中年男子,面面相觑,没人动手。最后,工人中一位约30岁、个子不高,看起来很瘦弱的男人站了出来。他叫小马,拉着一位老乡,捡了两具。“每碰一下就浑身发抖,天太黑了我也不敢再捡了。”捡完后,为了表示吉利,工头特地给他们包了个红包。那剩下的尸骨怎么办?无奈,工头打电话,叫来一个专业捡尸骨的人,连夜收拾。最后一共从6副棺木里,捡出了7副尸骨,“其中一个是夫妻合葬墓。”而收拾到角落那个青砖砌成的墓室时,即使是专业捡尸骨的人也不敢动手了,只从里头拿出那个呈现出青绿色光芒的东西,还有一个沾满泥土的古钱币,由专人保管起来。考古队将对古墓进行进一步发掘昨天上午,工人们在清理山头时,又发现了5副“树干”棺木。加上前日的7副尸骨和青砖墓中发现的尸骨,这个面积不超过300平方米的山头上,已经发现13具尸骨。昨天下午,仓山区博物馆工作人员邀请福建省考古队队员高健斌一起到现场察看。高健斌说,呈现青绿色光芒的东西是一面铜镜。从形状上看,这个铜镜类似葵花,应该属葵形镜。而且中间有个铭文,虽然铭文上沾着泥土,但大体能看出形态,是南宋时期常见的一种。高健斌说,青砖建成的是一个墓室,前面的一个墓室已被铲坏。从剩余的墓室看,上面还压着平整的石条,是南宋墓葬常用的形式。虽然目前还找不出这个墓的墓志铭、墓碑,也不能确定墓主身份,但基本可以推断这是一个南宋时期的墓葬,对于研究福州地区的宋代墓葬文化,具有研究价值。至于其他几副像“树干”的棺木,他推断,属于近代墓葬,考古价值不大。目前,铜镜和古钱币已由仓山区博物馆带回保管,考古现场由殡仪馆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保护。仓山区博物馆已着手邀请福州市考古队对古墓进行进一步考古发掘。专家解读福州曾出土两座宋代古墓都在城北城南发现宋代古墓并不常见目前,福州考古史上有两座比较重要的宋代古墓,位于福州七中的黄升墓和茶园山的夫妻古尸墓。这两座墓地无一例外都出土了精美的丝织品,震惊了当时的考古界。虽然两个墓葬的保存方式不同,但都位于城北。而此次发现的南宋古墓位于城南,很少见。此处曾为民国时期公共墓地福建省文史馆馆长卢美松说,根据历史记载,民国时期,这里就曾作为公共墓地而存在。因而他推断,那些类似“树干”的棺木,应该是在民国时期埋在此处的。但这里为何会出现一座南宋时期的墓葬?对此卢馆长表示不解。他说,从地理位置上看,城北地势较高,城南比较靠近江边,古人下葬讲究选取穴位,背山面水以示风水好。因而从常理上推断,城南出现古墓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而公墓的选择则没有这么多的风水讲究,一般是选择郊外地区即可。难道这里从南宋时期开始就作为公墓存在?这也没有得到文献资料的支持。这个疑问只能等解开墓主身份之谜之后破解。出土丝织品可能性不大卢美松说,殡仪馆所在的山头虽然还查不到名字,但这块地叫做湖边村。从地名上推断,这里历史上曾有过大湖,因此泥土中含水量较高,按理说不利于尸体保存。而从黄升墓分析,墓地所在的山头叫做浮仓山,相传当时闽王王审知就将粮仓构筑在此山头,四周围着东湖,且由于山头较高,泥土相对干燥,有利于粮食保存。此地无意中形成的相对干燥的环境,也有利于尸体保存。黄升墓中的丝织品,也因此都保留了下来。而茶园山夫妻古尸墓中,都出土了丝织品。因为这两具尸体都浸泡在水银中,利用化学原理进行了保护。这次出现的宋代古墓,可能地处湿润之湖边,从目前看还未发现棺木,也不排除曾遭过盗墓。但卢馆长认为,从自然条件分析,这里不利于丝织品保存。福建省考古队队员高健斌则认为,对比这三座宋代古墓,黄升墓的形制最高,选材用料最好。因为黄升父亲是福州人黄朴,南宋绍定二年状元,曾任泉州提举市舶使,掌管南宋外贸大权。黄升在当时算是官宦之后,自然墓室形制不低。而茶园山的夫妻古尸,虽然目前只能断定男尸是当时的武将,官阶未定,但也属于官宦,因此墓室形制也挺高,随葬品丰富。从目前这座南宋古墓看,覆盖在顶上的麻石,石质并不是最好的,因此高健斌推断,可能墓主的身份不是很高。而当时丝织品属于比较好的陪葬品,估计后期出土的可能性也不大。但挖掘这座古墓最大的意义在于研究南宋时期的生活习惯,目前出土的铜钱、铜镜都是线索,且宋代墓葬陪葬品中还经常出现随葬的寿山石俑。因此,后期的挖掘很有必要。

你指的是芜湖东北周村牛角山吧?

这个地点应该就是天门山西路莲塘新村的小周村那,还有一种说法牛角山在现方特欢乐世界所在地(老看守所)那

另外有说法在芜湖市鱼市街 24 — 28 号院,但那在芜湖东北。我觉得前者更像

2010年7月15日《新华日报》刊登一篇文章《高淳“周氏宗谱”和周氏祠堂》,文中的《砖墙周氏宗谱》是一部修于南宋的周氏家谱,宗谱里说:“后汉舒城公瑜仕吴,为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卒于巴邱,还葬芜湖东北周村牛角山。”这与《芜湖县志》中记载“城北周村铺,吴设守冢户”相近。

芜湖周瑜墓,安徽省芜湖市鱼市街 24 — 28 号院内有一墓,为圆形土冢,面积约为 200 平方米 ,封土高约 2 米 ,墓周有少量太湖石,世居居民传为周瑜墓《三国志 ·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记载:“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遒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权素服举哀,感动左右。丧当还吴,又迎之芜湖,众事费度一为供给”。《图书集成·职方典》载周瑜墓在芜湖城北周村铺,东吴时并置守家户

梁克家(1127年3月17日-1187年7月24日 ),字叔子,福建晋江(今泉州)人。自幼聪敏,勤奋自励。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中状元,授平江府签判,历秘书省正字,著作佐郎。淳熙八年(1181年),召除醴泉观使。淳熙九年(1182年),拜右丞相,封仪国公。同年,修成《三山志》。淳熙十三年(1186年),进封郑国公。淳熙十四年(1187年),梁克家病卒,追赠少师,谥号文靖。

南宋丞相梁克家的故居在哪里

故居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中宅·丞相梁克家宅》:丞相梁克家宅,在旧县学东。按:县学,宋·绍兴中在今府学东。《闽书》:绍兴二十九年秋讲堂下池产双莲,系梁克家肄业之所。是年,文清首选,明年廷试第一。是梁宅,是在旧县学之东。淳熙四年,县学移行春门内,即今府署。明·洪武初,乃再移今所,则梁宅在府学东,不在今县学东也。乾隆府、县《志》但曰:在县学东,欠明。故增一旧字。

旧县学即今泉州东街第一医院址。旧县学东为今金池巷,其地即梁府园林,今还留有池塘(金池遗址)。金池巷直通相公巷,因梁克家两度为相,故名。

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为梁克家立状元坊、郡守姚宪为梁克家立衮绣坊。(《泉州牌坊》)

瑞莲堂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中古迹·瑞莲堂》:瑞莲堂,在州学讲堂之右,为梁克家肄业所。(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秋,堂下池产双莲,守辛次膺以诗纪瑞。是年,公首选。明年,廷策第一。不十年,至宰相。乾道七年(1171年),林教授罱ㄋ固茫额曰‘瑞莲’。嘉定十六年(1223年),立文靖公祠其中,教授张叔椿为记。淳v九年(1249年),陈教授伯圭重饰。今废。

读书处

石狮蚶江石湖塔(六胜塔)下有梁克家读书处。(《泉州史迹·六胜塔》)

梁克家的的墓地在哪

梁克家墓

梁克家赐葬泉州城东梁相山,今草邦水库东侧,俗称五虎朝金狮穴。(《泉州古墓· 梁克家墓》)

浙江有哪些名人古墓特别值得去?

“寻墓中国”系列问答第二篇来了,这次我想谈浙江。 除了陕西和河南等这些 历史 过于厚重的省份以外,浙江应该是我探访过的古墓资源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