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公园路十景简介
温州公园路位于温州古城东南面,全长580多米,公园路的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蕴藏了温州老城的历史记忆和历史文化,是温州文脉的发祥之地。温州公园路的十景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公园路十景公园路位于温州古城东南,全长580多米,东西走向,古时称县城隍巷。作为以前“东庙”的故地,这里不仅有古代温州最高学府——孔庙,还有古城墙、中山桥、东山书院、飞霞洞、池上楼等历史遗存。
景点介绍斗城遗韵
这里将成为温州古城墙展示的标志性文化景观,这是展示温州斗城格局、城墙建造历史和工艺文化的区域。
相传古城营建之初,东晋堪舆大师郭璞正好寓居温州,于是请他来卜建郡城。郭璞登上现在位于古城西北角的郭公山,见瓯江以南“数峰错立、状如北斗”,于是连城内五山,筑城墙,加上城外四座山,以地上的山体来对应天上的北斗星象,因此温州古城也被称为“斗城”。
濠河泛月
有东护城河、中山桥等,将形成公园路东入口文化景观区。
东护城河,古时也叫“东城濠”,北濒瓯江,东边护城河长576丈,南边利用温瑞塘河,长500丈。是温州现在留存下来依然保持得较为完整的护城河体系,目前是一条断头河。
中山桥:1930年前后,为动工兴建中山公园,华盖山至积谷山的一段城墙被拆除,为方便交通,在华盖山南麓护城河上架建一座石拱桥,即中山桥,连接公园路。如今的市区公园路、五马街、禅街,曾一度分别被命名为中山东路、中山中路和中山西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环城河周边改造的需要,温州旧城东边的护城河一部分被填掉,改造成环城东路,仅留下如今中山公园东侧的河道,架设在护城河上的中山桥也不得不拆除。
华盖洞天
华盖山,因山体形态像古代帝王出行时所乘坐的车辇上的伞盖,故得名。华盖山曾经被唐代的道书《洞天福地》列为“天下第十八洞天”,山上留存有许多和道教文化相关的古遗迹,如资福寺、东瓯王庙、炼丹井等。有三生石、五粒松、青牛坞、蒙泉诸胜,大观亭、却金亭、临望亭、玉华亭、双烈亭等历史遗存。
儒英咸集
“儒英坊”差不多就在现在的县学前(南起公园路,向北转西至兴文里止)。
拿“县学”作字面解,其坊间的书香墨迹便可知一二。所谓县学,即是一个城市的最_等学府。在古代温州,县学在元、明、清诸代均有修建或扩建。由于当时县学前的书卷气浓厚,来来往往的大多是衣冠楚楚、满腹“四书五经”的秀才,可谓儒家英才荟萃,县学前被取名为“儒英坊”。
城南旧事
旧事的南洋照相馆,有讲述张爱玲与温州旧事的中山旅舍、有记录温州呈现温州七十余年历史变迁的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大楼,以及反映温州古巷、民居风貌的花园巷和郑氏民居。
南洋照相馆,创设于1939年,是温州市区最受群众欢迎的摄影“三家店”之一。
府学儒风
有温州府学文庙旧址,是温州古代历史文化遗址,又是温州古代教育的发祥地。
温州教育源远流长,早在东晋太宁初年(323~325)就建立永嘉郡学(府学)于华盖山麓,这是浙江省地方发展史上最早的一所府学。
城隍曲韵
南戏台,北照壁。城隍曲韵,人声鼎沸,再现当年城隍盛况。县城隍殿,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鹿城文史资料》记载:“庙前有月池,场地宽阔。清末民初温州尚武京剧设此,为温州培养了一批名角。”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办过南市戏院、公共游艺场,放映过**,东南剧院曾设于此。
开元问禅
建于东晋太宁二年(324)的崇安寺,是温州目前有历史记录的最早寺院,唐时改名“开元寺”,大概范围为新华书店、东南大厦、兴文里这一带。据考证,张璁和曾任礼部侍郎的王瓒曾客居寺中。1903年前后,养正学堂办在开元寺旧址。
瓯医溯宗
浙南地区首家西医院——瓯海医院旧址。
瓯海医院是本地热心公益人士杨玉生、吴璧华、潘_宗、黄溯初等发起并捐资创办的浙南地区首家西医院。这里原是辛亥革命老人黄颂英的父亲——晚清举人的宅院旧址,人称举人院。温州瓯海医院系地方民办医院,自创始至1949年,共办了28年。
九柏峥嵘
在绣花铺伪装下开展革命通讯工作的新四军通讯处。
1938年,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七团队从温州平阳山门出发奔赴前线投入抗战洪流,当时的新四军通讯处就设立在公园路九柏园头的魏宅和黄宅。作为瓯绣能手的温州通讯处主任周饮冰在黄宅开了一家绣花铺,对外以店老板的身份掩护开展革命工作。
瘦金笔势迥超伧,纸敌澄心白似银。”这是清代诗人戴文隽对温州蠲纸的赞叹。对于这朵温州手工业史上的奇葩,在创立温州学之际,我觉得有几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澄清。 温州蠲纸始于何代?有人认为始于唐代,其根据是周辉《清波别老》:“唐有蠲府纸,凡造此纸户,与免本身力役,故以蠲名。”但是,唐有蠲府纸,并不等于温州蠲纸始于唐代。蠲免力役,是我国古代对贡品的一项优惠政策,其权限在朝廷。迄今为止,并未有史料证明,唐代温州已产纸并成为贡品,故上述说法难以立足。那末,温州蠲纸究竟始于何朝?明人姜淮《岐海琐谈》卷十一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温州作蠲纸,洁白紧滑,大略类高丽纸。吴越钱氏时,供此纸蠲其赋,故名。”也就是说,温州蠲纸始于五代吴越(907—978),当时钱氏立国,有权要求温州贡纸并蠲赋。此后,宋、元相袭其制。 温州蠲纸止于何时?有人引光绪《永嘉县志》卷六《物产》:“《宾退录》:‘明开局于瞿溪,差官监造。何东园太守虑其病民,用计潜浊其水,制纸转黑,乃以地气改迁,奏罢。”此因爱民盛心,但少此佳纸,殊为可惜耳。“证明温州蠲纸止于明代,其结论是对的,但论据是错的。”《宾退录》是宋人赵与时所撰,宋代人怎能知道明朝的事呢?据笔者考证,所谓《宾退录》的引言,出自《岐海琐谈》卷十一(但最后一句应为“奉旨勘实,方获除免。”)姜淮所言,光绪《永嘉县志》在引载时有误。由于何东园(文渊)于明宣德五年至正统元年任温州太守,故准确地讲,温州蠲纸止于明宣德、正统年间(1430—1436)。 温州蠲纸以何为原料?对此,现存温州地方史料尚未作出明确回答。但是,据笔者考证,温州蠲纸的原料应为嫩竹。其依据有三:一是宋《芸局秘书》:“制纸之料,蜀以麻,江浙以嫩竹,北土以桑皮,剡溪以藤,海人以苔”;二是“中、晚唐的时候,竹子开始在南方成为造纸的原料,并且得到迅速的发展”(陈美东主编《简明中国科学技术史话》),“北宋初年,江浙一带和福建已经都用嫩竹造纸,竹纸的产量和质量都有大幅度提高”(同上),温州当不例外;三是温州竹类资源丰富,“石竹,夏笋味甘,可为纸。”(明王光蕴《万历温州府志》卷五《食货·物产》),此外还有“猫竹、苦竹、淡竹、慈竹、竹、方竹、水竹、筋竹、竹、紫竹、斑竹、竹、佛面竹、棕竹、桃枝竹、公孙竹、凤尾竹、雷竹、箬竹。”(同上),故嫩竹为温州蠲纸的原料应在情理之中。嫩竹经石灰浸泡、捣碎后制得纸膜。 温州蠲纸如何制得?现今人们多提清《乾隆温州府志》卷十五《物产》中引《康熙温州府志》的所载之法,其实,早在明代王瓒等撰《弘治温州府志》卷七《土产》对此已有详细记载,这也是现存温州方志中对温州蠲纸制造之法最早的记载。其文为“蠲纸其法用镪粉和飞面入朴消(硝),沸汤煎之,俟冷,药酽(浓)用之。先以纸过胶矾,干;以大笔刷药上纸两面,再俟干;用腊打,如打碑,法粗布缚成块磨之。”即先用镪粉、面粉、朴硝煎制成药液,再将纸膜经过胶矾、干燥、刷药、再干燥、上腊、打光等复杂而又严格的工序,以保证蠲纸的品质。 温州蠲纸有何历史地位?有人称,温州蠲纸为浙江古代名纸之一。此话不错,但不准确。宋代《清波别志》指出:“士大夫喜其(温州蠲纸)有发翰墨之功,争捐善价取之,一幅纸能为古今好尚,殆与江南澄心堂等。”宋人程亦于《三柳轩杂记》中道:“东南出纸处最多,此(温州蠲纸)当为第一焉,由拳皆在其下。”《广舆记》还云:“蠲糨纸也,洁白坚滑,过于高丽。”江南澄心堂纸、余杭由拳纸、高丽纸均为当时国内外名纸,可见温州蠲纸当为其时国内外名纸之一。《宾退录》卷十引王存等撰《元丰九域志》,北宋元丰间(1078—1085),全国岁贡“纸四千张,越、歙、池各一千张,贞、温各五百张。” 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亦称,南宋纸“优质产品的种类很多,重要的有四川的麻纸、温州的蠲纸、平江的彩笺等。” 温州蠲纸为何停产?上文《岐海琐谈》已提及,但不全面。温州蠲纸停产的主要原因,其一,权贵求索挫伤纸农的生产积极性。早在宋代《三柳轩杂记》已指出,温州蠲纸“然所产少,至和以来方入贡。权贵求索浸广,而纸户力已不能胜矣。”元、明代就更重了;其二,污染环境、影响纸质。《岐海琐谈》称:何东园“潜施计,变其水,制纸转黑,以地气改迁奏闻。”这岂不是欺君大罪?一个州官敢如此做吗?更何况,朝廷还要派官“勘实”!而常识告诉我们,造纸业是污染环境严重的行业,温州蠲纸的生产自五代至明宣德间长达400多年,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对污水加以处理,故水转黑影响纸质是必然的,其结果是导致温州蠲纸这朵奇葩的凋谢。
温州公园路十景简介
本文2023-10-13 18:39:2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46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