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的有趣的风土人情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2收藏

徐州的有趣的风土人情,第1张

  花鼓 大鼓 渔鼓

  徐州花鼓,又称“二人鼓”、“打花鼓”、“花鼓舞”、“叮响花鼓”、“花鼓小锣”、“打干梆”等,是流行于苏鲁豫皖间的一个曲艺种类(花鼓也曾在一些地区发展为戏曲、舞蹈的艺术形式)。

  “花鼓花鼓,打锣敲鼓。女顶彩球,男挎花鼓。蹦蹦跳跳,有文有武。追根溯源,晋朝有祖。”这是徐州一代民间流行的歌谣,可见花鼓在徐州的盛行还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呢!徐州铜山黄集一带还流传着这样的口头语:“黄集人,两头俏;开口就是花鼓调。”黄集人对花鼓更是有所偏爱。

  徐州花鼓在漫长的发展、衍变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且名称各异。其活动范围以徐州为中心,流派有东、西、南、北之分。东路称“苏北花鼓”,西路称“河南溜”,南路称“皖北花鼓”、“砀山花鼓”,北路称“徐州无弦梆”。

  花鼓的音乐由唱腔与伴奏两个部分组成。先期的花鼓,只用鼓或梆子伴奏,演唱中只能击节,不能节制旋律;后期发展成为戏曲时,才有丝竹乐器的伴奏,同时音乐曲调方面也有较大程度的发展变化。

  花鼓音乐曲调有平调(又称玉调)、平调娃子、平调羊子、寒调、寒调娃子、寒调羊子、常调、花调、会调、苦调、翻调、货郎调等。音乐声腔系五声音阶与七声音阶并用,一戏一腔,很有特色。鼓的打法,有文打、武掏。文打多为板眼分明、节拍规整的慢板、中速唱段;武掏多为伴奏动作所用,又分上掏、下掏、左掏、右掏、前掏、后掏、立腿掏、旋转掏、跳跃掏、翻滚掏等。

  徐州花鼓的文学部分由韵散两种文体交织而成。韵文入曲歌唱,几首常用词牌各有自身的特定词式。词式受音乐曲调框格的严格限制,在句式、字数、押韵等方面,均须服从曲调。散文即说白,与一般曲艺类别中的散文无多大差异。

  在演出形式上,可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多变,如一人坐唱式、二人走唱式、歌舞式及戏曲式等。衍变为舞蹈、戏曲等表现形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在徐州地区流传下来的花鼓曲、剧目有数十种。

  徐州大鼓,又称淮海大鼓,是流行于徐州乡间的一种常见的曲艺种类。

  说起大鼓在徐州的流传,要追踪到“郝沮”。郝祖名郝大通,元朝人,与丘处机等同拜重阳王真人为师,修炼于宇海之嵛山。丘处机被渔鼓艺人尊为丘祖,号称“丘祖龙门派”;郝大通被徐州大鼓艺人敬为郝祖,自称为“郝祖华山派”。也有“大鼓自渔鼓发展、变化而来”的说法。一般大鼓艺人都能说唱渔鼓,两者同根相联也未可知。

  徐州大鼓的伴奏乐器是一面大鼓、一副钢板。大鼓扁圆,两面蒙皮,置于竹竿撑起的鼓架上,一敲咚咚响,传之遐迩;钢板形如两片半月,于食指、中指、无名指之间夹了,指摇手晃,叮吟作响。大鼓以坐唱为主,唱到激昂处,也有站起身来手舞足蹈的。

  徐州大鼓的唱胶粗犷、高昂、豪放,颇具地方曲艺持色。其表现金戈铁马、龙腾虎跃的动人场景尤为擅长,足可让观众惊心动魄。

  其唱词形式,为上下句的诗赞体,偶句押韵,唱起来琅琅上口。也伴有说白的散文。板式有五鼓三板、垛板等,鼓的套数有“紧急风”、“四击头”、“水底色”、“风穿牡丹”、“凤凰三点头”等。

  徐州大鼓的书目有《精忠岳飞》、《三国》、《水浒》、《响马传》等十数种。

  渔鼓,又称道情。原为道士宣传教义或歌颂道家思想的乐曲,以后渐用于募化,而流传民间。据说,徐州渔鼓由河南传入。

  上文已谈到,渔鼓艺人尊丘处为“丘祖龙门派”。例如著名曲艺家高元钧即为“丘祖龙门派”的第十九世孙。徐州一带较著名的渔鼓艺人还有魏兴歧(绰号魏傻子)、裘本月、娄邦俊、朱元才、郑良怀等。

  渔鼓是用三尺左右的圆竹简,外敷油漆,一端用猪或羊的护心皮或鱼皮绷蒙做成的。演奏时左臂斜抱鼓(约成45°斜角),用右手中指和食指扣击,发出“嗡铿”之声。左手持简板,鼓与板相互交叉或同时击敲,以配合说唱。简板的尺寸、质地各有不同,一般以竹木制作,长者约五十公分左右,短者约二十五公分上下。说唱时,可根据不同情节或情绪的变化,产生快慢不同的节奏。一般叙事,以中速较多,每分钟约七十二拍左右。鼓与板相配合,板以重拍为主,通常以五鼓三板进行伴奏。

  人们多称渔鼓艺人为“先生”,因他们要穿长袍马褂。演出之前,“先生”催响渔鼓,听众来得差不多了,然后开书。说唱时,坐唱为主,兼有站立和走动。说、唱结合,讲究赶板、夺词,叙述故事时则强调情、气、神的表现。

苏北大鼓书女艺人名单有孙洪英、陈玉梅、金京京和刘玉珍。

1、孙洪英:江苏省大丰区人,被誉为“苏北大鼓第一女唱将”。

2、陈玉梅:江苏省盐城市人,曾多次获得全国大鼓比赛一等奖。

3、金京京:江苏省宿迁市人,被誉为“苏北大鼓第一才女”。

4、刘玉珍:江苏省东台市人,是东台市大鼓剧团的著名演员。

西河大鼓在演唱过程中,形成了北口、南口、小北口等三个支系。

北口,流行于白洋淀以东以北地区,代表人物为马三峰(安新县段村人)、朱大官(文安县人)、王振元(艺名“毛奔“,新城县人)、王再望(艺名“转眼王“,雄县人)均是西河调的名家。其中尤以朱大观最负盛誉,他在艺术上有很多创造,并带了不少门徒,形成了河北省中部农村一支庞大的西河体系。

南口,流行于高阳、博野一带,代表人物为马瑞景弟子。经过几代说书艺人的演艺和改进,博采众艺之长,西河大鼓的结构更加严谨规矩,同时又演化出许多新唱腔,大大增强了其艺术性和表现力。

西河大鼓不断发展,逐步形成赵(玉峰)、朱(化麟)、王(振元)、马(连登、增芬)、季(德全)等流派,为西河大鼓的艺术发展开创了新路。“赵派”西河大鼓在北方广大城乡有一定影响,唱腔多借哼音,字郎韵圆,刚劲华丽,表白层次清晰,情理细腻,身段、架功动作借鉴于戏曲,又源于生活而创作运用,说、唱、作程式得当,形成独特的表演方法,鲜明的艺术风格。。

苏北大鼓在睢宁扎根传播并发展,因睢宁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故在鼓板演奏和说唱技艺上,有别于其它鼓书的独特内容。

演出形式多为一人表演。一面书鼓,两片月牙型钢板的伴奏乐器,有说有唱,并带有手、眼、身、步的表演,全由一人完成。艺人以表为主,以唱为辅,以说表反映艺人真功夫,有“讲清故事、刻画人物、描写环境,千斤道白四两唱”之说。叙事说理,轰轰烈烈,一人可调动千军万马;一展歌喉,淡淡平平,深切道出人间真情。长篇大书,百唱不厌;言情小段,歌颂模范,教育民众面广深远。

鼓书内容以演唱历史故事为主。苏北大鼓在解放前至“文革”前,均是以说唱大部头历史书目为主,俗称“蔓子活”。有“说不完的呼杨将,唱不完的岳家军”之说。鼓点起时,说尽前朝兴亡事,钢板响处,唱透人间悲欢情。其主要书目有《响马传》、《刘公案》、《说岳全传》、《并吞六国》、《前后七国》、《杨家将》、《薛家将》等经典曲目。其内容大多是历史征战故事,历史通俗演义等,其中大多富有人性化的口头文学或描绘波澜壮阔的历代开国史,或叙述悲欢离合的儿女家常事,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唱腔委婉动听,是祖国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遗产中宝贵的一部分。 演出形式多为一人表演。一面书鼓,两片月牙型钢板的伴奏乐器,有说有唱,并带有手、眼、身、步的表演,全由一人完成。艺人以表为主,以唱为辅,以说表反映艺人真功夫,有“讲清故事、刻画人物、描写环境,千斤道白四两唱”之说。叙事说理,轰轰烈烈,一人可调动千军万马;一展歌喉,淡淡平平,深切道出人间真情。长篇大书,百唱不厌;言情小段,歌颂模范,教育民众面广深远。

20世纪90年代,几乎所有集镇逢集时都有宿北大鼓艺人设场表演,群众誉之为“集胆”。使用宿迁地方方言演唱的苏北大鼓,一人多角,有说有唱,表演者左手打两块月牙板,右手击鼓,说白时不用板,有时击鼓,唱篇时击板敲鼓。

雅俗共赏的苏北大鼓唱腔粗犷,唱词严谨,讲究平仄相对、优雅和谐、结构规范,尤其讲究“扣帽”(悬念),情节扣人心弦,多为战争场面为主,一场书大扣子套小扣,小扣连大扣,一个扣子还未解开,另一扣又套上,使听众始终扣在书的情节之中。苏北大鼓无固定乐谱,各地艺人按自己所处区域的语音特征,唱腔各异,但基本唱调有四句调、垛子口(快流水)两种。

苏北大鼓以长篇书目为主,据统计,长篇传统书目有280多种,新编剧60多种,是苏、鲁、皖、豫地区群众喜爱的曲种。

 我把戏曲压缩包传到百度附件了,你查找你的提问附件

点击压缩包下载。 直接下载,没有密码

 满意请选为满意答案

手机提问的用户查看。请要用网页版查看下载

大鼓,是一门古老的语言艺术。说大鼓的艺人在说故事的时候,除了精于唱、念、做、打,还必须按故事中生、旦、净、末、丑出场的道白说唱,有时腔调还要模仿故事中男女老少的声调,并伴之与人物身份相匹配的神情和举止,能表演得绘声绘色,入木三分,达到让听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境界。曾繁荣于解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的鲁南大鼓,流行于鲁南、苏北、豫东一带,时至今日,这门颇具乡土韵味的民间艺术已经濒临失传的境地。

  在枣庄市薛城区陶庄镇,笔者有幸见到了从事鲁南大鼓演艺40余年的褚思全老师。老人自14岁开始跟随老艺人张子玉学习说大鼓,年轻时行走在鲁南乡间陌里,一个鼓架和一个直径30厘米的大鼓,怀里再揣一副鸳鸯板,这些家什就是他养家糊口的工具。只见褚老师摆好他那已经搁置6年的大鼓,正襟危坐在椅子上,左手捏着鸳鸯板,夹在指头缝里上下打击,便叮叮当当地敲出清脆的响声,右手持鼓槌子,凝神屏气击打大鼓三五下,嘣—嘣嘣—嘣嘣嘣,开始说起久违的鲁南大鼓,字字清脆,声声刚健……

  鲁南大鼓主要流行于泰安以南淮河以北的广大乡村和城镇,演唱形式多为单人坐唱,唱腔吸收了鲁南地方戏的特点,在唱法上形成了音色刚健的“卧嗓”和音质柔润的“立嗓”两派,演唱时没有丝弦伴奏,演员右手执鼓槌子击鼓,左手操鸳鸯板击节演唱。据褚思全老师介绍:鲁南大鼓除兼有山东大鼓的特点外,还借鉴了安徽大鼓的艺术表现手法,鼓点儿有开场用的“凤凰三点头”和在演唱中变化运用的“长流水”、“倒卷帘”以及板点儿“珍珠串”,曲调简单,通俗易懂。过去都是坐唱,很少有边说边表演的。上世纪50年代后期对表演形式进行了改革,改为坐唱和站唱相结合,增加了人物动作的附带表演成分。唱腔属板腔体,一般分头板、二板、三板、快板等板式,唱腔粗犷、豪放,富有山东大汉的韵味。唱词中多数运用鲁南方言俗语,其开头腔是用头板或类似头板的二板起腔,速度慢,尾音长,板起板落,咬字狠、吐字真、落音重,字密声促,善用顿音,其旋律似说似唱、自然流畅,有时在说的过程中,为了便于群众听懂,唱中加叙,同时还要加上旁白。

  鲁南大鼓传统曲目繁多,主要是短篇,唱白相间,有些短段只唱不说,最常表演的长篇有《东汉》、《八马英烈》、《银河走国》3部。短篇尤为丰富,以《三国演义》题材的唱段最多,有《火烧赤壁》、《三顾茅庐》、《六出祁山》等30余段;其次是《红楼梦》题材的唱段,有《刘姥姥进大观园》、《元春省亲》等10余段;《水浒传》唱段有《拳打镇关西》、《武松打虎》等10余段。另外,褚思全老师还有一些根据民间故事编写的唱段以及由其师傅编撰的《子玉兰草》唱段等,共计70余段。

  现在,鲁南大鼓已经作为一个时代的音符渐渐湮灭在娱乐文化相对丰富的今天,但它作为民间传统文化的一种,如何更好地予以保护和继承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在物质文化极其丰富的今天,人们对各种艺术的欣赏情趣发生了转变,青年一代追求时尚的娱乐方式,乡土的曲艺表演缺少了竞争力,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在我们的视野中逐渐消失,然而使人不能忘怀的是说大鼓艺人行走在乡间陌里的风景——一种岁月越老、越弥足珍贵的记忆。

徐州的有趣的风土人情

  花鼓 大鼓 渔鼓  徐州花鼓,又称“二人鼓”、“打花鼓”、“花鼓舞”、“叮响花鼓”、“花鼓小锣”、“打干梆”等,是流行于苏鲁豫...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