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姓付欲寻根本求姓氏起源或付姓家谱
据有关专家证明,“付”与“傅”是同一姓氏的不同书写方式。
“付”是“傅”的白字。
这是历史动荡和文字改革(简化)所致。
由于建国后中国文字改革在某些方面还不成熟,因而在户籍管理和各类档案中出现了“付”姓的书写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民众也接受了“付”变“傅”的替代。
实际上,在姓氏的表述上,这是完全错误的。
从文字学上考证:
“傅”,字从“人”,起初有逐渐相传之义,后意会为辅助、教导。
本意上讲,“傅”字起源于氏族社会末期,是新兴奴隶制社会的产物,与“赵(赵)”字同时诞生。
“傅”,是贴身于奴隶主的高级仆人,就是当今从教授到家教、以及白领主管一类的角色;而“赵”,则是贴身于奴隶主的高级侍卫,就是当今警卫、保镖、保安一类的角色。
作为奴隶主,当然希望得心应手的大奴才代代相传地为自己服务,“傅”字便应运而生,及至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当今社会因之。
作为姓氏,则主要源于官职称谓。
“付”,字亦从“人”,起初是人与人近距离传递物品之义,后意会为给予、支付,交给,后延义到涂、搽、符合、归附、附着等。
第一个渊源
源于妫姓,出自殷商时期名相傅说,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相传,自从盘庚将商王朝的都城迁至殷墟(今河南安阳)以后,商王朝只是兴旺了一个很短的时期,等到商高宗武丁即位时,国势衰微,武丁决心振兴朝纲,可是举目朝中,却找不到一个能协助他改革国政的大臣,一直为此忧虑。
后来,武丁在一个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叫说的人,那人的背有点驼,身穿粗麻布衣,胳膊上栓着绳索,状如囚徒。
梦中神人说:“这就是你要找的圣人!”武丁醒后,令人按梦中说的模样画成图像,命群臣四处寻访梦中的圣贤,结果在虞、虢交界的一个叫“傅岩”(今山西平陆)的地方找到了那个叫“说”的北虞奴隶,便将其带到朝中。
因为他居住在傅岩,“故遂以傅氏之,号曰傅说”。
后来,傅说果然兢兢业业地帮助武丁治理朝政。
傅说执政以后,修政行德,使商王朝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还在征服洪水泛滥时因发明“版筑法”而闻名遐迩。
他尽心竭力辅佐武丁,武丁在位五十九年,在说的辅佐下,使其在位期间成为商王朝后期的极盛时期,武丁也因此被誉为“中兴明主”。
在傅说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傅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傅氏正宗。
傅氏族人大多尊奉傅说为得姓始祖。
1955年文字改革简化之后,该支傅氏一族有误改为付氏者。
第二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黄帝裔孙大由的封地傅邑,属于以国名名为氏。
远古时期的黄帝有个裔孙,叫大由(唐侯丹朱之子),他曾被封于傅邑(今山西平陆),还建立了古傅国。
在大由的一部分后裔子孙中,有以国名为姓氏者,称傅氏,世代相传至今,是最古早的傅氏一族。
1955年文字改革简化之后,该支傅氏一族有误改为付氏者。
第三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末期赖国族人,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据家谱文献《赖氏族谱》的记载,春秋末期,赖国(今日河南息县包信镇)在周景王姬贵七年(公元前538年)与傅阳国(复阳国)一起被楚国所灭,赖国君主的族人和一些国人恐为当时的楚灵王芈围所害,为避祸及,便将赖氏改为罗氏、傅氏、复氏等。
故而,至今仍有赖、罗、傅三家联宗之说。
1955年文字改革简化之后,该支傅氏一族有误改为付氏者。
第四个渊源
源于姚姓,出自舜帝之后裔所建傅阳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姓源》的记载,在上古时候曾有一个诸侯国,叫傅阳国,有的史书上亦称其为“复阳国”,故址在今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涧头集镇西南候塘村,“城周十余里,中据土山”。
据典籍《国语·郑语》中的记载,傅阳国为商王朝大彭国陆终所封,姚姓,为陆终第四子。
这个古国在春秋时期因孔子之祖孔纥(字叔梁)曾在此地作战,并以双手勇托溃落的傅阳城门框、掩护士兵和民众撤退而闻名遐迩。
傅阳国后在周景王姬贵七年(公元前538年)被楚国所灭,其后,该地区的住民中有以古傅阳城名为姓氏者,称傅阳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傅氏、复氏、阳氏,世代相传至今。
1955年文字改革简化之后,该支傅氏一族有误改为付氏者。
第五个渊源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鄂尔克特氏,亦称额尔德特氏、鄂尔特氏,蒙古东方三部落之一,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黑龙江地区。
后有满族、达斡尔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ErketHala。
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鄂尔克特氏多冠汉姓为傅氏、鄂氏等。
1955年文字改革简化之后,蒙古族傅氏一族有误改为付氏者。
第六个渊源
源于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文献《广西 及 寺》记载: 傅氏,先世系 人,随万葛思应唐王之求来中国参与平定“安史之乱”,后留居中国,进入广西。
傅氏始祖宏烈于明末清初由江西来任广西提督军门,又于清顺治十六~十九年(公元1677~1680年)任巡抚,殉职后葬于临桂旧村滚狮岭(一称滚子岭),后裔定居于旧村,成为傅氏一族。
1955年文字改革简化之后, 傅氏一族有误改为付氏者。
如今, 傅氏族人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河北等省区。
第七个渊源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族八大姓》记载:
⑴满族傅佳氏,满语为Fugiya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福宁额(今黑龙江虎林)等地。
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
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傅氏。
⑵满族傅锡哩氏,满语为FuciriHala,世居苏克特依卡伦(今新疆巩留吉尔格郎哈拉木苏克村),后所冠汉姓即为傅氏。
⑶满族富察氏,亦称傅察氏、蒲察氏、富查拉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富尔察部,金国时期称蒲察氏部落,以部族名称为姓氏,满语为满语为FucaHala、FucalaHala,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所冠汉姓即为傅氏。
⑷满族福塔氏,亦称付哈氏,满语为FutaHala,汉义“绳子”,世居长白山地区,后多冠汉姓为傅氏、福氏等。
⑸满族富尔库鲁氏,亦称富勒库噜氏,世居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后有人改汉字单姓为傅氏。
⑹满族富勒哈氏,亦称富尔哈氏、富勒察氏、富勒洪阿氏、富勒瑚氏,满语为FulhaHala,汉义“杨树、布施”,世居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后有赫哲族引为姓氏者。
清朝中叶后,多冠汉姓为傅氏、富氏、杨氏、付氏等。
⑺满族郎佳氏,满语为LanggiyaHala,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海西女真,世居辽阳、吉林一带地区。
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有满洲正白旗将领郎佳·升,以乾清门行走往军营协剿川、楚地区的白莲教,在镇压白莲教起义过程中骁勇善战,清嘉庆皇帝十分欣赏他,特赐号巴图鲁,擢蒙古副都统,并赐改名为傅升。
在傅升(郎佳·升)的后裔子孙中,皆称傅氏,世代相传至今。
⑻满族敷辰氏,满语为FucenHala,世居黑龙江流域两岸地区,后所冠汉姓即为傅氏。
1955年文字改革简化之后,满族傅氏一族有误改为付氏者。
第八个渊源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太傅,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太傅,亦称师傅,简称傅,历为王朝总教之师,负责教导君王、太子、王族子弟百般学问。
各公爵、伯爵诸侯国亦设有太傅之官位,为中央王朝的巨摩之一。
到了三国时期的曹魏王朝,开始为各封王设置师傅一名。
到晋朝时期,因为要避晋武帝司马师之名讳,去“师”,单称“傅”。
到了隋朝时期,有意改晋制,单称为“师”。
到了唐朝,又单称为“傅”,官秩为从三品,相当于今天的副部级。
到了元朝时期,王廷之傅称“太师”,各王所属之傅称“师”。
在历代太傅、师傅、傅、太师、师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傅氏,人数甚多于上述“正统”之傅氏,世代相传至今。
1955年文字改革简化之后,该支傅氏一族有误改为付氏者。
第九个渊源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傅御,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傅御,是两周时期辅佐王政之官的名称,与冢宰(太宰、宰相)地位相同。
在典籍《诗·大雅》中就记载:“傅御者,贰王诏事,谓冢宰也。”
在傅御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傅氏,世代相传至今。
1955年文字改革简化之后,该支傅氏一族有误改为付氏者。
第十个渊源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傅相,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为亦各封王设置了丞相,由中央王朝派遣。
到了汉景帝刘启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汉景帝改称其为“傅相”,以与中央王朝的宰相有别。
在傅相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傅氏,世代相传至今。
1955年文字改革简化之后,该支傅氏一族有误改为付氏者。
第十一个渊源
源于官位,出自两汉之脊新莽时期官吏傅丞,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在西汉末期,王莽成功篡汉,建立了新王朝。
王莽特为太子设置了四位老师,其中之一即为傅丞,亦称“太子傅丞”,官秩如同大夫。
其他三位为师疑、阿辅、保拂,由当时学识、为人、武功、技艺最高的人担当。
当时,王莽以大司徒马宫为师疑,故少府宗伯凤为傅丞,博士袁圣为阿辅,京兆尹王嘉为保拂,史称“四师”。
西汉更始元年(新朝地皇四年,公元23年)农历9月,王莽被商人杜吴所杀,新朝灭亡。
其时,曾担当傅丞的宗伯凤家族门人纷纷迁逃避难,其中有以祖上官称为姓氏者,世代称傅氏至今。
1955年文字改革简化之后,该支傅氏一族有误改为付氏者。
第十二个渊源
源于官位,出自元朝时期官吏傅尉,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元朝初期,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在中央 仿汉朝制度,为属下诸王设置了“王傅”之官,总领诸位王爷部下诸事。
在王傅之下,按王爷名数设有傅尉、司马,分管文政武事。
傅尉的权力仅次于王傅,位在司马之上,下属有府尉、府丞、府吏、府役等,活动范围限于王府辖域之内,不得越界。
到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执政以后,整个大元帝国有四十五个王,但只有三个王府设有“傅尉”之职,即宪彻不花王爷府、也不干王爷府、斡罗温孙王爷府,其他诸王的相应官员仅称“府尉”,地位要比傅尉低一级。
元朝灭亡后的明朝初期,北元政权中仍有王傅、傅尉之官。
北元政权在明朝大将蓝玉的打击下于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灭亡之后,有王傅、傅尉的后裔子孙纷纷改汉姓,其汉语及文学修养皆非常好,比明朝那些汉兵要高明得多,因冒汉族,以避兵祸。
此后多称傅氏,为今蒙古族傅氏的重要姓源之一。
1955年文字改革简化之后,该支傅氏一族有误改为付氏者。
大由、傅说、宗伯凤、傅宏烈、郎佳·升。
商朝从盘庚将商都迁至殷墟以后,只兴旺了很短的一个时期,等到商高宗武丁继位时,国力已经很是微弱。
武丁决定振兴朝纲,可是朝中却找不到一个能协助他改革国政的大臣,为此他一直忧虑。
一日晚,武丁梦见了一个叫说的圣人,此人状如囚徒模样,却口称腹有良谋,武丁笑醒后,命人按梦中模样画成图像,四处寻访。
结果在一个叫付(傅)岩的地方找到一个叫说的奴隶,他们把他带回朝中。
说给武丁提了不少关于治国方面的建议,武丁便任命说为宰相。
说执政以后,修政行德,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武丁在位五十九年,在说的辅佐下,商朝后期达到了极盛,武丁也因此被誉为“中兴明主”。
因说曾居于付(傅)岩,所以称他付(傅)说,付(傅)说就成为付(傅)氏的得姓始祖。
付(傅)百一郎、付(傅)念九郎:南宋初迁居福建汀州上杭县治,其三世孙念九郎,后自邑治迁县南之白砂,为上福建付(傅)氏始祖。
付(傅)诩、付(傅)正:世居清河,唐朝由郓徙越。
始迁祖付(傅)正,宋初迁居山阴荷湖。
为山阴荷湖付(傅)氏始祖。
付(傅)晓俞、付(傅)胜霖:北宋大臣,世居须城城山,建炎南渡迁义乌。
十一世孙胜霖,为避元兵人侵,由豫章西洛村迁居润洲城南塔山,为始迁祖。
为润洲付(傅)氏始祖。
付(傅)盛梅:付(傅)百一郎十七世孙,清雍正间由上杭迁居衢州府西它县通仙门外三十四庄沧。
为沧洲付(傅)氏始祖。
付(傅)元午、付(傅)嘉祥、付(傅)仕和:原居福建龙岩州铜镖村。
十世孙嘉祥,于明清之际由龙岩迁居江西瑞金县上陶。
嘉祥子仕和,由瑞金转迁金堂、简州,最后定居于在都北玉局,为江西始祖。
付(傅)逵、付(傅)启远:居南城厚坪。
始迁祖付(傅)启远,清康熙三十六年由常山江家堡迁须江,初住邑之吴村上庄,继移家嘉湖荒塘尾,终居淤头庄达塘边。
付(傅)宝:唐僖宗光启间避地人闽。
为武荣付(傅)氏始祖。
付(傅)如锦、付(傅)子良:原居义乌壹门,其子子良,南宋初由壹门迁居金华雅付(傅)。
为金华付(傅)氏始祖。
付(傅)奕、付(傅)晓俞、付(傅)恩齐:唐邺县人,其十七世孙晓俞之子恩齐者,宋室南渡时迁居浙省鄞县鉴桥。
为鄞县鉴桥付(傅)氏始祖。
付(傅)仲一、付(傅)茂二:世居鄞县付(傅)家,子茂二,宋咸淳间因避疫徙居五乡契,为始迁祖。
付(傅)伦、付(傅)雄、付(傅)平:北宋自义乌云黄山稽亭里徙居邑之青岩,至孙雄,析居虞陵;曾孙平,又徙钟墟,与住表岩者合称三大派。
为义乌青岩付(傅)氏始祖。
付(傅)鹏、付(傅)崇学:唐贞观间由闽中莆田迁义乌,定居县前二十五步,建壹门,鹏二十二世孙传至崇学。
宋末避元兵,自壹门分迁邑这左溪塘、上铜塘、稠岩。
为壹门付(傅)氏始祖。
付(傅)熹、付(傅)雄:世居清河,东晋时由南阳巫仕乌伤,遂家焉。
始迁祖付(傅)雄,宋嘉佑间由义乌双林析居龙祈之虞陵。
其裔有名藻者,仕明为翰林编修,晚年还乡创建杜门书院。
后因以地名。
为杜门付(傅)氏始祖。
付(傅)继宗、付(傅)绍一:世为中原人,金人减宋,裔孙南迁越中,至十一世孙绍一,元末由余姚龙泉乡迁邑之孝义乡,为本支始迁祖。
为余姚孝义付(傅)氏始祖。
付(傅)六翁、付(傅)巍:五季由义乌迁居山阴县荷溪,十一世孙巍,南宋末避兵乱由诸暨直埠再迁萧山横山之阳,为始迁祖。
为萧山付(傅)氏始祖。
付(傅)逵:先世清河人,唐末同信州铅山迁抚州南城,至其孙,别为仁义礼智信五大支,又阅二十一世,时当明季,礼房下思义、思能、思诚、思美、思玉兄弟,信房之量盛,先后由南丰迁来龙游,分居北乡之等地。
为龙邱付(傅)氏始祖。
付(傅)荣右:明洪武四年由江西丰城徙居湖南醴陵县堂宾卫。
为醴陵东乡尚宾付(傅)氏始祖。
付(傅)廷鹤:字兴旺,明正德二年丁卯六月初三日未时生,万历十一年癸未十二月初五日申时没,葬湘阴录水霞徐虎山袁树觜丑山未向兼癸丁有石志墓图。
子一:大学。
为宁乡付(傅)氏始祖。
付(傅)德厚:世居江西省临江府新喻县凤巢岭石山里。
元配:罗氏。
子二:崇道;崇宏。
为邵阳付(傅)氏始祖。
郡望
北地郡:战国时期秦国置北地郡,治所在义渠(今甘肃宁县),统领甘肃旧宁夏、庆阳、平凉、固原、泾州诸府州地。
西汉时期移治到马陵(今甘肃庆阳),统领甘肃旧宁夏、庆阳二府之地。
东汉时期又移治到富平(今宁夏吴忠);东汉末期其地曾被划入羌胡辖境。
三国时期曹魏国沿置,治所在泥阳(今陕西耀县)。
隋朝时期的北地郡,治所在今甘肃省宁县。
清河郡:西周至春秋中期以前先为卫国之邑,后为齐国所占,成为齐国邑地,位于山东菏泽汲堂河一带,因水草清茂,古代齐国人称其为清河。
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改置清河郡,后屡改为国,汉元帝永光年间(公元前43~前39年)后期为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
东汉改为国,移治甘陵(今山东临清),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县至山东省博兴县、临清县一带地区。
元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市及枣强县、南宫县各一部分、山东省临清县、夏津县、武城县及高唐县、平原县各一部分地。
到了明朝时期,清河县改归京师广平府(今河北大名)管辖。
此后直至清朝时期,清河县隶属于直隶省广平府。
民国初期,清河县初属直隶省冀南道,民国三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为大名道,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直隶于河北省,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初划属河北省十四督察区。
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9月,中国 创立了冀南区抗日根据地,清河县为其辖地。
民国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8月晋冀鲁豫边区成立,辖冀南区,清河县为冀南区十三专区。
抗日战争胜利后,于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11月清河县改属冀南区二专区。
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9月华北人民 成立,晋冀鲁豫边区即行撤销,清河县随冀南区二专区归属华北行政区。
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 成立,清河县划归河北省衡水专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河县人民 由城关迁驻葛仙庄。
于1952年11月7日撤销了衡水专区,清河县改隶邢台专区。
1958年4月28日撤销邢台专区,清河县归属邯郸专区;同年12月20日,撤销清河县并入南宫县。
1960年5月3日又撤销邯郸专区,清河县境随南宫县归邯郸市辖。
1961年5月23日,复设邢台专区,南宫县还属。
同年7月9日,恢复清河县建制,仍隶邢台专区。
1970年邢台专区改为邢台地区,继辖清河县。
1993年7月,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改由邢台市管辖。
堂号
北地堂:以望立堂,亦称义渠堂。
清河堂:以望立堂。
兴商堂:商朝武丁时刻想振兴自己的国家,但缺乏贤人帮助。
一天夜里,他梦到圣人来到他面前。
这位圣人名“说”,治国的本领很大。
于是武丁就画了那圣人的像,命许多人去找,结果在付(傅)岩找到了一位做泥瓦匠的奴隶,正在那里筑墙,他很像武丁梦中见到的人的模样。
他就是付(傅)说。
人们将他请到朝廷,他后来果然帮助武丁振兴了商朝,是历史上的名宰相。
由来: 是出于虢氏声转的姓。古代姓氏的产生,有一种方式是以居住的地方为姓氏,郭,就是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住在这里的人以这个为姓,这就是中国最早的郭姓,在夏禹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所以说中国最早的郭姓出自今天的河南。郭姓还有一支来源,即虢国遗民。虢国是周期分封的姬姓诸侯国,于公元前687年被秦所灭。由于古代“虢”,“郭”字音不相同,却是通用的,所以后来虢氏便转而为郭氏。春秋战国时期,郭氏除居住在今天的河南,山西,陕西省以外还迁到了山东,河北。汉朝时,郭氏有一部分人迁到江南。汉代以后的较长时期内,太原(今天的山西)一直是郭氏的发展繁衍中心,此外,郭氏在汉代又有居住在今天的内蒙,甘肃,四川,安徽的,唐朝初与唐朝末,河南郭氏有两次向福建迁移。宋朝的高宗赵构南逃时,大批中原人随之逃到江南,住在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两广,其中也有不少姓郭的人。西汉有河内轵县(今天的河南济源)以“任侠”闻名的郭解;三国时有颍川阳翟人郭嘉,是曹操的重要谋士;西晋有哲学家郭象;东晋有文学家,训诂学家郭璞;隋末有山东农民起义首领郭方预;唐代最著名的郭姓人物是华州郑县(今天陕西华县)的郭子仪;五代时,有在951年后汉时称帝的郭威,建都汴(今天的河南开封),国号周,历史上称为后周;北宋有画家,文学家郭忠恕,山水画大师郭熙;元代有天文学家,水利学家,数学家郭守敬,明代有画家郭诩;近现代最著名的郭姓人物是,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社会活动家郭沫若。郭姓是当今中国第18大姓,拥有人口占汉族人口的1%以上。
第三节 郭氏族谱总叙
(宋淳熙元年 1174年)
传(解说经文的文字)云:“盛德必百代。”祀有后也。《书》(《尚书》云:“以亲九族”,圣人云:亲亲(亲爱亲族),则诸父(同宗族叔伯),兄弟不怨,休戚相关,是谱之不容缓叙明矣。吾族肇自黄帝,万派(流水)浮天,而蔚启人文,开自姬周。垂峰发地,而凝成祀堙(原字左为“礻”旁),荷山川之灵,传于虢叔,丕(光大之意)箕裘(克承父业)之绪。逮乎(到了)子仪,家声永振,奕叶(累世)生贤)。衍螽斯之庆,仰鹰扬之休,(子孙象螽斯一样繁衍众多的喜庆,人们都敬仰郭氏家族象雄鹰飞扬一样的美好),班班云仍(此字原佐边为“礻”旁),莫与京者,其惟我郭氏乎!(福泽绵延,没有能同它相比的,恐
怕只有我们郭家吧!“仍”,福。“京”,大。)虽虢叔分土,见并于晋,然明德之后,必有达人。(虽然西周文王姬昌之弟虢叔曾分封领地,虢国在春秋时被归并于普国,然而他的有光明德行的后代中,必定有显达之人。)故燕有郭隗,汉有光禄大夫郭广意,冯翊(京都
左部地区)太守郭孟儒;隋有金州司仓郭履球,唐有凉州司法郭昶,美原县主薄赠兵部尚书郭通,寿州刺史郭敬之。始生子仪,生而儇伟,技艺绝伦。和平忠厚,宽以待人。已酉登武举科,历升大宪,累扬休绩。后拥强兵上将,诏书征之,无不即日就道。谗谤不行,恩遇日
隆。任中书令(即宰相。重大政令由中书省取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出将入相(出朝为将帅,入朝为宰相),功盖天下,位极人臣。故史书断曰:千三百六十余年,(郭子仪)一人而已。赞曰:“完名高节(完美英名,高风亮节)。”胡致堂(史学名著《资治通
鉴》著名注家胡三省的号名)曰:汉唐将相所难能者,子仪能之。勋业卓冠一时,精忠光照千古。八子繁衍,遍于天下。江右庐陵吉水(吉安)之墟,建有九庙十宗焉。举凡郭氏,孰(谁)非(不是)其苗裔(后代)耶?吾故奉子仪公为鼻祖(始祖)焉。夫子奉子仪公为鼻
祖者,犹孔氏删书,断自唐虞(从尧舜开始断代)之义云耳。当八子挺生,有入而为王朝卿
士者,有出而就侯旬藩封者(不久就封为藩王的)。东西南北,代不乏人。派别支分,聚处
(聚居)为难。苟不联以牒谱,曷以彰本九族之义(何以显示同一根本的郭氏九族的意义呢
)?爰是(因此)谋诸族众(谋议之于同族众人),罔(无)不乐从。愧无作谱之才,敢云
(说)坐视。既为名臣之后,讵(怎)得(能)旁观?倘宗支(宗族支派)不斩(断),宁
(愿)受一字之殊。世泽(祖先恩泽,权位财产等)长灵(长久有灵验),敬敦(诚)九族
之众,因集《世系图》、《名臣表》、内外传,而纂之。庶(几乎)开卷了然,某为某公之
后,某为某公之裔。彰明较著,灿若列星。是则小子(修谱人的谦称)之愿也,是则小子之
志也。至图支条列本末分房及各公(对成年男子的敬称)所传,俱附于后,兹(现在)不赘
叙。
大宋淳熙元年(1174年)春正月既望日(16日)后裔孙禧元敬撰(本文写于900多年前,系
原木刻版,较为珍贵。原文未断句,今断句并作注刊出)。
第四节 郭氏旧谱序(宋欧阳修撰 1071年)
余赏参参诸家之谱牒,考氏族之源流,盖自黄帝以来,子孙分国受姓,其得姓则一,而后别
为氏者则殊。有以先王之谥而为氏者,有以所居为官司而为氏者,流衍派别,鲜有能辨其氏
族之源者也。溯其流则可以知其源,寻其枝则可以知其根,余因历览传记,而知其概矣。按
郭之先,本出周室王季之后,为文王卿士,功在王室,藏于盟府,封于虢,时称为虢公。周
惠王时,杀子颓有功,遂得虎牢以东之地,今城皋也并酒泉焉。后为晋所灭虢公合举其族,
出奔京师,子孙多就城郭园池而居,因以为氏。虢,郭氏之源也,故京师有东郭市,西城池
,皆以此也。后有郭隗者,客于燕,卒复燕,昭王得士,实自隗始。汉兴郭氏浸盛,有曰蒙
,曰亭、曰忠,皆高祖功臣,均封列侯。忠生迁,迁生长,长生萌,世居颍川,故今有五望
焉。汉室既东,郭氏鼎盛,太原、河南、颍川、东郡、冯翊是也。其声著者曰泰,字林宗,
屡举有道不就,雅尚沮高,为世所慕。又有仕于晋者曰璞,洽闻博物,尤深阴阳卜筮之学,
不从王氏之变,遂殒其身。迨至季唐,郭氏尤盛。有曰知运者,多军功,封太原郡王。最显
者曰子仪,世居华州,以武举屡有大功,进封汾阳郡王。生八子:曜、旰、希(左有“日”
旁)、出(左有“日”旁)、晤、暧、曙、映,皆为显宦,孙多人,锐、锋、钢、钊、奇、
从、,万为超擢。唐未兵乱,五季扰攘,以故子孙分适他国,所至皆以汾阳为封郡望,此汾
阳郭氏之攸始也,岂非以先王之谥为氏者与?抑岂非以所居之官为氏者与?……
大宋熙宁四年辛亥仲秋,观文殿大学士太子少师欧阳修拜撰。
第五节 湘阴郭氏家谱叙(曾国藩撰 1857年)
郭君伯琛,编次家谱,以谱例示予,自其姓氏源流与族望之所由分,枝派之所由衍,考
之史策,征之杂纪,验之时代,多所发明,盖谱牒之学废缺久矣。欧阳氏有言:姓氏之出,
其来也远,谱图之法,断自可见之世谱。郭氏者,盛叙华阴间,见诸家谱,援引比次以相侈
尚,察所著录,容有舛焉。郭氏出自姬姓,伟矣。虢、郭古义盖通,《春秋》称郭公,《国
语》称郭靖君,当时已叙为郭族姓之著,岂待侈陈哉。伯琛为是谱,祥其信,阙其疑,文成
而法具,事备而旨明,斯可谓雅达精揽者也。自予师东下,伯琛相从往来吴楚之交,四年倦
而归,将休息乎京师,又以其日月之暇,汇为是编,夫年代之谬悠,人事之迁变,古牒散亡
不复见者,可胜慨也。仁人孝子,怆乎兵革之方兴,搜辑其可见者,祖考以是凭依,子孙以
是相属,固不敢且重乎。伯琛之为功郭氏,予尤有愧焉。用是推明其意以著其略,使凡为谱
者,于兹取法,庶几有知之者。……
咸丰七年春二月汀乡曾国藩叙
第六节 郭氏南谱简介
郭氏自同州(陕西大荔)司马公(郭)徽至詹事(詹事,管皇后,太子家事的官)公仲恭,
代居于西谱矣(世代居住在西谱记载之地)。詹事公子,中丞瞿,避黄巢乱,徙金陵(江苏
南京),金陵徙(江西吉安)太和龙泉乡十善镇隐仪岗,是为南迁。生枢密廷嵩,徙符竹,
生司空洪霸,洪霸生文进,文进生副使(郭)整。后以孙太常(卿,礼部主管官)、集贤(
殿名,文人学士居处)二公,显名于朝,更名冠朝副使,其冠朝始祖,今中丞公子孙绳,绳
处太和万泉县,所居成仁里。迄今,冠朝与符竹荐溪下绎层溪,五族世居。
第七节 郭氏西谱简介
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姬发)封文王弟虢叔于西(虢),虢仲于东虢。西虢地在郑(陕西
华县)、虞(山西平陆)之间。平王东迁(周平王由西安迁洛阳),夺虢叔之地,与郑武
公、楚庄公起陆浑(本在瓜州即甘肃敦煌一带,汉时始在河南嵩县置陆浑县)之师伐周,责
王灭国,于是平王求郭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属太原郡,故城在山西定襄县境),号曰郭
公。虢谓之(称之为)郭,声之转也(是由于声调变化)。因以为姓。汉有郭序亭,曾孙光
禄大夫(郭)广意,寿州(后汉扬州,隋寿州,地在安徽寿县)有神道碑,广意生冯翊(郡
治在陕西大荔)太守孟儒。子孙自太原阳曲徙冯翊。后魏有同州(陕西大荔)司马郭徽、弟
进徽。司马公生大将军郭荣,郜国公郭弘道生郭广敬。郭履球为金州司仓参军,生隋凉州郭
昶,昶生美原(一作源),(源)生郭通,(郭)通生寿州刺史郭敬之,(郭)敬之生汾阳
王子仪,转徙华阴(陕西)。自序亭至子仪而居阳曲(山西定襄),由阳曲徙冯翊(陕西大
荔)、华阴,皆陕之西也。此“郭氏西谱”
第八节 汾阳族谱
族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一向被列为与正史、方志互为表里的三大历史文献,也是炎黄
子孙寻根问祖的重要凭据。郭氏族人向有尊祖敬宗、慎终追远的传统。加之族大人多,枝柯
遍布,历代撰写的谱牒卷帙浩繁,数量众多,据《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统计,流传下来的郭
氏家谱多达100余种。山西社科院家谱研究中心,保存的郭氏家谱有30多种,散落在全国各
地和民间的郭氏家谱当在数百种以上。由于郭氏为历代名门大族,不少姓氏学著述中,都有
关于郭氏的专门记述,为郭氏族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文献,是郭氏族人寻根问祖的血
缘凭借。汾阳族谱是郭氏族谱中最全面、最有代表性的一部族谱。
一、明汾阳(广东潮汕南阳)郭氏族谱序(永乐十八年 1420年)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粤之有生之初,不知其几千载,亦不知其几千百人。后世子孙不修
其谱,何以知其本乎?夫族之有谱,犹国家之有史鉴也。列其宗支,修其世系,撮其源流,
纪其事实,上自始祖而至于曾玄,下逮中兴之祖而臻于云祁,如螽斯之蜇蜇,麟趾之振振,
皆兴尊祖敬宗之心以别亲疏隆杀之分。然郭氏之由胚胎周文王之弟西封于太原,迄乎唐郭子
仪仍封于汾阳,而后以汾阳为郡也。故郭氏之祖,前自兴化莆田仕宦吾潮,秩满不归,卜宅
创业潮阳而居焉。宣省始祖公派下四房:长房居玉浦之溪内;次房分于举练都之铜钵盂;三
房守祖之直浦之竹桥;四房居贵山都之南阳。分而言之,实由一本贯于万殊;合而言之,固
知万殊原于一本。古有族谱之书,经宋金之争雄,罹元末之兵燹而失其传矣。中有收存谱系
,或详或略,或朽或蛀,如荆璧之遭焚,神剑之沉渊,良可痛哉!予在京师回家省祭,有同
姓之子孙七世孙连兴八世孙希祜等赍旧谱造予蜗庐,恳陈为其重修。予喟然叹曰:“予生于
数百载之下,而欲讲明于数百载之前,亦已难矣!”噫,山不导不知起自昆仑,水不导不知
来自碣石。固知族属莆田。由知宋之莆田魏塘郭孝子支流余裔,越宋而元,越元而今,遥遥
之萃胄,济济之云祁。既修斯谱,宗族俱载于斯,昭穆备列于斯,亲疏之分明矣,缌功之服
别矣。视万人由一身,敬祖宗于千古。山墓之所疆界之,业列记上祖,事实之中难尽纪录。
故谚有之曰:“未有潮阳,先有何郭。”讵不信欤?视彼他族,大有径庭矣。予之管见,才
学疏浅,固辞弗获,遂书以为郭门儿孙代代之所鉴云。
永乐十八年二月初五日同邑儒士出身除翰林院检讨郭张善撰。
二、汾阳再序(1485年 成化21年)
水之千流万派本乎一源,木之千枝万叶本乎一根,人之子子孙孙原乎一祖。夫水之不
本乎源,知何处而来?木之不本乎根,知何树而萌?人之不原乎祖,知何族而出?盖人生堪
舆间而黍为三才者,岂可不重其本乎?然人之姓氏何?姓统其祖考之所出,氏别其子孙之所
由分。
粤今而观郭氏之姓萌自周文王季弟虢叔受封于虢,故以郭为氏,而郡纪太原焉。其后
支流余裔之远宦游多方,星居四海,不可胜纪。逮唐之郭子仪子孙繁多,贵显朝廷而封为汾
阳王,而子孙复以汾阳为郡也。自唐迄今流传不泯焉。
然考郭之鼻祖甫由兴化莆田列仕来潮,秩满不归,观潮阳山水之钟灵,地土之膏腴,
爰相直浦竹桥创业而居,为食墨焉。故有一房卜筑直浦之溪内;二房分居举练之铜钵湖;三
房守祖直浦之竹桥;四房另居贵山之南阳。有子孙蛰蛰之盛,不可以一二计,是乃远茂族
也。
始祖致政三一公中兴于宋,积累之多,绩业之盛,继继承承列于数世修谱牒。逮元末
群雄角逐之秋,四方鼎沸之际,谱系罹其兵燹,遂失其传焉。呜呼惜哉!近年以来七世公连
兴暨八世公希祜等请于同邑翰林院检讨郭张善重旧谱而润色之。今有九世孙伯刚思其后裔
未修,会族侄宏昭等为增进焉。庶见本末详明,长幼叙于斯,贤否纪于斯,生死载于斯,孰
为父子,孰为伯叔,孰为兄弟,孰为堂从,井井然其有条,秩秩焉其不紊。父祖以上,上有
冠冕蝉联者,有编为什长者,有举为耆英者,有怀才抱德者,有随业耕隐者,济济焉!彬彬
焉!
观夫南山之上致政公之石坟,安厝蛇山之首而与龟山相会,樟翁郁,柏桧阴森,乃知
丘陵四围之所在也。游中郊之下犹知竹逸公祭享之所需也。所以尊祖敬宗尤见端本澄源,人
伦以之而美,风俗以之而厚,岂曰小补云吁!掬泉而寻脉,摘果而思枝,正予所谓水源木本
之由,岂不重于祖乎?予之才谫能薄不敢敷张,依旧谱缵新以增之,可为郭门子子孙孙永为
矜式云。尔岁
成化二十一年(1485)岁次乙巳八月朔旦揭阳后学儒士余文升恭肃敬书
三、续修汾阳(广东潮汕南阳)谱序(正德五年 1510年)
粤稽郭氏宗谱,肇自后稷,其来远矣。迄今有唐郭令公者,佐唐中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
位极人臣而众不嫉,封于汾阳,则汾阳之郡基于此矣。厥后嵩公自光州固始迁于福建福州长
乐建立祠堂,奉郭令公香火,乃入闽之始祖也。裔是以后始迁仙游碧溪,继迁莆田巍塘。时
有义重公客钱塘,闻母丧,跣足二千里,昼夜哭不绝声,及抵家就壶山下聚土为坟。甘露下
降,白鸟驯集,时蒙朝廷诏立祠堂华表双阙旌异。侄浩公出仕于广,秩满不归。时相竹桥胜
概,左有青龙,右有白虎,山有秀丽之休,绿水有潆洄之美,遂筑室而居焉。公生四子:长
房居直浦之溪内;次房居举练之铜钵湖;三房守居祖业之竹桥;四房分居贵山之南阳。历代
以来,子孙蕃衍,家道富饶,方兴而未艾也。近日从莆来潮到南阳相访,留宿数日。宗叔文
德文彬顾谓余曰:“吾家宗谱昔经元兵煨烬之余首末无存。闻子世居莆田巍塘,知之必精,
愿子为我修之。”于是惟命是从。只因旧谱而增益之,或求之于长房二房,或求之于三房四
房。某讳某字,无所不稽;某娶某行,靡所不录。由是本末详明,始终俱备,如水千流万派
本乎一源,木之千叶万枝本乎一根,使后之为子孙者得以睹其本而知其末,探其始而知其终
,未必无小补云。
有诗为赠:
入闽广东隔疆场,千里远来水陆长。昔究令公肇固始,今稽宪长出莆阳。一庚一咏诗千首,
半醉半醒酒满觞。寄语儿孙须广学,高攀月桂姓名香。
正德五年腊月望日福建兴化莆田巍塘宗侄郭子美顿首拜书
四、郭氏复修谱序(1762年)
礼,莫大于尊祖,德,莫先于亲族。而所以维持尊亲之意者,端赖有谱法焉。然则谱可
不修乎?溯吾族所由来,出自王季(即周太王之子季历)之子虢叔者,实有彀德(美德),
乃文王之弟,武王之叔父,成王(姬诵)之叔祖父。建国命民,因谓之郭。盖 “虢”即“郭
”。高诱《战国策》注云:郭,古文虢字也。参之《晋语》及蔡邑作《郭有道》(郭泰)碑
文》皆可考焉。迄今虽支分派别,棋布海内,历世数千年,而因流穷源,犹之溯河源于星宿
海也(犹如到星宿海去追溯黄河源头)。故自春秋战国及西东汉晋以来,代有名人,如曰
隗、曰亭、曰忠、曰璞等,未易殚(音单,尽)述。而汉季(末)建宁时有讳名泰,字林宗
者,诞应天衷,聪睿明哲,妆文武之将坠,振微言之未绝。委辞召责,保此清妙,实太原介
林人也。数传至唐玄宗时,乃笃生子仪公,忠贯日月,功盖天下,再造王室,历相数君,尊
尚父,封汾阳忠武王。终纲目千三百六十二年,一人而已。
夫汾阳王,世居太原,故或以太原名郡,或以汾阳名郡,具实一也。虽士大夫不得祖诸侯则
,而在唐多显宦,有由来矣。粤稽汾阳王至七世在徽,谪守庐陵(吉安),困家邑之望云
门。八世广国公晖,始徙邑之麻冈。适南宋理宗宝庆元年,十五世弥劭祖,自麻冈率子姓昆
弟徙湖南,原非一处。或居邵阳,或居湘乡,或居益阳,或居安化。而邵祖卜居新邑(新化
,属益阳)青石街,至今有郭家井为记,而祠堂如故,翔、清、海、晚四祖。而我祖海公,
其后就田亩于珂溪。故五峰村及杨横、白溪,同为一大河流,九派其出一源,至今为世宅
焉。余生也晚,夙闻身其伯父,质学兼优,有功于谱,奈英年早逝,有志未逮,可深惜哉!
爱是细阅著述,学通今古,考核,明其谱序,应居弥祖金幼考之,余复何言哉?但以重事者
之嘱,忘其固陋,窃其绪余以附诸公之尾。俾(音比,使)后之人,因为求义,上以尊祖,
下以亲族,虽百世不忘也。夫是为序。
乾隆二十七年壬年岁十四世裔孙庠生自天申之氏敬撰
注:
周太王即古公澶父,生太伯、虞仲、季历(王季);季历生姬昌(周文王)、虢仲、虢叔;
文王生武王姬发、周公姬旦。
郭子仪(697-781,即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至唐德宗李适(音瓜)建中二年,享年84岁),
生于唐中宗朝、玄宗朝之说,都不确切。华州郑县(华县)人。以武举累官至天德将军使兼
九原太守。公元755年,安禄山叛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击败史思明。肃宗即位,任关
内河东副元帅,配合回纥兵收复长安洛阳,因功升中书令,后进封汾阳郡王。代宗时,仆固
怀恩叛变,纠合回纥土蕃攻唐,他说服回纥统治者与唐联兵以拒吐番。德宗即位,尊为尚父
,罢兵权。
《汾阳郭氏族谱》原稿系四川省蓬溪县天福镇郭少荣保存乾隆三十六年年木刻本。长约一尺
三寸,宽约九寸,厚约寸余。脚边蛀损,左下角每页约缺七字。抄稿二百七十页,共约七万
字。每页中缝小字注明《汾阳郭氏族谱》,某地某公世系;开基某公均有竖排大字,每房、
派或旁派均有横眉大字。
五、汾阳郭氏族谱序(1771年)
切思: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国无史,则今古之政治泯;传家无谱,则前后之世系莫考。
溯郭姓所由来,肇自轩辕(黄帝),始于帝 (高辛氏),乃后稷(周朝祖先)之裔,虢叔
之云仍(后代)也。盖太王(周朝先王)生季历,历生(周文王,姬姓)昌、虢仲、虢叔,
至武王(周武王姬发,文王之子)克纣称王,国号周,封同姓仲于古虢城(宝鸡)东,叔于
古虢城西。再传至书,始赐姓郭。越百世而轶起者,继自子仪,先居太原,有功于唐,封王
于汾(忠武王)。夫汾水出自太原,后世之以汾阳名郡者,实始于此。子仪生八子,皆位列
朝班。由周、汉、晋、唐及宋、元、明间,豪杰叠出。食爵在朝者,难以枚举。自在徽,由
汾阳迁居金陵,为吉州刺史(江西),遂居吉之地。后,子蛑卜居(江西)庐陵麻冈,为一
世之祖。迨(音代,到)十五世孙,南宋弥劭任岳府尹(岳阳知府),于丙戌宋孝宗年间,
自麻冈徙新化(汉长沙国益阳县,清时隶属湖南宝庆汉零陵郡、唐邵阳郡),卜居南门青石
街,开井为记。而(劭)子千一公居石坳而续翔;千二公居梅树 而续清;千三公则徙居(
广西)桂林;千四公居珂溪而续海(珂溪在汀西土家苗族州);千五公居三尖峰续晚。至今
郭家井,芬芳人口,且祠堂灿列。翔、清、海、晚四大房,每年轮流礼祭。今谱告竣,条分
缕悉,班次井然,无非令后人开卷一览本末,皎若日星。宗功祖德,支派了如指掌。从此百
十万伟世不啻(音赤,只也)今日也。其后子孙有贤智,起而复修者,庶(音树,差不多)
不忘仁人孝子之意焉。今四大房同心修谱,因此备书用。是为序。
时乾隆三十六年,岁在辛卯(1771)仲冬(11)月吉旦(吉日)重刊。
《汾阳郭氏族谱》原稿系四川省蓬溪县天福镇自称郭子仪公44代孙郭少荣保存乾隆三十六年
年木刻本。
第九节 电视片《郭氏与汾阳王》解说词
这茫茫一片承载着母亲河黄河的丰厚的黄土地,深植着我们华夏民族的根,是我们炎黄子
孙的老家。在这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大家庭里,有一支至今仍繁衍生息、香火不绝的名门
望族郭氏。
做为黄河的子女河,汾河流域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这里,诞生了中国许多古老的姓
氏,郭氏就在这里起源。据史载,郭氏本出周天子的本家姬姓。还在遥远的西周时期,武
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后来,平王东迁时,又封虢叔裔孙序于太原。虢即郭,声之转也
,号曰郭公,此后因以为姓,至今已有三千多个春秋。
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虢”字也许已成了天书上的一个符号,然而,对于郭氏后裔们来
说,它的份量又是那样的重!因为今天郭氏的一切都是从这个始祖地里孕育出来的。
僖公二年夏,晋献公先灭掉了虢、虞,之后便迁其民于汾州。《太平寰宇记》载:“虞、虢
二城,相传晋灭虞、虢,迁其人于此,筑城以居之。”如今,当年被迁而来的虢、虞后裔仍
然繁衍生息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虢叔是郭氏开宗立姓的始祖。今天汾阳的虢城则是虢叔正宗后裔的
聚居之地。太原是郭氏的得姓之地,汾阳则是郭氏的根之所在。
自从郭氏得了姓,于是便有了一代又一代姓郭的儿孙后代,便有了许许多多的名人志士。后
汉大司农郭全,东汉名士、虢叔四十二世孙郭林宗都是郭氏的骄傲和荣光。当郭氏传至五十
三代时,诞生了一个叫郭子仪的巨人,功高德昭,声名显赫,在郭氏家族史上谱写了最辉煌
灿烂的篇章!这个被史学界称为“功盖天下”的一代名将虽生在陕西华州,可他却是个地道
的太原人,只不过在北周时他的祖先郭进被派到华州做官而使他生在异地罢了。子仪公始以
武举甲等补左卫长史,累迁至朔方,节度使,天下兵马副元帅,兵部尚书、赐爵汾阳郡王。
古人曾这样赞叹道,郭令公古今之一人,以其身系社稷安危30年,历时玄宗、肃宗、代宗、
德宗四帝,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德泽后世,恩被汾阳……
天保末年,郭子仪率朔方军进军河东,收复云中(大同)、马邑(朔州),大败安禄山,为
平息安史之乱立下了不朽的功绩。如今人们都知道郭子仪一生中这段最精采的华章,而对郭
子仪在汾阳的那段堪称绝唱的岁月却知之不多。公元763年,一场由子仪公的一个叫仆固怀
恩的部将发起的兵变震撼了还没有从“安史之乱”的沉重打击中喘过气来的李唐王朝。于是
,历史又安排这位六十五岁的老将,回到曾经诞生了郭氏始祖的三晋大地,平息叛乱。
现在看来,当时的唐代宗还算得是精明之主。他在召见郭子仪时由衷地喟叹道朕闻朔方将士
思念令公若枯苗盼露,平叛汾州非君莫属也!
果然,汾阳王恩威如山,叛军弃城逃窜,不见刀光剑影,唐室转危为安……
当年,免受战乱之害的汾州人早已化做泥土,然而,昔日子仪公的点将台、跑马坪、营盘、
马槽……至今仍依稀可辨。假如这些残留的史迹会说话,它一定会告诉今天的人们,没有当
时的郭子仪,也可能汾州早在一千多年前就不复存在了。
此后,汾阳王屯兵汾州、河中一带。他率领将士躬耕陇亩,使汾州 “野无旷土 ,军有余粮
”,被誉为“腹地长城”。于是,这块土地、这方百姓把这位爱民如子的汾阳郡王又敬奉为
“一方之神”!
伴随着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沉重脚步,85岁的汾阳王于公元781年溘然仙逝,辞别了他为之倾
心的汾阳乡亲父老,离开了那个他至死也不放心的李唐王朝。当时,噩耗传来,德宗五脏俱
裂,悲痛欲绝,下令停朝五日,亲自为之出殡,哭送安福门外,并赠谥号忠武,特许墓丘破
一品例增高一丈,与代宗帝陪葬建陵,其身价之高可谓空前绝后!
一生清高孤傲的诗仙李白,在权贵面前从不低头折腰,然而,对汾阳王的丰功大业,却仰慕
得五体投地:
忠武英声震德威,恩光荡荡古今稀。八男受爵黄金印,七婿封官碧紫微。半壁宫花歌晏罢,
满床牙笏肃朝归。应知积庆源流远,自有云仍(原字左为“示”旁)拜锁闱。
正如李白诗中赞叹的,子仪公的八男七婿都是郭氏家族的精英门弟,多封公袭侯,出相入
将。其中,长子郭曜、六子郭暧、七子郭曙居汾阳。曾为唐王乘龙快婿的六子郭暧,因其妻
升平公主不为子仪公拜寿而引发的一场皇室姻亲的家庭纠纷,被后人编成戏文《打金枝》,
又名《满床笏》,至今仍有晋剧、川剧、粤剧、越剧、评剧等众多剧种在各地广为上演,传
为佳话。
今天,天涯海角究竟有多少郭氏后裔,恐怕谁也难以说清。然而,当郭氏的子孙们在寻根时
,世界一下子似乎又变得小了起来,人们都会惊讶地发现某种类似聚光的一致性:郭氏的始
迁姐是子仪公,始迁祖地就是如今的汾阳县![郭氏迁移图标]
由于战乱、饥荒、和做官定居等原因,始于子仪公的郭氏迁徒经历
第一世(始迁)文友 相传为旺公之子雅好孔子春秋元末避乱隐于巢湖之滨诗书教子不求闻达实高尚之流也因子永安永忠功赐封侯爵妣□氏子五人长永清次永坚三永宁四永安五永忠
第二世永清 文友公长子元至正年间举人明洪武初以本生子升贵赠明威将军公笃嗜诗书隐居不仕妣邵氏封大德人相传其后嗣多半徙居苏州枫桥及湖北武昌府
第二世永坚 文友公次子巢湖水军主要指挥者之一后投奔陈友谅仕汉汉灭后隐居湖南湘阴前四子迁回湖北其余子尚居湘阴
第二世永宁 文友公三子元至正进士候补县丞明初后裔迁回湖北
第二世永安 生于1320年卒于1366年字彦敬文友公四子洪武初封楚国公后改封郧国公妣林氏龚氏无子以长兄永清公子升承嗣祥
第二世永忠 文友公五子生于1323年卒于1375年妣王氏一子权又妣何氏一子志广(见广东南雄廖氏族谱)明初封德庆侯后裔散布湖北、湖南长沙、广东南雄、广西等地据传江西、四川临水县也有其裔
第三世升 永安公继子生于1335年卒于1426年荫封指挥使妣夏氏子四人长基次垕三矶四垣建文四年受侄儿镛,铭案牵连发配广西戍边公元1225年获赦还乡湖北
第三世权 永忠公子生于1347年卒于1385年妣徐氏花氏王氏明初以功臣子为散骑舍人洪武九年从冯胜练兵西安十一年从御史大夫丁玉征松叠等州克之十三年袭封德庆侯十四年从颖州侯傅友德征云南十五年领兵守毕郡寻守泸州十六年夏五月召还十七年夏四月癸已以疾卒子四人长镛次铭三钺四钟
第四世基 升公长子妣□氏子三人长子承庆次子善庆三子余庆
第四世垕 升公次子子嗣失考
第四世矶 升公三子子嗣失考
第四世垣 升公四子子嗣失考
第四世镛 权公长子生于1367年卒于1402年袭封德庆侯官至都督妣方氏据《廖姓史话》载其孙廖垂远从江西迁湖南长沙按公与弟铭同受学于方正学先生先生被难二公笃师弟谊收其尸瘗于聚宝门外山上遂同坐死并追去所赐铁卷金章母女谪发浣衣局子侄俱发充奉义金山两卫军史称被逮时母王夫人泣送之曰今日之事皆好读书所致此后家人切勿读书二子泣顾曰此事非读书人不能作传语后代儿孙益当读书云厥后金陵建方正学先生祠二公皆配享焉
第四世铭 权公次子事略同镛公妣李氏后世迁湖北潜邑黄中垸
第四世钺 权公三子袭封指挥使死于广西戍所妣□氏子嗣无考
第四世钟 权公四子隐居湖南华容
第五世承庆 基公长子袭封指挥使妣□氏子三人长奉次春三泰按公以方正学先生案株连发充广西奉义卫军田宅金章铁卷尽被追去宣德时观察某奏请清勾靖难罪名旋赦还复官职公在戍日夜哭泣竟以瞽废辞不仕复触朝廷怒发守凤阳陵寻卒
第五世善庆 基公次子卒于广西奉义卫军戍所子嗣失考
第五世余庆 基公三子子嗣失考
第六世奉 承庆公长子妣□氏一子赞
第六世春 承庆公次子子嗣失考
第六世泰 承庆公三子正统举人官山东钜野县教谕升河南河间府教授妣□氏子三人长许次谊三让按廖氏自元末迁巢湖户族流离谱牒失传公始搜订之承先启后实有大功焉
第七世赞 奉公子子嗣失考
第七世许 泰公长子妣□氏子二人长世兴次世华
第七世谊 泰公次子明廪膳生妣向氏子一人世昌
第七世让 泰公三子后裔徙居寿县安丰圹廖家老圩(详见寿春廖氏宗谱)
第八世世兴 许公长子妣□氏一子伏亨
第八世世华 许公次子子嗣失考
第八世世昌 谊公子明庠生妣韩氏子三人长伏初次伏元三伏思
第九世伏亨 世兴公子妣□氏子嗣失考
第九世伏初 世昌公长子妣□氏一子自勉
第九世伏元 世昌公次子字柳溪明庠生著有柳溪集公自凤阳陵戍所迁居寿县东乡王叶巷坊因以廖家湾名葬于本村前卯乙过峡转巽卯山酉向妣宋氏合墓一子自新
第九世伏思 世昌公三子妣□氏子二人长自成次自功
第十世自勉 伏初公子妣□氏二子长必登次必选
第十世自新 伏元公子字守畦明庠生附葬伏元公墓左侧妣刘氏合墓子三人长严次秀三实
第十世自成 伏思公长子妣□氏一子必春移居怀远廖家巷
第十世自功 伏思公次子子嗣失考
元朝统治者把全国人民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是蒙古人,社会地位最高;第二等是中亚细亚人(色目人),社会地位次之;第三等是汉人,即原属金国统治下的中原人;第四等是宋王朝的遗民,蒙古贵族称之为“南人”,地位最低。铁木真曾规定:凡杀死豪古人的,须偿命;杀死色目人的,罚80两白银;杀死一个汉人或南人的,只要交一头毛驴就可以了。蒙古贵族统治者将“汉人”和“南人”每20户编为一“甲”,首长叫“甲主”,由元“政府”派蒙古人担任,这20户人就是“甲主”的奴隶,财产和妇女任由“甲主”享用。蒙古统治者还禁止“汉人”和“南人”打猎,不准“汉人”和“南人”练武术和持有兵器,连赶集做买卖、拜佛集会、夜间出门行走也被禁止。蒙古贵族又特别崇拜喇嘛,任他们为所欲为,于是这些以“慈悲为怀、普渡众生、救苦救难的活佛”,却是“汉人”和“南人”的灾难。他们所到之处,随从如云,或强占民宅,或强占民女,或勒索财物,或挖掘坟墓**金银珠宝……。为避乱,文友公举家辗转来到巢湖水边。适值江淮大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为反抗元鞑的暴虐统治,也为保一方平安,文友公五子永清、永坚、永宁、永安、永忠在巢湖建立水寨,训练水兵,扯起义旗。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5月,朱元璋义军驻和阳,欲渡江发展而苦无舟楫。永安兄弟和俞廷玉父子相约投奔朱元璋,元璋大喜,曰“天助我也!”亲自迎接永安等于巢湖水寨。得到这千余艘战船,万余名水兵,特别是永安兄弟和俞通海兄弟皆才勇之将,长于水战(明史称永安为水杰),朱元璋的起义军如虎添翼,声威大振,攻城掠地,所向披靡。终于摆脱“高筑墙、广积粮”的被动防守局面,转入积极进攻阶段。
从1355年到1368年的十三年中,永安、永忠任正、副水军统帅(永安陷吴后,永忠任水军统帅),协同徐达、常遇春、汤和等陆军将领先后打败元中丞蛮子海牙,灭掉汉陈友琼、吴张士诚,又讨降方国珍、陈友定进克福州。使得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成为朱元璋的势力范围。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了明王朝。
洪武元年(1368年)永忠拜征南大将军,由海路取广东。东莞伯何真归降,至广州又降元将卢左丞,擒海寇邵宗愚而杀之,广人大悦,广东悉平。接着进军广西,在梧州降元达鲁花赤拜住,继而攻克南宁、象州,广西悉平。洪武三年,永忠从徐达北征,攻克察汗脑儿。洪武四年,从汤和帅舟师伐蜀,败夔府守将郭兴,智取瞿塘关,擒同佥蒋达等八十余人。继而帅舟师直捣重庆、铜锣峡,蜀主明升投降,又招谕成都守将戴寿、向大亨等归降,蜀地悉平。洪武五年,从徐达北征,收复和林。洪武六年帅舟师扫荡盘据在沿海岛屿上的倭寇(日本海盗)大胜而归。
由是可见,永安、永忠兄弟的战迹几乎遍中国,尤其在长江流域,华南、西南诸省战功最为显著,堪为开国元勋。朱元璋曾亲书“功超群将,智迈雄师”赐之悬于门上。又在“平蜀文”中褒其功,有“一傅二廖”之语(傅是傅友德、廖即廖永忠)。洪武初封永安为楚国公后改封郧国公,封永忠为德庆侯。一时廖家成为应天(南京)的名门豪族。
事态有变。永安攻打张士诚部和徐达攻克宜兴,乘胜深入太湖与吴将吕珍战时,战船搁浅,后续部队迟来一步,永安被俘。张士诚爱永安文武全才,欲招降之,不从而被囚,八年后死于吴,吴平后,灵柩运回南京,太祖迎祭于郊。葬于钟山,因功配享太庙。
说到这里,有一个问题:永忠“功超群臣”,为何不封公爵而只封了次一级的侯爵呢?
先前,朱元璋起义初期,因羽翼未丰,多次得到明王救援与庇护,朱元璋便拜明王为主而称臣,后来明王日渐式微,无奈之下,遣使谕元璋欲移驾应天,到元璋的地盘上来。元璋一面“恭迎”来臣,一面派永忠驾舟迎驾。至瓜步,船翻,小明王韩林儿淹死。这件事有些蹊跷。永忠舟可渡海作战,怎么会在太平水域翻船?永忠加害小明王自己又能落得什么?无论将来是明王称帝还是元璋称帝,永忠都只能是一个臣子。所以,明眼人一看便知究竟。由于只有永忠最了解内情,恐怕也就埋下了隐患。果然不出所料,如果“故止封侯而不公”也就罢了,洪武八年(1375年),终以“坐僭龙凤”被赐死,年仅五十三岁。当然,当年的功臣名将在朱皇帝坐稳天下后都没有好下场。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猎狗烹”是也,火烧庆功楼在所难免了。
永忠死后,子廖权于洪武十三年嗣侯,十七年卒。权公子廖镛以嫡子为散骑舍人,累官都督。建文时惠帝常与议兵事,宿卫殿庭。可见廖镛在朝廷中的地位。不久,燕王朱棣兵变,攻克南京,建文逊国。忠于先皇惠帝的一班臣子一个个被杀。大学士方孝儒首当其冲,灭九族。廖镛与弟廖铭曾就学于方孝儒门下,见方横尸暴野,便收其遗骸而葬之,也被论死。灭九族,又加上学生一族,成为历史上“祸灭十族”的先例。这一次灾难非同小可,不仅田产宅第均被没收,还追回皇家先前赐予的铁卷、金章、第钺,所有男丁如三弟廖钺等一律充军边陲,妻女谪发浣衣局,沦为皇家奴。从此金陵廖家再无踪影。
廖家经过两次杀身之祸,死的死,充军的充军,能逃的则逃,又加上不断迁徙和军旅生涯居无定所,便形成后来支脉数省的罕见局面。
(一)廖承庆迁居凤阳,安徽廖氏家族
永安公无子,兄永清公子廖升过继而嗣之。升随永安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永安死后,升嗣公爵,授予指挥佥事。侄儿镛、铭惨案后,升公也受牵连,虽年事已高,仍被发配广西戍边。1425年,仁宗继位(年号洪熙),谕礼部:“建文诸臣,已蒙显戮,家属籍在官者悉宥为民,还其田土。其外亲戍边者,留一人戍边,余放还。”这该是建文时殉难诸臣家庭命运的一次转机。这时廖钺已死于边塞。升公除留下长孙廖承庆继续戍边,其余子孙皆获释为民,得以返回故里。宣德年间(1426—1435),宣宗为安抚死难诸臣的后裔,颁诏赦免诸臣,承庆公感慨先祖们的悲惨遭遇,终日恸哭,对恢复官职已心灰意冷,婉言拒绝了皇家的任命,这下又触怒朝廷,以其积怨未消,再贬凤阳守皇陵,从此便在这里扎下根。
经过数世繁衍生息,九世祖廖伏元(字柳溪)深感生口日繁居所紧缺,便将自己这一支及弟伏思一支迁到当时寿州东乡,现在的淮南市廖家湾,聚族而居,成为当今的淮南廖氏家族。大概与此同时,七世祖廖让公的后裔迁到寿州南乡,今寿县廖家圩定居,形成寿县廖氏家族。十世祖廖自功又自廖家湾迁到怀远县廖家巷成为淮南廖氏的一个支脉。十三世祖廖应桢迁到今日长丰县水家湖,后裔成为淮南廖氏又一支脉。自一世祖文友公起,在安徽的后裔到目前已传至二十二世到二十八世,其中人口最多的当属二十五世。
(二)湖北永清公永坚公永宁公永忠公后裔
据我谱载,永忠“其裔半在庐州府,龙池支谱载其子迁居湖广武昌府及四川顺庆府临水
本人姓付欲寻根本求姓氏起源或付姓家谱
本文2023-10-13 17:07:3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45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