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小公园中山纪念亭介绍汕头中山公园纪念馆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3收藏

汕头小公园中山纪念亭介绍汕头中山公园纪念馆,第1张

汕头中山纪念亭

历史

建成于1934年12月的小公园中山纪念亭,1969年在“破四旧”的动荡岁月中灰飞烟灭、被夷为平地。新时期开始,百废俱兴,中山纪念亭应运复建。这座外表普普通通的小亭时时牵动着汕头的神经,甚至成为联结海内外的“脐带”。

自小公园中山纪念亭重建以来,这一带经常会看到这种场面,平静的街区突然间停下了旅行团的大巴,走下来的大多是来自海外的潮汕人,这时老城的中心又热闹了一阵。在回乡观光、探亲的华侨眼里,她像故家的门楣一样难忘,像祖母的笑颜一样可亲,总是那样令人魂牵梦绕。尽管有些旅客是第一次来到这里,故乡的一景一物只是在前辈的讲述中得到一些零星碎片,但眼前的一切使他们顿感自己原来也是故乡人。

意义

一名参与重建小公园亭的施工人员说,小公园亭是汕头比较早的建筑。所以对于汕头来说也可以算是一个标志,是汕头百载商埠的标志,特别是对侨居在东南亚一带的老华侨,对汕头这个小公园亭的印象比较深,所以重建小公园亭在联结潮籍华侨的乡情乡谊有一定的意义。

广东汕头的旅游景点有南生百货大楼、自然之门、海湾大桥、汕头方特欢乐世界、礐石风景名胜区等。

1、南生百货大楼

南生百货大楼位于汕头小公园开埠区,始建于1932年,集购物、娱乐、餐饮、住宿于一体,是汕头埠发展的一块里程碑,曾经风靡汕头达半世纪之久。小公园广场西南侧的7层百货大楼由梅县籍华侨李柏桓营建,装饰华丽、配套电梯,非常时尚。

2、自然之门

自然之门,是南澳北回归线标志塔,位于汕头市南澳县青澳湾的北回归线广场,是我国建成的11座北回归线标志塔之一,处于北回归线与我国大陆东岸的交点处。在广东唯一的海岛县南澳县上,也是唯一一座位于海岛上的北回归线标志塔。

3、海湾大桥

汕头海湾大桥是中国广东省汕头市境内连接濠江区与龙湖区的跨海通道,位于礐石海之上,是沈海高速公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构成汕头市区东部的城市主干道路之一。也是中国第一座大跨度悬索桥。

4、汕头方特欢乐世界

汕头方特欢乐世界·由银河广场、太空世界、悟空归来、西部传奇、恐龙半岛、海螺湾、嘟噜嘟比农庄、儿童王国、水世界九个主题项目组成,含景观游乐项目近100项。

5、礐石风景名胜区

礐石风景名胜区,位于广东省汕头市的濠江区礐石海南岸,与汕头老市区隔海相望,于韩江、榕江、练江等三条江汇合出海处。南与达濠接连,原为全岛,后因西南面由桥梁连广东省道而成为半岛,面积12平方公里。

以上内容参考-南生百货大楼

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因为它有完整的生命历史。”而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正是上世纪30年代老汕头经济繁荣的象征,是“百载商埠”历史见证。

独具一格且全国城市中少有的环形放射状的路网结构、中西合璧的骑楼建筑群、布局合理的“四永一升平”等,更有很多汕头人“生于斯、长于斯”的共同记忆。潮汕文化、海洋文化、华侨文化、商业文化、建筑文化,在这里融合汇聚、相得益彰,如同一道多姿多彩的风景线,放射出夺目的光芒。

全国唯一呈放射状格局骑楼街道

条条道路通码头,既是终点,又是奔向海洋的起点。小公园放射状的路网格局,正象征着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海洋文化特点。

很多人不知道,这里正是全国唯一呈放射状格局的骑楼街道,也是中国大陆面积最大的一片骑楼群,规模远超广州的“上下九”等地。骑楼建筑科学规划,它以小公园为中心向四周伸出蛛网状骑楼街道形成放射格局,纵向为主街,横向为次街,纵横交叉形成网格。沈陆澄所著《汕头市小公园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特征》一文中指出,“这种以放射形设计而称道的严谨布局在国内外城市中并不多见,是结合汕头自然地形向西南沿海不断推进而逐步演变改造而成的结果。”

骑楼建筑中西合璧浑然一体

走在小公园一带,眼光常常会被那一座座骑楼吸引:这些骑楼大多为三层到四层,多数楼房都已空置,只有一楼有人居住或作为商铺经营。尽管表面斑驳,却仍掩饰不住那陈旧表面下精美的装饰和丰富的设计,流畅的线条似乎勾勒着曾经的辉煌…… 中西合璧,是骑楼建筑的又一特点。韩山师院潮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跟踪拍摄汕头老建筑已有30余年的摄影家蔡海松告诉记者,汕头近代骑楼建筑,根据汕头当地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参照古人架木为巢、后发展为吊脚楼等檐廊式建筑,借鉴开埠后传入的西洋廊柱式建筑,并与当地的建筑特点相融合,通过自我调适、理性选择、融汇创新三个阶段的建筑文化转型,加上大批华侨从南洋带来的大批建筑形式,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骑楼建筑。它注重商业步行街和人行空间的整体设计,可遮阳避雨,有效地利用了空间,形成和谐统一,丰富多彩的街景

在建筑细部中,骑楼建筑更是发挥了潮汕工匠在工艺上精雕细琢、尽极精致的传统风格在山花、拱廊、窗框、门套等处,精心推敲尺度、比例、形式,巧妙地将具有传统特色的各样图案和异国风情的“洛可可”纹样艺术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富有魅力的装饰艺术,给人们带来了新鲜感,同时也较好地表现出汕头近代建筑具有的鲜明特点和历史风貌。“作为中西建筑艺术相结合的一种典范,在记载汕头‘开埠’历史的同时也为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蔡海松说。

侨资建侨房2000多幢

蔡海松指出,1921年汕头设市后,特别是1929年至1939年日本侵略占领前,是近代汕头建设高峰期,当时市政当局提出了市政改造计划,并利用侨资加以实施,广大爱国华侨及有识之士在“实业救国”之倡导带动下,纷纷投资建设家乡。

在此期间,澄海陈黉利家族在汕头购买大量地皮,立即着手兴建新楼房,在“四永—升平”,海平路、福合埕等地,兴建新楼房400多座。祖籍潮安荣发源家族,是近代新加坡颇有资财的华侨家族,他们也积极投资汕头房地产业,拥有几条街道的新楼房,其中,整条荣隆街和潮安街、通津街的不少新楼房,都是荣发源家族兴建的。吴潮川华侨家族也在永和、永兴两条街道兴建楼房多座。这三个华侨家族和其他华侨于近代在汕头市兴建的大批楼房,对当时的汕头城市建设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汕头市小公园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特征》一文也指出,小公园能够在20年代末到抗战前夕全面建成,汕头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经济迅速发展是背景因素,而侨资在建设中起了主导作用,约占总投资的2/3,建侨房2000多幢,而且是成街成坊地进行建设,这是保证小公园能够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下高起点规划和高标准地进行建设的重要经济支柱。

百余骑楼老房契

印刻“侨文化”

摆在记者面前的,是100多张小公园一带的骑楼老房契。这些房契或斑驳、或泛黄,见证着小公园上百年的历史,以及小公园与海洋文化、华侨文化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这些老房契的拥有者是一位汕头80后小伙,名叫丁烁,笔名“青蛙探险”,是中国新闻社的一名记者,也是汕头侨联的青年委员。从十年前开始,丁烁就投入到潮汕文化实物和资料的收集中,至今已收藏几百件潮汕古玩。他所著的潮汕文化著作《印象潮汕》一书,更是远销海内外几十个国家,在学界拥有了一定知名度。去年11月,丁烁办起“番客·老埠文化藏品展”,向公众免费展示了他收藏的400多件潮汕古玩。这一批老房契,便是展品之一。

记者看到,这些房契的时间跨度从宣统二年(1910年)到民国38年(1949年),共80多座,总面积超过3万平米。这些房子涉及英国绍昌洋行、汕头总商会、李华利侨批局、汕头金山中学、华南公司、万发公司、佳荣公司、长远公司、暑记公司、悦泰公司等单位还有几十个家族的房产。其中的几张绍昌洋行的“卖断契约”里,还加盖了英国领事馆的蓝色印章。这批房子最后都被一李姓家族所买走,包括李华利、李六利、李丰利、李铿渠等家族成员。“坐拥80座骑楼的李华利家族,可谓是‘民国房叔’。”丁烁打趣道。“原先李华利商号以烟叶生意很大,后来还开设有李华利侨批局。”

“这张是侨批局的房契,很罕见。”丁烁展示着其中一份名为“汕头新潮兴街侨批局”的房契。“《汕头侨批业同业公会档案》显示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李氏家族在民国时期曾在汕头新潮兴街94号开设侨批局,名称为‘李华利’,经理人为李润初。而房契中92、94、96、98号房子正属李华利的大房妻子李周进福所有。

丁烁告诉记者,汕头小公园这一片有好几千座骑楼建筑,这些大部分是侨房,旧时,很多华侨出国时候往往把房契放在信得过的亲戚朋友家保存而时间太长,后人不知道就可能当废纸卖了,而流入市场。按着房契的地址和地图,丁烁还曾前往寻找老房子,发现除了外马路及中山路部门被拆迁外,其他房契中的老房子大都还在,没被拆迁,大都没人居住,老房子背后的故事因此无人得知。然而,他们却无声见证着汕头百年开埠史,也因其身上印刻的“侨”字而有了特殊的意义。

“汕头小公园是汕头开埠文化的地标。这些老房子有着自身的传奇故事,亟待梳理挖掘。”潮汕民间文化学者林保文在仔细观看这些老房契之后表示,汕头老城几千座骑楼,大部分的主人都定居海外,目前能找到房子故事的不到5%,然而只有老华侨能知道这些老房子的故事。因此,必须抢救华侨的口述历史,让这些老房子的故事得以挖掘、保存和流传

百货大楼曾率先

在汕实行股份制

在小公园里探访游走,不管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还是一些本地年轻人,都会不约而同地讲起一段相同的记忆:小公园最引人注目的建筑就是百货大楼,楼里有着带有花卉图案的彩色地砖,楼梯拐弯处装有哈哈镜,电梯更是充满神秘色彩……

百货大楼建成于1932年,可谓是汕头老城核心地带最为重要的建筑。据了解,南生百货商号由梅州籍华侨李柏恒创建于1911年。1932年,由李柏桓、李耀宗、李远波、李镜泉等梅州籍华侨集资50万大洋,在今小公园西侧安平路头,建成一座7层高的洋楼,商号称为“南生公司”。其中,第一至二层经营苏广洋杂百货,第三至四层为中央酒楼,第五至七层为中央旅社。员工达300多人,曾兴盛一时,但因管理不善,开业仅10个月便宣告倒闭。

1935年,经理李柏桓将南生“承赔”给旅居印度尼西亚的堂弟李海烈,留下中央旅社自己经营。李海烈重新组合同乡李锦元、李洪、李镜泉等10人为股东,整顿经营管理,生意日旺,成为当时汕头市首屈一指的百货公司。而曾在南洋经商的李柏桓很有生意头脑,当年,南生贸易公司率先在汕头实行“股份制”、“承包制”经营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30年代,汕头埠便有了电梯,这部“汕头第一梯”就是属于历史最悠久的南生公司,且足足使用了60年之久。1956年,南生贸易公司与汕头市国营百货公司合营,改名为百货大楼。1958年5月29日,汕头百货大楼在“南生公司”的基础上实行公私合营并隆重开业。当年开业,2万多市民相继涌入,见证了汕头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刻。

如今,百货大楼早已荒废多年,四周也已被蓝色铁皮墙围起。尽管如此,我们仍能从它陈旧的外貌,感受到那曾经的繁华。

汕头小公园中山纪念亭介绍汕头中山公园纪念馆

汕头中山纪念亭历史建成于1934年12月的小公园中山纪念亭,1969年在“破四旧”的动荡岁月中灰飞烟灭、被夷为平地。新时期开始,百废俱兴,中...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