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氏家谱的迁徙史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1收藏

汪氏家谱的迁徙史,第1张

起姓于安徽的汪芒氏的汪姓和山东以邑为姓的汪姓,是我国早期历史上汪姓在南北方繁衍的中心地带。其中北方的山西省境内发展成了一大望族。东汉末年,汪文和迁居新安(今安徽歙县),发展成为新安一带望族,唐代汪华封越国公。世居今安徽歙县,家族甚旺。宋代以后,汪姓迅速繁衍起来,成为我国南方的一个典型大姓。

迁入台湾

汪姓族人早在宋代就已登上了台湾岛,《台湾通志·人民志》关于台湾开发的一节中提到:南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汪大猷知泉州时,所辖领地靠海,海中有“沙洲数万亩,号平湖(今澎湖)”,经常被周围岛上的夷人上岸来抢掠东西,杀掳人口。为防止骚扰,起初,每年遇有南风起时,汪大猷便派兵守卫防备,但是反复如此兵士疲惫,耗费军资,还是防不胜防。于是亲自登岛,造屋200间,派遣将领兵士分别驻守,夷人不敢再来侵犯。此事《宋史·汪大猷传》中也有记载,汪大猷当是汪姓入台第一人。元代航海家汪大渊也曾自泉州渡海峡登岛,在其《岛夷志略》一书中,对澎湖 (台湾)的地理环境、社会状态作了详细的记述。而汪姓定居台湾在清代,始迁者多为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广东人。台北三垂镇《汪氏族谱》称其来自福建,“汪姓起家新安(即歙县),后自歙县徙婺源,自婺源徙休宁(今安徽休宁县),而后入闽,居泉州之天马山”。后由闽入台。

康熙四十至五十年 (1701—1711),汪仰瞻入垦竹北——堡苦令脚 (今新竹市古贤里);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汪玉润居台湾府,是年中武举;

雍正七年(1729年),泉州人汪东文开垦于翠竹北——堡旧港庄(今新竹市);

雍正七年(1729年),广东人汪淇楚开垦于竹北二堡红毛港(今新竹县红毛乡);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广东人汪复隆开垦于今苗栗县卓兰乡;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汪春源居今台南市,是年中举人。

经过二三百年的繁衍,如今的汪姓已发展成为台湾较大的姓氏之一,1954年台湾文献委员会对台湾姓氏进行了一次调查,在当时台湾的737种姓氏、828804、户居民中,汪姓有1259户,按户数的多少排列,居第 74位。在分县统计资料中,汪姓人在台北有205户,新竹5l户,苗栗8户,台中l户,南投79户,彰化176户,嘉义171户,台南76户,屏东5户,花莲6户。以城市统计台北市104户,基隆市160户,阳明市38户,台中89户,台南80户。其中以台北县和基隆市为最集中地。

迁入港澳

香港、澳门与内地地缘邻近,为内地居民的迁入提供了方便,这两地的汪姓族人中的一些人还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如香港德昌电机控股有限公司主席汪穗中,籍贯上海,公司主要经营、产销各种微型发动机,是世界三大微型发动机制造商之一,1996年拥有财富3亿美元。香港太平协和集团公司主席兼董事总经理汪世忠,祖籍广东东莞,生于台湾,与兄长汪世昌、汪世华共持有70%多的太平协和公司及美国协和集团股份。1979年被派往香港成立太平协和公司,经营液晶体显示表及手表元件贸易。后又到深圳设厂,其生产的天霸表、海霸表曾在大陆十分畅销。另外,还经营零售百华、物业发展和电讯服务,其中零售百货以中国大陆市场为主,目前,在北京、上海、沈阳、西安、宁波等地均设有商

场,估计资产约3亿美元。

徙居海外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腐败,内战不断,水旱频仍,广大人民在水深火热中度日,而在此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海外殖民地的开拓和开发,资本主义市场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人民纷纷迁往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等地谋生,这其中不乏汪姓族人。移居海外汪姓族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当地扎下了根,有的还做出了较大成绩,如泰国的汪东发,祖籍广东揭阳县,为泰国两仪糖业集团董事长。两仪集团是泰国最大的糖业集团之一,约占市场的15%—Z0%。除了糖业之外,两仪集团还经营金融业、房地产业、制造业及采矿业等,1996年时家族财富已达10亿美元。如今,汪姓族人的足迹已经遍及世界各地。

1、安徽合肥汪氏字辈:“广思良谟永公克让”。

2、安徽肥西汪氏字辈:“春光正圣宏庆永昌家庭道德宗元久长”。

3、安徽肥西汪氏字辈:“显承光祖德木列焕东(宗)邦”。

4、安徽肥西汪氏字辈:“家永世炳轩”。

5、安徽肥西紫蓬汪氏字辈:“昌瑞应贤才国保长后忠生”。

历史上汪姓的分布与迁徙

先秦时期,汪姓最初活动于浙江、河南、陕西、山西、山东地区。两汉至唐朝,汪姓主要的活动地区在皖、赣、浙、苏地区,已经发展为当地的望族。唐朝以后,汪姓主要从安徽和江西向河南、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合肥、安庆、两广和福建地区扩散。汪姓是我国南方的一个典型大姓。清初汪姓始入台湾。

宋朝时期,形成了以安徽为中心的皖、赣、浙、豫的汪姓聚集地。分布在安徽、江西,这两省集中了汪姓总人口的77%。其次分布于浙江、河南,这两省又集中了13%的汪姓人口。

明朝时期,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浙江、江西,这三省大约占汪姓总人口的757%。其次分布于湖北、四川,这两省的汪姓又集中了11%的汪姓人口。宋元明期间600余年,汪姓人群主要向江南和西部迁移。全国仍保留以安徽为中心的皖、浙、赣汪姓人口聚集区。

郡望

平阳郡:历史上的平阳郡有二:①即今山西省临汾市。西汉初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平阳县,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三国时期曹魏国正始八年(丁卯,公元247年),将河东郡分出一部分与平阳县合并,设置为平阳郡,治所亦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其时辖地在今山西藿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境内为司州平阳郡,辖十县。西晋时期仍为平阳郡,辖十二县。西晋永嘉三年(己巳,公元309年)初,匈奴人刘渊自蒲子城(隰县)迁都平阳,称帝建汉,境内属之。东晋时先后属并州、雍州和冀州;北魏时境内为东雍州,辖七郡二十县;北魏神鹿元年(戊辰,公元428年)始筑白马城(今山西临汾),因魏刑白马祭祀天地神灵筑城而名。孝昌二年改置唐州,治所在平阳故城(刘村);北魏建义元年(戊申,公元528年)改称晋州,移治自马城,与郡县同治,沿用至今。②即今山东省邹城市。邹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古称平阳,是“邹鲁圣地”,为中国儒学发源地。夏王朝时期属九州徐州之域,秦朝时期开始设置“驺县”,历汉、晋、南北朝,及唐朝初期改“驺”为“邹”,称“邹县”,沿袭至1992年10月,撤县设市,称邹城市。

湖州:又称吴兴郡,浙江北部的湖州是一座具有二千三百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远在距今约五千~五千五百年原始社会晚期的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聚居。楚考烈王十五年(癸丑,公元前248年),春申君黄歇徙封于此,在此筑城,始置菰城县,以泽多菰草故名。秦王政二十四年(戊寅,公元前223年),秦始皇改“菰城”为“乌程”,以乌巾、程林两氏善酿得名。三国东吴孙皓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始改“乌程”为吴兴郡。隋仁寿二年(壬戌,公元602年),置州治,名湖州,因地滨太湖而名,湖州之名从此而始。明、清时期设府治,一直沿称“湖州府”。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废湖州府,把乌程、归安二县合为吴兴县。1949年4月27日,湖州解放,分设湖州市和吴兴县,是解放后浙江省第一专区、嘉兴专区和嘉兴地区行政中心所在地。1983年7月,撤地建市,撤销嘉兴地区,分设湖州、嘉兴两市,实行市管县体制。湖州作为地级省辖市,下辖城、郊两区和德清、长兴、安吉三县。1988年撤销城、郊两区建制,1993年又设城区、南浔、菱湖三区。2003年1月,撤销城区、南浔、菱湖三区,新设立吴兴区、南浔区两个市辖区。现湖州市行政区域辖两区三县。

新安郡:秦朝时期置新安县,故址在今促池境内,属宏农郡,汉朝因之。西晋朝太康元年(庚子,公元280年)改新都郡置郡,治所在始新(今浙江淳安),其时辖地在今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等一带地区。东晋末分置东垣县。北周保定间置中州,建德间废,改置 新安郡。隋开皇年间改新安郡为谷州,后谷州与新安郡交相代替,隋大业初年省东垣入新安。隋朝时期的新安郡是由歙州改置,后移治休宁(今安徽休宁),再后移治到歙县(今安徽歙县)。唐贞观年间移治于今新安,后不复变,一直沿袭至今。

六桂郡:又称六桂县,就是“六桂联芳”的誉称,分布在古代的泉州地区。治所在地闽县(今福建福州),相当于今天的福建全省。后来改为闽州。唐朝景云年间(公元710~712年)改武荣州置县,治所在晋江(今福建泉州)。

堂号

平阳堂:以望立堂。

六桂堂:以望立堂。

婺源堂:以望立堂。

新安堂:以望立堂。

吴兴堂:以望立堂。

越国堂:唐朝汪华封越国公,以望立堂。

忠勤堂:明朝汪广泽封为忠勤伯,以望立堂。

安 徽(1)

一、安庆市:

(一)桐城

1、高林汪氏: 文德廷兆,积善有庆;传家诗礼,佑启贤能;根深枝发,泽厚福增。

2、三安(今青草镇三畈村)汪氏: 自国之士,成定邦家;克绳祖武,善积庆长;天昭景福,厥后其昌。德贤智广,仁义惠良;礼恭传信,名泽永佳;宜忠荣孝,世业鸿扬。

3、梅城(今青草镇梅城村)汪氏: 大启之家庆,存心积德昌;元绍箕裘业,式昭贻燕长。世泽承先绪,诗书裕后贤;声华传皖国,仁孝毓桐川。

4、某支汪氏:智勇韬略

5、三友村五义堂汪:名显芳声茂,忠纯世德昌,传家维礼仪,华国载文章。

6、双港镇古潭村,在菜子湖边,枫树窑汪:家和世泽长,祖先余吉庆。

7、罗岭务本堂汪氏:积德真传,存心达良;勤慎为本,孝顺宜先。俊秀荣锡,敦厚承前;泽长恩湛,善启福田。

8、云天(今青草镇中楼村)汪氏:„景福方,为胜定佳强

9、双港白陂堂汪(汪志伊家族):建公后裔。光先守德,廷锡永嘉;炳存如宝,敬承克家。尚文兴学,继孔贤冠;振昆宏绪,世代春华。另一说:“尚文兴学,继孔贤冠”为“重贤兴学,继尚书官”。

10、张家嘴、封门塥(原觉林寺、倒流河)汪氏:今双港镇长春村、三福村(祠堂尚在,改为小学)金之国应士,诗书礼尚贤;忠恕存孔道,仁义本孟言; 山河名万古,德泽永千年。科教兴邦社,文明显家风; 睦族志高远,功业誉乾坤。

11、华国秉忠良

12、黄铺乡汪河村:绒公支下显四公后裔。显福庆有,文瑶秉万;代宦源惟,德克懋继。贻谋善述以,存宗光后昌;恒思周道盛,永守东华匡。嘉译源兴胜,迪益基鸿璋;泰斗国先顺,志远琨仲长。

13、桐城竹林汪氏:士德高滋植、洪谋绍翼传、修行思孔梦、积学倍增颜

(二)怀宁

1、堂号“平阳郡”:祠在叶家坦。修理本存诚,肇基由敏树,英华奕代昌,远大先荣懋。俊秀步青云,贤良崇正务,忠厚永付家,显扬有时遇。积德功久立,怀仁义长慕,嗣今亿万年,恪守斯垂裕。

2、马庙镇育儿村河宕组:原敦睦堂改为插竹堂,中元公后敬公系。秉存必宗尚,承先士可嘉;永思显耀祖,隆基典云遐。忠厚宽广德,孝敬昭品高;仁和普天信。

3、横镇宝庆堂汪氏:道兴公后裔。自68世起派。思伯永廷崇,荣华诘远宏;才子登科第,世代显名宗。冠冕承先德,诗书启后昆;传家为孝友,秉国在文衡。

创造兴朝邦,开拓铸大成;勤勉政万胜,高尚放光明。

(三)潜山

1、潜阳汪氏:华德思金仲,景大胜廷昌,伯世宗文彦,国朝显祖光。恭忠全正义,学道永贤良,万代秉先哲,开元本自芳。又越湖公题:孝友传家远,诗书裕泽长,贻谋诚可式,为善庆其祥。

2、敦睦堂(同源堂)汪氏:永志承文士,明良尚敬尊。道学从先哲,诗书启后贤。显扬昭万世,代庆达人传。此支与青阳县长垅汪氏同源自童六公,派行同中有异。

3、塔畈乡塔畈村千门组,原敦睦堂改敦本堂。源公支下世雄后裔。天道正贤良,才能志邦?;继宗兴国世,万代永呈祥; 余德宏先绪,存仁启后昆;文章登上世,诗礼振家声。

(四)枞阳

1、其林汪:„孔学海,志正客成

(五)太湖

1、太湖 汪氏宗谱 汪德臣等主修12卷首4,民国36年 平阳堂 14册:

胜贵富宗伯,绍国讳尚思 ;正兴隆世道,承先启大基;

忠信全为本,贤良应连期 ;家声洋海宇,馀庆定咸宜。

2、正泰运光华,从仁公敏会

3、壹代启英贤,德树(音)强(音)和(音)谱(音)

二、巢湖市:

(一)居巢区(巢县)

1、槐林镇大汪村:士正声名盛,人龙美玉章;贤良生德业,吉庆有余光。

(二)无为

1、襄安镇:荣之道新

(一)舒城

1、汪氏辈分:朝廷根泽普,取仕广安邦。

四、池州市

(一)青阳县

1、长垅汪氏“笃亲堂”三十代派语(85—114)江南老派:永志承文士,齐家教国基。(道光元年合修编订、道光十八年分修增补,自85世起至94世止)江北老派:永志承文士,明良尚敬尊。(道光元年合修编订、道光十八年分修增补,自85世起至94世止)南北新派:忠义从先进,诗书启后贤。贻谋洵远大,万世盛名传。(光绪二十一年合修编订,自95世起至114世止)南北新派:道学从先哲,功勋望后贤。显扬昭万世,代庆达人传。(民国二十年合修修改,自95世起至114世止)此支与安庆市潜山敦睦堂(后改为同源堂)同源自童六公,派行同中有异。

(二)东至县

1、汪坡乡“孝友堂”,爽公,派辈自86世起: 大中至正,俊美光明。

4、古梗坝汪:祠堂在黄柏镇

宝寿显福,思仲永伯。仁秉天之元,克崇继志高。德才支:义礼智本立,道大继世高。伯东支:仕友延之志,克锦继世高。新派: 学隆周,孔孟传; 令名光上国,万代定昌前。续派: 孝顺钦豪俊,琼儒思泽绵。湖 北

1、仙桃市:国家大兴,继受德政。又以原湖北川沔等六县合修新增(86世—149世):祖先泽长 全发平阳 肇元成周 庆衍豫章 从明达楚 毓秀中南 贤才炳焕 体纲振常 品端学广 道立志强 丕承宏绪 功业传芳 重典守则 世第永光 同敦孝友 其嗣久昌 永守勿替 长发其祥

2、《汉阳汪氏宗谱》规定:从九十四代起,全汉阳统一字辈序列为: 作述辉前业 诗书允式臧 祥徵多富贵 泽荫乐成康 立意欣崇守 贻谋自绍芳 丰功咸所仰 奕叶发奇香

3、随州市厉山镇汪家畈(涢水之北)龙溪堂: 明仲子廷,汝自车士;登大柱东,占金士; 作善存心,嘉祥必得;贤, 或有宗存心加祥碧德

4、公安闸口:长应汝家

5、襄阳龙王汪家庄: 国正天兴顺 官清民众安 妻贤夫祸少 子孝父心宽。

6、汉川:龙文步武,伟烈封功,石运保太,德广叶从。

7、黄冈:春荣培广福

8、崇阳或通城:和乐金钱

9、竹山:政德承先志,其家少泽辉 湖 南

1、沅江《汪氏三修族谱》12卷 汪达度主修,民国20年,平阳堂,木活字本,12册 浙公支派语:浙允衍志,文思孔子,可龙之水,毓友应宗,世达名理。德礼公支派语:以“金水木火土”相生之义循转。德和公支派语:清雅异常,应运坚志;熙朝明允,发序炽昌。德美公支派语:秀可光先绪,维良启哲才;楚水大定世,贤家泽德培。新增派语:尚义复行仁,修齐致治平; 绍祥良有本,敦厚裕羣英;德育隆嘉惠,书香庆继承。

2、怀化:启仕国佑文,世龙长有运;光先正定大,召代永克昌。

3、长沙:七十派庭桂子琪为“开派世系”生德礼、德和,派衍长沙、善化、湘阴、益阳各邑。是谱合德礼、德和二公裔十五房。自第二十三派起合派: 贤良辅国,明达世徵;人文振启,肇庆传宗。

4、《醴陵汪氏谱系》从十六代起另编三分统一字派: 掌符献瑞,龙骧继承;昭忠勋伟,武经道弘。毅诒燕翼,椒衍蕃升;蛟龙凤起,霞蔚云蒸。

5、新化汪氏从第二十一派起:

自成光有良,积善家声扬;延伦惟重本,修业定传芳。

6、澧县:德泽钊远考,学业绍先传。

7、临澧长乐西村停弦渡自84世起派行:习永士学,大明昌隆;国祚鼎盛,文嗣发达。

8、澧县:洪儒经神国,学业绍先传

9、邵阳:正本崇先绪,家修庆作常。陕 西

1、陕西镇安县西口镇岭沟村汪氏字派: 世代显名宗 冠冕成相得 四 川

1、峨眉山市汪氏:宗鲁肇宏仁,祥麟维汉兴;江儒朝贵显,湖第世恩荣。明起嘉峨秀,清培国士英;尧封伦序远,和瑞庆长春。文遵孔孟远,德绍伊舟长。

2、眉山洪雅汪山支:长衍启思万 腾有仕春崇 廷开仁德瑞 诚正守本宗

3、洪雅汪村:文启秉宗光 平阳万代昌 孝友家声远 诗书世泽长

4、洪雅天池支:大德忠良仕,成腾宿岳自;清正兴碧玉,海明南耀章;百福园和义,宏开永万春。

5、洪雅张村:清明嘉光玉,东龙泽宇春;福金泰坤远,万世荣智兴。

6、洪雅新庙:汉朝有可冯,启文郑江芝;浩怀世克守,时会志连荣。

6、洪雅柳江:明正有洪荣,朝龙文怀春;联源开大泽,发祥映乾坤。

7、阆中汪氏:盛朝隆选举,开国永英齐。

8、资阳:应心维致本由先,道德修培大有源,洪泽灿中涵化育,川恒家远必多年。福 建

1、同安县汪厝(现为厦门翔安区):衡汇大源乾启子,邦国景仕逢永亨,昭求世德昌宗信,公侯宰辅达帝京。江 苏

1、涟水县高沟汪: 香宪祝启贤,留芳百世代(第91代)(第100代)

2、江苏省灌南县从80-100世: 舜世登祖伯 乾源志文德 学鸿昌维勤 能广业万世 正 从第100世起统一为: 百世兴礼义 桂茂永馨芳 道厚传家远 盛仁俗刚强浙 江

1、建德市大慈岩镇汪山村兰江汪氏——玉山汪氏: 良谦让巽,衍钦尊乾;元亨利正,百安千灵。荣华富贵,福寿康宁;永延圣瑞,恭俭忠诚。淳和泰顺,慈敬贤能;端庄宽裕,德义仁明。

2、新邑阆隖万罗山自81世始派行:天云雨露,圣德荣昌;启承仕学„

3、衢州全旺镇贺辂亭汪氏字辈:忠和德孝友木

4、嵊州市黄泽:大中之道 与世弥久 公卿子孙湖北黄冈带鄂州`武汉汪氏,颖川侯后,由徽州75世迁来;“尚辉公生于元初,妻张氏生子四 登一 兴一 训一 受一”;此为“六祖坟”之“荣 华 富 贵 受 托”一脉,其中:“贵户”辈分是 “ 登景省元胜 子永大廷一 继应世承德 希辅维时思 远绍序从正

手典在克敬”河南省信阳商城苏仙石汪氏:明丙允成,启德忠良,正元培本,乃光程先四川省仪陇县汪氏(从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来川的)正本从先绪,家修世泽长安徽肥西农兴汪氏昌瑞应贤才长后忠生湖北孝感:邦丁云昌,文明兆庆,力达群方黑龙江汪氏(原籍是永平府昌黎县)相成世德正 喜忠洪福全 涛潮云升广 龙飞跃海元祖籍山东,现生活黑龙江富国经、连大廷、学孔孟、家业兴

汪氏家谱的迁徙史

起姓于安徽的汪芒氏的汪姓和山东以邑为姓的汪姓,是我国早期历史上汪姓在南北方繁衍的中心地带。其中北方的山西省境内发展成了一大望族。东...
点击下载
上一篇:许氏家谱下一篇:蘇洵的父親是誰?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