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姓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3收藏

支姓家谱,第1张

  字辈排行:

  重庆黔江支氏字辈:“大仁和中德”。

  重庆垫江支氏字辈:“承家宿主肇启宏图克昌几序勇教诗书”。

  重庆永川、四川安岳支氏字辈:“良正锦少学仕含一国兴维运中世泽万云竞高庆官清民安泰福禄钧吉祥道德应富贵传后振家声”。

  重庆彭水、陕西富平支氏字辈:“承家宿主肇启宏图克昌几序勇教诗书”。

  浙江永康支氏字辈:“显昭明远康宁富贵寿元通达礼义忠信万世荣昌德泽厚长文章华美方正贤良”。

  浙江金华支氏字辈:“廷士向步玉国进修”。

  浙江乐清支氏字辈:“文佛永道崇尚宗廷思友德应邦敬廉从存诚秉绍裕后昌隆敦修法式时显宏光大启厥兆奇景朝扬克钦圣载嗣衍庆祥”。

  江西临川支氏字辈:“勖茂仕国时君益本乡秉应汝道万一元自立志百世允垂芳学品崇东鲁文才献上邦茹谰振玉海虹长”。

  江西进贤支氏字辈:“学必中有成天朝可登(灯)明”。

  安徽霍邱支氏字辈:“全万连经本得道传毅大中振永平和”。

  安徽怀远支氏字辈:“盛有俊从爱”。

  江苏铜山支氏字辈:“官德亭学玉庆大有广前修”。

  江苏淮安支氏字辈:“大支维效广忠德”。

  河南长垣、山东东明支氏字辈:“凤永松修(现)昌”。

  湖北当阳支氏字辈:“学必中有存天朝可灯明”。

  陕西白河支氏字辈:“世道昌农胜宗德永元方”。

  贵州龙里支氏字辈:“司建朝阳仁怀升实荣”。

  黑龙江牡丹江、台湾支氏字辈:“春宝庆玉济”。

  北京支氏一支字辈:“天万殿山庆”。

  支氏一支字辈:“学博品崇东土”。

  支氏一支字辈:“世道昌农胜宗德永元方”。

吉林永吉北大湖的三家子满族郎姓,老姓是纽古录氏。那一带的满族在清代归吉林将军下属,好象是在满洲镶白旗防区内。

既然你爷爷都带你去填写过家谱,说明家谱还在。只是你家后来和家族走动少了。这个得怪你的父亲。为什么不走亲戚呢。

你可以回一趟老家,去找本家族的远亲老辈人询问一下。如果能查阅到家谱那就更好拉。 修改回答

八旗制度

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满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猎为业,每年到采捕季节,以氏族或村寨为单位,由有名望的人当首领,十人或三十余人不等结伴入山,这种以血缘和地缘为单位进行集体狩猎的组织形式,称为牛录制。其制规定:“凡遇行师出猎,不论人之多寡,照依族、寨而行,满洲人出猎开围之际,各出箭一枝,十人中立一总领,属九人而行,各照方向,不许错乱,此总领呼为牛录额真(牛录意为大箭;额真,亦称厄真,意为主)。”

八旗的建立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以祖、父“遗甲十三副”,起兵攻打尼堪外兰,开始统一女真各部的事业。邻近满洲的各部皆称王争长,互相战杀,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万历二十九年,努尔哈赤将招来的人口编入自己的队伍,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镶,俗写亦作“厢”)。旗帜除四正色旗外,黄、白、蓝均镶以红,红镶以白。把后金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其制规定:每三百人为一牛录,设牛录额真一人,五牛录为一甲喇,设甲喇额真一人,五甲喇为一固山,设固山额真一人,固山额真左右置副职称梅勒额真(美凌额真)。据史籍记载,当时编有满洲牛录三百零八个,蒙古牛录七十六个,汉军牛录十六个,共四百个(一说二百三十一个)。此时所编设的八旗,即后来的满洲八旗。八旗制度建立后,每旗所辖的牛录数和牛录下的丁数时有变化,但旗制终清未改。

八旗组织中蒙古旗与汉军旗的建立比满洲旗稍晚。清太宗皇太极天聪三年(1629)时,已有蒙古二旗的记载,称为左右二营。八年改称左翼兵和右翼兵。九年,后金在征服察哈尔蒙古后,对众多的蒙古壮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编审,正式编为蒙古八旗,旗制与满洲八旗同。汉军单独编为一旗,据考证是在天聪五年正月(一说天聪七年)。皇太极崇德二年(1637)分汉军为二旗,旗色玄青,四年分二旗官兵为四旗,七年正式编为汉军八旗,旗色与满洲八旗同。从明万历四十三年八旗制度建立,直到清崇德七年才完成八旗组织三个部分二十四旗的组织建设,八旗每一旗下都包括满洲、蒙古、汉军三个部分。

上三旗与下五旗八旗又有上三旗与下五旗的区别。顺治七年(1650)底多尔衮死后,清世祖福临为了加强对八旗的控制,对八旗的顺序进行了调整。由皇帝控制的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称为上三旗;由诸王、贝勒统辖的正红、镶红、正蓝、镶蓝、镶白五旗,称为下五旗,此后终清未改。上三旗较下五旗为崇,是皇帝的亲兵,担任禁卫皇宫等任务,下五旗驻守京师及各地。清世宗胤■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王、贝勒对各旗的控制,严格区分下五旗中的旗分佐领(俗称外佐领)和府属佐领(俗称内佐领)的隶属关系。下五旗中的主要部分旗分佐领,实际上也由皇帝直接控制。诸王及贝勒仅能控制其府属佐领。又以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居左,称为左翼;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居右,称为右翼。

八旗制度的特点是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凡隶于八旗者皆可以为兵。实际上,清代兵有常数,饷有定额,随着满族人口的不断增加,并非所有满族人都能披甲,而到后来披甲的人数占满族人口的比例愈来愈小。清太祖、太宗时期,八旗组织有较快的发展。入关前满洲八旗共三百零九个佐领,又半分佐领十八个;蒙古佐领一百一十七个,又半分佐领五个;汉军佐领一百五十七个,又半分佐领五个。八旗满、蒙、汉佐领共五百八十三个,又半分佐领二十八个。清统治全国之初,由于统一全国的战争需要,以及平定各地的反清斗争,满洲八旗发展迅速。康熙时满洲佐领达到六百六十九个,嘉庆时增加到六百八十一个。此后维持在这一水平上。蒙古佐领顺治时增加十一个,康熙时又增加七十六个,雍正二年(1724)定制为二百零四个。八旗制度建立时有蒙古人编在满洲八旗内,直到清末亦有蒙古佐领三十五个,又半分佐领两个,编在满洲八旗下。顺治十五年有汉军佐领二百零六个,又半分佐领三个。康熙五十一年(1712)增至二百五十八个,又半分佐领一个。雍正十二年定制为二百七十个。此后,因八旗生计愈来愈困难,一部分汉军出旗为民。乾隆五十五年(1790)汉军佐领减少到二百六十六个。此后终清不改。八旗官兵的额数,清末光绪、宣统时,实存职官约六千六百八十人,兵丁十二万人。

八旗初建时兵民合一,全民皆兵,凡满洲成员皆隶于满洲八旗之下。旗的组织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等多方面职能。入关前,八旗兵丁平时从事生产劳动,战时荷戈从征,军械粮草自备。入关以后,为了巩固满族贵族的统治,加强对全国各族人民的控制,同时为了解除八旗官兵的后顾之忧,更好地为清王朝效命,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和兵饷制度,与绿营共同构成清朝统治全国的强有力的军事工具,八旗兵从而成了职业兵。八旗兵无论满洲、蒙古或汉军,均以营为单位,由都统及副都统率领,称作骁骑营,用于驻防或征战。并有炮营、枪营、护炮藤牌营,附属于汉军骁骑营。

八旗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如封爵,天命、天聪时期定王公爵止于贝勒,崇德元年始走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九等。顺治十年(1653)增奉恩将军为十等。亦有异姓封王、公、侯、伯、子、男的,但汉人甚少。清代世职,太宗时与官名本多相同,顺治四年成为荣誉称号。乾隆元年定民爵精奇尼哈番为子爵,阿思哈尼哈番为男爵,阿达哈哈番为轻车都尉,拜他喇布勒哈番为骑都尉,拖沙喇哈番为云骑尉。八旗按引军旗色定户籍。壮丁原则上三年编审一次,分正户、另户、另记档案及旗下家人等。八旗兴办宗室觉罗学、官学等,课其子弟。八旗宗室王公及官兵的婚丧等均有规定。清初定满汉不通婚,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才取消禁令,实际上民间早已通婚。

禁卫军制清朝定都北京以后,绝大部分八旗兵丁屯驻在北京附近,戍卫京师的八旗则按其方位驻守,称驻京八旗,俗称京旗。另抽出一部分旗兵派驻全国各重要城市和军事要地,称驻防八旗。驻京八旗负责皇宫和京师的安全,实即禁军。清禁卫军制大类有二,即郎卫和兵卫。郎卫即指御前近卫,专门负责皇帝及后妃等的警卫与服务,其内部又根据具体任务的不同,设置侍卫处、銮仪卫、善扑营等不同的机构。侍卫处初选上三旗子弟中才武出众者分班入值,掌上三旗侍卫亲军之政令,供宿卫扈从之需。銮仪卫亦系侍从武职,掌管帝、后车驾仪仗等机构。宣统元年(1909)避溥仪名讳,改为銮舆卫。善扑营,顺治初年曾设善射鹄、善强弓、善扑等侍卫,各有专管,统在三旗额内。康熙八年为惩治鳌拜专横乱政,选侍卫中一部分年少有力者练习扑击之戏,鳌拜入见时,即令侍卫等掊而絷之,于是有善扑营之设。该营专习掼交、射箭、■马等技艺,供皇帝游玩宴乐时表演。兵卫即指京师及宫禁的警卫,也根据不同的任务及防卫的需要,分设前锋、护军、步兵等不同的营制。

八旗的驻防入关以前,已有八旗驻防之设。清统治全国以后,分为畿辅驻防、东三省驻防和各直省驻防。畿辅驻防为守卫京师附近地区,包括保定、张家口、热河、察哈尔及木兰围场等地。各省驻防多为省会或重镇。八旗驻地及兵额,视各代而有增损、裁并,但变化不是太大。清末全国驻防共有八百一十七个佐领。

八旗在全国各地驻防,一般不设都统。在重要地区如盛京、吉林、黑龙江、江宁、杭州、福州、广州、荆州、西安、成都、绥远等处设将军。凡设将军处下设副都统。将军为该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但不理民政。后热河、察哈尔由副都统升为都统后,即为该地区长官。

八旗的旗务管理无论满洲、蒙古或汉军,均由固山额真管理。顺治十七年,固山额真一律改称都统。各旗均设都统一人,副都统二人。雍正元年,设八旗都统衙门,由上述各旗都统二十四人及副都统四十八人组成,掌满洲、蒙古、汉军八旗之政令,稽其户口,经其教养,序其官爵,简其军赋。凡八旗之方位,京师及各地之驻防,陵寝守卫,壮丁编审,选子弟充执事,选送秀女,以授地之法定八旗世业,奴仆管理,田租定额,房产购置,红白赏恤,选送俊秀入官学出具考试名册,会选旗营官员,功过劝惩,世职袭废,稽户丁,定兵额,选马甲等等,无不统一管理。

八旗的兴衰八旗制度建立在“兵民合一”的基础上,入关前没有兵饷规定。天聪四年皇太极说:“我国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耕战二事,未尝偏废。”当时,兴京(今辽宁新宾)内城居宗室勋戚,外城居宿卫亲兵万余。此外远近十余万户,散处辽河东西,无事耕猎,有事征调,征调时所发行粮也很有限。清统治全国以后,八旗兵饷的主要形式是坐粮,包括钱、粮两部分,从征时发给部分行粮。八旗兵丁按其兵种可分为亲军、前锋、护军、领催、马甲、步兵、炮甲、养育兵、匠役等,其兵饷的数量亦有所差别,且时有增损。

清军入关,满族人口大量涌入北京及其附近地区,为了安置八旗官兵和闲散人口的生活,从顺治元年底至康熙四年清政府共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圈地运动(见图地令),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官兵三次共分得旗地二百三十三万五千四百七十七晌零九亩。八旗兵丁的份地为五晌(一晌约六亩),终清没有大的变化。兵丁份地大多数靠本人带同家属从事耕种,后迫于生计被典押出去。清初规定旗民不交产,几经反复,直到光绪三十一年才最后取消禁令。

清统治全国以后,由于八旗制度的严重束缚,八旗兵丁生计日渐拮据。八旗生计问题主要是北京正身旗人的生活问题。康熙、雍正时业已出现,乾隆初更趋严重,从而引起清统治集团的严重关注。康熙、雍正时曾先后赏赐银两数次,但不久即罄尽无余,于是增加兵额,扩大食饷面。雍正二年始设教养兵,后改称养育兵,给予钱米。光绪时养育兵共计两万七千四百零八人,清末达到两万九千二百零七人。乾隆时曾准许京城和各省驻防汉军八旗出旗为民,令其各得生计。但直至清末,八旗生计问题非但没有解决,而且陷于贫困的境地。

八旗制度从正式建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朝覆灭,共存在二百九十六年。它是清王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曾在中国历史上起过积极和进步的作用,为发展和巩固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为保卫边疆防止外来侵略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满族社会的发展,更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随着历史的嬗变,八旗制度中落后的一面也日益明显,严重地束缚了满族人民的发展,在征战中的作用也愈来愈小。八旗制度与清王朝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过了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整个历史过程。

1郎溪县的历史沿革

据已发现的古文化遗址及文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的氏族群在这里居住,繁衍生息,过着刀耕火种与渔猎畜牧的生活。

后因部落迁徙,此地便成为土著与山越族的聚落处。夏禹治水以后,分天下为九州,现郎溪属扬州之域。

商属勾吴。春秋时周敬王四十年(公元前480年)属诸侯吴国的桐地。

战国之际,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属越。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楚越争雄,越被楚灭,属楚。

秦王政(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古吴越地分置鄣郡和会稽郡,郎溪属鄣郡地。汉元封二年(前109年),鄣郡改置丹阳郡,郡治迁宛陵(今宣州),以原鄣郡郡治周围地区设置故鄣县。

郎溪属故鄣县。建安八年(203年),以故鄣县西部地析置广德县,郎溪属广德县。

三国时,江南属吴国,广德县隶属丹阳郡。西晋太康二年(281年)改属宣城郡。

南北朝期间,为宋、齐、梁、陈的属地。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并广德、故鄣、长城(今长兴)、阳羡、义乡5县地设绥安县。

宋泰始四年(468年)改属南徐州义兴郡。不久废,复置广德县,仍属宣城郡。

南齐时,广德县属南豫州宣城郡。梁绍泰元年(555年)广德县隶属南豫州广梁郡。

陈永定二年(558年)改广梁郡为陈留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陈留郡,并广德、故鄣、安吉、原乡4县入石封县,改石封为绥安县,属宣州。

仁寿三年(603年)隶入湖州。大业二年(606年)又改属宣城郡。

唐武德三年(620年),分绥安县为绥安、桐陈、怀德3县,属桃州。至德二年(757年),改绥安县为广德县,属宣城郡,后改称宣州。

五代南唐设广德制置使,属江宁府。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设广德军。

北宋端拱元年(988)置建平县。1914年因与热河省建平县(今属辽宁省朝阳市)同名,取县境主要河流名改为郎溪县。

据《桐川志》:“建平县前有郎溪,以居民郎姓得名。其地为郎埠镇。”

“郎埠”,又作“郎步”。北宋端拱元年(988年),分广德县西北地区置建平县(治郎步镇,今郎溪县城关镇),属江南东路(治蒺州,今南京市)广德军。

从此,建平县(今郎溪县)从广德县分出。至道三年(998年),广德军改属江南路(仍治蒺州,今南京市,仁宗时,蒺州升为江宁府)。

天禧二年(1018年),广德军复属江南东路(仍治江宁府,今南京市)。端拱元年原溧阳州昭德、丰乐、彰德三乡划属建平县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建平县(仍治郎步镇)属江南东路(治江宁帅府,今南京市),广德军(仍治广德,今桃州镇)。

三年,广德军改属江南东路建康府(均治今南京市)。四年,广德军属江南路建康帅府(仍治今南京市)。

绍兴初(约1131年后),广德军属江南东路(仍治建康府)。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建平县(仍治郎步镇)属江淮等处行省(治扬州,后升为路,今扬州市)广德军(仍治广德,今桃州镇)。

十四年,升广德军为广德路(仍治广德)。二十一年闰五月,江淮行省迁治杭州路(今杭州市)。

二十四年,复迁扬州路。二十六年,徙治杭州路。

二十八年,改称江浙行省(仍治杭州路,今杭州市),建平县属江浙行省广德路,直属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治建康路,今南京市)。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红巾军徐寿辉李二,罗四部占据,此后为群雄所据。

十五年六月,为朱元璋部控制。次年六月,改广德路为广兴府(治广阳县,今桃州镇),属朱部江南行省(治应天府,今南京市)。

〔明朝〕吴二年(1368年)正月改元洪武,建平县(仍治郎步镇)属明江南行省(仍治应天府,今南京市)广兴府(仍治广阳,今广德县桃州镇)。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广兴府直隶中书省。

四年九月,广兴府改为直隶广德州(治广德,今桃州镇)。十三年正月直隶广德州直隶六部。

永乐元年(1403年),直隶广德州直隶南京,后称南直隶(治今南京市)。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明亡,为福王朱由崧控制下的南直隶所属。

五月,广德县属朱由崧建南明弘光政权控制下南直隶直隶广德州。清朝清平江南,建平县仍属南直隶直隶广德州。

顺治二年闰六月乙巳(1645年8月19日)建平县(仍治郎步镇)属江南省(治江宁,今南京市)直隶广德州(仍治今桃州镇)。十八年,直隶广德州改属江南省左布政使(驻江宁,今南京市)。

康熙六年七月甲寅(1667年8月3日),直隶广德州改属安徽省(治安庆府,今安庆市)。九年四月丁亥(1670年5月19日)直隶广德州改属安徽省徽宁道(治歙县,今徽城镇)。

二十一年十月乙亥(1682年10月31日),直隶广德州直属江安十府储粮道(专业道,治歙县)。雍正十一年十二月癸亥(1734年1月20日),改属安徽宁池太广道(治安庆府,今安庆市)。

十二年十月庚戌(1734年11月3日),迁道治于芜胡(今芜湖市)。咸丰四年(1854年),皖南地区改属浙江巡抚代管,仍旧制。

五年十月十三日,直隶广德州改属徽宁池太广道(改治宣城,今宣州区)。十年再迁道治于祁门县(今祁山镇)。

同治三年(1864年7月19日),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皖南地区复属安徽省徽宁池太广道。四年六。

2郎溪县的历史名人

张辉,湖北省黄梅戏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

夏雨初(1903-1930) ,安徽郎溪人。1926年转为 党员。

领导和组织了日资内外棉纱厂工人同盟大 。1930年7 月15日,任南京市行动委员会委员,参与组织南京暴动。

7月29日被捕,不久遭敌人杀害。裴士戎:郎溪县飞鲤乡裴村人,1960年从师山东省著名画家黑白龙。

主要作品有《待博图》,《红叶白鸠》,《鸬鹚》,《鱼乐图》,《群鸟》,《荷塘》,《湖天一色》。吴应龙(1184~1245),字云翔,安徽南宋郎溪县人。

南宋嘉泰元年(1201)中举,嘉定四年(1211)登进士。初授江苏武进县尉,后迁湖北江陵知县,累官监察御史。

吴应龙任江西都昌知县时,大书“为国家培植根本,为生民爱惜膏血”于庭,以示为官之道。嘉熙元年(1237)迁兴国军知军,四年宋理宗召见时,他以“振纪纲、信政令、惜名器、厉人才、择牧守、选将帅、安流离、恤饥寒”等条陈上奏,理宗嘉纳之,拜监察御史。

后因与同僚意见相左,去官回乡,辟“源流书院”讲学。淳祐三年(1243),吴应龙复职任饶州知府,翌年任江淮荆浙福建广南路都大提点,督理坑冶铸造,旋以直宝漠阁大学士任广南西路转运判兼提督本路盐事。

吴应龙为官体察民情,抚恤饥寒,初任武进县尉,时值天灾严重,民多冻馁,他多方赈恤,以活县人。丁忧奔丧,他囊空如洗,两袖清风。

广德知军吊唁其父时说:“平生无愧事,有子作清官。”他宽以待民,庭无滞颂,以清廉耿直著称。

3安徽宣城郎溪县简介

郎溪县

交通区位

郎溪古称建平, 建县于北宋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地处安徽省东南边陲,长江三角洲西缘,皖、苏、浙三省交界处,素有“三省通衢”之称,区位优越。邻近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合肥、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现辖8个镇、4个乡,全县总人口3339万人,面积110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24390公顷。

资源概况

郎溪,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物产富足,素有“鱼米之乡”、“天然植物园”之美誉,是安徽省粮油、蚕茧的重要产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境内8万亩茶园连绵起伏,堆绿叠翠,30余种国家、部级名茶馨香四溢,被农业部授予“中国绿茶之乡”和“全国茶树作物无公害用药示范基地县”。主要特产有历史名茶“瑞草魁”、“古南丰”黄酒、金丝蜜枣、姚村闷酱、雁鹅、银鱼、青虾、蟹、鳖等。主要矿产有萤石、黄砂、石灰石、花岗岩、高岭土、叶腊石等,萤石储量200万吨,居华东之冠。

历史沿革

北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划广德县西北桐乡、昭德、临湖、原通、妙泉5乡设置建平县,隶属广德军,县治在郎步镇。郎步镇在县境中部,郎川河北岸。郎,县城居民之姓。步通埠,郎步,即郎埠,意为郎川河上泊船码头。郎步镇最早形成于东汉末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建县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在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修筑城墙,周长780丈,设四门一水关。民国11年(1922年)设吉原保,属城厢区,区署及保办事处均设于城内。民国28年(1939年)设置在城镇,属第一区。民国29年(1940年)直属县 。民国31年(1942年)12月10日仍改名郎步镇。民国34年(1945年)11月8日,更名吉原镇。何谓“吉原”?取《诗经•小雅•常棣》诗句“鹡鸰在原,兄弟急难”之意,指水鸟跌落郊原,比喻兄弟友爱,有难相救。定镇名为“鹡原”,取其褒义。后因“鹡”字冷僻,书写也不便,1949年4月,郎溪解放,仍沿用吉原镇名。1950年2月,撤消了镇建制,直属在城区。1952年5月,成立郎溪镇。1956年1月,撤消区级建制,郎溪镇直属县人民 。1959年7月,撤消郎溪镇建制,并入钟桥人民公社。1961年6月1日,将原郎溪镇及城西、文昌两个大队划出,成立城市人民公社。1962年1月改称建平人民公社。1963年12月,郎溪镇从建平人民公社析出,恢复建制,更名城关镇。1982年1月,成立城关镇人民 。4月18日将建平乡的城东村5个村民组和城北村10个村民组划入城关镇,建立镇辖东郊村和北郊村。1992年3月,城关镇和建平乡合并成立建平镇至今。

4关于郎溪的风俗文化

纵观郎溪民俗,有五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地域性。俗云:“出门三五里,一地一乡风”、“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郎溪亦然。 以郎川河为界,南北两乡的民俗有很大的差异。

可以说,南乡风俗的主调是河南一带的吴越文化,还有荆楚文化和徽文化相融其中。 如婚丧喜庆活动:南乡讲究热闹、排场;而北乡更多的是礼仪、规矩。

婚嫁中的哭嫁,南乡比较简单,有些只是象征性的;而北乡则有大量的“哭嫁歌”,如“哭爹娘”、“哭歌嫂”、“骂媒人”等,情真意切,色彩浓郁。再如丧事习俗中:南乡人在封棺前要将亡人口中的“含口钱”拽出来,以防亡人带走家中的财运;而北乡人则要让亡人衔着“含口钱”随棺材入葬,意在怕亡人转世时变成哑巴。

在民间艺术上:渔鼓“道情”只在飞鲤、毕桥出现;而“打蛮船”却在南丰、涛城流行;“人灯”则活跃在幸福、飞鲤一带;旱船多在南乡,定埠一带基本看不到旱船。送春则以北乡为盛。

还有山歌:北乡山歌故事性很强,有的长达上千句,已形成传统段子的有《风筝记》、《养媳妇》等;而南乡是放牛娃子喜闹逗趣的一种形式而已。 饮食民俗也有明显的地域性。

南乡三月三的“巴魂粑粑”用的是“齐头蒿子”,包咸菜馅;而北乡用的则是“白毛头蒿子”,包红糖、芝麻馅。前者的特色是“香”,后者的特色是“粘”。

旧时过年有“看菜”的习俗,除鱼之外,北乡的看菜是“子孙汤”(鸡蛋汤),南乡的看菜是鸭肫、鸡肫。在茶馆、澡堂里,提篮小卖的除麻花、瓜子、桂花糖外,南乡多有绿豆粑粑,北乡是米饭饼、芽蚕豆。

而城关的大街小巷,都是徽州风味的小吃“拓餜”。再如南乡的“闷酱”、“腌青豆”、“楂辣椒”,北乡的“素鸡”、“压羊片”、“猪头膏”,都是郎溪的名牌食品,但口味迥异,各有特色。

烹饪方法上,南乡以煎、炒、烹为主;北乡以蒸、炖、熘为主,地域性十分明显。 二是多样性。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劳动创造了人类、创造了历史。劳动者在创造社会、历史、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采的民间习俗。

民俗也从来都是一种时空文化的连续体,它所包含的面极其丰富的。郎溪由于移民的原因,出现土著较少,而客民较杂、较多的现象,这一现象也使郎溪的民俗被孕育的千姿百态。

春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内涵,凝结着中国人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趣味和宗教情结。过年仪式不仅隆重,习俗也多种多样。

以时间讲,大多团年饭在三十晚上,但也有在早上和中午的,还有的在半夜(黄州人);也还有腊月二十八过年和腊月二十九过年的。从祭祀供奉方面看:有的满桌子盛席,也有三荤三素的,三荤三素中也有三个碗、六个碗的;有磕头祷告平安的,也有背祖宗五代过年的。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传统的时间意识和风俗,把春节装扮得既丰富,又多采起来。 郎溪民间艺术活动更是异彩纷呈:有老龙、抬龙、滚龙等各式龙灯;有演“水浒”、演“三国”等故事的大、小马灯;有文、武狮子及云舞等。

仅说唱艺术,就有玩旱船、打蛮船、人灯、送春、打五件、门头歌、山歌、书帽等不同形式,且各有特点。 三是群众性。

民俗的最大特点就是广大群众品质、道德、知识和智慧的渗透,没有这些,就不可能形成民俗。文化首先是一种模式,正是这种模式协调着社会、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在五行八作中,凡是一些规矩、行业禁忌,所有的行商、坐贾、老板、店员都必须自觉遵守,并使他们感到这是现实生活的需要,不这样去做,就可能成为另类,于人们所不齿。因此我们看到:民俗文化本质上是同民众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一些行规、习俗一旦形成,就成了人们的行为标准,并用它去约束自己的举止,规范自己的言行。

另外,有一些民间艺术活动是少数人伺弄不了的,客观上要求群众的参政性。比如玩龙灯、马灯、舞狮等。

抬龙出动,要一百多人,有的要上千人。大小马灯演“水浒”,没有三、四百人打不开场面。

飞鲤湖滨村,素以爱唱戏闻名遐迩。裴村在清咸丰年间有300多户人家,2000多人口,村东、村西各有一个大戏楼,分别有十几间房子,雕梁画栋,十分壮观。

大戏楼直到1956年因长久失修才倒塌。至今湖滨村尚有三分之二的人会唱戏。

不大的一个湖滨,曾有三个剧团,现在还有九班狮子,十几班旱船和龙灯、狗婆灯、小马灯等。定埠的降福会出会,也在千人以上,围观参与的群众达数万人之多。

显然,这些大众文化活动,没有群众的参与是根本不可能的。 还有岁时节令、人生礼仪、农业生产、采樵渔猎、房舍建设、交通运输、商贸、饮食、信仰等领域里的古老民俗,经过岁月的洗礼,已适应了各个时代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被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来,并已溶解于大多数人平常生活之中了。

四是教化性。每一种民俗的形成,都集中了社会和人们的某些需要,但就其经济和意识形态来说,大都离不了“忠、孝、节、义”、“礼、义、廉、耻”、“国泰民安”之类。

在郎溪民间艺术的说唱词中,除了少部分插科打诨的话外,几乎都是“高台教化”,内容是要人们学贤人、做好人;要光祖耀。

5历史上郎溪县出过多少进士

吴应龙(1184~1245),字云翔,郎溪县人。南宋嘉定四年(1211)进士。拜监察御史。

孙升:永乐二年甲申科(1404)三甲239名

戴初:成化二十三年丁未科(1487)三甲39名

宗玺:弘治十二年己未科(1499)三甲195名

吕盛:弘治十二年己未科(1499)三甲89名

潘润:正德九年甲戌科(1514)二甲68名

王祐:正德十二年丁丑科(1517)三甲212名

夏宗仁:正德十二年丁丑科(1517)三甲19名

岑鹤:康熙三年甲辰科(1664)三甲36名

王志援:康熙四十五年丙戌科(1706)三甲105名

戴兆佳:康熙四十五年丙戌科(1706)三甲205名

任兰枝:康熙五十二年癸巳恩科(1713)一甲2名

严文在: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科(1718)三甲20名

6安徽宣城的历史由来

宣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南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结合地带,跨东经 117゜58'~119゜40'、北纬29゜57'~31゜19'。东北至东南与江苏、浙江两省毗邻,为安徽省的东南门户。区域面积1234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89%。

宣城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悠久。早在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丹阳郡郡治就设在宛陵(今宣州区)。晋太康二年(281)析丹阳郡置宣城郡。自此,宣城一直作为州、郡一级政区存在。隋初废郡,改南豫州为宣州,不久又改称宣城郡。唐初置宣州,中间一度改称宣城郡,以后复称宣州。南宋乾道二年(1166)宣州改为宁国府,直至清末。民国期间,宣城先后为第九和第六行政督察区。解放后,1949年5月成立宣城专区。1952年1月,宣城专区撤销,辖县并入新成立的芜湖专区(1971年改称芜湖地区)。1980年2月,芜湖地区改名宣城地区。1982年4月,行署机关移驻宣城。2000年6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宣城地区、设立宣城市,2001年二月正式挂牌成立。

宣城,东临苏浙,地近沪杭,为安徽之东南门户。自公元前109年设郡以来,历代为郡、州、府城,相沿二千多年而不辍,范哗、谢眺、沈括、文天祥等先后出守于此,李白、韩愈、白居易、杜牧等相继来此寓居,众多的人文遗迹,优美的自然风光,使得这座古城不仅赢得“上江人文之盛首宣城”的赞辞,更因谢朓、李白、杜牧等人的大量歌咏,而享有“宣城自古诗人地”的美誉。

宣城现辖宣州、郎溪、广德、泾县、绩溪、旌德五县一区,并代管宁国市,面积 12340平方公里,人口275万,其中2000年设立地级宣城市后,县级宁国市由省直辖,委托宣城市代管。凭皖赣、宣杭两铁路,318、205两国道保持着与外界畅通的气象,从古至今以地利之便,交通畅达,商品集散,成为江南通都大邑。

宣城人文胜迹遍布。临风怀古,谢朓楼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四大名楼;“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的敬亭山,自南齐谢朓以采,先后300多位诗人墨客登临此山赋诗作画,留下诗文600多篇,为名符其实的“江南诗山”;现存敬亭山麓的厂教寺双塔,以其对唐塔风格的继承与革新,成为全国仅存,因而被列为国家级保护文物;大文学家冯梦龙发现并称为“天下四绝”之一的太极洞,以其中空博大的气象成为溶洞奇观;以三雕艺术、徽墨、徽菜明清古民居居称誉海内外的绩溪,历代人才辈出,著作《笤溪渔隐丛话》的胡仔,红顶商人、一代巨贾胡雪岩,徽墨传人胡开文,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胡适,“湖畔诗人”汪静之,小品文学家章衣萍,新文化出版家汪孟邹等,使绩溪赢得“邑小士多”的美名;黄山北坡之下的江村,古称金鳌,村中聚秀湖、狮山古庙、江氏宗祠等古迹文气盎然,江淹、江泽涵、江绍原等名流硕儒皆从此村走出;泾县桃花潭不但因夹岸十里皆桃花而得名,更因李白一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而名扬海内外,其精华却在碧如琼浆、绝无污染的一潭清波。

宣城地处皖南山区和长江下游平原的结合部,东连天目,南倚黄山,西靠九华,域内襟山带水,风景绝佳。敬亭柏视、水西、龙须四山峰峦叠翠;青戈江、水阳江两水相依;南漪湖、太平湖、青龙湖三湖星罗棋布;清原峰、板桥、扬子鳄诸自然保护区,不仅珍禽异兽、奇花异草夺人眼目,更以巧自天然的风光独揽胜境。

宣城地灵而人杰。“宣城梅”自宋以来,名人辈出,“宋诗开山祖”梅尧臣,宋名臣梅询,明戏剧家梅鼎祚,名宦梅守德,清黄山画派巨匠梅清,清数学大家梅文鼎,近代学贯中西的梅光迪,使之有“宣城梅花遍地开”一说;“绩溪胡”中,胡仔、胡雪岩、胡开文、胡适,皆声闻天下,青史留名;“泾县吴”自始祖吴文举迁居泾县茂林以采,历代仕子如林,仅近代就有父子书法家吴玉如、吴小如,学者兄弟吴半农、吴组缃,书画家吴作人,此外尚有吴葆萼、吴茂荪、吴则虞等一批学者名流。

宣城物产丰饶。南湖银鱼、水阳河蟹、水东蜜枣、广德毛竹板栗、宁国山核桃,以及以敬亭绿雪、涌溪火青为首的绿茶系列,皆属地方士特名产,而其中尤以宣纸宣笔、旌德三麻、绩溪蚕丝、徽墨、唐代“宣州红线毯”、宋代“宣城诸葛笔”、明代“宣城木瓜”、“宣城雪梨”扬名华夏。如今“水东琥珀枣”、“敬亭绿雪茶”、“郎溪瑞草魁”、“宁国黄花云尖”、“泾县红星宣纸”、“绩溪梅花白厂丝”,在国内外均有一定名气。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宣城,正以其博大胸襟、广远情怀,承接南来北往过客,书写声蜚遐迩华章。

7郎溪古代名人墓葬

郎溪县,中国绿茶之乡,隶属于安徽省宣城市,古称建平,建县于北宋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地处安徽省东南边陲,长江三角洲西缘,皖、苏、浙三省交界处,素有"三省通衢"之称,区位优越。邻近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合肥、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郎溪辖7个镇、2个乡,2011年总人口342万人,面积110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4382629公顷。

郎溪县有石佛山、龙须湖、高井庙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物产富足,素有"鱼米之乡"、"天然植物园"之美誉,是安徽省粮油、蚕茧的重要产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和中国民营经济最佳投资县。郎溪境内有八万多亩茶园,是中国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全国平均每10斤茶叶就有1斤产自于郎溪,1996年,郎溪县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绿茶之乡"和"全国茶树作物无公害用药示范基地县"。

8郎溪古代名人墓葬

郎溪县,中国绿茶之乡,隶属于安徽省宣城市,古称建平,建县于北宋端拱元年(公元988年)。

地处安徽省东南边陲,长江三角洲西缘,皖、苏、浙三省交界处,素有"三省通衢"之称,区位优越。邻近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合肥、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

郎溪辖7个镇、2个乡,2011年总人口342万人,面积110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4382629公顷。郎溪县有石佛山、龙须湖、高井庙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

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物产富足,素有"鱼米之乡"、"天然植物园"之美誉,是安徽省粮油、蚕茧的重要产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和中国民营经济最佳投资县。郎溪境内有八万多亩茶园,是中国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全国平均每10斤茶叶就有1斤产自于郎溪,1996年,郎溪县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绿茶之乡"和"全国茶树作物无公害用药示范基地县"。

支姓家谱

  字辈排行:  重庆黔江支氏字辈:“大仁和中德”。  重庆垫江支氏字辈:“承家宿主肇启宏图克昌几序勇教诗书”。  重庆永川、四川...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