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性吴的人主要在哪里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3收藏

福建性吴的人主要在哪里,第1张

黄龙族吴氏:基于泉州古城西郊黄龙江滨(今晋江)两岸纵横20平方公里。

泉州鲤城区浮桥镇:延陵、坂头、大博、新步、下美宅、石崎、仙景、西庄、岐山、田中、东边、黄石头、五羊、林美、金浦、金鸡、霞洲、浮桥街、塔顶吴、高山义门吴、山美吴。

泉州鲤城区江南镇:乌石、后墩、官林、后头、小锦田、新塘、仙塘、上塘村、上塘霞茂村。

泉州丰泽区东海镇:津头博。

丰泽区北峰镇和清源农场:溪乾、西博、潘山、田庵、田边、前山、花园头、水流坑、洋西桥、乌墩白水岭。

泉州南安市丰州镇:博头、丰州南门、丰州东门。

南安市洪濑镇:洪濑街、湖尾小路村、进坑村、南安市石井镇后店村。

南安市霞美镇:麻山、后房、下福。

泉州晋江池店镇:高坑、华洲东山、水田霞美。

泉州惠安县洛阳镇:洛阳街。

闽南侨乡、衣冠之族

明朝《闽书》卷之九方域志载:岸上(黄龙江岸)黄龙乡有吴氏—衣冠之族。

源流与播迁

黄龙族吴氏是季札后裔,属吴征生支派。黄龙族吴氏1世祖吴礼孙。先祖自吴琚以下至吴礼孙的几代为:吴琚—吴安仁—吴仕骧—吴爽—吴礼孙,自礼孙起,至今已传29世,海内外数十万人。

一世吴礼孙:1215—1374,配陈氏(1221—1278),子三:长子吴景政居黄龙祖地传世,次子吴景善分居南安诗口,三子吴景兴分居晋江、石狮、蚶江及锦里。

二世吴景政:1249—1328,娶蔡氏妙清(1260—1343),子六:吴君用、吴君济、吴君弼、吴君辅、吴君锡、吴君赐。

二世吴景兴,后裔居于晋江市和石狮市等地。

三世吴君用:1278—?,娶陈氏,子三:吴观生、吴观应、吴观庆。分居永春县梧板与南安县的陶内、吴坂、内寮、诗口、博尾等地。

三世吴君济:1280—1350,字和卿,号龙溪,娶杨氏、胡氏、刘氏、杜氏、蔡氏。子七:吴希宪、次子吴希文,分居晋江、石狮、蚶江、三子吴希礼、四子吴希勉、五子吴希舜、六子吴希禹、七子吴希敬。

福建省南安市水头村吴氏:水头村古称鳌海境,亦称湖内村。吴精一、吴精直。自7世字辈:宗宪缙绅世代恩荣学遵孔孟道法周程。2000年已传至周程代。

福建南安市石井镇后店村吴氏:始迁祖吴启勋讳绍祖,是泉州黄龙族1世祖吴礼孙传3世三房4世祖吴希圣之长子。于元末(1361年)迁居后店村。

福建省惠安县洛阳街尾吴氏:始祖黄龙族4世希圣之次子于元末迁居此。

福建省德化县三乡吴氏:黄龙族吴氏3世五房吴君锡之孙吴晖肇基永春吴坑。德化朱地村吴氏是泉州黄龙族迁入,始祖吴源、吴润。

黄龙通族六十四字行:12世起0字数取易有六十四卦生生已之义:洪维我宗、生民自周、记序世家、端为之首、至德所贻、实庶且永、代钟哲人、在君左右、允文亦武、亮节高风、辉煌典策、蔚焉国桢、丕嗣徽音、望诸贤裔、凡亿孙曾、尚其懋哉。

黄龙族文化艺术:南曲亦称“南音”是一种古典乐曲。四管合奏:琵琶三弦、二弦、洞箫、璧板。

福建莆田市吴氏

莆田史称“兴化”,统称闽中,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称。始祖为吴祭、吴瑞、吴良、吴兴。系太伯第62世孙,季札第44代孙:太伯季札-征生-启蕃-翊-售-弥庸-勾馀-厥由-涉-平-申-芮-臣-回-右-著-允陵-全-隆-复兴-章-汉-成-[日于]-胜-恢-佑-凤-驾-库-猛-神霄-均-铨-授-渊-国宝-祯-颂-琳-绳祖-萝献-惠达(讳铎任建安刺史)-吴祭、吴瑞、吴良、吴斌。从兄弟吴荫、吴发、吴兴。

分布:黄石水南玉塘吴氏:吴祭第17世吴隆后裔吴天顺。东甲吴氏:吴祭后裔吴天宇,吴瑞后裔第23代吴重谋由东华迁居。

江东五吴亦属吴祭后裔:环浪吴氏:祭-烈-缘-占-资-舍-嗣-当-察-翊-绎-裕-叔告(状元)-起沪-圭老。孝友吴氏:吴诹长子吴声[火亘]于宋代由城厢坊巷迁江东。祭-烈-缘-占-资-舍-嗣-当-察-翊-叔雅-诹-声[火亘]。福清吴氏:吴祭第14代吴元益于宋代迁福清石塘。其9代孙吴美玉官居广州府通判,自广州返福清,路过莆田,见江东环境优美,遂居。东甲吴氏:吴天宇于明朝由北高后吴迁东甲。世立吴氏:迁徙不详。

华堤吴氏、下江头三吴:都是吴祭第23代孙吴泮孙吴万代、吴万利后裔。华中村吴氏:吴祭29世孙吴学周由水南龙度迁居。华东村吴氏:吴祭第14世孙吴元华之曾孙吴翊由吴岱迁居。沙堤:吴祭14孙吴元华之玄孙吴朝始祖。天马吴氏:吴祭19世孙吴竹溪开族。清江村:吴祭16世孙吴佛宝迁居。黄石长坑下坂吴氏:吴祭12世吴仲举开族。黄石东井、龙度、华中、后诛、城厢吴镛支系:祭-烈-缘-羽-清-[土高]-严-士敏-确-某-汝恭-丛桂-胜龙-复-天就-富-鸿祖-镛。

福建莆田市吴兴支系:吴兴(646-709),吴竟次子,字起祖,号长官,太伯70世孙。

福建省永定县吴氏:大多是江南吴氏始祖吴宣之孙吴宥的后裔。吴宥,号承顺,宋进士,敕封文林郎,诰封中宪大夫,吏部侍郎。生于928年。

福建省南平市吴氏:《崇寿寺碑》载,875年左右,河南固始人吴卓首次入闽为官,共父吴[禾遂]太伯68世孙,因黄巢之乱,兄弟四人弃任入闽,至今1135年,定居南平南山已1091年。

福建周宁县狮城镇南源村吴氏:先祖吴胄。后裔南源村开氏祖吴仁部,是吴晟的第五子。吴仁部946-1009,北宋初年任统兵大使。

福建省南靖县吴氏:始祖一:吴承顺;始祖二:吴薪。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吴薪—吴孔辉支系。

福建省平和县壶嗣吴氏:始祖吴文应。祭-烈-缘-詹-资-舍-嗣-富-察-翊-绎-裕-叔告-起渥-强老-尚彬-清溪-汉一-伯和-文应。新碑乌石吴氏:始祖吴则惠,系念二郎吴岳之次子。泰伯吴宣(71)- 纶-宥-坤二-吉甫-五四郎-千九郎-六四郎-念二郎(79)-则贤、则惠、则茂。岭下村吴氏:始祖吴峻岭,其字辈:峻敦道忠成直一毓国永元文时,文章经国盛时世振家声统绪承源继宗基甲第荣。九峰镇、坂仔镇、文峰镇吴氏:吴伯亮之孙吴云传始祖。

福建省诏安县吴氏:吴祭15代吴强老始祖。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劳光村下店吴氏:澄-京-当-德聪-师-宗禄-达江-一槐-调炜-思佑-克明,克明始祖。

福建省漳浦县吴源、吴岳支系:强老派开基始祖吴源,字端本,号强老。浯漾派开基始祖吴岳。

福建厦门市同安区新店镇霞浯吴氏:始祖吴潜。二世吴极、三世吴昭。

福建省福清市玉塘吴氏:始祖吴元益。祭-烈-缘-吉-寅-安-建-复-玖-骥-刍-汝梅-匡-元益。玉塘村吴元益、塘西村二世吴汝守、岭头村二世吴汝宇、吴塘村二世吴汝密、下梧村八世吴公谭、后笼村8世吴公言、溪东村7世吴稔、城关楼锦霞东巷7世吴稹、瑞亭村7世、敏营村7世吴稠、官垣村3世吴伯龙、吉岚村7世吴三官、前薛村3世吴伯鲁、后园村7世吴长发、吴厝村3世吴伯侨、倪博村19世吴开旺,另无法落实的高仑村、龙塘村、东坪村、观音博村、溪南村、北屿村、上迳镇、渔溪镇、镜洋西边村。墩头村吴祭长子吴凤始祖、三星村、勤寿山村、玉博村、东台村、下施村、里坑村、石蕊村、红边村、雷底村、北山顶村、宣口村、东林村、东庆村、西山村。玉塘吴氏以吴元益为1世,其字辈为:左昭:元、汝、伯、善、硅、智、穆、公、朝、从、臣、国、承、贤、梦、廷、昌、朝、进、启、绍、章、茂、继、古、唐、虞、<-1993年续->守、大、则、可、作、良、箴、易、直、温、和、世、代、上、承、祖、武;右穆:以、光、世、彦、景、用、时、伯、叔、思、汝、于、有、载、元、侯、孔、振、开、宗、绪、孝、裔、传、荣、起、德、辉<-1993年继->存、诚、心、用、宏、至、道、安、祥、宽、厚、久、远、垂、裕、孙、谋玉塘文化:吴氏宗祠:建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祠联:太伯推位肇基梅里万世师表称至德 季子让国躬耕延陵百代帝王颂嘉贤;玉树发千枝根从渤海 塘水分万脉源出延陵。

福建省福清市吴荫支系:885年始祖迁居。

吴姓支系-福建卷二

吴姓是中国的十大姓氏之一,在宝岛的历次统计中,长期稳坐第七把交椅。这与郑成功渡海收复宝岛,从潮州沿海尤其是饶平、南澳、澄海各县招收了不少吴姓兵士有关。

顺治年问,两省人民赴台者更多,也有不少是吴氏。所以宝岛的历史人物中,姓吴的占有一定比例,如被称为“阿里山之神”的吴凤、宜兰的开拓者吴沙、抗倭名将吴彭年和吴汤兴、宝岛道吴大廷、画家吴鸿业等。

吴姓出自姬姓,周武王姬昌封自己父亲的长兄泰伯后代于吴地,国灭之后,其子孙以国为姓。吴地,就在现在的江苏无锡一带。

吴氏究竟何时入闽,何时入粤?

查阅多种族谱,可以划出吴氏入闽入潮的迁徒路线。

吴氏自一世季扎之后,传至六世为弥庸。弥庸的后代有从吴地迁河南者,传至第五十世有吴祭者,定居河南固始,随王潮、王审知于唐僖宗乾符四年提兵入闽,遂定居莆田县。吴祭为吴氏入闽之始祖,死后葬莆田黄石山。

吴祭生有四子,其子孙分居漳浦、云霄、莆田、崇安、连城、诏安、泉州、厦门等市县。至南宋理宗年间,有吴养行,号千十郎者,乃吴祭之十三代裔孙,由福建来潮州府潮阳县任武官之职。任满之后,不回莆田老家,而偕家眷居于潮地。这吴养行便是吴氏入潮始祖。稍后,又有吴冲一,从福建诏安迁来饶平高堂定居。这吴冲一乃吴祭之十八代。吴冲一是为饶平高堂吴氏始祖。这一支又有人分居南澳等地。

总的来说,今日居住潮汕的吴氏,基本上是这两派迁居者的后代。但溯本追源,皆是入闽始祖吴祭派下。正如南澳吴氏族谱的编纂者在序言中所说:“虽则来回不同,迟早有异,然则三江殊流,会出于九河,终归苍海。”皆属开闽始祖吴祭之后。就是潮安的部分吴姓人家,系由宁化石壁村迁来,由客家吴氏而渐同化为潮人吴氏,也是同出一祖。

初居潮阳之吴养行后代,于南宋末年有一支移居揭阳龙砂(谱中称砂洲),又有一支于元初移居澄海的东陇。

吴氏入潮虽缺少了一点戏剧性和传奇色彩,但这个在总人口数量居显要地位的姓氏,在历史上却出了不少有名的人物。最早也最著名者首推与苏轼同时代的吴复古。他是北宋时代人物,早于潮州公推的入潮始祖吴养行,名气也比他大得多。吴复古及其先人何时由何处迁徙入潮,后代世系也无从排列,故不敢把他定为吴氏入潮始祖。但他是苏轼的好朋友,潮州八贤之一,这是人所共知的。他操行高洁,蔑视功名,终生悠游归隐,民间曾流传着不少他的佳话。他是潮汕吴氏的光荣。至南宋,又有皇宫教授吴厝。《海阳县志》有关于他的记载,吴厝墓在新津溪与梅溪之间的渔洲上,是一处对研究韩江三角洲形成历史和人文发展史有价值的文物。

1989年8月间,澄海信访办来了3位宝岛同胞,自称是县对台办的同志让他们来这里的。原来,这3位宝岛同胞是回大陆寻根访祖的。据他们自己介绍,他们3人皆姓吴。先祖是郑成功部下。郑成功收复宝岛后,他们在宜兰县定居。至今已传了十几代,人口有200多人,还建有吴氏宗祠,修有家谱。先祖曾告诉子孙,咱们的老家在广东省潮州澄海县吴厝乡,乡边有一条河,村口有丛破布树(乌桕)。世代为农,农闲下海挨楫(一种古老的捕鱼方式)。现在生活较为安定,族人拟重修族谱。为此事特回大陆寻访宗亲,接续源流。他们介绍完情况,还取出携带来的手抄族谱,真的在第一页第一行上写云:“硕祖(他们祖先名字)云,祖籍澄海,随郑国姓爷渡海来潮。”另有一行小字注明祖籍乡里特征。信访办的同志很热心,赶忙打电话到各个镇询问,但终无回音,宝岛同胞只得怏怏而回。

清初,为隔离郑成功与县民的联系,防止有人投向郑成功,澄海实行裁地政策,滨海人民一律内迁,连澄海县建制也撤消了。不少村落沦为废墟,复县后模样已大变,澄海已不再有吴厝村,更不用提破布树了。近400年沧海桑田,世事巨变,谁还记得当年村中有人随郑成功去宝岛呢。但既然同胞言之凿凿,郑成功曾来澄海招兵一事史籍上又曾记载,用心查找,或许有个满意结果,使台胞了却多年心愿。

吴氏支系·福建卷三

三千多年前诞生于江苏的吴氏,其枝叶的很快蔓延于长江以南各地,是理所当然的事。

著名的姓氏学者罗香林教授,曾经写了一篇「吴氏源流考略」,文中对于吴氏自江苏扩展到闽、粤地区,乃至进一步分衍到其他各地的情形,都有极为精湛的考证结论,是每一位吴姓中国人都必须一读的重要文献,该文的全文如下:

「吴氏受姓,始于周初泰伯至德公。当其让位,居荆蛮(即今江苏无锡县界梅里乡),荆蛮人慕其高风.立为勾吴长,其弟仲雍继之。厥后周章封吴,子孙以国为氏。吴之得名,实始于此,其由来远矣。

春秋时,吴王寿梦立,周封吴为子爵,由是称霸中原,而吴益大(见吴越春秋)。先是寿梦公,欲传位季札,札让不受,遂封于延陵,故曰延陵季子,后又封于州来(即今安徽凤台县),又曰延州来季子,则季札之让,与泰伯殆有后先媲美者焉。

自周末以及秦汉,其子孙散居于长江流域等省:后汉时有吴汉,为大司马大将军;吴恢为南海太守,吴佑为胶东相;东晋吴隐之为广州刺史,后升晋尚书。又隐之公曾孙吴猛,为二十四孝之一,亦犹是泰伯公之支派也。

迄自唐代则有唐太史兢公,为江南始祖,其来孙简公,因仕蜀而居闽州。简公之子宣公,字机蔡,于后晋天福元年,由蜀地携眷渡江而南,乃江西临川、南丰、祝家山等处居焉。

按宣公之孙文福,编有实录,云:「吾祖宣公,随父任居蜀阆州(今四川阆县)兰台谷巫锡山,娶盂知祥嫡妻何氏女。五代后,唐潞王清泰元年甲午(民国前九七八年),外祖知祥即蜀主位,不一年而殂,太子孟昶即位,封宣公为驸马宣成公,祖母为孟氏夫人。吾祖夫妇,有深远之虑,携卷回籍,于后晋高祖天福元年丙申(民国前九七六年),时吾年四岁,吾祖年六十有三,偕祖母与父纶公,叔经公、绍公,合家渡江,徙今江西抚州府临川县之石井,留二叔经公居此,又与父纶公、三叔绍公,易居江西建昌府南丰县嘉禾驿梓口李家庄,后又徙居祝家山金斗窠将军出洞形居焉。时后汉乾佑元年戊申(民国前九六四年)九月……按纶公次子宥公,居祝家山,迁山塘隐居,即今福建汀州宁化。宥公次子坤二公,由宁化迁永定。

坤二长子泰甫公,为宋执事郎中,生子二:长四五郎,传梅县、大埔、丰顺等处;次四六郎,传广东、江西等处。坤二公第三子吉甫,宋进士,任广东博罗县知县。长子五四郎,传下九子:长千一郎,传永定大坪里、石门、冈下等处,次千二郎,传永定大坪里、高陂、塘下等处;三千三郎,传小新村、条鱼、竹寨等处;四千四郎,传丰田、赤迳等处,五千五郎,传胜运、水槽迳、洪山塘等处;六千六郎,传漳州、云霄等处,七千七郎,传广东断铁背、云坪、及海丰等处,八千八郎,传河源、梅县等处。

又吉甫长子五四郎之长孙六四郎,生下九子:长念一,传梅县南口,奇峰、嵩山等处,,次念二,传蕉岭、高思、丰裔、徐溪等处,三念三,传梅县、珠王坑、松溪、松口、蕉岭、徐溪等处;五念五,传平远、东石、畲脑等处;七念七,传梅县、葵岭等处。

又泰甫公之玄孙伯五公,开基龙川李埔柏树下。后传至法猷公,迁兴宁乌池油寮围。法猷公生下九子,各散居于兴宁、五华、龙川等处,及迁徙各省,不可胜记。

上文所述吴吉甫公长子五四郎长孙六四郎,生下九子,五念五所传平远、东石、畲脑等。处一支吴氏,自清乾隆以至咸、同间,亦多迁移至四川新繁、灌县等地者。平远吴敬轩教授,昔年撰『二亲六一双寿恭述』,颇夹载其事,其文略云:

『先是,蜀中明季张、李乱后,炊烟都绝,清初他省移民入蜀,相望于道,吾族健者,亦多驱车入蜀。至道、咸间,居成都,属邑温江、新繁、灌、崇宁等处,所云川西坝者,已数世矣文甲公英年迈往,同治末,借族人等,徒步入川(公自云:经赣南、湘潭、洞庭、常德、湖北,抵重庆,而入成都,凡二月余而达),居郓、灌、新繁诸邑四年,数以病废,无所得,遂东归,时年二十九矣。「此不特可睹清初平远吴族移川景况,且可推荐当时经行途径也。」此外本省吴铜先生所编的一项「吴氏族谱」,对于吴氏的南迁入闽、粤,也有下列的记述:「其祖有吴祭者,固始县青云乡铁井兜人,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八八四年),兄弟一行二十余人,住福州侯官县。王审知据八闽之地,乃避地福、泉之间,遂为闽人。……吴祭由福而南,先居莆田,然后子孙分支漳、泉各地。今之晋江、同安、惠安、安溪、平和、诏安、莆田、广东饶平,皆祭公之后。」

以上两项文献,说明了唐朝末年及五代时期两支吴氏辗转入闽的情形。不过,长时以来在闽粤地区人多势众的吴氏,在血统的归属上,当然不会仅有这两支,「漳州府志」的记载,在唐初陈元伏开辟漳州时,他的部属之中,便已经有吴姓在内,由此可见吴姓在闽粤的盛况,绝不是一天造成的。

来[来、徕、郲、逨、赉,读音作lái(ㄌㄞˊ)]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虞姓,出自古代舜帝的后代遏父,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舜帝本名虞重华,其子商均在舜去世以后,认为自己没有治国之才,就传帝位于大禹。

大禹即位,封商均于虞城,不久又移封于商(今河南商丘)。商均虽然西迁,但他的后人虞思公却滞留在虞邑(今河南虞城),未再迁徙。舜当天子时,曾建都蒲坂(今山西永济),他的另一支后裔虞遂便定居在蒲坂附近的虞乡。虞遂的一支后裔被封于遂国,春秋时期被齐国所灭。商汤灭夏,封虞遂的另一支后裔于陈邑(今河南淮阳)。

商王朝统治了大约五个世纪,被周武王姬发所灭。西周初年,商均的后裔遏父投奔周武王,担任陶正之官。

周武王在灭殷商后,正想寻找舜的后裔,得知遏父正是舜的后裔,大出喜望,便将长女太姬嫁与遏父之子胡公满为妻,并封地于陈邑(今河南淮阳),取代虞遂之后的陈国,以接续舜的香火。胡公满的子孙后来就以国为姓,称陈氏,流传至今。

陈氏的诸多分支,其中有子孙分封在徕邑。徕邑,即今河南省荥阳市,其后裔子孙遂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徕氏,后简化为来氏,再简化为来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妫姓,出自古代夏王朝缔造者大禹之裔孙伎来,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氏族典》第十一卷记载,黄帝第五代骆明生伯鲧,伯鲧生禹;禹建夏王朝,娶涂山氏,生子二人:长子启,次子均。启为继夏帝世系者。次子均生固,固生伎来,伎来生循鞈……

伎来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来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商汤王族后裔之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路史》记载:“来,系出子姓,殷商之子孙。”

在史籍《史记·殷本纪赞》、《唐书·宰相世系表》等中记载,商王族支孙食采于郲(今山东黄县),建国,其后遂以封地名称“郲”为姓氏。春秋时期,郲国被鲁国所并,其国人因失国而去“邑”,称来氏,再简化称来氏。

相传,商朝的建立者以子为姓,后来进一步分姓命氏,其中的一支便是来姓。另外,在商朝立国期间,有一位出身王族的人被分封于郲(今河南荥阳一带),这位王族的后裔后来以郲为姓,再后来又简写为来,成为来姓人的一支。

公元前十六世纪,夏王桀残暴无道,众叛亲离。商汤带领一些诸侯,发兵攻打夏桀。夏桀逃到南巢(今安徽寿县),被商汤军队追赶后俘虏。商汤将夏桀囚禁于南巢的亭山。后夏桀亡,商汤大胜,把山东莱州分封于各诸侯。

第四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商朝莱侯之后裔,属于以国名因故改姓为氏。

莱侯为商朝末期诸侯,有莱国,营丘(今山东临淄)曾为莱国国都,西周初期姜太公时所争之营丘即此。

在西周初期,原商莱国国都及大片国土被姜太公占领,居莱都为齐国之都,莱夷人不服且争。故《史记》齐世家载:“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讨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其结果,当然争不过有强大西周王朝做后盾的姜太公。

到了鲁襄公六年(公元前566年),莱国(今山东黄县)被齐侯所彻灭,莱侯之子浮柔跑奔至棠邑(一作唐邑,今山东鱼台),因失国而去“艹”部首,作来氏,简化字称来氏。这是来氏受姓一说,《萧山来氏家谱》即持此说。

第五个渊源:源于 ,出自蒙古族札赉特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台吉和札赉的后裔子孙终,有取原部族称谓“札赉特”之“赉”为汉化姓氏者,简笔为“来”,成为 来氏。

第六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族来默氏、毛忽来氏部落,属于以部族称谓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①蒙古族来默氏,又称林明克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地区)。后有满族引以为姓氏,满语称LaimoHala,清末民初改汉姓来氏,亦有改汉姓赵氏者。

②蒙古族毛忽来氏部族,世居鄂尔多斯(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后多冠以汉姓牟氏、来氏、何氏、李氏等。

二、迁徙分布

(部分)来氏受姓源自公元前十六世纪,夏王桀残暴无道,众叛亲离。商汤带领一些诸侯,发兵攻打夏桀。夏桀逃到南巢(今安徽省寿县东南),被商汤军队追赶后俘虏。商汤将夏桀囚禁于南巢的亭山。后夏桀亡,商汤大胜,把山东莱州分封于各诸侯。到了春秋鲁襄公六年,莱国(今山东黄县东)被齐侯所灭。从此即以国为氏,去草为“来”。这是来氏受姓的一说,《来氏家谱》持此说,后二十二世孙来鸿瑨撰《来莱辨》以驳正前说,并称“来氏子姓,系出于郲。”来氏受姓,早于我国宋代的《百家姓》,它虽然被摒于《百家姓》之外,但是来氏后裔遍布世界,许多著名姓氏书都备载来氏渊源。 大量的史料表明,来氏系出于殷人玄鸟之裔,他以王侯将相世系蝉联。同虞帝后裔的姚姓、黄帝后的姜姓、周王后裔的姬姓一样,是我国的华夏族的“子姓”。来氏历经战国、秦朝。齐国时有来章,楚国有来英。西汉时的来歙,因征陇蜀有功,封为征羌侯。三国时的来敏,官典学校尉。来军为羌维参军。隋朝的来护儿官至泉州刺史。唐朝来恒为中黄门侍郎,来济为唐高宗永徽时中书侍郎兼弘文馆学士。宋代有来之邵,字德高,哲宗朝为殿中侍御史。来子时,字以中,绍兴初授袁州通判兼劝农营田事,他的孙子来廷绍,为萧山来氏始祖。来氏南迁萧山定居长河 公元1138年,宋高宗正式定都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南方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促使南宋社会经济的较快发展。嘉泰二年(1202年),萧山始祖来廷绍,出任绍兴府事。渡西陵时得了急病,未赴任而卒于萧山祗园寺僧舍,葬在萧山湘湖方家坞……(余略,另见下第2楼详细介绍)。来姓望居江都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平陈,改吴州为扬州;大业初改为江都郡)、平阳郡(三国魏置,在今山西省临汾县西南)。

三、历史名人

来 歙:字君叔,东汉初将领。南阳新野(今属河南省)人。建武二年(26年),以劝汉中王刘嘉归刘秀之功,拜太中大夫。数次出使陇西,说服隗嚣附汉,因功拜中郎将。八年春,率2000余人伐山开道,从番须(今陕西省陇县西北)、回中(今甘肃省华亭西南)至略阳(今庄浪西南),斩守将金梁。复坚守数月,抵御隗嚣大军的攻击,在陇西之战中战功卓著。十年秋,统率冯异等五将扫荡隗嚣余党,攻破落门(今武山洛门),灭隗氏割据集团。又率盖延等将击羌人于五溪(今陇西县西),斩首数千,获牛羊万余头。开仓赈饥,安定陇右。十一年六月,与盖延、马成等率军大败公孙述部将王元、环安于河池(今徽县西北)、下辨(今成县西北),正拟乘胜入蜀,被环安遣人刺杀于军中。

来 周:约明万历、崇祯间人。擅画山水,构图简洁,萧疏闲逸,意境清远,墨色秀雅,画风远学宋、元,近学杜琼,受“吴门派”影响。传世作品有万历十五年(1587年)作《山水图》轴,金笺,墨笔,纵513厘米,横31厘米,款署:“丁亥春月上浣,为公篪二兄画。来周。”现藏常熟市博物馆。

来护儿:字崇善,隋人大将军。本为南阳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南)人,为东汉中郎将来歙的十八世孙。曾祖来成为北魏新野县侯,后降于梁,迁居广陵,遂以此为家。祖父来嶷,历任步兵校尉、秦郡太守、长宁县侯。父亲来法敏,为陈朝海陵令。来护儿年幼而孤,这世母吴氏收养。吴氏对来护儿抚养教育,待其甚好。来护儿“幼而卓诡,好立奇节”,初读《诗经》中“击鼓其镗,踊跃用兵”,“羔裘豹饰,孔武有力”时。舍书而叹道:“大丈夫在世当如是,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安能区区专事笔砚也!”同辈人惊其言而壮其志。长大后,来护儿更是“雄略秀出志气英进。涉猎书史,不为章句学。”

来廷绍:字继先,号平山,原籍河南鄢陵县,为萧山长河来氏之祖。绍兴二十年(1150年)六月”生于江西袁州。”那时,南宋王朝苟安于江南,当权者终日沉湎于声色,半壁江山沦于敌手,中原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廷绍……“幼负奇才,忠愤激烈”,常念祖宗之耻未雪,时时不忘中原的河南故都,故自号思洛子,但壮志未酬而身先死。 来廷绍曾结识比自己年长8岁的唯物主义思想家陈亮,经常在一起议论国事,多次促陈诣阙上书,提出改革政治、经济、军事的方案,均未被采纳,而“朝廷恶其切直”。自此以后,廷绍晦迹读书,志益奋激。绍熙四年(1193年)和陈亮同中进士,当时的士大夫都说:“来、陈俱登第,恢复有期矣!”但不幸的是陈亮未及上任而卒,使廷绍失去了亲密战友。欣慰的是,两年后,廷绍又结识了大词人辛弃疾。

来知德:明代蜀人(1525-1604),专研《易经》,自中举后即隐居万县求溪山中,达30年,生活于“不庐不扇,忘食忘忧”的状态中,著有《省觉录》《省事录》《理学辨疑》等,尤以《周易集注》十六卷更为著名,来知德著此书先后经29年,成为易学研究中重要著作,甚至有“来氏易”之说。

来集之: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名容,号集之,字元成,浙江萧山人。明崇祯十二年(1939年)南京国子监贡生。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曾任安庆府推官、兵科给事中、太常寺少卿等职。左良玉掳掠烧杀无辜时,正值任安庆府推官,曾前往劝阻。弘光朝、马士英欲招为门下,固辞不就。入清后隐居不仕。康熙七年(1668年),被推荐应博学鸿儒科,仍隐居不出。隐居时潜心著述,因傍依倘湖,人称倘湖先生。一生著述较多,有《读易隅通》、《易图亲见》、《春秋志在》、《倘湖文案》、《倘湖诗全》、《南行偶笔》、《南行载笔》等。戏剧作品有杂剧《两纱》和《秋风三叠》等。

来 章:(生卒年待考),著名春秋时期齐国人。

来 英:(生卒年待考),著名春秋时期楚国人。

来 敏:(生卒年待考),著名三国蜀汉大臣,学识为时人所称,官典学校尉。

来 军:(生卒年待考),著名三国蜀汉将领,为姜维参军。

来 整:(生卒年待考),来护儿之六子;江都人(今江苏扬州)。著名隋朝将领。骁勇善战,所向无敌。敌人凡见其皆退,传言道:“不怕官军千万乘,只怕荣公第六郎。”

来 恒:(生卒年待考),著名唐朝大臣,官至中黄门侍郎。

来 济:(生卒年待考),著名唐朝学者,唐高宗永徽时中书侍郎兼弘文馆学士。

来鸿缙:(生卒年待考),萧山长河人(今者杭州萧山)。著名清朝诗人。

来俊臣:(公元651~697年),雍州万年人(今陕西西安)。著名唐朝武则天时期酷吏。来俊臣少时凶险,不事生产。因告密而得武则天的信任,成为武则天在政争中的鹰犬。

来之邵:(生卒年待考),字德高。著名北宋朝大臣。

来子时:(生卒年待考),字以中;河南鄢陵人。著名宋朝官吏。

来五魁:(生卒年待考),字德祥;萧山长河人。著名明朝太医院医士,孝子。

来端蒙:(生卒年待考),萧山长河人。著名明朝抗倭英雄,萧山来氏第十三代孙。

来 复:(生卒年待考),字阳仲,号阳伯、耦园主人; 陕西三原人。著名明朝大臣,诗人。

来 周:(生卒年待考),萧山长河人(今者杭州萧山)。著名明朝画家。

来国柱:(公元1929~今),浙江杭州人。著名电子工业专家。

来养芳:(公元1930~今),山东邹城人。著名现代书画家。政工师,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

来辛程:(公元1941~今),曾用名宋心诚、宋心澄、何蹇,自署立锥斋主、蜗庐先生、长白山人、大道无常等;吉林吉林人。著名中国画画家、工艺美术家、美术教育家。

来洪云:(公元1945~今),浙江东阳人。著名文化业政工干部。

来广铨:(公元1907~1988年),字楚庚,以字行,号柴若;浙江萧山人。著名当代台湾“谜圣”。

四郡望

江都郡:西周初期,今江苏省扬州一带称邗国,后属吴、越、楚。秦统一中国后,改设广陵县。汉时先后属荆国、吴国、江都国、广陵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先后为广陵郡、广陵县、南兖州、东广州、吴州。

平阳郡:三国时属魏,境内为司州平阳郡,辖10县;西晋时仍为平阳郡,辖12县。

洛 阳:战国时期秦国的秦襄王置洛阳县,该县以在洛水之阳而名,属于三川郡。

乐安郡:东汉朝永元十年戊戌(公元98年)改千乘郡置国,治所在临济(今山东青高苑镇),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博兴市高青县、桓台县、广饶县、寿光县等地区。

五字辈排行:

山东寿光来氏字辈:“朝城凤常庆延寿建庭恩”。

河南洛阳来氏字辈:“宗景志朝大会启英华增福延庆克绍祖武尊师重道光耀家庭”。

辉[辉,读音作huī(ㄏㄨㄟ)]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古代东夷族首领少昊之后伯夷之裔孙孙许辉,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炎帝后裔伯夷有裔孙许辉,其世系为:伯夷→伯常→仲右→叔真→许由→许楗→许辉→伯益。

许辉本人无甚名史,但他的儿子伯益却是名称史记的人物。

伯益,亦作伯翳、柏翳、柏益、伯鹥,又名大费,系嬴姓诸国的受姓始祖,虞夏之际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

舜时,伯益与大禹同朝为官,因善于狩猎与畜牧,被佥推为九官之一的虞官,负责治理山泽,管理上下草木鸟兽,并佐舜调驯鸟兽。由于他在长期狩猎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悉鸟兽语言和习性,鸟兽多被其驯服,因而在畜牧方面功绩卓著,又始食于嬴,被舜赐姓嬴氏,作为东夷少昊部落嬴姓的继承人,并赐给其封土。大禹继承舜的王位之后,伯益又辅佐大禹治理水土、开垦荒地、种植水稻、凿挖水井。伯益在政治上也很有建树。他曾告诫大禹,凡事要有前瞻性,要虑事周全。不要违背法则、制度,不要过度游乐享受,不要违背规律去追求百姓的称誉,不要违反民意而满足自己的欲望。治国不能懈怠,政事不能荒废,谦虚会受到益处,自满能导致失败,要选贤任能、除奸去邪。在处理民族矛盾方面,伯益亦表现出远见卓识。

当时,三苗族离心离德,舜便派大禹武力征服,三苗不服,伯益提议,要恩威并举,德武相济。大禹接受了伯益的建议,撤退军队,实行文教德治,三苗族受到感化,终于归顺。伯益还将跟随大禹治水时所经历的地理山川、草木鸟兽、奇风异俗、轶闻趣事记录下来,成为《山海经》的素材。

据史料记载,大禹曾有意禅位于伯益,但因禅让制度的社会背景发生变化而未能实现,大禹之子启夺取继承权。从此,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禅让制度亦被世袭制取代。

许辉的庶支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许氏、辉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西戎族炎辉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西周初期的西戎,传说是炎帝的后裔,姜姓。先秦时期居于中国西部,他们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呼。夏朝时其称昆仑、析支、渠搜,商朝时期称昆夷、氐羌,周朝时称众戎、氐羌,主要分布在今甘肃、青海及附近西南一带地区。

春秋战国以后,西戎民族分别向西面和南面迁徙,进入现时新疆、 和西南一带,演变成为今日中国西北和西南部少数民族。其中有炎辉氏部族曾迁入今云南保山地区,成为彝族先民之一,有以炎辉为姓氏者,后省文简化为炎氏、辉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 ,出自古代西域大食回辉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明孝宗朱祐樘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杭郡重修礼拜寺记》中记载:“回辉氏出自西域,来居中夏,所至则建寺。凡七日成会集焉。斋洁身心。从其师满剌焚香面西礼拜,告天祝圣,以伸臣子之敬……”

大食,原为一伊朗部族之称。中国唐、宋时期对 人、 帝国的专称和对伊朗语地区 的泛称。早自7世纪中叶起,唐朝文献已将 人称为多食、多氏、大寔;公元十世纪中叶以后的宋朝文献中多作“大食”。

哈里发帝国的向东扩张,使伊朗、中亚地区讲伊朗语的人逐渐改奉 教。讲伊朗语的 也被视为 人,并被某些相邻的民族称为大食人,因而大食的涵义随之扩大。

人的大食帝国与中国的唐王朝大致建立于同时,两国人民都创建了光辉灿烂的文明,从公元七世纪后半期起,交往日益频繁。在唐朝时期的西域,唐、吐蕃、突骑施与大食之间,屡次发生错综复杂的冲突。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唐朝将领高仙芝对中亚的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用兵。石国乞援于大食,大食派吉雅德·本·萨利赫东来,高仙芝败于萨利赫。这次战役,大食兵掳走大量中国俘虏,其中有织匠、金银匠、画匠等,中国多种工艺技术因而西传,其中对于中外文化交流发生深远影响的是中国造纸技术通过这些被俘工匠而广泛传播于西方。俘虏中的杜环旅居西域长达十二年,归国后写出《经行记》一书。

唐末到宋初,大食商旅行人大量聚居于广州(今广东广州)、泉州(今福建泉州)、洪州(今江西南昌)、扬州等地,多者达数万人,均以大食之名见称于汉籍。大食商人都是 教徒,随着他们的经商活动, 教也从大食传到了唐朝。泉州有北宋时期建立的中国最早的 艾苏哈卜 寺,简称 寺,又名清净寺,城外有宋、元以来大食人的墓石群,称圣湖。南宋时期学者周去非撰《岭外代答》,收录了有关波斯、 等地记载多条,进一步增进了中国对大食情况的了解。宋理宗时赵汝适所撰《诸蕃志》,增补了周去非所书之中的不足。

和中国不断了解大食的情况一样,大食也对中国情况有着日益具体的了解。唐宣宗李忱大中五年(公元851年), 商人苏莱曼写下了东来中国的行记,此书被纳入阿卜·札伊德撰写的《中国印度行记》之中。苏莱曼和札伊德对中国典章制度、工艺制品有生动描述。此外,许多 地理学家留下了大食方面关于中国的珍贵记载。

宋理宗赵昀开庆元年(大蒙古国蒙哥汗九年,公元1259年),奉蒙古国蒙哥之命而西使的常德的行记,亦即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四年(公元1263年)经刘郁记录而成的《西使记》提及“天房”,这是汉籍直接记载麦加城之始。此后汉籍更多使用“天方”一词指 本部。随着人们认识到 人、波斯人、 三者的区别,大食的涵义开始受到限制,逐渐专指伊朗东北部的 居民,是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的族名来源。

辉氏即源出西域古大食地区(今伊朗),明朝时期进入中原地区,宣传 教,并在杭郡(今浙江杭州)建立了 寺(礼拜寺)。

第四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古代女真族辉发部,属于以部落称谓汉化为氏。

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①满族辉和氏,亦称惠和氏,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族回特氏,以部为氏,世居乌拉、尼马察、辉发、长白山、富尔坚哈达,后改汉姓为辉氏、何氏、惠氏。

②满族辉罗氏,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源于金国时期女真族会兰氏,以姓为氏。在史籍《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主要是辑录八旗姓氏之原籍地、族人官阶与勋绩,及他们的归顺时间等,其中记载有:“辉罗,来源于金代女真会兰氏”。辉罗氏满语为Huilo Hala,世居乌拉、松花江,后冠汉姓为辉氏、何氏。

③满族辉发那拉氏,据曾任慈禧太后御前女官的容龄所著《清宫琐记》中记载:“慈禧的祖上原姓辉发那拉氏,明万历年间辉发国灭亡,慈禧元祖巴尔扈逃亡叶赫国,就改姓叶赫那拉氏。”辉发那拉氏,为满族古老的姓氏之一,属于满族八大氏族之一,其原姓满语为Huifonara Hala,原居辉发(今吉林辉南)、吉林伊通河流域,辉发国灭亡后,有迁叶赫地区(今吉林梨树)改入叶赫部者,称叶赫那拉氏;有仍为辉发那拉氏者,在清朝中期有入云南凤庆地区,后冠汉姓为辉氏、何氏、范氏等。

如今东北、河北、北京、山东等地的辉氏大多为满族,尽管有些辉氏族人已经改民族为汉族或其他民族,但各家族内部都相传自己为满族后裔。

二郡望:

京 兆:京兆原本为京兆尹,“尹”为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时期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壬寅(公元222年)又改名为京兆国。曹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曹魏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陕西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期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曹魏时期缩小。十六国时期的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诸国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京兆尹)。隋、唐两朝均立都于长安,京兆郡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朝时期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辛亥革命后,北洋 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 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原址统称为西安。

建康郡:十六国时期前凉国置郡,治所在今甘肃省高台西南。南北朝时期北朝魏废黜。唐朝武则天执政时期,王孝杰曾于今高台东南置建康军,后其地归入吐蕃(今新疆)。

辽西郡:战国时期燕国初设辽西郡,秦、汉两朝沿袭。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乐亭东部、辽宁省大凌河西部地区。

乐浪郡:西汉朝元封三年癸酉(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刘彻命汉朝大军灭亡了盘踞在朝鲜半岛北部的卫氏朝鲜,统一其旧域后,在那里划分地方行政区域,设置了乐浪(今朝鲜平安南道)、玄菟(今朝鲜咸镜道)、真番(今朝鲜黄海道、京畿道各一部)、临屯(今朝鲜江原道)四郡,史称“汉四郡”,其下各辖若干县。不过,真正意义上的“汉四郡”存在时间并不长。到西汉朝始元五年己亥(公元前82年),西汉中央 将真番、临屯二郡撤销,将玄菟郡西迁至辽东地方,并将此三郡之属县合并于乐浪郡。于是在从前箕氏朝鲜和燕两个诸侯国管辖过的辽东地方,从燕、秦和初所置的辽东郡又增加了一个新的玄菟郡(郡治在今辽宁省新宾北汉城),在其下新设高句丽、上殷台、西盖马三县。西汉末年起,高句丽族及其王国政权兴起于辽东地方玄菟郡。西汉元帝建昭二年甲申(公元前37年),高句丽在汉玄菟郡管辖范围内的高句丽县建立了政权。两汉、魏、晋时期,乐浪郡、玄菟郡的区域和郡治不断变化。东汉末年,辽东太守公孙康管辖乐浪郡地区,将乐浪南部分割出来,设立带方郡。此外。在汉魏之时的朝鲜半岛南部,居住着韩种的三支,马韩、辰韩、弁韩。史载马韩有五十四国总十余万户;辰韩、弁韩各有二十国,共七十八国。共计为二十万户,当时约近百万人。

三字辈排行:

湖南湘西辉氏字辈:“……万庭士(兆绍仕)树(自建子向)林(元正)志(忠新)金(凤尚朝)……”

福建性吴的人主要在哪里

黄龙族吴氏:基于泉州古城西郊黄龙江滨(今晋江)两岸纵横20平方公里。 泉州鲤城区浮桥镇:延陵、坂头、大博、新步、下美宅、石崎、仙...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