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虎妻茅氏》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朱虎妻茅氏》人物故事小传
《朱虎妻茅氏》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朱虎妻茅氏》人物故事小传
朱虎妻茅氏,崇明人。大德年间,朱虎犯法,其财产都被没收,家人也被捕押往京师。太医头目师甲想纳茅氏为妻。茅氏誓不相从,母子3人把衣袖结在一起,日夜悲哭。师甲估计茅氏宁死不从,便释放她们母子。茅氏来到永明尼寺,不食而死。
[正 史]
朱虎妻茅氏,崇明①人。大德间,虎官都水监,坐罪籍②其家,吏录③送茅氏及二子赴京师。太医提点师甲乞归家,欲妻之。茅氏誓死不从,母子三人以裾④相结连,昼夜倚抱号哭,形貌销毁。师知不可夺,释之。茅氏托居永明尼寺,忧愤不食卒。
《元史·列女传》
〔注 释〕
①崇明:县名,治所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②籍:意为籍没:指古代法律规定将某些罪犯的家人和财产登记没收的制度。③录:逮捕。④裾:衣袖。
崇明四大姓氏:黄、陈、施、张。
据《崇明县志(1985-2004)》记载:根据上海谱牒研究会1997年11月30日在籍人口为基准的调查资料显示,崇明共有姓氏556个,其中单姓549个,复姓7个。
在556个姓氏中,万人以上姓氏有18个,依次为黄、陈、施、张、陆、沈、顾、朱、龚、王、杨、徐、倪、吴、周、严、宋、李;千人至万人姓氏有54个;百人至千人姓氏有70个;百人以下姓氏有414个。
崇明姓氏来源
蔡姓,宋理宗时,吴县西山蔡子旺主天赐盐场,迁崇明。
柏姓,南宋初,柏万春族人自汴(今开封)南迁京口,宋末柏应科转入崇明。
周姓,元末,句容周百愚迁崇明。
韩姓,南宋中,韩侂胄设别业崇明。
秦姓,南宋末,秦约先人自盐城、秦中立自高邮分别迁崇明。
茅姓,宋末元初,句容茅氏迁崇明。
严姓,元初,杞县严介迁黄姚,后人广布宝山、青浦、嘉定、浦东、崇明。
孔姓,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通州税监、孔子五十一代孙孔元安之子孔希文,由通州迁崇明。
殷姓,元至元年间,殷鸿自句客迁崇明。
薛姓,元至正十四年,广西横州薛文虎知崇明州后留居。
汤姓,元代,句容汤吞迁崇明。
倪姓,元末,倪涞、倪洽兄弟经句容迁崇明。
沙姓,明初,沙玉相自太仓迁崇明。
鲁姓,清初,鲁之屿抗清阵亡苏州,后人避迁崇明。
施姓,唐万岁通天元年,自句容迁崇明东西沙。北宋末,施天瑞兄弟自汴南渡,或直迁崇明,或经句容后转迁崇明。建文四年,方孝孺于靖难之役中被夷族,族人避遁崇明,改当地大姓为施氏,并取“方人也”之义,建国初崇明部分施氏犹家祭方孝孺。
郁氏,崇明有姓,本郁氏。乾隆四年,贡生郁瑚上书衍圣公与朝廷,称本孔门高足有子后裔,获准改姓,并于蟠龙镇东建有子祠。今地名有家桥,亦多有姓。
龚姓,元代,句容龚和生兄弟迁崇明。
林姓,清初,兰溪林氏迁崇明。
刘姓,宋天圣三年(1025年),自句容迁崇明姚刘沙。
陈姓,宋建中靖国元年,自句容迁崇明三沙。
张姓,宋建中靖国元年,自句容迁崇明三沙。宋末常熟张万九、万十兄弟分迁云间、崇明。
姚姓,宋天圣三年(1025年),自句容迁崇明姚刘沙。元代,句容姚氏迁崇明。
曹姓,元至正年间和明宣德年间,常熟和吴县东山两支先后迁崇明。
陆姓,万岁通天元年,句容陆氏迁崇明东西沙。
顾姓,唐万岁通天元年,句容顾氏迁崇明。南宋初,顾宪自汴迁崇明。
袁姓,句容袁孟康兄弟迁崇明。
董姓,唐万岁通天元年,句容董氏迁崇明东西沙。
黄姓,唐万岁通天元年,自句容迁崇明东西沙。北宋末,多支自中原南渡,黄绅先人一支经句容迁崇明。
宋姓,唐万岁通天元年,自句容迁崇明东西沙。
朱姓,宋建中靖国元年,句容朱氏迁崇明三沙。
吴姓,宋末,常熟吴氏迁崇明。
孙姓,宋末,句容孙氏迁崇明。
杨姓,宋末,句容杨廷玉迁崇明。元末,句容杨孟春兄弟迁崇明。
范姓,多来自吴郡,有北宋末迁崇明。
沈姓,南宋初,扬州太守、凤阳沈都远迁清浦里,后分迁浦东、宝山、嘉定、崇明;宋末,句容沈节隐迁崇明。
徐姓,南宋初,句容徐公正兄弟迁崇明。正德年间,明初名将徐达后人徐飞自句容迁崇明。
孔子家语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资料汇集,是研究孔子及儒家的必备书,是研究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物、典章制度的重要资料。
《孔子家语》汇集了大量孔子的言论,再现了孔子与弟子、孔子与时人谈论问题的许多场景,此外,还有经过整理的孔子的家世、生平、事迹以及孔子弟子的材料。与包括《论语》在内的众多文献相比,《孔子家语》具有相当重要的学术价值,被称为“孔子研究第1书”。
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是古代著名劝善书,作者是明朝著名官员、思想家袁黄。全文通过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分四个部分来讲解如何改变命运。作者以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其后为启迪世人,遂改今名。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朱虎妻茅氏》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朱虎妻茅氏》人物故事小传
本文2023-10-13 10:20:0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43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