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沭县李蒿科李氏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2收藏

山东临沭县李蒿科李氏家谱,第1张

李蒿科李氏

江苏省蒲汪由山东省郯城县高峰头镇蒲汪迁入,具体年代不详,按照郯城蒲汪李氏排行,宰、相兄弟二人为十三世,十三世以上始祖名讳待考。

郯城蒲汪李氏为明初大槐树移民,距今已600多年,始祖携四子分居临沭郯城两县四地:蒿口、沟头、蒲汪、栗行。分别为现临沭县李蒿科街道、临沭县郑山镇沟头、郯城县高峰头镇蒲汪一村二村三村、临沭县南古镇前后栗行。现今分布临沭、郯城、临沂市河东区、莒南、东海、赣榆等地,为当地的豪门望族。

在东海的分布已知的有李埝、昌梨、金塘、窑湾、杨圩石榴蒲汪、东新庄、西新庄、浦南蒲汪、李埝、甘汪、窝子、双湖、马林,其中昌梨、金塘、窑湾、杨圩为石榴蒲汪迁入

桃林为李昌梨迁入

现在增加关汪大小石埠大李桃西都为蒲汪李

注:本贯为李蒿科

蒲汪为支系

快递从菏泽发货到临沂要经过地方如下。菏泽到临沂物流专线是菏泽安发物流公司的物流货运专线。天天发车,临沂可送货到达以下地点:兰山区、罗庄区、河东区、沂南县、郯城县、沂水县、苍山县、费县、平邑县、莒南县、蒙阴县、临沭县。

刘姓字辈排行:

仅以山东为例

山东曹县刘氏字辈:“祖世士慎作云丹明先宗克宫尚地方王永继存生学修超贵远德鸿通宝长建思怀忠敬化效维在祥”。

山东刘墉后裔字辈:“英九廷文国德世宗永长春瑞祥云照成志玉保恩”。

山东禹城伦镇齐与华店范庄刘氏字辈:“鸿吉泉守安祥培凯青龙门”。

山东清河刘氏字辈:“土火金水木克嘉承恩广”。

山东刘邦二哥刘仲后裔字辈:“世金体学广”。

山东密县刘家庄刘氏字辈:“同德文自尚孚庭世丙东益善丛仁政存中治国荣广有祥源照长功志庆成品方禄振胜义种福荫龙”。

山东日照东关刘氏字辈:“允世惟贤嘉祥兆应振志勋名龙廷吉庆”。

山东日照南湖花峡峪、涛酪刘家湾、秦楼刘东楼刘氏字辈:“云世为贤加祥兆”。

山东日照高兴镇刘家尧王刘氏字辈:“云世为贤加祥兆”。

山东长清小刘庄刘氏字辈:“安生书业广传家心田良润玉得乃达名远义路长”。

山东东阿刘氏字辈:“道昌恒光利吉业”。

山东东营垦利刘氏字辈:“文延永荣……”

山东乐陵中街道办事处五里岔村刘氏字辈:“裕登敦尚崇隆”。

山东滕州刘氏字辈:“茂朝开学新”。

山东巨野刘海村刘氏字辈:“思孔文世宗家元方朝德继子照宪祥庆繁毓美惠教学同衍善光明熙来瑞乃法传永昌景其登高贵”。

山东平阴刘氏字辈:“家声传纪广”。

山东平邑刘氏字辈:“世国民成士泽”。

山东平度张舍镇刘氏字辈:“兆文永甲辉鸿田景元多”。

山东牟平刘氏字辈:“清家继传德合教永远明一朝来复本”。

山东阳谷刘氏字辈:“世福金兆保守存”。

山东阳谷刘氏字辈:“景广金明玉晓东昭峻翔谱科咏洪治登高朝秋罡荣纪书盛礼魁阁居青长”。

山东阳谷刘华育村刘氏字辈:“玉明金广景文”。

山东即墨刘室刘氏字辈:“人思敦本一志同方”。

山东即墨店集刘家河北刘氏字辈:“文章可殿元德乃泽成宗”。

山东吴定府海丰杨家桥刘家庄刘氏字辈:“凤文显树玉”。

山东汶上刘氏字辈:“天则(子)万年青仁义礼智信君德宽永刚”。

山东沂水刘氏字辈:“德建方树基诚存斯延龄若克传宗志丕振乃家声”。

山东沂源刘氏字辈:“宗月厚乃长元本京(敬)慕九”。

山东苍山下村乡埠阳村刘氏字辈:“思宗厚(后)瑞贵永春”。

山东乳山下刘家村东门里刘氏字辈:“一文梁珍芝春同富贵昌”。

山东乳山下刘家村西门里刘氏字辈:“一文梁思庆庭新东方高卫宾”。

山东兖州刘氏字辈:“茂开庆……”

山东曹县刘寨刘氏字辈:“闻汉良彦静源兆本玉泥荣升俊道崇世传宪效锡建守克永志作君广宗起同贵相进敏培恭传俭义”。

山东招远大秦家镇黑顶于家村刘氏字辈:“范万训宗丰”。

山东昌乐红河镇黑峪子村刘氏字辈:“泮峰枚廷德春晓增光振”。

山东昌邑刘氏字辈:“起瑞大卓可升永先世德克”。

山东枣庄山亭区驳山头村刘氏字辈:“培振宜德兴忠厚传家远”。

山东枣庄峄城区底阁镇侯庄村刘氏字辈:“乐开邦世向冠成举名德”。

山东郓城刘氏字辈:“章学海(或清)兴丙性康崇仁师泰昌”。

山东青州谭坊镇刘君台村刘氏字辈:“来万成子玉(善)祥(广)永(守)君(洪)”。

山东青州刘家庄刘氏字辈:“古永宗□延兴天庆长存恩惠继世克昌文明维国德义春芳”。

山东青岛刘氏一支字辈:“金运永耀堂”。

山东青岛刘氏一支字辈:“基洪方尚在”。

山东青岛刘氏一支字辈:“清明世界德法尧舜”。

山东青岛崂山北宅凉泉村刘氏字辈:“中得承延。

山东青岛胶南王戈庄刘氏字辈:“锡洪桂春(焕)文”。

山东青岛胶南刘氏字辈:“绪玉瑞(德)金(墨)润荣”。

山东鱼台蒲鞭堂(蒲编堂)刘氏字辈:“士金体学广德茂照九荣庆范传先志瑞钰柯玲珑”。

山东临沂临沭白旄刘氏字辈:“遵汝家矩曰厚乃长敦本务实衍启聿望持全清伦德培允章立纲保乾万年恒昌”。

山东临沂刘氏一支字辈:“学士修得益”。

山东临沂刘氏一支字辈:“宝鼎先云同克瑞文振纪庆曜红松林政治家生永传经事业长”。

山东临沂郯城刘氏字辈:“开新超洪……”

山东临朐刘氏字辈:“邦春成连天忠孝世学先”。

山东威海崮山镇岭西村刘氏字辈:“秉守维忠孝仁贤善继先安居存俭让立业本恭谦育子勤为贵兴家德做田兆基培永远福寿克常连”。

山东威海刘氏一支字辈:“充德玉昌新增”。

山东威海刘氏一支字辈:“成孟其桂兰发胜”。

山东济宁刘氏一支字辈:“兆木洪德培玉传明”。

山东济宁刘氏一支字辈:“树文井现照玉传”。

山东济阳刘氏字辈:“殿化善锡佩承庆纪传兴”。

山东济阳曲堤刘氏字辈:“□□□九世□天惟秉智大□淑殿化善锡佩承庆纪传兴振献永法祥”。

山东济南济阳刘氏字辈:“十玉太吉祥俊德克宽亮”。

山东济南平阴刘氏字辈:“耕重继业兴玉振家邦”。

山东济南刘家庄刘氏字辈:“茂成延(岩)建”。

山东济南平银桥头大队刘氏字辈:“殿凤继成佩”。

山东济南禹城后大刘村刘氏字辈:“忠祥少永……”

山东荣成刘氏字辈:“崇德玉昌新增”。

山东莒南刘氏字辈:“贵学西德洪茂”。

山东莒南刘氏字辈:“尊汝家矩悦侯乃常敦本务实…立纲保乾万年恒昌”。

山东夏津新圣店镇徐庄村刘氏字辈:“义承先泽自今维新书庭有训家世长春”。

山东青岛城阳刘氏字辈:“起瑞大卓可升永先世德克仁”。

山东泰安夏张镇杨家坡村刘氏字辈:“京太文庆台”。

山东泰安地区新泰市西张庄回龙村刘氏字辈:“连继昌文志元明道”。

山东泰安刘氏一支字辈:“忠继英佰梅成传宝”。

山东泰州刘氏一支字辈:“严新寿百庆”。

山东烟台福山区楮佳疃村刘氏字辈:“志忠占玉世上文福廷明云积学富国永兴大基业”。

山东烟台栖霞庙后乡前罗坡刘氏字辈:“明万年福禄”。

山东荷泽成武孙寺刘庄刘氏字辈:“士绪荣光敦伦池刚”。

山东莱阳刘氏一支字辈:“德玉宪章华国忠厚传家”。

山东莱阳高格庄镇东高村刘氏字辈:“愈芳永汉经仁宗淑钟堂桂炳艺”。

山东诸城石河头刘氏字辈:“保山吉水共悠悠雷石燕巢几度秋云岭风生知虎啸迥门雨落有龙游插旗地接登云路晒甲山连望海楼欲问太平名胜迹天台环向总为刘”。

山东诸城刘氏字辈:“世守孔养士洪天国建登广自长富怀德景明”。

山东郯城重坊镇刘马北村刘氏字辈:“同宗维义方保善锡伯祥令明昭文宪永世振中邦”。

山东陵县刘氏字辈:“风安兴更世继纯良才”。

山东高密李家营镇高家庄村刘氏字辈:“公鸿福继世”。

山东掖县刘氏字辈:“宴家和(子)启耀福金(永)”。

山东曹县刘氏字辈:“论汉家(加)邦存凤贵何(和)朝兴”。

山东淄博刘氏字辈:“存兴克传长钰积善庆祥”。

山东淄博高青刘氏字辈:“云元希延俊”。

山东淄博淄川区双沟镇牟村刘氏字辈:“清书长玉……”

山东淄博南侯刘氏字辈:“宗道永龙绵延繁梓”。

山东淄博淄川刘氏字辈:“文章守宗业忠厚传家远”。

山东淄博博山刘氏字辈:“凤盛元喜培”。

山东章丘刘氏字辈:“沛振甲丰兆恩德会永远”。

山东聊城阳谷刘氏字辈:“士振清敬德傅统”。

山东聊城茌平韩屯乡刘氏字辈:“万庆昌光子延常”。

山东黄县刘氏字辈:“鸿兆文学……”

山东海阳刘家庄刘氏字辈:“文万玉洪福志德永庆长”。

山东新泰刘氏字辈:“洪懋灿奎键法新炳载铭治本焕基钦泽树熙均钟”。

山东蒙阴垛庄镇北仙桥村(沂水八楼)刘氏字辈:“遵汝家矩曰厚乃长源本敬慕启绪衍祥庭重礼法训式义方尚守诚笃用锡善良”。

山东蓬莱登州刘氏字辈:“长振祥庆九首鸿吉”。

山东褚城刘氏字辈:“天宝定太守志友培安平”。

山东滕州古膝刘氏字辈:“守真希书近儒临端崇正显微世毓庆观”。

山东滕县刘氏一支字辈:“守德广传家志真”。

山东滕县刘氏一支字辈:“庆占学宝兴”。

山东藤县刘氏一支字辈:“远忠(中)思延庆长(常)”。

山东日照七里村刘氏字辈:“太一兆立加运祥次要传永增(瑞)”。

山东日照两城刘氏字辈:“宴家和(子)启耀福金(永)”。

山东日照草涧刘氏字辈:“玉铭汉相为在钦源树烈基振清荣焕报金法植勋樨”。

山东日照海曲石臼刘氏字辈:“立士克曾书谱昭穆统铭”。

山东日照海曲岚山刘氏字辈:“思重远(振)克昌从谱肇和宗铭”。

山东日照海曲杨家庄刘氏字辈:“克敦庆谱诏序馨铭”。

山东即墨刘氏字辈:“文正可殿元德泽乃承宗振纯天赐兆福寿世永昌”。

山东寿光朱城刘氏字辈:“文景冠仲恩华晓宗永”。

山东汶上苑庄刘氏字辈:“世步咸利太传道晋祥和”。

山东沂水关顶刘氏字辈:“成勤延金文”。

山东沂水刘氏字辈:“嘉宗硕俊廷振世兆庆恩延熙”。

山东苍山兰陵镇刘氏字辈:“乐开邦仕向冠承举明德”。

山东茌平刘氏字辈:“文景(语诏)承嘉光可国源凤秉增锡汝本耀培镇鸿懋”。

山东青岛即墨刘氏字辈:“一统清明云安居福寿康恩从开化始文毓吉天祥”。

山东鱼台老砦乡(巨野县独山乡邢海村迁入)刘氏字辈:“凤子(自)传昌世(士)存伊宪”。

山东临沂刘氏字辈:“金玉炳培树新元”。

山东临沂朱里刘氏字辈:“恒(洪)烈殿稀庆宗连福恩广家传仁义道永远得世长”。

山东济南长清刘氏字辈:“高端绪其成延”。

山东禹城刘氏字辈:“化凤长玉清培”。

山东曹县长刘庄魏刘氏字辈:“祖世士慎作云丹明先宗克宫尚地方王永继存生学修超贵远德鸿通宝长建思怀忠敬化效维在祥”。

山东淄博刘氏字辈:“允德四圣继绪元成永茂恒昌延瑞致祥鸿学义方福兴庆长先正秉秀秦泽善广”。

山东文登刘氏字辈:“书香继世长”。

山东淄博刘氏字辈:“方维以公正允善可传克绍祖德万世繁衍”。

山东盖平刘氏字辈:“太永志殿长正运维天喜”。

山东聊城莘县南部刘氏字辈:“清存心保志安”。

山东省青岛即墨店集刘氏字辈:“文章(正)可殿(典或立)元德泽乃承宗振纯天赐兆福寿世永昌”。

山东淄博高青、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唐坊乡南刘村刘氏字辈:“青贤振文光玉”。

山东济宁金乡、 山东济宁金乡县刘庄刘氏字辈:“印嗣传延广云仍继续长一时怀燕翼千载荷龙光”。

山东泰安宁阳围子里村刘氏字辈:“义训本先勤凯强竣发超晨辉斌范旺荣登珍寅高宽顺典善举伟栋道坤耀平泰仰升乾鹏腾喜利涛敦刚安前锦慧磊务聪教胜杰权智廉冠峰亮春晓贤贵灿万礼海清增盈宝”。

山东莱芜刘氏字辈:“万学金文太继”。

山东临沂兰山区、刘氏字辈:“元常敬光照永盛传世远尊孺忠孝全福禄恩德宽寿鹤松延年”。

山东临沂郯城刘氏字辈:“廷大义忠(应)振志天(广)金”。

山东菏泽单县刘氏字辈:“景德传文世”。

山东菏泽单县黄岗镇刘氏字辈:“金世敦长继国”。

山东刘氏一支字辈:“洪开振广奉继书国”。

山东刘氏一支字辈:“士元宝(保)常(长)富贵”。

山东刘氏一支字辈:“永吉桂兰发升玉石长荣”。

山东刘氏一支字辈:“玉洪永长延”。

山东刘氏一支字辈:“纪成先仲业”。

山东刘氏一支字辈:“佩振嘉生继业长洪”。

山东刘氏一支字辈:“宗青关文修德泺单堂”。

山东刘氏一支字辈:“明汉相为执钦坤淑礼纪”。

山东刘氏一支字辈:“炳乙言田恩心真传世忠”。

山东刘氏一支字辈:“崇殿可文……”

山东刘氏一支字辈:“渊源庆延长”。

山东刘氏一支字辈:“隆道永荣面研子”。

山东刘氏一支字辈:“隆文新树德泽”。

山东刘氏一支字辈:“尊汝家矩曰厚乃长元本敬慕启绪衍详”。

山东刘氏一支字辈:“耀作声德茂学”。

化姓来源:

望出南越,黄帝臣化狐之后。据考证,自盘古开天地,“化”氏子孙有文字记载的共同祖先是“化狐”。据史料记载,黄帝时,手下有一名曰“狐”的大臣(远古时代,人只有名,没有姓,如:尧、舜、禹等),因“狐”创造车船随黄帝出征四方而深得黄帝的喜爱,特赐姓“化”。后来化姓后人繁衍至今,子孙已分散遍及华夏各地。所以,“化”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可与华夏五千年文明同寿,化狐是“化姓”始祖无疑。我们的祖先在历史上也曾经辉煌过,明朝有文学家化晖、援朝将领化燮,清朝有骁骑将军化守登。化氏子孙应以“化”姓为荣,努力发掘、弘扬“化姓”文化。

按:中华姓氏中与我“化”姓同音的姓氏还有“华”“花”“滑”“画”“划”等。这些姓氏可能是同出一源,其间存在一种相互转换的可能,我景泰县化氏老谱载有“化姓由华姓讹传而来”之语,这有什么可靠的依据吗?是谁在什么时间因为什么原因改为“化姓”的?谁都无法回答这些问题。所以,我们应当认识到,无论是“华姓”改为“化姓”,还是“化姓”改为“华姓”,总之,“化、花、划、画、华”等姓之间存在深刻的历史渊源关系,而“化姓”是中华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比“华姓”的起源还要早千余年。“化姓”与中华五千年古老文明同寿,是值得我们化氏子孙引以为豪的姓氏。

化姓分布:

◆山东省

莒南县岭泉镇化家庙子村、薛家墩后村及县城以西的十字路镇化家白龙汪村、东南团林镇李家团子村、北泉子四村及县城以北的北园镇虎园村、团林镇化家村均有化姓子孙聚居。以岭泉镇化家庙子村最为集中,化姓人口近千。其地始祖为化元、化芳等兄弟三人,据传说是明朝年间由江苏省东海县迁移而来。1996年左右立祖坟,祖坟从村后(村北)迁至村南,在鸡龙河北80米。祖坟面南背北,主要由三座主坟构成。

◆甘肃省

景泰县大部地区都有化姓人,以芦阳镇、三塘村、兴泉村、喜集水村等地区较为集中,近年有许多化姓人渐聚居于县城一条山镇。景泰县化姓以明朝武骑尉化盘为始祖,大约于1522年以后由固原卫(今宁夏固原)迁居景泰大芦塘城(原属靖远县管辖),子孙繁衍生息四百余年,已传至第十八代人。据近日对本地化姓人口的不完全统计,有姓名可考的族人自始祖化盘起共有1708人,其中亡故者683人,在世者1025人。大约有100-200人尚未纳入计算。另外,本地化姓在第八世高字辈、第九世天字辈(约公元1800年前后)时期,有大半族人或因官府工作调派、出征、经商,或因战乱、自然灾害等原因陆续外迁(外迁方向主要是新疆、内蒙),也有支派因某种灾难而绝户,致使世系表空白之处很多。而本地家谱语焉不详疏于记载,故天灾人祸使此次家谱人口统计难以准确计算,1708人也许只是其中一半而已。

永登县华姓与景泰县化姓本为一祖,都是弟兄数人由山东避难而来。因认为“化姓”本是“华姓”而不知于何年复改为“华姓”,难道有什么可靠的依据吗?

静宁县有化姓几十户。与景泰县、永登县、宁夏固原化姓是一个祖先的后人。

◆韩国

韩国晋阳、罗州等地今有化姓人口2000左右,以明朝援朝将领化燮为始祖。辽宁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王秋华在2004年6月发表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一文中有如下记载:

明万历二十年(1592),即李朝宣祖二十五年(壬辰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经过长期备战,亲率水路大军,悍然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史称“万历朝鲜之役”,朝鲜称“壬辰战争”或“壬辰倭乱”。当时朝鲜疏于军备,日军很快攻下王京(汉城)、开城、平壤等地,宣祖逃往义州。在万分紧急的时刻,宣祖多次向明朝求援,“请援之使,络绎于道”。明朝于当年两次派兵援朝抗倭,相继收复王京、开城等地。万历二十五年(1597),日寇再次发动侵朝战争,此年为丁酉年,故称“丁酉之役”。明廷再次援朝,战果累累。次年,中朝两国军队又在海上与倭寇展开殊死决战,终于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战后,明朝东援将士多人落籍朝鲜,援朝将士的子孙也有陆续东渡朝鲜者。

晋阳化氏。《大明遗民史•广东陈氏•明国东渡人目录》认为:“晋阳,化燮,丁酉(1597年)再乱时,以中军之职参战,战后东留定居晋阳。”《韩国姓氏大百科•姓氏的故乡》认为晋阳化氏是明朝开国功臣、大司马、大将军化云龙后代,丁酉再乱时,化燮在蔚山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荣获一等功臣,战后定居,以晋阳为本贯。化氏子孙在朝鲜受到重用,化燮子奉祥官至嘉善大夫,孙英俊官至通政大夫,玄孙日就为嘉善大夫、同知中枢府使,还有资宪大夫化日长,嘉善大夫化日熙,折冲将军化东辉,通德郎化允泽,五卫将化廷汉,参判化锡汉等。韩国经济企划院1985年的国情调查报告显示,化氏已有1592人。

◆其它地区:

◆河南省上蔡县化庄村、新野县前高庙乡郭湾村、禹州市褚河乡化庄村均有化姓人口千余人。

◆安徽凤阳临淮有化姓20余户。

◆北京丰台区花乡黄土岗村有化姓20余户。

◆宁夏贺兰县立岗乡化姓人也不少,至少几十户。

◆沿着京杭运河河畔,分布着很多化姓家庭,如山东省枣庄附近、江苏邳州、高邮、金湖和高邮湖、地龙船闸等地都有姓化的。

◆北京房山区张坊镇,安徽颍上半岗镇蔡庙村,广西岑溪市、梧州市,河北邯郸、衡水、石家庄、宁晋县刘家台儿、雄县,江苏邳州市、盐城市、徐州,内蒙古河套平原,山东临沂、微山县、曲阜、菏泽市单县,山西,陕西,新疆,青海,宁夏固原等地亦有化姓分布,户数及具体人口数字不详。

化姓名人:

●化狐

化狐,也称作化狄、货狄(狐、狄古字形相近而易),黄帝臣。据史料记载,黄帝23年(公元前2845年),手下有一名曰“狐”的大臣(远古时代,人只有名,没有姓,如:舜、尧、禹等),因创造车船帮助黄帝征讨四方而深得黄帝的喜爱,特赐姓“化”。自盘古开天地,此为化氏子孙有文字记载的共同祖先。后来化姓后人繁衍至今,子孙已分布遍及华夏各地。化狐作为中华远古时期第一个舟楫的伟大发明者,是我们的光荣与骄傲!是作为炎黄子孙的中国人永远学习的榜样!!

《廿六史》中有如下记载:

黄帝始制阵法,内行用刀锯,外行用甲兵,设旌麾,有不顺者征之。披荆斩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命共鼓、化狐制造车船,水行用船,陆行乘车,以通行四方。行六相而天下治。立五官以叙五事:命羲和占日;常仪占月;鬼叟蓲占星;车区占风;命大挠探五行之情,占斗刚所建。始作甲子,干支相配,而定之以纳音;命容成作盖天以象天,占日月星辰,而定气运;造神历,置闰月,以知时节;命仓颉制文字。仓颉四目,生有圣德,当时有灵龟负书,出于洛水之汭,丹甲青文,仓颉受之。遂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园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语山川,以指画掌,而造文字。文字成,苍天为之降下雨粟,鬼神夜间为之哭泣。

初,自伏羲画八卦以来,略有文字,至仓颉造字,则以六义造字。一曰象形,二曰指事,三曰谐音,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至此时,天下的文字就具备了!帝命隶首作算数,命伶伦造音律,命大客作承云之乐,命名为《咸池》。黄帝元妃嫘(音累)祖,教民种桑育蚕,制造衮冕衣裳,制作杵臼使谷粟能够脱壳,作釜灶而民始粥,作甑而民始饭,以烹煮之法,制造甜酒和奶酪;让人们过河有桥梁,走路有鞋穿,死后有棺椁。命挥作弓,夷牟造箭,歧伯作鼓吹,铙角、灵[革+卑](军中击的小鼓)、神钲(行军乐器),以扬武德;命共鼓化狐剖空树干制成舟船,把木头削成桨,用来渡河。命邑夷仿照北斗的旋转,制成车子以供出巡四方。

其它古本中亦有如下记载:

《初学记》卷二十五 器物部 舟 第十一 引《物理论》曰:化狐作舟。

《世本》曰:“共鼓、货狄作舟。宋衷云:二人并黄帝臣。注云:货狄亦作化狐,化孤见鱼尾画水而游,乃剡木为楫以行舟。”

澍桉玉海引世本云:古者观落叶,因以为舟。当是宋注。又桉共鼓见木可以浮水而渡,即刳木为舟;化狐见鱼尾画水而游,乃剡木为楫以行舟。路史引货狄作化狐,说文同。

●化益,古代东夷族首领少昊之后,父亲皋陶。化益也被称作伯益、伯翳、伯繁、柏翳,或只称益。因佐舜有功,被封于费,因此又叫大费、费侯。化益是尧舜禹时期的农业专家、地理学家、政治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还是一个发明了“凿井取水”和“以卦占卜岁时吉凶”的办法的伟大的发明家!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具有传奇色彩和作出过卓越贡献的伟大人物。舜时化益与大禹同朝为官,因善于狩猎与畜牧,被佥推为九官之一的虞官,负责治理山泽,管理上下草木鸟兽,并佐舜调驯鸟兽。由于他在长期狩猎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悉鸟兽语言和习性,鸟兽多被其驯服,因而在畜牧方面功绩卓著。又始食于嬴,被舜赐姓嬴氏,作为东夷少昊部落嬴姓的继承人,并赐给其封土。大禹继承舜的王位之后,化益又辅佐大禹治理水土、开垦荒地、种植水稻、凿挖水井(《世本•作篇》引《周易释文》:“化益作井。”)。化益在政治上也很有建树。《吕氏春秋•慎行论•壹行》:“得陶、化益、真窥、横革、之交,五人佐禹。”化益曾告诫大禹,凡事要有前瞻性,要虑事周全。不要违背法则、制度,不要过度游乐享受,不要违背规律去追求百姓的称誉,不要违反民意而满足自己的欲望。治国不能懈怠,政事不能荒废,谦虚会受到益处,自满能导致失败,要选贤任能、除奸去邪。在处理民族矛盾方面,化益亦表现出远见卓识。舜时,三苗族离心离德,舜便派大禹武力征服,三苗不服,化益提议,要恩威并举,德武相济。大禹接受了化益的建议,撤退军队,实行文教德治,三苗族受到感化,终于归顺。化益还将跟随大禹治水时所经历的地理山川、草木鸟兽、奇风异俗、轶闻趣事记录下来,成为《山海经》的素材。据史料记载,大禹有意禅位于化益,班固《后汉书•律历志》称张寿王治《黄帝调历》言:“化益为天子,代禹。”但因禅让制度的社会背景发生变化而未能实现,大禹之子启夺取继承权。从此,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禅让制度亦被世袭制取代。后来化益的后嗣非常繁盛发达,分衍出徐姓、黄姓、赵姓、秦姓、江姓、化姓、马姓、梁姓等十多个姓氏,俱尊他为血缘始祖。

●化晖

化晖,明朝文学家,《辞海》有此记载。其余不详。

●化盘

化盘,行二,其父兄名讳已无法查考。原籍固原卫人。据甘肃景泰《化氏家谱》残卷记载,明朝嘉靖元年(1522年)十月初九日公率全家种地应帮军役(即参加兵户,平时屯种,战时出征),军名虎都巴才户,因军功,官至武骑尉。后因军事需要,全家随军屯种戍守迁居靖北大芦塘城(今景泰县芦阳镇旧城),因之为景泰化氏始祖。其后代繁衍生息近五百年,已至第十八世,千余人口。子孙忠勇可嘉,多以军人效国。四世孙化守登在清初平定叛乱战争中建功于“秦之兴安、蜀之西川、楚之竹山”等地,战绩赫卓,“东镇海口”,参与 ,解救、引进琉球国首次进贡朝拜清朝使臣,被康熙帝封为骁骑将军,任兴国副将,位列二品,世袭三代,此人臣非常之荣也。八世孙化兴廉、化兴朝随宁远大将军岳锺琪建功新疆等地。十四世孙化文仁在抗日战争中出生入死,击杀倭寇无数,屡立战功,晋升中校代理团长,隶属于国防部,后实授上校团长。

按:

固原卫地处西安、兰州、银川的三角交汇地带,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有戎、羌、匈奴、敕勒、鲜卑、突厥、柔然、党项、女真、鞑靼、 等少数民族和汉族聚居地区。素有“左控五原,右带兰会,黄流绕北,崆峒阻南”之称。秦始皇、汉武帝、宇文泰、成吉思汗、忽必烈都曾经营过固原,他们或亲临固原视察、或在固原设置州、或在固原设置中央派出机构,其规模之大,权力之显赫,在当时就全国而言也是罕见的。靖北大芦塘城亦其属地也。

景泰县在军事上明朝属于固原卫,清朝属于靖虏卫,其地理位置独特,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位于甘、蒙、宁三省交界处,是河西走廊的东端门户,这一独有的地域特征和地理位置成就了它在丝绸古道中东引西联的枢纽地位,故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常争之地,历史上战乱非常频繁。天灾人祸,原居民多已离散,今之居民多数系明朝年间迁移而来。

●化燮

化燮,明朝援朝将领。明万历二十年(1592),即李朝宣祖二十五年(壬辰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经过长期备战,亲率水路大军,悍然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史称“万历朝鲜之役”,朝鲜称“壬辰战争”或“壬辰倭乱”。当时朝鲜疏于军备,日军很快攻下王京(汉城)、开城、平壤等地,宣祖逃往义州。在万分紧急的时刻,宣祖多次向明朝求援,“请援之使,络绎于道”。明朝于当年两次派兵援朝抗倭,相继收复王京、开城等地。万历二十五年(1597),日寇再次发动侵朝战争,此年为丁酉年,故称“丁酉之役”。明廷再次援朝,化燮以中军之职参战,在蔚山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荣获一等功臣。次年,中朝两国军队又在海上与倭寇展开殊死决战,终于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战后,明朝东援将士多人落籍朝鲜,化燮以晋阳为本贯定居。化氏子孙在朝鲜受到重用,化燮子奉祥官至嘉善大夫,孙英俊官至通政大夫,玄孙日就为嘉善大夫、同知中枢府使,还有资宪大夫化日长,嘉善大夫化日熙,折冲将军化东辉,通德郎化允泽,五卫将化廷汉,参判化锡汉等。韩国经济企划院1985年的国情调查报告显示,化氏已有1592人。

《韩国姓氏大百科•姓氏的故乡》认为晋阳化氏是明朝开国功臣、大司马、大将军化云龙后代。

●化守登

化守登,字标吾。甘肃省景泰县人。乙卯相,生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四月二十八日寅时。卒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九月二十九日。葬景泰大芦塘城南九道岭祖茔。清初从军,征剿建功于秦之兴安,蜀之西川,楚之竹山,渐陟福建闽安协标中军游击,康熙六年授兴国副将总兵。参与 ,解救、引进琉球国首次进贡朝拜清朝使臣,被康熙帝封为骁骑将军,位列二品,世袭三代,此人臣非常之荣也。恤军爱民,兴民戴之,制《荣寿春搜图》并为叙赞,以颂其德。

《靖远县志》道光志卷四二十四页行伍条中记载:化守登任福建闽安副将标下中军游击。

《靖远县新志》卷三仕官表五(武)康熙时代二品总兵副将条中记载:化守登任兴国副将。

《靖远新志》卷十七耆旧传条中记载:化守登,靖北大芦塘人。清初从军,征剿建功于秦之兴安,蜀之西川,楚之竹山,渐陟福建闽安协标中军游击,康熙六年授兴国副将总兵。恤军爱民,兴民戴之,制《荣寿春搜图》并为叙赞,以颂其德。

《景泰县志》载:化守登,字标吾,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一六一四),卒于清康熙二十六年(一六八七),大芦塘人。清初参军,在平定明朝残余势力中为清王朝屡建功勋。顺治四年(一 七),调兴安军给都司职。同年,剿杀明宦王应泰,随总镇任珍剿王关锁运粮明军,活捉王关锁明总兵李世英等。五年剿杀明将杨三、整齐王等,于石梁山活捉明副将张尔起。六年,同游击仰九明随平西王北征,大败明总兵张山猴、李奇德,活捉刘三众等,招抚榆林、神木等地。七年,随仰九明杀明将高有才;复石梁山,擒明永历王朱生枝。八年破松树岭,活捉明将李琦;围攻两河口,获明将覃琦;攻克石沟寨,生擒明军首领覃一涵,杀中军李君治。当年八月,清廷予守登以银牌花帛奖。十一月,又破明将孙守金与西川残余势力勾结连犯西乡之举,斩明将翘兴宁、赵定国等。九年,赴湖北竹山县破黄家寨,明游击黄国泰被射死,孙守金、宜州王朱敬耀等被擒。清廷授守登以游击职。之后,又杀明将杨某,获大旗二十七杆,刀枪器械盔甲千余件,救出县官、典史二人,难民男妇千余人。十一年,赴竹山县广峪寨杀明总兵傅起德,擒副将田福等。此后军功、职级无从考查,惟清封“骁骑将军”一节可知。据大芦塘父老相传,守登为人忠厚,年老还乡,热心公益,颇受地方尊敬。制“荣寿春搜图”并为叙赞,颂其德。

(注)“荣寿春搜图”系康熙六年,守登公以副总府衔协守兴国时所绘,有叙赞为证。景泰县志误。

●化文仁

化文仁(1912。5。9-1960。5。17),字贯群,一名化贯群,世居甘肃省景泰县喜集水。自民国十八年应征入伍,勉受军训于没疆场。曾参加中日战争,九一八暨七七事变等战役。卢沟桥畔呼杀跳梁倭寇,团河宫前惨流敌弹鲜血,既膺伤而就医,旋平痊以游击,枪林弹雨从征廿余年,金戈铁马,奔驰万里。兹将详细事迹叙述如下:二十二年,大军驻节察冀,日本兵于民国廿年登陆秦皇岛,进兵沈阳,东北失守,是为九一八事变。日寇秣马厉兵,朝夕训练,测绘地图,进兵喜峯口,以东亚共存共荣之军事侵略攻陷华北。全国人心为之愤慨。时年贯群二十有二,晋级陆军少尉排长,率领全排披星戴月开拔前线,冲锋陷阵,身先士卒,与倭寇巷战百余次,手刃倭寇千余人。倭寇为之丧胆褫魄。虽非江东八千子弟,似同田横五百壮丁。二十三年驻节察绥边区,伪司令季守信、季英等受日军煽动,窜扰察绥后防,贯群奉旅长密令,并赴百灵庙与匪对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攻势毙匪数十人,擒伪队长一人、马三十余匹、枪械数十支。游击三月,所到之处,匪兵敛迹。二十六年,驻节河间府,日军驻平津各租借地,以保护侨民之名义保送白面,私贩枪支运我内地。勾结土匪汉奸,时向我 挑衅。我军民忍之再忍,敌意未逞,然敌节外生枝,以致引起芦沟战事之发生。贯群时年二十六岁,晋级陆军上尉连长,率兵参加。夜渡黄村站,遇敌于团河,敌众我寡,兵力悬殊情形之下,全连壮烈牺牲。贯群脸部受伤,绿纱帐中昏晕一夜,天雨淋漓,渐觉清醒。即于北平协和医院医治一月后,病体复原。是时北平已被倭寇占据多日矣。贯群虽已脸受重创,然报国之心勿稍怠,病将愈即赶赴雄县,组织游击队,追奔逐北,搴旗枭酋,游击于冀鲁豫晋之间者,八年之久也。致使敌人时刻提心吊胆,未能高枕安眠,实华北游击之功也。胜利后,晋级陆军少校营长,围剿河北各县土匪有功,晋升中校代理团长,隶属于国防部,时年三十有五。华北日渐紧张后,以剿匪有功,实授上校团长。三十七年冬时受伤赴平医疗。平痊后整束归装,返里省亲。(据族叔化廷述文整理)

●化绍新

山东临沂人,出生于1953年10月。1971年高中毕业,1974年参军,复员后在临沂市运输公司任驾驶员,后入济南经济管理学院学习经济管理专业,1986年毕业。综合钓创始人;中国渔业大学钓鱼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鱼学院院士;辽宁渔友之家常务理事长;辽宁渔友渔具公司董事长;辽宁渔友钓鱼俱乐部总经理。

化绍新自小爱好钓鱼,擅长用饵,对悬坠钓组物理化学变化中的饵重关系和外力作用下的信号反应有独到见解。曾加盟上海海狮钓鱼俱乐部,2000年被湖北老鬼钓鱼学校聘为主教练,在竞技钓鱼中夺杯得奖如探囊取物。1997年起亮相竞技钓坛,即获第三届“钓王杯”第4名和十三届全国钓赛手竿第5名的不俗战绩。1998年又提高一个等级,获第四届“钓王杯”第3名,1999年在圆梦“钓王杯”成为新“钓王”的同时,又在第十五届全国钓赛中获手竿第4名。然而,在竞技钓鱼的鱼种变化为较大鲤鱼和草鱼的比赛中,化绍新和大多数钓鲫高手一样,出众的钓鲫技术就难免见拙了。是年的第三届“海狮杯”全国俱乐部总决赛上,他告负于两场钓大鱼而留下遗憾。钓技成就于鲫鱼可称“时代特色”,他是特定条件下物质、鱼情和竞技规则促成的。成为“钓王”后的化绍新依然钟情于“钓王杯”,第六届因故中途收竿,今年的第七届又有上佳表现。如此稳定的成绩是化绍新成了年轻钓手的崇拜偶像,他也从不拒绝钓友求教,在钓界极有口碑。

●化桂云

化桂云,女,安徽淮北矿务局张庄煤矿综合经营分公司工人。单肢残疾,自强不息。1985年九月获得全国女子乒乓球单打第二名。1988年获得第八届世界伤残人奥运会女子乒乓球单打冠军。1989年9月获得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伤残人运动会金牌。1989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授予女劳动模范。中国残联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残联1991年5月9日“全国自强模范”。杜集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化姓地名

◆北京市昌平区昌平镇化庄村。

◆北京朝阳区西部化家胡同。北起朝阳门外大街,南至芳草地北巷。民国时已有其称,以姓得名。化家胡同以西有芳草地西街,再西有贾家胡同,东起芳草地西街,西至神路街。民国时亦有其称,亦以姓氏得名。化家胡同北部现盖有蓝岛大厦,芳草地西街北部亦盖有大厦,其街型亦同化家胡同,发生了颇大变化。五十年代初,辅华矿药厂发生爆炸,贾家胡同受到波及,房屋受损倒塌。九十年代,贾家胡同北部建天福园小区,东北部亦盖楼,亦发生了颇大变化。

◆河南省新蔡县化庄乡,占地面积68平方公里,东南与杨庄户交界,西临县城紧靠106国道,且与涧头乡、棠村镇接壤,东接安徽临泉。该乡现辖20个自然村,205个自然庄,347个村民小组,全乡人口54400人,耕地面积65289亩。止年底,全乡将有80%的村委之间可通柏油路。驻阜国家二级公路由该乡横贯而过,将为该乡带来勃勃生机,引来滚滚财源。新筹建的集中心贸易市场将以崭新的姿态喜迎八方来客。化庄乡的经济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地处平原,属半湿润地区,可谓阳光充分,水源充足,加上有利的交通地理优势,基础设施健全。全乡共有柏油路8条,长达60多公里,实现了全乡村村通柏油路;建成移动、联通两个手机接收塔,大大提高了手机、电话的入户率。为加大小城镇建设步伐,该乡新修街道两横三纵,整修的主街道宽敞,路灯、水道、绿化带等设施齐全,已建成综合贸易市场一个,停车场一个,专业交易市场四个,同时,加大市场管理力度,规范市场行为,招来外资。

◆河南省永城市化庄村。

◆河南省禹州市褚河乡化庄村。

◆河南省上蔡县化庄村。

◆河南省郾城县化庄村。

◆山东省莒南县化家庙子村、化家白龙汪村、化家村。

◆山东省滨州地区邹平县化庄村。邮政号码 256217

◆山东曲阜市姚村镇化庄村。位于曲宁公路以南,是曲阜、宁阳、兖州三县交界处。全村土壤是沙土地,以种植小麦、玉米、花生为主的产业结构。全村共有人口976人,土地1600亩,党员25人,干部4人,人均收入3100元。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曹庄镇化桥村。户数381,人口数1437。邮政编码276704。明朝中叶,化氏徙此定村,因村东有一小桥,故称化桥。后传薛礼征东时,曾在小桥上挂甲小憩,逐改称挂甲桥。

◆陕西省洛川县朱牛乡东化庄村。

◆河北怀来县小南辛堡镇化庄村,海拔约1000米,位于山区的腹地,被大片的黄土丘陵和黄土台地环抱,仅有一条通道与外界相连。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瀛化庄村。邮政号码 212361

◆安徽省阜阳市化庄村。

◆焦作高新区李万乡仇化庄村。

◆青海省乐都县桃红营乡化庄村

◆甘肃省景泰县有化家崖湾、化家坟掌。

◆山西省介休市连福镇化家窑乡化家窑村、化家窑煤矿。村子四面环山,风景秀丽,不过近几年由于人们疯狂的开采煤矿,山已经快塌了,全村将要迁出了。这个村大部分都是姓化。

◆安徽省濉溪县新蔡镇化家湖。化家湖位于淮北市濉溪县新蔡镇北部,距淮北市区直线距离十千米,公交里程约十五千米,淮北市公交公司庆相桥车站有专线12路公交车直达。

◆湖北省潜江市张金镇化家湖村。

甘肃景泰县化氏盘祖之第十四世孙化栋搜集、整理、修订

黄帝纪年四七零五年正月十六日(西元二零零七年三月五日)成初稿

上官

121 江苏武进

(清)上官星宝 上官庆元六修

清同治十三年(1874)宝善堂铅印本 十册

历史所

注:上官达始终于明万历二十三年。

122 江苏武进毗陵符言上官氏族重修宗谱八卷

(民国)上官廷修等重修

民国八年(1919)宝善堂活字本 八册

北图

123 江苏武进毗陵洛阳上官氏族谱十二卷

(民国)上官荣泉重修

民国十一年(1922)宝善堂木活字本

南开大学

注:始修于明万历间,此为七修。

124 浙江遂昌上官氏宗谱六卷宗

民国三十五年(1946)刊本

浙江遂昌县石练乡柳村

125 山东临沭上官氏支谱

钞本

山东临沭县郑山乡西海子

126 湖南湘潭中湘上官氏五修族谱十卷末一卷

(民国)上官之蜾等纂修

民国十八年(1929)敦本堂活字本 十册

北图

《湖广安陆府荆门州上官氏庆源图略序》

谨按:吾上官氏谱系散处于齐越闽洛吴楚者不一,而自江右徙楚荆者则近之,真正派也,其姓氏之自与始生之,祖后裔之繁世泽之远,想在旧谱上历历可考。惜初刻者沦于宋季之干戈,继梓者灾于国初之兵燹,其一二仅存者又残缺于世还遗散于人亡,遂使后之人懵懵然,莫知千载而上厥初生民谁为吾主,则有其始之莫或及之,有其本之莫或报之,此孝子慈孙千百年不纾之恨也。顾尚考孔氏家谱,其夫人为上官氏,则上官氏之族自成周有之,周之前无可考……至东汉有郎中公资,晋有洛阳守巳,李唐御世人文辈出,而首兴则西台侍郎公仪,后历五代,赵宋洎我皇明代不乏贤,抒华掞藻则文采溢云霞,蒙难捐躯则义胆耀虹日,防奸杜敌则忠猷与智虑交深,遗思却馈则仁泽共清风济美,抗疏极言则正气塞霄壤二间,树勋报政则良躅接汉庭诸史,弃事游神则玄抱脱尘凡千劫,显绩班班史册,而姓氏不异矣……祖父有知,当使谱系之失者终获,疑者终信,残缺者终完,而涣散者终乃萃也。子孙中有显扬贤才者向其遡千派汇一源,修全谱为家庆光哉……

江西上官氏家族与湖北上官氏家族之渊源

江西省吉安市上官氏祠堂为“花萼堂”,此祠堂下有同族两支,即:桃林支派和庆泽支派。桃林支派和庆泽支派为同宗,否则不可能同续一谱,现存湖北荆门地区《上官氏宗谱》(明光绪三十年修)原本上每页均印有“花萼堂”字样,且记录有两支详情,但桃林支派和庆泽支派两支之上溯渊源资料已毁于战火,暂无可考。

湖北荆门地区《上官氏宗谱》(光绪三十年续修本)之《吉水县桃林上官氏谱记》<花萼堂序>载:“上官氏其先福建邵武人也,宦流吉州,因家桃林。厥祖讳均者,登哲宗元佑八年(公元1092年)戊辰进士,授正言历御史擢尚书左丞,子讳悟登徽宗大观三年(公元1110年)已丑进士,授判江陵迁刺德州,子翔宇讳鹗(注:荆门《上官氏宗谱》记载:唐永徽宰相仪之九世孙上官均(生于宋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4〕,卒于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生三子:长子怡、次子悟、三子恒。怡生四子:沔、淮、沛、涿。悟生子潼。恒后无记载。潼生二子:墀、圻。圻生四子:诏、该、谋、谏。 诏公生子鹗……)者发自贤良科任巴邺县尉,迁知吉州(由此可见,鹗公应为桃林上官氏入吉州(今江西吉安市)第一人),事仁宗皇庆(注:元朝仁宗皇庆年代为公元1312—1313年,推断此时段应为鹗公入吉州时间)癸丑嗣秩魁江西行省解元……”

湖北荆门地区《上官氏宗谱》之《上官氏庆泽》载:“宋绍兴之元年(公元1131年)三月,宋抚州路儒学教授上官仕英,号乐轩,徙吉州路永丰县四十五都(据此记载,仕英公为上官氏庆泽支派入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第一人,先于鹗公一百多年进入吉安),地名空坑水南,卒葬水南之门前,娶孙氏生子四:大郎、二郎、三郎、四郎。”

仕英公三子三郎徙居永丰县明德乡三十八都带,原地名上带,娶宦氏,生子景先。

景先公娶董氏,生子二。子文明徙居吉水,另一子徙居泰和。

文明公娶湖西罗氏,生子二:长有贵,次叔贵。

有贵公由江西吉水徙湖北宜昌府长阳县,嗣续繁盛,长乐、三界场等处上官氏(官氏)皆为其后焉。派序名:永世必昌应志大希宗明秉正思祖泽开光维兴国……

叔贵公娶王氏生子平翁。

平翁公娶黄氏生子朝愈。

朝愈公娶刘氏,生子四:玉辉、玉清、玉振、玉成。

玉成公(朝愈公四子)生子二:长习礼,次习经。

习经公生子三:长任美、次任高、三任达。

《荆门州上官氏祠堂序》载:……上官氏在吉州最称望族,国初以来,衣冠文物项背同望,宏治间(注:推断应为明弘治年间,即公元1488年—1506年,此时段也与任高公生卒时间相符)进修翁讳习经者携其仲子缵修翁任高商于楚,因婚荆门,钜姓实谓谷村李者,遂家焉……

习经公长子任美娶吉安大栗女,生子乳名折仔,有足疾。任美公后由湖北荆门迁湖北黄冈(据查,现黄冈市黄州区档案馆存有《官氏族谱》二十卷,因未亲睹,不敢枉断为何支何派,推断应为任美公之后)。

习经公次子任高(公元1449年—公元1516年),号缵修,定居荆门,提为荆门州上官氏家族第一世。现荆门及其周边地区上官氏(官氏)皆为其后。

习经公三子任达娶吉安杨九实女,生子二:昱、旻。其后不祥。

山东临沭县李蒿科李氏家谱

李蒿科李氏江苏省蒲汪由山东省郯城县高峰头镇蒲汪迁入,具体年代不详,按照郯城蒲汪李氏排行,宰、相兄弟二人为十三世,十三世以上始祖名讳...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