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一般记录几代人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3收藏

家谱一般记录几代人,第1张

家谱一般记录祖宗八代,连自己九代。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华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据研究表明,中华古姓来源于图腾崇拜,系氏族徽号或标志。

家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经历了历朝历代的连年战乱和社会动荡,历史上传世的家谱几乎丧失殆尽,许多家族的世系也因此断了线、失了传。

当今可见的古代家谱,大多是明清两代纂修。在我国明清时期,出现了专门替人伪造家谱世系的“谱匠”。

基本含义

家谱名称繁多,大致有宗谱、世谱、族谱、家乘、祖谱、谱牒、宗谱、会通谱、统宗谱、支谱、房谱等称法。皇帝的家谱称玉牒,如新朝玉牒、皇宋玉牒。家谱是记载某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是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产物。

随着历史的发展,家谱由官修变为私修,所录内容不断丰富,其作用也不断增加和变化。如今,家谱同各姓氏的郡望、堂号一样,不仅为区别姓氏源流,可作为数典认祖、研究历史、地理、社会、民俗等参考资料,它还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在汉族有悠久的历史。家谱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

  第一,现阶段中国社会已分化为由十个社会阶层组成的社会阶层结构:(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2)经理人员阶层;(3)私营企业主阶层;(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5)办事人员阶层;(6)个体工商户阶层;(7)商业服务人员阶层;(8)产业工人阶层;(9)农业劳动者阶层;(10)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阶层。上述划分是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根据的。在这个问题上,由于研究者所持的划分标准不同,所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第二,中国已经形成了现代社会的阶层结构,但还只是一个雏形,还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中国现代社会阶层结构中社会阶层位序已经确立,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有的社会阶层的规模还会继续扩大,有的社会阶层的规模将继续缩小(如农民阶层),但基本构成成分不会有大的改变。

  第三,现代社会的流动机制正在形成,正在逐渐代替传统社会的流动机制。在1978年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身份、政治分层,在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下,农民转变为工人、转变为城市居民,工人转变为干部几乎是不可能的。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先赋性因素还在继续发生影响, 但后致性因素对社会流动的影响越来越大,并将成为社会流动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说,当今中国社会流动机会是面向所有公民的,是开放的,虽然还有一些制度性限制和障碍,但是,每个人只要自己努力,可以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向上流动改变自己原来社会地位的机会。

  第四,现阶段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是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自然、自发形成的,并且还在继续演变。现在的社会阶层结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其要求还不相适应。从世界范畴看,现代化国家的社会阶层结构是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形态。所谓中间大, 指社会已发育、培育成一个庞大的社会中间阶层,他们拥有相当多的各种社会资源;所谓两头小,指拥有较多资源,因而社会地位最高和较高的阶层规模较小;只有较少资源或几乎没有资源,因而社会地位较低和最低的阶层规模也比较小。比较而言,中国现阶段的社会阶层结构离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有很大距离。目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形态还是一个中低阶层过大、上中阶层还没有壮大,最上层和底层都较小的洋葱头形结构。这种结构形态有诸多的不合理处。就社会阶层的规模而言,就是该缩小的农业劳动者阶层规模没有相应地小下去,而该扩大的由若干个社会阶层组成的社会中间阶层的规模还没有相应地壮大起来。社会中间阶层规模过小,意味着社会结构的不稳定,这是当前中国诸多经济社会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第五,在促进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发育成长方面,迄今还没有像宏观调控经济的经济政策那样明确而自觉的社会政策。应改革的一些社会体制、社会机制(如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没有适时进行改革和调整;该出台的社会政策(如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分配政策)没有适时出台; 没有投入一定的力量来制定相应社会政策以引导培育一个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

  第六,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未来20年的发展十分关键。借鉴国际上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实施社会政策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发展很不平衡的国情,到2020年有六个社会方面的指标是应该得到重视和实现的:(1)城市化率从2001年的377%增长到58%左右;(2 )农业劳动力从占就业结构的50%降至30%以下;(3)通过二次分配抑高调低,使基尼系数降到04以下;(4)将现在5~6∶1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降低到15∶1的水平上;(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003年的17%提高到35%左右;(6)社会中间阶层的规模从2003年占整个社会结构的19%扩大到38%~40%的水平。

  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体制发生巨大变迁的过程中,社会学理论工作者应该在这个关键时期对社会结构变迁和社会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和理论阐释,并提出对策建议。在此,我们请金文朝和金锺吉、王春光、陈光金等社会学专家学者分别就信息社会数字鸿沟、 中国特有的农民工群体的变动以及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形成等问题进行解读和释析,以期在不断的对话中求得共识。这是我们所追求的学术研究之目的,也是我们对21世纪中国社会学发展的期待。

实各个时期修谱的目的也不尽相同。北宋之前,是不允许民间私自修谱的,能修谱的只有国家机构里一个叫做“谱局”的机构,比如皇帝的家谱就叫做“玉牒”。

最明显的要数魏晋南北朝时期,据《中国通史》:“ 东晋 、 南朝 ,特重家谱,朝廷设立谱局,用人必须查考谱籍。”意思就是那个时期的选官用人都是根据家谱来选拔人才,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广纳人才。这就是常说的九品中正制,通过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来定中正品数,然后通过中正品数再来晋升官员品数,由此也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一直到隋炀帝设立科举制才有所改善。

到了唐宋时期,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文化艺术得到空前的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有所提高。在这个时期,修谱最主要的目的在于记世系、序长幼、光宗耀祖、教育子孙。北宋罢谱局前,国家不让修,私下偷着修。北宋罢谱局后,修谱形势蔚然壮观。大部分的名人传记、著作、材料都因此而保留到家谱之中。

在中国成立后,准确来说是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海峡两岸亲人隔岸相望,思乡心切,同时大部分的家谱都遭到了“文化大革命”的损毁,这个时期有一股修谱热,其最主要的目的在于追根溯源、谒祖留根。

如果按照年限来说,自上次修谱热过后,也已经40年左右了,也该再次引来修谱大潮。可事实上现在修谱行业依然起色不大,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观念的改变。就我所知道的一些修谱事件,大部分出发点都在于光宗耀祖。家谱所具备的追根溯源、记世系、序长幼、辨亲疏、教育后人等功能已经被弱化。不修谱也无所谓,反正大家也都没有修,不会再遭受明清时期那样的社会舆论谴责。修谱了就可以显摆一下,展示一下家族实力。

再者,西方自由观念的深入与影响,以及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导向,基本上大部分人的观念都是以“钱”为导向,修谱不仅不能赚钱,还要花费大笔资金和时间,与当下的观念大相径庭。

此外,随着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无纸化越来越成为年轻人的喜好,做什么事情都离不开手机,要想让他们拿起古朴的家谱书本,真的有些难度。

意义:

中国的族谱一般都有家规族训,对于规范人生和教育子弟有着积极的意义。家谱,亦称族谱、宗谱、家乘、通谱、统谱、世谱、支谱、房谱等等,名称各异,其内涵是同一的,只是外延有所区别而已,如今一般统称家谱或族谱。

族谱是系统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或兼及其他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而姓氏是“某一同宗共祖血缘集团”的标识符号,家谱、族谱就是记录某一姓氏家族成员间的血缘关系的图册。

族谱的作用主要有:

1、宗法思想研究资料:族谱和宗法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密不可分。宗法制度是封建王朝维护其统治的重要基础之一,而家谱的族规、族约、家法、乡约等,正是加强宗法制度的有力工具。

2、家族制度研究资料:家族制度是利用血缘关系统治族人的社会制度。在许多家谱中都有家族制度的极为详细的资料,如家族的组织系统、家族的财产管理、家族的赈济方法等,为我们研究家族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组织形式、管理方法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族谱发展:

中国族谱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为一种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记事详备的独特史料。它从家族史的角度来阐释、反映、印证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对我们弘扬民族文化,以及进行社会学、人口学、民族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族谱是家族史,是家族的史料汇编,是史的一种,属于历史学范围,这已成定论。但作为一种特殊史料,家谱有与正史、方志等其它史料迥然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也就构成了家谱特有的属性。在家族概念淡化的当代,与家族相连的很多观念、行为规范也发生变化。

族谱中的家训,在教化族人孝敬、和睦、祭祀、亲情、乡情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潜移默化作用。家谱维系的不仅是一个家族,更是一个民族。在中国,一个家族的迁徙传播过程被生动地形容为“开枝散叶”。叶落总要归根,在游子的眼中,家谱就是根的象征。

家谱一般记录几代人

家谱一般记录祖宗八代,连自己九代。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家谱是一种特...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