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者无敌电视剧真有出处吗?剧中方陈纵队指的是解放军那个纵队?
《勇者无敌》有出处,该电视剧70%为历史真实事件,背景是1946年春天,因为当时国共停战协议刚签字了不久,全面内战还没有爆发,处在打打停停的过程中。国民党2月对军队整编,所以这个电视剧国民党有600万人,整编后裁掉200万人,在全部军队缩编到430万人。
剧中方陈纵队指的是方世玉和陈近南的部队。
扩展资料
《勇者无敌》剧情简介
埋藏在国民党349旅的一十九名地下党员经营多年,其真实身份非军区党内核心不可得知,孰料竟有人能伸出通天手眼将其召集,一举狙杀。旅长周啸风很快得知此神秘人物代号“野狼”,出身军统,假意策反349旅便是为了能够找由头将深埋的地下党员一网打尽!
此时此际,处于美人关腹地,对整个战局有决定性影响的349旅成了国共两党的必争之师,身份模糊的旅长周啸风也就成为了他们争夺和防范的重中之重。明处笼络,暗处均在他身边埋下杀手,一旦见周啸风有倒向对方的迹象,便欲对他格杀勿论!
而与此同时,和他有杀夫之仇的女政委,对他爱恨交织的女特工,学艺归来,欲报父仇的妻妹,给他造成了重重障碍。
-勇者无敌
井姓的起源与中国古代天文学有关,井是二十八星宿之一,天文分野在陕北一带。所以早在上古三代就出现了有所成就的井姓人物。又如井姓,即神农氏后裔。在古史上出现很早。最早的姜姓井族很可能建立国家在河北邢台一带;西周时井姓望族大都分布陕西周原;而事实上在米脂县就有井姓人家因为族灭分而为五jing。jin;姓的传说[京景荆金靳],那里也有山上的古迹叫“五分路”。事实上在“京景荆金靳”这五姓活跃的历史时期,而其本源之姓井却很难发现。我们不了解这个姓分出五姓之后到底隐藏的多久,但是至少也有一个朝代的历史之久,怎么恢复起来的,应该也有传奇的故事吧。在近代,结束清政权的人就是陕西同盟会领袖井勿幕,其胞兄井岳秀在20世纪30年代镇守陕西榆林号称"榆林王",是个一等一的“土皇帝”。现在的井姓多保留在陕西和辽宁,占井姓的五分之三。
井姓起源有:
一、出自姜姓,是炎帝的后代,取吉利的意思作为姓氏。井是《周易》六十四卦之一。有取之不尽的意思。
二、出自姬姓,周公四子邢侯之后见杨宽《西周史》周朝有大夫叫井利,就是用“井”作为姓氏。见《穆天子传》。
三、始于春秋,是以封地名作为姓氏的。春秋时,虞国有个大夫被封到井邑(今地不详),称为井伯。他的后代就用封邑名“井”作为自己的姓氏。
四、井姓与百里姓同宗。周代时,姜子牙建立了齐国,而姜子牙的后代中,又有人到虞国当了大官,被虞国国君封为井邑的首领。又封为伯爵,被人们称为井伯,井伯的子孙,有的姓井。井伯又有个后代,叫井奚,后来到秦国去做了大官,被秦穆公封为百里邑的首领,被人改称为百里奚。百里奚的后代,也以封地为姓,世代姓百里。所以井姓和百里姓的老祖宗是一个。见《姓源》。
五、和尔钦氏Hercin Hala 本蒙古姓氏, 见于《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又作合答斤、哈塔斤、合底忻,成吉思汗十一世祖母阿兰豁阿的第三个儿子不忽合答吉,组成的部落,世居扬什木(又作阳石木,蒙古游牧地,博古罗特氏、和尔钦氏、喀克锡哩氏、锡尔弼氏、锡喇德氏世居地,辽宁省彰武西),后冠汉字姓井。
井姓典故
源自炎帝;望出扶风。南阳曾拒五王远权势1;为官三科称贤能2。 注释:1东汉太学生井丹,字大春,郿人。博通五经,生性清高,不结交权豪,曾拒五王之邀,闭门隐居,读书自乐。2明代给事中井田,字九畴,邢台人。任户、兵、刑三科给事中,以贤能著称。 六郎赞襄,政令维亲感戴3;五经博洽,京师传说纷纶4。 注释:3宋代官吏井纲的事典。 4东汉太学生井丹,博通五经。时有“五经纷纶井大春”之谚。
伤心痛哭几无泪;悲楚行吟尽是忧5。注释:5近代名人井勿幕自题联。井勿幕曾参加护国运动。 西北革命巨柱——井勿幕
井勿幕,初名泉,字文渊,陕西蒲城县三合乡人,生于1888年2月12日,是中国最早的同盟会员之一。在辛亥革命中,他积极奔走,以年轻的热血之躯奉献于祖国和人民,被孙中山誉为革命的“后起之秀”“西北革命巨柱”。井勿幕幼时聪敏好学、志向远大。1903年冬,15岁的井勿幕远渡重洋赴日留学,1905年8月20日加入了孙中山在东京创建的同盟会。同时,他很想陕西也尽快成立这个组织,遂向孙中山请求回国,孙中山被其年少志大所感动,便同意其回国的请求。回陕后,他便奔赴渭北各县,宣传同盟会纲领,秘密发展了30多名成员,成立了同盟会陕西支部。从此,反清的火种在三秦大地燃起!
辛亥革命前夕,陕西反清浪潮汹涌澎湃,这与井勿幕的精心策划、积极奔走是分不开的。 1906年夏秋之后的两三年间,他又曾两度赴日,除读书并筹建同盟会东京陕西分会外,他又于1907年2月回国并亲自去南方会见了黄兴和秋瑾,了解革命形式。后即赴日向同盟会东京总部负责人吴玉章做了汇报,这次在东京住了一年,一面研究国际国内形势和思潮,一面筹划陕西籍留日学生在东京创办《夏声》杂志。他以“大无畏”、“侠魔”等笔名发表许多文章,揭露清政府的黑暗和腐朽,宣传民主共和思想,声援国内反清斗争。1908年秋,“蒲案”爆发,井勿幕遂在《夏声》杂志第八号发表了《蒲案感事》一文,揭露蒲城知县李体仁封闭学堂,毒打师生,违法滥刑,草菅人命的罪恶行径。在国内外舆论压力下,清政府最终将李体仁革职查办。1909年春,于右任因创办《民呼日报》宣传革命,被上海英租界捕房逮捕,井勿幕立即在《夏声》上发表文章揭露事件真相,呼吁社会舆论支持正义,引起国内外的震动,英方最终只好释放了于右任。尤其在1908年发表的长篇政论文章《二十世纪之新思潮》一文,盛赞社会主义理论,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以成“晚照斜阳,行将就没而黑云蔽空”,“冲天之大浪来者,即此社会主义新思潮也”。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全省乃至全国最早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但最终被袁世夺了胜利果实。而此时同盟会内部也出现了分化,有的人倒向了袁世凯。但井勿幕始终坚持革命,坚决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1915年12月,袁世凯阴谋称帝,反袁怒潮席卷全国,蔡锷将军首举义旗讨袁。井勿幕在上海同熊志武等人商定反袁,随即赴云南参加反袁斗争。历任参谋和前敌总指挥,转战四川沪洲、叙府一带。后来他策应陕西的反袁护国斗争,乔装商贩徒步回陕。此时袁世凯在全国的一片唾骂中忧惧而死,但陕西仍为皖系军阀段祺瑞的爪牙陈树藩控制。井勿幕十分气愤,旋既赴京联络革命志士,开展反对陈树藩的斗争。1917年12月,陕西国民党革命派响应孙中山广东军政府号召,反对北洋军阀段祺瑞废弃《临时约法》,成立靖国军,打响了护法战争。于右任被陕西的国民党人士从上海请回,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分兵六路进攻陈军。陈树藩惊慌失措,请井勿幕以调解人身份去三原,企图借井之声望分化瓦解靖国军。井勿幕素孚众望,加之靖国军多系井之旧部,所以他一到三原就被推举为陕西靖国军总指挥,一时间士气大振,陈树藩更加恼火。 1918年10月,云南靖国军第八军军长叶荃率部援陕,到达第一路军郭坚驻防的凤翔县。11月中旬,井勿幕一行前往凤翔慰劳叶部,当井勿幕返回三原途经兴平时,忽然接到郭坚来信,约井勿幕于21日赴兴平南仁堡参加军事会议。井勿幕明知赴会有险,但他认为“只要对革命有好处,我是不怕牺牲的。”并如期赴约,结果他一到就被陈树藩勾结的靖国军内部败类郭坚部营长李栋材杀害,年仅31岁。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悲歌从天落,壮志未酬身先死。井勿幕的被害,使辛亥革命失去了北方的一面大旗。于右任当时致函国会众议院:“天乎何心,坏我长城!”“唯有誓灭国贼,慰我先烈。”广州孙中山护法大元帅府特赠井勿幕陆军中将,明令嘉奖抚恤。辛亥革命著名革命家章炳麟亲自为他撰写了墓志铭,予以高度评价,井勿幕的一生从事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事业,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井勿幕之死———民国初年的一桩公案
被孙中山先生誉为“西北革命巨柱”的陕西辛亥革命先驱井勿幕,于1918年11月在陕西兴平县南仁堡被人谋害。他的死,成为民国初年的一桩疑案。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并欲恢复帝制。井勿幕奋起曰:“斯时不起,民国为无人”,协助孙中山、黄兴、蔡锷等发起了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及反对段琪瑞的护法运动。井勿幕曾由越南潜入云南,参加反袁的护国战争,任护国军熊克武部前敌总指挥,转战川南。护法运动中,井任陕西靖国军总指挥,领导了陕西讨段反陈(陕督陈树藩)之役,从者数万。井并派人与广州护法军政府西南靖国军联帅唐继尧及熊克武等联系,由是川滇黔各军叶荃、但懋辛、王安澜、吕超等率军援陕讨陈。陕西靖国军因之声势大震,关中西部除户县、兴平,悉数被靖国军占领。
1918年11月20日,井勿幕西行凤翔慰劳云南叶荃援陕部队,归返三原途经兴平之际,接陕西靖国军第一路军司令郭坚专函,约井于次日同到附近南仁堡会商攻取西安计划。井勿幕乃带随从8人乘马前往践约。井抵南仁堡即被郭部营长李栋材迎入一厅房内,而井未见郭至,始觉有不测发生。井怒斥李并掷手中水烟袋击李,纷乱中忽有人自门外报告“郭司令到———”勿幕起身视门外,而在场的郭坚马弁任申娃、李新生从井身后开枪射击,井即仆地殒命,年仅31岁。
井被害后,随从除一人逃脱,均被射杀。李栋材用刀割下井勿幕首级,而后传令全营渡渭河南去西安。李部屯兵西关草阳村,献井首级给陕督陈树藩。井勿幕遽死,陕西护法运动局面“遂大坏”,西南援军亦因失去援手,不久退回四川去了。
井案发生后,舆论大哗。纷纷议论主谋者何人。时人谓首嫌是郭坚,以井勿幕因靖国军各部扰民,军纪不整,曾大力进行整顿。而郭坚第一路军军纪最差,井对郭多次批评。郭则素怀野心,难以驾驭。井对其整训,郭多有怀恨,因此想杀井后,再借献头之机图陈,一箭双雕。只因陈树藩有所防范,栋材未能得手。杀井凶手任、李两位皆郭之弁目,但非但未予追究,日后皆将二人升任连长。郭坚之外,又有人谓杀井主谋是陕督陈树藩,李栋材只是为陈收买的枪手而已。当时于右任有挽联曰:“我哭井勿幕,耿耿爱国热忱,不亚宋渔父(宋教仁);谁言李栋材,明明杀人凶犯,就是陈树藩!”
井勿幕夫人马氏居西安,闻噩耗携女多次去督府讨说法,陕军田玉洁、云南援军叶荃及井之胞兄井岳秀亦纠责勿幕死因并缉凶手甚急。陈树藩慑于各方压力,乃先遣资二万元驱李栋材逃匿汉口租界,然后将井首级交还井旧将田玉洁。陈树藩而后又将李栋材逃匿处告知井岳秀,一为开脱自己,二也恃李栋材在汉口租界里岳秀奈何他不得。
先是,井被杀时逃脱的一随从警弁,当夜又潜回南仁堡,冒险负无头井尸身回到靖国军防地。田玉洁为安全计,派人将井遗体运至泾阳。至此,井尸身首得以保全。
于右任在井遇害后立即致函国会众议院:“天乎何心,坏我长城”,“惟有誓灭国贼,慰我先烈。”并以陕西靖国军总司令名义,呈请广州护法军政府以陆军中将阵亡例追恤。但是当时军阀割据,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失败,根本不能顾及此事。不得已,井的遗体由田玉洁将军从泾阳移至蒲城井之故乡,草草葬于县城东十二里的紫荆原南麓。于右任有诗哭井勿幕云:“十日才归先轸元,英雄遗憾复何言。渡河有恨收群贼,殉国无名哭九原。秋兴诗存难和韵,南仁村远莫招魂。还期破敌收功日,特起邱山拟宋园。”
话分两头,再说井岳秀知李栋材藏匿处后,誓欲手刃此獠以雪弟恨。他以重金买通湖北督军王占元,设计捕李。李在汉口觉察出有异,乃欲乘火车外逃。而乔装成商人的岳秀手枪队队长李福成等早有准备,于火车未发之际一举擒获李栋材。福成随即押解栋材乘火车抵太原,山西阎锡山与井岳秀关系密切,故全力相助。李栋材由太原起解后,施以双镣,阎派人节节护送,而井岳秀则令人每天给李栋材身上刺一大针,直至井之镇署榆林。
1919年中秋夜,井岳秀令将李栋材缚于镇署西花厅的葡萄架柱上,旁设勿幕灵堂,将李剖腹剜心致祭。李高声叫骂,声不绝口。岳秀杀李后,将其尸拖至校场,剥去其皮,蒙于马鞍上坐骑,以解心头之恨。但是,到底杀井的主凶是何人,仍无定论。此后世事推移,而天下局势无一日安宁,此一桩公案,无暇论及,逐渐为人淡忘了。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想起了这位已历27载旷野荒城,未封正冢的井勿幕先贤。乃经国民党中央常委会决议,由国民党党史委员会立传,并由国民政府明令褒奖。同时决定择址长安南郊风光秀丽的少陵原清凉寺旁购地12亩,重建陵园。蒋介石为其墓题写了“追赠陆军上将井勿幕先生之墓”的巨型石牌坊。1945年井勿幕忌日这天,时任南京政府监察院长的于右任来陕主持了井勿幕迁葬事宜。
井勿幕死后27年得享哀荣,不料井案则又起风波。忽一日,勿幕昔日参谋、同盟会员华孝康具状陕西高等法院,告发杀井主凶为该省府新增委员马凌甫。原来这华孝康多年来暗中搜集井案证据,集结为《井案纪实》一书,秘不示人。那马凌甫曾追随郭坚与祸陕的刘镇华,素为陕人所不齿,故数十年未尝回陕。井勿幕安葬后。华孝康于偶然中得知陕西省政府改组,而新委员中有马凌甫,遂有具状告马之举。诉状言当年郭坚本不同意在兴平召开军事会议,但马凌甫以参谋长职权命郭坚随身副官张拟郭坚字体和名义擅发公函,诱杀井勿幕。华并出具张与当年郭坚随从心腹冯绍芳往来信件,证验其字与郭酷似,以为证据。华极力要求惩办主凶马凌甫,为井申冤。华还将其所录《井案纪实》公之于世。后法院以井案已逾三十年不予受理,但马凌甫因此而声名狼藉,不久弃职而去。井案似因此应有个眉目了,谁料在1946年9月18日,华孝康由户县乘轿车赴西安途中遭人暗杀,又再度使此事更添诸多诡秘。井勿幕被害一案终成了一件难以搞清的历史悬疑。马凌甫解放后才死,他谈及井案总是闪烁其辞,一直坚称为郭坚部营长李栋材所为。但世传马凌甫杀井原因系当年留日学生中,分为咸长(咸宁、长安)和渭北两派。而张凤岁羽、井勿幕则隐然为首。马虽为渭北人却加入咸长派,曾因事为渭北派所殴。马一直认为系井指使,由是怀恨。加之郭坚、马凌甫从小集团利益出发,认为井训戒本部队是排除异己,从而起图井之心。
井墓在“文革”期间曾遭彻底毁坏。1981年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前夕,井墓陵园得以重修。井勿幕蒙难60多年后历经三次安葬,终在地下得以安息了。
钟楼
位于榆林城内大街中心。民国10年(1921)榆林绅士白伯英、郭维藩等在为井岳秀祝寿时倡议建“井公祠”,即在榆林大街原被火焚牌楼的旧址动工,次年落成,取名“长春楼”,后改为钟楼。
莲花池公园
莲花池公园,位于榆林市新二街西侧(体育场北侧)。清代俗称青草湖,北与文庙拌池相连。乾隆二十四年(1759)知府赵铨引普惠泉水流入,至此,湖池常满。民国7年(1918)春,井岳秀辟湖池从关中引进莲籽种植,并在湖池中建茅亭、架曲折木桥,四周种植柳树,置石桌、石鼓凳、备小船。每年6、7月间,莲花盛开满池,故人们称之为莲花池。
于右任题书"崧生公园"和"风归远挹陶长柳,遗爱常留召伯棠"楹联,分刻在大门额上及两侧,以褒奖井岳秀建园功绩。建国后,改称莲花池公园,增建喷泉、假山等。"文革"初,被视为资产阶级的玩乐场所,池中莲花被挖掉,改成养鱼池,园中设施尽遭破坏。1977年复种莲花。并增建门庭、画廊、花圃温室、八角楼亭、引种花草树木70余种,增加儿童乐园,配置游乐设备。现园占地93.3公顷,并成立莲花池管理所。1998年秋冬至1999春历时149天大旱,池中水干,莲花枯死。后用洒水车拉水屯池,有关方面着手再次引种莲花,恢复莲花胜景。
井岳秀
井岳秀(1871-1936)西北军的一位奇人,井字嵩生,排行十,人多称“井十”,原籍蒲城井家原,少年时武功高强,十八般武艺样样皆通,结交江湖游侠,在关中颇有名,早年中过武秀才,是张作霖的拜把子。1905年,受其弟井勿幕(同盟会创始人井勿幕,是陕西最早的同盟会员,孙中山的得力助手)的影响,加入同盟会,并一起创立同盟会陕西支部。他积极活动,先后参加了著名的“蒲案”、“西安起义”等反清运动。辛亥革命胜利,委以工兵独立营营长。1913年9月,首次北上榆林,妥善处理了“神团”反洋教、反产烟苗事件。1916年,升任陕西第三区警备司令,适逢陕北盗匪猖獗,他率部剿灭,沿途灭盗甚多,于同年再次到达榆林。1917年,大总统黎元洪任命他为陕北镇守使,此后一直镇守榆林,几经变更,先后由刘镇华委以骑兵旅长,吴佩孚委以西北路联军总司令。1925年段祺瑞执政府任命为陕西军务帮办。1927年由国民军总司令冯玉祥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军驻陕副司令,兼第九路军总司令,后缩编任命为十八师师长。1931年,蒋介石改任为八十六师师长。
井岳秀在陕北也办过一些实业,先后筹措创立榆林女子师范学校、榆林职业中学;扩建高等小学、创办《上郡日报》,筹办陕北地方实业银行;鼓励民众合股办工厂。他本人也私设商号,合股经营“裕惠号”,“太原惠记军衣庄”,“榆林惠记工厂”,“神木官碱局”等。1936年农历1月20日,因手枪走火身亡。
井岳秀久镇西北,长期镇守榆林,人称“榆林王”。属于西北军中“一字并肩王”的地位。难得的是此人权力欲望不强,并不多扩张势力,杨虎城打不过北洋军的时候他曾经仗义收留,等杨作了十七路军总司令,井却依然是一个八十六师师长,他也恭执部下之礼,毫无骄檩之意。
外蒙宣布独立的时候,伊克昭七旗王公在苏联唆使下也准备叛国,井岳秀出兵河套,通过交友、赛马、拜把等方法,终于说服了这些蒙古上层人士,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功不可没。
井江——
引领昆明一二一数码城走出“差异化”市场
园西和赛博的各行其道,并不能证明园西和赛博在昆明电脑城竞争中就能占据有利地位,一二一数码城近期的出色’表现’也证明了其自身所具备的不凡实力。一二一数码城副总经理井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一二一现如今的经营状况一直按照我们预期所制定的目标有序的进行着。目前我们就是采取一种’差异化’的经营路子,所谓的’差异化’模式,简而言之,就是与其他电脑城的操作方式区别开,不走别的电脑城走过的路,我们所要作的就是建立一套适合一二一、属于一二一的经营模式。当然,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一二一数码城也会考虑向3C或者4C的经营模式靠拢。目前一二一数码城整个经营都是以数码为主,力求成为昆明本土一个相对专业化的电脑卖场。在管理方面,我们有着和赛博实力相当的企划管理队伍,而硬件设施上,一二一同样拥有本土数一数二的物业基础设施。拥有如此完善条件的电脑城如果再走出一条适合其自身条件的’差异化’经营道路,必将使一二一成为未来昆明IT界的一支生力军”。
那么,拥有如此实力的一二一数码城又会如何应对将来的发展呢?井江称:“一二一数码城目前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实力。只要我们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使出更为丰富的炒作方式,保持产品线的齐全,合理的整合产品资源,并对产品消费起到引导作用,提供互动性较强的买卖空间,加强对外宣传力度,必定能使一二一数码城在将来得到更好的发展。
井在
〔清〕(约公元一六六二年前后在世)字存士,顺天文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清圣祖康熙初前后在世。登顺治十六年(公元一六五九年)进士。初任平阳司李,精敏独特,决狱多平反。令永安时,除李唐宗与刘尽忠之谋逆。再迁兴县,因事罢归。归后,日以诗文自娱。在著有铁潭诗集六卷,文集二卷,合河署诗集一卷,簏潭集四卷,天文纂要八卷,讲约六谕解一卷,(均清史列传)并行于世。
井玉树
〔清〕雍正时(一七二三―一七三五)直隶(河北)文安人。字丹木,号柏亭。工八法,精篆、隶。善山水、法沈周,巨幅尤佳。每饮酒半酣,挥洒淋漓,若有神助。有柏亭铁戏印谱。《墨香居画识、广印人传、墨林今话》
1、王二小
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
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2、吉鸿昌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而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不知道中国。
陪同的人对吉鸿昌说:“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3、刘胡兰
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
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
1947年3月26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曾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4、狼牙山五壮士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员马宝玉,副班长、***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在战斗中他们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5、小兵张嘎
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
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烟囱。
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一支手枪,竟偷偷把枪藏进了老鸦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
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鸦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上缴。队长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
国民党新军阀混战是以蒋、桂之间的战争拉开序幕的。
1929年2月19日,桂系的武汉政治分会发出决议,撤免鲁涤平的湖南省主席兼18师师长职务。同时派叶琪的第9师,夏威的第7军向长沙进兵。鲁涤平措手不及,慌忙乘外轮逃往南京,桂军控制了湖南。至此,桂系占据了两湖,接通了广西,势成能攻能守、可进可退,要与蒋介石较量一番。这就是所谓的“湘案”。
蒋介石消灭白崇禧部的办法是,利用唐生智与桂系的矛盾,起用唐生智,驱逐白崇禧。白崇禧带到河北的李品仙、廖磊两部原是唐生智的主力军。白崇禧既想长驻河北,又想向西北发展,这引起部下的不满。唐的部下都想早日回到湖南家乡,又都觉得当桂系的军官不光彩。蒋介石抓住这个矛盾,广泛传播唐生智将要复职的消息。唐生智在上海也活跃起来,派人向蒋介石表示竭诚拥护中央。蒋介石不但答应唐可重新指挥部队,还赏以巨款,并促其立即北上平、津,收回旧部。
此时蒋、桂之战已在弦上,白崇禧计划率部南下浦口,配合李宗仁部攻蒋。但此时部队已不听白的指挥,并到处张贴“打倒桂系!”“打倒白崇禧!”“欢迎唐总司令东山再起”等标语。甚至把反桂迎唐的标语贴到北平、天津的火车车厢上。白崇禧在军中不能立足,化装由塘沽搭日轮逃走。
3月20日唐生智在塘沽登岸,受到旧部的欢迎。3月ZI日宣布讨伐白崇禧,蒋介石立即任命唐生智为第五路军总指挥。唐生智在北平顺承王府设立总指挥部。蒋介石扶唐倒自计划完全实现了,这等于砍去了桂系的一只手臂。
李济深是广西梧州人,在广东做官。在政治势力的划分上他属于粤系。广东财力充裕,但士兵的战斗力较差。广西较穷,士兵勇敢。李济深利用乡士关系,长期以来与桂系结为一体。广东支援广西经费,广西支援粤省兵力。李宗仁、白崇禧带兵远离广西之后,李济深与黄绍密切配合,使蒋介石无法插手两广。蒋介石要消灭桂系,不拆散粤、桂联盟是难以成功的,因此,蒋介石阴谋暗算李济深。
李济深本不想来南京参加三全大会。蒋介石以人格担保,特派吴稚晖、张人杰、蔡元培、李石曾四大国民党元老请李到南京来调停湘案。李济深信以为真。不料在3月21日晨,蒋介石突然下令将李济深逮捕,关押在汤山俱乐部。3月28日国民党三大闭幕的当天,蒋介石又派兵去抄了李济深在南京的住宅。全国编遣会议后,蒋介石到处阅兵、演习,向地方实力派示威,李济深曾为此电责蒋介石。蒋介石因而对李怀恨在心。
蒋介石无理扣押李济深,引起各方面强烈不满。帮助蒋介石劝说李济深入京的吴稚晖和张人杰,首先怒气冲冲地跑到蒋介石的面前斥责他的暴行,然后他两人搬到汤山与李济深同住,以表示抗议。蔡元培、李石曾也谴责蒋介石毫无信义。广东将领群情激奋,蒋光鼎、蔡廷锴等人联名致电蒋介石,强烈要求立即恢复李济深的自由。又电邀黄绍宏到广州商议对策。但这时蒋介石已派粤籍将领陈铭枢、陈济棠二人到粤活动,说服粤省将领服从中央。二陈以貌似公允的两面派手法,用避免牵人战争为理由,把桂系孤立起来。随后,蒋介石任命陈济棠为讨逆军第8路总指挥。陈济棠从此主宰了广东。
蒋桂战起,各实力派多为自己打算,3月29日,阎锡山发表通电,响应蒋介石的讨伐令。四川的刘湘为防止蒋介石以追击桂系为名进入四川,也声明讨桂。
冯玉祥在蒋桂战争中,采取两边应付的办法,桂系曾请冯协助反蒋,冯满口应允。蒋许给冯行政院长职位,冯为利所动,答应出兵14万助蒋讨桂。但冯在兵下徐州时,印刷了大批讨逆布告,却不印所讨之逆为何人,只印“贪赃枉法、横征暴敛、屠杀民众,迫害青年”之类的罪名。他的用意是蒋、桂谁败,就在布告上填写谁的名字,并企图先于蒋介石占领武汉。冯玉祥的这种态度,不仅害了桂系,自己也遭到蒋介石的暗算,受到双方责难。
蒋介石于3月29日亲自担任总司令,到九江指挥作战,讨伐桂系。何应钦任参谋总长。共出动3个军:刘峙的第1军,朱绍良的第2军和朱培德的第3军,并有14艘舰艇配合作战。
然而,蒋介石最拿手的办法是从对手内部收买叛将。蒋介石知道任何地方派系中都是派中有派,不可能没有矛盾。蒋介石采用以派制派的方针从内部分化瓦解,利用他手握中央大权的条件,许诺投靠者以高官厚禄,往往容易找到叛投者。这种办法瓦解对手能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见效甚快。
蒋桂战起之时,李宗仁从上海返回广西,白崇禧正从塘沽逃往广西途中,黄绍宏坐镇广西,致使武汉军中无主帅。武汉前线总指挥的大权交给了第一师师长李明瑞和杨腾辉。这时李明瑞和杨腾辉已被蒋介石买通。同时蒋介石又通过朱培德争取张发奎,任命张为第1路军右翼军总指挥·,任务是叫张发奎抢在冯玉祥的前面占领武汉。蒋介石手令:委任何键为讨逆军第4军军长,拨发该部给养70万元,并应允事成之后:湘省一切要请芸樵(何键字)负责。何键立即发电表示“竭诚拥护”中央。就这样,蒋、桂未经交战,桂系占据的湖北、湖南两省,从地方到军队,都已被蒋介石分化瓦解了。蒋介石的侍从副官郑介民在武汉市内指挥蒋系的特务,已经做好了内应的安排。4月6日,蒋介石到达武汉,他宣布:“兵不血刃而定武汉。”因为李明瑞带部队脱离了战斗,桂军几乎不战自退了。冯玉祥先于蒋而人武汉的幻想也破灭了。
蒋介石进入武汉之后,封官犒赏,发给李明瑞部大批现金。又在武汉召开的群众大会上,大骂叛逆。耀武扬威,不可一世。蒋介石还在武汉单独召开了冯玉祥的部将韩复榘,蒋氏夫妇“盛情”款待,当面许韩任河南省主席职,并赠数十万巨款,开始作瓦解冯部的工作。
从武汉败下来的桂系第4集团军的残部,在胡宗驿、陶钧、夏威的带领下,退到鄂西,想联络四川军阀杨森。蒋介石岂能容他们在鄂西立足,他命张发奎、朱绍良、夏斗寅部追击,同时发出招抚桂系的《告桂系军队书》,称:“官兵如带械归来,各赏洋五元;官兵如为待手来归的一律收容;如能杀了你叛逆长官来归的,必得重赏官级。杀了你连排长,赏银百元官升一级;杀了团营长赏银五百元,升二级;杀了师长总指挥来归的,赏银五千元,升三级。于是,胡、陶、夏三人顶不住蒋介石的武力与金钱双管齐下的手段,三人同时宣布下野,部队听候改编。桂系第4集团军至此全部瓦解。
蒋介石“彻底铲除”桂系的战争是从5月5日开始的。蒋介石限5月25日前占领柳州,他又从武汉跑到长沙督战。此前蒋介石也曾诱迫过黄绍宏叛桂投蒋,但黄未能听命。
李宗仁、白崇禧、黄绍宏在蒋介石的紧逼之下,决定争取主动,以攻为守。在蒋介石向广西进攻的同一天,5月5日,李宗仁在梧州打起“护党救国军”的旗号,由白崇禧、黄绍宏率兵分两路向广东进攻,企图对粤作战取胜后打开新局面。李宗仁则去香港联系其他反蒋力量。5月21日,粤、桂军在广东白念进行血战,桂军失败,退回广西。白、黄在广西虽反复作战,但无力抵挡蒋介石从四面八方调来攻桂的军队,6月,白崇宏、黄绍宏由广西南端的龙州败逃越南,待机再起。
蒋介石铲除桂系的方针及其阴险手段,引起国民党各派系的极大震动,并感到惊恐。迫使他们各寻出路:或者奋起反抗,或者委身投靠,或者以两面派的手法左右去逢迎。
蒋介石倒桂得手之后,他极力拉拢阎锡山,加紧攻击冯玉祥,采用的仍是各个击破的策略。
冯玉祥本想利用蒋、桂之战,抢先占领武汉。但被蒋介石所窥见,早有了防备。冯玉祥的打算落空,还增加了蒋介石对冯玉祥的怨恨,使蒋、冯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了。蒋介石占领武汉之后,立即调集了主力部队,准备进兵河南、山东,对冯系作战。
蒋介石为了铲除冯系,使出了全身的解数。首先,他开始大肆收买冯的部将。在武汉已把冯玉祥的老部下、最忠实的将领韩复榘收买。接着蒋介石又派人到襄樊,给石友三送去几十万元,进行收买。石友三本是反复无常的小人,立即答应听从蒋介石的指挥。后来,蒋介石又用同样的办法,收买了刘镇华、马鸿逵等部将叛冯附蒋。西北军在蒋介石的瓦解下发生了激烈的分化。其次,蒋介石广泛散布谣言,制造冯玉祥勾结苏联、要南攻蒋介石并向山西发展打击阎锡山的舆论,挑拨冯、阎关系,使阎锡山半信半疑。再次,蒋介石企图诱骗冯玉祥入京,使西北军群龙无首。当时,蒋接连电请冯玉祥人京供职。冯玉祥明确表示他不去南京的根本原因是“恐为李济深第二”。同时冯玉样在华阴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武装反蒋,冯自任“护党救国军西北路总司令”,要求各部收缩兵力,缩短战线,冯军从山东、河南一律撤至潼关集结,迎击蒋军。冯军西撤之时,将归德至马牧集段13座桥梁炸毁以阻止蒋军运兵。
5月8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推蒋介石为主席,23日,国民党中央常委会决议,革除冯玉祥的一切职务,永远开除党籍,下令查办。在这之后,国民党中央发表的各项文告中,称冯玉祥为“统一之梗”,“破坏革命”,“阴险成性”,“反复无党”,“勾结苏俄”,“背叛党国”,总之是“十恶不赦”。蒋介石对他这位“死生不渝如胞兄”的冯玉祥,大有寝皮食肉而后快之意。文的、武的、正面进攻与内部瓦解一齐向冯玉祥的西北军打过去,使冯玉祥的处境十分困难。
冯玉祥对蒋介石的强大压力,不敢贸然迎战,他突然宣布:“自5月27日起,所有各处电文,一概谢绝,从此人山读书,遂我初衷。”冯玉祥下野当然不是为了读书。目的是使蒋介石失去进攻西北军的借口,以保存实力,然后冯设法拉阎反蒋。冯玉祥这一招果然收到一些效果,蒋介石的武力进攻暂时停止了。但是,战场上的争斗立即转变为一场曲曲折折的蒋、冯、阎之间纵横的政治斗争。
阎锡山在蒋、冯冲突中,既媚蒋任冯,又拉冯抗蒋。媚蒋压冯,是想借蒋之力把西北军挤出豫、陕、他好称王北中国;拉冯抗蒋,是为了在蒋介石面前抬高身价,阻止蒋介石进攻晋系。蒋介石为了各个击破,紧紧拉住阎锡山先把冯玉祥赶下台,然后只剩下晋系就好收拾了。冯玉祥要想抗拒蒋介石,必须联合晋系方能立足。这就是此时蒋、冯、阎三角关系的微妙之处。
6月7日,蒋介石致电阎锡山,要求阎锡山帮助他进攻西北军,逼迫冯玉祥出洋,冯玉祥只“入山读书”是不行的。阎锡山表示不主张内战,提倡和平解决。并扬言他要与冯玉祥相偕下野出洋。随后,他派人到天津订购船票,到日本安排住处,摆出一副决心引退的样子。阎锡山曾多次邀请冯玉祥到太原共商反蒋大计,但冯玉祥怀疑阎锡山别有他图,不敢贸然入晋。冯看到阎的上述举动,消除了冯的怀疑。阎又派冯玉祥敬重的老友李书城向冯说项,冯玉祥即决心人晋。6月ZI日,冯玉祥为了表示诚意,特带上夫人李德全和女儿,从华阴山动身去山西,于24日到达太原,受到阎锡山的热情接待。
冯玉祥到山西后,阎锡山并不认真地与冯商讨反蒋大计,却派人四处活动,准备出国的服装用具,似乎阎、冯即刻就要手拉手起身出洋了。这下可急坏了蒋介石。果真冯、阎并肩出洋,无疑是使西北军与晋军联合起来,蒋介石的各个击破的目的就难以实现了。于是蒋介石又委任阎锡山为西北宣慰使,全权处理西北善后事宜。阎锡山对蒋的委任不加可否,却又以更强硬的态度向蒋介石提出,一定要与冯玉祥同时出洋,如果中央不批准,则坚决辞去国府委员的职务。蒋介石又急忙致电挽留阎锡山,并决定自己屈尊赴北平与阎锡山晤谈。这无形中使阎身价倍增。
6月25日,蒋介石到达北平,他要尽全力改变阎锡山脚踏两只船的态度。6月27日,蒋介石派吴稚晖、赵戴文、孔祥熙三人,带着他的亲笔信到太原见阎锡山,请阎锡山赴北平与蒋商讨处理西北善后事宜。阎锡山一面电请中央撤销对冯玉祥的处分,一面随同吴稚晖等人于6月30日来到北平。蒋、阎在北平经密谈,蒋介石委任阎锡山为全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阎的地位在军队中途提高到蒋介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阎锡山答应蒋介石尽快解决西北军,蒋、阎达成了共同对付冯玉祥的秘密协议。这时,阎锡山的阴谋才暴露出来。他是先把冯玉祥骗到太原,手握冯这张王牌与蒋介石讨价还价,一直要到蒋介石在北平许他任副总司令,价码才算要足了。
阎锡山于7月2日突然“得病”住进了医院,闭门谢客。7月4日他又退了去日本的船票。从此,阎锡山对冯玉祥也改变了态度。
他以冯住晋祠不便为名,将冯玉祥诱骗到建安村软禁起来。村庄四周派军队封锁,使冯与外界隔绝。
阎锡山背信弃义的行为,受到其他派系的谴责。说服冯玉祥人晋的李书城搬进建安村与冯玉祥同住,表示对阎锡山的抗议。
冯玉祥被阎锡山出卖,噬脐莫及,却又不甘心坐以待毙。他已知蒋、阎有了新的交易,也不露声色,只想设法拆散蒋、阎的勾结,以寻出路。他在软禁之中,设法授意留陕主持西北军的宋哲元,要他绕开阎锡山,直接与南京政府接通关系,向蒋介石靠拢。西北军将领对阎锡山的背信弃义十分愤恨。冯玉祥被扣在建安村,军饷无法解决。西北本属贫脊地区,穷困万状,亟待接济。他们得到冯玉祥的指令之后,感到靠拢南京也是一条出路。于是,西北军在7月中旬派参谋长陈琢如到南京求见蒋介石,表示西北军接受中央指挥,要求接济军饷。蒋介石认为西北军向他屈服了,瓦解冯系已经不需要借助阎锡山了。狡猾的蒋介石不知自己中了冯玉祥韬晦之计,于是,他派于右任、贺耀祖到西安宣慰与点编冯玉祥的部队,安抚冯的部将,供应军饷。为了笼络西北军将领,蒋介石下令把已经被免职的鹿钟麟、薛笃粥、熊斌、唐悦良等人又请回南京。亲自召见、宴请。8月17日特任命鹿钟麟为军政部长。8月22日又任命冯的另一亲信李鸣钟为全国编遣委员会遣置部主任。从此,蒋介石与西北军的关系由对抗转为密切了。
1929年8月,全国编遣实施会议之后,阎锡山开始感到他自身也难保了。冯系靠拢蒋介石,更使他狐疑。他猜想蒋、冯可能已有新的交易,下一步将是蒋、冯联合起来对付晋系。阎锡山感到媚蒋压冯的方针有些失策,为了摆脱困境,他准备再走拉冯抗蒋的道路。
中秋节之夜,阎锡山亲往建安村,当面向冯玉祥赔礼道歉,提出联合反蒋。冯玉祥指示宋哲元靠拢蒋介石,本为拆散蒋、阎联盟。冯见目的已经达到,遂欣然向阎锡山表示,愿摒弃前嫌,合作反蒋。9月26日,阎、冯同游五台山,以示重归于好。
这次冯间发动反蒋战争,采取的办法是:冯玉祥仍住在建安村,指示西北军的宋哲元、孙良诚领衔发动反蒋。冯躲在幕后,以留回旋之地。西北军先发动战争,并拥戴阎锡山为首领,然后晋军再起而响应,共同反蒋。
10月9日,宋哲元等先致电阎锡山、冯玉祥,列举蒋之罪状,声言他们被迫起来反蒋。阎、冯即于10月10日复宋哲元等一电,称:“应从长计议,以求政治趋人正轨,仍望先行切实编遣,冀达诸同志救国之初衷,国事当由国人解决也。”宋哲元与阎、冯电报往来的目的,是要造成阎、冯与此次反蒋无关的假象,以掩护他们在幕后的坐镇指挥。
1929年10月10日,宋哲元等27名西北军将领、联合发表拥戴冯、阎,讨伐蒋介石的通电。
宋哲元等人的讨蒋通电慷慨激昂,所开列蒋之罪状均为事实,有一定的号召力。西北军兵分三路,浩浩荡荡向河南进军。但却在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就被蒋介石打败了,原因何在?主要有三方面:
一、蒋介石在财力、物力、兵力上都占优势。宋子文在宁、沪。浙一带筹集军饷,甚至把编遣公债也拿来打内战,因为中央掌握国库,财力充足。宋美龄组织的慰劳队,带着20万现金到前线奖励官兵。而西北军穷得不能按月关饷。蒋介石还能得到帝国主义的装备,武器弹药充足。还有德国的军事顾问献计献策。蒋介石以嫡系军队为骨干,还有许多投靠他的杂牌军,兵力也超过西北军。
二、在政治策略上蒋介石也压倒了西北军。国民党派系之间的混战,本无正义可言。宋哲元的讨蒋通电固然产生了一定的政治影响,但是,蒋介石回敬了一篇《告全国将士书》,称西北军“本属利害结合,封建集团。只知有集团,不知有国家,只知有利害,不知有主义”。“此种封建集团,一日不消灭即国家统-一日不能成功”。宋哲元等对蒋介石的责骂也无法回答。
三、西北军内部不团结。冯玉祥不在军中,宋哲元与孙良诚争当首领,互不相让,互不服气,指挥不能统一,作战各行其事,因而削弱了战斗力。
然而,这次西北军反蒋失败的重要原因是阎锡山的再一次背信弃义。
事先讲好的是冯、阎共同反蒋,否则冯玉祥不会单方贸然发动反蒋的。宋哲元等出于对阎锡山卖友求荣的痛恨,没有按原来的约定推戴阎锡山为首领,只是笼统地提出拥护冯、阎。因此,西北军发动之后,阎锡山按兵不动,使西北军孤军作战。蒋介石看到冯、阎的裂痕,立即采取拉拢阎锡山、孤立冯系的策略。10月11日,南京以五院院长的名义致电阎锡山,请其就近负责处理西北问题。10月28日,蒋介石把特任阎锡山为陆海空军副总司令的命令公布于众。10月31日,蒋介石特派何应钦、方本仁等到太原,代表蒋介石与阎锡山勾结。11月5日,阎锡山宣布就任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职。同时在北平、太原等地召开“讨逆大会”以表示晋系完全拥护中央。阎、冯再次分离,蒋、阎重又勾结。随后晋系对西北军处于敌对状态。战败而又彻底孤立了的西北军退回陕西,固守陕县、潼关一带。冯玉祥的西北军第二次反蒋又失败了。
1929年,国民党各派系几乎都卷入了内战的漩涡,枪炮声没有一天停止过,战火遍及大半个中国。蒋介石的日子很不好过,他不得不急忙于12月3日召集党国要员开会,谋划对策。商讨结果,蒋介石认定,争取阎锡山和张学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要拉住阎、张,反对改组派,各实力派之乱则不难平复。于是蒋介石派吴铁城以劳军的名义去东北拉张学良,派赵戴文回山西劝说阎锡山。张学良在吴铁城的说服下表示支持蒋介石。阎锡山与张学良早有往来。本已表示支持改组派的阎锡山,害怕奉军入关,自己受到蒋、奉的夹击,转而支持蒋介石。于是,阎、张联合发表通电,“毅然决然拥护中央”,反对改组派。这时,蒋介石派何应钦入粤与陈济棠联合击退张发奎和桂系的“护党救国军”,调嫡系部队刘峙部北上攻打唐生智。阎锡山亲自到郑州督战,配合蒋军攻打唐生智。1930年1月,唐生智溃败,通电下野。石友三重新投降蒋介石。国民党改组派的反蒋军事投机宣告失败。
蒋介石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了30年代,但由于反蒋派实力犹存,而且并未屈服,所以,一场更大规模的军阀混战正在酝酿之中。
1930年元旦给南京政府带来的不是“福音”,而是严重的危机。虽然蒋介石因接连战胜对手而趾高气扬,却并不能使危机有所缓和。
首先是政治危机。蒋介石的独裁政治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加深了国内的阶级矛盾,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在黑暗看到了中国***燃起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而国民党反动政权的迅速腐败与“恶化”,恰恰与红色革命根据地的蓬勃发展形成鲜明对照。人民群众参加土地革命的热情越来越高涨,农村革命根据地在扩大,红军在发展。中心城市的工人、学生、青年和妇女等革命运动也在中国***的领导下开展起来了。1927年以后的那种沉闷、压抑的状况,已经有了根本改变,人民革命力量的发展壮大,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这是南京政府产生政治危机的根本原因。
此外,国民党反动派内部的矛盾远未解决。反蒋派的实力犹存。阎锡山、冯玉祥的手中握有50万大军,蒋介石为此昼夜不安。改组派继续串连反蒋,频繁活动,利用南京政府的腐化堕落到处作反蒋宣传,给蒋的国民党中央造成了不小的威胁。这也是造成南京政府政治危机的原因之一。
其次是外交危机。蒋介石指使张学良无端挑起中东路事件,引起中俄武装冲突。不仅给边境地区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而且与苏联的外交谈判旷日持久地进行,一直没有达成和解的协议。蒋介石所搞的裁赃陷害冯玉祥的把戏,到头来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最后还有财政危机。连年不断的内战和长时期的边界冲突耗资巨大,榨干了人民的血汁。更为严重的是,宋子文等推行的卖国主义金融政策,把中国深深地拖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之中。1929年,全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空前的经济危机,金价猛涨、银价狂跌,实行银本位制的中国货币严重贬值。因为当时只有美国收购白银,中国的白银源源不断地输往美国,以维持中国的现行货币。美国靠中国廉价的白银减少了损失,却使中国陷人了“民生凋敝、国库空虚”的境地中,民怨沸腾,一时间国内社会秩序混乱。
财政危机是南京政府最急迫的问题,蒋介石拿不出解决危机的有效办法,他绞尽脑汁,还是要从强化南京反动统治上耍花招,提出所谓“刷新政治”,“增进政治效率”,加速全国统一等项措施,企图压缩开支,消极节流。而且他的“节流”办法也仅只是“紧缩”。即紧缩编制、机构、裁减兵员等。但是,蒋系的军事编制不缩,蒋系的御用机构不减;蒋介石收养的鸡鸣狗盗之徒,不仅一个也不裁,还要派往各地去当官。对其他派系,蒋介石则以“国库空虚”为理由,以“实行紧缩”为借口,要求他们迅速按编遣方案缩编。在未实现缩编之前,则拖欠或停发非嫡系部队的军饷。蒋介石还多次下令,调各实力派的部队到指定地区点编,抽调各级军官到中央军校受训。他企图通过这些办法,使各实力派的武力掌握到他的手里。蒋介石为了摆出“紧缩”的样子给人看,再次淘汰了一些老弱病残的士兵,“精减”了部分无用的雇员。各实力派为了应付蒋介石,也照样办理,这样,导致兵变蜂起,化兵为匪到处害人,使老百姓更加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除此之外,蒋介石又借口国库空虚与国家不统一密切相关,强令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并以武力相威胁。这样一来,国民党反动集团内部的矛盾迅速加深,那些尚未公开反蒋的实力派也惴惴不安起来。新军阀们置国家安危与人民死活于不顾,只为维护本集团的利益,又展开了一场新的争斗。
1930年国民党内部的争战,首先是从蒋、阎之间的争吵开始的。
多年以来,蒋、阎关系一直飘忽不定,这是由于蒋介石的阴险和阎锡山的投机习性所造成的。阎锡山曾多次与蒋介石合作,但又多次破裂。桂系、冯系、唐系都先后受到蒋介石的致命打击,唯独阎锡山一直像游蛇一样,安然回旋于各实力派之间,使晋系得到了保存和发展。以往的经验证明,蒋介石要利用他时,就给他一些利益,但往往过了河就拆桥,使阎空欢喜一场。如蒋介石为了笼络晋系,曾把平津地区划归阎锡山治理,但平、津换旗后仅半年,到1929年1月,蒋介石即派宋子文到北平,以划分“国税”和“地方税”为名,将平、津的税收归为“国有”也即“蒋有”。阎锡山忍气吞声服从了这个安排,同时向宋子文提出,平津卫戍部队的军饷应由中央财政部发给,以此作为让出平、津“国税”的交换条件。宋子文表面上答应了,但只发了一个月的军饷,此后就再也不发了。阎锡山知道上了当,便申请发行省公债3千万元,以抵补北伐时山西银行垫付的3千万元军费,蒋介石却没有批准。阎认为这是蒋介石企图利用经济手段来控制晋系,为此,一直气愤不已。国民党军占领平、津后,在国民党的内争中,阎多次帮了蒋介石的忙。但蒋对阎却只有利用而从不信任。阎亲自率兵到河南助蒋灭唐,蒋又自食诺言,没有把河南给阎,而是任命韩复第为河南省主席,又委任王金钰为安徽省主席,马鸿逵为皖南剿匪总指挥。蒋的嫡系部队也纷纷北调,集中于徐州、蚌埠,并在河南驻扎重兵。这种态势,无疑是为了防备晋系与西北军,使晋军不能在河南立足。阎的如意算盘落空,无可奈何地将晋军撤回原防地。屡屡遭到蒋介石的算计,使阎锡山看出,蒋介石的下一个打击目标就要轮到自己头上了。这样,在拥蒋还是反蒋的问题上,阎锡山不得不尽快作出抉择了。
1930年1月16日,阎锡山回到太原,随后,吴铁城即衔蒋之命从北平赶来,为贯彻蒋的“刷新政治”方针,请阎补行副总司令就职宣誓仪式。这不仅是个手续问题,而是蒋介石要阎锡山表示服从中央的一种形式,阎锡山明白蒋介石的用心,他不愿意再表示沉默。1月22日,阎锡山在太原补行了就职宣誓仪式,借机发表了对抗蒋介石的演说,提出要建立“整个的党,统一的国”,反对蒋介石把持中央大权,指责蒋介石造成了党的分裂、国家的分裂。蒋介石一面继续调兵遣将,对晋阎武装示威,一面公开向阎发出警告。2月9日,蒋介石向阎发出电报,称“武力平定两广,极为有把握”,并特请赵戴文早日返京。面对蒋介石的威胁与恐吓,阎锡山也不示弱*日即回蒋一复电。以此为发端,南京、太原之间展开了为时两个月的电报论战,间以谈话、文告相辅,互相责骂,喋喋不休。蒋、阎的电报争论展开之后,’双方的阵线逐渐明朗。反蒋各派纷纷通电,表示拥护阎锡山。拥蒋的军人政客打着维护中央的旗号为蒋介石摇旗呐喊。蒋介石在他的控制区掀起大规模的声讨阎锡山的运动;阎锡山也在自己的辖区内召开讨蒋大会,查封蒋记中央主持的各地方党部与报刊;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蒋、阎论争,使阎锡山与改组派的关系亲密起来了。阎锡山否认南京国民党中央的合法性,就必须树一个“合法”中央才能与蒋记中央相对抗。为此,阎需要得到改组派与西山派的帮助。改组派在南方相继失败,他们军事投机的本钱输得差不多了,只好向北方的阎、冯找出路。同时,由于蒋介石袭击了改组派
参考资料:
抗战后阎锡山留用日本兵
抗战后阎锡山留用日本兵,对解放军用毒气弹
“每天上下班都能看到这些日本兵穿戴着护胸、护头的装备,手拿真刺刀对刺,就像在战场上作战一样,动真格,很残忍。”在96岁高龄的刘生的回忆里,60多年前的场景如今依然历历在目。
居住在山西太原的刘生抗日战争期间曾在国民党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参谋处作战科任中校参谋,1945年日本投降后,又在太原绥靖公署保安总司令部参谋处编训科担任科长。
刘生回忆的场景其实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残留在山西的日军活动实况。
山西大学历史系退休教授介绍,抗日战争胜利后,某些侵华日军仍然留恋“大东亚共荣圈”的迷梦,以种种形式继续残留在中国的北京、长春、青岛、上海、杭州、汉口以至海南岛等地。
山西大学历史系退休教授说,残留山西的日军就是一个典型。因为日军认为山西无论在政治、经济,抑或地形、资源方面都具有脱离其他省区而独立的条件。他们认为,如果战后与控制山西的阎锡山势力相结合,把山西置于独立体制之下是完全可能的。
刘生介绍说,解放战争中,阎锡山著名的第十总队就是日本残留势力组成的队伍,规模相当于一个师,有3000人左右。
“这些士兵中有的是日本投降后没走的,有的是遣回日本后又重回太原的,有的还是从武汉跑过来的。他们都不愿意无条件投降。”刘生说,当时日本士兵都取了个中国名字,穿阎锡山部队的军装。
据《山西文史资料》记载,阎锡山对所留用的日本士兵,不但发双饷,而且后来一律晋升为少尉或中尉。
军国主义在精神上毒害了一批有一批的日本人,又对亚洲各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灾难性的侵害,帝国梦扭曲了人性,酿成了一场反人类的战争。即便在战争结束后,军国主义和法西斯遗毒仍戕害了众多战争中幸存的人们。
“感觉他们信仰武士道精神几近疯狂的程度。”刘生清楚地记得,有个中文名叫元全福的日本军官,在解放战争中战败,最后剖腹自杀。
刘生说:“我不确定这些日本士兵是否是迫于上级命令留下的,但我感觉他们是自愿的,你见到他们就会觉得他们从心里根本不接受投降的事实。”
据山西大学历史退休教师介绍,当时日伪山西省政府顾问一些人亲自出面运作了残留日军与阎锡山合作之事,而阎锡山则希望借助日军抢夺抗战胜利果实。然而,残留日军在解放战争中却屡吃败仗,在1948年6月解放军发动的晋中战役中,阎日混合军被歼达7万余人。再加上山西临汾和忻州两地被歼灭的,残留山西的日军死伤、被俘过半,几近覆灭。
然而剩余的力量依旧做垂死挣扎,甚至对解放太原的解放军使用了名为“联二苯”的毒气弹。但随着这场战役结束,一些日本高层军官被俘,最后残留在山西的日军也彻底覆灭了。
在中国东北的黑龙江省虎林市有个虎头要塞,二战中被日本关东军吹嘘为“东方马其诺防线”。
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军从收音机收听到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广播,但守卫要塞的日军指挥官却命令关掉收音机,继续垂死挣扎。8月26日下午3时30分,虎头日军守备队仅剩的53名官兵被苏联红军活捉。
这次战斗比二战结束的时间晚了11天。这11天,日军付出了2000余人的生命代价,也夺去了1000余名苏军官兵的生命。
虎头要塞的日军是主动负隅顽抗,而同在黑龙江的东宁要塞驻守日军则是被动继续战斗。东宁要塞研究员介绍,由于苏军进攻切断了日军的联络通讯,东宁要塞日军并未接收到投降的消息。直到8月30日,残留日军方被苏联军队清剿完毕。最终在东宁牺牲的苏军为1500多人,日军死亡4000人。
战争是残酷的,军国主义迷梦和法西斯政权造成的危害更值得世人深思。
有清裕陵、慈禧陵。
1、清裕陵
裕陵是乾隆皇帝的陵寝,地宫内葬有乾隆本人、两位皇后和三位皇贵妃。裕陵明堂开阔,建筑崇宏,工精料美,气势非凡。
自南向北依次为圣德神功碑亭、五孔桥、石像生、牌楼门、一孔桥、下马牌、井亭、神厨库、东西朝房、三路三孔桥及东西平桥、东西班房、隆恩殿、三路一孔桥、琉璃花门、二柱门、祭台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和地宫,其规制既承袭了前朝,又有展拓和创新。
1928年,孙殿英指使手下盗掘乾隆裕陵,导致尸骨不全。
2、慈禧陵
普陀峪定东陵(慈禧陵)由裕妃园寝再往西是安葬东、西太后的定东陵。西太后慈禧陵在普陀峪,东太后慈安陵在普祥峪,二陵原皆于同治12年 (1873年)兴建,形制、规模相仿,但慈禧陵于光绪年间全面重修,因此其建筑之华丽精美冠于东陵。
民国17年(1928年),定东陵发生震惊中外的盗陵巨案,随葬品几被盗光,现地宫内仅存空棺一口,而贴金的内壁、石柱也受到极大的破坏,只留形制、规模供游客参观而已。
扩展资料:
民国盗陵事件:
1928年,6月,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军长孙殿英准备盗挖慈禧东陵、乾隆的裕陵、康熙的景陵。
不过要盗陵寑夺宝,必须先找到地宫入口,孙殿英部下,梁朗先此时说话了,他认为可以派人寻找流存於坊间的陵寑“葬宝图”,另一方面寻找熟知地宫入口高人,因为当时,陵区周围住有不少守陵人和修陵工匠的後代。
终於,通过两个守陵人查听到了一个名叫苏必脱林的人可能知晓,苏必脱林当年参与了慈禧安葬全过程,正是孙殿英想找的人!
一个星期後的7月8日,苏必脱林从家中被带到慈禧陵前。
慈禧陵有隆恩殿、明楼、宝城等多个建筑组成,在威逼利诱下,苏必脱林指点了慈禧陵地宫入口处,明楼旁侧琉璃照壁下面。
掘陵官兵怎麽也没有想到,如此重要设施,竟然就在大家都可以看到,却都不会往上面想的地方。
果然,士兵很快就挖到金刚墙,然後用炸药将金刚墙强行炸开进入地宫。
孙殿英当时分三路人马,对三座陵同时动手,并要求在三天之内完成。乾陵、景陵地宫的入口先後被顺利的被找到,被孙殿英盗陵取得成功。
贼兵不但洗掠了价值上亿的陪葬珍宝,连帝后的尸身也弄得支离破碎,陵寝一片狼藉。消息传开,舆论大哗,要求政府严缉案犯。孙殿英四处献宝打点,此案竟不了了之。
——清裕陵
——慈禧陵
——1928年7月5日 孙殿英盗掘东陵
卫青
卫青,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人。他的母亲在平阳公主家做女仆,因丈夫姓卫,她就被称为卫媪。平阳公主原号阳信长公主,是汉武帝的姐姐,因嫁与平阳侯曹寿(汉初名臣曹参之曾孙)为妻,所以也称平阳公主。
卫媪生有一男三女,即儿子长君,长女君孺、次女
勇者无敌电视剧真有出处吗?剧中方陈纵队指的是解放军那个纵队?
本文2023-10-13 08:33:1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42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