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佛滩头魏姓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2收藏

偃师佛滩头魏姓家谱,第1张

一、姓氏源流

魏(Wèi)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裔孙毕万之后,以邑为氏或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史记·魏世家》、《通志·氏族略》等有关资料所载,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受封于毕,其孙毕万在毕国被西戎攻灭后,投奔到晋国,成为大夫。因功,被赐魏地为邑,其后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魏氏。公元前445年毕万的后代魏斯建立魏国,公元前225年被秦所灭后,亡国的魏国王族以国名为氏,形成魏姓最重要的一支。史称魏姓正宗。

2、出自芈姓,为颛顼帝的后裔魏冉之后,后改姓魏。据《史记》等有关资料所载,战国秦昭襄王时有国相、穰侯、昭襄王母宣太后异父弟魏冉,本楚人,芈姓,后改姓魏。

3、出自外姓改姓魏:

① 出自高姓改姓魏。南宋蒲江人有魏了翁,庆元进士,本高氏,后改姓魏。

② 出自李姓改姓魏。明代有昆山人唯校,其先世本李姓,弘治进士,后改姓魏。

4、出自少数民族改汉姓或为少数民族固有之姓:

① 满族倭彻赫氏、佤族斯内氏、鄂伦春族魏拉依尔氏改汉姓为魏。

② 土家、蒙古、彝、回、朝鲜等族均有魏姓者。

得姓始祖:毕万。毕万。据有关资料所载,魏姓为黄帝的姬姓嫡裔,他们原为毕国人。周文王的十五子毕公高受封于毕(今陕西省西安、咸阳两地之北),后毕国为别国所灭,其后裔万仕晋(今山西省境),成为晋国大夫。晋献公是当时晋国一名很有雄心壮志的君主,在位期间攻克了周围的许多小国,使晋国一度成为当时的强国之一。献公念毕万在晋国灭霍、耿、魏三国中功勋卓著,于是将原是姬姓国的魏地赐给毕万为邑。公元前445年,毕万的后代魏斯与韩、赵两家共同瓜分了晋国,自立诸侯,建国为魏,公元前225年,魏国即为秦所灭,亡国后的魏国王族子孙遂以国为姓。毕万也就被后人尊为魏姓族人的得姓始祖。

目前流行电子家谱呢,可以尝试下,可以帮助更快了解家族历史,-百姓通谱

西晋王朝司马一族的家谱树状图:

1、第一代: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司州河内郡温县孝敬里舞阳村(今河南省温县招贤镇)人,出身士族,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

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其子司马昭称王后,追尊为晋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高祖宣皇帝,故也称晋高祖、晋宣帝。

2、第二代:司马师、司马昭、司马亮、司马伷、司马伦。

1)司马师是司马懿的长子,原配张春华所生。在司马懿死后,继承了曹魏的军政大权,继续巩固司马家的权臣地位。司马师废曹芳,立曹髦为帝。可惜英年早逝,因为没有留下子嗣,让弟弟做了继承人。

2)司马昭是司马懿的次子,原配张春华所生。在司马师英年早逝后,继承了军政大权,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而闻名。260年,魏帝曹髦被弑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公元263年,司马昭向发动灭蜀汉之战,蜀汉灭亡。他的儿子司马炎,就是晋朝的开国之君晋武帝。

3)司马伦是司马懿的幼子,小妾柏夫人所生。司马懿老年专宠柏夫人,爱屋及乌,对司马伦的十分骄纵宠溺。司马伦从小顽劣,养成了不知天高地厚的性格。司马伦仗着是皇帝近亲,不学无术,信奉五斗米道,积极参与皇权的竞逐,每次作恶弄权都逃过了法律的制裁。

司马伦是西晋“八王之乱”的关键人物。他先是奉迎皇后贾南风,帮她废除并杀掉太子。再翻脸杀了贾后,还杀了多位大臣,趁机执掌朝廷大权。司马伦带兵夺了侄孙晋惠帝的帝位,当上了皇帝。三位诸侯王不满,带兵杀进洛阳,把司马伦一党全部消灭。

3、第三代:司马炎。司马炎于公元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新政权,建国号为晋, 定都于洛阳,西晋代魏后,期间发生西陵之战,公元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

但灭吴后,西晋举国沉浸在奢侈腐败的气象之中,晋武帝出身世族,其家族经过长期发展,早就形成庞大的权贵集团。因此自西晋建立,政风十分黑暗,贪赃枉法,贿赂风行。

4、第四代:

1)司马衷。晋惠帝司马衷,是晋武帝杨皇后所生,生性鲁钝,却被立为皇位继承人。290年,正式即位,因痴呆不能任事,先由太傅杨骏辅政,后被皇后贾南风掌握实际大权。司马衷是有名的白痴皇帝,留下了“何不食肉糜”的千古笑话。

八王之乱时,赵王司马伦篡位,司马衷成为太上皇,幽禁于金墉城。司马衷后来由诸王辗转挟持,沦为傀儡,受尽凌辱。306年,司马衷被东海王司马越迎回洛阳。307年1月8日,司马衷去世,时年四十八,谥号孝惠皇帝,葬于太阳陵。

2)司马睿。晋元帝司马睿,是东晋王朝开国皇帝(318~323年在位),晋宣帝司马懿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

290年,袭封琅邪王,参与讨伐成都王司马颖。作战失利后,离开洛阳,回到封国。晋怀帝即位,拜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后来,听从王导建议,南渡建康,笼络结交江左士族。313年,拜丞相、大都督中外军事。

317年西晋灭亡,司马睿在晋朝宗室与南北大族拥戴下,即位为晋王,年号建武。318年,正式即位,史称晋元帝,开启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323年,王敦之乱后,郁郁而终,时年四十七,葬于建平陵,谥号元皇帝,庙号中宗。

5、第五代:司马遹。司马遹是晋惠帝司马衷长子,母才人谢玖,被封为太子。他自幼聪慧,有其高祖父司马懿之风,但长大后,不修德业,性刚且奢侈残暴。他于宫中摆摊切肉卖酒,并在西园销售杂货,以收其利,又好算卦巫术,忌讳颇多。

皇后贾南风认为他不是自己亲生的,而且性情暴虐,害怕他即位后自己地位难保。贾南风诬陷司马遹谋反,把他囚禁,后派人将其杀害,时年二十三岁。后追谥为愍怀太子,葬于显平陵。

-八王之乱

-西晋

魏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裔孙毕万之后,以邑为氏或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史记·魏世家》、《通志·氏族略》等有关资料所载,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受封于毕,其孙毕万在毕国被西戎攻灭后,投奔到晋国,成为大夫。因功,被赐魏地为邑,其后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魏氏。公元前445年毕万的后代魏斯建立魏国,公元前225年被秦所灭后,亡国的魏国王族以国名为氏,形成魏姓最重要的一支。史称魏姓正宗。

2、出自芈姓,为颛顼帝的后裔魏冉之后,后改姓魏。据《史记》等有关资料所载,战国秦昭襄王时有国相、穰侯、昭襄王母宣太后异父弟魏冉,本楚人,芈姓,后改姓魏。

3、出自外姓改姓魏:

① 出自高姓改姓魏。南宋蒲江人有魏了翁,庆元进士,本高氏,后改姓魏。

② 出自李姓改姓魏。明代有昆山人唯校,其先世本李姓,弘治进士,后改姓魏。

4、出自少数民族改汉姓或为少数民族固有之姓:

① 满族倭彻赫氏、佤族斯内氏、鄂伦春族魏拉依尔氏改汉姓为魏。

② 土家、蒙古、彝、回、朝鲜等族均有魏姓者。

回家翻翻自家的家谱族谱,把传统家谱搬到网上,互联网修谱的操作方法非常简单、易懂,容易学。-百姓通谱网

主要回答一下第二个问题

当时的国力除了疆域之外 还要看人口

当然通常来说疆域越大 人口越多 但是今天面积最大的新疆 人口最多的河南就可以为例子了

正如今天新疆多沙漠 当时楚国国土很多地方也没有开发 都是荒无人烟

实际上人口就不多了

第一个问题 不太清楚

可能是由于韩魏之间交战 韩国战胜 拿下了魏国的上党郡 但是由于韩国不易防守 就交与赵国 令韩赵国土连成一体 共抗魏国

因为在战国初期 魏国是强国 只是在和齐国连年战争后衰弱

韩国一直比较弱小 而赵国要到战国中后期 “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改革才强大起来

回答的比较差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我也想知道为什么

偃师佛滩头魏姓家谱

一、姓氏源流魏(Wèi)姓源出有四: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裔孙毕万之后,以邑为氏或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史记·魏世家》、《通...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