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族人
一 姓氏来源
刘氏的来源主要有三:
1 出自祁姓,为炎帝尧陶唐氏之后。相传祁姓是黄帝的后裔所分
得的姓氏之一,后来祁氏被封于刘国,亦即今定州唐县。其子孙以国
为姓,相传姓刘。史称刘氏正宗,这就是陕西刘氏。
2 出自姬姓,为周太后的后裔。相传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继位
,封王季的儿子于刘邑,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刘,这就是河
南刘氏。
3 出自他姓,为他族、他姓改嫁或赐姓刘。据史书记载:一、汉
高祖刘邦实行和亲政策,以皇室宗女嫁于单于为妻。依照匈奴的习俗
,贵者皆从母姓,单于的子孙于是皆从刘姓。于是便生成这支刘姓。
二、据史籍记载,齐人娄敬在洛阳向刘邦献入关中建都之策,得到刘
邦的重用,刘邦称帝后,赐姓刘氏,其后保持此姓;刘邦为了感谢项
伯在鸿门宴上对他的救命之恩,赐他刘姓。三、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后将鲜卑族的复姓独孤氏改为汉字刘姓,成为当时大姓之一。其他入
迁中原的少数民族也有改作刘姓的。
二、 郡望堂号
郡望:
据有关史料记载,刘姓郡望达25个,其中有名的有18个。
1 彭城郡:西汉的时候设立,当时将楚国改为彭城郡,后又改为
彭城国,治所在彭城。此支刘氏 是汉高祖的后代。
2 沛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相县。相当于今安徽、河南等地。
3弘农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弘农。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汉时刘贾
。
4 河间郡:汉初置郡,治所在乐城。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东汉章
帝之子河间王刘开。
5 中山郡:汉时置郡,治所在卢奴。此支刘姓多出自汉景帝之子
中山靖王刘胜。
6 梁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在咀阳。此支刘姓为汉文帝之子刘
文所开基。
7 顿丘郡:西汉、西晋两次置郡。此支刘氏多出自匈奴刘氏。
8 南阳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宛县。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 西汉
长沙定王刘发。
9 东平郡:汉晋置郡,治所在无盐。南朝宋改称东平郡。此支刘氏
,其开山基始祖为汉宣帝第四子东平王刘宇。
10 高密国:西汉置国,治所在高密。此支刘氏为广陵王之子刘宏
所开基
11 竟陵郡:西晋置郡,治所在石城。此支刘氏为后汉刘焉所开基
。
12 河南郡:汉置郡,治所在洛阳市东北。此支刘氏出自匈奴族刘
氏。
13 尉氏县:春秋时郑国尉氏邑,秦时置县。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
东汉章帝十一世孙刘通。
14广平郡:汉置郡,治所在广平。此支刘氏出自西汉景帝之孙刘
苍之后。
15 丹阳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宛陵。此支刘氏为临怀刘氏分支,
起开山始祖为东汉光武帝刘秀7世孙刘会。
16 广陵郡:西汉改江都国置广陵国,治所在广陵。东汉改为郡。
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汉宣帝广陵王刘胥。
17 长沙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临湘。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长沙
定王刘发。
18 临淮郡:汉武帝时置郡,治所在今安徽。此支刘姓,其开基始
祖为东汉光武帝刘秀六世孙晋永城令刘建。
堂号:
1 彭城堂:这是刘氏使用最普遍的堂号,因为彭城刘氏其源出西
汉皇族,时间较早,人口、支脉较多,影响较大,因此被刘氏看作是
郡望堂号的正宗。
2 豢龙堂:夏相刘累,相传他善于养龙,被封为豢龙氏。
3 藜照堂: 汉代的刘向,元帝的时候校书天禄阁,有一天,一个
老翁穿着黄衣,拿者藜杖,吹着拐杖上的火焰,拿出天文、地理的书
给刘向。刘向问:“你是谁?”他回答说是太乙之精,听说他好学,
特来看他。刘向一生著述很多,见了老翁后,才思更加敏捷了。
姓启刘国;望出彭城。
纵观古代,执政将近七百载1;
累计先君,为王已逾六十人2。
注释:1在中国历史上,刘姓称帝者先后有66人,执政共历650多年。
2见注1。
一等官人,荣秘丞声外3;
五行尊敬,高兴士文章4。
注释:3梁代秘书丞刘孝绰,七岁能为文,称为神童。他的辞藻,为世所宗。每作一篇,好事者咸讽诵传写。有文集数十万言。
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772-842)的事典。
敷政南阳,太守蒲鞭示辱5;
校书天禄,老人藜杖炊光6。
注释:5东汉逮乡侯刘宽,字文饶,华阴人。桓帝时为南阳太守,典历三郡,温仁多恕,吏民有过,但用蒲鞭示辱而已。
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刘向(前77-前6)的事典。刘向,博学多识,著有中国历史最早的分类目录《别录》,还有《新序》、《说苑》等。
孔氏弦歌,鲁国新声闻壁内;
汉家箫鼓,祖庭余韵在人间7。
注释:7刘氏祠堂联。
藜阁启书香,人文奕憇源流远;
蒲鞭留惠政,世胄云礽似续长8。
注释:8同注7。
三章早沛秦川雨9;五夜长明书室灯10。
注释:9秦末农民起义领袖,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前256-前195),字季,沛人。公元前206年,率军攻入秦都咸阳,推翻秦朝的统治。废除秦的严刑苛法,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深得民心。
10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刘向的事典。
禄阁校书,藜焰照十行之简11;
玄都种树,桃花赋千植之诗12。
注释:11见注10。
1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的事典。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3。
注释:13刘禹锡《陋室铭》句联。
无欲常教心似水;有言自觉气如霜14。
注释:14明代天启初礼部主事刘宗周自题联。刘宗周,山阴人。
论兵新孙武;守士古范韩15。
注释:15陈毅赠刘伯承联。
刘氏家谱 http://baikebaiducom/
一 姓氏来源
刘氏的来源主要有三:
1 出自祁姓,为炎帝尧陶唐氏之后。相传祁姓是黄帝的后裔所分
得的姓氏之一,后来祁氏被封于刘国,亦即今定州唐县。其子孙以国
为姓,相传姓刘。史称刘氏正宗,这就是陕西刘氏。
2 出自姬姓,为周太后的后裔。相传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继位
,封王季的儿子于刘邑,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刘,这就是河
南刘氏。
3 出自他姓,为他族、他姓改嫁或赐姓刘。据史书记载:一、汉
高祖刘邦实行和亲政策,以皇室宗女嫁于单于为妻。依照匈奴的习俗
,贵者皆从母姓,单于的子孙于是皆从刘姓。于是便生成这支刘姓。
二、据史籍记载,齐人娄敬在洛阳向刘邦献入关中建都之策,得到刘
邦的重用,刘邦称帝后,赐姓刘氏,其后保持此姓;刘邦为了感谢项
伯在鸿门宴上对他的救命之恩,赐他刘姓。三、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后将鲜卑族的复姓独孤氏改为汉字刘姓,成为当时大姓之一。其他入
迁中原的少数民族也有改作刘姓的。
二、 郡望堂号
郡望:
据有关史料记载,刘姓郡望达25个,其中有名的有18个。
1 彭城郡:西汉的时候设立,当时将楚国改为彭城郡,后又改为
彭城国,治所在彭城。此支刘氏 是汉高祖的后代。
2 沛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相县。相当于今安徽、河南等地。
3弘农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弘农。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汉时刘贾
。
4 河间郡:汉初置郡,治所在乐城。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东汉章
帝之子河间王刘开。
5 中山郡:汉时置郡,治所在卢奴。此支刘姓多出自汉景帝之子
中山靖王刘胜。
6 梁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在咀阳。此支刘姓为汉文帝之子刘
文所开基。
7 顿丘郡:西汉、西晋两次置郡。此支刘氏多出自匈奴刘氏。
8 南阳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宛县。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 西汉
长沙定王刘发。
9 东平郡:汉晋置郡,治所在无盐。南朝宋改称东平郡。此支刘氏
,其开山基始祖为汉宣帝第四子东平王刘宇。
10 高密国:西汉置国,治所在高密。此支刘氏为广陵王之子刘宏
所开基
11 竟陵郡:西晋置郡,治所在石城。此支刘氏为后汉刘焉所开基
。
12 河南郡:汉置郡,治所在洛阳市东北。此支刘氏出自匈奴族刘
氏。
13 尉氏县:春秋时郑国尉氏邑,秦时置县。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
东汉章帝十一世孙刘通。
14广平郡:汉置郡,治所在广平。此支刘氏出自西汉景帝之孙刘
苍之后。
15 丹阳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宛陵。此支刘氏为临怀刘氏分支,
起开山始祖为东汉光武帝刘秀7世孙刘会。
16 广陵郡:西汉改江都国置广陵国,治所在广陵。东汉改为郡。
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汉宣帝广陵王刘胥。
17 长沙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临湘。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长沙
定王刘发。
18 临淮郡:汉武帝时置郡,治所在今安徽。此支刘姓,其开基始
祖为东汉光武帝刘秀六世孙晋永城令刘建。
堂号:
1 彭城堂:这是刘氏使用最普遍的堂号,因为彭城刘氏其源出西
汉皇族,时间较早,人口、支脉较多,影响较大,因此被刘氏看作是
郡望堂号的正宗。
2 豢龙堂:夏相刘累,相传他善于养龙,被封为豢龙氏。
3 藜照堂: 汉代的刘向,元帝的时候校书天禄阁,有一天,一个
老翁穿着黄衣,拿者藜杖,吹着拐杖上的火焰,拿出天文、地理的书
给刘向。刘向问:“你是谁?”他回答说是太乙之精,听说他好学,
特来看他。刘向一生著述很多,见了老翁后,才思更加敏捷了。
姓启刘国;望出彭城。
纵观古代,执政将近七百载1;
累计先君,为王已逾六十人2。
注释:1在中国历史上,刘姓称帝者先后有66人,执政共历650多年。
2见注1。
一等官人,荣秘丞声外3;
五行尊敬,高兴士文章4。
注释:3梁代秘书丞刘孝绰,七岁能为文,称为神童。他的辞藻,为世所宗。每作一篇,好事者咸讽诵传写。有文集数十万言。
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772-842)的事典。
敷政南阳,太守蒲鞭示辱5;
校书天禄,老人藜杖炊光6。
注释:5东汉逮乡侯刘宽,字文饶,华阴人。桓帝时为南阳太守,典历三郡,温仁多恕,吏民有过,但用蒲鞭示辱而已。
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刘向(前77-前6)的事典。刘向,博学多识,著有中国历史最早的分类目录《别录》,还有《新序》、《说苑》等。
孔氏弦歌,鲁国新声闻壁内;
汉家箫鼓,祖庭余韵在人间7。
注释:7刘氏祠堂联。
藜阁启书香,人文奕憇源流远;
蒲鞭留惠政,世胄云礽似续长8。
注释:8同注7。
三章早沛秦川雨9;五夜长明书室灯10。
注释:9秦末农民起义领袖,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前256-前195),字季,沛人。公元前206年,率军攻入秦都咸阳,推翻秦朝的统治。废除秦的严刑苛法,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深得民心。
10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刘向的事典。
禄阁校书,藜焰照十行之简11;
玄都种树,桃花赋千植之诗12。
注释:11见注10。
1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的事典。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3。
注释:13刘禹锡《陋室铭》句联。
无欲常教心似水;有言自觉气如霜14。
注释:14明代天启初礼部主事刘宗周自题联。刘宗周,山阴人。
论兵新孙武;守士古范韩15。
注释:15陈毅赠刘伯承联。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认为刘备是“皇叔”,为了证明刘备是“皇叔”,在《三国演义》第二十回特意安排刘备见汉献帝。同时罗贯中还为刘备设计了一份族谱。
按照族谱上说:孝景帝生中山靖王、胜生贞、贞升昂、昂生禄、禄生恋、恋生英、英生建、建生哀、哀生宪、宪生舒、舒生谊、谊生必、必生达、达生不疑、不疑生惠、惠生雄、雄生弘、弘生刘备。
按照这个族谱,刘备是刘邦的第二十一世孙,“侄皇帝”刘协应该是第二十二世孙,也就是说从刘邦到刘备已经有二十一代了。当然这是按照《三国演义》里面的推算。对于刘备是“皇叔”这件事情,《三国志·蜀·先主传》只字未提。
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吗?
刘备自称“孝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志》采取的是宽容的态度。《三国志》中仅提起刘备的父亲刘弘,刘弘的祖父是刘雄。究竟哪些人是刘胜、刘雄的嗣传呢?没有人能解释清楚这个事情。
还有一点特别奇怪,对于刘备这个“龙种”没有宗族家谱。当时刘家主宰天下的时候,族谱在帝室后人的心目中,那是一种高贵的象征,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修立族谱,既不费力又不破财。没有族谱,就说服不了刘备的身世。
从这里可以推断出,刘备对于曾祖以上的人物,要么一无所有,要么为了自己的形象守口如瓶。刘备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号,其实就是一种政治需要,这样就可以利用“皇家正统”的身份,达到个人建功立业的目的。
刘备是“贵胄”吗?
胄的意思就是帝王或者贵族的后人,刘备自称“孝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说明他出身高贵,属于帝王的后人。关于刘备是“帝室之胄”,《三国志·诸葛亮传》最明确的有两次记载。这两次都是从诸葛亮嘴里说出来的。
……将军(刘备)即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刘豫州(刘备)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第一段话是诸葛亮在南阳见刘备时,规划的宏伟蓝图,三分天下。第二段是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之前,游说孙权时候说的。从这两段可以看出,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之前,刘备并没有“贵胄”护身,三顾茅庐以后,刘备才开始以“贵胄”的身份,平步青云。
对于刘备是不是“贵胄”这件事情,《三国志·蜀·先主传》这样记载的:“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年十五母使行学。”
从正史我们可以了解到:刘备年少便没有了父亲,由于家里穷不能上学,只能靠和母亲贩卖鞋、编席子维持生活,在“族人”的帮助下,刘备15岁才上学。最后得出结论,刘备不是刘邦的后代。
一、刘邦是有“名”与“字”的人
长期以来我们都听信了一种说法:刘邦当皇帝前没有“名”,“季”是他的排行,是“老四”、“最小”的意思。因此有教授蔑称为“刘小”。
那么“老三”呢?好象 两千多年来都说不清楚。
因此有教授作结论:“刘邦的大哥叫刘伯,二哥刘仲,没所说刘邦有三哥,书上没有,没发现有叫刘叔的。”
其实太史公是早讲清楚了的。根据《史记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载:“楚元王刘交者,高祖之同母少弟也,字游。高祖兄弟四人,长兄伯,伯蚤(早)卒。”
因此,刘邦有兄弟四人:
长兄是刘伯,伯早逝。
老二是刘喜,字仲。
老三是刘邦,字季。
老四是刘交,字游。
刘邦是“老几”?究竟有没有“名”?不是“学术”问题,而是一个小学生都能解决的“识字”问题。
这是中国那学界的悲哀!而按“伯、仲、叔、季”之排行,将刘邦排为“老四”,这是臆说。
二、臆说的原因
古人从没说过刘季没有“名”,为什么当代的教授、专家、学者们众口一辞都说汉高祖微时无名呢?因为太史公说:“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既然太史公都没说他有名。当然也就是“无名之辈”了。
但是,太史公在介绍“大人”时,一律如此。如“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孝景皇帝者,孝文之中子也”、“孝武皇帝者,孝景中子也”,这些入了“本纪”的汉家帝王都没写“名”,难道他们都无“名”?
中国人一般都知道古有“讳名制”,此制肇创于太史公。“讳名”只避讳“大人”之名,不讳姓和字的。
例如,秦楚之际的大说士姓蒯名“彻”,由于汉武帝名“彻”,为了“讳名”,太史公只好将蒯彻改为“蒯通”;司马迁的父亲为司马“谈”,汉文帝的宠臣姓赵名“谈”,因此赵谈也就改为“赵同”了。
项羽与太史公的“当今”无关,不属他的“大人”范畴,因此他就可直书:“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讳名”的原因很好理解,中国人至今也不能直呼父母的名字。
两千二百多年了,我们应该为刘邦“正名”。
三、关于“刘大叔”与“刘大妈”的名字
有教授说:“史书上怎么介绍刘邦的父母呢?是‘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太公是什么意思?大叔。媪是什么意思?大妈。就是说刘邦父亲的称谓叫刘大叔,刘邦母亲的称谓叫刘大妈。可见这两位都是无名之辈。”
国有史,家有谱。中国的家谱(或族谱)为世界之最,早逾四万部。家谱的重点是记录人名和传承关系,在这一点上,它毫无所讳,也不需作假,比“史”可靠。
据“世界刘氏宗亲联谊会会长”刘恒心老先生著《刘氏大成谱》载:
刘邦曾祖父:名清,字恩盛,号成公。
刘邦祖父:名荣,字仁浩,号丰公。
刘邦之父:名昂,字煓,号太公。其母王含始,于秦始皇31年—即-216年5月逝,葬于沛丰。那年刘邦40岁,7年后举兵。
刘氏帝王,直至400多年后的刘备,都是单名,唯汉孝武帝之子、汉昭帝“刘弗陵”为复名。
《刘氏大成谱》不仅明载了刘邦父母的名字,而且告诉了他的家世,并透露了他的身世!
四、曾祖父刘清原是魏国大夫
按《刘氏大成谱》载,刘邦的曾祖父刘清,战国末年仕魂,原是魏国大夫。公元前225年秦灭魏前,悉家由魏都大梁(开封)迁至沛县之丰邑。为避秦祸,取“卯、金、刀”之主字,改姓为金,后复姓刘。故今之丰县赵镇“金刘寨”依在。刘清病逝于此,葬于斯,至今坟墓依存。
(图1:右为守陵负责人刘恒诺,左为本文作者。碑上书有“派沿唐尧卯金氏”。三点水+公=沿,是“沿”的异体字。)
所葬之地,两千多年来一直称为“汉皇祖陵”。当地简称为“汉皇陵”。该陵原规模很大,现拟扩建。
五、刘邦的身世
刘邦生于-256年,秦-225年灭魏时他己31岁。根据多方资料分析,他是31岁之前随曾祖父刘清由大梁迁于丰邑的。因此他的出生地应在大梁而不是丰邑中阳里。
据族谱载,刘邦的曾祖父和祖父两代,家财富有。 “公(指刘邦祖父)富有百万,好善乐施,有恩于人,及至资财施尽。”
这百万资财并非虚言,是有来历的!为何散财?下文探究。
家财散尽以后,刘邦的祖父刘荣游历去江西,逝于江西,葬于斯。
刘邦兄弟四人,大哥刘伯早卒。由于无资无地,刘昂带着三个大儿子,从金刘寨搬到丰邑城内,在中阳里开了个小店铺,以“酤酒卖饼”为生。
刘昂“爱朋好友,乐于助人,深得里人敬重,遂尊为太公。”
太史公称刘邦“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性情开朗)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刘邦能得人,据郦食基(谋士)和王陵(萧、曹之后的丞相)总结,与他不吝赏赐有关。
“喜施”,是一种慷概,是一种豪爽之情。是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养成了刘邦所特有的“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社会意识呢?
在明白刘邦的身世后,过去许多惑而不解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六、沛县父老为何共举刘邦为沛公?
史有明载,刘邦当沛公,不是自告奋勇,更不是“运气好”,而是在他推让之后、在沛县父老们的坚持下才推举出来的。古人讲门第,沛公之所以被共举,固与他平时的行事为人有关,也与他出自名门、祖上有恩于乡梓、素孚人望有涉。
七、刘邦为何要给魏公子信陵君安排守陵人?
汉高祖十二年,即-196年,“十二月,高祖曰:‘秦始皇帝、楚隐王陈涉、魏安禧王、齐缗王、赵悼襄王皆绝无后,予守冢各十家,秦始皇二十家,魏公子无忌五家。’”
魏公子无忌就是信陵君。信陵君逝于-243年。
六国将相多矣,为何刘邦独独想起要给己逝47年的无忌派五户守陵人?
过去一直不解,以为是张耳之故,现在明白了。一查年代,原来刘邦的曾祖父刘清曾与无忌同列为朝,共事于魏安禧王!
太史公说:“高祖始微少时,数闻公子贤,及即天子位,每过大梁,常祠公子……。”“高祖每过之而令民奉祠不绝也!”
这是说,刘邦当皇帝后,不仅每过大梁都要祭祠魏公子,还令民众奉祠不绝。这是他对魏公子素来崇敬的必然表现,也是他将怀祖敬祖之情报之于魏公子也!
以上数事,足见刘邦对魏国的眷顾之情,处处优渥,原来事出有因!
八、丰邑深藏的故事
-209年9月沛县父老共推刘邦为沛公后,他将丰邑交县豪雍齿留守,10月即率沛中子弟二、三千人北上击秦。
早在9月,陈王率兵去攻咸阳时,曾命部将、魏人周市(fu)将魏王室后裔魏咎扶为魏王,苦无地盘。11月周市派使者到丰邑,找到留守的雍齿,使者的第一句话是:“丰,故梁徙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丰邑,乃以前大梁徙都之地。”
使者接着说:“现在魏地己收复的有数十城,(实际上一城未有)你如果降魏,则封你为侯守丰邑。如果不降,我们就要屠丰邑。”
这里透露的信息是:魏咎、周市(相国)欲复国时,第一眼看中的是“丰邑”!他们深知丰邑的底细,必对这个小地方有深刻的了解!
“雍齿雅不欲属沛公,及魏招之,即反为魏守丰。沛公引兵改丰,不能取。沛公病,还之沛。”
长期以来,我们对“丰,故梁徙也。”这句话不解,因为《魏世家》及《魏公子列传》都未记载迁都之事,现综合数处记载,丰邑应发生过以下故事:
1、据《史记魏公子列传》载:“秦闻公子死……其后秦稍蚕食魏,十八岁(魏公子死后18年)而虏魏王,屠大梁。”
又据太史公实地考察,“太史公曰:吾适故大梁之墟,墟中人曰:‘秦之破梁,引河沟而灌大梁,三月城坏,王请降,遂灭魏。’”
这是说,秦灭魏时,引水灌大梁三月,城破之后,全城杀尽。
2、丰邑当时只是沛县的一个村寨,雍齿叛变后,刘邦先后以三千人、九千人、一万四千人三次攻打。最后一次也不是强攻而下的,而是靠一个叫彭祖的士卒私开城门才得以进城。此公后来先后专为太公及吕后驾车,封为敬侯2000户。
一个小小的村寨,哪来这么城坚池深的城池?
3、《汉书高帝纪》注载有:刘清“曾仕魏,为大夫,秦灭魏,(刘)清徙居沛之丰。”
刘邦的曾祖父、魏大夫刘清是何时由大梁迁丰邑的?
是大梁城破之后吗?大梁四野泥泞,况遭屠城,这时己不可能举家南迁了,因此,刘清是在城破之前就出走了。
大敌当前,刘清大夫敢临阵逃跑吗?不敢!唯一的解释是:在秦灭魏之前,刘清奉魏王魏假之命,携王室巨资南下至丰邑建都!
中国的第一位目录学家刘向说:“战国时刘氏自秦获于魏,秦灭魏,徙大梁,都于丰。(建都于丰邑)”刘向是刘邦四弟刘交的玄孙,对自己家史的来龙去脉是清楚的。
刘清是哪一年迁丰的?应当是在秦灭魏之前一、两年!怀着这样的揣测,一查《刘氏大成谱》,果然!那上面记有是在-227年!
-227年魏安禧王崩,魏假继位,赢政并吞天下之心昭然若揭,刚即位的魏王假惶恐,于是派八十多岁的老臣向东撤四百余里,到丰邑建“陪都”。
丰邑是古代宋国的都城,从大梁向东一条直线即丰邑。这时刘邦应为29岁。
4、“丰都”城高池深,异常坚固。建成之后两年,即-225年魏王假被杀,魏灭。但巨资仍未用完,刘清祖孙不敢据为己有。刘清抑郁病死之后,于是刘清之子刘荣—刘邦的祖父,“公富有百万,好善乐施,有恩于人,及至资财施尽。”这百万巨资的来历和去处都清楚了。
刘邦是在31岁时,家道开始中衰的。
5、不吞公款,散尽资财,这是一个清白之家!时年三十一岁的刘邦,应当随祖父及太公一起参与了散财工作,从而养成了“仁而爱人,喜施”之风,蓄就了豪爽之情。
不爱财、不贪财,这是他日后事业的精神财富!
范增说刘邦“贪于财货”,诬也!
6、太公宁愿一贫如洗地去“酤酒卖饼”,而不背着祖父私下窖藏巨资,这是刘邦对太公由敬而孝的真正原因,也是刘邦“以孝治国”、五日一拜太公、全国官员也五日一休假孝敬父母(休沐日)、从此奠定汉族两千多年不衰、构成东方文化主脉、至今犹存“孝道”的深刻原因!
从刘氏悠久的家世来看,太公不是一个无知无识的老叟,自幼好“斗鸡蹴鞠”,是一位颇有竟争意识的人。
从刘邦对大嫂“不象个长者”的话来看,刘邦是一个有道德标准、有是非标准的人。他还不是愚忠愚孝,太公对他的影响相当大。
刘邦对太公尽“孝”的程度,难以想象!太公当了太上皇后,想乡邻,常“凄怆不乐”。于是刘邦命匠人吴宽按照丰邑的街道、房舍,在今临潼县重建“新丰宫”,令丰邑父老搬来陪太公。当时连鸡犬鹅羊一并迁入,以致“鸡犬认户,人识其家”。
1 来自祁姓,相传祁姓是黄帝的后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为帝喾次子帝尧伊祁氏(陶唐氏)的后裔,帝尧初封于陶地,又封于唐地,故又称陶唐氏。其号曰[尧],史称为唐尧。后来祁氏被封于刘国,亦即今定州唐县。其子孙以国为姓,相传姓刘。史称刘氏正宗,此为祁姓刘氏。
2 来自姬姓,为周太王的后裔。相传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继位,封王季的儿子于刘邑,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刘。 东周时重封王室成员刘康公为刘国国君。此为姬姓刘氏。
3 来自他姓,为他族、他姓改嫁或赐姓刘。据史书记载:一、汉高祖刘邦实行和亲政策,以皇室宗女嫁于单于为妻。依照匈奴的习俗,贵者皆从母姓,单于的子孙于是皆从刘姓。于是便生成这支刘姓。
史籍记载
齐人娄敬在洛阳向刘邦献入关中建都之策,得到刘邦的重用,刘邦称帝后, 赐姓刘氏,其后保持此姓;刘邦为了感谢项伯在鸿门宴上对他的救命之恩,赐项氏三人为刘姓。三、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归附鲜卑的原匈奴复姓独孤氏改为汉字刘姓,成为当时大姓之一。其他入迁中原的少数民族也有改作刘姓的。
编辑本段
当今刘姓概况
简介
时代在不停发展,人类在不断进步。
创造过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经过先辈们数千年的经营、创造、弘扬,到21世纪初的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代表辉煌的东方文明的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
作为中华民族主要成员之一的刘姓,他当前的情况又是如何呢?他的最新面貌又是怎么样的?这大概也是每一个刘姓成员都想了解的
刘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五点三八。 寻根溯源 1、据《元和姓纂》、《新唐书》等资料所载,出自祁姓尧帝之后。以字名为氏。 2、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等所载,出自姬姓周太王古公 父之后裔。 3、改姓而来。据《史记》所载,刘邦称帝后,赐有功之臣娄敬、项伯为刘姓,并赐其他降汉的项氏家族改姓刘。其它姓氏改姓刘。据《史记》所载,西汉公主嫁与冒顿为妻,其子女皆从刘姓。另外有薛、何、美、陆终氏和少数民族鲜卑孤独氏,女真族乌古论氏、移剌氏、满族宁古塔氏、留佳氏等众多姓氏改为刘姓。 得姓始祖 刘累。刘姓系上古圣帝尧的后裔。尧出生时其母庆都寄居 于伊长孺家的伊祁山下,故从母所居之地为姓“伊祁”。后又分出“伊”、“祁”二姓。尧帝的祁姓后代有一支被封于刘邑(今河北唐县境),建立刘国。夏朝时,刘国有一家生有一子,出生时有纹在手曰:“刘累”,于是便以此为名。刘累长大后,跟随豢龙氏学习养龙本领,被夏帝孔甲封为“ 御龙氏”,负责驯养孔甲的四条龙。有一次,一条龙死了,刘累就把龙肉做成肉羹,充当野味献给孔甲。孔甲感觉味道特别鲜美,非常高兴,于是就赏赐给刘累许多财物。不料过了几天,孔甲又想吃这种“野味”,便派人向他索取。刘累感到难于蒙混,又怕孔甲怪罪,就带领家眷逃到鲁阳(今河南鲁山)。又不敢再用祁姓,就用名字中的刘字作了姓氏。刘累之后,其裔又先后被封于豕韦(今河南滑县东南)、唐(今山西翼城)、杜(今陕西西安)。周宣王时,杜国国君杜伯被害,杜伯之子隰叔逃入晋国,担任士师(主管刑罚、狱讼、禁令的官)隰叔之子士艹为以官职为氏称士氏。士艹为之孙士会就是辅佐晋文公、襄公争霸天下,使晋国成为五霸之一的范武子。士会曾居于秦国,其后有留于秦国者便恢复其祖姓为刘姓,是为陕西刘氏。汉王朝的创立者刘邦便是士会的后代。刘邦对刘姓家族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士会也成为刘姓共认的祖先之一。 繁衍播迁 河北唐县是刘姓的祖居之地,而刘姓的发源之地当在今河 南省境。而源于陕西省境的刘姓当为河南刘姓之分支。战国时期,陕西刘氏播迁到河南及江苏地区,到汉代沛县刘姓成为皇族,大封同姓诸侯,显贵无比。纵观刘姓繁衍情况,可划分为三大时期:第一时期为汉代,江苏刘姓族人刘邦建立汉室,随着“同姓封侯”,刘姓人遍布彭城、沛国、弘农、中山、南阳、东平、天水等地,成为当时全国第一大姓氏。汉末群雄争霸之际,中原刘姓为避战祸四方迁徙。第二时期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除刘姓人大举南迁外,许多少数民族在汉化的过程中,取刘姓代替自己原有姓氏。与此同时,刘裕代晋称帝,建立宋,其族在江南最为显赫,被封王侯的刘姓遍布江南。第三时期为唐至五代。据《兴宁刘氏族谱》所载,唐翰林学士视察使天锡公,为避战乱弃官奉父祥公迁至福建宁化县,后成汀闽望族。这一时期,刘姓支脉遍布大江南北。宋元至明清时期,刘姓族人已遍布全国各地。 郡望堂号 刘姓在其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主要有:1、彭城郡;2、沛郡;3、弘农郡;4、河间郡;5、中山郡;6、梁郡;7、顿丘郡;8、南阳郡;9、东平郡;10、高平郡;11、东莞郡;12、平原郡;13、广陵郡;14、临淮郡;15、琅邪郡;16、兰陵郡;17、东海郡;18、丹阳郡;19、宣城郡;20、南郡;21、高阳郡;22、高密郡;23、尉氏郡;24、竟陵郡;25、长沙郡;26、河南郡;27、广平郡。 堂号: “彭城”、“弘农”、“沛郡”、“河间”、“中山”、“梁郡”、“顿丘”、“南阳”、“东平”“高密”、“竟陵”、“河南”、“尉氏”、“广平”、“丹阳”、“广陵”、“长沙”、“临淮”;还有“豢龙堂”、“藜照”;另有自立堂号,如 “敦睦”、“敦本”、“天录”、“再思”、“树德”、“守三”、“青云”、“传经”、“五忠”、“恒德”、“庆元”、“怀贤”、“墨庄”等。 宗族特征 1、刘姓家族地位显赫,从古到今,称王称帝者多达六十六 人,统治时间长达六百五十多年。 2、刘姓家族有其排列有序的字行辈份,据刘祥澍所修《刘氏族谱》载有清代江苏刘姓一支辈份字行为:“祥瑞肇英贤,明良继仁孝。”清光绪年间刘一诚所修《刘氏宗谱》载有彭城(今徐州)刘姓仲盛公一支辈份字行为:“寿福永彦仲,伯仁义尚若,余洪继应一,启世道昌从。” 名人精粹 刘邦:沛县丰邑(今江苏沛县)人,秦末聚众起义,得胜,建立西汉。刘歆:西汉沛人,古文学派的开创者。所撰《七略》对中国目录学的建立有一定贡献,刘歆也是我国最早研究圆周率的人之一。刘秀:今湖北枣阳西南人,东汉开国君主,史称光武帝。刘洪:东汉天文学家,山东蒙阳人,所著《乾象历》是我国考虑了月球运动不均匀性的第一部历法。刘备: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在东汉末年群雄争霸中建蜀汉政权,与东吴、曹魏成鼎足之势。刘伶:沛国人,为西晋时“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建威将军。刘渊:系匈奴人,十六国中的汉国建立者,称号“汉王”。刘义庆:彭城(江苏徐州)人,十六国时宋国著名文学家。有小说集《世说新语》。刘勰:东莞莒县(今山东)人,十六国时期梁国杰出的文学家、理论批评家。著有《文心雕龙》,被称为文学理论批评史巨著。刘知几:唐代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杰出的史学家,所著《史通》为我国第一部史学评论的专著。刘禹锡:洛阳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著有《天论》等。刘墉:山东诸城人,清代书法家,官至东阁大学士。刘鄂:江苏丹徒人,清代小说家,著有小说《老残游记》。刘少奇:湖南宁乡人,早期中共党员之一,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等职。
参考资料:
在雍正帝的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中,他总是被刻画成一个阴险、卑鄙、残忍的形象。
而真正的雍正帝,却是感情丰富,有情有义,意志坚强,意志坚定,目光锐利,勤于政事。在他的领导下,清朝真的很繁荣。
接下来我们看看他一称王就做的三件事,就能明白他的伟大了。
第一,取消基地国籍。
贱,又称贱民,是中国古代不属于士、农、工、商阶层的其他人。他们的地位如此之低,甚至不能与普通人通婚。
基地制度自古就有,地位是世袭的,不能改变。
雍正时期,大概还有另外三种基书,一种在山西,一种在陕西。由于这些人在朱棣篡位时没有屈服,所以被朱棣列为“乐虎”书的后裔,即官妓的后裔。
还有绍兴的“懒人”民族。据说这些人是宋元罪人的后代,后来反对朱元璋的人也被列在这个民族里。
还有一类人,他们生活在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世代受到歧视和迫害。他们不得在陆地上生活,只能以船为家,从事采珠、捕鱼等劳动为生。
雍正称帝后的第一年到第五年,这些廉价的书都被淘汰了,好让他们过上正常的生活。
这项政策使社会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雍正即位后,也实行了惠民政策,称为坦丁入穆。意味着改变了以前政府按人均收入和每亩土地双重征税,人均所得税收在田赋里。这样可以减轻地少人多和没有地的人的负担。
雍正时期,这一政策仅在河北省实行,乾隆时期推广到全国。
清朝初期,许多制度沿袭了明朝的制度。比如地方政府在收钱收粮的时候,会通过“火烧消费”来增加百姓的收入。
火是碎银铸成银锭时的损耗。
当地政府花时间向民间收火,没有标准,随意性大。火没上交,所以成了地方官员腐败的重灾区。
到了康熙末年,地方官员以火消费为名,中饱私囊,一发不可收拾。
雍正即位后,将用火分成三份:一份供地方公用,一份弥补地方亏空,一份供地方官员保持清廉。
改革后,名正言顺,地方官员不能再任意贪污。此外,保持廉洁的成本并没有让地方官员望而却步。
从以上措施可以看出,雍正帝是非常关心弱势群体的,他的三项政策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最底层的民众。
刘邦是汉朝时期的开国皇帝,公元前256年出生于沛丰邑中阳里。刘邦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出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农家出生的人。秦朝末年,国家乱的不成样子,陈胜吴广也趁此机会发动农民起义,推翻秦王朝的统治。刘邦并不想要在农田里度过自己的一生,于是在陈胜起义不久之后,就在沛县起义,因此人称“沛公”。
之后就是大名鼎鼎的楚汉之争了。刘邦的出身远不如项羽,但是由于刘邦每经过一个城池,都会做一些收买民心的事,因此刘邦深得民心。有时候经过一个城池的时候,城中的老百姓会自发打开城门迎接他进去。因此与生性残暴的项羽比起来,刘邦注定能得到这至尊之位。刘邦成为皇帝之后,膝下的儿子就很多了,自然后代也就比较多。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刘备是不是刘邦的后代之一。
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公元161年出生于幽州涿郡涿县。刘备自称是西汉时期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这个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而刘启是汉文帝刘恒的儿子。刘恒大家都和熟悉了,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第四个儿子。
因此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如果刘备没有说谎的话,虽然隔得有点远,但是刘备应该就是刘邦的后代。
刘备和刘邦差多少代
大汉第一代为汉高祖,第二代是惠文帝,第三代是景帝,景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刘胜。胜生陆城亭侯刘贞,贞生沛侯刘昂,昂生漳侯刘禄,禄生沂水侯刘恋,恋生钦阳侯刘英……谊生原泽侯刘必,必生颍川侯刘达,达生丰灵侯刘不疑,不疑生济川侯刘惠,惠生东郡范令刘雄,雄生刘弘,弘不仕。刘备乃刘弘之子也。换句话说,刘备是高祖第二十一代孙。
刘邦VS刘备:差距有多大,刘邦是否错过了夺天下的机会
刘邦是地痞无赖出身,早年做过亭长,这是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大体上相当于人民公社时期的大队(由几个村组成)队长,工资少得可怜,而他又好吃懒做,贪酒好色,穷得叮当响,连老婆都娶不起。除了醇酒美姬,他最爱的就是交朋友,不管三教九流,投脾气就可以,黑白通吃。至于志向,有次看到秦始皇的车驾仪仗,不由心生羡慕:“大丈夫当如是也!”大概这时候,心中有了干大事的想法。
再说说他的后人刘备,即便《三国志》作者陈寿,也认为,他和刘邦很相似,“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刘备少年时失去父亲,以卖草鞋打草席维持生活,15岁时才由叔父刘元起资助进学堂识字读书。可是,刘备“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至于志向呢他和伙伴玩耍时,曾指着院里大桑树说,长大后一定要经常乘坐像那桑树一样的“羽葆盖车”,这种车可是皇家御车。
刘邦起兵时是47岁,花了约七年做了皇帝。刘备23岁起兵,花了38年时间,锲而不舍终于建立蜀汉帝国。这时他已六十一岁了,比刘邦当皇帝还大六岁。相同一点是,两人一样的不太会打仗,虽然屡战屡败,最终也算成功了。
在个人性格上,坏孩子刘邦从小就不务正业,调皮捣蛋,又性格开朗,豁达大度。是个标准的外向性格。而刘备以卖草鞋为生,年轻时艰苦生活使他不如刘邦那样豪放外向,而更讲义气,更擅交际,结下关羽张飞这样的生死之交。
刘氏族人
本文2023-10-13 07:53:0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42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