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为什么要杀年猪 越详细越好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1收藏

土家族为什么要杀年猪 越详细越好,第1张

土家族有杀年猪和吃“刨汤”(吃刨汤又叫吃杀猪饭)的风俗习惯,而且这种习俗沿袭至今。

每年从农历十月起到腊月止便是土家族宰杀年猪的季节,当然也是屠夫们最为繁忙的时候。家家户户吃“刨汤”时,也就渐渐有了春节的气息了。

土家族杀年猪是很讲究的,先是要选一个好日子(又称为看日子),当然是请当地懂得五行卦算的先生选定一个好日子,土家族有逢“四”“六”或逢“亥”日不能杀猪的说法。据说在不能杀年猪的日子里宰杀了年猪,以后喂养的牲畜(主要是猪)就长得不旺相(长势不好的意思)。选属“马”的日子为最佳。

把日子选好后,接着就是请屠夫了,屠夫便要安排杀猪的时间,同时要主户家烧一大锅滚烫的开水准备着,还要请一两个有力的男人帮忙,叫做“扶扎”。屠夫进门后,准备好大木凳、大木盆(又称澡盆)、刀、刨、钌环等器具,再把要杀的年猪赶出猪栏,男人们将年猪捉住按倒在木凳上,屠夫用清水洗净年猪的咽喉处(是为了猪血的干净)。屠夫手握杀猪刀快速准确地刺入年猪的咽喉处,年猪几声嚎叫,拼命挣扎一番后就慢慢没了气息。因此,农村有句歇后语叫做“杀猪杀屁股———各是各的刀法”(比喻做事情各自方法不同),也由此而来,当然,杀猪的屁股是很难将猪杀死的。

据说有道行或有经验的屠夫,可以根据年猪的血状来断定来年主户家的祸福吉凶、财运年成等,如宰杀的年猪血很少或无血,则预示着主户家来年的财运差,甚至要破财;如猪血喷射较远且成火焰状,则预示着来年主户家应防火灾或血光之灾;如猪血畅旺且很有规律,血色鲜艳且多,无异状,则预示着来年主户家财运好,收成好无灾难。

另外,杀年猪时主户家的主妇是不能到场坝看杀猪的,说是看了杀猪后来年就喂不好猪(称为“不来猪”)。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不忍心看宰杀年猪的场面,毕竟自己喂养的牲畜,朝夕相处,多少都有点感情罢了。

年猪杀死后,主户家的妇女们就要端走猪血盆,洒上食盐,让其凝固,做成猪血豆腐。妇女们便忙着做饭烧菜,准备招待接来吃“刨汤”的客人及屠夫,来吃“刨汤”的大多是女儿、女婿和挚友邻居等;男人们就忙着刨毛清脏,屠夫则将年猪挂上钌环(专门挂猪肉的工具)后,把猪肉分成大小不等的肉块,这时屠夫的工作就算完成了。将猪肉腌制上炕大多是妇女们的事,因为用食盐腌肉打“红锅”有一套很繁杂的工序,腌制上炕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烟熏烘烤便成了有名的“土家腊猪肉”了。最后就是吃饭喝酒,先把屠夫请到上席入座,再把吃“刨汤”的客人按辈分高低分别安排落座后,由主户家男人(称为当家人)热壶酌酒,妇女们就忙前跑后,端菜盛饭,热情款待客人,客们则一边吃喝,一边聊家常,其乐融融。

眼下,农村又进入杀年猪的季节了……

在农村杀年猪,很多人都讲究一个彩头。所以,猪血都叫“血旺”。杀年猪时,猪血越多,预示来年财气越望;如果猪血少或者没有猪血,预示主人来年财运不顺。如果杀年猪时,屠夫一刀进去没有断喉,年猪仍在嘶叫抽泣,特别是需要再次“补刀”的场面,主人会显得非常尴尬而后怕。因为传说,出现这样的现象,主人家里来年将会死人或者遭受血光之灾。这一传说是否属实,谁也没有认真的去验证过。

杀年猪,是一件神圣的事,有很多讲究。杀以前,不畏猪食,喂一盆米汤,这样的猪血可以全部流出来,肠子里干净,好收拾。杀年猪刀口要朝家里,血朝家的方向流,意味着财往家里流。抓猪时,猪要叫,不叫不吉利;要一刀杀死,复刀不吉利;杀猪刀要沾血,不沾血不吉利;猪血要接到盆子里,喷在外面不吉利……杀年猪,是非常有仪式感的,预示今年主人丰收,也讨来年的彩头。

杀年猪又叫杀肥猪。是越肥越好,说明女主人持家有道,家庭兴旺发达。所以,去吃刨猪汤,要说年猪大、肥,主人会很开心。

腊月二十六 ,杀猪割年肉,春节习俗之一。说的是这一天要杀猪割年肉,开始置办年货。

从腊月二十六开始,丰盛的年夜饭就要陆续出锅了。杀了年猪,割了年肉,剩下的动作,就是把肉炖熟煮烂了,过年的时候,全家可以美美地大吃一顿。“炖年肉”寓意生活富裕、有滋有味,来年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人们上街置办着过年的货物,干鲜果品、大鱼大肉,都是人们集中采购的目标。 炖锅肉,对于旧时的穷苦人来说绝对是一种奢侈的愿望,但是在过年的时候愿望终于实现了。

民俗意义

炖锅肉,一般按而言对于旧时的穷苦人来说绝对是一种奢侈的愿望,但是在过年的时候愿望终于实现了。炖猪肉,昔日香飘一条胡同,如今香飘整栋楼房。一锅炖肉便是人们心中最朴实的年夜饭,与山珍海味比起来更过瘾、更实惠,吃来吃去也没有腻的感觉。

同时,由于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年肉”讲究要吃红烧肉,肉本身就代表着富裕的意思,红烧肉则更能表示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的富裕十足,一碗热气腾腾泛着肉香的红烧肉是多少人在腊月二十六这天期盼的。

即使到了现在,家家的日子都越过越红火,在腊月二十六置办点猪肉也是成为了许多人都没有忘记的老传统。

汉字"家"的下半部分是"豕","豕"就是猪——屋里有猪便是家。

四川人心中,冬至杀年猪代表着虽然寒冬将至,但我们准备充分足以安然度过,是对这一年的辛劳付出最真诚的奖励。

▲在四川泸州合江县的一户农家里,4名男子正把杀好的年猪抬上秤称重

杀年猪的日子有讲究。

旧时有"杀七不杀八"的说法,逢亥日、亥时及逢阴历"六、八"是不能杀猪的,一般都会选在适宜祭祀的日子进行。

在杀年猪的前一天,就不再给"年猪"喂食了。

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猪的挣扎的力气小一点;

二是让猪在上战场时拉的粑粑少一点;

第三,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只有饿了一昼夜的猪才能"吊"出里面有"粉"的粉肠(猪小肠和猪大肠连接的一段小肠,是横结肠的一部分)。

杀猪是一门技术活,需要众人的齐心协力。

一头300斤重的大肥"年猪",至少5、6名强壮的男子才能制服。

宽敞的院坝边上是杀年猪最佳的地点,砌一个土灶,烧一大锅开水也是杀年猪的必备工作。

旧时巴蜀地区的杀猪匠在杀猪前,会先给猪念一段"往生词":

"猪娃猪娃你莫怪,你本是人的一碗菜。

今年去了明年来,畜生快快去投胎。"

杀猪时也有讲究,必须"一刀毙命"。

一方面是让猪不受罪;

另一方面,如果一刀捅下去没死,或者猪挣脱了会被视为不吉利,主人家不高兴是肯定的,对杀猪匠来说更是职业生涯的污点。

杀好的猪如同张爱玲写的一样:"齐齐整整,尚未开剥,嘴尖有些血渍,肚腹掀开一线,露出大红里子。不知道为什么,看了绝无丝毫不愉快的感觉,一切都是再应当也没有,再合法,更合适也没有。"

按照四川的风俗,主人家会在接完猪血后,在旁边烧一些蘸了杀猪刀上鲜血的纸钱。

一是祭刀;二是送年猪"上路",让它在轮回路上有"买路钱"。

烧完纸钱,事先烧好的一大锅开水就派上了用场:淋水刮毛。

"死猪不怕开水烫"这句常用来骂人的俚语便出自于此。

刮毛洗净后,杀猪师傅开始分解猪肉。

首先把猪头和猪尾割下来放在最显眼位置,这叫有头有尾,寓意一年到头吉祥顺畅 ;

然后卸下肚腹板油,开膛、取脏、下膀、开边……

在一刀刀行云流水的分割中,轰轰烈烈的岁末节日接肘来临。

刨猪汤

川东、渝中(重庆)一带,用"年猪"各个部分制作的冬至节宴席,叫做"刨猪汤";

是要广邀亲戚、朋友及常往来互帮的邻人们共享的,而且不送礼哦!

以前请客的时候,每桌都必须要坐一个亥年(猪年)生的人,俗称"还愿",现在已经不太讲究了 。

"刨猪汤"的基本阵容是"七大碗八大碟",主菜有粉蒸肉、回锅肉、炒猪肝、酸菜滑肉面块和终极硬菜"刨猪汤"。

刨猪汤是刨猪宴的灵魂,是用脑花、血旺(猪血)、粉肠、猪肝、里脊肉加上现摘的蔬菜(豌豆尖或莲白)做成的一道汤菜。

即使是在物流发达的今天,要想尝到"刨猪汤"的鲜活滋味也只有在杀猪的现场。

九斗碗

如果说"刨猪汤"酝酿的是前奏,那"九斗碗"奏响的就是高潮。

在川西、川南和成都平原地区,把年底走亲访友称作"走人户",吃的宴席叫做"九斗碗"。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数字"九"为尊、同时又代表多;

"斗"指"大","九斗碗"在名义上就是指很丰盛的席面。

"九斗碗"一般是摆在户外,田间地头、村头巷尾都可以。长长的席面如流水一样铺开,代表长长久久、合家团聚。

在解放前,办一桌"九斗碗"要3-4斗米,而当时一亩地才值3、4石米,办10桌"九斗碗"的代价就相当于卖一亩地。

"九斗碗"溢出的是川人骨子里的生活智慧。

主场虽然是在农村,但却很讲究"吃"的传统礼仪。

首先是摆餐具:

先从八仙桌的上位开始,由右向左次序摆放;

每个位置摆放一个碗、一双筷、一只碟、一把汤勺、一盏酒杯,全部要放整齐。

入席的重点是"长幼有序、客尊主卑"。

主人家要先把长辈和贵客请到堂屋里坐主桌,每张桌子内部要请长辈坐上席,标准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

八仙桌两侧按"左大右小",辈分和岁数坐;

若同桌有父子或师徒,坐位不对师尊、不坐同一根板凳。

桌与桌之间按辈分、身份、男女的顺序依次安排下去,最后才是主人家。

有时因为人太多,主家妇孺小辈们就在厨房里端个碗解决---这绝不是歧视妇女!

在四川,男人都是"耙耳朵"(指怕老婆),就我自己的经历来说,不上席在厨房里吃更自由、量更多。

坐好后,放鞭炮,厨师就开水安排走(上)菜了。

吃的过程中更要讲礼节,具体体现在"请菜"和"留菜":

"请菜"是在一张桌子上,由某个人来充当礼生的角色。

在大家都没有动筷时,一个人是不能单独率先开吃的,这时请菜人就会先举筷,指着某道菜说"大家请",而他自己要请完所有人后才会动筷吃。

若某位的长辈因为行动不便没有来赴宴,主人家帮厨的人会特别准备一个空碗给"留菜人";

每吃一道菜,假若别人吃两片,他就只吃一片,甚至一片也不吃,这叫"忍嘴留菜"。

这些充满仪式感的礼节中,透出的是四川人对尊重、孝道、公平、节俭等的"川味"见解。

传统的九斗碗有"三蒸九扣"十二道主菜,当然,这里的"三"和"九"是虚数,取"三三不尽"和"长长久久(九)"的寓意。

主菜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猪肉来设计,主要的烹饪方式是蒸。

上蒸笼前,猪肉都要先在锅里煮过,原理和"回锅肉"先煮过再炒所以吃起来肥而不腻一样。

炸酥肉

在其他菜未做好时,先端出酥肉让大家解馋,剩下的要做成汤菜。

品碗

蒸品碗,是"九斗碗"宴的精华所在,与"刨猪汤"异曲同工。

作为品碗九斗碗宴上的第一道硬菜,考验的是厨师刀工及调味水平。

装碗时要做到口感有层次、荤素有呼应、翻碗后有美感,才能上蒸笼;

品碗上桌后,先观其"品"相、再"品"尝汤味、"品"论肉菜是否入味、软糯口感是否达标、蔬菜能否保留其鲜爽……

做得好的品碗会让客人赞叹不已,给主人家长面子,还决定了厨师所得红包的厚度以及业界的名气……

夹沙肉

夹沙肉外观酷似樱桃、色泽诱人,吃起来肥而不腻、肉味酸甜,美少女们最喜欢这道菜。

甜烧白

很多人都分不清楚"夹沙肉"和"甜烧白",甚至连四川人自己有时都说不清楚。

实际上两者有很明显的区别,甜烧白在蒸前除了煮,还要炸过,这样在蒸好后才吃不出猪皮的韧性;

烧白是单片,和固体红糖一起蒸,肉会被"染"成深褐红色;最后盖上红薯(或红萝卜),浇少许酱油,上笼屉蒸熟。

撒点白糖,晶莹剔透的肉片一入口,瞬间就在舌尖上融化,只留甜香的肉汁唇齿间荡漾。

咸烧白(梅菜扣肉)

咸烧白一直是川菜菜单上的保留菜品,咸菜和鲜肉的相互渗透,肉汁稠、咸菜香,号称干饭尅星。

粉蒸肉

做这道菜要先做"粉":

炒锅中放入大米,炒干后放入花椒,炒到米色发黄、椒麻香出即可起锅,晾凉后磨碎;

五花肉和猪肋骨煮7成熟,肉切成片或者细条,猪骨切方块,用熟猪油、红糖水(或者酱油)、姜水、胡椒粉拌匀,再均匀地粘上"粉",用红薯、南瓜、玉米等打底,上笼蒸熟。

粉蒸肉让主食大米成为调味料,口感微麻、肥厚干香,是川菜里的当家菜。

蒸镶碗

川北地区的人们认为,镶碗的出身高贵,绝对是皇帝娘娘们才配吃的。

所以,请叫它的全名:爱新绝味·蛋皮猪肉大丸子!

但凡对镶碗的出身提出异见的,都以笑得合不拢嘴而失败,川人的北纬30°谜之自信绝非浪得虚名。

证据1:"宫廷"色

"大品碗中,以蛋清、蛋黄、肉末等分层镶嵌而成的镶碗,呈块状叠加,肉红的质地上,镶嵌着白、黄双边,层次分明,色彩协调,形制精美。

尤其是那抹蛋黄金边,明丽高贵,不无矜持地流露出几分尊显……"

证据2:"皇家"味

"出身皇家的镶碗既入民间,也不乏隐者的低调:清蒸之后,热热的镶边肉块,斜斜地泊于漂着油花葱花的羹汤之上,一副悠闲而又清淡的模样。

细品镶碗之味,则松软柔和,清香鲜美,口感温婉,如沐春风……"

(摘自《中国美食地理》2006-02期《八条古蜀道上的美食漫游》)

蒸肘子

肘子又称膀,不取骨头,整只入笼蒸熟。

因苏东坡的代言而闻名天下,现代人一般叫它"东坡肘子"。

这道菜是吃"油大"时期的代表作,一般是在最后才出笼,一是不好下筷,二是太油腻,常被剩下。

凛冬已至,酒肉无边。

走人户、吃刨猪汤、九大碗这些与族群有关的承诺,在今天已经变得越来越稀薄。

身富力强、浑身理想的人们,更愿意用一年的凿壁偷光,换一夜的星光璀璨。

目前马上就进入新年了,各地的杀年猪也基本上已经结束。只有一些等待亲朋好友归来再屠宰年猪,想一同分享美味的家庭还没有屠宰年猪。

  杀年猪在农村来说是一个非常喜庆的日子,不但可以一同品尝自家的猪肉,还可以和一些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唠唠家常。

  在以前杀猪的时候,杀猪讲究有很多,因为毕竟是杀生。一些地方还会看日子时辰,看看那一天适合屠宰,“也有亥日不杀猪,杀七不杀八,四六不杀猪,”的习俗。认为杀猪是一个大日子,如果在错误的时辰错误的日子杀了猪,会给主人家带来一些麻烦。在这些日子杀猪匠也是比较忌讳的,即使给再多的钱也很少有人去帮忙屠宰。

在以前杀猪的时候,大家会发现一个现象,那就在生猪屠宰后,一些人会给猪吹气,这种现象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对于题主的问题。杀猪匠在杀猪的时候给猪吹气,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在以前这种现象确实是很常见,特别是在二三十年前,那时人们在杀猪的时候都会给猪吹气,吹气的目的并没有太多的讲究,只是因为给猪吹气后,猪比较容易退毛,退的比较干净。

具体的做法是在猪屠宰完毕放完血后,在猪后腿割开一个口子,然后用一个铁棍伸到皮层里边搅动一下,用玉米叶过其它一些东西将屠宰的刀口堵严,然后找一个小管子插在猪腿上的刀口上,压住往里面吹气,直至整个猪身膨胀鼓起为止。这是一个力气活,一头猪一般需要两个人轮流换着吹,在气吹满后用绳将腿部的伤口勒紧,然后就可以浇热水退毛了。

其实这种办法不单单是运用在猪的身上,在杀羊杀牛马的时候,一些地区也会采取这个办法。由于猪羊个体较小,所以吹气以及操作的时候比较方便,所以运用的最多。而马和牛由于个体较大,一般很少使用这种方法,但个别地区还是有使用的,据说吹牛皮就是因为这个方法转变而来的。

  村里的杀猪匠在杀猪时给猪吹气,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农村在以前,有很多的匠人,木匠、铁匠、剃头匠、泥瓦匠还有杀猪匠,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良,很多匠人的手艺已经失传了,这里就包括杀猪匠吹气的手艺,如今农村虽然还有杀猪匠,但已经不在以此为主要赚钱门路,很多时候杀猪,也是出于对村里街坊邻居的帮忙。

  由于在吹气的过程中会导致皮和肉分离,外皮已经扩张到最大这样退起来猪毛退的非常干净。但也因为皮肉已经分离,在分割出售的时候会造成一部分损失,所以这些年已经很少有人采取这种办法,也就有了一句俏皮嗑“杀猪不吹气~~蔫退”。

过完腊月二十三日小年之后,便拉开了节前准备的序幕,从这—天起,就意味着进入过年的阶段了。过小年的主要活动是辞灶,也叫祭灶。祀灶原是古代五祀之一,时在夏天。相传汉代阴子方腊日见灶神,祭以黄羊。因成巨富。因而把祀灶口改在腊月,唐宋时定在腊月二十四日。到了明代,祀灶日改成“军三民四”或“官三民四”就是说军队和官府二十三日祭灶,平民百姓二十四祭灶。当时荣成地界驻军很多,除两卫两所外,县地大都是卫所的屯田,许是受到驻军的影响,荣成的祭灶日定在腊月二十二。

灶王,又称灶君、灶土老爷,据传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监察善恶的神,就本质而言,是玉皇大帝派到各家各户的奸细、坐探,从年首到岁末.始终守在各家各户,监视这家人的一言一行,到了腊月二十三日便升天向玉皇密报,报告这家人的善恶。而玉皇大帝呢,则偏听偏信,根据灶王的密报,把这一家在新一年中应行的吉凶祸福交给灶王带回。因此,人们既敬畏灶王是“一家之主”、“东厨司命”,又有点瞧他不起,甚至捉弄他,这点在祭灶仪式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祭灶之前,要请一张新“灶马”,荣成俗称“灶马头”,实际上是一种木刻印刷的年历。“灶马”除印有灶王神像外,还印有一年的日历。日历的内容,随历法的不断完善而有所增删。

祭灶前,先用白泥浆把锅灶粉刷一遍,意思是给“灶王老爷”洗洗脸,修修面,免得他埋里埋汰的。吃过晚饭后,在灶前摆好供品——米饭、饺子、酒菜等,但麦芽制成的糖瓜和秫面制成的黏糕是必不可缺的,有的家还放上一碗用地瓜拌好的酒糟。吃了糖瓜嘴甜,见了玉皇大帝净拣好听的话说。至于黏糕和酒糟则是为那些不受贿赂的灶王准备,把嘴给粘住,想说坏话也张不开嘴。吃了酒糟的灶土,醉得东倒西歪,昏昏欲睡,哪有心思告密呢供品摆好后,一家人跪在灶前,焚香叩拜,并将旧“灶马”取下,用“格登棒棒”(即高粱秸)把灶马夹好,在香火中焚化,灶王老爷也就骑马上天了。此时,男主人一边烧一边祈祷:“上天言古庆,下界保平安。”

旧灶王升天,新灶王便鸠占鹊巢,升为“一家之主”,贴在旧灶土的位置卜。荣成灶王的位置,一般贴在正面东锅台上方的墙上,也有贴在东里房西山墙上,少数人家的“灶马”两旁贴副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横批:“一家之主”。更多的人家对灶王采取实用态度,除过小年外,平日并不恭敬,“灶马头”实际只起到日历的作用。

辞灶以后,诸神上天,百无禁忌,长期被各种礼仪、禁忌压抑的人们,突然被解放了,便“肆无忌惮”地准备过年。杀猪宰羊、搬物动土,全不受礼仪和禁忌的束缚,完全自己说了算,大概这也是一种宣泄吧。 腊月二十八日,家家户户蒸供品,荣成俗称蒸供儿。供品的种类很多,包括家堂供儿、天地供儿等等,而且大小不一。最大的,当属家堂供的饽饽,底部直径起码一尺,高六至七寸,顶部三开,插枣,每个少说也在五斤左右,俗称枣饽饽。少数买不起枣的人家,可以蒸光头饽饽,蒸熟后在顶上打个红点儿,俗称点饽饽点儿,以示鲜亮,但大小同枣饽饽一样,数量也都是十个。这样大的饽饽,光用头罗面蒸,连富户人家也蒸不起。过去,农民全年的使费,主要靠卖小麦和花生,所以蒸大饽饽只好偷工减料。发面时,头罗面二罗面同时发。做饽饽时,先把发好的二罗面团成团儿,在外面裹上一层头罗面,顶部厚些,底部薄些,因为摆供品时,都是底部朝下,第四个虽然朝上,但又被第五个底部遮住,没人看得见,不过,饽饽蒸得太好,顶部笑得露出黑面,人们也见怪不怪,家家如此,谁也不笑话谁。天地供儿小,比拳头大点,俗称小枣饽饽,因为个头小,全用头罗面。年糕蒸成板状,俗称板糕,有插枣的,有不插枣的,在糕面上点红饽饽点儿,鲜亮、美观。当供品的,切成大小一致的方状两块,摞在一起,,家堂供儿个头大,蒸时加屉,烧火计时用香。一炷香尽.饽饽蒸熟。

蒸供儿最忙,劳动强度大,特别揉面更累。邻舍间的主妇们乐于互助,谁家面先开,先帮谁家。甚至孩子和老人也排上用场——插枣儿;供儿蒸好后,邻舍间相互看供儿笑得好不好,如果是新媳妇做的供儿,笑得又好,人们不约而同夸她手巧,新媳妇会美得合小拢嘴儿。

供儿蒸好后,先放在盘子上、簸箕里,待凉透了,再拾到柳条笸箩里,上面盖好红包袱,以待过年祭神用。如果凉不透.饽饽之间会粘皮,不美观。 腊月三十包括小尽二十九,荣成习惯地称为大年三十。这一天最忙,主要活动有:

贴对子 荣成俗称贴春联为贴对子,但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贴对子与贴春联略有差异。贴对子是在清晨,做妈妈的把新衣新帽准备好,放在子女枕边,子女醒后,穿戴一新,端着糨糊盆同父亲一起敞开大门,先放鞭炮,轰走晦气和贫穷,后贴对子。“对子”的内容有强烈的时代感。清代多用“一元复始,万象回春”、“向阳门第春常在,富贵人家庆有余”之类,连袁世凯当政时,也“国徽翻五色,民帜定八方”。建国后,“对子”的内容,多为歌颂党的恩情,如“春风绿万里,党恩泽九州”,“风景这边独好,江山如此多娇”。“对子”之所以贴得早,与“年”有直接关系。传说“年”是个凶残的妖怪,每年除夕都要吃人害命。有一天,它刚到一个村庄,准备行凶,忽听“叭”的一声脆响,“年”以为是炸它的,拔腿便跑。其实,那是村里人赛牛鞭的。“年”喘息未定.跑到另一个村门,突然眼前红光一闪,向它打来,吓得它抱头鼠窜,这次是个闺女晒红袄,恰巧抡在“年”的眼前,从此人们知道“年”怕响怕红,就发明了鞭炮和春联,“年”再也不敢进村伤害人了。但荣成贴“对子”,和催债讨债有直接关系。过去,贫苦人家遇有红白喜事或灾病,往往向有钱人家借债。年终岁末,债主清理债务,就派人到各借债人家里讨债,踏进腊月门,讨债逼得更紧,无法还债的借债人便躲,只要躲到大年三十,门上对子一贴,讨债人看见对子扭头便走,借债人可以安稳地过年。正是这个道理,荣成的对子都是一大早便贴好。民国年间章村一位老人更绝,他因还不起债,“过小年”那天贴对子:“刀枪剑戟来要账,针尖削铁不能还”,横批:“来年论计”。然后把门一锁躲债去了,不到过年不回家,债主们无可奈何。

春联不同,可以等吃完早饭再贴,大年三十早饭,崖头以南吃烫面包子,菜很讲究,褶儿细密,非常漂亮,不次于城市里的三鲜蒸饺,取其平安富足之意。崖头北喝面条,谓之钱串,预示来年钱财滚滚而来,必须提前准备穿钱的绳子。

早饭过后,家长们忙着敬神的事务,子女们则在家里贴春联,如迎面墙贴“抬头见喜”,箱柜贴“招财进宝”,米囤贴“五谷丰登”,畜栏贴“六畜兴旺”、“骡马成群”等等。“福”字不仅贴在门纂上,而且到处可贴,并且故意将“福”字倒贴,谓之“福到了”。至于小姑娘们则贴窗花,什么盛虫(小龙)啦,合和二仙啦,年年有余、喜上眉梢啦,尽其所能,花样不断翻新。若家中成年死者不满三周年,不贴红纸对子,如贴应用素纸。贴春联的习俗不仅延续到今天,内容也有所增加。从抗日战争时间起,荣成百姓出于对保家卫国的军人及为国捐躯的烈士家属的尊敬,每逢大年三十都敲锣扑鼓地给烈军属贴春联,挂红灯,挂光荣牌,以示崇敬和慰问。 从前农业生产到了月日便地了场光,进入农闲时期,荣成百姓也从这天起吃两顿饭,晚饭叫“两顿夜饭”,时间在3点半到4点之间。年三十的晚饭,便叫“年夜饭”。荣成年夜饭很讲究,酒菜丰盛。不同的是富庶人家质量好些,贫苦人家质量差些,但必须满盘子满碗,数量以双数为吉利,而且各有名称:四个菜叫“四季发财”,六个菜叫“六六大顺”,八个菜叫“四平八稳”,反正都是吉利词儿。年夜饭有个规矩,—律不招待客人,也不邀请客人,吃饭时邻舍间也不串门,只有—家人坐在热炕头上,吃团圆饭,喝团圆酒。主食是大米干饭,没煮熟之前,舀出部分留待发纸用,然后煮熟自食。凡是年饭,包括早晨的包子、晚上的干米、初一的饺子都要多做,全家人吃饱吃好还有剩余。剩饭一定存放在粮囤里,盖上红色包袱,寓意“年年顿顿有富余”。

吃完年夜饭,主妇们忙着包发纸的饺子,男主人便领着孩子,端着香纸供品盘子,扛着木锨,提着灰篓子,到场院祭场。祭场时,先焚香纸。酹酒叩拜。拜毕,男主人用木锨铲草木灰,在场院上撒上圆圈,圈内十字交义,在十字中心点上放上撮粮食,谓之“打粮囤”。圆圈旁边用灰撒成梯状,谓之粮梯。意思是粮圈太满太高,只有踏着梯子才能够得着。粮囤扑好后,再焚烧纸燃放鞭炮,磕头叩拜。祭场回来,又在各自的门前撒一粮囤,放上五谷,预示来年五谷丰登。走进街门顺手将早已准备的桃木棍横挡在门槛前,叫“挡门棍”,挡住财宝,防止外流,同时又能阻挡厄运进门。放下香纸盘子、木锨、灰篓。男主人便将一种纸制的几何形、长条刻纸品,插在自己的屋檐下,荣成土话叫“吊贯”。挂上“吊贯”,等于宣布过年正式开始。因为挂上“吊贯”后,除寝膳事务外,禁止一切劳务活动,并有诸多禁忌,如不耕不织,不浆不洗(指衣服),不缝不补,不罗(雀)小捕(鱼),不推(磨)小捣(碓),不搂(草)不挑(水)。不锄(草)不扫,不泼(水)不掏(灰),禁说不吉利的话。 也叫请神灵,实际是一种祖先崇拜。吃完年夜饭、祭完场之后,天擦黑儿,男主人领着儿子,端着香纸盘子和供品,提着灯笼,到祖墓请祖先回家过年。首先摆好供品,提上灯笼,按世次高低,绕每座坟转一圈。荣成称奶奶为婆,转时嘴里要虔诚地念叨:“请老爷老婆回家过年,请老爷老婆回家过年……”每座坟都照完,收拾起香纸盘子和供品,提灯前面引路,路上仍要念叨,直到把“老爷老婆”引导到摆供桌那个屋,俗称伺候神主的家,才停止念叨,禀告“老爷老婆”到家了。然后,将灯笼别在供桌左手桌面上,男主人先把神主套揭下,古代叫启椟,再点烛上香,焚纸叩头。这套程序完成后,方能将引路的灯笼熄灭移开。请神之前,家庭成员及供品必须齐全,否则就是人不团圆,财不完整,这也是年夜饭必须全家人一起吃、不招待外人的理由。此后,供桌上的烛火常明,香火缭绕,每日三时烧纸叩拜祖先,香台前的纸灰不能扫掉。同时,神灵请来,后辈必须严守规矩,供桌两旁座位,任何人不得擅坐,免得和祖先争位。不得吵嘴骂阵,以免惊动祖先,或对祖先不敬。不得把自己喝剩的水泼在地上,混淆浇奠。祭神时不得大声呼唤小孩的名字,以免门外的野鬼游魂听到而索命,使小孩不好养。

神主牌位只祀太、高、曾、祖、父五世,太祖以下者入家谱,悬挂祭祀。逝世未满三周年者,不能当神供奉,因此不入家堂,而是单独设供桌供奉,供品可以比家堂简略些。 除夕晚上,发纸、迎则财神、辞岁,都在半夜子时进行,兴许这就是守岁的由来吧。发纸,在天地桌前进行、除夕白天,在庭院正南方位设天地供桌,为走路方便,天地桌一般用六仙桌或饭桌,供品不如神主桌兴盛、齐全,供牌上写着“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君之神位”,祭祀时间在晚饭前。祭祀时焚香酹酒,磕头跪拜,祈求天地老爷保佑。最后,烧道黄表才能起来,说是“送钱粮”。此神也许是玉皇大帝,要不,普通百姓为什么要给它纳“皇粮国税”呢这叫祭天地。

请神回来以后,全家围坐在热炕上,开始守岁。过去年岁,一般都通宵达旦,彻夜不眠。到了半夜子时,各家各户在天地桌上摆好供品:饽饽、水饺、米饭、酒、菜等等。家长带领全家人焚香烧纸,鸣放鞭炮,先叩拜天地神,再按顺序叩拜门神、灶神、家堂,最后祭祖,在进行这些仪式的同时,家庭主妇将一棵白菜拦腰切开,口中念道:“切白菜,(家)发得快!” 切完白菜,接着切开一个方瓜,念道:“切方瓜,打的粮食触(荣成方言念“促”)屋笆!”谓之“借口彩”。发纸的饺子,煮时要烧苞米或谷秸,发时口中念念有词:“烧得壮,庄稼人丁都兴旺。”日广过得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发纸时,语言要谨慎,严禁不吉利之词,对儿童及刚过门的媳妇,家长再三叮咛。发纸后到家堂祭祖,祭祖起来,顺手将预先放在供桌旁边的升拿走。端上香盘子,按“灶马头”所示当年财神所处方位,到村外焚香叩拜。然后顺手摸起一块石头(不一定是石头,凡是手最先触到的硬物,如泥块、柴棒等,摸到什么拿什么),轻轻放进升里,扭头回家,路上严禁说话。回家以后,将升放在供桌下面,升上盖以红布。有些地方在家里专设财神供桌,悬挂财神像,摆下供品,焚香祭祀。这叫“迎财神”。财神要比祖先祭祀的时间长,从迎财神起,到正月十六日大祭一番,才能将升从供桌下拿出来。因为“十五”已过,百事俱兴,财神也就负起责任,保证一家财运亨通。

当男人迎财神的时候,主妇在家里包饺子、煮饺子。过去,辞岁饺子和初一的饺子,要包成元宝形,俗话叫“元宝馉扎”。即将捏好的饺子,两角交替捏在一起。迎完财神后,全家围坐一起,吃辞岁饺子,也叫辞年饭。农业合作化以后,这些习俗逐渐消失,守岁也流入形式,一般是全家人坐在一起,象征性地摆摆样子,既不发纸,也不迎财神,便各自安寝。这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加上电视机的普及,电视节目的新颖、吸引力强,守岁、辞岁饺子重新兴旺起来。看完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已是深夜一二点钟,老年人和孩子们兴许睡了,青年人哪有心思睡觉发纸被鸣鞭炮所代替,从半夜12点,一直放到大年初一早晨,而且鞭炮越来越大,越来越响。

土家族为什么要杀年猪 越详细越好

土家族有杀年猪和吃“刨汤”(吃刨汤又叫吃杀猪饭)的风俗习惯,而且这种习俗沿袭至今。每年从农历十月起到腊月止便是土家族宰杀年猪的季节...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