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是怎么回事?
家谱档案就是记载血、婚亲家族长期发展变化史实的原始记录。从夏朝国王玉牒至魏晋官设谱局,是家谱档案发展的前期,家谱档案趋于成熟、完善,最终达到鼎盛。从魏晋官设谱局至民国百姓家谱,是家谱档案发展的后期,家谱档案趋于普及、深入,但也开始式微。家谱档案演变长达数千年,地域遍布全国各地,种类数量难以统计。但是由于年久自然损耗和天灾、人祸、兵火,这些宝贵的家谱档案大多被毁弃,所剩寥寥无几,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国内只有山西、上海、北京等地档案、科研机构存有数万种家谱档案,国外日本、美国等国存有数千种家谱档案,这些家谱档案已成为研究历史的重要补充和佐证资料。
张姓做为大姓,流传下来的族谱肯定很多,具体数目不详;
不光和排行有关,而且和家族的历史,迁涉等长期发展变化记录。
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家谱散失,如果"必须"遵守的话,肯定不会有那么多的人不按家谱起名了;
如上所述,张氏家谱很多,你乡承何处或许可以帮你查查
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在历史民族大融合中,各个民族中开始出现族谱。族谱也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
追溯最早家谱的产生为口述家谱,资料显示:“瞽蒙主诵诗,并诵世系”之说,家谱最初的功能就是辨析亲疏,凝聚族群,优化生育,即所谓“亲亲以相及”。此后万变不离其“别”与“聚”这两个基本功能,但随时代推移,社会制度不同,其具体内涵和所起作用也不一样。它的发展也是根据历史朝代的政治体制来进行兴衰交替的演变。现在就跟着小编来了解一下家谱的起源吧。
家谱发展及其功能嬗变的脉络,大致可分为周代、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和五代以后几个阶段。
周代
周代的宗法分封制度,经过春秋战国战火的局面影响,特别是秦王扫除六合后,宗族组织由兴到衰,由破坏到重建,到东汉时已由世族和宗族代替。
周代行的是宗法封建制度。“族”本来只是 有血缘关系的群体,并无尊卑主从之别,但进入阶级社会,便有了“宗”,也就是在亲族之中奉一人以为主,主者为尊并享有特权,其死后则由宗子继承。这样,家谱“ 别亲疏、明统系”的功能便渗进了主从尊卑的阶级斗争里,其功能也是宗法封建政治服务的内容。
“辨昭穆者,帝系《世本》之中,皆自有昭穆亲疏,故须辨之云”。由此可见:周代的家谱《世本》之类,是属于以周 天子为首的周室宗族的,它所明的统系,是周宗室的帝王统系;所辨的亲疏,是尊卑贵贱的亲疏。所以,周代的家谱完全是为推行宗法分封,巩固周王朝统治服务的。
两汉时期
两汉时期基本是世族地主占统治地位,“命官以贤,诏爵以功”,君统与宗统开始分离。所以,两汉的家谱功能是为恢复、复建宗族和形成、巩固世族的统治服务。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是士族政治、魏立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选官品人,婚姻嫁媾,士庶分明,尊卑严格,“官之选举,必由簿状;家之婚 姻,必由谱系”,因而维系门阀制度的家谱特别兴盛。
此时的家谱成了政府选举、士族出仕、门第婚姻的根据,同时也成为士族政治服务的工具。正因为家谱对于人 们的社会地位、发展前途、社交层次有如此重大的作用,造假的现象也泛滥起来,这也是利益驱动所致。
五代以后
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大量中原人口南迁,经济中心南移,特别是宋明清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城镇商业繁荣和商帮的出现,推动着社会权力的进一步下放,士族宗族也向平民宗族发展。五代以后家谱由于失去了以前的政治功能,也由官修变为私修,内容也就更加广泛丰富起来,它的功能也由政治功能向社会功能的方向发展。
具体地说,私修家谱通过姓氏原始、迁徙本末、世系渊源的展现,起着追踪溯源、联宗收族,维系和强化宗族的作用。尤其到了明清时期,家谱的作用已经上升到规范族人行为准则的一种约束力,其姓氏文化也得到大力的发展,为现在历史学家研究历史提供了大量的民间史料。
总之,家谱在我国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形成有独特内涵、浸润着民族情愫的谱牒文化,它已经成为历史学家探究真实历史的考证资料,它的文化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它的产生与发展,同社会群体氏族、家族、家庭相联系,它的功能是随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变化而改变,从社会功能至政治功能再回归到社会功能,自有文字家谱以来,总的发展趋势是由贵族到士族再到平民,维系和凝聚的人群也越来越广。它从家族史的角度来阐释、反映、印证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对我们今天弘扬民族文化,热爱祖国,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研究社会学、人口学、民族学、历史学等学科,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编修宗谱和家谱的,女性入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女性是不能入本姓族谱的,而是记入丈夫姓氏家族谱书上,但是仅仅是作为附庸式的记入,只记名,不记姓,信息量极少,且不体现在世系图中。
一族谱文化的发展历史
(1)又称族谱、家乘、祖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在历史民族大融合中,各个民族中开始出现族谱。族谱也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
(2)追溯最早家谱的产生为口述家谱,资料显示:“瞽蒙主诵诗,并诵世系”之说,家谱最初的功能就是辨析亲疏,凝聚族群,优化生育,即所谓“亲亲以相及”。此后万变不离其“别”与“聚”这两个基本功能,但随时代推移,社会制度不同,其具体内涵和所起作用也不一样。
二中华文化的特点
(1)文化的悠久性。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历经沧桑的文明古国。从远古的神话时代,到美好的尧舜让贤,从神奇的大禹治水,到夏、商、周朝的昌盛,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到秦、汉、隋、唐时期的辉煌,从隋唐五代光辉灿烂的文化直到宋元明清封建帝制的终结,进而从民国到近现代多元化社会的扑面而来。
(2)文化的厚重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世界上没有哪一种文化能像中华文化一样绵延五千年而长盛不衰,历史愈久生命力愈旺盛。中华文化的不间断性显示了中华文化基本理念和人文精神的辉煌、伟大、韧性以及蓬勃的生命智慧。
粘:(nian)祖籍河北省武邑县,请问粘姓的由来,粘锁柱。在台湾彰化鹿港附近有个顶粘村及厦粘村,其族谱第一代为金朝之开国大将完颜粘翰,尔後其子孙由河南迁山东,再从山东到福建泉州辗转来台,现在台湾粘姓後代好几万人。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姓氏之多可在世界居冠。宋人《百家姓》所收以汉族为主,少数 民 族的姓氏几未收入。(《百家姓》只是蒙学读本,古代姓氏书籍极多。此文不对。有《姓苑》《姓源》《元和姓纂》《姓源珠玑》《姓氏考略》等收录大量汉,女真,蒙古,鲜卑,突厥姓氏。汉族有许多冷僻姓)其实,我国还有许多少数民族的姓氏,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闽台的粘 姓便是其中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姓。“粘”属于多音字,既读作nián,又读作zhā n,此粘姓读作nián。
粘姓人主要居住在福建和台湾,据统计福建晋江市900余人,石狮市40多人,泉州市500多人 ,南安市1100多人,福州、厦门、三明、漳浦等地100多人,合计2640余人。在台湾粘姓人 主要集居在彰化县的鹿港镇和福兴乡,约有380多户、6000余人。此外,在台中、台北、高 雄、屏东、花莲、台东、南投、嘉义、台南、基隆等地也有粘姓人居住。据说台湾粘姓多达 10000余人。此外,在美国、日本、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以及香港、澳门也有 粘姓人定居。全世界各地的粘姓人,总计大约在15000人左右。台湾的粘姓来自福建,是在 清乾隆年间越海去台湾谋生的。国外的粘姓,一部分来自福建,一部分来自台湾。
粘姓人比较少,然而内聚力很强。在福建和台湾均设有粘氏宗亲会、粘氏宗祠,定期地举行 祭祖活动,并编纂家谱、族谱。粘姓人大多务农、务渔、务商,其中有少数人成为实业家, 在台湾有一部分粘姓人进入政界,充当下级公务员,还有的人从事教育和文化工作。在福建 的粘姓人,在户口上均填为满族(以前由于历史原因曾报为汉族),在台湾的粘姓人则自称是 女真族。
由于多次赴台,我曾与台湾的粘姓人有所接触,又曾到福建实地调察了解粘姓人的情况,因 而 看到了粘姓的家谱和族谱达8种之多。这只是粘姓家谱族谱的一部分,而非全部。有些粘姓 人不肯向外人出示其家谱族谱,寻找工作相当困难,没有粘姓名人的协助是难以进行的。
这些家族谱编修的时间有早有晚,最早的族谱始修于明代后期,其后又不断增修。有的家谱 修纂于清代和民国年间,个别的家谱是近年所修。家谱族谱的篇幅不同,有的长达10余万字 ,有的只有1万多字。这些谱书主要是记载粘姓的世系、居住地、祖茔所在,同时也对某些 人的事迹作了记述。
这些家族谱均记载,福建粘姓的祖先名叫博温察儿,元代时曾知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于 元朝末年浮海南游,到达了福建晋江的浔江浔海居住。这里在元代产海盐,设有浔渼场。因此,粘姓家谱族谱多题有浔江、浔海、浔渼字样。博温察儿的坟墓尚存,在今石狮市永宁镇杨丹村(石狮市原属晋江,1987年从晋江 市析出)。博温察儿是福建、台湾粘氏的共同始祖。
博温察儿的事迹,史书无传。家谱称:“博温察儿,南合公之子也。知河中府,旧谱遭倭乱 散失,政绩事迹莫考,闻之故老,谓公因世乱流寓江南,遂浮海抵泉,居晋江永宁杨丹。” 南合,《元史》卷一 有传,附于粘合重山之后,传称南合“子博温察儿,知河中府”( 中华 校点本3467页)。南合之父为粘合重山,原为金朝贵族,金末为质于蒙古。金亡以后,协助 成 吉思汗略地有功,后为中书左丞相,协助右丞相耶律楚材“建官立法,任贤使能,与夫分郡 邑,定课赋,通漕运,足国用”(校点本3466页),死于太宗窝阔台在位期间,赠太尉,封魏 国公,谥忠武。
粘合氏即粘割氏,又作粘葛氏、粘哥氏。在《金史》中,有粘哥荆山、粘葛奴申、粘割韩奴 、粘割贞、粘割斡特剌等十余人,说明粘割氏是女真人中的重要姓氏。女真人的姓氏有白号 之姓与黑号之姓的区别,据《金史·百官志》,粘割氏属于黑号之姓。清人何桂撰《金史姓 氏考》,遗漏了此姓。陈述先生撰《金史拾补五种》,于《金史氏族表》内指出:“《辽史 》 三六属国军有粘八葛,又卷七0属国表寿昌三年二月,粘八葛酋长 请复旧地。此粘割氏,或即其后裔也。”若此,则粘割氏是女真人中出现比较早的一个姓氏 。
粘氏族谱之修纂,始于明代。有粘灿者,字懋昭,又字中美,号涤楼,生于成化八年(1472) ,卒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官南京山西道监察御史,晚年辞官后修纂粘氏族谱。“方成而 未传布,洪潦泛溢,书斋遭陷,谱稿亦被溺,因有一二遗失。”明隆庆二年(1568),粘锺德 将遗失的部分补全。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粘锺星、粘洪楠叔侄 又加以补修。其后,粘本盛、粘士麟于清初又加以增广。粘本盛于顺治八年(1651),“宦游 北直,访得武邑、邢台、临汾、洪洞诸派宗支”。康熙四年(1665),命其子士麟“辑修武邑 世系,合一册”。上述族谱皆已佚失(包括武邑粘氏在内),据后来粘琼林在《浔海粘氏家谱 》所言:“晋江之博温察儿,武邑之春童,邢台之木达木可,三派以三公为分居启祖可也。 ”
武邑、邢台在河北省,临汾、洪洞在山西省,这是北方粘氏所居住的地方,可称北方粘氏; 福建、台湾之粘氏,可称南方粘氏。北方粘氏不限于冀、晋二省,在山东省也有粘氏族人。 据定居哈尔滨的粘领弟(女)告诉我,她原籍是山东省莱阳县高格庄公社东大策村。山东省的 粘氏,是由河北迁移而来,还是独立的一个族支由于缺乏研究,尚不明瞭。不过它说明粘氏在北方的分布范围也很大,不次于南方粘氏。
粘氏属于金代女真人粘割氏的后裔,看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了。不过粘氏家族谱中,都一致 的把远祖追溯到金代宗室贵族粘罕(完颜宗翰),把粘罕列为粘氏的一世祖。这个问题比较复 杂,粘割氏属于黑号之姓,完颜氏属于白号之姓,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姓氏。或许粘姓人把“ 粘割氏”误作“粘氏”了,亦未可知。在没有进行深入研究以前,只可作为存疑,待深入 研究以后,才能有准确的说法。
尽管如此,粘姓15000人的存在,却向我们透露一个重要信息:女真人的后裔至今仍然存在 。金朝的皇族完颜氏,在北京有许多后裔,现在均改为王氏。清代的麟庆(著有《鸿雪因缘 图记》)和崇实、崇厚,都是皇族完颜氏,属于金世宗旁支之后,有确凿的证据(详拙著《皇 裔沉浮》,学苑出版社2002年)。非皇族的完颜氏,在安徽、甘肃、河南也存在,采取聚居 方式以自卫。粘氏的存在,使我们对女真人后裔又增加了新的信息,这是耐人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的诱惑中国文物流失的数量非常惊人。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已有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同胞对这一现象追踪关注,并使一些流失的文物回归祖国。
文物流失逾千万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致使大批中国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在此期间,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达100余万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则是另一个数字:在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4万件,而民间藏中国文物是馆藏数量的10倍之多。
这两个统计都反映了一个接近的数据:在海外的中国文物超过1000万件。当然,这不全是流失文物。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副总干事牛宪锋认为:“准确地讲,应称为海外藏中国文物。流失文物应该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因战争被劫掠的文物,以及因为盗掘、盗凿、不正当贸易等非法的和不道德的方式流散国外的文物。具体数量难以统计。”
涵盖书法、绘画、青铜器、陶瓷、甲骨、典籍等所有种类
据了解,这1000多万件海外藏文物几乎涵盖所有文物种类,包括书 法、绘画、青铜器、陶瓷、雕塑、甲骨、典籍等各类珍品,主要分布在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家。仅在大英博物馆就馆藏中国文物2.3万多件,其中不乏国宝级的珍品和绝品,青铜器中就有商双羊尊、西周康侯簋、邢侯簋等稀世珍品。
——绘画,美国收藏最多,仅华盛顿弗利尔博物馆就有1200余幅,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中国绘画近500幅。而以大英博物馆所藏中国绘画最精,其中,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最引人注目。
——瓷器,以收藏亚洲艺术品著称的法国集美博物馆收藏最佳。馆里的瓷器从中国最早的原始瓷器一直到明清的青花、五彩瓷,各个朝代各大名窑的名品应有尽有,且多为精品。
——地方志和古籍,美国最多。美国国会图书馆就有4000多种地方志。全美有古籍善本3000多种、家谱2000多种。
——甲骨片,日本收藏最多。在流失海外的近3万片甲骨片中,日本有近13000片。
——敦煌宝藏,而今敦煌遗书在我国国内仅存2万件,仅占三成,七成流失国外。其中,藏于大英图书馆东方写本部有13700件;藏于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有6000件,其中敦煌书画的三种唐拓本是稀世珍宝。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亚洲民族研究所12000件,藏于英国印度事务部图书馆近2000件。此外,日本、美国、瑞典、奥地利、韩国也均有敦煌文物收藏。
文物追回主要靠回购、讨还、捐赠三种形式
中国自2003年7月开始启动国宝工程,宗旨是抢救流失文物、保护文化遗产。据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主任张永年介绍,就目前而言,面对非正常手段流失的文物,回流主要有三种形式:回购、讨还和捐赠。
回购是目前比较常用的市场手段。圆明园猪首铜像的捐款回购便是一成功案例。猪首铜像是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时流失海外的。2003年春天,文物专家从一位美国私人收藏家处寻访到铜像,经过艰苦的谈判,收藏人最终同意转让给中方。澳门富商何鸿燊先生得知此消息后,2003年9月,他向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捐款人民币近700万元购回圆明园猪首铜像。
回购也有很多困难。虽然文物在市场的自由流通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机会更多,但由于文物的天价和回购的资金不成比例,往往使回购半途夭折。另外,专项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靠社会募捐和企业捐款,而企业往往希望把通过其捐助回归的文物藏于其企业内,这又成为一个新的矛盾。
讨还是目前最难以成行的文物回流方式。因为一旦要求他国归还所藏中国文物,可能就会牵涉到很多遗留的历史问题和历史事实。牛宪锋说,讨还的对象应主要针对战争中被抢掠的文物,尤其是壁画、佛造像这类不可移动文物。比如,《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就是讨还的目标。该作品由乾隆年间的两位宫廷画师依据圆明园最美的40处实景绘制而成,是现存唯一能够全面反映圆明园原貌的诗歌绘画作品,在圆明园大劫中,被法国的杜潘上校抢走,后来在法国巴黎的国家图书馆保存至今。
以捐赠的方式回流的文物也不乏先例,但捐赠首先需要的是文物持有者在思想上达到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境界,毕竟任何一件文物都价格不菲。在现阶段,真正有此善举的有识之士依然为数鲜少,但也不是没有。颐和园万寿山佛香阁西侧铜亭宝云阁流失的10扇铜窗,就是美国国际集团友邦保险公司创办人斯达先生的基金会于1993年从法国收藏家手中购得,并无偿送还中国的,可谓功德无量的义举。
我是云姑娘,喜欢我请关注我
电视剧经常出现认祖归宗,他到底有多重要呢?对于家谱你又有多少了解呢
家谱文化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炎黄同心,华夏一脉;血浓于水,叶落归根。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更是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
家谱文化的意义
中国的家谱一般都有家规族训,对于规范人生和教育子弟有着积极的意义。古代颜氏家训、柳氏家训、朱伯庐治家格言等都是德育很好的教材。司马迁、班固、陈寿等史学家在其史学著作《史记》、《汉书》、《三国志》中分别使用谱牒内容,使得史书更加准确与完备。
“家谱,亦称族谱、宗谱、家乘、通谱、统谱、世谱、支谱、房谱等等,名称各异,其内涵是同一的,只是外延有所区别而已,现在一般统称家谱或族谱。家谱是系统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或兼及其他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而姓氏是“某一同宗共祖血缘集团”的标识符号,家谱、族谱就是记录某一姓氏家族成员间的血缘关系的图册。谱牒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的特有现象。为了保护族谱文化承传,专家学者正在呼吁“中华家谱”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此,每个中华民族的子孙,了解一些家谱知识都是必要的。
家谱文化的源流
作为宗族的神圣符号,家谱一直深藏民间、秘不示人。中国姓氏文化研究委员会秘书长于丽黎介绍说:“家谱是中国5000年文明的见证。在过去它是一种家族制度规范,能够规范人伦,是对社会法律和制度的一种重要补充。对于当代来说,家谱可以作为传统文化展示,可以重温先祖的优秀文化。家谱还有一个意义就是具有文学、社会、史料价值。正史的记录毕竟是有限的,范围也太广,而家谱可以作为历史研究的有利补充,更加生动。如果我们现在珍视和珍藏好家谱,那么也是将来子孙了解我们的一个范本。”
关于中国家谱的起源问题,历来就有几种说法:一说起源于周代,一说起源于战国秦汉时期,一说起源于宋代,更有一说起源于周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家谱甚至更以前的口头家谱和结绳家谱。我们认为,根据历代文献记载和本世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考证,中国家谱起源于商、周时期比较可信。尊重家谱是尊敬祖先的表现,中国人有很朴素的祖先信仰,不仅我国,而且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比较大的国家,也都存在浓厚的祖先信仰。韩国保存了很多完好的家谱,他们的总统卢武铉、卢太愚都曾经到我国山东来认祖寻根。
中国一直都说认祖归宗,外国人都来认祖寻亲的,我们不该认祖寻亲吗?
家谱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1)家谱学基本理论,包括发掘、整理、利用家谱的一般方法、原则等;(2)谱主家族演变史,包括谱主中重要历史人物的经历,姓氏、宗族的演变维系等;(3)家谱资料的专题利用,包括利用家谱资料研究历代人物(帝王家族人物、军界人物、政界人物、商界人物、医界人物、技艺界人物等)的传记、各种职业的演变发展,以及利用家谱进行地方史、民族史、文化史、民族学、地方语言、地方习俗等多个学科的研究。 中国家谱学始于汉朝,到隋、唐发展最盛。家谱修订与研究一直持续到建国前。建国后,家谱学一度未得到充分重视,特别是在“文革”时,家谱损失严重,近年来,学术界开始日益重视家谱研究,有关部门曾对全国家谱进行普查。
1984年,国家档案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南开大学历史系联合发起编家谱总目。一些大学图书馆已有馆藏目录,如《河北大学图书馆家谱书目》,收173姓,835种;《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家谱目录》,收130余姓,400种;《吉林大学图书馆家谱目录》收藏近1000种;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170余种;天一阁收藏403种;此外,上海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均有可观的收藏。据学者估计,我国现存家谱至少在6000种以上。
1988年7月,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发起和组织了首届中国家谱学研讨会。港台学者也十分重视家谱研究,香港大学图书馆收藏族谱201种;台北文献馆收集家谱2154种。
台湾还编有《国学文献馆现存中国族谱资料目录》,台北王世庆等人编有《台湾公、私藏族谱目录初稿》。香港学者罗香林、林天蔚、萧国钧、黎树添等很注意利用家谱研究的成果研究香港的历史。罗香林的《中国族谱研究》,被认为是港台谱学的基石。台湾在五六十年代也出现了一批谱牒学著作,并成立了“谱学研究所”等学术机构。
国外学者尤其是美国学者也很重视家谱研究。美国犹他家谱学会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家谱学组织,其图书馆收藏着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家谱的缩微胶卷,总量达100万卷,相当于每册300页的400多万卷印刷书籍,其中中国家谱便有3000种。编有《美国家谱学会中国族谱目录》,著录1974年以前所汇集的中国家谱3109种,1983年由台湾成文出版社出版。日本宗谱学专家多贺秋五郎对我国的宗谱经过长期研究之后,写成了一部专著《宗谱的研究》(日本东洋文库出版)。 目前,在国内外都尚没有系统、完整阐述家谱学的著作。
家谱是怎么回事?
本文2023-10-13 07:33:0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42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