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家族篡位时有多阴狠,为什么最后全族被灭?
司马家族在历史上的名声很糟糕和司马家族的后人不是当君王的料子。司马懿当时是曹操的部下,是个极富野心的人,他本来的实力很高,野心勃勃想要篡位,屈尊在曹操麾下当将军。曹操生性多疑,为人处事很谨慎,他虽然重用司马懿,但不是很相信他,这就是有关司马懿的小简介。下面,我们看一下司马家族为什么会被灭。
一、心狠手辣,名声不好我们有一句老话,叫,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这就是用来形容心怀不轨的人。司马家族在历史上名声不好。从平陵山之变后,司马家族基本就掌握了魏国的军事大权,为子孙篡权奠定基础。司马懿是野心勃勃却极其隐忍的人,曹操看得出来司马懿的心思,临死之前跟曹丕说要小心司马懿。曹丕稍微削弱了司马懿的权力,但是性命不长,天不佑曹氏。再后来,曹爽当君王,他没什么军事经验,与朝中大臣不和,特别是年纪大的臣子。司马懿趁此机会,游说各个大臣,说他自己想要领兵,平定中原,不想要性命,是绝对忠于魏国。司马懿出尔反尔,将曹爽在的军营围起来,攻打,曹爽死的不明不白。立了一个傀儡皇帝,司马昭干脆将他杀害。司马家族在历史上名声不好,直接导致后来的失败。
二、八王之乱司马家族建立自己的政权,叫做晋朝。建立国家不久后,由于背信弃义,出尔反尔的行为,也让他们尝到了苦果。这就是八王之乱。八王之乱让晋朝数十万民众丧失了生命,百姓民不聊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且,这场战役最恐怖的还是让少数民族介入中原地区,少数民族的武装力量进入中原肆虐,西晋最后被少数民族灭亡。西晋灭亡之后,建立东晋,东晋属于门阀士族政权,纷争不断,刘裕挺身而出,结束了这个朝代,手刃了所以姓司马的人,司马家族从此落下帷幕。
司马家族背信弃义,不守信用,骗取他人信任后杀人灭口,臣子以下犯上,是不忠不义的家族,不值得人们尊重。司马懿的后代甚至都不敢提起他们的家族历史,实在令人羞耻。这直接导致了有人要灭掉司马家族的后果。
1、司马家族传承了16代帝王。晋朝(266到420)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2、266年司马炎篡魏,建立政权,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司马炎即晋武帝。
3、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
4、313年,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西晋被匈奴人灭亡。
5、317年,西晋皇室南渡江南,司马睿在建邺(今江苏南京)延续晋朝,史称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中原汉地。
6、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东晋以少胜多,得到暂时巩固。
7、两晋时期北方南迁的汉人将大量生产力与先进技术带入江南,进一步开发了江南地区。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平生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死后谥号舞阳宣文侯,次子司马昭被封晋王后,追封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懿为晋宣帝。
家族背景
司马懿其先出自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历唐、虞、夏、商,世序其职。周朝,以夏官为司马。其后程柏休父,周宣王时,以世官克平徐方,锡以官族,因而为氏。楚汉间,司马昂为赵将,与诸侯伐秦。秦亡,立为殷王,都河内。汉以其地为郡,子孙遂以为家。自昂八世,至东汉安帝时,生征西将军钧,字叔平。司马钧生豫章太守量,字公度。量生颍川太守司马隽,字元异。俊生京兆尹司马防,字建公。司马防就是司马懿的父亲(《晋书·宣帝纪》)。晋武帝司马炎在他的一个诏书称:“本诸生家,传礼来久”(《晋书·礼志》)。 司马懿为司马防次子,史书称他“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司马懿生在乱世中,“常慨然有忧天下心”(《晋书·宣帝纪》)。
东汉洛阳令、京兆尹司马防的儿子。 东汉大臣司马儁的孙子,汉征西将军司马钧的第五代孙。
司马懿的家族成员关系:
司马钧,字叔平,汉征西将军。秦末殷王司马卬八世孙,晋宣帝司马懿的高祖父。
司马量,东汉豫章太守。司马防的祖父,司马懿的曾祖父,秦末殷王司马卬九世孙。
司马儁,字元异,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东汉大臣。 司马懿的爷爷。
司马防,司马防(149年―219年),字建公,东汉洛阳令、京兆尹。 司马懿的父亲。
司马防8子,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司马馗、司马恂、司马进、司马通、司马敏,号称"八达"。
扩展资料: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 [1] ),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谋略家,魏国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因曹操出身“赘阉遗丑”,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因司马懿曾支持曹操称帝,所以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
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得胜利。
-司马钧
依据《晋书》无限夸张说法,司马家族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传说时代黄帝王朝的帝高阳的儿子重黎,当时做的是掌管火的官职,历经尧、舜、夏、商几个朝代。
周朝时,改为司马这个官职称呼,主要负责军事。当时出了个牛人,程伯休父,因征伐徐国有功,就以司马为姓。
秦朝末年,司马家族的司马卬因为跟着项羽灭秦,被封为殷王,定都在河内,后来汉王朝将河内被改为了郡,司马家族的子孙就在此繁衍。
东汉安帝时期,司马家族最为有名的人物是征西将军司马钧,在汉王朝与羌族的战争中因屡战屡败而成名。司马钧的儿子司马量,没有走老爹的路,由武入文,做了豫章太守。到了司马量的儿子司马俊那会儿,因为颍川太守的缘故,司马家族已经具有极大的势力。司马俊的儿子司马防做官做到了京兆尹,他在任上经历的是董卓入京的混乱时期,最终以年老为名退休。
司马防做的对司马家族较有影响的事件是,他在任尚书右丞时举荐了曹操出任了洛阳北部尉,司马家族从此也就与曹氏集团结了缘。而这位司马防就是司马懿的老爹。
从司马家族的历程来看,司马家族可以说是“士族”,但与那些世代相传的“世家大族”相比,司马家族只能算是“地方豪族”,拿一个并不是很恰当的比喻来说,那就是“贵族”与“暴发户”的区别,以声望来说,当时的汝南袁氏、弘农杨氏、颍川陈氏都要比司马家族有份量的多,但也不可否认的,经由司马均、司马量、司马俊以及司马防几代人的努力,司马家族在当地的势力已经不容小视。
司马防总共有八个儿子,因为字中都有一个“达”字,所以被称作为“司马八达。”司马懿在其中排名第二。
长子司马朗,字伯达,从小就有着“神童”之称,官至兖州刺史,人格上可以说是少有缺点。
董卓之乱时,司马朗带领家属逃离京城,迁居到黎阳。后来曹操任司空时,司马朗被辟为司空属官,从此成了曹氏集团中一员。之后,司马朗在各地任职,后来征讨吴国时,军中暴发瘟疫,司马朗亲自前往探察,发放医药,因而染病去世。
三子司马孚,字叔达,司马家族最长寿的人,宋王朝知名大臣司马光的祖先,谥号为“献王”。
司马孚先前也是在曹操手下打过,做过文学掾,因为活得长,他经历了曹魏的五任皇帝,还做到了太傅的位置。司马懿由他的协助,最终诛灭了曹爽一党,司马氏集团中司马孚占有着很重要的位置,西晋代魏后,司马孚进拜为太宰,被封为安平王。
四子司马馗,字季达,也曾经是曹魏系统里的成员,官至太常寺卿。
五子司马恂,字显达,司马氏兄弟大多为曹魏集团效力,司马恂也不例外,他直做到了曹魏集团的鸿胪丞。
六子司马进,字惠达,他的事迹较少,史书记载司马进曾经出任过魏中郎,被封为城阳亭侯。
七子司马通(字雅达)与八子司马敏(字幼达),两个人更是“默默无闻”,一个被封了魏安城亭侯,另一个封了魏安平亭侯。
总体上来说,司马八子除了司马懿外,对曹魏还算忠诚,像司马孚这样受了晋册封的,也是并不以此为傲的。
共154年。
晋朝分西晋和东晋。
西晋:公元266年,司马懿孙司马炎废魏称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司马炎 即晋武帝。到316年,匈奴贵族攻破长安,俘虏晋愍递,西晋灭亡。
东晋:公元317年,西晋皇室司马睿,以建康为都城,建立晋朝,史称东晋。420年,掌握实权的大将刘裕,废晋帝自立,东晋灭亡
司马光的家庭背景如下:
远祖:西晋皇族安平献王司马孚。到北魏时传至司马阳,曾为征东大将军。隋唐五代以后家族政治地位日渐下降。
祖父:司马炫考中进士,官至耀州富平县令。虽然官职不大,但政绩显著,而且以气节著于乡里。
父亲:司马池,曾为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属翰林学士院),官居四品,为人清直仁厚,号称一代名臣。司马家族累世聚居,和睦相处,祖辈诗礼传家,家考严正。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出生于光州光山(今河南信阳光山县)。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
人物生平:
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十月十八日,司马光出生于光州光山(今河南光山县),此时其父司马池任光山县令,所以给他起名光;六岁时,司马池就教司马光读书,七岁时,不仅能背诵《左氏春秋》,还能讲明白书的要意;并且做出了“砸缸救友”这一件震动京洛的事。
天圣九年(1031年),司马光随父亲司马池从东京出发,一路经洛阳、潼关、宝鸡,过秦岭,前往四川广元,出任利州转运使,在栈道上遇着巨蟒,他沉着冷静地手持利剑,扎进巨蟒的尾巴上,使巨蟒疼痛得一震,滚下了深不可测的栈道下边。
司马家族篡位时有多阴狠,为什么最后全族被灭?
本文2023-10-13 07:10:3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42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