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氏家谱 我是戴氏家族的一员 希望追溯根源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1收藏

戴氏家谱 我是戴氏家族的一员 希望追溯根源,第1张

戴姓来源有三:

1、 出自子姓,为商汤的后裔,以谥好为氏。据《元和姓纂》及《古

今姓氏书辩证》所载,周初,周公旦在平定“管蔡之乱”后,封商朝

末代君主帝纣之庶兄子启(子姓)于商的旧都(今河南商丘南),建

立宋国。宋国第11位君主(前799年-前766年),史佚其名,死后被

谥为戴公。戴公传子宋武公司空(前765年-前748年)其子孙遂以谥

号“戴”为氏,是为河南戴氏。

2、 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及《左传》所载,春

秋时有戴国,为姬姓诸侯国,在今河南民权县东,一说在河南兰考县

。隐公十年(前713年)亡于郑国,一说亡于宋国。其族人遂以国名

“戴”为氏。

3、 据《鼠璞》所载,殷氏有改为戴姓的。武王灭商后,有不少殷遗

族以国为氏,称殷氏,其后就有改姓戴的。这一支戴氏也是出自河南

崇,拥护;古国名;姓。

目录

汉字信息

详细释义

相关词语

姓氏

历史名人

展开

编辑本段汉字信息

读音

dài

部首笔画

部首:戈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7

五笔86:FALW

五笔98:FALW

仓颉:JIWTC

笔顺编号:12125121122134534

四角号码:4385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234[1]

备注:“戴”的笔画数存在一个问题,在现代《新华字典》里是十七画,按照《康熙字典》则是十八画。

其实这是一个简体和繁体的问题,简体是十七画,繁体是十八画。

繁体的写法有些不同,“土”和“戈”是独立的,而不是简体中的“土”和“戈”共用了一画,故简体少了一画。

姓的笔画要按照繁体字的笔画计算,因为姓名学是在繁体字的基础上研究出来的成果。

所以“戴”在姓名里按笔画排序多以十八画计算。

字形结构

[楷体:戴]

楷体:戴

[2]

[ 首尾分解查字]: 异(zaiy) 

[ 汉字部件构造]:土田 八戈

[ 笔顺编号]:12125121122134534

[ 笔顺读写]:横竖横竖折横竖横横竖竖横撇捺折撇捺

编辑本段详细释义

解释

[解释1]:增益。

《说文》:“分物得增益曰戴。”

[解释2]: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

如:戴帽子;戴头巾;戴假发;戴盆;披星戴月;戴圆履方;不共戴天;天戴其苍,地履其黄(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解释3]:插上、架上或套上。

如:戴花;戴眼镜;戴金戒指;戴手套。

[解释4]:尊奉,推崇,拥护。

如:戴仰;爱戴;拥戴;感恩戴德;庶民不忍,欣戴武王(《国语·周语上》)。

[解释5]:古国名。

姬姓。

春秋时灭于郑。

故址在今河南省民权县东。

《春秋》隐公十年(公元前713年):“宋人、蔡人、卫人伐戴。

郑伯伐取之。”

[解释6]:姓。

英语对照:Day / Tae。

字形字义关系

[篆体:戴]

篆体:戴

形声。

字从“土戈”(zāi),从“田共”,“土戈”亦声。

“土戈”指像军队方阵一般整齐划一的田地。

“田共”本义指“两家或多家共有的田亩”、“共田”。

“土戈”与“田共”联合起来表示“处在军阵般整齐划一的公私田亩包围之中的共田”。

本义:产生额外收益的田亩。

引申义:三种性质的田亩所生产的谷物的运输方式:肩挑的是公粮;手捧的是私粮;头顶的是几户人家平分的额外粮食。

再引申义:用头顶物(走路)。

加于头顶。

说明:古代存在三种性质的田亩:私田,相当于今日的自留地、口粮田;公田,古代井田制中的 所有的田地,由农民无偿耕种,所产粮食归 粮仓收储;共田,既非私田也非公田,而是属于两户或多户人家,由这些家庭合力开垦和耕种,所得收益在这些人家之间平分。

这种田亩中所得的增益,就是《说文》所说的“分物得增益曰戴”中提到的“增益”。

康熙字典解释

卯集中戈字部 戴;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414第25

〔古文〕■唐韵都代切集韵韵会正韵丁代切,■■去声。

说文分物得增益曰戴。

一曰首戴也。

广韵荷戴也。

书·大禹谟众非元后何戴。

孟子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又尔雅·释地途出其前戴丘。

疏道过丘南,若为道负戴。

又値也。

礼·丧大记君纁戴六。

注戴之言値也。

尔雅·释地戴日为丹穴。

注値也。

疏値日之下,其处名丹穴。

又諡法典礼无愆曰戴。

左传·隐三年其娣戴妫生桓公。

注戴谓諡。

又姓。

出济北,本宋戴穆公後。

又或作载。

礼·月令载靑旂。

诗·周颂载弁俅俅。

音义如字。

又与戴同。

又韵会作代切,音再。

地名。

春秋·隐十年宋人,蔡人,衞人伐戴。

注戴国,今陈留外黄县东南有戴城。

释文戴音再。

[3]

编辑本段相关词语

戴白头生白发。

形容人老。

《汉书·严助传》:“戴白之老,不见兵革 。”

戴德①感戴恩德;②人名,西汉今文礼学“大戴学”的开创者。

戴笠①戴斗笠;②指贫贱的故人;③人名,民国时期中国 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为特务机关)副局长。

戴孝 同“带孝”。

民间丧葬礼俗。

戴星犹言披星戴月。

戴帽子 强加给人罪名 。

戴大帽子比喻给人加上夸大了的罪名。

戴高帽子①比喻对人说恭维话;②给人戴专门制作的实体高帽子,上面或书写对此人的贬称及其姓名以示众。

戴盆望天 头上顶着盆子而想看天。

一比喻事难两全。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

二比喻方法错误,无法达到目的。

汉·焦赣《易林·小过之蛊》:“戴盆望天,不见星辰。”

戴头识脸 体面;有面子 。

《水浒传》第十六回:“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啰唣!”

戴月披星 亦作“披星戴月”。

起早落黑,辛勤地在外面奔波或在野外劳动。

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官人每不在家里快活,也这般戴月披星生受。” 

戴天履地 头顶着天,脚踏着地。

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

语出《左传·僖公十五年》:“晋大夫三拜稽首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

群臣敢在下风。

’”

戴圆履方 圆指天,方指地。

犹戴天履地。

指生活在人世间。

《淮南子·本经训》:“戴圆履方,抱表怀绳,内能治身,外能得人。”

不共戴天 不共存于人世间。

比喻仇恨极深。

语出《礼记·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感恩戴德 感激别人的恩德。

《再生缘》第八十回:“我也终生感恩戴德,惟愿刘**修成正果,位列仙籍。”

戴罪立功 亦作带罪立功。

身负罪责争取立功以减免惩处。

《明史·史可法传》:“以平贼逾期,戴罪立功。”

编辑本段姓氏

姓氏源流

1、出自子姓,为商汤的后裔,以谥号为氏。

据《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辩证》所载,周初,周公旦在平定“管蔡之乱”后,封商朝末代君主帝纣之庶兄子启(子姓)于商的旧都(今河南省商丘南),建立宋国。

宋国第11位君主(公元前799年-公元前766年),史佚其名,死后被谥为戴公。

戴公传子宋武公司空(公元前765年-公元前748年)其子孙遂以谥号“戴”为氏,是为河南戴氏。

《左传》宋有戴恶,戴溢之问政孟子。

2、出自姬姓,以国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及《左传》所载,春秋时有戴国,为姬姓诸侯国,在今河南民权县东,一说在河南兰考县。

隐公十年(公元前713年)亡于郑国,一说亡于宋国。

其族人遂以国名“戴”为氏。

3、出自姬姓。

卫有戴公,卫康叔10世孙,姬姓。

曹有戴伯,姬姓。

鲁桓公生僖叔牙,牙生戴伯兹,姬姓。

宣公十五年,有召戴公,周卿士,姬姓。

4、殷氏改戴姓而来。

据《鼠璞》所载,殷氏有改为戴姓的。

武王灭商后,有不少殷遗族以国为氏(因商首都在殷,又叫殷国),称殷氏,其后就有改姓戴的。

这一支戴氏也是出自河南。

5、其他民族改姓而来。

如满洲达尔充阿氏、戴佳氏,鄂温克族涂克冬氏改戴姓,另蒙、回、瑶、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

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戴氏主要在其发祥地豫东一带发展繁衍。

到了汉代,戴氏开始有迁居豫南、江浙、山东等地的。

三国至南北朝时,戴氏又有迁居安徽、湖北者。

如西汉时的戴遵为慎阳(今河南正阳县北)人,戴崇为沛(今江苏沛县)人。

又如东汉时的戴就为上虞(今属浙江)人,戴宏、戴封均为刚(今山东宁阳县北)人。

唐初,戴氏开始入闽。

据《元和姓纂》所列当时戴氏聚居点有济北(今山东长清县西南)、谯国(今安徽亳州)、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魏郡斥丘(今河北成安)、河东桑泉(今山西临晋)等。

清代初年时,广东焦岭县一支戴氏后裔迁往台湾屏东,其后分布于高雄、桃园、新竹等地。

清代以后,还有福建戴氏陆续迁往台湾,此后,又有戴氏族人迁往海外。

祁县人杰地灵,历代名人辈出。春秋晋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至今仍被奉为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的楷模。王允、温峤、温大雅、王珪、王维、温庭筠,王溥、罗贯中、戴廷栻、渠本翘等历史人物,在全国都有较大影响,对人类社会进步,对物质精神文明的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共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武克鲁英勇善战功勋卓著,令日军闻风丧胆。明清两代,考取文、武举人就有二百八十人,文、武进士十六人,唐、汉状元各一人,在春秋时期,祁人狐偃犯曾是辅佐晋文公重耳成就霸业的心腹重臣;有以‘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流芳百世的祁奚大夫;在汉代,有足智多谋、巧使‘连环计’的司徒王允;有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忠烈侍衔史温序;两晋、南北朝时期有文韬武略、出将入相的政治家、军事家温峤、王玄漠、王僧辩;有开国元勋温彦弘、温彦博、温彦将三兄弟;还有激浊扬请、嫉悪好善的著名谏臣王珪;有初唐诗坛泰斗王绩、王勃,中唐田园诗人王维,晚唐花间派词人温庭筠;五代乱世,还出了名宰相、史学家王缚;元末明初闻名中外的大文学《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乃祁县河湾村人氏,够人杰地灵吧。(有的可能有争议) 祁奚 字黄羊,大约生存于晋灵公至平公时代(公元前620-公元前532年)。春秋时晋国大夫,任中军尉。公元前570年,请求告老,推荐了他的仇人解狐接替他的职务。不料,未及任命,解狐便猝然去世。祁奚又推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当时人称“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后世也把他奉为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的楷模。阎名村北有祁奚父子墓。 王允 东汉末大臣(137-192),字子师。初为郡吏,灵帝时任豫州刺史。献帝即位,任为司徒,后与吕布密谋诛杀董卓,不久,为董卓部将李榷、郭汜所杀。故里修善村有王允衣冠冢,供后人凭吊。戏剧《凤仪亭》即由他的故事敷演而成。 温峤 东晋大臣(288-329),初在并州为刘琨谋主,抵抗刘聪、石敦等异族侵略。明帝即位后,任中书令,很受朝士推崇。王敦专制朝政,他与庾亮平定苏竣、祖约之乱。不久病故于武昌。会善村旧有“温峤故里”、“温峤绝裾处”两座石牌坊。元代大戏剧家关汉卿根据温峤轶事,写成杂剧《玉镜台》。 温大雅 唐初大臣(?-627),字彦宏。公元617年,帮助李渊自太原起兵反隋,任命为大将府记室参军,专掌文书,李渊即位后,大雅关黄门侍郎。李世民诛建成、元吉。大雅曾贡献密策。世民即位,大雅官至礼部尚书。著《大唐创业起居注》三卷,述李渊起兵反隋至即位之事颇详。 王维 唐代诗人、画家(701-761,一作698-759),字摩诘。开元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陷长安时,曾受伪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尚书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今陕西省蓝田县)。他早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主要为山水诗。体物精细,状写传神,具有独特风格。兼精通音乐、善绘画。北宋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绘画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著作收入《王右丞集》。 温庭筠 唐代诗人、词人(约812-866)。本名歧。字飞卿。文思敏捷,精于韵律,参科举考试限押官韵,他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仕途不得志,只作过国子助教一类小官,其诗词藻华丽,仅少树作品对时是政有所反应。词多写闺情,风格浓艳。现存词60多首,为唐诗人数量最多者中。其词大部分收入《花间集》。 王溥 五代后周和北宋大臣(922-982),字齐物。后汉乾佑进士,后周太祖时官中书郎,平章事。世宗时为参知枢密院事。恭帝时,加右仆射。北宋初,任宰相,进位司空。一生好学,有藏书万余卷,著《唐会要》100卷,《五代会要》30卷,开史学“会要”体例之始。 戴廷栻 明末清初杰出的民族主义者、学者和藏书家(1618-1691)。明亡,建立丹枫阁,交结顾炎武、傅山等,以反清复明为政治目的。“一时名满天下”,一生著述很多,现仅有《半可集》传世。 渠本翘 光绪十八年进士(1862-1919),1903年任外交部驻日本横滨领事。1904年任山西大学监督。1905年创立祁县中学,1906年,清政府将山西省阳泉等地煤矿开采权出卖给英商,全省各界群起保矿,共推渠本翘为山西保晋公司经理。1907年斗争胜利,赎回矿权并创建了山西省的煤炭开采业。 武克鲁 中国***员,民族英雄(1921-1945)。祁县独立营营长兼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夏家堡村人,祁县中学毕业。抗战初期投身于民族解放斗争,英勇善战,功勋卓著,敌人闻风丧胆。诸如“一颗子弹打鲁村”、奇袭古县据点“等战斗,都是在他指挥下制胜的。1945年6月6日,夜宿来远镇阎家山村,被敌人包围,在掩护战友突围中、壮烈牺牲。

世居安徽休宁县干阜紫园,二十五世为道容,即戴宏度,家赀渐落,为谋生,迁到江苏扬州甘泉县,其妻汤氏,只生一子,号为乃勋公,即戴时懋(戴均元祖父,戴衢亨曾祖)。

戴时懋元配傅氏无出,早殁,葬于休宁,继室周氏生二子,长为戴佩(戴均元父,戴衢亨祖父),号玉庵;次为戴瑶。

戴宏度及其妻汤氏,戴时懋继室周氏三人相继而殁,戴时懋竭力以三棺营葬于扬州西城外西福桥。戴家自戴时懋开始,家道中落,人丁亦衰。戴时懋因“贫困无依”,乃携二子远游江南,越过大庾岭,抵广东羊城一带,具体从事什么职业不清楚。

“逾大庾岭,抵粤之羊城,父子兄弟俘力谋食,饔餮初溢。”

戴时懋“负豪侠,好施与”,再继娶梁氏,梁氏亦无出,仅有二子。

戴时懋早年已殁于广东。

戴佩(戴均元父,戴衢亨祖父),生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其出生时已家道中衰,跟随其父戴时懋四处谋生,“幼年随侍奔走粤中,流漓颠沛辛苦备尝,然贫因不改其常度,犹斤斤自守,暇则读四书五经,处已谦和,待人诚实,言行忠信”。

读书喜讲性理,尤其精通星卜之术,常往来于大庾的梅关、横浦间,假托占I-算命的吉凶之说,导人为善。看到大庾风俗淳朴,物产丰饶,产生了定居大庾的想法。

康熙五十年(1711年),戴佩(时年23岁)以所有积蓄买负郭田百亩,选择大庾县水城孝友坊作为居所。

但是戴佩并没有马上居于大庾,而是直到戴时懋殁后,戴佩才正式定居大庾后,迎养继母梁氏于大庾,“晨昏定省,视膳浣衣,亲涤溺器”。此时的戴佩已经三十多岁,还没有成家,生活之艰辛可见一斑。

定居大庾后,才娶元配温氏,结束了长期漂泊的生活,得以有家室。

戴佩在大庾惨淡经营,承先启后,开始着籍为贡生,正式入籍大庾。其弟弟戴瑶亦在这期间娶妻郭氏,也已成家立业。其弟弟原先被聘于位于大庾岭下的南赣盐馆。兄弟成家后,兄弟间亲密友爱,额其堂日“诚一”,以明其志。兄弟定居大庾后,继母梁氏不久殁于大庾,兄弟将继母梁氏与父戴时懋合葬于大庾县东山之麓,“自是有田有庐坟墓,入籍有年矣”。

戴瑶比戴佩儿子出生早,两个儿子,长为安元,排行第一,次子排行第二。

戴佩元配温氏所生的儿子,长为戴第元,排行第三。次子戴策元,排行第四;三子戴铨元。

戴佩娶侧室江氏,生二子,长为戴淑元,排行第六,最小为戴均元,排行第七。

戴氏至此开始,人丁开始兴旺。不幸的是,戴瑶与妻郭氏相继而殁,两子还未成年,十几岁就夭折了,戴瑶这一房竟至不祀。只有戴佩这一支,人丁兴旺。

后人现多居于今大余县的新城镇下辖的龙王庙村,只有几十户。

戴姓姓源有二:①源出于姬姓。西周有戴国(在今河南民权县东),与周王室同宗,春秋时期,为宋国所灭,为纪念故国,国人遂以国名为姓,称为戴氏。②源出于子姓。宋国国君死后谥号为“戴”,史称宋戴公,他的后世子孙就以其谥号“戴”为姓,亦称为戴氏。《元和姓纂》、《姓氏考略》、《通志·氏族略》等书都持此种观点。

按戴氏家乘记载:微子第七世孙撝(官卿大夫)于民有功,逝后谥号为戴,戴公之孙宣公以戴为姓,从此戴姓产生。

由此可知:

戴姓第一人名叫:微子撝。

戴氏图腾释义

释义戴的本义“是加于物上”,即插花在头上,穿衣在身上,把帽子套在头上,都算“戴”。

起源西周初在今河南商丘南建立的子姓宋国,传至宋惠公之孙、宋武公之父的一代国君,公元前799年至公元前766年在位,死后谥号为“戴”,史称宋戴公。他的孙辈中,有的以他的谥号为姓氏,就是戴氏。再就是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中,有一个戴国,为姬姓,在今河南民权东,公元前713年被郑国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形成又一支戴氏。

得姓始祖:戴撝(宋戴公)

始 祖 地:河南商丘、民权

郡望堂号:谯郡、广陵、清河;独步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64位/约449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116位

现存家谱:293部

戴的简写是十八(十在上,八在下)(现已废除该种写法)。源于子姓,出自商朝纣王之庶兄微子启的谥号,属于以谥号为氏。

姓氏起源源流一

源于子姓,出自商朝纣王之庶兄微子启的谥号,属于以谥号为氏。据史料记载,周公旦在平定“管、蔡、霍三监之乱”后,封商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子姓)于商的旧都(今河南商丘南),建立宋国,建都商丘。微子启逝世后,其弟仲衍嗣位为宋公。传至宋国的第十一位国君(公元前799~前766年在位),逝世后被谥为戴公。宋戴公传位于宋武公子司空),其余诸子以谥号“戴”为氏,形成戴氏一族。宋国执政的 华氏、乐氏、老氏、皇氏,四族统称戴氏,《左传》昭公八年(公元前534年)九月,有记载「宋戴恶会之」,戴恶应为其他未立氏的戴公子后裔。

另,宋朝学者戴植在所撰的《鼠璞》一书中说:"殷氏有改为戴者,以义改也。”所谓“以义改也”,并非指的是两个姓氏在字义上的相通,而是指他们系出一源。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姬姓诸侯国戴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有戴国,为姬姓诸侯国,在今河南省民权县东,一说在今河南省兰考县,鲁隐公九年(公元前713年)亡于郑国。其族人以国名“戴”为氏。戴国的都城戴城东距宋都(今河南商丘)仅有三十公里,近在咫尺,而西距郑国都城(今河南新郑)却远达数百里之遥,因此,郑虽灭戴,但因鞭长莫及,未能久占其地,故而戴国之地后被并入宋国。姬姓戴国灭亡后,其王族子孙及其部分国民为表示对故国的思念,即以故国名称为姓氏,形成了戴氏的另一支系。另外,卫有戴公,卫康叔10世孙,姬姓。曹有戴伯,姬姓。鲁桓公生僖叔牙,牙生戴伯兹,姬姓。宣公十五年,有召戴公,周卿士,姬姓。

源流三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黑龙江志稿·氏族》记载:

⑴蒙古族巴逊氏,亦称把孙氏、博斯沁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sun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卜氏。

⑵蒙古族岱齐特氏,亦称戴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Daici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

⑶蒙古族塔塔儿氏,源出元朝时期成吉思汗的世仇塔塔儿部,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改称塔塔喇氏,满语为Tatar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谭氏等。

⑷蒙古族戴卜罗氏,出自陈蒙古八旗的岱簸罗氏族,在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该族奉命随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派驻辽宁丹东凤凰城,屯垦于瑷河沿岸的影壁山附近,满语称其为Daibolo Hala,清朝晚期以后改汉姓为戴氏,主要聚居于凤城大堡蒙古族镇。

源流四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达尔充阿氏,满语为Darcongga Hala,世居吉阳(今黑龙江萝北集达河北岸)、黑龙江流域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代氏。

⑵满族戴佳氏,亦称达佳氏、大佳氏、戴拉氏,源出唐朝时期渤海国皇室大氏家族,满语为Daigiya Hala,世居杭间(今辽宁)、浑郭(今辽宁)等地。后有蒙古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代氏。

⑶满族乌苏氏,亦称吴苏哈里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温古孙部(吾古孙、乌孙),以部为氏,满语为Usun Hala,汉义“水”,世居乌苏(今吉林伊通)、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长白山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乌氏、吴氏、苏氏、关氏、穆氏、柏氏、武氏、常氏等。

始祖

戴撝宋戴公。西周初年,周公旦在平定武庚之乱后,封商朝末代君王帝辛(纣)之庶兄微子启于商的旧都,建立宋国,定都商丘。宋国第十一位君主(公元前七九九-公元前七六六年在位)死后谥号曰戴公,其庶子以王父谥号为氏,称戴氏。后世尊宋戴公为戴姓得姓始祖。

迁徙

戴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 六十四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 四百四十九万两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33%左右。

先秦时期,戴氏世为宋国上卿,活跃在河南地区。秦汉时期,戴姓向东迁移到安徽、山东、江苏、浙江等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戴姓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广为分布,并向西散播到湖北等地。唐朝时期,戴姓在华北、西北、四川等地有定居点,中原几次南下移民潮中,戴姓进入福建、广东等地区,清初进入台湾省。

宋朝时期,戴姓大约有11余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5%,排在第一百。七位。浙江为戴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戴姓总人口的3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这两省戴姓占戴姓总人口的47%,其次分布于湖南、江苏、山东、河南、湖北五省。全国以浙江为中心向西、向北散发,形成浙、赣、湘、鄂、苏、豫、鲁七省联成一片的戴姓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戴姓大约有3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为明朝第六十五位姓氏。浙江仍为戴姓第一大省,约占戴姓总人口的28%。在全国的分布仍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这两省戴姓大约占戴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江苏、山东、安徽、湖北、福建五省。宋元明期戴间,戴姓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迁移。由于戴姓的主体早已进入江南,在这600年间得到稳定和发展,人口繁衍迅速。全国仍以浙江为中心向三个方向散发,形成了浙、赣、鄂、皖、苏、鲁、闽七省联成一片的戴姓人口聚集区。戴姓的重心开始向北面的江苏移动。

分布

当代戴姓的人口已近430万,为全国第 六十四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4%。自宋朝至今1000年来戴姓人口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湖北、江苏三省,大约占戴姓总人口的34%,其次分布于湖南、四川、广东、重庆、浙江、贵州,这六省市又集中了36%的戴姓人口。安徽居住了戴姓总人口的12%,为戴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东部江浙为首,沿长江向西延伸到川贵的戴姓聚集区域。自明朝至今近600年间,戴姓人口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西部的回迁和移民是主流,同时,向东北的移民成为新的流动方向。戴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皖苏沪浙、湖北大部、赣湘、云贵川渝、粤闽台大部、鲁豫东南、陕西南段、辽宁大部、吉林南段、黑龙江东端和西北角、内蒙古东南和东北角,戴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33%以上,中心地区可达到1%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46%,居住了大约76%的戴姓人群。北起青海湖以东、南到云南横断山脉以东广大的地区,戴姓在当地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11%一033%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332%的土地上,居住了大约23%的戴姓人群。

郡望

谯国郡:亦称谯国、谯郡。东汉朝建安年间(公元196~220年),将沛郡分出一部分设置了谯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亳州),仍隶属豫州刺史部所辖之沛郡,其时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之间的一带地区。三国时期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的灵璧县、蒙城县、太和县、鹿邑县、永城县间一带地区。

广陵郡:即江都郡。原为战国时楚国广陵邑。秦朝时期置广陵县,在今江苏扬州西北一带。西汉朝元狩三年(辛酉,公元前120年)改江都国置广陵国,东汉建武中期改郡,治所在广陵(今江苏扬州),当时辖境包括今江苏省扬州、仪征、高邮、宝应、金湖等地。唐朝时期移治到江都(今江苏江都),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安徽省两省交界的洪泽湖和六合县以东、泗阳县、宝应县、灌南县以南、串场河以西、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隋朝时期改为江阳,治所在今扬州。南唐时期又恢复为广陵原名。北宋朝熙宁五年(壬子,公元1072年)并入江都。

清河郡: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郡,后屡改为国,汉元帝永光年间(公元前43~前39年)后期为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东汉改为国,移治甘陵(今山东临清),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县至山东省博兴县、临清县一带地区。元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市及枣强县、南宫县各一部分、山东省临清县、夏津县、武城县及高唐县、平原县各一部分地。

堂号

广陵堂:以望立堂。

清河堂:以望立堂。

谯国堂:以望立堂。东周时期,宋国贵族戴云升迁居谯郡,其后代留居于此,以谯郡为郡望,谯国堂号源此。

独步堂:源自后汉戴良的事迹。戴良有高才,议论与一般不同。他曾经说:“我独步天下,谁能与我比?”举他为孝廉,他拒不接受。再请他做司空,他仍然不干。州官郡官强迫他出任,他就跑到山里躲起来。

避贵堂:同独步堂。

字辈

安徽太湖县戴氏字辈:一志景本厚 高明治君之 天大四家 人文兆应 传先启后

安徽旌德留村戴氏字辈:童兴昌孙和,英鼎希国士,文光兆善良,传经思祖德,吉嗣永垂芳,英俊承先志,家声振显扬。另付女行排辈:娥容姣艳美,秀凤娟巧粧,琴音联珠玉,芝兰媚贞香,二十字自男排行传自起配娥字。

安徽宿州灵璧戴氏字辈:"序衍明朝统家传亦世谋英华含馥郁

湖南善邑戴氏字辈:“仕洪国正天心顺上达民兴世泽良光宗耀祖承先绪盛德殿邦声远扬”。

湖南资阳戴氏字辈:“燕翼遐兴炽鸿图世业彝时祥金玉贵南北极星中禀正添资敏淑气焕人文先工贻万代宗德立家邦流源松析茂远荫后嗣昌”。

湖南湘潭戴氏字辈:“宗德显扬光辅盛朝金紫万年受兹介福敦崇孝义勤以力田念厥本原泽衍来裔”。

湖南澧县戴氏字辈:必仲应添春,朝廷胜有君,仕方永光大,锡泽世鸿承,作述林上凤,

山东曹县戴氏字辈:“建振云瑞长 盛德贵聚良 肇基存国宝 庆善本贞祥 勤俭立业富 仁义礼智昌”。

戴氏一支字辈:“维应学文楚正光明兴志中启富跺龙庭泽元道德向世传伦”。

戴氏一支字辈:“祖宗孙绍金汝禄方德”。

重庆路阳戴氏字辈: “礼乐熙万朝 世仕大文成 功德有志福 起家才隆兴永远禄寿康 忠信仁义长 光荣安邦国 富贵定贞祥”

湖北鄂州汀祖镇的戴氏字辈:受荣华思胜,兴玉凤世宗,立先贤法纪,守显德光隆,启佑自绵远,顺承应盛昌,天锡方滋大,维时永嘉祥……(绍礼堂)

安徽无为县戴氏字辈:友志彦福,文遇万启,国朝必昌,继衍恒茂,永绍前章,光明宏大,照耀家邦。

江苏射阳县戴氏字辈:元启光中,式从古训,孝友和融,克家昌世,德荫永丰。

江苏<注礼堂>戴氏字辈:遵培树尔尚 振宇耀华昌 浩得绵泽久 惠贤传远方 风良兆国泰 怀广保晏康 政廉山川瑞 萌嗣源永长

湖北孝昌县戴氏字辈:学正天良,志行大方,立朝维法,观国友光

山东金乡戴氏二十一世至三十世字辈:忠孝仁义礼,智信德文武

重庆綦江新建戴氏字辈:万启正世之,举绍钦洪仕,维明朝天国,荣显昭忠义。

重庆丰都红星戴氏字辈:述思文学德,三元发吉祥,孝友传家远,百世永其昌。

祠联

门楣

注礼名家

“注礼名家” 源出戴姓显祖西汉入戴德与侄戴圣一同学“礼”于后苍,汉宣帝时两人均立为博士。戴德曾选集古代各种有关礼仪的论述,编成《大戴礼记》八十五篇,开创“大戴学”,世称“大戴”,戴德任信都王刘嚣太傅,又称“太傅礼”。戴圣,世称“小戴”,他又选集古代有关礼仪等的论述,编成《小戴礼记》即今本《礼记》。《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古文名篇“苛政猛于虎”、“教学相长”等即选自《礼记》。为颂扬戴德、戴圣文章道德风范,故戴姓正门题“注礼名家”。

四言

席传易学;

戴氏宗祠

业擅礼经。

——佚名撰戴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鄞县人戴圭,字秉诚,人称野桥先生,潜心研究《易》学,并身体力行。常对人说:“学习要谨慎地独立思考,以诚意来修身养性,不怨天,不尤人,时间长了就会与天合为一体。”著有《易经大旨》、《四书要略》等。下联典指西汉今文礼学“大戴学”的开创者戴德、“小戴学”的开创者戴圣叔侄。梁人,同向后苍学《礼》。戴德字延君,任信都王太傅,宣帝时被立为博士,称“大戴”,选集古代各种有关礼仪的论述,编成《大戴礼记》八十五篇。戴圣字次君,曾任九江太守,宣帝时为博士,参加石渠阁仪,称“小戴”,选集古代各种有关礼仪的论述,编成《小戴礼记》。

逸情霞举;

峻节山高。

——佚名撰戴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指南朝宋学者戴颙,字仲若,有高名,与兄长戴勃一起先后隐居桐庐、吴中。二人都善于作画、鼓琴。后到吴下,当地士人早就听说他的高名,于是集资为他建房,又聚石、引水、种树、开涧。他在那里著述。永初、元嘉年间,朝廷多次征召,他都不去。著有《逍遥论》,又为《礼记·中庸》篇作注。“霞举”,比喻高远。下联典指东晋学者、画家、雕塑艺术家戴逵(?-396),字安道,戴颙的父亲,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县)人。曾反对佛教的因果报应说,著《释疑论》,与名僧慧远等反复辩论。精雕塑和绘画,善画山水、人物、走兽,也画宗教画,并雕佛像;曾为稽山阴灵宝寺做木雕无量寿佛及胁侍菩萨,隐于幕后,听取意见,反复修改,三年始成。又为瓦棺寺塑《五经佛》和顾恺之的壁画《维摩诘像》、狮子国(今斯里兰卡)送来的玉佛,在当时并称“三绝”。所画人物、山水,南齐谢赫有“情韵绵密,风趣巧发”的评价。太宰武陵王晞闻其善鼓琴,使人召之。逵对使者破琴曰:“戴安道不为王门伶人。”后徙居会稽之剡县。逵性高洁,以礼度自处。武帝时累征不就。太地中病卒。

戴氏家谱 我是戴氏家族的一员 希望追溯根源

戴姓来源有三: 1、 出自子姓,为商汤的后裔,以谥好为氏。据《元和姓纂》及《古 今姓氏书辩证》所载,周初,周公旦在平定“管蔡之乱”...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