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体,马氏体,下贝氏体分别是什么意思?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2收藏

奥氏体,马氏体,下贝氏体分别是什么意思?,第1张

奥氏体

奥氏体是c溶于γ-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具有面心立方晶体结构,用字母A或者γ表示.

马氏体:用M表示碳在阿尔法铁中的过饱和固溶体。但它并不是分为上马氏体和下马氏体,贝氏体才是分为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它是可以分为高碳马氏体(板条状马氏体)和低碳马氏体(片状马氏体)

下贝氏体:当过冷奥氏体的温度下降到350摄氏度至230摄氏度范围时,所形成的产物叫下贝氏体

当过冷奥氏体的温度下降到350摄氏度至230摄氏度范围时,所形成的产物叫下贝氏体在720摄氏度-550摄氏度范围内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奥氏体分解为层片状的珠光题组织,按其层间距的大小可分为珠光体,索氏体和托氏体(细珠光体)3种找本金属工艺学看看就明白的啦

书上是这样说的 1 形态:马氏体针叶较宽且长,下贝氏体针细且短,针的分布较任意 2 受侵蚀程度:两者固溶的碳量有区别,受侵蚀的程度有差别。一般,马氏体较下贝氏体难侵蚀。试样经浅侵蚀后有黑色短细针出现为下贝氏体 查看原帖>>

下贝氏体转变机理:

转变温度继续降低,碳不仅在奥氏体中的扩散难以进行,在铁素体中的扩散亦受到限制。

随转变温度降低,转变驱动力增加,转变所得贝氏体铁素体的碳过饱和度也增加。此时碳在铁素体中尚能作短程扩散,并在一定的晶面上偏聚,进而在贝氏体铁素体内以碳化物的形式析出,从而形成在片状铁素体基体上析出与主轴呈一定交角排列碳化物的下贝氏体。转变温度越低,铁素体的过饱和度越高,形成的碳化物的弥散度也越高。

温淬火工艺:

奥氏体化温度为Ac+(30~50)℃,略低于上贝氏体奥氏体化温度。采用部分奥氏体化等温淬火时,奥氏体化温度略低于Ac。奥氏体化时间也是取决于铸件壁厚。等温淬火温度视性能要求而定,一般为280~320℃,延长等温淬火保持时间可减少残余奥氏体和马氏体数量,改善性能。等温淬火后进行回火,可以促使残余奥氏体转变为下贝氏体,马氏体转变为回火马氏体。

下贝氏体(lowerbainite)下贝氏体是在贝氏体转变区的较低温度范围内形成的,它也是贝氏体铁素体和碳化物组成的混合组织。低碳(低合金)钢中下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态为板条状,大致平行排列,高碳钢中贝氏体铁素体呈片状,各片间有一定角度。下贝氏体的碳化物是沉淀在贝氏体铁素体内,并与铁素体片的长轴呈55°~60°角。下贝氏体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因此应用较广。

一、形成温度不同

1、下贝氏体:大约在350℃以下形成。碳含量低时,下贝氏体的形成温度有可能高于350℃。

2、上贝氏体是550~350℃范围内形成的贝氏体,金相组织呈羽毛状,脆性,硬度较高。

二、特征不同

1、下贝氏体的空间形态呈双凸透镜状,与试样磨面相交呈片状或针状;在光学显微镜下当转变量不多时,下贝氏体呈黑色针状或竹叶状,针与针之间呈一定角度。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下贝氏体中碳化物的形态,它们细小、弥散,呈粒状或短条状,沿着与铁素体长轴成55~65度角取向平行排列。

2、上贝氏体多呈羽毛状特征,光镜下分辨不清楚铁素体与渗碳体两相,渗碳体分布在铁素体条之间,碳含量低时,碳化物沿条间呈不连续的粒状或链珠状分布,碳含量高时,碳化物呈杆状甚至连续状分布。

电镜下:条状铁素体大致平行,铁素体条间分布与铁素体轴相平行的细条状渗碳体,铁素体条内有较高的位错密度,为一束大致平行的自奥氏体晶界长入奥氏体晶内的铁素体。

三、性能不同

1、下贝氏体组织因转变温度较低,碳的扩散困难,故碳化物弥散度高,强化作用大。

2、上贝氏体因碳化物颗粒粗大,强化作用较小,特别因有片状铁素体存在,可能成为裂纹发展的通道,所以不仅抗拉强度低,而且抗冲击性也较差。

——下贝氏体

——上贝氏体

奥氏体,马氏体,下贝氏体分别是什么意思?

奥氏体奥氏体是c溶于γ-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具有面心立方晶体结构,用字母A或者γ表示.马氏体:用M表示碳在阿尔法铁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