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姓 王子氏家谱 王子姓起源 王子姓名人 王子姓的来源 王子姓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1收藏

王子姓 王子氏家谱 王子姓起源 王子姓名人 王子姓的来源 王子姓简介,第1张

王子[王子,读音作wáng zǐ(ㄨㄤˊ ㄗˇ)]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商朝时期,属于以先祖称号为氏。

最早的王子氏,是“子姓朝歌王氏”的后裔,出自第一代始祖王子比干,即商末纣王之王叔。在历代史料上皆有“王子比干,成汤后裔,为太原朝歌王氏之祖”的记载。

比干的后裔为子姓太原王氏、齐王氏之源祖,后多省文简化为单姓王氏,但与姬姓太子晋之后裔的太原王氏、琅琊王氏、三槐王氏、成阳王氏、开闽王氏等王氏族人非同一血脉。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名将王子城父,属于以先祖称号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以爵为系为氏》中记载:“王子氏……周大夫王子狐,王子城父子之后也”。

历史上,周桓王(林)有子三:太子佗、王子成父、王子克。

周桓王二十三年(公元前697年),姬佗在周桓王病逝后继位,是为周庄王。周庄王继位后的第三年(公元前694年),周公黑肩遵照周桓王临终时的嘱咐,策划要杀掉姬佗,改立姬克为国君。大夫辛伯劝阻他说:“嫡庶有别,废嫡立庶,这是内乱的根源阿!”然而周公黑肩不听,于是辛伯便将这一阴谋报告了周庄王,周庄王立即捕杀了周公黑肩。姬克见事情败露了,便逃奔燕国。这件事史称“子克之乱”。

王子成父生于周桓王三年甲子(公元前717年),原为东周都城洛邑王城的成父(即市长),故被世人尊称为“王子成父”,后避“子克之乱”而奔齐国。

齐桓公姜小白于周釐王姬胡齐(公元前681年)在管仲的辅助下使齐国成为强国,管仲曾推荐成父为齐国大夫,后迁大司马,成为齐恒公手下第一大将军,遂定居于齐国都城临淄,成为琅琊王氏的开族始祖。

齐国在齐桓公姜小白执政时期,王子城父是齐国的五杰之一,任大司马,掌管行军作战之事。王子城父为将,是由齐国名相管仲推举的。管仲在推荐王子城父为大司马时,曾高度赞扬了王子城父卓越的治军才能和军事指挥艺术,说他可以让三军将领“视死如归”,因此请齐桓公任命他统率三军。

史书原载为:“平原广牧,车不结辙,士不旋踵,鼓之而三军之士视死如归,臣不如王子城父,请立为大司马。”就是说:在疆场上能让三军将士个个奋不顾身,视死如归,我不如王子城父,请您命他为大司马,掌管天下兵马。

这就是王氏得姓始祖周桓王(林)第二王子成父一支的来历。王子城父之后的著名人物就是王子狐。王子氏不是像韩愈所说那样是赐姓,而是出自姬姓的另一支。

王子氏,在齐昭公十七年(公元前616年)秋北狄入侵时,王子氏后裔王子城父将北狄军击败之于周首(今山东平阴),因有功,被齐昭公拜为齐国莱邑大夫,并赐姓王氏,自此始别姬姓,改为单姓王氏,王氏自该王子城父始。

二各支始祖:

王子成父:琅琊王氏开祖,周桓王(林)第二王子;生于周桓王三年甲子(公元前717年),原为东周都城洛邑王城的成父(首都市长兼警备司令),故尊称为“王子城父”。王子成父因避王室之乱奔齐,后被齐相管仲(公元前724~前665)举荐为大夫,累迁大司马,为齐恒公手下的第一大将,遂定居齐国都城临淄,成为琅琊王氏开族始祖。公元前682年10月,姬佗病逝,庙号为周庄王,太子姬胡齐即位,史称周釐王。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在管仲辅佐下,将齐国治理得国富兵强。为了借助周釐王的名义争霸天下,齐桓公又接受了管仲的建议,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表示要尊奉周天子,抵御少数民族对中原地区的攻掠,并马上派使臣王子成父向周釐王朝贺。周釐王见齐国如此恭敬,十分高兴,立即将召集诸侯承认宋桓公为国君一事委托给齐桓公去办理。齐桓公在齐国的北杏(今山东东阿)大会诸侯,被推为盟主,即春秋霸主。

王子城父:讳甫,仕爵齐都临淄为城父。

王子城父:约生于公元前658年,承父爵仕齐莱为城父,齐昭公十七年(公元前616年)秋,北狄鄋瞒国(兄弟四人:侨如、简如、荣如、焚如)率众侵宋,被宋败于长丘;入鲁,十月叔孙得臣败狄于咸,杀之狄首侨如,侵齐,城父败之于周首(属今山东平阴县西南),临阵斩狄首荣如,埋其首级于北门外;并驱狄人至经卫,复被卫人败杀(简如),并驱迫迁河南、山西一带(入晋,焚如),鄋瞒由是遂亡(注:至宣公十五年,即公元前594年,晋灭潞氏,捕获侨如之弟焚如)。王子城父因有功拜齐莱为大夫,并赐姓王氏,始别姬姓为王氏,王氏自该王子城父始。

三郡望:

平水郡:即平阳府、平阳郡,即今山西省临汾市。西汉初年(公元前202年)置平阳县,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三国时期曹魏国正始八年丁卯(公元247年),将河东郡分出一部分与平阳县合并,设置为平阳郡,治所亦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其时辖地在今山西藿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境内为司州平阳郡,辖十县。西晋时期仍为平阳郡,辖十二县。公元309 年初,匈奴人刘渊自蒲子城(隰县)迁都平阳,称帝建汉,境内属之。东晋时先后属并州、雍州和冀州;北魏时境内为东雍州,辖七郡二十县;北魏神鹿元年(公元428年)始筑白马城(今山西临汾),因魏刑白马祭祀天地神灵筑城而名。孝昌二年改置唐州,治所在平阳故城(刘村);北魏建义元年(公元528年)改称晋州,移治自马城,与郡县同治,沿用至今,即今山西省临汾市

四历史名人:

王子城父:(生卒年待考),即王子甫;琅琊人(今山东潍坊临淄区)。著名春秋时期齐国将领。

仕爵齐国都城临淄为城父(首都警备区司令)。

王子城父:(公元前658~?年待考),琅琊人(今山东潍坊临淄区)。著名春秋时期齐国将领。

承父爵仕齐莱为城父,齐昭公十七年(公元前616年)秋,北狄鄋瞒国(兄弟四人侨如、简如、荣如、焚如)率众侵宋国,被宋军败于长丘。北狄遂入鲁国,农历10月叔孙得臣败狄于咸阳,杀之狄首之侨如。之后北狄又侵齐国,王子城父败之于周首(今山东平阴),临阵斩狄首荣如,埋其首级于北门外,并驱北狄人至经卫,复被卫军击败,杀简如,再驱迫迁河南、山西一带(焚如),鄋瞒国由是遂亡。

王子城父因有功,齐昭公拜其为齐国莱阳君大夫,并赐姓王氏。自此,王子氏始别姬姓为“王氏”,王姓自城父始,事载三国时期曹魏国的《王基碑》及唐超时期韩愈的《王仲舒神道碑》,并见于史籍《左传·文公十一年》。

  袁氏家谱 袁氏家谱介绍

  袁氏早期家谱

  家谱俗称族谱或宗谱,又称家乘、支谱、世谱,皇族的家谱称做玉牒。谱牒是家族与玉牒的合称,它是一个家族或宗族的世系表谱。

  同其他姓氏一样,袁氏很早就有了自己的谱牒。汝南袁氏虽在东汉末年湮灭,但其家谱却传了下来,南朝宋时史学家、文学家范晔在著《后汉书》时得以为弄清袁安子孙世系。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所作的一部主要记录汉末、三国、两晋士族阶层奇闻轶事的小说《世说新语》曾引用《袁氏家传》、《袁氏世纪》、《袁氏谱》等资料,说明陈郡袁氏也有世谱传世。在东晋南朝讲究族望、注重门第的社会风气下,吏部选择官员必稽谱牒,考证谱牒的真伪,从高门士族中取士。谱牒成为门阀士族把持政治、排斥寒门庶族的工具,也是士族间彼此通婚的依据。因此,谱牒盛行,并形成了谱牒学和专门以著述为生的家族。陈郡袁氏在东晋南朝与陈郡谢氏、琅砑王氏、兰陵萧氏并为侨姓大族,贾弼的《姓氏簿状》和王僧儒的《十八州谱》等书对袁氏家族情况定有著录。《隋书·经籍志》有《袁州诸姓谱》八卷,袁姓作为袁州宜春郡四姓之首,被列入该谱。《韩昌黎(愈)集》中有《袁氏先庙碑》,说明在唐代袁姓也有家谱传世。宋朝进士袁采著《袁氏世范》,被人推崇为仅次于《颜氏家训》的一部家族力作。《古今图书集成》还收录了明朝时汪道昆为潜江(今属湖北省)袁姓所撰家谱写的序。从序中可以了解到,他受袁使君(汉代称州刺史为使君,汉以后用作对州郡长官的尊称)的委托而为袁氏家谱作序。这位袁氏子弟修家谱的目的有三个:一为尊宗,二为敬族,三为合族之间互相体恤。当时袁姓在潜江居住了数百年,已成为当地的望族。这次修家谱,是袁使君受…家人嘱托,经友人鼓动而促成的。考察潜江袁姓世次,自袁使君上溯10代的发展情况比较清楚,遂以德清公为这一支袁姓的始祖,从德清公到袁使君共11代。德清公的后代安斌公、安珍公时,袁姓共分两支,家谱因而分上下两卷,每卷先用一总图标明袁姓的历史演变,再用分图表明各自血缘、亲疏关系,然后分章叙述族上世次,俾使长幼有序。袁姓家谱在宗法上秉承周礼,在谱式上则仿欧阳修、苏洵的谱例,修谱时遵循“必信而传”(即实事求是)的原则,欧谱不注入谱人的生卒年月,袁谱也遵照执行,每对夫妇都不注明生卒年月,以示夫妇终身厮守,同穴长眠之义。丈夫的继室姓氏附在夫妇姓名之后,如果改嫁他人则削掉不录;妾生育有子女者,予以著录,否则一律不予记载。对族中无子者和无子早夭、有子早夭者,分别以“止”、“殇”、“早世”注明,以示区别。

  袁姓传世家谱

  现今传世的袁姓家谱大多是清朝和中华民国时纂修的。

  浙江富阳《东安袁氏宗谱》由袁若启等纂修,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刊本;

  湖南宁乡《沩宁袁氏重修支谱》由袁必魁修,袁必绅纂,嘉庆十五年(1810年)活字本;

  袁锡龄纂修的《芝阳袁氏族谱》是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刻本;

  湖南湘乡《袁氏续修族谱》由袁忠信、袁邵周修,袁文;城、袁鸿量纂,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宗臣堂刻本;

  湖南宁乡《沩宁袁氏亘修支谱》由袁妙生纂,同治九年(1870年)活字本;

  浙江上虞《小越袁氏宗谱》由袁耘纂修,光绪元年(1875年)刻本;

  四川合江《袁氏族谱》为袁右督修,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刻本;

  《丹徒袁氏支谱》由袁敏榕修,民国10年(1921年)刻本。

  民国枭雄袁世凯家族宗谱以“汝南家声旧,舜裔世泽长”自诩,其家谱经历了两次修撰:一为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袁道涣撰;一为民国37年(1948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袁氏族人为聚族睦亲,又新修了一些家谱。

根据自己的名字去查族谱或者说家谱、宗谱。然后顺藤摸瓜的找。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辈分,那首先询问父辈自己起名字是否根据族谱,如果是根据族谱起的,那么找到族谱,顺藤摸瓜的找下去就能查到。

如果起名字不是按族谱,那就问一下父辈祖辈家里是否有族谱,如果有的话也好办,询问一下长辈,自己按族谱应该是那个辈分,然后在顺藤摸瓜的查下去。就能找到自己堂号。

如果没有族谱,问一下长辈,他们是否知道族谱的事情,或者说是否知道你的辈分。

这一段时间个族谱都丢失的很厉害,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原来的名字看名字就知道什么辈份,现在的都乱起不知道了。就像我家的父辈基本都是统一的名字,到我这一辈就乱了。

族谱家里也没人说过。

查应该还能查得到,但是要费一番周折。现代的人也都不重视。原来也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被毁灭怡尽。江南的留下的比较多,北方很少了。

扩展:

1、关于字辈

也叫作字派,是指名字中用于表示家族辈分

的字,俗称派语、行辈、行弟等。字辈是中国传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也是中国古代一种特别的"礼"制,一直延续到现代。

最早最正式的字辈应该是起源于唐朝。其主要的形式有类诗体(四言类诗体和五言类诗体)、对联两种。

2、每个家谱中的字辈无论内容和形式都是很讲究的,不是随意取的。

3、字辈应该说是一部家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一个家族的印记。

滇[滇、浈,读音作diān(ㄉㄧㄢ)]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西南夷族,出自古代云南东部古滇族,属于以氏族称谓为氏。

滇族,亦称颠族,氏族名称,属于古西南夷的一支。战国至秦、汉时期分布在益州西洱海,即今云南省著名的滇池附近,自称为西靡莫族,中心聚集地在益州颠县,即今昆明市晋宁县一带,汉王朝称其为“滇族”。

在史籍《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在战国末期至汉武帝时期,云南滇池附近有地方政权“名滇国,为滇族。”

楚威王执政时期(公元前339~前329年),曾派遣大将军庄蹻至滇池,“以兵威定属楚”,后因滇池无法再与楚国联络,这位庄将军只得率其众“变服,从其俗,以长之”。

到汉武帝执政时期的西汉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在外漂泊了十三年的张骞回到长安,向汉武帝汇报了西域的情报,促使武帝大破匈奴。同时张骞还汇报说,在汉帝国西南可能有一条途经身毒(今印度北、盂加拉一带)的秘道通往大夏(今阿富汗、巴基斯坦一带)。这一消息引起了汉武帝高度重视,于是派出四路人马前往探索,却被藏在深山峻岭中的当地部族阻挡。其中一路幸运地来到了如世外桃源般的滇池。滇王尝羌热情款待了远方来客,并留他们一住就是十来年。其间帮助他们西行,却为昆明人所阻,终未能完成身毒道的探险。使者回到长安复命时,向武帝盛赞滇的富饶广大,并进言“滇王亲善,可招来长安,令其归附。”

为寻找到由西南达身毒国的对外通道,遣使臣至滇,受到滇王尝羌的友好相待。数年后的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以兵临滇”,滇王“举国降,请置吏入朝”。大汉王朝就在滇王之地置益帅州郡,汉武帝封滇王国国王为“滇王,复长其民”,并赐“滇王之印”,益帅州郡后简称益州郡。

“滇王之印”以纯金铸成,金印重九十克,印面边长两厘米四见方,通高两厘米;蛇纽,蛇首昂起,蛇身盘血,背有鳞纹。汉武帝赐滇王之印后,开始对云南地区实行羁縻统治。

在古滇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氏族称谓为姓氏者,汉化称滇氏,成为今云南苗族、傣族滇氏的先民。

第二个渊源:源于嬴姓,出自秦、汉时期古滇阳,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滇阳,秦、汉时期的古县名,属汝南郡。在史籍《前汉·地理志》中称作“真阳”。在《续汉书》中又称作“浈阳”。即今河南省驻马店市的正阳县。

古滇阳历史悠久,夏王朝时期因有滇湖而称为滇,后滇湖干涸,改称慎。

传说,颛顼帝有个孙女名女修,女修因食玄鸟蛋而怀孕,并产下一子名大业,大业之子名伯益,因伯益全力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他嬴姓,伯益就成了古代嬴姓各族的祖先。后来夏禹要让位给他,他不受,避居到箕山之北(今河南登封)。

嬴伯益下传几十代,后裔子孙在淮河流域形成了徐、黄、江等部族,早在商王朝时期便多已成为侯国。

到西周初期,嬴伯益有裔孙名嬴元仲,周武王封嬴元仲至滇阳地区,建称江国,子爵位,其疆域南滨淮水,北接蔡国,东与息国毗连,西邻道国,面积相当于今正阳县南半部地区,约有八百多平方公里。

江国在建国初期,曾一度非常繁荣,她紧附西周王朝,因此国力强盛,政局稳定,人民渔、猎、耕、织,安居乐业。到了东周式微以后,各大诸侯国崛起,战事频仍,江国深受其害,加之淮水侵扰,到春秋时期介于楚、宋、齐大国势力之间,江国便成为了一个非常弱小的诸侯国,只得依附大国,受其控制和操纵,再也未能强盛起来。

在春秋中期,江国采取或联姻、或会盟的方式,先依附于楚国,后又随从齐、宋两国伐楚国。楚国恼恨江国摇摆不定,到了周襄王二十九年(楚穆王三年,公元前623年),楚穆王熊商臣一怒之下灭掉了江国,滇阳地区归属为楚国。从西汉王朝开始,滇阳正式设县,距今已经有两千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两汉时期,有居滇阳之民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滇阳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滇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傣族,出自唐朝时期南诏政权中邓赕诏末代诏主滇之托,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

滇氏傣族,出自西南夷分支寻溥衍族邓赕诏,是在唐朝时期云南滇池地区的南诏政权被大理政权灭亡后出现的,在原南诏政权的各级高层官员中未见有记载,但一直保留在当代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的傣族中。

邓赕诏,是南诏政权的一个组成部分,“邓”是“大”的意思,“赕”是“平川、平坝”的意思,“邓赕诏”就是“大平坝(川)地方的王”。后来才干脆汉称其作“邓川王”。历史上,在南诏政权中的七诏中,称作邓赕诏。其他六诏为:蒙舍诏、浪穹诏、施浪诏、蒙嶲诏、越赕诏、腊罗诏。是南诏政权七各重要的行政辖区,“诏”就是专指各大辖区的首领。

以“滇”为姓氏,在傣语中一直未有合理的解释,有傣族人自称“滇”是“围菜园的土埂”之意,但似不大有此可能。经学者孙家林考察发现,其姓氏源出邓赕诏的末代诏主滇之托的后裔子孙,在其族迁徙到古哀牢国的永昌地区(今云南保山)后,始有“滇氏”,应为纪念先祖滇之托而取姓氏为滇氏、颠氏。该支滇氏今只在梁河县的勐养镇分布,但已融合于傣族中。

第四个渊源:源于 ,出自元末明初赛典赤·赡思丁裔孙,属于以先祖官爵称号为氏。

在中国 教史研究的两大重要史料之一《赛典赤家谱》中有这样的记载:“十五世所非尔普花力国王。公以宋熙宁三年率弟艾尔沙入贡京师,神宗大悦,封宁彝侯,升庆国公,赠朝奉王,遂家咸阳……十六世赛严,十七世苏祖沙,十八世麻哈木,二十世赛典赤之平章政事,封太师,咸阳王。谥忠惠。公讳赡思丁……元帝命驻咸阳,为都招计大元帅……授上柱国,左丞相,仍管平章事……三命安抚滇南……为云南名宦第一,此入滇之始祖也。”

元朝时期从西域来中原的 后裔中,有一个赛典赤家族,其实该族人名字前面的“赛典赤”并非是名字,而是一种 尊称,在 教词汇中是“圣裔”的意思,即说他们是 教创始人 的后裔。

元朝时期上柱国、左丞相、咸阳王赛典赤·赡思丁的第五子马速忽,后多冠以汉姓马氏,为 马氏中坚

马速忽后裔传至第三世孙伯颜,有长子察尔·米的纳,在元朝末期被封为滇阳侯,察尔·米的纳之子米里金世袭其爵位。

米里金出生于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汉称马哈只,官授云南行省参知政事,袭封滇阳侯。其妻温氏共育有两子四女,长子马文铭,次子马和,就是后来七下西洋的著名三宝太监郑和。

由于察尔·米的纳和儿子米里金(马哈只)都去过 圣地天方(今沙特 赛拉特山麦加谷)朝觐,所以米里金有“哈只”之称,时人不识此乃 教中对朝觐过圣地之人的尊称,故误以为“哈只”为其汉名。

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征南将军傅友德偕悍将沐英、蓝玉等人率军攻入云南,滇阳侯米里金(马哈只)战败被杀。马哈只死后,由长子马文铭奉枢安葬在昆阳州宝山乡和代村(今郑和公园)。当时年仅十岁出头的马和被俘获,没入宫中为奴成了一名宦官,最后被发配到北京的燕王朱棣府中,开始了他的宦途。

马和小名为“三宝”,在燕王府期间,因为学习刻苦、聪明伶俐、才智过人、勤劳谨慎,逐渐取得了燕王朱棣的信任,被燕王选在身边作为贴身侍卫。在长达四年之久的“靖难之役”中,马和跟随朱棣出生入死,南征北战,参加了多次战斗,建立了许多战功,成为朱棣夺取政权即位称帝的主要功臣之一。明成祖朱棣登上皇位之后,对跟随自己多年的武将文臣大都提升重用,其中也包括身为宦官的马和。后朱棣赐“郑”姓予马和,又将其升迁为内官监太监总管,从此称作郑和。

在滇阳侯米里金(马哈只)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爵称号为姓氏者,称滇阳氏。明太祖曾在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农历2月就诏令严禁胡姓,命天下复姓一律改汉姓,滇阳氏族人大触官禁,遂又改为单姓滇氏、马氏、阳氏、益氏等。

二郡望: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

益州郡:亦称建宁郡、五尺道、味县、宁州、即曲靖市。曲靖在历史上一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秦、汉时期的“五尺道”是最早开辟出的云南”内引外联“之通道,秦朝时期设益州郡。西汉五朝时期己在曲靖设置味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他派人入南荒,始知秦拓五尺道至西洱河而止于洱河口。张骞表奏汉武帝,以甸为滇,称西洱河为滇池,始于此。时庄有后人张仁果,为人忠厚,性慈,知其贤,立仁果为白王,以白崖(今弥渡红岩)为都。后传六王,改国号为建宁,迁都澄江(今祥云、宾川二县境)。至汉朝,位为大鬼主雍夺。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南征,“七擒孟获”,杀雍,封龙佑那为建宁王,赐姓张,立铁柱于建宁城,并立碑标记,并在蜀汉建兴三年秋改改益州郡为建宁郡,移治至味县(今云南曲靖)。西晋王朝时期设为宁州,曲靖成为全国十九个州之一,其时辖地在今祥云、宾川县境内。之后的五百年内,曲靖一直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曲靖地区行政公署。1997年撤地设市。

家[jia]

姓氏源流

家姓起源有三:

①、出自姬姓,以祖字为氏。据《姓苑》和《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载,周孝王之子家父,周幽王时在朝中做官,称周大夫,他看到幽王爱喝酒,沉迷女色,残暴无道,整日游逸*乐,把国家大事丢在一边,很不满意,就做了一首《节南山》诗(见《诗经·小雅》)讽刺他。家父忠诚正直,后世子孙以他为荣,就取家字为姓,世代相传。

②、源自以祖字为氏。据《姓苑》和《姓氏考略》所载,春秋时鲁庄公之孙名驹,字子家,子孙取祖字为姓,世代姓家。

③、出自复姓家仆氏。据《中国姓氏大全》载,周代晋国有大夫家仆徒,为家仆复姓之始。后改为单姓家,称家氏。

始祖:家父。

迁徙分布

家姓早期主要生活在中原一带,后逐渐向周边地区迁移,汉唐之际在陕西、甘肃等地形成郡姓望族,以京兆郡、南安郡为郡望。宋代以后在四川眉山等地形成主要聚居区。如今在江苏、上海、山西等地有少量分布。目前家姓人口没有进入全国前三百位。

郡望堂号

①、郡望

京兆郡 即首都长安直辖区,相当于今陕西西安至华县一带。

南安郡 东汉中平五年(188)分汉阳郡置,治狄道(今甘肃陇西渭水东岸)。相当今甘肃陇西东部及定西、武山等地。

②、堂号

京兆堂、南安堂。

历史名人

家 父,西周诗人。家氏,名父,周幽王时(前781-前771)贵族。《诗经·小雅·节南山》末章云:“家父作诵,以究王讻”,可信《节南山》一诗乃家父所作。旧说此诗是刺幽王宠信太师尹氏,尹氏任人唯亲,使朝政昏乱,百姓遭殃。它揭露了权臣炙手可热的气焰,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更对统治阶级奉为最神圣的“天”发出了一连串责难:“昊天不佣,降此鞠讻;昊天不惠,降此大戾”,“不吊昊天,乱靡有定”,“昊天不平,我王不宁”,反映了西周末年统治思想的动摇,是《小雅》中一首较好的贵族讽刺诗。

家定国 (1031-1094),宋文学家。字退翁,眉山(今属四川)人。皇佑间进士及第,除雅州名山县尉。调永康军司法,徙澧州司理。迁秘书省著作佐郎,知洪雅县。签书蜀州判官事,徙通判泸州,知渠州。以泸州夷人叛命,坐罪罢官。后起知怀安军,移嘉州,未行。绍圣元年,因病卒,年六十四。定国长于诗文,曾与苏轼、苏辙唱和,体格清懿。著有古律诗三十卷、杂文十卷,今已佚。

家勤国,宋学者。愿父。庆历、嘉佑间与从兄安国、定国同从刘巨游,与苏轼、苏辙为同门友。愤怨王安石久废《春秋》学,著《春秋新义》。熙宁、元丰间朝臣纷更;元佑时,司马光当政废除新法,勤国忧郁不安,作《室喻》,苏轼、苏辙读之敬叹。

家 愿,宋臣。字处厚,眉山(今属四川)人。绍圣进士。元符三年(1100)为乐至令,应诏上书,极论时政,其大要开言路以闻直谏,详听言以观事实,从宽厚以尽人才等。崇宁初诏籍元佑、元符上书人,遂入党籍,谪监华州西岳庙。大观四年(1110)解党禁,调知双流县,因事谪英州酒税,移黄州。高宗南渡,擢知阆州,移彭州,卒。

家坤翁 (1213-),宋臣。号颐山,眉山(今属四川)人。淳佑二年,知诸暨县。历司农丞,除枢密院编修官兼度支郎中。景定三年,以户部郎中,出知抚州。坤翁博雅有家学,尝纂《景定临川志》三十五卷,《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九存其残卷。

家铉翁 (1213-1294),宋末学者。眉州(治今四川眉山)人,号则堂。以荫入仕。历知常州、浙东提点刑狱、权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等。德佑二年(1276),赐进士出身,拜签书枢密院事。元兵至临安,丞相吴坚等檄告天下守令以城降,他拒不署名檄文。旋为祈请使赴元军营中,被拘留,誓不仕。被俘至河间(今属河北),开馆授徒,得释南归。学问渊博,精《春秋》。有《春秋详说》、《则堂集》。

家之巽,元诗人。字志行,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南宋景定间举进士,为建康制置司干官。宋末,为临安府通判。入元,尝作德政碑媚杨琏真伽,为士论不齿。尝和《三贤堂诗》,推尊苏轼,有“辞章小技应闲事,节义千年真大贤”之句。又为演福寺作观音殿碑,大骂贾似道,并为周密所讥刺。

其他家姓名人有汉官吏家羡、家君;宋学者家横、家进等。近当代家姓名人有医学家家普等。

家姓宗祠通用联

祖孙直论;

霜菊余馨。

上联:宋代眉山人家愿,字处厚,绍圣进士,官乐至令,上书极言议论时政,被贬官,监于华州西岳庙十余年。后官阆州知州。其曾孙家大酉,南宋初进士,官昭化县主簿,淳佑年间人朝侍讲经筵,官至工部侍郎。为官方正直率,因与宰相史嵩之观点不一致而罢官,终不屈服。下联:北宋家定国,与苏轼为同年好友,元丰年间官知怀安军。苏轼赠他的诗有句:“退翁守清约,霜菊凄余馨”。

棣萼辉映;

霜菊余馨。

上联:宋朝家横,字仲本,擅长经学,名列上庠之首。兄弟二人宫廷面试皆中甲科,人谓“棣萼(兄弟)相映”,名噪一时。下联:家定国。

西京遗直;

北海名良。

上联:家横。下联:家定国。

工部大方直;

参军谋略精。

上联:家大酉。下联:宋代司法参军家定国,官永康司法参军,韩绛欲治西山道,定国谓蜀恃险以安,堑为坦途,将有后忧。绛然其言,为之罢役。

退翁守清约;

霜菊凄余馨。

宋苏轼赠家定国诗联。

孝子芳传百世;

学士节播千秋。

上联:唐代孝子家师亮。下联:宋代端明殿学士家铉翁,字则堂,眉山人。学识渊博,于《春秋》造诣尤深。累官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入元不仕,有《春秋祥说》、《则堂集》等。

勤国独邃春秋学;

家父敢吟南山诗。

上联:宋代学者家勤国,眉山人。与苏氏兄弟为同门友。王安石久废春秋学,勤国愤之,著《春秋新义》。曾筑室伯喻。二苏读之敬叹。下联:周幽王时大夫家义,尝作《节南山诗》刺王。

栋[栋,读音作dòng(ㄉㄨㄥˋ)]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上古黄帝后裔轩栋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轩栋氏,为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之一,是上古时期古老的姬姓氏族部落名称之一。

在轩栋氏的后裔子孙中,确有省文简化为单姓栋氏者,但源流详情还需要进一步考证,证实之前暂不祥述。

第二个渊源:源于职业,出自古代建筑工匠栋甍,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

“栋”:框架结构屋的正梁,即屋顶最高处的水平主梁,支承着椽皮的上端房子的大梁;也叫正梁。“梁”: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木结构屋架中专指顺着前后方向架在柱子上的长木。

“栋梁”,人们后来用它来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

代,在进行房屋建筑之时,上栋即上大梁时是非常隆重的,要由最有名望的工匠大师进行,这个“挑大梁”的大师就称作“栋甍”。

在栋甍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称号为姓氏者,称栋氏。

本书按:

南朝宋武帝刘裕的侄子临川康王刘义庆(公元403~443年),自幼才华出众,精擅文学,撰有著名的《世说新语》。

刘义庆在《世说新语·赏誉》中第一次使用了“栋梁”之辞:“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庾子嵩,子嵩,颖川人,恢廓有度量,自谓是老、庄之徒,仕至东晋王朝的豫州长史。时有汉朝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刘舆在东晋王朝东海王司马越的太傅府任长史,刘舆很有才华,看不起其他人,因此在他任职期间,有许多名于故世之人多都被他构陷,只有庾子嵩不把心思放在世事上,使他没有空子可钻。

后来,刘舆抓住庾子嵩生性吝啬而家境富裕的特点,怂恿司马越向庾子嵩借千万钱,希望他表现出吝啬而不肯借钱给东海王,自己就可以找到可乘之机予以劾陷。司马越果然上当,真的就在大庭广众面前的宴席之上向庾子嵩借钱。

当时庾子嵩已经醉醺醺的,头巾都颠落在小桌上,他把头伸进头巾里戴上,然后慢吞吞地回答说:“下官家里原来大约就有两三千万,随您取多少!”

在一旁等待机会的刘舆傻了眼儿,这才万分佩服庾子嵩,以后也不再找他的麻烦了。后来有人向庾子嵩谈起这件事时,庾子嵩说:“这可以说刘舆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第三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明时期建州女真与黑龙江女真,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①满族栋阿氏,亦称东鄂洛氏,满语为Dongga Hala,属于黑龙江女真的一支,世居那木都鲁(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海参崴),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栋氏、佟氏、邓氏、东氏、洛氏等。

②满族栋佳氏,亦称董家氏、董佳氏,满语为Dongiya Hala,属于建州女真的一支,世居董佳城(今辽宁新宾)、嘉木湖(今辽宁新宾)、嘉哈(今辽宁新宾夹河村)、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栋氏、董氏、邓氏、陈氏、冬氏、侗氏等。

③满族栋鄂氏,亦称董鄂氏,满语为Donggo Hala,以居住地“董鄂”为姓氏,董鄂在今辽宁省桓仁县、宽甸县一带。后多冠汉姓为董氏等,亦有称栋氏者。

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清朝时期著名经学家惠栋,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惠栋,公元1697~1758年,字定宇,号松厓;江苏元和人(今江苏苏州吴县),著名的清朝时期汉学家,汉学中吴派的代表人物。

惠栋生在经学世家,家学渊厚,师有专门。祖父惠周惕,字元龙,又字研溪,是吴学派的开山祖师。《清史稿·儒林传》说:“清二百余年谈汉儒之学者,必以东吴惠氏为首。惠氏三世传经,周惕其创始者也。”惠周惕少年传其父惠有声(字朴庵,明贡生,曾以九经教授乡里,尤精于《诗》)之学,受业于时人汪琬,而与徐枋雅相友善,结为知己。工诗及古文词,皆有规度。至于中年,为贫困所厄,于是遍游四方,得与当代名士相交。当时已成为社会名儒的朱彝尊曾极口称赞他的学问,因之文名益著。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惠周惕举博学鸿儒科,因为丁忧,未得参加考试。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惠周惕成为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因他不习国书,改任密云知县(今北京密云),有善政,不久即卒于官上。惠周惕不仅有学,而且富于才华。就其学问来讲,著有《易传》、《春秋问》、《三礼问》诸书。就其才来说,有《诗说》、《研溪诗文集》。他论《诗经》,认为大小雅的区别在于其音不同,而不以政别,澄清了附在《诗经》上的一些误会。他还认为,无论天子还是诸侯,均可以有颂。这些,对其继承者惠栋都有直接影响。

惠栋的父亲惠士奇是使吴学派由发生而走向成熟的过渡性人物。惠士奇,公元1671~1741年,字天牧,一字仲孺,晚号半农。惠士奇十二岁就能作诗,其“柳未成阴夕照多”的诗句,曾得到先辈们的极力赞赏。二十一岁时,惠士奇正为诸生,却自愿不参加省试,自谓“胸中无书,焉用试为?”从此奋志力学,晨夕不辍,终于博通六艺,对诸子及《史记》《汉书》《三国志》诸史书皆能背诵。一次,名流宴集,坐中一客故意难之说:“闻君熟于《史》《汉》,试为诵《封禅书》。”于是惠士奇当场背诵终篇,竟然不漏一字,众皆惊服。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惠士奇得为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曾官编修、侍读学士。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惠士奇典试湖南,督学广东,在任上积极提倡经学。三年后,通经者多。惠士奇曾举荐海阳进士翁廷资为韵州府学教授,部议格置不行,不过清圣祖康熙皇帝亲自干预说:“惠士奇所举,谅非徇私,著如所请,后不为例。”惠士奇盛年经史兼治,晚则尤邃经学。著有《易说》六卷、《礼说》十四卷、《春秋说》十五卷、《交食举隅》二卷、《琴笛理数考》四卷、《红豆斋小草咏史乐府》、《南中集》、《采莼集》、《归耕集》各一卷、《人海集》四卷、《时术录》一卷。内容除经学外,还包括天文、音乐、文学诸方面。

惠家本来住在吴县的东渚村,后来迁居到城东南的香溪北面,当时附近的东禅寺内种着一株红豆,本来早已老而枯干,此时竟然复生新枝。惠周惕移一枝栽于阶前,更是生机盎然,焕发出勃勃活力,四方名士过吴门者,必停舟相访。因此,惠周惕即自号为红豆主人。同里乡人习惯上把他唤做老红豆先生,而把惠士奇称为红豆先生,把惠栋称为小红豆先生。

惠士奇有子七人,惠栋是老二,在兄弟中学问最好。他自幼笃志向学,孜孜不倦。家有藏书,日夜讲诵,自经史子集到百家杂说、稗官野乘、释道二藏及儒家毖纬之学,无不津逮。由于他生长在一个书香世家,又赶上政治、经济、文化都高度发达的“乾嘉盛世”,因而得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当时他父亲的朋友李绂一曾竖指称赞说:“仲孺有子矣!”

惠士奇督学广东期间,惠栋形影相随,时广东高材生苏珥、罗天尺、何梦瑶、陈海天,有“惠门四子”之称,随从惠士奇讲论文艺,与惠栋为莫逆交,但四人皆自以为学问不及惠栋。以后,惠栋又来往于京口一带,因父亲在清雍正初年“入对不称旨,罚修镇江城,以产尽停工削籍”,饱尝饥寒困顿之苦,甚于寒素。不久,父母双亡,惠栋恪守孝道,并不以贫废礼,终年教授学生自给,任凭甑尘常满,处之坦然。

生活虽然困苦,但惠栋对古代典籍甚为爱惜,每得一善本,不惜倾囊,也要买来,有时还借读手抄,精审地予以校勘,以至对古书之真伪,了然若辨黑白。惠栋读书主张从名家入手,而在远大处着眼。当时学者余萧客写成某书,向他求正。他说:“子读书撰著,当务其大者、远者。”余萧客闻之深受触动,当下执弟子礼。

在学派上,惠栋与皖派经学代表人物戴震既有师生之谊,更为忘年交。清乾隆大帝登基后标榜风雅,鼓励士子们从事经学考究,免得成天琢磨“反清复明”,因此在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诏令各地举荐明经行修的士人。当时陕甘总督尹继善、两江总督黄廷桂与惠栋并无半面之识,但因早闻他的学行,因此交章论荐,认为他“博通经史,学有渊源。”然而,因为惠栋因为没有及时将著作呈递给掌权者,更不擅长胁肩谄笑的贿赂,再加上他名大招忌,因而罢归,失去一次极好的入仕机会。此后,他与仕宦再无半分缘分,故而专事著书立说,在大半辈子的治学生涯中,培养出一大批封建时代最优秀的第一流学者,余声所及,及于今日,犹自未绝。如著名的余萧客、江声、钱大昕、钱大昭、王鸣盛、戴震、王兰泉、顾广圻、王昶、江藩等等诸人,都与惠栋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师承关系。没有这些学者,所谓“乾嘉学派”也就失去了光彩。因此,惠栋可以说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家。

对《周易》的研究,是惠栋学术的顶峰。他著作有《易例》二卷,“乃熔铸旧说,以发明《易》之本例,实为栋论《易》诸家发凡。”《易汉学》八卷,“掇拾孟喜(汉宣帝时博士)、虞翻(三国时传孟喜之易者)、荀爽(东汉治古文费氏易者)绪论,以见大凡。”其末篇附以己意,发明汉《易》之理,以辨证河图、洛书、先天、太极之学。《周易述》二十三卷,“以荀爽、虞翻为主,而参以郑玄、宋咸、干宝之说,约其旨为注,演其说为疏。”可惜的是,这部书并未完成,缺《未济》以上十五卦及《序卦》、《杂卦》两传。后来,他的再传弟子江藩代为补注,作成《周易述补》一书。

惠栋治《周易》有两大特点:一是专主 之说,二是混淆家法。这两个特点主要来自惠士奇。惠士奇有《易说》六卷,专主汉说,认为《易》始于伏羲,盛于文王,大备于孔子。这种观点,沿袭了“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传统讲法。清朝学者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曾十分强调汉族人的最重家法和师法。汉族人最讲学有专门,而惠士奇则有意混淆汉朝的家法与师门。如孟喜以卦气、京房以通变、荀爽以升降、郑玄以爻辰、虞翻以纳甲分别说《易》,实际各不相同,但惠士奇却认为:“其说不同,而指归则一,皆不可废。”这就不管汉朝的门户界线,而给以综合融汇的功夫。此外,对孔子据以正名的《春秋》,也是事实据左氏,论断多采《公》、《谷》。至于汉朝以后,他认为自三国魏王弼以玄言注《易》,其古义便荡然殆尽了。到了惠栋,几乎全部承袭其父的观点,但更加精审详实。不过他认为唐朝李鼎祚《周易集解》还是保存了一些汉朝精华。

除《周易》外,惠栋还遍通诸经。他有《九经古义》十六卷,讨论《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的古音古字古义。小学本《尔雅》,六书本《说文》,其中《左传补注》六卷因有别本单行,有目无书,故称“九经”。他论证详博,考证精确,因而又被人誉为“惠九经”。

对于《春秋》三传,惠栋尊郑玄之《周礼注》、韦昭之《国语注》,而对杜预《集解》多所驳正。他认为,严彭祖所传《公羊春秋》,即熹平石经所刻;颜安乐所传乃为何休所注。讨论古代明堂制度有《明堂大道录》八卷、《谛袷说》二卷,认为古代的帝礼(一种祭祀)乃在明堂举行,而明堂制度来源于《周易》。于史部有《后汉书补注》十五卷,取《初学记》《艺文类聚》《北堂书抄》《太平御览》诸书,补谢承、薛宝、司马彪、华峤、谢沈、张莹、袁山松七家之亡。又有《诸史会要》《竹南漫录》,惜未成。《王文简公(士祯)精华录训纂》二十四卷,《太上感应篇注》二卷、《山海经训纂》十八卷、《九曜斋笔记》二卷、《松崖笔记》二卷、《松崖文抄》二卷。除此之外,惠栋还曾帮助卢见曾手定《雅雨堂十种》、《山左诗抄》、《感应集》。

值得强调的是《古文尚书考》二卷。讲到东晋枚赜所献伪孔传本《尚书》,人们总是先提到阎百诗的《古文尚书疏证》八卷。实际上,惠栋的《古文尚书考》与阎百诗相比,别具特色,在某些方面更胜一筹。据 、钱大昕的惠书序,阎百诗著成《疏证》之前,“先得定宇之指,定宇书不谋而与之合,文词未及其半,而辨证益明,条贯亦清益。”阎百诗之书终“未若先生之精而约。”可见惠书之特色。从外,阎百诗沿袭许多前人的错误,直接影响了其价值。如周公摄政称王,封康叔于卫,阎百诗相信蔡沈在《书集传》中的臆说,以“武王诰命为卫侯”。又相信宋人王柏之说,认为《诗经》所谓郑卫*风非孔子手订,为可删。这些又反衬出惠书的价值。惠栋则坚持认为,郑玄所传的二十四篇《尚书》乃孔壁真古文,东晋晚出的二十五篇为伪。对唐人所说郑玄所传乃张霸伪造的百二篇,今文《泰誓》出于伪造,都一一予以驳证。创见颇多,在史学界产生过深远影响。

学者皮锡瑞认为,惠栋为雍乾以后汉学大宗,但未尝废宋学。实际上,他认为只有汉朝学者才保存了圣人的真谛,因此在惠栋的著作中,几乎全是发明汉朝人的言论。钱大昕在《潜研堂文集》中评论说:“惠氏世守古学,而先生所得尤深,拟诸汉儒,当在何邵公(休)、服子慎(虔)之间,马融、赵歧辈不能及也。”也是把他同汉朝学者相比。因此,惠栋可称是汉学大师。

但是,惠栋固守汉儒之《易》说,而且不复甄别,以致当时及后世人对其有“株守汉学”、“嗜博泥古”之讥。

惠栋为世人留下的著述有《古文尚书考》、《易汉学》、《易例》、《周易述》、《后汉书补注》、《九经古义》、《明堂大道录》、《松厓文钞》、《春秋左传补注》等,为清朝吴派经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深得乾嘉学者推重。

在惠栋的后裔子孙中,就有栋氏、李氏两支别于惠氏之原姓。栋氏,当取先祖之名为姓氏,而李氏因何而变出,惠栋的后裔子孙皆讳莫如深,有待进一步考证。

二郡望:

苏 州:自有文字记载以来,苏州的历史已有四千多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古称吴,现简称苏,拥有姑苏、吴都、吴中、东吴、吴门和平江等多个古称和别称,苏州城始建于周敬王六年(吴王阖闾元年,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命伍子胥建阖闾城,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始皇在吴都城设会稽郡、吴县,自此,当时的苏州称为吴县,或有时称为吴州。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定名为苏州,以城西南的姑苏山得名,沿称至今。唐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唐代宗设苏州为江南唯一的“雄州”,从此,苏州名称被固定作为通称。北宋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宋徽宗曾改苏州为平江府。苏州城目前仍坐落在春秋时期原来的位置上,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的独特风貌。

三历史名人:

栋阿赖:(生卒年待考),亦称董鄂洛;满洲正白旗人。著名清朝将领。

佟·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之时归附,以护军参领从征,其后屡建军功,授一等轻车都尉,累官至副都统、都察院副都御史。

栋阿赖逝世后,其子栋闪袭其世职。

王子姓 王子氏家谱 王子姓起源 王子姓名人 王子姓的来源 王子姓简介

王子[王子,读音作wáng zǐ(ㄨㄤˊ ㄗˇ)]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商朝时期,属于以先祖称号为氏。 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