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怎么解读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1收藏

颜氏家训怎么解读,第1张

颜氏家训是明代儒学家颜真卿所著的一部家训教材,以下是对颜氏家训的解读:

一、家庭伦理的重要性:

颜氏家训强调了家庭伦理的重要性,在家庭要尊敬父母,并且亲情应该超过一切。这种家庭观念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和万事兴的价值观,认为家庭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家庭和睦和谐,个人才能获得幸福与成功。

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颜氏家训倡导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修身即以人格的完善来引领自己,齐家以良好的家风家训来影响整个家族,治国则是指以仁德来治理国家,通过正义和仁爱来塑造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

三、忠诚和奉献精神:

颜氏家训强调忠诚和奉献精神的重要性。无论是对于国家家族还是社会,都应该具备忠诚的态度和奉献的精神。这种价值观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即以仁爱和道德为基础,追求社会和谐与个人品德的完善。

四、敬老尊贤:

颜氏家训强调敬老尊贤的价值观念。在家庭和社会中,应该尊重年长者并且崇尚智慧、才能出众的人。这种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的思想,认为通过尊重和学习前辈的智慧,可以提升自己的品德和能力。

五、修养与人际关系:

颜氏家训强调个人的修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修养,使得个人更加懂得尊重他人宽容和谦虚,同时也要注重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避免争吵和纷争,以达到社会和家庭的和谐。

六、教育与孝道:

颜氏家训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孝道视为儒学的核心,在家庭和社会中孝顺父母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通过尊敬父母和长辈,照顾他们的生活并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颜氏得姓始祖:夷父。字颜,又称邾颜公,即位后称邾武公。传说上古颛顼帝的玄孙陆终,一次产下六子,依序为樊、惠连、、莱言、安、季连。后周武王兴师克纣,大肆分封诸侯,就把陆终五子安的一个叫做挟的裔孙,封于邾地,最初乃鲁国之附庸,后来传到夷父的时候,因其字为颜,《公羊传》谓之颜公。后邾国被楚国所灭,颜公子孙便以王父字为氏,称颜姓。他们尊夷父为颜姓的得姓始祖。

通过自己家中的老家谱可以知道家族起源,发生过什么事情。出过哪些名人,近年很流行把家谱搬到互联网上呢。让远在他乡的亲人可以随时查家谱,跟亲人在线聊天。等等,都来自百姓通谱网的同心圆家谱呢。

家族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颜回,历史祖父颜之推为南北朝时的著名学者,先后仕于梁、北齐、北周,终于隋,于是家居关中,遂为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颜之推学识渊博,尤善《周官》、《左传》,著有文集30 卷、《颜氏家训》20 篇,并行于世。颜之推从山东辗转跋涉到关中,跨越了南北阻隔,在读书治学的实践中,发现了不少典籍在流传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语言因古今、地域的不同而出现的差异,他对这些问题作了开创性的探讨,把这些心得与其他内容一并写入《家训》以备子孙遵循。

颜师古的父亲颜思鲁,以儒学显名,撰有《汉书决疑》。武德初年他为秦王府记室参军事。师古受家学熏陶,博览群书,精训诂之学,善作文章。隋仁寿年间,经人举荐,授安养尉之职。后因失职罢归长安,此后长达十年未能调任新职,迫于生计,以授徒为生。

颜师古兄弟四人。二弟颜相时,三弟颜勤礼,字敬之,颜真卿曾祖,幼而朗悟,识量宏远,工于篆籀,尤精训诂,与两兄师古、颜相时同为弘文、崇贤两馆学士,校定经史。四弟颜育德,任太子通事舍人,于司经校定经史。

分类: 文化/艺术 >> 历史话题

问题描述:

各位朋友请帮忙查一下颜氏家谱,尤其是台湾那边的颜氏是从哪几个省迁过去的?

解析:

颜姓有着显赫的家世,在台湾被列为第四十五大姓。颜氏迁台,始于明天启年间,以颜思齐最为有名。颜思齐,字振泉,福建海澄人,因遭宦家之辱,愤杀其仆,逃亡日本。不料,在日逐渐发迹,仗义疏财。天启四年(1624年),与杨天生、陈衷纪、郑芝龙等密谋起事占领日本,消息走漏,航行8昼夜逃至台湾,在台开垦经营,成为台湾颜姓一大家。据传,在今台湾嘉义市水上区南乡里尖山尚存思齐墓。

今日台湾颜姓,以台南县为最多,次为澎湖、台北与嘉义,基隆颜家可能是继颜思齐之后在台湾最具影响的颜氏家族。

颜家在台的开祖是清乾隆四十年间从福建安溪县金田乡迁台的颜浩妥,在大肚溪从事石材开采,后因大饥荒又回福建。嘉庆年间,颜浩妥又带儿子玉兰、玉赐再度来台,在台中港以渔业为生。

从颜氏家谱上可以看到,颜回是颜氏的祖先,传至颜之推是第35世,而颜真卿是第40世,颜之推和颜真卿是本家。

颜之推出生于531年,一生历经三朝,自己感叹“三为亡国之人”。他的《颜氏家训》在中国的家庭教育史上有着十分关键的地位,其教育思想至今仍充满着借鉴意义,而颜之推也正是因为这一部书而享誉千古。

颜真卿出生于709年,卒于784年,是唐代的名臣,也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为人耿直中正,光明磊落、忠君爱国。然而,颜真卿的仕途坎坷,一生中多次被贬,但是颜真卿无论在何处任职,其政绩都十分突出,备受当地百姓爱戴。可惜的是,77岁的颜真卿受小人陷害,叛将利诱颜真卿不成,终究将其杀害。

颜真卿被世人所传颂的不仅是他的为人和政绩,还有他的书法作品,历经千年仍然在书坛中熠熠生辉。他的书法功底深厚,十分精妙,创立了“颜体”,是“楷书四大家”之一。颜真卿才华横溢,有许多作品都被流传于世,备受世人推崇。

颜之推是南北朝有名的教育家,他所著的《颜氏家训》备受世人推崇,被奉为“家训规范”,而颜之推也因此而享有盛誉。《窦婴》是颜之推所写的一篇文章。

窦婴画像

窦婴是西汉孝文帝的皇后的堂兄之子,一开始被拜为丞相,后来被罢免了。等到窦皇后去世,窦婴没有依靠,郁郁不得志。后来,窦婴与大臣灌夫相识,相互欣赏,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后来,孝景帝皇后之弟田蚡,被拜为丞相。田府中的人仗势欺人,鱼肉百姓,甚至派人到窦婴家中,向他讨要属于窦婴的数顷良田。窦婴不肯给他,就得罪了田蚡。等到田蚡娶亲,太后命所有人都去祝贺田蚡。灌夫喜欢喝酒,先前曾因醉酒而得罪过田蚡,所以不愿前去祝贺。于是,窦婴强迫他一起前往。酒兴正酣时,因灌夫喝醉而触怒了田蚡,田蚡命人将灌夫绑起来。然后田蚡再上奏本,说灌夫鱼肉百姓,最终使灌夫被处死了。窦婴回家后,对妻子说:“我不能让灌夫一个人死去,而自己却活着。”于是,上奏把事情始末说清楚。皇帝召见他,让窦婴和田蚡对质。窦婴和田蚡各执一词,于是皇帝就问群臣孰是孰非。群臣支持窦婴,王太后听说后以绝世抗议。皇帝直到是田蚡的错,但还是因为太后的缘故,判窦婴有罪。

窦婴死了一个多月后,田蚡就病了,总是觉得全身都痛,好像有人在打他一样。皇帝派道士去看,原来是窦婴和灌夫两人在鞭打田蚡,田蚡不久就死了。

《窦婴》是颜之推所作,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来警醒世人。 

颜之推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教育家,凭借一部《颜氏家训》而享誉千古。

严姓是中国第112个人口最多的姓氏,在湖南、广西、湖北等地有一定影响。今天,严姓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3%,总人口近170万。

颜的名字和图腾:

颜,或,是眉心之间的地方。由闫妍和佩奇组成。页是指一个人的头像,类似于甲骨文中的首字,作为偏旁来表示一个人的头像。颜,原意为智者,才德出众,有文采,为人所称道。颜还指面部表情的丰富,寓意色彩多,一步一步发展,突出。常用于人名、字名、地名。

严姓的起源和演变;

严姓主要有两个分支:曹姓和姬姓。

第一个是曹。后列文之颛顼,黄帝之后裔。颛顼的后人祝融的,武辉的儿子卢忠的第五子安,都姓曹。灭商后,凤安后裔曹被困于燕国,即今山东邹县东南。最初,它是鹿侯的一个诸侯国,后来扩散到第五个,吴公义的父亲,他的名字是燕,这在历史上也被称为。他的儿子被封在云,叫小云。闫妍的后代是以他们的人物命名的。这个严家已经有近2700年的历史了。

第二笔支出出自姬姓。西周初年,封为鲁侯。因为周公在北京辅佐皇族,他让长子成为鲁国的君主。伯禽的一个儿子在伊彦被封为侯爵,然后以封地为姓。

外来基因的流入:

第三支是外族。颜氏大家族很少融入异族家族的血脉,这一事件直到宋朝才出现。北晋大姓万艳,改姓闫涵。江西的一个严姓来源于元代江西出使伯颜之后。满清八旗都姓燕扎西,后来都集体改姓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外来的燕姓大多同化为姓。

历史上严姓的分布与迁徙:

先秦时期,山东生活着燕人。汉晋时期仍以山东为中心,河北在西部,江苏在南部。到东晋永嘉时,燕人渡过长江,进入南京。不久,安徽、浙江等地发现了闫氏。到了唐宋时期,严姓从山东、河北、河南等地扩散到四川、江南等地。五代末,严姓经江西传入福建。到了明清时期,严姓在江南的分布更加广泛,在明朝天启年间进入台湾省。

宋朝时,严姓约有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2%,居第123位。严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严姓总人口的25%。在中国,严姓主要分布在江西、江苏、山东,约占严姓总人口的63%,其次是福建、湖北、广东、安徽、四川。全国的严姓主要集中在从山东、江苏、江西连接福建的一个带。

明朝时期,严姓约有1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1%,排名第140位。宋元明时期,严姓人口几乎没有增加,因为北方几乎所有的姓氏都受到了战争的伤害,严姓也不例外。在全国范围内,严姓主要分布在福建、山东、浙江,约占严姓总人口的54%,其次是江苏、湖南、江西、广东,另有32%集中在这些地方。福建成为严姓第一大省,约占严姓总人口的27%。宋元明时期,严姓的总体分布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人口主要向东南和南方迁移,这与中原地区因战乱而向东南迁移的人群密切相关。全国与福建重新形成了严姓人口带

严姓当代人口近170万,居中国第112位,约占全国人口的013%。自宋代以来的一千年间,严姓人口呈形增长。目前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湖南、广西、湖北三省,约占严姓总人口的33%,其次是山东、福建、四川、江苏、广东、台湾省、浙江、江西等省,严姓集中的省份占48%。湖南是严姓总人口12%的家园,是严姓第一大省。形成湖南、湖北、广西周边的严姓分布。

严姓分布广泛,但并不均衡。严姓在人口中的分布频率示意图显示,湖南、桂琼、闽台、广东大部、江西、浙江南部、湖北南部、贵州大部、云南东南部、四川北部、青海东部、甘肃中西部、苏茹交界地区、黑吉东部严姓占当地人口022%以上,中部地区可达22%以上,覆盖上述地区。在山东、江苏、浙江、安徽、上海、江西东北部、河南东南部、湖北北部、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宁夏西部、内蒙古西部、云川、重庆、贵州西北部、黑龙江西部、吉林中部,严姓在人群中出现的频率在011%-022%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212%。

严姓传统文化;

颜氏郡县为琅邪、东陆、江都。严的重要堂号是堂。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颜回被命名为“热神阁”的大殿。颜回穷好学,从不生气,从不失败。孔孟,德师,后人评之为中兴。孔子至圣,孟子至圣,晏子至圣。

严姓有四副重要对联:

门好学;王承图。

富源;丰节。

忠诚的兄弟;家人劝诫子子孙孙。

大叔不骗暗室;孝为镇神。

家训颜氏家训在南北朝颜之推中应该是《颜氏家训》。他从自己的所听所见所苦中,提炼出一条安身立命的经验:父亲和兄弟不能永远依靠,村庄和国家不能永远保护。一旦流离失所,受到庇护,他应该把目光投向自己,从0755年到79000年写了20篇文章来训诫后代。这部被后人誉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家训,内容广泛,堪称中国古代重要的教育经典。他认为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最大。“相信他们所说的,相信他们所爱;同命而行,事奉而为之。”提倡爱孩子不能偏心,父母端庄善良,子女怕孝顺,反对“爱而不教”。还主张兄弟、朋友、兄弟之间要有礼貌,夫妻之间要听话。掠夺人的美不是自己的,掠夺人的财富必须绳之以法。为自己读书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为别人读书可以造福世界。所有这些警句都遵循儒家思想,融入佛教哲学。

名人频率和家族贤人:

从755年到79000年,共有11位5姓名人,占名人总数的025%,居名人姓氏排行榜第83位;严的著名文学家占全国文学家总数的025%,排名第84位。颜氏名医占全国医学博士总数的009%,排名第151位。阎名家占全国艺术家总数的018%,排名第93位。

历史上重要的颜姓人物有:颜渊,春秋末期鲁人孔子的弟子;西汉颜学的开创者——颜安乐:南朝宋代诗人颜延之;北朝北齐文学家、思想家颜之推:唐代训诂学者颜师古,大臣兼书法家颜真卿,弟常山太守颜高卿;宋元末画家颜回;明代山东巡抚严继祖,泰州派代表严钧;颜元

  1、要追求一个家族的源头,首先就要了解家族的姓氏来源。颜真卿在《颜氏家庙碑》中云:“其先出于颛顼之孙祝融,融孙安为曹姓,其裔邻武公,名夷甫,字颜,子友别封郳,为小邾子,遂以颜为氏,多仕鲁为卿大夫。”祝融的后代夷甫,字伯颜,周宣王封为公爵,也称颜公。夷甫有二子,次子友,封于小邾国。他为了纪念父亲,便以父亲的字“伯颜”的“颜”字为姓,繁衍子孙后代至今,颜友可以说是颜姓第一人。

 2、到春秋战国时期,颜氏一门更是人才济济,孔门七十二贤中,就有颜姓八人,分别为颜回、颜幸、颜高、颜祖、颜之仆、颜哙、颜何、颜浊邹,被称为“孔门八颜”,颜氏家族也以此八人为家族祖先,而颜回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也是颜氏家族的精神领袖。颜回(字子渊)也称颜子,春秋末期鲁国曲阜人,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之一。颜回年十三即入孔子门下,由于性格内向,又沉默寡言,有人便觉得他愚笨,连孔子也一时难以断定颜回的天资在哪个水平线上。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观察了解后,孔子才看出颜回并不愚笨,相反还十分聪慧,就连能言善辩的子贡都表示不敢与他相比,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大智若愚”吧。孔子对颜回的评价很高,多次赞其好学、仁德,得到了儒学的真传。而颜回也是始终不渝坚持孔子学说,他对孔子有着如偶像般的崇拜,曾感叹孔子的学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在少正卯开办私学与孔子争夺弟子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唯有颜回始终陪在孔子身边,未离孔门半步,因而后人评价说:“颜渊独知孔子圣也。”后颜回随孔子周游列国,在各国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张,长达十四年之久。回到鲁国后,颜回没有选择出仕,而是穷居陋巷,一边社坛讲学,继续传播儒家之道,一边帮助孔子整理古代典籍,特别是《易》,颜回是主要整理人之一。在整理过程中,颜回呕心沥血,以致劳累而死,年仅四十一岁。孔子对爱徒的早逝感到极为悲痛,不禁哀叹到:“噫!天丧予!天丧予!”颜回还开创了儒家的一个宗派——颜氏之儒,是儒家八派之一(孔子死后,儒分八派),对后世的儒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颜子被尊为“复圣”,列为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孔庙四配(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之首,受到历代帝王的推崇,在儒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颜回也成为颜氏家族“世以儒雅为业”的领袖,成为家族的精神信仰和凝聚力。无论是战争频繁、社会动荡,或是在生计窘迫的境况下,颜氏家族都孜孜不倦的践行和传播着儒家文化。

 3、颜氏家族虽为颜回后代,但旧谱沦亡,已无史可考颜回之后的具体繁衍情况,具有确切文献记载则始于曹魏时的颜斐、颜盛。颜盛将家族迁徙到琅琊,所以他也就成为颜氏家族定居琅琊的始祖。而颜盛的曾孙颜含,则是魏晋时期推动颜氏家族发展的重要人物。颜含以仁孝知名,在琅琊王司马睿出镇江左时,颜含为司马睿的参军,跟随其过江,成为随晋元帝渡江的百家“中原冠带”之一,属于最早的侨姓士族。过江后颜含历经元帝、明帝、成帝三帝,备受皇帝恩宠,历任侍中、国子祭酒、加散骑常侍,迁右光禄大夫光禄勋。颜含为官刚正不阿,不媚权贵。当时王导是皇帝的老师,名位隆重,满朝大臣认为“百僚宜为降礼”,于是派人打探颜含的看法,含说:“王公虽重,理无偏敬,降礼之言,或是诸君事宜。鄙人老矣,不识时务。”表达了他对这种非礼之事的不满。颜含的曾孙颜延之,在刘宋时期,也是身居高位,任金紫光禄大夫,领湘东王师。颜延之还是南朝宋时的文学家,文章之美,冠绝当时,与谢灵运并称“颜谢”,其诗凝炼规整,喜用典故,辞藻华丽,代表作有《五君咏》《赭白马赋》等。

 4、从东晋到南北朝近三百年间,颜氏出仕者有42人,其中五品以上官有35人,这比之士族的一流高门王氏、谢氏来说自然有明显差距,但在渡江的百家士族中仍应算作出仕人数较多的,颜氏家族在魏晋时期也算得上江南的大族。南北朝末年到隋朝期间,社会动荡不断,朝代更迭频繁,士人的为官道路也十分波折。颜含的八世孙颜之推,博览群书,为文辞情并茂,得南朝梁湘东王赏识,19岁就被任为国左常侍。后梁朝被灭,颜之推投奔北齐,官至黄门侍郎,这也促成了是颜氏家族的北迁,这一次的迁移使颜氏家族更加的辉煌。公元577年,北齐为北周所灭,颜之推又被征为御史上士。公元581年,北周又被隋所代替,他又于隋文帝开皇年间,被召为学士,但不久就因病逝世。颜之推一生历仕四朝,三为亡国之人,“生于乱世,长于戎马”的生活广博了他的见闻,沉淀了其人生阅历,最终写成《颜氏家训》一书,通过自己的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颜氏家训》被誉为“古今家训之祖”,开后世“家训”的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该书所表达的“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的现世精神,被历代学者推崇备至,视之为垂训子孙以及家庭教育的典范。

 5、颜氏在进入唐朝后有了很大的发展,到唐后期被列为为鲁国郡的著名郡姓。从出仕人数来看,隋唐两代有151人,其中五品以上有43人,通过各种科目考试而登第者27人。颜氏在隋唐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颜之仪、颜之推、颜思鲁、颜师古、颜昭甫、颜元孙、颜果卿、颜真卿等。其中书法为世楷模、笼罩千年的颜真卿,凛然大节震烁千古、以身殉国的颜杲卿等人,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5、颜氏家族在魏晋时期远不及琅琊王氏、陈郡谢氏等家族显赫,在政治、军事、经济上的实力也并不突出,但却能够延续数百年而长盛不衰,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有着一套完整的优良家风、家学及家教。

 6、颜氏家族从颜回以后便以儒学作为本家族立身的根本,他们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传统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约束自己的行为,儒家所宣扬的仁、义、礼、智、信等人文规范与操守,他们所追寻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人生修养与理想,都成为了颜氏家族的行为准则。素以孝悌知名的颜含,悉心侍奉已经是“植物人”的哥哥十三载;安禄山叛乱时,不计个人安危,挺身而出,杀身成仁的颜杲卿;抵御安禄山叛乱和宣慰李希烈叛乱,刚直不屈的颜真卿,都贯彻着儒家忠孝仁义的精神。即使是历仕三朝的颜之推,也在其《颜氏家训》中表现出明显的儒学思想。

颜氏家训适合多大孩子介绍如下:

《颜氏家训》适合所有年龄段的孩子阅读。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的著作,是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珍贵文献。在家庭教育方面,颜之推提倡注重早期教育、平等教育、全面发展、重教崇俭等理念,还提出要让孩子避免染上骄傲、奢侈等坏习惯,要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并注意与孩子的互动方式等。

《颜氏家训》原文:

子生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答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咨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

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怠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

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注释:

孩子出生后,就有老师讲解孝、仁、礼、义,来引导学习。普通老百姓家纵使不能如此,也应在婴儿能识人脸色、懂得喜怒时,就加以教导训诫,引导他的行为,防止他的过失,等到几岁时,就可免鞭打惩罚。只要父母既威严又慈爱,子女自然敬畏谨慎又顺从。

我见到世上,有些人对孩子不进行教育却只有慈爱的,每次都不认为是对的,这些人对孩子的吃喝玩乐所有行为,按他的想法随意放纵,该训诫时反而夸奖,该斥责时反而欢笑。

到孩子懂事时,还认为这是对的。这时,孩子骄傲怠慢已经成为习惯时,才开始去加以制止,那就纵使鞭打至死也树立不起威严了,一天对一天更厉害的愤怒也只会增加怨恨了,等到他长大成人,最终就会成为品德败坏的人。

孔子说:“从小养成的就像天性,习惯了的也就成为自然。”是很有道理的。俗谚说:“教媳妇要在初来时,教儿女要在婴孩时。”这话确实有道理。

《颜氏家训》的旨意

《颜氏蔽瞎家训宏橡空》的旨意是要述立身齐家之法,辩明时俗之误,以训导世人。《叙致》篇开宗明义地指出:“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这实际上指出了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用儒家道德来培养人。

所谓“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都是以儒家伦理为归宿的。颜之如侍推又强调教育内容要用“仁孝礼义导习之”(《教子》),读书方法又必须以“礼为教本,敬者身基”(《勉学》)。

他还特别强调持家要守中庸之道,主张在经济上、仕途上和为人世处事上都要严守中道。这些观点都与儒家道德学说相契合。因此,《唐志》、《宋志》都将《颜氏家训》列于“儒家”类。

颜氏家训怎么解读

颜氏家训是明代儒学家颜真卿所著的一部家训教材,以下是对颜氏家训的解读:一、家庭伦理的重要性:颜氏家训强调了家庭伦理的重要性,在家庭...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