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临终前在家训中只留下了二十四个字使明朝成为最正直的王朝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4收藏

朱棣临终前在家训中只留下了二十四个字使明朝成为最正直的王朝,第1张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统治的王朝。虽然没有汉朝强大,没有宋朝富裕,但还是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原因可能有很多,但这句话广为人知:不结婚,不赔偿,不割地,不纳贡,皇帝保卫国家,国王死亡。

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明朝的成祖皇帝,与朱元璋一起被供奉在祠堂的中央。为了夺取政权,他揭竿而起,发动了靖南之战,杀害了许多无辜的大臣。另一方面,收复安南,五下漠北,招募女真人,被誉为永乐皇帝。几百年来,他的功过一直争论不休,没有定论。但他生前留下的大明祖训,让大明成为了历史上最顽固的王朝。

明初,最大的外族入侵来自北方的蒙古。为了稳定北方领土,朱棣在位期间五次远征蒙古。公元1424年,朱棣第五次远征漠北,但在返回途中病死,享年65岁。朱棣死前在遗诏中留下了一句千古名言:我尊敬国家美国的局势,超越了过去,并控制了西方国家在南岛的西部。没有汉唐之谊,没有宋朝的钱,没有兄弟仇人之谊。

五代元老杨蓉在他的后北征记中记录了这段话。没有汉唐之谊,没有宋朝之财,没有滨州职院之兄或敌。这短短的24字遗诏,被后来的十三帝世世代代遵守,成为明朝的行为准则,影响了两百多年。后来明朝皇帝有的爱木工,有的爱美而死,有的热衷炼丹,各种奇花异草,但他们没有我没有软骨头。

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伐瓦拉。因为内部兵变,瓦拉军趁机进攻,导致明军大败,明英宗被俘。君主虽然被抓,但宁死不屈,明朝没有不要用钱来赎回它。反而另立国君,发兵复仇。

公元1644年,北京失陷前,大臣劝崇祯离开,在南京从长计议,崇祯拒绝。景山公园上吊前,他担心李自成滥杀无辜,留下遗诏:我要上冠遮脸,让盗贼分尸,不伤害任何人。

明朝不是最好的,无论是文化还是武功的统治。然而,它遇到了困难,它没有不要像汉朝那样和亲戚交换时间。不像唐朝,向回纥俯首称臣是为了借兵收复常安;不像宋朝,虽然有钱,但每年进贡只是为了谋生。纵观明朝276年,从未向任何困难低头,可以说是历史上最顽固的王朝。

参考文献:明史

第1任

洪武太祖 朱元璋

孝慈高皇后 马秀英(1333一1382),

安徽宿州人,早年丧母,被郭子兴夫妇收养为义女。1382年(洪武十五年)五十一岁的马皇后病逝。”

第2任

建文惠帝 朱允炆

皇后马氏 光禄少卿马全女

洪武二十八年十月,册后为皇太孙妃。建文改元,立为后。生二子,文煃、文圭。

第3任

永乐成祖 朱 棣仁

孝文皇后 徐氏

洪武九年(1376年)册封为燕王妃,朱棣称帝册封为皇后。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四日去世,享年46岁。

第4任

洪熙仁宗 朱高炽

诚孝昭皇后 张氏

仁宗元配,永城人,指挥使赠彭城侯张麒 诚孝昭皇后画像之女。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封燕王世子妃,永乐二年(1404年)封皇太子妃。仁宗即位,册立为皇后。宣宗即位,尊为皇太后。英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十八日去世

第5任

宣德宣宗 朱瞻基

孝恭章皇后 孙氏

他是邹平人,永城县主簿孙忠女。济宁人胡氏,被选为皇太孙妃,孙氏被选为嫔。宣宗即位,册封胡氏为皇后,孙氏为贵妃。胡后身体不好,常常有病,渐被宣宗冷落。宣宗为立孙氏为后,命胡后上表辞位,以早定国本(太子)。宣德三年三月,胡后辞位,退居长安宫,贵妃孙氏被正式册立为皇后。天顺六年(1462年)九月四日,孙太后去世

第6任

正统英宗 朱祁镇

孝庄睿皇后 钱氏

英宗元配,海州人,都指挥佥事(后封安昌伯)钱贵女。正统七年(1442年)立为皇后。宪宗即位,尊为皇太后,加“慈懿”徽号。成化四年(1468年)六月二十六日,钱氏病故。

第7任

景泰代宗 朱祁钰

皇后 汪氏

北京人,祖父汪泉世为金吾左卫指挥使。正统十年(1445),郕王朱祁钰18岁,册封汪氏为郕王妃。正统十四年(1449) 册封王妃汪氏为皇后。进汪皇后祖父汪泉为都指挥同知;,汪氏去世与景帝合葬金山。

第8任

天顺英宗 朱祁镇

孝肃后 周氏

宪宗生母,昌平州文宁里柳林村(今属北京市海淀区)人,锦衣卫千户追封庆云侯赠宁国公周能的女儿。正统十二年(1447年)生宪宗皇帝,天顺元年(1457年)册封为贵妃。宪宗即位,尊为皇太后。孝宗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弘治十七年(1504年)三月一日去世

第9任

成化宪宗 朱见深

孝贞纯皇后 王氏

上元人,中军都督追赠阜国公王镇之女。为宪宗皇帝第二位皇后(第一位吴氏于天顺八年[1464年]八月被废)。孝宗时,她被尊为皇太后,武宗时尊为太皇太后,正德十三年(1518年)二月十日,王氏去世

孝穆皇后 纪氏

孝宗生母,广西贺县人,是当地少数民族土官的女儿,成化时南征,俘人宫中。因她机警通文,被授为女史,管理皇家典籍。一次,宪宗偶然来到内藏,见纪氏对答合意,就在内藏私幸了她。纪氏从此有了身孕。成化十一年(1475年),孝宗年已6岁, 六月二十八日,纪氏突然死去。宫里传说是万贵妃乘宪宗召见纪氏时,在酒中下毒,纪氏被毒害而死。

孝惠后 邵氏

昌化人,邵林之女,小时候因家贫,卖给了杭州镇守太监,由此被送进皇宫。邵氏“知书,有容色”,初居外院,一天晚上,皓月当空,邵氏即兴吟咏她所作的《红叶诗》,宪宗偶然从那里经过,隐约听到,遂召幸,册立为宸妃,进贵妃,生兴王朱佑杬及岐、雍二王。世宗入继大统后,邵氏已因年老双目生翳。她听说自己的孙子当了皇帝,拉世宗到自己跟前,从头摸到脚,非常高兴。世宗将她尊为皇太后,嘉靖元年(1522年)上尊号“寿安”,十一月十八日去世,谥“孝惠康肃温仁懿顺协天佑圣皇太后”。

第10任

弘治孝宗 朱佑樘

孝康敬皇后 张氏

孝宗元配,兴济人,都督同知封寿宁伯张峦女。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选为太子妃。孝宗即位,册立为皇后。武宗立,尊为皇太后。二十年1541年)八月八日去世

第11任

正德武宗 朱厚照

皇后 夏氏

武宗元配,庆阳伯夏儒女。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册立为皇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被尊为“庄肃皇后”。十四年正月二十五日去世,谥“孝静庄惠安肃温诚偕圣毅皇后”。

第12任

嘉靖世宗 朱厚充

孝洁肃皇后 陈氏

世宗元配,元城(隶河北大名府)人,都督同知陈万言女。嘉靖七年(1528年)十月二日病故。

孝烈皇后 方氏

世宗第三后,江宁人,左都督安平侯方锐女。世宗即位10年,尚未得子。大学士张孚敬上言:“古者天子立后,并建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妇、八十一御妻,所以广嗣也。隆下春秋鼎盛,宜博求淑女,为子嗣计。”世宗遂于嘉靖十年(1531年)三月,选方氏(即方皇后)、郑氏、王氏、阎氏、韦氏、沈氏、杜氏、九人册封为九嫔。

方氏被册封为嫔后的第三年,世宗的第二位皇后张氏被废。方氏因“端慎不怠,甚称帝意”,被册立为皇后。并册僖嫔沈氏为辰妃,丽嫔阎氏为丽妃以副之。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十一月十八日,方氏逝世,世宗因她在嘉靖二十一年的“宫婢之变”中救过自己的命,下令以元配皇后礼仪葬永陵,并命将其棺椁停放于皇堂(玄宫主室)棺床上左侧,经礼部大臣建议,仍命放置右侧。谥孝烈皇后。隆庆初,上尊谥“孝烈端顺敏惠供诚袛天卫圣皇后”。

孝恪后 杜氏,

穆宗生母,大兴人,庆都伯杜林女。嘉靖十年(1531年)封康嫔,十五年(1536年)进封为妃。三十三年(1554年)正月十一日去世,赐谥“荣淑”,葬金山。穆宗即位,当时,孝洁陈皇后、世宗皇帝的棺椁一同葬入陵内。其安葬的情况有“依次列袝”的记载,这说明,永陵一帝三后系同葬一室。

第13任

隆庆穆宗 朱载垕

孝懿庄皇后 李氏

北京昌平人,礼部奉诏选得良家女1200人,李氏被选为裕王妃,暂住宫内,第二年二月行迎亲礼,正式册为裕王妃。

成婚两年后,李氏生子朱翊 ,嘉靖三十六年正月复生皇长女,嘉靖三十七年四月十三日,病故于裕王府。

孝安皇后 陈氏,

北京通州人,国子监监生陈景行(陈氏入选裕王继妃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九月选为裕王继妃,隆庆元年(1567年)册立为皇后。

陈氏无子,且多病,颇受穆宗冷落。万历二十四年七月十三日,陈皇后病故。神宗上尊谥为“孝安贞懿恭纯温惠佐天弘圣皇后”,葬昭陵。

孝定后 李氏

通州永乐店人,神宗生母,初为宫嫔,待穆宗于裕王府中,隆庆元年(1567年)三月封皇贵妃,万历元年(1573年)被神宗尊为“慈圣皇太后”,万历四十二年二月九日病故,享年70岁

第14任

万历神宗 朱翊钧

孝端显皇后 王氏

神宗元配,浙江余姚人,永年伯王伟之女,生于京师。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二月册立为皇后。

孝靖皇后 王氏

光宗生母。宣府都司左卫人,原任锦衣卫百户赠明威将军指挥佥事王朝寀之女。生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正月二十七日,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二月初二选入皇宫,初为慈宁宫宫人,侍奉孝定皇太后。后被神宗私幸有孕,于万历十年六月册封为恭妃,同年八月生光宗朱常洛。万历三十四年四月进封为皇贵妃,万历三十九年九月病故

第15任

泰昌光宗 朱常洛

皇后 郭氏

顺天府人,博平伯郭维城之女。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册立为皇太子妃,四十一年去世。

皇后 王氏

熹宗生母,顺天府人,新城伯王钺之女。初为选侍,因生熹宗,封为才人。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去世。

皇后 刘氏

崇祯帝生母,宛平人,瀛国公刘应元之女。初为淑女,后被打入冷宫,病逝后葬京西金山。

第16任

天启熹宗 朱由校

皇后 张嫣

熹宗原配。河南祥符人,太康伯张国纪之女。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四月被册立为皇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白成农民军入城时自缢。

第17任

崇祯思宗 朱由检

皇后 周氏(

?-1644年),祖籍苏州,生长于大兴(今北京大兴区人)。父周奎以兵马副指挥升五军都督同知,晋封伯爵。周后于天启年间入信王府。思宗(即信王)即位,立为皇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农民军陷都城,帝令周皇后自裁,自缢而死。

至于公主太多了,可以参看

http://guoxuebaiducom/page/c3f7cab7/120html

没有昭明公主

大明“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明成祖——朱棣,明代第三位君主,明太祖朱元璋之四子,明惠宗朱允炆之叔父,年号永乐,42岁登基为帝,在位二十二年。

论明朝皇帝的知名度,朱棣绝对应该在三甲之内。“奉天靖难”,北征蒙古,讨伐安南,迁都北京,创建东厂,设立内阁,驻军哈密,远航西洋,《永乐大典》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 历史 名词统统都打着朱棣的标签,说他是明朝除了朱元璋以外最牛的一位皇帝,我想应该异议不大。

但抛开这些所谓的文功武绩,朱棣这个人怎么样呢?对于朱棣,我确实有一些话想和大家聊聊。

朱棣是朱元璋的四子。至正二十年,朱棣出生在南京。当时陈友谅正在进攻安徽涂县,四子出生的消息显然无法迟缓朱元璋忙碌的步伐。

到至正二十七年的时候,随着朱元璋准备称帝,做父亲的他才终于缓下来看一眼自己的儿子们。这一年朱元璋已经有了七个儿子,这一年七个儿子才终于有了自己的正式名字。

洪武三年,10岁的朱棣做了大宗正院(宗人府)的二把手。一把手是朱棣的二哥,另一位副手是朱棣的三哥。 这段任职经历,为朱棣登基后灵活处理削藩事宜,裨益良多。

朱元璋很早就让三个稍长的儿子参与到朱家宗族事务的管理上来,做老父亲的显然对儿子们有特殊的安排。

果不其然,朱元璋是打算仿汉制,分封自己的儿子们到各地,拱卫中央。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朱元璋对于儿子们的教育非常看重。除了遍请名师外,朱元璋自己也常常现身说教。他注重儿子们的心性与体魄,要他们参加军事训练,要去凤阳老家体验生活。

洪武十三年,20岁的朱棣正式就藩北平。

父亲朴素的作风,让朱棣明白了务实;大宗正院的任职,让朱棣学会了手腕;凤阳的忆苦思甜,打磨了棱角;良好的教育经历,培养了眼光。在所有这些特质的加持下,还有另外一种东西在慢慢滋生,叫野心。

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搭台,朱棣唱戏,傅友德陪演,朱棣完成了人生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军事首秀”。以朱棣为核心的此次北征,击败元将乃儿不花部,并逼降其部族,所获人马牲畜无数。

也就是这一战,为朱棣在大明军界真正打下了坚实的好口碑,获得了开国功勋集团的认可。为日后的“靖难之役”,奠定了初步人心的基础。当时连朱元璋都兴奋地说:“肃清沙漠者,燕王也!”

野心的壮大,需要的一种叫威望的土壤。

朱棣已有军功,在北平的治才亦被认可,但他仍旧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按照伦序,再如何皇位也到不了他的手上。但上苍似乎有意在撩拨他。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病逝;洪武二十八年,二哥离世;洪武三十一年,三哥病故。而父亲朱元璋驾崩的时间,也在洪武三十一年。

洪武三十一年对朱棣来说一定是非常煎熬的一年。这一年,他成了所有在世皇子中的长子,这一年父亲朱元璋身体已经风雨摇摆。

在北平城的无数个夜晚,他多想走进南京城,走到父亲面前,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他想告诉父亲,不论从能力还是辈分,他现在都是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为什么要立孙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站在朱元璋的角度,选择继承人这件事情其实很好理解。对于朱元璋来说,儿子们长大了就要分家。长子朱标已经分得了最大的一份家产——皇位。那么朱标死后,这份家产自然由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来继承。

但朱棣的想法也没错。父亲还健在啊! 哪有爷爷健在就把家产留给孙子的? 大儿子死了,不是应该重新再分一次吗?!

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因为“ 主弱臣强 ”,所以他要把儿子分封到各地,并给予一定的武装力量,来保卫朱家的政权。吃过苦的老一辈人,有这种想法其实非常自然,但老人也有他们的局限性。

分封到各地的儿子们,难道就不是臣了吗?皇室天家,在绝对的权力面前,人间那少得可怜的骨肉亲情,能经得起考验吗?

朱元璋信,可朱允炆不信,朱棣也不信。“靖难之役”在所难免。

很多人会奇怪,为什么“靖难之役“朱棣明明以一隅而抗全国,却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为什么登基之后朱棣明明滥杀大臣,却依旧能取得如此耀眼功绩?

因为朱棣懂得驾驭人心, 这是他最大的武器。

建文帝朱允炆,是一位典型的儒家式文人,并没有学到朱元璋治国的精髓。他的行事总是太想当然,过于理想化。政治是一门开放性多学科的复杂课题,如果仅仅用一种思路去解题,路往往就越走越窄。

封建时代的君主之所以是君主,是因为你能够平衡各方事态,协调各种资源,自然就有一群人围绕在你的身边。 而不是你坐到君主的位子上,所有人就必须理所当然地臣服你,听命于你。

利益即人心。

朱棣的燕军,军饷永远是全国最高的;下属求他办事,能办的他一定满足;行军途中伤病无人照料,他会让出自己的坐骑;敌军的俘虏,他一向优待,投诚的给编制给待遇,不愿意留下的,给盘缠给干粮放其归乡。

有一次朱棣路过闹市,撞见一个衙役在欺负小贩,当场拔剑劈死了该名衙役,赢得在场百姓一片称赞;甚至他连帮助过自己守城运送石头物料的妇女都记得,在登基后给予米布的奖励。

看完这些,你就不会奇怪为什么朱允炆派到朱棣身边监视的人能够被策反;朱允炆的皇宫里有这么多的宦官为朱棣传送情报;南京的朝堂之上有这么多朝臣在听闻朱棣造反后选择闭眼噤声。

一时的恩惠与姿态,很多人都能做到,但能做到朱棣这样的,确实少之又少。你以为这就结束了? 人心除了靠利益交换,还可以用恐惧征服。

朱棣打下南京之后,马上就开始了对建文旧臣的政治清算。对于那些“顽固派”,朱棣丝毫不介意大开杀戒。

黄子澄一家六十余口被杀,三百多名亲属被发配;方孝孺被诛十族,连坐被杀者近达九百人;御史景清被处以磔刑,夷九族;连南京城破时自尽的礼部侍郎黄观,也逃不过被诛九族的命运。

与此产生鲜明对的,是杨荣,解缙等人主动向朱棣献好,换来了仕途的飞跃。

在朱棣的价值观里,什么是人心?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即是人心。

这手胡萝卜加大棒的套路是不是很眼熟?朱元璋就经常用。 草莽军阀出身的朱元璋,培养出了一个文人太子,一个天真的孙子,却也养育出了朱棣这样职业的军人与政客。

有时候想想,朱棣与朱元璋在九泉下相见,做爹的到底是要教训这个儿子还是忍不住地去夸他?

再简单讲讲朱棣一些事情吧。

之前说过,朱元璋算是军阀起家。元末乱世,动荡的 社会 往往能够滋生极端的思想。所以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是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的。

建国后,朱元璋是信佛的。特别是马皇后死后,朱元璋就给每个儿子的身边都配了一个僧人,一来想用佛法影响几个儿子,二来也想让这些僧人给亡妻诵经。姚广孝就是这样走到了朱棣身边。

但朱棣登基后,就开始尊崇儒家 尊儒的本质,就是大量启用文官。 这点其实非常重要。明代皇室一直有信道信佛的传统,这也导致很多僧道方士陪伴在皇族左右,影响朝廷的政策,或者说佛道的一些思想学说在影响朝廷人心。

朱棣用尊儒,来肃清一些宗教思想对朝局的影响,并通过选拔文人入朝为官,培养专业性和针对性更强的人才来治国。在古代,治国这条路本来就是文人的专业。这为大明之后的长治久安,奠定了人才基础。

尊儒带来的另一个直接影响就是科举制度的变革。

蒙古人玩科举,曾经一度废止,即便后来重开,也存在严重的民族歧视。我们现在所说的明清科举,大体上是朱元璋的洪武初年恢复的,而再细分到所谓的“八股文”,则要从朱棣时期开始出现,到成化年基本定型。

任何事物存在即合理。“八股文”是一个顺应时代的产物,起码放在当时其积极意义要远远大于负面影响。

“八股文”很难,难到你要苦读十数载把几本书翻来覆去读烂才堪堪能写。谁会去这样苦读?—— 寒门子弟 。因为这是他们谋求阶层跨越的唯一主流途径。所以起码,在写“八股文”这件事情上,大明那些功勋阶层的子弟不是寒门学子的对手。

当科举取士慢慢成为了朝廷选拔官员的主流模式,那些躺在父辈恩荫之下的功勋子弟便慢慢被驱逐出朝堂的核心圈子。而这些自小接受君臣父子理念的儒家学子,在担任朝廷官员后会有更强的忠君观念,更强的拼搏与进取精神,为大明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

同时这也是朱棣打压南方旧文人集团与南方地主财阀的重要手段。

包括朱棣后来迁都北京,你真的以为仅仅是皇帝的个人生活习惯和虚无缥缈的风水地势之说就能让一个帝国投入天文数字的财力物力去营建一座新的都城?

封建政治什么都是表象,只有权力斗争才是真的。

不论朱棣如何修饰这场“靖难之役”,其本质都是藩王作乱。所以在维护皇位的正统性上,朱棣真的煞费苦心。

编修 《永乐大典》 ,一方面彰显盛世,因为修书需要国家力量的巨大投入; 另一方面,在修书的过程中朱棣可以对天下书籍进行筛选,甚至直接粗暴地封禁,修改,达到统一人心的目的。

郑和下西洋 ,一开始也许的确是为了寻找朱允炆的下落。但当朱棣发现了此举能够带来的巨大政治效益,便一次次地下血本进行远洋航行。 朱棣要的就是那种通过炫耀大明富庶,取得“四夷来朝”的成就感。

对,“四夷来朝”,不止一位史学家曾经说过, 朱棣的偶像是忽必烈 。而忽必烈又是拥有大片疆域的君主。所以开疆拓土这件事,朱棣怎么会放过?

整个明朝,朱棣是最喜欢找蒙古人打架的皇帝。

其实经过了徐达,蓝玉两个对蒙古用兵的阶段,蒙古人基本上已经无力南下“光复”大元了。永乐初年,朱棣考虑到蒙古个别部族崛起与大明使者被杀,便对北边用兵。

永乐七年那次,朱棣派丘福领军十万北伐,明军大败,全军覆没。次年朱棣便亲征漠北。如果说这一阶段对蒙古的用兵还有理可据, 那么永乐二十年到永乐二十二年的几次北伐,则更多的是为了满足朱棣的统兵欲。

特别是之后几次北伐,收效甚微。但朱棣喜欢啊。后来朱棣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可一到军营里,整个人马上便生龙活虎,精气神完全不一样了。

还有征讨安南。

说白了就是安南有臣子篡位了,并以欺骗的手段从朱棣这拿到了大明的授封。朱棣最后决定对安南用兵,除了因为朱棣感到面子上过不去,也考虑到边疆的稳定,同时也有一点心虚的意思在里面。

安南有人篡位了?那朱棣的“靖难之役”算什么?这个势头要是不压下去,以后的舆论更没法控制了 。朱棣这么一打,就打出一个交趾布政使司。

朱棣起兵靖难的直接原因是朱允炆的削藩政策。朱棣登基后同样也削藩,但朱棣做的就比朱允炆要高明很多。

朱棣登基后,先是恢复了所有被朱允炆削掉爵位藩王的政治地位,接着就开始以更换就藩地,削减护卫,限制藩王权力,加强地方政府对藩王监控等一系列手段,一步一步地进行削藩。连宁王朱权都能够被朱棣的一句“中分天下”给骗了,其他不入流的兄弟子侄们,怎么是朱棣的对手。

所以永乐年的成功,很大程度要归功于朱棣个人的能力。不论是眼光,还是才智,朱棣其实都担得起“千古一帝”的美誉。

朱棣的很多做法,其实是很得罪朝臣的。比如创建东厂,比如个人的独断专权。也不奇怪,大明的官员们好不容易熬过了朱元璋时期的杀伐之气,碰到了朱允炆这样典型的文人帝皇,一扫之前胸中之闷气,可偏偏是朱棣横空出世,得了皇位。

所以我们经常能在史料里看到一些“酸酸”的描述,比如朱棣如何纵容纪纲,如何宠溺次子朱高煦,如何不讲理地惩罚朝臣。 其实我完全理解这种“酸”的感受,因为虽然史家的笔握在朝臣们手里,但是连他们自己得不得不承认,作为一名君主,朱棣无疑是做的很出色的。

最后我用朱棣自己的一句话来结束全文:

昔唐突厥颉利入朝,太宗言胡越一家,有矜大自得之意,朕所不取。惟天下之人,皆遂其生,边境无虞,甲兵不用,斯朕志也。

一家之言,聊以解闷。

起源主要有二:①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黄帝裔孙后稷之后,远祖郑桓公,得姓始祖郑友。

《史记》记载,周宣王封弟姬友于郑,建立西周最后一个诸侯国,史称郑桓公。

幽王时任周司徒,掌管教化。

他见幽王宠幸褒姒、重用奸臣,预感将发生变乱,便问计太史公,把家属和重要财产安置在虢、郐之间名“京”之地,史称“虢郐寄孥”。

次年,西周王室发生“犬戎之乱”,桓公为国捐躯,子掘突袭位,是为郑武公。

后郑武公乘护送周平王东迁之机,先后灭虢、郐,建立新的郑国。

郑国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灭,子孙播于陈、宋间,以原国名为姓氏。

②出自少数民族。

中较有影响的郑姓人,出自明朝皇帝朱棣赐姓,主要是明代航海家郑和养子郑赐后代,原是来自西域的外族人,因同化改用汉族人通常所用姓氏。

土家、朝鲜、瑶、京、纳西、白、哈尼、裕固等民族均有郑姓。

[编辑本段]二、迁徙分布  郑姓最早发源于今河南新郑。

战国时因被韩国所灭,便散迁于今河南东部及山东、安徽等地。

秦汉时期,郑姓族人首迁河南洛阳,郑袭成为洛阳始祖。

秦时,19世孙郑袭迁司州河南洛阳。

27世孙郑其举族迁回荥阳(位于开封城东开封县朱仙镇古城村)。

秦汉以后,郑姓已迁入邻近地区,主要以今山东、安徽、陕西、山西等境为其分布的主要地区。

其后29世孙郑宾居山东高密。

31世孙郑众之子安世迁居咸阳。

因汉武帝令"强宗大族,不得聚居",有24世孙南迁至浙江会稽山阴。

后郑姓族人因怀念先祖勋业,举族迁回荥阳,并世代在此繁衍发展,使之成为早期郑姓繁衍的中心。

同时郑姓族人还进入邻近地区,从而使山东、安徽、陕西、山西也成为其主要分布地区。

郑姓大举南迁,始于西晋“永嘉之乱”,是“入闽八姓”之一,嗣后不断在此继续发展,并繁衍播迁于南方广大地区,形成了诸多的郡望。

郑氏族人在两晋之后的长期播迁过程中,还出现了诸多的名人与高官,地位均十分显赫。

到了南北朝时期,郑姓已发展成为著名姓氏,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多领域享有特权,富贵满门。

隋唐五代时期,郑姓进入第二个重要发展阶段。

唐时的科举制度,使郑姓大族的政治地位受到抑制,但在文化上的优势却得以充分发挥,出现了大批科举名士,同时由于此期民族融合不断加强,郑姓也加入了新的力量,从而使郑姓在广大地区得以不断地繁衍发展。

到宋元时期,郑姓继承了先祖的优势,出现了很多望族与名人,还创立了一代学宗“永嘉学派”,同时因其浙江浦江的“九世同居”也使郑姓闻名于天下,再次成为宋元时期最为引人注目的家族,人口也不断增加。

到了明清时期,郑姓发展再度辉煌,在儒学、思想、文化、科技等领域独领 ,多有建树,名人高官大量涌现,形成了郑姓在江苏、湖南、河北、贵州、广东、安徽等地均有望族出现,族人远播于各省甚至海外的局面。

明清之际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先祖既是此次入闽的。

郑氏移居台湾,始于郑成功。

郑姓如今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尤其是在南方地区,以福建、浙江两省为最多。

郑氏播迁至海外,始于清,现分布于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

目前郑姓人口列全国第二十三位。

三、郡望堂号  堂号  博经堂 东汉王朝时候,大历史学家郑玄博览群书,几千人从远方来拜他为师,当时的读书人大都专读一经,郑玄却独自博古通今。

通德堂 郑氏通德堂址在旧镇镇城里村,座东朝西,二进两庑一天井,每进三开间,土木抬梁结构,面积三百六十平方米。

始建於明嘉靖十三年(1564年)历朝有修葺,1982年重修。

西汉时期的读书人大都专治一经,郑玄却独自力主博通。

史称郑玄深受北海相孔融敬重,特意在其家乡高密县设立一个“郑公乡”,又扩建他的门闾以通车马,称之为“通德门”。

安远堂 汉宣帝时,郑吉为侍郎,那时外侮屡屡来犯,郑吉打败了车师,使日逐投降。

于是皇帝提他当司马。

为了西方国境的安全,又派他为西域都护,封安远侯。

其它堂号:①郡望堂号:荥阳、洛阳、高密、雍州、陇西、南阳、会稽。

②自立堂号:孝义、孔安、书带、复训、立本、锡类、翼经、奠邑、务本、著经等。

郡望 荥阳郡 三国时置郡,治所在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

洛阳郡 我国古都之一。

汉魏故城在今洛阳白马寺东汉水北岸。

高密郡 西汉时置郡,治所在高密(今山东高密西南)。

雍州郡 东汉时置郡,三国时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陇西郡 战国时置郡,治所在狄道(今甘肃临洮南)。

郡治相当于今天甘肃东乡以东至临洮一带陇西地区。

南阳郡 战国秦置郡,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

西汉和东汉仍置南阳郡,辖境相当于河南熊耳山以南和湖北大湖山以北地区。

会稽郡 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顺治时移治山阴(今浙江绍兴)。

四、家乘谱牒 答案补充

江苏:郑氏宗谱一卷、云阳郑氏宗谱二十卷、扶风郑氏宗谱四卷、兰陵郑氏宗谱三十卷、东山郑氏世谱八卷首一卷、萧山郑氏宗谱十二卷 浙江:镇北龙山郑氏宗谱十四卷首二卷末二卷、慈溪鞍山重视重修宗谱二十四卷、慈溪灌东郑氏宗谱十卷、兰溪郑氏宗谱十九卷 安徽:峰阳郑氏家谱不分卷、祁门奇峰郑氏本宗谱四卷、郑氏宗谱十三卷、桐城郑氏宗谱、桐西郑氏宗谱、礼仪堂郑氏宗谱、郑氏宗谱一卷 福建:南湖郑氏宗谱、石井本郑氏宗族谱、石井本宗族谱、郑氏世代谱、桃源郑氏族谱二卷、桃源郑氏族谱、四城郑氏家谱、荥阳堂郑氏家谱 荥阳郑氏宗谱、岩镇郑氏迁出宗谱一卷、郑氏传家谱、续修白华郑氏宗谱、郑氏族谱、郑氏宗谱不分卷、郑氏宗谱一卷。

修撰于不同时期的郑姓家谱,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一些人为的因素,大多未能保存下来。

家谱的持有者一般奉行秘不示人的家规,另外在新的家谱修撰完毕以后,旧的家谱除留下一两部保存在宗庙中外,其余都要全部销毁,以免外流和不肖子孙售与他人。

无疑,这是郑姓家谱在流传和保存过程中困难重重和不为人知的主要原因。

另外在一些郑姓人自己编订的族规家法中,也有一些关于保存家谱的规定。

如在西山郑氏《昌世堂条例》中,就明确规定“若有不肖鬻谱卖宗,除由绅耆鸣众责罚外,其昌宗者摒逐不准人祠、如己制有私谱,即须禀官追缴治罪”,对家谱的保存有较为严格的约束。

所以,尽管郑姓在历史上不断修谱和续谱,但真正能保存到今天的并不多,特别是为世人所知的十分有限。

据目前国内外图书馆和家谱资料收藏中心所收集到的历代郑姓家谱、以及保存在宗亲会、研究会或个人手中已为人知的家谱数量看,也仅仅只有50部左右,且绝大部分是明清和民国时期修撰的,这显然不足以反映郑姓家谱的全貌,与实际的郑姓家谱数量相去甚远。

目前已知的郑姓家谱,明代以前的都未能保存下来,能够见到的多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家谱。

但这些家谱中无不涉及到明代以前的内容,有些还是此前家谱的重修或续修,所以较多地保留了以前的内容。

如浦江义门《郑氏宗谱》,原是在南宋以前家谱的基础上修撰的,其中还有宋代硕儒欧阳修、朱熹等人的序,但至宋末元初时毁于战乱,直到元朝中叶时才得以重修。

后来在明清和民国时期又14次续修,成为一部内容完备的家乘谱牒。

这种不断修撰和增补的做法,在郑姓家谱中具有普遍意义。

今天保存在国内外不同机构和个人手中的郑姓家谱,从谱名和修撰时间上看,主要有明代的浦江《郑氏宗谱》、《石井本郑氏宗族谱》、《掌庵谱略》,清代的《包山郑氏族谱》、《云阳郑氏宗谱》、漂邑古瑶《义门郑氏宗谱》、《莆城郑氏宗谱》、《南湖郑氏大宗谱》、《郑氏大成谱》、《慈邑灌浦郑氏宗谱》、《太康郑氏族谱》、《偃师郑氏家谱》、《石马郑氏宗谱》,民国的《南湖郑氏族谱》、《通山郑氏家谱》、《虞山郑氏支谱》、《郑氏大统宗谱》、《如皋郑氏族谱》、《姚江烛溪郑氏宗谱》、《牌前郑氏宗谱》、《永春夹祭郑氏族谱》、《大里郑氏家谱》以及修撰时代待查的《西村郑氏族谱》、《白蒲郑氏族谱》、《沙市郑氏族谱》、《相城郑氏宗谱》、《山东郑氏世谱》、《相城郑氏宗谱》、《山东郑氏世谱》、《浦城郑氏宗谱》、《河山郑氏家谱》、《郑氏续修大统宗谱》、《岵山郑氏族谱》、《永春城关郑氏族谱》、《玉溪郑氏家谱》、《南京郑氏咸阳世家宗谱》等。

这些家谱的规模有大有小,卷数多寡不等,—多者30余卷,少者仅1卷,其内容也随之各有详略,各自代表了郑姓家谱的不同特点。

朱棣临终前在家训中只留下了二十四个字使明朝成为最正直的王朝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统治的王朝。虽然没有汉朝强大,没有宋朝富裕,但还是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原因可能有很多,但这句话广为人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