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中钱姓为什么能排在第二位,你可知历史上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百家姓》中钱姓为什么能排在第二位,你可知历史上,第1张

今年为吴越国王钱弘俶“纳土归宋”1040周年。当年,钱弘俶遵循祖训,以苍生为念,归于宋朝,实现中华一统,受到史家的赞颂。在这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们缅怀江南文化的奠基人,五代十国吴越国创建者武肃王钱镠。

由于钱镠的战功显赫,曾获得唐王朝颁发的铁券金书,俗称免死牌。中国历朝历代所赐予的“铁券”不胜枚数,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大多灰飞烟灭,唯有钱镠的铁券金书,经历千年,饱经磨难,奇迹般地被保存了下来:由浙江嵊州长乐钱氏后裔捐献给国家,成为国家博物馆一级珍贵文物向世人展示。那么铁券金书究竟是怎么来的?它有什么作用?

历史上的铁券金书

铁券金书,也称丹书铁券、金书铁券,是古代皇帝与臣子所订的契约,用丹砂或金等写在“铁券”上,故称“金书铁券”,因具有刑罚豁免权,俗称免死金牌。铁券外形如筒瓦形的铁制品,两券合而为一整体,左券颁给功臣,右券藏入皇家内府或宗庙内,遇到特殊情况,将两券合在一起,以验真假。铁券上的信词,最初用丹砂填字,合称“丹书铁契”。后梁用银粉填字,故《资治通鉴》作“银券”;隋时用金填字,亦称 “金书”,辽代用金填字,故《辽史》作“金券”;《明史》则因铁券可世代相传而称为“世券”。许慎《说文解字》里说“符,信也”。据考,先秦时代,符节是用作凭证的一种信物,一般用竹木做成。《信陵君窃符救赵》的符就是国君的信物。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考证,丹书铁券发明人为汉高祖刘邦。史载:刘邦建立汉王朝后,“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于宗庙”。丹书铁券中的誓词有“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汉高祖为笼络功臣,给功臣颁发“丹书铁券”作为褒奖。他大概觉得竹木易朽,不足以表达自己拥有天下并与功臣世代永享富贵爵禄的决心,遂易之以铁。《后汉书·祭遵传》:“丹书铁券,传于无穷。”受赐者莫不感到皇恩浩荡,世代效忠朝廷,将其装进金匮藏于用石建成的宗庙内。

其实皇帝信誓旦旦,但认真兑现承诺的并不多。如韩信、彭越等都是大功臣,结果都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场。至于功臣子孙更无免罪特权,稍触刑律,即绳之以法,如丞相陈平的后裔抢人老婆,被处以死刑。史学家司马迁曾作统计:“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汉武帝太初时,只过了一百年,仅有五个功臣后裔保留封为侯爵,其余均因犯法而获死罪。

自汉高祖开启以铁契褒奖、笼络功臣的先例,后世帝王纷纷仿效,所谓“后代承业,习而不改”,他们认为这种政治策略和手段对于加强统治权力十分有效。三国时期,为笼络周边少数民族,蜀汉对南中诸夷、曹魏对关陇氐、羌,都赐予铁券与之会盟。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丹书铁券的誓词,由汉初的世袭爵禄一改而为免除死罪。唐代免除受赐者叛逆罪之外的死罪一次或数次,成为唐政府赏赐铁券的主要内容。唐末,不仅受券者有免除死罪的特权,还涉及宽宥其子孙死罪特权。

文学作品也有渲染铁券金书,以增加其神秘感和影响力的。小说《水浒传》第九回写店主人介绍柴进时说:“俺这村中有个大财主,姓柴,名进,此间称为柴大官人,江湖上都唤做‘小旋风’。他是大周柴世宗子孙。自陈桥让位,太祖武德皇帝钦赐予他‘誓书铁券’在家……”第五十二回再次写柴进道:“小人是柴世宗嫡派子孙,家间有先朝太祖誓书铁券。”此“誓书铁券”,是“丹书铁券”的一个异称,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从后周柴家手中谋得皇位,赐柴氏“丹书铁券”,柴氏后人犯罪不得施刑,历史上确有依据。

钱鏐对中华一统的贡献

晚唐五代十国被史学家称为“乱斯极矣”,藩镇割据,军阀混战,灾荒频仍,北方十室九空, “江南大旱,饥人相食”,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吴越国王钱镠就生于其时。他出身贫寒,少喜习武,因系长子,16岁便冒险去海盐等地,贩卖私盐至安徽等地,换回钱粮侍奉父母。21岁时,钱镠投身行伍,“骁勇绝伦”,胆识过人,受到石镜镇指挥使董昌的重用。879年黄巢起义军进犯临安,钱镠以少敌多,巧妙地解围。880年,唐朝内乱四起,为保护地方安定,董昌、钱镠建立“八都军”。董昌其人缺少远见,昏庸残暴,野心日增,他与钱镠历经四年艰苦战斗,平定浙东观察使刘汉宏叛乱后,僭位称帝。

895年,唐朝封钱镠为浙东招讨使,讨伐董昌。钱镠初念董昌提携之恩,且又是同乡,两次劝告董昌不可叛逆。董昌却联合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偷袭苏州、杭州,才使钱镠下决心攻克越州(绍兴),董昌在被押赴杭州途中,自惭无颜,投江自杀。

897年,钱镠讨伐董昌有功,唐昭宗特赐“金书铁券”,铁质形如覆瓦状,中穹旁垂,质如绿玉,上嵌金字350个。在诏文中,唐昭宗褒奖钱鏐削平董昌的功绩,称赞他“披攘凶渠,荡定江表。忠以慰社稷,惠以福生灵……志奖王室,绩冠侯藩”。他称钱鏐的功劳“虽钟繇刊五熟之釜,窦宪勒燕然之山,未足顾功”。因此,他“用赐其金版,申以誓词:长河有似带之期,泰华有如拳之日;惟我念功之旨,永将延祚子孙,使卿永袭宠荣,克保富贵。”铁券的主要内容是记载被赐者征讨董昌的功绩,券文明言“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这是皇帝赐给钱鏐的奖赏和信物。清朝吴任臣在《十国春秋》中称铁券:“晶光闪烁,天语温纯。”

钱镠获得这道“金书铁券”时,感动得哭了,他说:“我才46岁,就受到皇上如此厚赏,恩重难报啊! ”并以此谆谆教导自己的子孙:“要谨当日慎一日,诫子诫孙,不敢因此而累恩,不敢因此而贾祸。”同年十月,钱鏐请文学家罗隐起草《谢赐铁券表》,向朝廷致谢。

江南文化的核心为五代吴越国文化,宋人编《百家姓》将钱家排在仅次于赵宋皇家的第二家,表明世人对钱氏家族的家国情怀的肯定。钱镠平息战乱后,维护地方安宁,建立吴越王国,定都杭州达八十余年,造就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格局,构建了富有特色的江南水乡文化。钱王的仁慈和贤明,使西湖化解了“千年之劫”。据记载:当时中央政府准许钱镠造一座王府,风水先生认为填了西湖造王府是最佳选择,这里风水好,有王气,钱家可享有千年江山。钱镠坚决不同意,说:“百姓靠湖水为生,无水即无民,我还要王气干什么?”他不但没填西湖,还招募了7000名“撩浅军”,专门从事西湖等水域的疏浚工作,后人有“留得西湖翠浪翻”的诗句赞颂钱王。

钱镠对杭州先后进行3次扩建,大大拓宽了杭州城的范围,杭城留下的“百井坊巷”中那99眼井,就是钱王开凿的,故俗称“钱王井”。钱镠同时发展经济,扶植农桑,开拓海运,扩大贸易,将杭州建成了“富甲一方”的“人间天堂”。据史料记载,隋末唐初杭州户籍仅15380户,至五代吴越盛时人口激增至10万余家、50万人。

钱王重视苏南重镇苏州,虎丘塔亦为钱王所建。他派出第六子钱元璙(公元886-942)前往驻守。元璙最喜园林,治理苏州30年,颇有政声,特别是其于苏州园林建设的贡献泽被后世。五代诗人贯休曾写诗赞钱鏐道“一剑霜寒十四州”,成为一时豪杰。

81岁时,钱镠在杭州病亡,谥号武肃。他遗言要“子孙善事中国”,“如遇真主,宜速归附”,立下 “八训”等,后演绎成著名的“钱氏家训”,使后裔长期受益而人才辈出。对钱镠的功绩,后人口碑不绝,苏东坡写下《表忠观记》的文章。江浙等地更有不少奉祀他的祠庙。北宋欧阳修曾说:“独钱塘自五代时,知尊中国,效臣顺,及其亡也,顿首请命,不烦干戈,今其民幸富完安乐。”

赵匡胤称帝建宋,统一全国。978年,第五位吴越国王钱弘俶,为生灵免遭涂炭,遵循武肃王钱镠的祖训,将所辖的一军13州86县、550680户全部献给北宋王朝。

铁券金书曾饱经磨难

钱镠的铁券金书经宋代陆游、明代刘基等人题跋,还呈宋太宗、宋仁宗、宋神宗、明太祖、明成祖和清高宗等六位帝王御览,成为国宝。历经战火风雨,颠沛流离,这件国宝能完好地保存下来,成为佳话。

钱弘俶归宁后迁宫至河南南阳并死于那里,但“铁券金书”及历代皇帝所赐的竹册、玉册、诏诰等家传文物仍留在杭州钱氏祖庙。淳化元年(990),杭州官员将铁券等全部吴越旧物运到汴京献给宋太宗。为安抚钱氏,宋太宗观赏铁券后下诏,将铁券等归钱弘俶之子安僖王钱惟濬保管,钱惟濬去世后交给他的弟弟钱惟演收藏。钱惟演去世后,铁券交给他的二子钱晦保管,继而又转给钱惟演之孙钱景臻保管。

熙宁八年(1075)三月,钱景臻做了宋仁宗女儿秦鲁国大长公主(1060—1146)驸马,“金书铁券”开始珍藏在钱景臻的驸马府。钱景臻跟大长公主结婚后受封会稽郡王等。大长公主聪明贤惠,是宋仁宗最喜欢的女儿。金人入侵,她变卖全部家产,支持朝廷抗金。徽钦二帝被掳,在赵宋皇室南渡后,她说,国不可一日无君,遂召集皇族、大臣,主持推举康王赵构为皇帝。

绍兴元年(1131年),钱忱奉母之命随宋室南迁,居台州府所在地临海。钱氏居住到台州以后,逐渐成为台州的大族、望族。绍兴四年(1134)夏,宋高宗赐大长公主第“一行”宅,并御题“忠孝之家”四个字,让她安享荣华富贵。“一行”宅位置,在今浙江省临海市台州中学老校园的东侧。“铁券金书”由钱忱携藏在临海宅第,成为台州钱氏的“族宝”。南宋德佑二年(1276),当元兵将至天台时,钱氏家人负铁券逃难,死于途中,铁券不知去向。然而苍天有眼,56年之后的元顺二年(1331),“铁券金书”被一位渔人从泽库的深水中捞了上来,卖给了邻近村的一个老学究。钱氏14世孙钱世珪(1276-1346)用10斛谷买回了“铁券金书”。但是浸水太久,嵌在“铁券金书”后半段的金字剥落了许多。“铁券金书”长留临海达767年之久,世守不坠。

文学家陆游83岁时写了一篇《跋唐昭宗赐钱武肃王铁券文》,里面有如下记载。绍兴六年(1136),在他十二三岁时随母至姨母家,拜见了老长辈大长公主,看到铁券、节度使印等宝物,他说:“铁券实藏卧内,状如筩瓦。今七十余年,乃得见录本于武肃诸孙槱家。后十字,盖文僖手书。某家旧藏文僖书帖,亦有押字,皆与此同。武胜军节度使印,则文僖尹洛时所领邓州节钺也。开禧三年六月乙巳,山阴陆某谨书。”

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在《潜研堂金石文跋尾》中写道:“券藏白石村民钱文川家。”1895年,岭外钱村发生了一件怪事,日夜有人看守的铁券,竟被人从宗祠里盗走,1901年长乐镇的钱氏后裔花了400两银子从一个常熟人手中再次买回铁券。钱氏后裔为庆贺铁券回家,演戏10天。

在嵊州县志中记载,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长乐也被日军占领。长乐钱氏族人为防铁券遗失,商定将铁券藏在钱赓麟家的深井里。据钱赓麟的儿子钱文汉先生回忆:七十年多前,当铁券送到了他家时,其父母为使铁券不损坏先是涂油,后是封蜡,最后将铁券先用棉线缠好再封上蜡,用线捆好投入自家的井里。此井到秋天水清,一眼见底,文物容易暴露。钱赓麟夫妇每天晚上从外面挑回一担泥倒入井中,将井水搅混。从此,钱赓麟一家人要到很远之地挑水吃。坚守七年,抗战胜利。当年11月,天气已冷,钱赓麟喝口白酒,下井取出铁券,剥开来看,保存完好。

1949年5月,长乐解放,钱氏族人感到人民政府可以信赖,遂将铁券献给国家,由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保管。鉴于此物的重大历史文物价值,1959年,当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将铁券收藏。

铁券金书文化价值永恒

国家博物馆珍藏着具有千余年历史的吴越国王“铁券金书”,后世的铁券多系参照这一铁券制作的,宋太宗、宋仁宗、宋神宗、明太祖、明成祖、清高宗(乾隆帝)等六位皇帝曾御览,其中朱元璋御览了两次,乾隆皇帝则在览后归还时亲作“观铁券歌”诗文赏赐,并依其形制颁发给功臣、重臣。可以说唐、宋、明、清颁发的铁券,形制相仿。

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想仿效古代帝王表彰开国功臣,赐给铁券,但无人知晓铁券的形制。这时翰林学士、文学家危素说,临海钱氏藏有铁券,于是朝廷遣人到台州。钱氏后人接到圣旨,速将“铁券金书”和钱氏五王画像送到京城。朱元璋与丞相李善长、礼部尚书牛亮等观赏后,照样雕了一个模子,并翻刻制成木刻铁券。钱氏后人仍将“铁券金书”带回临海以世代宝藏。铁券进京,让朱元璋的朝臣们大开眼界,他们争相吟咏,唱和不停,文坛领袖宋濂还撰文《送钱允一还天台序》来纪念此事。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清高宗弘历第三次南巡时欲一睹这稀世宝物,钱选等人把“铁券金书”送到常州,让他观赏。乾隆皇帝不但御览了铁券,还把他亲自题写的《观钱镠铁券歌》刻在安置铁券的木盒宝匣上。当时一些大臣、名士,如庄有恭、范清供、齐召南、沈德潜等都赋诗“恭和”。

武吴萧王“铁券金书”如今在国家博物馆展出,不少钱氏子孙专程前往观赏,欣赏之余,感慨万千。“铁券金书”的文化价值是永恒的,它诠释着一个家族的兴衰和荣辱,也见证着千年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一个家族里如果想要出人才,就得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精心培养,或者凭借某人自身的学习能力,自己打拼成才。成才之路不是好走的,往往一家出了一个成功人士就足以让许多人为之称道了。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想要再次抓住机会多培养出一个人才是难上加难的。

但凡事皆有例外,有的家族就能一代又一代的培养出许多人才,并且分布在各各个领域,成为延续千年的名门望族。吴越钱家就是这其中的佼佼者,从五代十国至今都是人才辈出,家族始终兴旺不见丝毫颓势。能有这样的成就,与钱氏一族保持千年的良好家风有莫大关系。

家风,顾名思义,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对中国人来说,有家,就有家风。从世家大族的文字化家训家谱,到普通百姓父母长辈的一言一行,家规、家教形式都有所不同,传递的都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道德准则和价值标准。

吴越钱家家风的书面形式就是《钱氏家训》,它以儒家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想为依据,涵盖了包括个人、家庭、国家和社会这四个方面,要求子孙在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等方面必须要严格恪守家训的规范,同时也以深刻的语言表现着祖先对未来整个家族子弟的谆谆教诲和循循善诱。

千百年来,钱氏族人也始终以家训为行为准则,践行着"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的训言。内化于心后外化于行,使得钱家子弟大多都颇具君子之风,历朝历代也总能有出类拔萃的人才名扬天下。

《钱氏家训》最初的订立者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开国国君钱镠。钱镠字具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唐天佑元年(904),上表朝廷后被封为吴王。后梁开平元年(907),朱温篡唐称帝建立后梁政权,加封钱镠为吴越王。钱镠在位期间,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经济十分繁荣,渔盐桑蚕所获之利哪怕是在富庶的江南之地也是无人能比。他尊重文人,手下有不少学识渊博之人,吴越之地的文学和艺术至今仍令许多人赞叹不已。

本来钱塘江附近百姓深受水患之害,钱镠征用民工,修建钱塘江捍海石塘,自此后"钱塘富庶盛于东南"。同样在管辖境内的太湖流域也大力修建水利工程,为开垦提供方便,此后附近居民不畏旱涝,周边土地膏腴,是"近泽知田美" "境内无弃田",史书记载"两浙里俗咸曰'海龙王'。"

不但治国有方,同样善于治家的钱镠给子孙后代立下了家训,吴越钱家就此诞生。宋朝末年出了钱选,他是著名的大画家,吴兴八俊之一。他是宋元之交的重要画家,在花鸟画、山水画、文人画方面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他品行高洁,淡泊自在,他的画和诗中都带有天然的纯质气息,但同时不失其君子之风。

明代有绪山先生钱德洪这样的大理学家,他是继王阳明之后儒家心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不光研究学问,还热衷于教育,并且将自己的思想和对儒学的思考教授给他人,对王学的传播和民间化起了很大的作用。

明清之交的学者虞山先生钱谦益,此人虽然在所谓忠君、气节上争议颇多,但他在文学方面的建树无人可以否认。除此以外,在清代钱家还出了钱曾、钱大昭、钱大昕、钱松、钱杜、钱棨等同样在某一领域有着杰出成就的人。

到了近现代,吴越钱家也有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伟大人物。如被誉为"一代宗师"的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国学大师的钱穆;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的钱钟书;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的钱玄同;每个中国人都万分尊敬的 "三钱","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还有钱崇澍、钱家治、钱学渠、钱永健、钱家骏、钱其琛等等,可以说这段时期,钱家的人才几乎是呈井喷式爆发,谁不会由衷的赞叹一句这个古老家族的强大呢?

其实纵观《钱氏家训》,其中无外乎是一些质朴简单的道理,但就是这样的家训形成的家风却催生出许多人才,这本家训是无论哪个时代都不会过时的大智慧。"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社会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构筑的。社会上有形形色色的人,是因为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家风的家庭。

  吴越王钱镠

 (852~932)  五代十国时吴越国的建立者。字具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今浙江临安北)人。

 钱镠少年时曾贩私盐。唐僖宗乾符二年(875),浙西镇遏使王郢起兵反抗朝廷,临安石镜镇将董昌招募乡兵,钱镠投充偏将,从破王郢。六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南下到临安,他领兵狙击。淮南(今江苏扬州北)节度使高骈赞赏之,遂即推荐董昌为杭州(今属浙江)刺史,以钱镠为都知兵马使。中和二年(882)后,浙东(今浙江杭州)观察使刘汉宏谋取浙西,与董昌互攻数年。光启二年(886),董昌采纳钱镠建议,全军渡江进击,消灭了刘汉宏之众,占领越州(今浙江绍兴),平定浙东。三年,唐以董昌为越州观察使,钱镠为杭州刺史。自此,董昌和钱镠分据浙东、西。

 当时,孙儒、杨行密与钱镠争夺润(今江苏镇江)、常(今属江苏)、苏(今属江苏)诸州,这一带处于混战状态。大顺二年(891),钱、杨联合,钱镠占领了苏州。景福元年(892)合兵,败孙儒于宣州(今安徽宣城)。景福二年,唐以董昌为威胜军(越州军号)节度使,钱镠为镇海军(今江苏镇江)节度使。

 乾宁二年(895),董昌自称罗平国皇帝,改元顺天。钱镠发兵进攻,三年,攻占越州,杀董昌。唐以钱镠为镇海、镇东(威胜改名)两镇节度使,兼有浙东、西之地。

 钱镠势力强大时占地十一州。其子孙又占福州(今属福建),置秀州(今浙江嘉兴),共十三州。天复二年(902)唐封钱镠为越王。天祐元年(904)又封他为吴王。开平元年(907)后梁封钱镠为吴越国王。自唐末起,钱镠绕道向中原政权贡奉无缺。后梁贞明四年(918),吴取虔州(今江西赣州),钱镠改由海路入贡汴、洛。

 钱镠晚年敬礼文士,吴越境内的文化有所发展。他在位期间,筑捍海石塘,置龙山、浙江两闸,以遏潮水内灌。在太湖流域兴修水利,境内河浦,都造有堰闸,以时蓄泄,不畏旱涝,并建立水网圩区的维修制度。这些措施,有利于境内农业生产的发展。他开拓杭州城郭,大兴土木,悉起台榭,有“地上天宫”之称。后唐长兴三年(932)卒。

内容摘要:

关键词:

作者简介:

自1992年组建以来,上海钱镠研究会由临安钱镠研究会上海分会衍变而来,其宗旨是:一、推进对吴越国创立者钱镠及其后继者的立国思想和钱氏在历史上的作用的学术研究活动;二、借助对吴越文化的探讨研究,加强对临安县文物古迹的宣传、保护和开发;三、联络海内外史学工作者及钱氏后裔,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服务,现挂靠于上海交通大学世界遗产交流中心。

上海钱镠研究会组织的活动:上海钱镠研究会组建以来,与本市钱王后裔及海内外、港、台裔孙通信往来千余次,配合临安市府、市政协及钱镠研究会组织有关吴越文化相关的各种学术研讨会、出版《钱镠研究》学术刊物。组织海内外、港、台裔孙举行联谊、祭祖、出土文物展览及名胜古迹参观及联谊交流等活动。团结更多钱王裔孙,为弘扬吴越文化,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国家的繁荣富强作出一定的贡献。

2007年11月6日,上海钱镠研究会成功举办2007年杭州西湖博览会——吴越文化交流活动之“纪念钱镠晋封吴越王1100周年 海内外钱氏后裔公祭钱王”大型活动,海内外钱氏后裔500余人齐聚杭州,公祭钱王,受到海内外媒体热烈关注。 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 特别授予上海钱鏐研究会“项目组织奖”。

上海钱镠研究会汇集了上海各界精英:红蜻蜓集团董事长钱金波;上海运盛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钱仁高;国际包装城董事长钱成锡;著名学者:钱文忠教授、钱定平教授、钱乃荣教授、钱旭红校长;文新集团:钱汉东、钱勤发等。原上海市副市长钱学中,原人民日报社长钱李仁担任名誉会长。

2003年4月, 钱伟长为上海钱镠研究会题词:“寻根认同,共振中华”,已经成为上海钱镠研究会宗旨。

此外,上海钱镠研究会还建立了帮困悬赏基金钱镠简介,专门资助上海地区困苦钱氏学子求学之用。出版《钱氏联谊》,传播钱氏知识和信息。定期举行的联谊沙龙活动,增进了钱氏后裔的友谊和研究吴越文化的热情。

上海钱鏐研究会章程

(2006年4月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会定名为“上海钱镠研究会”。

第二条 本会为非营利性民间学术社团组织。

第三条 本会会址上海市虹口区汶水东路181号三九大厦一号楼2402室。

第四条 本会接受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在民政局管理下开展工作。

第五条 本会宗旨:

1、 爱祖国,拥护中国 的领导,遵守国家法令法规,尊重社会道德风尚;

2、 推进对吴越国创建者钱镠及其继承者的立国思想和历史作用的学术研究活动;

3、 研究钱氏各支派的发展和播迁,以及历代代表人物的历史作用;联络海内外钱氏后裔和相关的史学工作者,增强民族凝聚力,为振兴中华服务;

4、 借助对五代吴越文化的研究,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第二章 业 务

第六条 本会业务范围:

1、 开展对钱镠及其后继者和吴越文化的学术研究工作;

2、 研究钱氏各支派的发展和播迁及其代表人物的历史作用,呼吁各地对相关文物古迹的保护;

3、 建立网络平台,加强钱镠和吴越文化的研究工作,提高学术研究水平;

4、 广泛联系海内外钱氏后裔,不断开展联谊活动钱镠简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建设祖国,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5、 建立帮困助学基金,帮助钱氏困苦子弟完成学业,成为国家有用人才。

6、 作为临安钱镠研究会《钱镠研究》的补充,出版《钱氏联谊》内部刊物,通俗地介绍钱氏和吴越国的知识,为祖国建设和统一服务。

第三章 会 员

第七条 本会会员为个人会员和企事业单位会员。

第八条 申请参加本会者应具备以下条件:

1、 承认本会章程,愿为本会工作者;

2、 有志于吴越历史文化研究者;

3、 相关部门的有关人员。

第九条 入会程序:

1、 本人申请并由二名会员介绍;

2、 经理事会讨论通过。

第十条 会员权利:

1、 会员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2、 会员有参加本会活动的权利;

3、 会员对本会工作有监督和批评建议的权利;

4、 出访和联络国内外钱氏后裔;

5、 会员有退会的自由。

第十一条 会员义务:

1、 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会决议,完成本会交办的任务;

2、 维护本会的合法权益;

3、 向本会反映情况和提供有关资料;

4、 缴纳会费。

第十二条 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会。会员三年不参加本会活动且未缴纳会费者,作自动退会论。

第十三条 会员违法乱纪,受到刑事处分者,于以除名。

第十四条 会员严重违反本章程者,经理事会表决通过,于以除名。

第四章 组织机构、负责人的产生和罢免

第十五条 本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大会,会员大会的职权是:

1、 制定和修改章程;

2、 选举和罢免理事;

3、 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4、 决定终止事宜;

5、 决定其他重大事宜。

第十六条 会员大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员大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会员参加方能召开,其决议须与会者二分之一以上表决通过方为有效。

第十七条 理事会每届二年,因特殊原因需提前或延期换届时,须经理事会通过,并经主管部门审查和社团管理机关批准,可提前或延长一年。

第十八条 理事会是会员大会的执行机构,在大会闭幕期间带领会员开展日常工作,并向会员大会负责。理事会设会长一人,副会长若干人;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若干人;常务理事若干人。

第十九条 本会聘请名誉会长和顾问若干人。

第二十条 本会对年事已高作出重大贡献退出领导班子的同志授予荣誉会长称号。

第廿一条 理事会的职权:

1、 执行会员大会的决议;

2、 选举或罢免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和常务理事;

3、 决定会员的入会或除名;决定名誉会长、顾问的聘任和荣誉会长的提名。

4、 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5、 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廿二条 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并须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参加。其决议须与会者三分之二表决通过有效。

第廿三条 会长为本会的法人代表,根据会员大会和理事会的决议,管理会务工作;副会长协助会长工作。

第廿四条 秘书长根据会员大会和理事会的决议,并根据会长的指令主持日常工作;副秘书长协助秘书长工作。

第廿五条 常务理事在秘书长带领下,负责各项分管工作。

第五章 资产的管理和使用

第廿六条 本会经费:

1、 会费;

2、 捐赠;

3、 利息;

4、 其他合法收入。

第廿七条 本会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接受会员大会的监督。本会的资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

第六章 章程的修改

第廿八条 本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讨论通过后报会员大会审议。

第廿九条 会员大会审议通过的章程,需经主管部门同意和民政机关核准后生效。

第七章 终止

第三十条 本会完成宗旨规定的使命或自行解散或分立、合并等原因,需进行注销时,由理事会提出终止动议。

第卅一条 终止动议经会员大会通过,并经上级领导单位审查同意,报民政部门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后即为终止。

第卅二条 终止动议经会员大会通过后,应即组成清算小组。清算小组负责进行对财产、债权、债务的清理和善后事宜的处理。

第卅三条 本会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上级机关和民政部门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与本会宗旨相关的事业。或捐赠给杭州钱王祠、临安钱王陵。

第八章 附则

第卅四条 本章程经会员大会表决通过生效。

第卅五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本会理事会。

****:

地址:上海市闸北区江场路1099弄17号201室 (邮编:200434)

电话:+86-21-51616061

传真:+86-21-51616061-88

Email:dou@justpathcom

吴越王钱缪生平事迹:

早期事迹:

唐朝大中六年二月十六日(852年3月10日),钱镠生于杭州临安县石镜乡大官山(现称功臣山)下的临水里钱坞垅。相传他出生时突现红光,且相貌奇丑,父亲钱宽认为不祥,欲弃于屋后井中,但因祖母怜惜,方得保全性命,因而取乳名“婆留”(“阿婆留其命”之义)。

而这口井后来也被称为“婆留井”。钱镠自幼学武,擅长射箭、舞槊,对图谶、纬书也有所涉猎,成年后以贩卖私盐为生。

跟随董昌:

乾符二年(875年),明人摹绘《吴越国王钱氏祖像轴》浙江省博物馆藏浙西狼山镇遏使王郢拥兵作乱,石镜都镇将董昌招募乡勇平叛。

钱镠时年二十四岁,应募投军,被董昌任命为偏将,随军平定王郢之乱。乾符五年(878年),宣州(今安徽宣城)、歙州(今安徽黄山)一带群盗蜂起,有朱直管、曹师雄、王知新等数股势力,都聚兵劫掠。钱镠率军一一讨平,因功被授予石镜镇衙内知兵马使、镇海军右职。

乾符六年(879年),黄巢起义军劫掠浙东,进犯临安。钱镠分析形势,采用伏击与虚张声势等战术,以少胜多,击败起义军先头部队,而后又设下疑兵计,使得黄巢不敢进攻杭州。

淮南节度使高骈听闻,对钱镠称赞不已。广明元年(880年),董昌聚集杭州各县乡兵,组建八都兵(即临安县石镜都、余杭县清平都、于潜县于潜都、盐官县盐官都、新城县武安都、唐山县唐山都、富阳县富春都、龙泉县龙泉都),并以钱镠为石镜都副将。

不久,高骈召董昌、钱镠前往广陵,并对诸将称赞钱镠,认为他将来的成就必能超越自己。后来,董昌见高骈没有平定起义军的想法,便辞返杭州。高骈表奏董昌为杭州刺史,钱镠为都知兵马使、太子宾客。

攻入越州:

中和二年(882年),钱镠半身像越州观察使刘汉宏与董昌矛盾激化,命其弟刘汉宥与都虞候辛约进驻西陵(今浙江萧山西北),欲吞并杭州。钱镠率八都兵渡过钱塘江,偷袭刘汉宥,火焚其营寨。刘汉宏又命部将黄珪、何肃屯兵诸暨、萧山,而后亲自率军督战,但都被钱镠击溃。

何肃、辛约战死,刘汉宏扮作屠夫逃回越州(今浙江绍兴)。中和四年(884年),唐僖宗以宦官焦居璠为杭越通和使,命董昌与刘汉宏罢兵和解。二人都不肯奉诏,仍继续交战。刘汉宏命朱褒、韩公玫、施坚实等率水军屯驻望海(今浙江镇海)。

光启二年(886年),董昌命钱镠进攻越州,表示自己占据浙东后会将杭州授于钱镠。钱镠遂率军出平水,开山路五百里,直趋曹娥埭(今绍兴东南约四十余里),收降浙东将领鲍君福。

他屡破浙东军,进屯丰山,而后攻破越州。刘汉宏败走台州(今浙江临海),被台州刺史杜雄生擒献于钱镠,最终被斩于会稽。董昌占据浙东,遂自称“知浙东军府事”,移镇越州,将杭州让于钱镠。

扩展资料:

钱镠   历史记载吴越王钱镠有三十八个儿子、一个女儿,妻妾也有六人,然后其原配夫人戴氏却未见史载。钱镠与夫人戴氏的爱情传为一段佳话,“陌上花开缓缓归”就出自他们的故事。

吴越王钱缪爱情故事:

钱镠的妻妾有:

1、庄穆夫人吴氏,浙西观察判官吴仲忻之女,生钱传瑛等十三子。历封燕国夫人、晋国夫人、吴越国正德夫人。

2、昭懿夫人陈氏,生子钱元瓘,追赠晋国太夫人。

3、庆安夫人胡氏,生子钱元玑。

4、济南夫人童氏,生子钱传(王瞿)。

5、李氏,生子钱元懿。

6、郑氏,因父亲犯死罪而被休。

吴越王钱镠的原配夫人戴氏王妃,是横溪郎碧村的一个农家姑娘。戴氏是乡里出了名的贤淑之女,嫁给钱镠之后,跟随钱镠南征北战,担惊受怕了半辈子。

后来成了一国之母。虽是年纪轻轻就离乡背井的,却还是解不开乡土情节,丢不开父母乡亲,年年春天都要回娘家住上一段时间,看望并侍奉双亲。

钱镠也是一个性情中人,最是念这个糟糠结发之妻。戴氏回家住得久了,便要带信给她:或是思念、或是问候,其中也有催促之意。

过去临安到郎碧要翻一座岭,一边是陡峭的山峰,一边是湍急的苕溪溪流。钱镠怕戴氏夫人轿舆不安全,行走也不方便,就专门拨出银子,派人前去铺石修路,路旁边还加设栏杆。

后来这座山岭就改名为"栏杆岭"了。那一年,戴妃又去了郎碧娘家。钱镠在杭州料理政事,一日走出宫门,却见凤凰山脚,西湖堤岸已是桃红柳绿,万紫千红,想到与戴氏夫人已是多日不见,不免又生出几分思念。

回到宫中,便提笔写上一封书信,虽则寥寥数语,但却情真意切,细腻入微,其中有这么一句: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九个字,平实温馨,情愫尤重,让戴妃当即落下两行珠泪。此事传开去,一时成为佳话。

清代学者王士祯曾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二语艳称千古。”后来还被里人编成山歌,就名《陌上花》,在家乡民间广为传唱。

——钱缪

北宋初年写成的《百家姓》,开头一句是“赵钱孙李”。赵姓在第一位,这是因为北宋的开国皇帝是赵匡胤,北宋是赵氏政权,赵是国姓,必须排在第一位,钱姓在诸姓中不算大姓,为何排在第二位?

原来,这与当时控制着江浙一带的吴越国有关。吴越国的创建者是钱镠,钱镠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勤于政事的国王,在他和他的子孙治理下,吴越一带成了富庶地区。赵匡胤一中国时,先后消灭了8个国家,只有吴越国没有被消灭,当时吴越王是钱镠的子孙钱椒。当赵匡胤兵临城下时,钱椒为使国家免遭破坏,人民免受灾难,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主动取消了王位,尊赵匡胤为帝。

赵匡胤统一中国后,给了钱氏一些特权,对江浙一带采取了保护政策,使江浙一带的经济文化继续得以发展。钱椒的决策得到人民的拥护,加上钱氏原有的地位和影响,钱氏便成了当时除帝姓赵氏之外影响最大的姓氏。编写这本《百家姓》的,是钱塘的一位老儒,所以,他顺理成章的将钱姓排在了第二位。1989年9月,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在回答一位外国记者提问时,也作了这样的解释。

最近,人们在山西交城县瓦窑村“觅渊斋”发现了《钱氏家谱》。据专家考证,这本《钱是族谱》正是吴越国的创建者钱镠于910年亲自修撰的。

钱镠有六房妻妾,33个儿子,在他统治吴越国时,将自己的儿子派往各处做一方之主,这使钱氏后裔在江浙一带分布开来。归顺赵匡胤的钱椒,后来被赵匡胤接到汴京定居,这样,河南也有了钱氏的后裔。

如今钱氏后裔遍布世界各地。令人惊叹的是,钱氏自古以来名人辈出,当时著名科学家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都是钱氏的后代。钱三强是钱镠第33代孙。据统计,国内外科学界院士以上的钱氏名人就有一百多位,分布在世界五十多个国家,他们中有的一家兄妹都是科技英才。鲁迅名篇《孔乙己》中提到的浙江绍兴咸亨酒店,就是用钱镠第12代孙钱咸亨的名字命名的。

杭州钱王祠的“王者襟度”四个字,意为王者的胸襟和气度,是对钱王钱镠品行功德的赞美之意。

钱王祠是纪念中国古代吴越国国王钱镠的祠堂,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畔。钱镠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创立者,他以智勇双全、勇武善战著称,在当时的政治和军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钱王祠内,有一块石碑上刻有“王者襟度”四个字,表达了对钱镠的赞誉。这四个字意味着钱镠具有王者的气度和胸怀,包括了对他的德行、功绩、智慧等方面的赞美。这个词语的含义与钱镠的品行和功绩是相符的,体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的统治者的形象和影响力。

除了“王者襟度”四个字外,钱王祠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和历史文化遗迹,如五座牌坊、听雨轩、蝴蝶楼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了解这段历史和文化。

在杭州西湖的“柳浪闻莺”景区有个钱王祠,“钱祠表忠”也是2007年的“西湖十景”之一。今天说到杭州古代名人,大家最耳熟能详的有苏小小、白居易、苏轼、岳飞、于谦等等,但要说对杭州与西湖开发功绩最大的,还要数五代十国的吴越开国国王钱镠。

杭州古称余杭。相传大禹乘船往会稽山大会诸侯,至杭州则弃船,所以叫余杭,“杭”即是木舟之意。“六朝以上人,不闻西湖好。”相比北边的苏州、南边的绍兴,当杭州已经亭亭玉立的时候,人家都已经白发苍苍了。直到隋文帝在钱塘江下游设置杭州,隋炀帝把大运河开到杭州门口,杭州才赢来了发展的春天。

唐代的时候,杭州刺史李泌是对杭州建设的第一人。“杭之为州,本江海故地,水泉咸苦,居民零落。自李泌始引湖水作六井,然后民足于水,井邑日富,百万生聚待此而后食。”经过后任白居易的建设更是成为了一个新兴 旅游 城市,“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复重游?”

杭州在盛世 旅游 也未尝不可,可是在乱世中,这样的小城市作为国都那就太危险了,加上钱塘江水患遏制了经济生产。于是钱镠在主政之期,针对性做了几件大事。

第一件,改造杭州城。首先高筑墙,扩建府城,相当于杭州外城;其次在府城和王城之间修建了一座罗城,相当于杭州主城,这座中城形状有点意思,计十个城门,呈一个腰鼓形状,自然也是为了因地制宜之故,直到今天杭州老城区的轮廓,还大致保留着这个腰鼓模样;最后以凤凰山为中心扩建了王城,相当于杭州内城。自然也免不了在王城内建造宫殿供自己享乐。

如此三次大兴土木,自然弄得民怨不已。但钱镠说得很实在:“千百年后,知我者以此城,罪我者亦以此城。苟得之于人而损之己者,吾无愧欤!”(罗隐《杭州罗城记》)诚然,从近处看,建杭州城可以保卫杭州人民;从长远看,杭州从此成为中国的“天堂”。钱氏之过,怎能和功劳相提并论呢?

第二件,修筑钱塘堤。钱塘江原称罗刹江,一听名字就不是善茬。尽管钱塘江潮令人叹为观止,但同时海潮也侵蚀农田,吞没农舍,使得杭州在唐以前的发展极其痛苦。钱镠一边下令修筑海堤,从六和塔到艮山门长达一百多公里,牢不可摧;另一边又建造了龙山闸、浙江闸,阻止海潮内灌。开始建海堤时,刚建好就被冲了,于是钱镠“因命疆弩数百以射潮头”。

传说钱塘江神是春秋时期冤屈而死的吴国大夫伍子胥,而江神居然也斗不过钱镠,真就这样被射跑了。这种作法带有浓重的巫术色彩,但这不能证明钱镠迷信,相反更多只是为了稳固前线民夫的情绪,而加固海堤的实事可是一点没松懈。因为钱镠战胜了江神伍子胥,所以又得了个外号“海龙王”。

第三件,疏浚西子湖。白居易治理西湖已经有百余年,等钱镠接手的时候,西湖已是漂满水葫芦的一潭脏水。于是钱镠组建了一支号称“撩湖兵”的施工队,西湖很快得以恢复原貌。此时还有个术士进言说,凤凰山上建宫殿怕是只有百年王气啊,要是把西湖给填了建筑,那吴越国祚可延续千年。

钱镠对这个围湖造田的馊主意一笑而过,说道:“西湖乃大下名胜,安可填平?况且五百年必有王者起,岂有千年而天下无真主者乎?有国百年,吾愿足矣。”在迷信风水的历代帝王中,钱镠不可不说是个异类。要是当年钱镠信了方术士,那今天就看不到美轮美奂的印象西湖了,杭州的美将要逊色一大半。

第四件,广建佛寺塔。去过杭州的朋友都知道,杭州佛教产业非常发达,这也要归功于钱镠。钱镠对于佛教是非常热心的,他在位时期兴建了诸多佛寺、石刻、经幢,这种信仰一直传给他的子孙,后来他的孙子钱俶即位,修建了杭州四塔——保俶塔、雷峰塔、六和塔、白塔。如今只有白塔不在,其他三塔都是闻名遐迩。

其中保俶塔在西湖北岸的宝石山上,与雷峰塔隔湖相望,被文人比作美人对老僧,六和塔则建在钱塘江边,南宋的西湖十景便有雷峰夕照,1985年西湖十景则有宝石流霞,2007年西湖十景又有了六和听涛。钱镠不但传承了佛教文化,对杭州从古到今的 旅游 产业发展也是功德无量的。

钱镠不但注重内政建设,连外交也直通外国。《新五代史》记载钱镠“遣使册新罗、渤海王,海中诸国,皆封拜其君长”,居然能够隔海册封东北诸国,说起来都有点令人难以置信。此外,他还注重发展海外贸易,和日本、朝鲜等国都有做点生意,当时钱塘江出海的商船便有很多满载了越窑瓷器。吴越地区经济和人口在此时迅速发展。

今天我们去杭州 旅游 ,应该怀念白居易,应该追悼岳飞,更应该铭记钱镠。

参考文献:

(宋)钱俨:《吴越备史》

(宋)薛居正主编:《旧五代史》

(宋)欧阳修主编:《新五代史》

何勇强:《钱氏吴越国史论稿》

作者林屋公子,文史作家,主攻先秦秦汉史。出版著作《先秦古国志》《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山海经全画集》三种,作品散见于《国家人文 历史 》、网易 历史 频道等纸刊媒体。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百家姓》中钱姓为什么能排在第二位,你可知历史上

今年为吴越国王钱弘俶“纳土归宋”1040周年。当年,钱弘俶遵循祖训,以苍生为念,归于宋朝,实现中华一统,受到史家的赞颂。在这值得纪念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