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集安外岔沟的历史资料外岔沟街,(外岔沟门子)清朝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辑安(集安)设县时起,至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2收藏

谁有集安外岔沟的历史资料外岔沟街,(外岔沟门子)清朝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辑安(集安)设县时起,至,第1张

  外岔沟街,(外岔沟门子)清朝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辑安(集安)设县时起,至康德六年(1939年)秋末,为历史鼎盛繁荣时期。

  中华民国十二年(1923年)实行区村制,全县分为八区,外岔沟街地属第三区,设立区公所。民国二十年(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三省后建立伪满洲国,于康德四年(1937年)实行村屯制,将外岔沟街区公所改为村公所。康德六年秋季,水丰电站落成,外岔沟街全部水没。

  外岔沟街位于鸭绿江畔、与朝鲜楚山郡隔江相望。水没前有390户,近5 000人口,康德六年前它以水陆码头而著称,是当时辑安县粮食、木材、土特产及其它物资的主要集散地,也是当时辑安县第三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中心。经济贸易主要利用鸭绿江的水运,直接与安东(丹东)、营口和朝鲜新义州通商。每日江畔有大量木筏和近百艘中、小船舶在此装卸各种货物。街内有四条主街:阜丰街、正达街、迎旭街、凝柴街,开设大小商铺30余家。清末政治机构设有巡检衙门。民国时期设有县佐衙门、斗秤局、船捐局、江中税局、渡口;伪满洲国时期设有区、村公所、警察署、缉私局、电话分局、邮电局、专卖分局、海关、采木公司、朝鲜人民会、商务分事务所、县立男女小学校两所、朝鲜族普通小学一所。可谓百业俱兴,市场繁荣。外岔沟街的繁华为当时辑安县之冠。

  民国和伪满洲国时期,辽宁省安东(丹东)丝绸业兴盛,凉水、外岔沟一带有20%农户边种地边放养柞蚕、桑蚕,属辑安放养柞蚕、桑蚕较早地区之一,约有120年的历史。据调查,20世纪30年代中期,外岔沟大商户洪茂长兼营收购蚕茧。每年从外岔沟运出茧三、四百笼。其中外岔沟每年能出蚕茧80余笼。除此产业外,还有10%的农户养蜂,其中朝鲜族居民能占50%,蜂每桶可产蜜30斤左右。商号洪茂长等4家大买卖经营园参,约四、五百块帘,那时帘产量仅有六、七斤、

  1902年至1939年期间,外岔沟街工业和手工业生产也比较兴旺。有铁匠炉、酿酒,油坊、磨米、织布、染场、皮铺、木匠铺和果品制做等个体手工业,这些手工业作坊,工具简陋,工艺落后,除雇用少量徒工外,大部分是自己家操作经营。

  铁匠炉有王家炉、单家炉、张家炉等五家,均属自建,自家操作,手工锻造。产品主要是镐头、锄头、锄钩、镰刀、斧头、铡刀、刀铲等农业生产工具和生活日用工具,以及牛马骡等牲畜用的掌片、掌钉,大车用的一些铁制轭具零件等。

  酿酒有“富德厚”商号的烧锅,资金5千银两,雇用工人20余人,用玉米、高粱做原料生产白酒。

  油坊3户,“洪茂长”商号兼油坊,资金2 000银两,雇用工人10人;“福源东”油坊,资金1 000银两,雇用工人10人;“德胜春”油坊,资金1 000银两,雇用工人10人,有半机械榨油机1台。

  磨米1户,是金占宝(朝鲜族)开办的粳米所。用柴油机带动磨米机,资金1 000余元(伪满时期的货币),雇用工人3人。

  织布业,大多数是朝鲜族自家开的手工家织布。

  染坊两户,其中福泉涌染坊,资金400余元,自家操作;另一户是冷家染坊,资金300余元,雇用工人4人。染料就地取材,主要用茶枝子、板栗锅子(板栗果皮)。为农家染制自织的粗白布(家织布),多是蓝地,白花纹。

  皮铺两户,一户叫丛树松皮铺;另一个叫张延洪皮铺。加工猪皮、牛皮、马皮和兽皮,主要生产靰鞡、蹚蹚驴子和大车上的褡腰零用皮件和皮鞭、鞭梢等。

  木匠铺两户,陈家木匠铺、赵家木匠铺。其中陈家铺,资金100余元,雇用工人3人。主要制作家俱、寿材和大车等木制农具。

  果匠铺有很多家,有回族标志的:倪家、哈家、金家、白家和刘家饭馆兼果匠铺;还有汉族标志的:兰芳、德兴源果匠铺。他们主要制作月饼、饼干、麻花和火勺等食品,批给旅店、杂货铺等经销。

  外岔沟街其它手工业也比较多。如王殿军和胡宝山缝纫铺,主要加工制作各种衣料;李纸匠、孙纸匠和崔画匠,扎纸牛、纸马,画家谱等;还有王柳匠、华柳匠和朱柳匠,织簸箕编笸箩等;以及许瓦匠、张瓦匠,他们主要为农户打炕抹墙、修房盖房等,还有郎锡匠、许罗匠、贾锢漏匠和织袜子的等用技艺满足人们各种需要。

  外岔沟,在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梅辑铁路和水丰电站未建前,这里水运交通十分方便,是辑安境内的商业枢纽。这里每年冬季从辑安的四、五、六区及桓仁、宽甸和通化等地运进大批粮食、木材、人参和蚕茧等及其它土特产品,到此地出售,再购买大批货物,如面粉、布匹、食盐、油类及日用品等运回本地销售。尤其夏秋季外岔沟街更显得繁华,不但大量马车在此停留,江中每天有大批木筏在筏窝子靠岸,还有几十艘大船在码头上装卸各种货物。各大商号收购的粮食、木材及土特产品等利用鸭绿江水运,送往安东(丹东)、营口和朝鲜新义州。这些大商号的商业资本来源,有的是从安东(丹东)资本家或巨商外借贸易资金,每年6月签订购买谷物合同,冬季将购买的各种谷物运到鸭绿江边外岔沟集散地,装船输出。另外,朝鲜新义洲方面的商人也大量投资,故每年夏季也往朝鲜输出大量谷物,据记载,外岔沟每年向外输出粮食,有粳米220石、粳子250石、苞米520石、大豆15 200石、小豆200石。合计16 590石(每石为250公斤)。可见当时外岔沟街商品之丰富,财源之茂盛,买卖之兴隆。外岔沟成为辑安当时最大商埠。

  清末宣统二年(1910年)至伪满洲国康德六年(1939年)前外岔沟街经营物资有“八大商号”:德盛春、福记栈、瑞盛合、乾隆栈、恒升源、福生厚、公合永、义发涌。资金少者为5 000银两,多者1万多银两,8家资金合计为6万5千银两,各大商号兼营的粮栈是他们资金主要来源。还有中小杂货商户十来个,即:德兴源、福源东、三省栈、聚源德、双合盛、裕泰丰、裕泰和、德聚福、福祥和、洪茂长、三合义,这些杂货铺形成了内外商品销售网络,有饭馆10家,旅店6家。其中回族饭馆6家,汉族饭馆食品多是尖饼、豆腐和炒菜烧酒之类。来往旅客主要是客商、车夫、船夫。木筏工人及运粮送货的装卸人员。主要街面两侧还设有很多布篷销售床,有摊床25户,理发店3家,澡堂1家。这些服务业随着市场活跃而兴起。

  外岔沟街文化教育事业也较振兴。清末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以前,外岔沟镇没有正式教育设施,主要以私塾馆为办学形式。1908年2月,在外贫沟街开设了县立第四小学校,,高小两个班级,初小两个班级,共4个班级教师4人,学生148人。到民国十年(1919年)2月又增设了县立第五小学校(女校),教师2人,2个班级,招学生74人。康德三年(1936年)又设立了朝鲜族普通小学校。伪满洲国康德四年(1937年)7月,辑安县立外岔沟两级小学校,教师5人,高小1人,初小4人,学生数:高级42人,初级193人,经费2 473元。辑安县立外岔沟女子初级小学校,教师2人,初等两个班,学生70人,经费614元。后将外岔沟小学和外岔沟女子小学合并,改称为国民优级学校,教师15人,学生363人。当时学制和课程设置:优级高小二年,初小四年。高小课程:修身、国文、日语、算术、历史、地理、自然、作文、手工、音乐、图画、体育共开设12科;初小课程:修身、国文、日语、算术、作文、习字、自然、图画、音乐、手工、体操共开设11科。尽管当时教育有了发展,但绝大多数农家子女仍念不起被拒之校门外。

  当时,外岔沟街文化、体育也较为活跃。伪满洲国时期,外岔沟街私人开一报馆兼营书刊杂志。主要服务于青年、店员及驻地机关职员等。每逢年节的高跷会和灯会也非常热闹兴隆。春节至正月十五日(或农历二月二日),农民有自发组织举办高跷会和灯会的风俗。高跷会扮演角色花样较多,有青蛇、白蛇、许仙、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僧等民间喜闻乐见的滑稽角色,还有尾随在高跷队后面或穿梭于中间跑旱船的。高跷队所到之处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家家户户倾门而出,看热闹的人水泄不通。每天农历正月十五晚间举行灯会,高跷队举着荷花灯上街载歌载舞,青年提着用彩纸扎的各种花灯走门串户,欢声笑语,相互恭贺。大商户“公和永”组织自家店员举办踩花灯、耍狮子、狮子滚绣球等节目,以示买卖兴隆、财源茂盛之意。民间文艺也流行。外岔沟街设有两家说评书的,其中一家姓黄。评书表演者只持一木一扇,边说边演。街里有5人组成的喇叭队,一般人家遇有红白喜事,都要启用喇叭队。艺人根据办事内容,采取不同的曲调,调节气氛;喜事吹奏欢快的民间小调和喇叭曲;丧事则吹奏哀乐。乐器有长号、喇叭、铜钹、铜锣、皮鼓等。艺人多时各备一件,少时轮换吹奏。新踩高跷也多以喇叭伴奏。喇叭在民间享有盛名,深受群众喜爱。除此之外,外岔沟街每逢端午节、中秋节,还以学校为主召开运动会。机关职员、社会爱好者也应邀参加。主要比赛项目有跳高、跳远、摔跤、竞走,飞绳赛跑、吊瓶等。其中一种古老运动,大牛拉人赛,胜利者奖给一匹粗布或鞋之类的物品。康德四年(1937年)10月9日外岔沟街举行了秋季官民运动大会甚为隆重。直到外岔沟街全部水没后才逐渐衰落下去。

  (原文为王学敏整理)

谁有集安外岔沟的历史资料外岔沟街,(外岔沟门子)清朝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辑安(集安)设县时起,至

  外岔沟街,(外岔沟门子)清朝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辑安(集安)设县时起,至康德六年(1939年)秋末,为历史鼎盛繁荣时期。  中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