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有什么好玩的景点绩溪在哪里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绩溪有什么好玩的景点绩溪在哪里,第1张

我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对于大自然的美有着别样的追求,对一个地方的景致,我会自己去亲身体验之后,才会最好最好的诠释,也会用自己的照相机,拍摄出最适合的照片,因为这里的景致对我的生活有着不一样的回报。

绩溪博物馆绩溪博物馆

大家都知道,徽派建筑物具有“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特色,而绩溪博物馆也保留了这一特点,粉墙黛瓦,屋顶如连绵起伏的群山,一片片,如山峦般相呼应、连绵不绝。

为了不破坏县衙的主体,特意保留县衙中的树木、庭院、天井和街巷。

听说当初在设计博物馆的时候,设计师特地保留古县衙原由的特色,为了让千年古城与现代建筑特色融合的浑然一体,用了“折顶拟山”“留树作庭”的设计理念。

折顶拟山

“拟山”

让整个屋面连成一体,像一片起伏的山脉,跟远处古镇周边的自然山脉相互呼应。

整个建筑覆盖在一个连续的屋面之下,起伏的屋面轮廓和肌理仿佛绩溪周边山形水系,是“北有乳溪,与徽溪相去一里,并流离而复合,有如绩焉”的“绩溪之形”的充分演绎和展现。

留树作庭

“留树”是在设计最开始的时候,精心地把每一棵树的位置、大小都测绘出来,有树的地方都留空作景。

建筑的整体布局中设置了多个庭院、天井和街巷,既营造出舒适宜人的室内外空间环境,也是徽派建筑空间布局的重释。

这些因为树而作出的庭院街巷,跟周边传统的民居院落,存在一种同构共存的关系。它们不仅为博物馆的参观者服务,这里平时也对绩溪市民开放,成为他们的城市客厅。

除了在整体建筑的形制上有着浓浓的绩溪之韵,在细节上也因建筑师的匠心独具,令人寻味。

这个就是古县衙的牢房,实际看上去真的很小。

所以说啊,牢房确实是给犯人呆的!毕竟那么小的面积,呆在里面确实不是很舒服!

这个是县城模型

高浮雕狮子绣球纹额枋构件

注意事项:

地址:安徽省绩溪县华阳镇良安路100号

时间:周二至周日开馆,周一闭馆

劳模徽菜文化园

徽菜园是为了推广徽菜而成立的!是想让大家通过徽菜文化园,让人们了解徽菜文化、品尝徽菜、制作徽菜。

徽菜园依山傍水,距离县城仅有15公里,占地约22000平方米。

园中的建筑粉墙、黛瓦随处可见。园中砖雕、木雕、石雕的装饰特色,处处彰显徽派建筑特征。

徽菜园古雅、简洁、富丽于一体的艺术风格让人过目难忘!

这个是端菜的轿子!

有名的毛豆腐

徽菜最具有特色的臭鲑鱼

宣城千年仁里

仁里位于绩溪县城3公里,离龙川景区5公里,是游览龙川景区的必经之地。

景区以古村落为依托,是徽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基地,

其参观内容是龙川景区乃至黄山山下东线景区景点的配套产品。

游览时间为1个半小时左右。

仁里目前为3A级景区,门票60元/人次(可从后门入,免费)

具有特色的小屋檐

沿徽商古道前行,南朝梁武帝赐建耿氏兄弟的百步钦街经一千五百年风雨尤在,程氏迁来仁里的始祖唐金药公的墓道也变成寻常巷陌的过街坊,那位资助胡适留学的程松堂故居的宅门不开,还有推崇洋务运动的程跃章的西式船屋洋楼,晚清明医程希濂那门阙极多的忍先堂,胡宗宪女儿的嫁资井,登源河畔的石泉书院,富阳桥边的古码头等等。

这条道路只能容纳一人前行!真的是超级窄!

这里的徽墨制作艺术还在继续弘扬,然而老人家也上年纪了,真心希望这些民间艺术能一直保存下去!

手工制墨,当时特地买了一对指纹墨。指纹墨就是用自己的手捏出来的墨,上面存留着自己的指纹,值得收藏!

高高挂起的灯笼十分精美!

江南第一关(徽杭古道)徽杭古道

以前,与绩溪相毗邻的昌化人用自己纺织的棉织品沿古道到绩溪换回粮食与棉花,古道成为两地人的生命线。

时至今日古道还是当地老百姓的一条重要交通渠道。

自皖南绩溪县逍遥乡起,经遥遥岭、马头岭、雪堂岭而达浙西临安县马啸乡止,全长四十余里。

沿途山势险峻,怪石嵯峨,高峰巨岩,南北夹峙,中有逍遥溪水婉蜒其间。

在徽杭古道上,每隔5里就设一个茶亭,供过往路人休息。

徒步徽杭简要行程:各地-绩溪-鱼川-逍遥河水电站-江南第一关-水坝-黄茅培村-下雪堂-上雪堂-蓝天凹-永来村-浙基田。

装备建议:背包,徽杭古道低难度,路上补给方便,男55L,女40L的背包容量就可以了睡袋:冬季温标0摄氏度的羽绒或者棉睡袋春秋季温标5-10度。

防潮垫:充气垫可折叠的最好,体积小帐篷:防水的两层三季帐鞋:难度低

推荐中帮登山鞋或者徒步鞋手杖:推荐2根

公共用品:霍香正气丸、驱风油、感冒药、指南针、刀子、炉头、气罐、炊具等。

胡宗宪故居胡宗宪故居

尚书府鼎盛时期,曾七世同堂,足不出户就可以上私塾、唱大戏、请郎中、祭祖拜佛可以说尚书府是整个古徽州迄今保存最为完美、气势最为雄伟,结构最为复杂的明代建筑群,也是古徽州最具代表性的官宦豪宅。

如果说北京故宫的木雕具有皇家的气派和豪放,那么龙川胡宗宪尚书府的木雕则具民间的隽秀典雅,窗上、隔板上、梁栋上玲珑有致的木雕,让您仿佛进入古时的艺术天地,加上苍旧的木楼,徽州风俗的摆设,幽幽小巷,低头是鹅卵石路,抬头放眼是青砖细瓦,飞檐高挑的砖雕、石雕,还有那错错落落的马头墙、鳌鱼禽兽,栩栩如生,你会感觉仿佛时间倒流,一下子回到了明朝的天伦之中了。

殿后天井,天井后为家庙寝堂,中为胡宗宪先祖及子孙神位龛座,胡宗宪娶有二妻,原配绩溪县章氏,生有桂奇,松奇二子,章氏去世后继配王氏生有一女,嫁绩溪县程姓。

胡桂奇一直随侍父亲左右,于平定倭寇多襄助之功,以父亲之荫官左府都事,生胡(火享)、胡炜、胡燧、胡_四子。胡松奇官锦衣位千户,生胡灯、胡_、胡煜、胡烛胡_五子,这里是胡松奇一支的支祠,故称松公祠。

(三寸金莲)

(**闺房的物件)

左龛塑像胡允源,是胡宗宪的十代孙清道光年间由歙县三阳坑亲戚介绍,到江苏东台学茶叶生意,满师后与人合股在泰兴县开设“裕泰和茶号”,不久茶号归胡允源一人经营,生意渐兴隆,儿子树铭念完私塾后也进店学做生意。

尚书府非常典型反映了徽州建筑的一个重要特点,也反映了当时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这种特殊家族,建筑做得很细节,细部做得很精致,可以左顾右盼,处处生景,是徽州保护最好的古建筑!

绩溪龙川龙川村

交通便利,“绩胡公路”穿境而过。村子是一个“八分山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典型山区村。农业经济以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收入主要来源于传统农业产品种植、竹笋两用林、茶叶及外出务工收入。

龙川村由原坑口、浒里、横川3个村合并而成。根据当地政府官方网站资料显示,该村辖7个村民组,村域面积19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226万亩,水田1396亩,茶园面积620亩。龙川村特别是坑口自然村,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绵长的历史文化渊源,形成了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异常丰富。

村内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川胡氏宗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奕世尚书坊,远近闻名的胡宗宪尚书府也坐落在该村的上村与下村之间。这里山环水绕,景色秀丽。村落地形如靠岸之船,东耸龙须山,紧依登源河,南有龙川东流,西偎凤冠秀峰,北峙崇山峻岭,独具特色。

龙川,丁家人24代单传的奇迹绩溪有一个龙川村,是前国家***胡主席的祖籍地。

该村古建筑木雕、石雕技艺精湛,造型自然、美观,体现了徽派建筑的艺术风格。

2012年12月1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决定将宣城市绩溪县瀛洲镇龙川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龙川村自古也是文风昌盛、人才荟萃,龙川胡氏代有人才,是徽州出名的“进士村”。尤其到了明代,该村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时期,明代先后中进士者24人,占全县1/4强,素有“奕世两尚书,一门三进士”之称。

唐代,绩溪出了个散骑大将军胡宓;宋代,出

了个以两劾秦桧而名垂青史的监察御史胡舜陟;明代,该村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时期,曾有10多人中进士,其中最著名的是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中戊戌科进士官至太子少保和南京户部尚书的胡富;60年后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中戊戌科进士、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的胡宗宪。清代,出了徽墨名家胡开文、红顶商人胡雪岩;近代,出了著名学者胡适;当代,出了国家***胡主席。

绩溪古属徽州,文风鼎盛,宗祠建筑遍布。龙川胡氏宗祠坐北朝南,前后3进,以山带水,气势飞动。祠内装饰精美,尤以保存完好的各类木雕为最,有“徽派木雕艺术宝库”之称。龙川胡氏宗祠位于古徽州的发迹地——绩溪。为明代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胡宗宪、清朝红顶商人胡光镛的族祠。

章姓系承姜氏 名人不胜枚举

黄帝轩辕氏,据民间相传,他总共有25个儿子,其中12个以德为姓,以后不计其数的不同姓氏,正是从最初的这12个“基本”姓氏所分出。

这12个基本姓氏之中,有一个任姓,据《左传》的记载:谢、章、薛、舒、吕、终、泉、毕、过、此等十个姓,都是出自最初的任姓。

因此,有关章姓,推溯起来当然是5000年前黄帝的后裔,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姓氏。

《姓氏辨证》对于章姓的姓源,是这样介绍的:“系出姜氏,齐太公支孙封国于鄣,后为齐所灭,子孙去邑为章氏,望出豫章。”姜氏,是炎帝神农氏的嫡系后裔,传到姜太公的时候,因为辅佐周室得天下有大力,就被封在齐国,后来并成为春秋一霸。同时,姜太公的另外一支子孙,又被封在鄣国,最初是杞国的附属,后来则被同宗的齐国所灭,子孙也跟当时其他姓氏一样去掉原来国名旁边代表地方的邑字,而以章为姓。这一支姜太公的后裔,后来并在豫章繁衍为一个大族,豫章,就是现在的江西南昌。

在历史上,章姓的知名人物满载于历代的史书,真是不胜枚举,其中尤以宋代最称人才济济。

王安石实行新政,是宋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而当时以博学善文见称的福建浦城才子章悦,就曾在这件大事中担任过重要的角色。

“枯竹复生”是一个被人所经常引用的成语,而这个典故,就出在宋代的大孝子章王容的身上。据传,章王容事亲尽孝,母亲死后,他日夜追思怀念,其挚情竟然感动了万物,连已经没有生命的枯竹都被感动得复生。而且,他的子孙还相继以经学被朝廷所重用,所以当时的人都说,这是章王容的孝行之报!

清代,章姓也出了不少的杰出人物,章炳麟,更是人人所熟知的近代伟大人物

景宁通往文成的官道上,有一座接龙桥。该桥属于大跨度木拱廊桥,在景宁百余座桥梁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古建筑爱好者们把它概括为景宁“临水最高、山势最险、保存最好”的廊桥,而且该桥木拱架距离河面的高度达196米,在全国都位居前列。章坑接龙桥2012年9月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文保资料记载,章坑接龙桥横跨于飞云江上游,北偏东20度位置。该桥建于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桥上有十七间廊屋,桥长38米,宽45米,净高196米,净跨196米。桥体由桥上廊屋与下部拱架两部分组成。廊屋最中间设有廊凳,两侧外围均有风雨板围护。该桥是四坡悬山顶,四柱九檩,抬梁式结构。桥的檐口有悬鱼饰物挂件,意在避邪。悬鱼后还有瓦片拼缀成的花卉图案,精致美观。桥下为圆弧拱形结构,三折七锚,为竖端排架的木撑构架。

接龙桥的梁上,有对联五副,且抄录于此:其一:海晏河清兆升平,天长地久常康泰(此联疑是上下联错位)。其二:跬步欣逢今日稳,褰裳还念旧时艰。其三:喜坐且坐莫闲桥草草,要过经过只说路平平。其四:鼍梁飞锁北山岭边接续青瑞坦道,虹腰作挂东坑源头直达泰寿通衢。其五:悬崖壁立叹蘘时嗤教雅雀填,巨壑凭凌喜今日仍作雁齿排。所有对联都字迹清秀,诗意盎然,颇值品评。

该桥文保资料记载比较详尽,除常规数据记载和桥梁结构描述外,还作了如下补充:

“现接龙桥应是庆安桥,建于民国六年。接龙桥于光绪乙未年(1895)被火烧毁,在接龙桥原址建了庆安桥。民国丙辰冬月启功(应该为“工”字),丁已壬月(应是王月即正月)初六良时。坚砥柱架桥梁,当年八月吉时良辰建造桥屋计十七间。庆安桥由县里董(应为章)焕漠(应为谟)攸归,章焕漠(应为谟)为总理,章焕莸,吴观同(应为周),谢焕唐,陈绍钱为董事。捐助人主要(分布在)包括景宁、泰顺、青田等地区。”

据章坑村原支部书记章大隆提供的章氏家谱记载,捐助人主要有章再贤、周殿元、陈绍先、陈三根、张大浩、张家康等人。

据家谱记载,接龙桥于嘉庆10年(公元1806年)1月18日破土动工修建,于次年即公元1807年4月17日落成。历时17个月,尚不足两年,就那个年代的生产力水平而言,实属难得。

现在看到的接龙桥廊屋梁上保留至今的墨迹,依稀可以认出“景宁县知事秦琪助英洋拾元”、“章坑章兴旺公助英洋壹百壹拾九元”等字样。从“知事”这一措辞我们可以知道,这些文字应出于民国初期,只有那个时期才将一县之长称为“知事”,这与文保资料记载的“庆安桥”建造年代相吻合。

廊屋梁上还记载着“章坑章家旺助洋叁拾元正,徐垄吴观乐助英洋壹佰元正,章坑章兴旺公助英洋壹佰元正,章坑严德一率男日全、日富助英洋伍拾元正,七都金丘潘钊助英洋伍拾元正,章坑章世锡公叁拾元正,竹埠潘金增助英洋壹拾元正,青邑底墺周得珪助银柒拾两正,杨畲(该字入字头,中部为米字,田字为底,电脑无法打出)徐秀培助英洋贰拾五元正,六都半山郑献琮助英洋贰拾元正,杉树坳徐长发助英洋壹拾陆元正……”等等墨痕字迹。时光流逝,廊桥也将老去,愿这等乐善好施者的功德将与岁月同在。

除以上所述的字迹之外,还有多处墨迹,但因字迹形成已历时百余年,很难完整解读,譬如“木匠宁德县十九都下荐秀坑绳墨张学昶”其后若干字就无法辨识了。但从如此可称之为“宏大”的工程,在毁后20余年又重新启动复建这点上,我们似乎也能约略感受到该桥的重要性。事实上,在那个基本都是徒步行走的岁月里,该桥确是景宁通往文成的官道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可或缺。

据说,接龙桥与现在看到的庆安桥,并非在同一位桥址。最早的接龙桥在下游,并有较远的一段距离。接龙桥比庆安桥更长,但没有安庆桥高,被村民祭祀的香火引燃烧毁。当时又无力复建,就只能改用矴步过河,但很危险,且经常无法过河,又改用渡船无数年。到了1917年,经过多方筹措,终于达成愿望。新址两岸峭壁,下临深潭,施工难度显著增加。也许是上天被感动了,在施工的第一天,人们把预备好,已经干透了的木料,搬运到深潭边上,准备把深潭临时覆盖起来,以便于施工。当天夜里,突然大雨倾盆,山溪洪流滚滚袭来,裹挟着上游大量的砂石顺流之下,遇到深潭边的大量干透的粗大木料,形成短暂的堰塞湖,砂石因水势减缓而沉积在深潭处。千年深潭,被一夜填平。此事恰好在开工第一天,人们都相信,这是上天在帮助他们修建这座桥。

此桥因为坐落在旁岸村下游河段,两岸的山势像一条被河流截断的巨龙,该桥建成后正好将这条断开的龙连接起来,故而就将该桥命名为接龙桥。廊桥一般都设有神龛,在1895年,村民在桥上焚香祭拜时,不慎失火将桥烧毁。20余年后,即1917年,选址在上游约相距一华里左右的陡峭山涧处,修建了新桥。重建的廊桥被命名为“安庆桥”,但是,这个名号一直没能得到民间响应,依旧都叫接龙桥。

如今的接龙桥,像一位隐居深山的老者,落寞沧桑却又显得俊逸超然。站在桥上,清凉的山风夹带着清泉的湿润气息,让人顿觉神清气爽,有弃却红尘独临物外的释然与飘然。迈步其间,脚下流水潺潺,左右群山溢翠,好似人入画中;扶栏俯视,碧潭鱼翔,如临缥缈虚空。桥的北端,浅草轻覆古道,路面的石块泛起的微微光润,好似在悄悄诉说往日熙熙攘攘的人来人往……

现在,南端桥头除了苍翠的修竹就是丛生的杂草,曾经的茶堂因年久失修,早已不复存在。当年这里的茶堂,炎夏避暑问茶,寒冬围炉闲话,热闹非凡;如今,只有这老老的廊桥,依然故我地傲立在岁月风雨中。这桥、这路,还有这记忆中的茶堂,都已逸出红尘,飘然物外,也许数月都可能无人涉足此路此间,然而,人们始终不会忘记,曾经的路、曾经的桥。

绩溪有什么好玩的景点绩溪在哪里

我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对于大自然的美有着别样的追求,对一个地方的景致,我会自己去亲身体验之后,才会最好最好的诠释,也会用自己的照相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