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康安为何成为满族唯一异姓王?他与乾隆究竟是何关系?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1收藏

福康安为何成为满族唯一异姓王?他与乾隆究竟是何关系?,第1张

福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这是他能够成为满族异姓王的根本原因。满清有一个规定,那便是只有爱新觉罗的子孙才能有资格被封为王,其他的人不管功绩再高,再优秀,再受人敬仰,也是与王无缘的,他们的出身便决定了他们永远不可能与王挂边。在这样的规定之下,福康安却还是成为了异姓王,这中间的猫腻真的很大啊!纵观历史,很多人都怀疑福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事实上,他也确实是乾隆的私生子。

福康安是富察傅恒的儿子,历史上有名的富察皇后是傅恒的姐姐,就这层关系看下来,福康安的出身便不凡,打小便锦衣玉食,荣华富贵,让人羡慕不已。而且乾隆还对他格外的照顾,甚至让福康安在宫中长大,成为了皇宫中的一名侍卫。

乾隆非常喜欢他,对他非常的包容,从来不舍得责罚他。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乾隆和福康安的母亲是有关系的,所以才生下了福康安。富察傅恒一直以为福康安是自己的儿子,但是没想到啊!自己的妻子竟然背叛了自己,和乾隆搞到了一起,儿子不再是儿子,傅恒在地底下要是知道这一切,估计得抓狂啊!

福康安在皇宫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乾隆也给了他很多的封赏,他的爵位达到了公爵之位,已经不能再往上升了。后来福康安在战场上死了,乾隆便追封他为王,这算是破例了。当然了,那可是自己的儿子,被封王是理所当然的,乾隆应该也是这么想的。福康安的身世确实很可疑,他的哥哥们都与公主结为了连理,也都成为了驸马,唯独福康安没有娶公主,那也是因为兄妹之间是不能结亲的啊!福康安真的厉害了,这等的身世,真牛!

傅”姓是大姓,历史上名人很多,最早的是商代的傅说(yuè)。“付”姓是小姓,历史上姓“付”的极少,有名的只有明朝监察御史付吉。

百家姓当中没有肖姓、付姓、闫姓、代姓的座次,而将其人口归结于萧、傅、阎、戴等姓氏,说他们是简化字与繁体字的关系,这是不公允的,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已经明文规定,废止了一批不规范简化字的使用,上述姓氏用字就属此例。萧有708万,傅有612万,阎有492万、戴有468万人口,这包括了肖、付、闫、代的人口,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傅姓源出有四:

1、出于殷商名相傅说的后裔,也即商王武丁发现大臣的地方命名的姓氏。相传自从盘庚将商都迁至殷墟以后,商朝只是兴旺了一个很短的时期,等到商高宗武丁即位时,国势衰微,武丁决心振兴朝纲,可是举目朝中,却找不到一个能协助他改革国政的大臣,一直为此忧虑。后来武丁有一晚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叫说的圣人,那人的背有点驼,身穿粗麻布衣,胳膊上栓着绳索,状如囚徒。神人说:"这就是你要找的圣人。"武丁醒后,令人按梦中说的模样画成图像,命群臣四处寻访梦中的圣贤,结果在虞、虢之界一个叫傅岩的地方找到了一个叫说(音同越)的奴隶,便将说带到朝中。后来,说果然帮助武丁治理朝政,使武丁在位时期成为商朝后期的极盛时期,武丁也因此被誉为"中兴明主"。而说因居于傅岩,"故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说"。傅说的后代遂以地为氏,称傅氏。史称傅姓正宗。

2、出自姬姓。黄帝裔孙大由(唐侯丹朱之子)封于傅邑,故其子孙便以地为氏,也称傅氏。

3、出自赖氏改傅姓。赖氏族人有为楚灵王所害,改罗、傅二氏。

4、清代,有部分满洲贵族也改姓傅。如傅恒,满洲镶黄旗人,本姓富察氏;傅开,满洲正白旗人,本姓郎佳氏;傅腊塔,满洲镶黄旗人,本姓伊尔根觉罗氏。

傅姓形成于商朝都城殷,早期主要是在北方发展繁衍。春秋时,郑国(都今河南新郑)有大夫傅瑕。秦汉之际有傅宽,从刘邦打天下,以功封阳陵侯,其后代有一支在今山东境发展。所以傅氏最早繁衍地是以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东部、宁夏等省为主。尔后,便东迁至河北、山东。西汉时傅氏已播迁至西北、西南地区。如西汉大司马傅喜为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傅柔为浦江(今属浙江)人;东汉傅俊为襄城(今属河南)人,傅毅为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傅燮为灵州(在今宁夏灵武县境)人。西晋傅玄之子傅咸长子傅敷于永嘉之乱时迁至会稽(今浙江绍兴),傅咸的后代还有一支自北地徙居清河(今属河北)。唐末,王潮、王审知入闽,有河南傅姓将佐随往,在福建安家落户。北宋末年,又有邓州(今属河南)傅氏迁往福建泉州,此后繁衍昌盛。南宋末,清河傅氏又有一支徙居福建上杭蛟萍乡,后又分出广东兴宁傅氏等支派。明代,傅氏已遍布江南各省。清代,有部分满洲贵族改姓傅;闽粤有傅氏移居台湾,进而又有徙居海外者。

史上傅姓名人主要有

傅 玄:西晋时哲学家、文学家,可算是傅姓族人有史以来最有学问的名人。其学问渊博,精通单律,于诗擅长乐府。在哲学上,把自然和人类历史都看作一种纯粹的自然过程,批判了有神论的世界观和玄学空谈。

傅 宽:汉高祖时开国功臣。在楚汉战争时随韩信、曹参平定齐地。汉高祖得天下后曾定元功18人,傅宽列第9位。

傅 毅:东汉文学家。朝廷求贤不诚,士多隐居,遂作《七激》、《迪志》诗,讽世明志,后被召为兰台今史,以文显于朝廷。

傅 山:明清大学问家,字青主。他不但博通经史诸子和佛道之学,并兼工诗文、书画、金石、又精医学。其思想破儒家正统之见,开清代子学研究的风气。其著作有《霜红龛集》、《荀子评注》等,医学上有《傅青主女科》和《傅青主男科》等书。

傅善祥: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不久开"女科",考中鼎甲第一名。是东王杨秀清政务上的得力助手。

《姓纂》记,郑国人史付的后代有取付姓者;《一统志》记,永乐年间有叫付吉者,它的存在与否也无从考证。 一般来说,付氏来源有三个:

1、是付苏。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使京城咸阳与北疆保持联,沿南北走向的子午岭修筑直道,即今"秦直道"遗址。当时担任这项大工程的总指挥为蒙怡,太子扶苏为监军。秦始皇巡守时死于途中,赵高矫诏立二世胡亥为秦王、连下数道伪诏赐死太子付苏。蒙怡怀疑有诈,建议回京弄清是非。二人自妥德回京,途至宁县,又接几道伪诏。扶苏为避不孝之嫌,就自杀于宁县、葬于今宁县新宁镇梁高村,该冢很大,民间又称"太子冢"。付氏祠堂位于宁县良平乡付家村,原为供奉付家祖先付介子、付玄等而建造,现保存完好,其内供奉明代所修付氏家谱及影。

2、是符姓,解放初期,国家施行文字改革,推广简化字,有很多符氏改为符氏改为付氏。

3、是傅氏。也是改姓而来,原因类似于第二条。

福康安的父母亲是谁 福康安的家庭成员介绍

福康安的父亲

福康安的父亲是富察傅恒,富察傅恒是乾隆皇帝身边最信任的臣子。傅恒在军事和文化上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历史名人之一。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富察傅恒吧。

富察傅恒画像

富察傅恒出生于名门世家,富察氏一族从他的曾祖父起,就是决策中心的重要人物。到了他这一代,他的姐姐嫁给了乾隆皇帝,成为了孝贤纯皇后。与一般的帝后结合不同,乾隆与孝贤纯皇后感情极深。孝贤纯皇后死后,乾隆更是罢朝九日,伤心欲绝。也许是因为孝贤纯皇后的原因,乾隆对富察氏一族也一直显得十分偏宠。

另外,傅恒自小就进宫伴读,所以,傅恒与乾隆从小一起长大福康安简介,既是君臣又是朋友,这份感情自然不是别人可以比拟的。所以,傅恒是乾隆最信任的人,乾隆把掌握着实权的军机大臣的位子交由傅恒来担任。傅恒这个军机大臣做了二十多年,是所有的军机大臣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人。

在傅恒入仕之后,更是平步青云,在短短的几年间,一路晋升,这样的升官速度是别的大臣望尘莫及的。之后,他南征北战,平定叛乱,为大清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傅恒在督师缅甸的时候,在军中染上了传染病。虽然乾隆派御医精心治疗,但傅恒还是英年早逝了。傅恒一直是乾隆的左膀右臂,傅恒的死让乾隆失去了一个肱骨之臣,也让他失去了最好的朋友。乾隆对傅恒的一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亲自为其祭酒。

福康安的父亲是富察傅恒,乾隆对富察父子都给予了别人难以企及的恩宠。

福康安母亲

福康安是大清的名将,为大清南征北战,稳定边疆。福康安一再获得殊荣之时,也必定失去了很多,比如侍奉双亲的机会。福康安之母逝去之时,福康安却因公务在身连最后一面都不能见到,这估计是他一生的伤痛。

乔振宇扮演的福康安剧照

关于福康安之母、富察傅恒之妻是谁,在史书上没有详细的记载,但能嫁入显赫的富察家,她的身份必定也是非富即贵的。

福康安之父英年早逝,他的母亲也是病体缠身。但是福康安常年征战在外,或是在外地任职,能够随侍在身边的机会是少之又少。乾隆五十五年的时候,福康安之母已经年逾古稀,而福康安也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曾回家探望过。适逢御前需要人侍奉,于是福康安得以回京探望母亲。但是回京不过几日,就需要福康安前往安南国处理各项事宜,并不得不回两广任职。

后来,过了很长时间,福康安进京述职,并顺便探望母亲。在上半年的时候,他的母亲患病,虽然福康安得到了讯息,但是不能赶到母亲的身边,只能将忧思藏在心中。直到这一年的正月其母才得以痊愈。可惜,又在此时,安南国内人心不定,恐生动乱,福康安又得再次前往弹压,等到次年的冬季才可以再次返京。但是,其母却突然病情加剧,至此卧床不起,终究病逝了。而福康安还在外处理公事,紧赶慢赶回京时,母亲的百日已经过了。

对于不能亲自处理母亲的身后之事,福康安感到非常的痛苦和自责。

福康安妻子

福康安是声名显赫的朝廷重臣,备受皇帝的恩宠,他的一生都活得无比荣耀。相信大家都会感到好奇,什么样的女子才能与威名赫赫的福康安相配。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福康安的妻子。

吴庆哲扮演的福康安剧照

在史书中,有两种不同的关于福康安妻子的记录,一本书中记载的是阿颜觉罗氏,而另一本中记载的是伊尔根觉罗氏。出现这样的状况,它可能是代表福康安先后娶了两个女子为妻,也可能是记录者出现了差错,这里的两个姓氏指的是同一个人。在其中的一本书中,对福康安的妻子,做了大致的描述。

阿颜觉罗氏是满洲正蓝旗的人。她的父亲是陕西总督明山。阿颜觉罗氏性格爽朗,遇事果断决绝,与福康安相伴二十多年。在福康安处理边疆文件的时候,常常相伴在左右,为他整理信件。安南国的国王归降大清后,皇帝意欲让其来到长安宽恕他的罪行。安南国王畏惧大清的律法,不敢亲自到长安来,福康安因此而感到非常忧虑。这个时候,阿颜觉罗氏对福康安说:“这是决定相公你福祸的时刻,如果国王不到长安来,那么你怎么向皇上复命呢?”

于是,福康安招来使臣吴俊,与其商议良久,终于决定让他去安南请安南国王。吴俊将阿颜觉罗氏的话告诉安南国王,力劝之,才让其入朝觐见。皇帝因此而龙心大悦,称赞这是阿颜觉罗氏的功劳。

在福康安死后,阿颜觉罗氏以严谨的门风治家,无人敢不尊敬她。

福康安的儿子

福康安南征北战,因其军功而备受乾隆的恩宠,一再地加官进爵。在福康安死后,也极尽哀荣。福康安的子孙也因其军功而世袭了爵位。那么,福康安的儿子是谁呢?

吴庆哲饰演的福康安剧照

福康安出身名门福康安简介,又是皇帝身边的宠臣,对于像他这样身份尊贵的男子来说,妻妾成群在当时也并不是什么稀奇事。但是,在福康安的妻妾中,有据可考的只有一妻一妾。也许正是因此,他的子嗣也稍显单薄。在他的膝下只有一子,名为德麟。

德麟是福康安唯一的子嗣,他的一生却与其父的顺风顺水完全不同,而是颇为坎坷的。在福康安在世的时候,因安驱逐廓尔喀之功,德麟作为福康安唯一的子嗣,得以承袭其父的轻车都尉一职。在福康安死后,乾隆加封其为郡王,这个郡王的爵位与其他大臣死后追封的虚称不同,而是享有世袭资格的。所以德麟在嘉庆元年承袭了贝勒的爵位。

可是在这之后,嘉庆帝却并不像乾隆一样那么恩宠富察氏一族,反而使多番挑剔,加以惩戒。嘉庆九年的时候,适逢福康安之丧,于是地方官就送德麟奠仪等共计四万多两。嘉庆帝知道之后,向德麟罚款八万两之多。

嘉庆十三年,德麟被嘉庆降为贝子。在这之后,德麟多次受罚,并被革职,一度在火器营中轮班职守。直至嘉庆二十四年,德麟的贝子爵位一并被革去,降为二等侍卫,并被重打四十大板,发配边疆。

德麟的仕途非常坎坷,有人猜测是嘉庆帝妒忌乾隆对其父的偏宠所致。

福康安是谁

福康安是乾隆皇帝身边的宠臣,也是大清最倚重的军事重臣。他南征北战,为大清立下了赫赫战功,也因此而被乾隆一再破格加封,死后也极其哀荣。

乔振宇饰演的福康安剧照

福康安生于1754年,卒于1796年,其父是军机大臣富察傅恒,他的姑姑是乾隆的第一任皇后孝贤纯皇后,而他自幼就被抚养于宫中,深得乾隆的喜爱。所以,福康安出身显贵,为他的仕途作了很好的铺垫。

福康安自入仕后就一再受到乾隆的提拔,一路平步青云,扶摇而上,一再加官进爵。当然,这和福康安自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金川一役中,福康安显示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他利用天气的环境等各种因素,击退叛军的进攻,并率领八百士兵出其不意地奇袭了敌军阵营。福康安因平定金川之乱有功,而一再获得乾隆的加封。

在之后的多年间,福康安戎马倥偬,多次镇压民变,并入藏击退敌军,对边疆的稳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福康安善于作战,并能掌控全局,妥善处理战后事宜,他的才干和军功使乾隆对他赞赏有加。

1795年,因镇压起义军有功,福康安被加封为贝子,福康安是唯一一个外姓臣子加封皇室爵位的人。可惜的是,福康安因长途跋涉而积劳成疾,因病去世了。在福康安死后,乾隆追封他为郡王,他的子孙也得以世袭王爵。

福康安南征北战,战功赫赫,是大清的军事重臣,他的一生都备受皇帝的恩宠。

福康安的父母亲是谁 福康安的家庭成员介绍

 最近富察这个姓氏火了起来,跟随富察火起来的还有瓜尔佳氏,追究根本主要是因为富察傅恒,而他的妻子瓜尔佳氏生平充满传奇。据了解傅恒英年早逝,那傅恒夫人正史活几年呢在历史中这两位都是乾隆时期名人,在后人的记载中他们又是什么样子

 富察傅恒

 瓜尔佳氏怎么死的

 在古代有记录家谱的习惯,所以说作为皇亲贵胄都有资格被记载在家谱中。当我们翻阅富察家族的族谱却发现,傅恒的生平有很多介绍,但关于傅恒原配夫人瓜尔佳氏并没有多少记载,只记载瓜尔佳氏,关于其他并没有任何发现,但从其他地方得知瓜尔佳氏大家闺女,堪称京城第一美人。

 我们从傅恒儿女身上入手,他有六个孩子,其中两个和皇室结了姻亲。福隆安青年才俊,娶了四公主,成了乾隆的女婿,而和硕和嘉四公主生母便是历史上纯妃的女儿。

 影视剧照

 傅恒的一位女儿嫁给了皇十一子,从能够嫁给阿哥做福晋来说,可以看得出富察家族当时有多么的受宠。如果说这两个孩子是瓜尔佳氏生的,那傅恒妻子算是人生赢家,女儿嫁入皇室,而儿子娶了公主,这是多少人盼不来的。

 富察傅恒为什么在历史上如此有名

 第一,傅恒的姐姐是乾隆的皇后,乾隆一生最爱的人,爱屋及乌也会对傅恒好。第二,富察家族每一代都有功臣,家族中有不少人在当时是权利中心。富察家族能够出一个皇后,这里面多少也和富察家族的实力有关,可见富察家族有多么的强大。第三,傅恒骁勇善战,年纪轻轻就受到重用,被封为一等功。

 傅恒

 傅恒一生值得我们去研究的地方很多,前半生如此传奇,可惜的是英年早逝,这么优秀的男儿是活到40多岁!一个如此优秀的男人背后的女人也不简单,故事同样充满传奇。

提到这个人想必熟悉清史的朋友都不陌生,爱看电视剧的朋友应该多多少少也听过一点他的名号。除了在《鹿鼎记》中是个大boss之外,在电视剧《康熙王朝》里,少年天子面对的第一个强大的对手,也是这位“鳌大人”。

在历史上,鳌拜是为满清立下了赫赫战功的,他是清朝开国五大臣之一的费英东的侄子,自己也是武艺高强,冲锋陷阵,深受皇太极信任,当时被称为“满洲第一勇士”。

皇太极死后又拥立后来的顺治皇帝,顺治帝死后,又成为了顾命大臣,辅助少年康熙,可以说是三朝元老啊。

但是后来“鳌大人”就膨胀了,开始跋扈专权结党营私,康熙帝为了中央集权,就逮捕鳌拜并下狱,最后他也是死在了牢里。

不过上热搜的并不是他一生的传奇事迹,而是他的家到底叫什么?某电视剧给鳌拜的家起名叫“鳌府”,由此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鳌府?

在咱们大家的印象里,一般古代官员都以姓氏来称乎自己的府邸,比如赵大人家就叫赵府,钱大人家就叫钱府,对吧。但是不好意思,各位,可不是像您想的那么简单。

古代,“府”这个词啊,一般都指官员的办公场所,咱们今天不还叫“政府”吗?对吧。其次才是作为居住功能的“府”,比如《周礼·天官大宰》中就记载了:“百官所居曰府”。

后来随着社会等级的不断发展,到了明中期,国家对建筑规制的界定更为森严,能不能把住宅称为“府”,有了更明确的规定。

根据《明史·舆服志》记载:“藩王称府,官员称宅,庶人称家。”

也就是说,真正能够称得上“府”的,只有世袭的藩王和有功的王公侯爵,比如燕王府啊。一般老百姓你就是再有钱,你家比故宫还大,也没资格叫“府”。

清朝入关以后,基本沿袭了明朝的制度,“府”也成为各位王爷和皇族专有称呼,具体来说,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主、镇国公与辅国公的家可以叫“府”。

就比如如恭王府,原先是和珅的宅子,后来赐给了恭亲王,这个“恭亲王”就是他的爵位。清朝王公的宅邸,大多遵循这个原则。一般的大臣都不能叫“府”。

虽然在康熙六年的时候,鳌拜由“二等公”晋升为“一等公”,但是就算是“一等公”,也技术是个功臣爵位,它可不是宗室爵位。

所以按照制度,也是没有资格用“府”这个称呼的。因此,“鳌府”的匾额是绝对不会出现在鳌拜的家门上。

鳌第?

那大臣的家叫什么呢?也是有严格规定的。

三品以上的叫“第”,三品以下的叫“宅”。所以官员的家就应该叫“某第”,但是汉人官员好说啊,一般都是单字姓氏,但是清朝是少数民族政权,里面的满人大臣可跟汉人不一样。

比如和珅,他不姓和,姓钮钴禄。鳌拜自然也不姓鳌,姓瓜尔佳。但是满人的全名实在是太长了,总不能一见面就说,瓜尔佳鳌拜大人您好,钮钴禄和珅大人您好吧。

清朝的满人啊,就模仿元朝,元朝也是少数民族,蒙古族吗,一个个也是名字一大串,所清朝满人就称名不称姓。

比如在清代大臣吴振棫写的《养吉斋丛录》中有明确记载:“凡公私文牍,称名不举姓,人皆以其名之第一字称之,著姓然。其命名或用满语,或用汉文;用汉文,将用二字,不准用三字,以其与满语混也。”

就比如乾隆年间,权力最大的和珅,他的家就被叫做“和第”。也就是说叫鳌拜为鳌大人,把他的家叫“鳌第”应该也是不算错的,但要注意,这种说法仅限于口头称呼上,如果要是写正式的官文,那就不行了。

比如在《清史稿》中,提到满族大臣傅恒的时候,用的词就是“傅恒第”,都是使用全名的。

此外,有一本叫《宸垣识略》书,里面就提到的东堂子胡同的“一等超武公第”,这个胡同现在还在,位置大致在北京的王府井和建国门之间。所以很多人就认为,鳌拜家就应该叫“一等超武公第”。

但是这个说法吧,也不太严谨,因为“超武”啊,实际上是雍正皇帝给鳌拜追加的封号,雍正帝执政后,“赐鳌拜祭葬,复一等公,世袭罔替”,并于雍正九年加封超武公。

这个时候鳌拜都已经死了半个多世纪了,鳌拜活着的时候,那时候清朝的封爵制度还不完善,还没有发明是什么“超武”啊“英武”啊这种花里胡哨的名字。所以这个“一等超武公第”,实际上应该是鳌的子孙后代的家。

当然,由于历史资料的局限,到现在为止,也没有谁能拍着胸脯肯定,历史上鳌拜的家门口到底挂的什么匾额,但是根据咱们今天的分析啊,也许鳌拜家跟和珅的“和第”一样,被称为“鳌第”,或是“傅恒第”一样,叫作“鳌拜第”。

追完前段时间的热剧《延禧攻略》,我心中感慨甚多!故在此写几个剧中可圈可点的人物,供诸位品评。

魏璎珞: 我,魏璎珞,天生脾气暴、不好惹!

《延禧攻略》这部剧有一个很明显的线索,那就是复仇。魏璎珞两度进入紫禁城,第一次是为了其姐樱柠,第二次则是为了曾经侍奉过的富察皇后。在这部剧中,你永远不用担心魏璎珞会陷入困境。即使她陷入困境了,那也是一秒钟的事。随后她马上就会让你知道什么是倒打一耙,完胜反派的正确姿势。

魏璎珞,人如其名,就像一朵美丽却有毒的罂栗花,她理智聪慧,敢爱敢恨。她的性格极其鲜明的分成了两条线,一条红线和一条黑线。对于她有恩的人,她倾尽一切去报答,这是红线。对伤害她的人,她也绝不手软,这是黑线。她面冷心热,有底线,有原则,充满正义感。她从高贵妃手里救下与她素无交情的愉贵人的孩子永琪,精心抚养他长大。她冒着与整个后宫为敌的危险救情敌沉璧的性命。

我最喜欢魏璎珞的一个地方,便是她身上的那点痴。这样一个理智的可怕的女人,心中竟还为别人保留了这样一块净土。她对傅恒很痴。皇上让她求饶,给了她两个选择,一是让她去跟傅恒说从未喜欢过他,二是让她在大雪中跪遍全宫。她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不是因为她还抱着还能和傅恒在一起的希望,而是因为她不想玷污欺瞒自己的真心。她说:“至少,我是真心喜欢过他的。我不想连这点真心都被玷污。”

她对姐姐很痴。面对权贵的威逼利诱,她毫不畏惧,不惜性命也要为疼爱照顾她的姐姐报仇。她知道一时半会儿难以除掉仇人弘昼,便伺机等待。但等待蛰伏的期间,20多年间,无论她发生了多少沧桑变故,她都从未忘记对弘昼的仇恨。

她对富察皇后也很痴。唯一疼她爱她的姐姐去了,而入宫后,皇后就像她的姐姐一样,处处维护她照顾她。富察皇后死后,知道她死亡真相的魏璎珞毅然决然的放弃了自己的幸福与自由,入宫为皇后报仇。她明知杀掉尔晴会让她失宠,但她仍为了皇后杀了她。用皇帝的话,就是她不守规矩,居然敢公然杀掉朝廷一等命妇。 但魏璎珞就是魏璎珞,她从不畏惧所谓的权势,而只追随自己的内心的信念和原则。

总的来说,魏璎珞是个很可怕的女人。但在我眼里,她更是个可爱的女人。聪慧狡诈是她,理智正直是她,痴心不该也是她。在她的字典里,从来没有所谓的宽容,只有暂时蛰伏的忍耐。

高贵妃: 本宫宁可被万人厌恶,也不要一人嫌弃!

世人都知道,宫里面有一个貌美如花,嚣张跋扈的贵妃娘娘。她走路自带气场,眼角眉梢皆是风情,坐在高高的仪仗上,她的一个不屑的眼神便能蔑视你万年。我是喜欢高贵妃的,即使她是个反派。皇上赐给后宫十二女德图,高贵妃一脸惊吓地吐槽道:世上哪有这么十全十美的女人啊。皇上这要的,是女人吗?

不仅如此,她还吐槽高贵洁雅的兰花像韭菜,她说:孔夫子说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他是想夸赞兰花吗?不,他是想夸自己。说那兰花倒也罢了,可是那竹子,光秃秃的有什么呀。士大夫啊,抬举四君子,不过是想昭告天下,我品行高洁,我特立独行。说穿了,不过是沽名钓誉,待价而沽罢了。切!

看到这些吐槽,我便为高贵妃甚是率性可爱。她说:“琴棋书画我样样精通,可我却偏不喜欢这些个东西。我啊,最喜欢的还是那世人眼中上不得台面的唱戏。”心爱的戏服被烧掉时,她不顾一切的扑上去保护,脸上少有的出现了如同心肌梗塞般痛苦的表情。她蔑视世人眼中的淑女,却喜欢自由自在,想唱就唱的戏子。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就算是嚣张跋扈的高贵妃,也有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去。她的母亲被父亲蔑视背叛,不得进入祖坟。而她则被当成高家的棋子献给了皇上。 深宫苦闷,她便在台上一场一场的唱戏。在生命的尽头,她知道自己的美貌不保,许会被人践踏。于是她宁愿自缢身亡,也要保全尊严。高贵妃,活的时候高贵傲慢,死的时候也同样骄傲。临死前,她为皇上唱了最后一台戏。也许,一切都只是她的一场梦,而她则从未在自己的梦里醒来。

富察傅恒: 我守了你一辈子,守够了,下辈子换你来守我可好?

我们在少女时代,总是幻想有一位温润如玉的公子出现在自己的身旁。富察傅恒就是这样一个男子,他武艺高强,心地善良,深情不移,一心一意的爱着魏璎珞,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守护最爱的她。

开始,他为了救魏璎珞的性命答应了皇上的赐婚。最后,他也是为了救她而中毒身亡。 开始,她走进了他的心房。最后,她仍然在那里。自始至终,她都牢牢的占据着他的心。 先开始,他也不能接受她的离去。但最后,他仍然选择去成全她,守护她。有句话说得好,爱不是自私的占有,而是无私的放手和成全。傅恒对璎珞的爱就是去放手,去成全。先前的傅恒和璎珞相遇,眼睁睁的看着她嫁为他人妇,很痛苦。可是后开再和璎珞相遇时,他是快乐的。他们不在肩并肩的走在一起,但却相互成全了对方,成就了大爱。璎珞知道傅恒一心想去战场为国效力,便一力向皇上推荐他,让他能自由自在的做天上翱翔的海东青。傅恒了解璎珞,爱璎珞,所以他一力帮助璎珞做她想做的事。

傅恒临死前带给璎珞的最后一句话是:“这辈子我守着你守够了。下辈子,换你来守着我好不好?”在一曲温柔的背景音乐下,璎珞靠在墙边留着泪说:“好。”

“轻轻,落在我掌心。静静,在掌中结冰。相逢,是前世注定。痛并,把快乐尝尽。明明,话那么寒心。假装,那只是叮咛。泪尽,也不能相信。此生,如纸般薄命。我慢慢的听雪落下的声音,闭着眼睛幻想它不会停。你没法靠近,绝不是太薄情,只是贪恋窗外好风景。”随着这首温柔的歌,傅璎的爱情落下了帷幕。 我也说不准璎珞究竟爱着谁,但我想,也许是傅恒惊艳了时光,而弘历温柔了岁月吧。

辉发那拉淑慎: 如今随波逐流容易,独善其身却难,只因为克己奉公变成笑话,不徇私情为千夫所指。

余诗曼饰演的娴妃是我认为在剧中演技最好的一位,她独特的港式嗓音听来十分入耳。前阶段的她坚守正义原则,不争不抢,守着自己的立场,不惧威逼利诱,拒绝卷入宫中斗争。这样的她,心慈手软,温柔善良,的确担当的起娴妃的封号。

她是一个极具智慧与见识的女子,在处理难民问题时,她说:“斗米养恩,石米养仇。无偿的帮助会让人懒惰,更会毁人心性。我就是要让他们知道,谁想得到救助,谁就要先行自救。”

她登位后总揽六宫事物,尽职尽责,为了心爱的丈夫甘愿付出一切。20年后,她摸着自己头上的白发,看着镜中脸上的皱纹,叹道:“我这20年来为各宫里的事务操碎了心,老了不少。她倒好,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玩什么玩什么,带着一群孩子野,现在还是那么年轻,发间也是乌油油的。”

她一生挚爱皇上,却从未住进过他的心里,甚至反被自己的丈夫设计。最后她对他大喊:是,我是贪恋权势,我对不起天下人,可我却独独没有对不起你。我设计这场政变,就是为了让你知道,即使天下人都抛弃了你,我也不会离开你!可是弘历,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爱你的人你不爱,不爱你的人你却爱的要死。弘历,你就是个傻子,不对,我才是个傻子!

在结局的那一幕,她问魏璎珞:“为何我对他一往情深,但在他心中,却不及你半分?”魏璎珞笑答:“对一个人好就一定还让他知道吗?我付出三分,他就得还回五分来。若一直在背后默默的付出,那就一定得不到珍惜。”

娴妃最大的悲剧在于得不到所爱之人的心。虽然她是反派,但我却对她心生怜惜。愿所有的真心,都能得到回报!

爱新觉罗弘历: 因为朕是大清的皇帝,所以不能为所欲为。

剧中的乾隆是个精明能干,勤于政务,毒舌的皇帝。欲戴其冠,必承其重,他对自己身份的认知格外深刻而严格。他强势干练,天大的家事也不能阻止他先处理政务。他本想亲自办理儿子的丧礼,却在收到紧急军情后立马放下了这件事,赶去处理政务。他没有安慰三番丧子几近崩溃的富察皇后,仍然残忍的申明:你生是大清的皇后,死也是大清的皇后。你没有放纵自己的资格,你要记住你的责任。只要你还活着,就永远出不了紫禁城。

但高处不胜寒,他也是脆弱的。脱去了皇帝的外衣,他也有着自己的烦心事。他想成为一代明君,将国家管理好,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叹:朕想做一个明君,可现实告诉朕,实在是太难了。这个帝国就好像一搜巨舰,朕想好好掌舵,却缕缕受挫,偏离航向。诺大的紫禁城,朕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听朕说话的人。

看似无情的他确是一个有情人,他在富察容音死后几十年间仍然思念着她。他常念叨着:容音,说好一起走一辈子的,你却半路就把我丢下了。在他爱上魏璎珞后,他仍然担心着魏璎珞有一天忽然猝然长逝,像富察皇后那样将他丢在半路上。

在璎珞差点病逝的时候,他本想陪在他身边,但收到紧急军情后,他还是立马选择了放下儿女情长,投身家国大事。在魏璎珞转危为安后,他拉着她的手,开玩笑的说:我才不在乎你呢。你看你都快死了,我还是先去处理政务。

简单的一句话,我却为他酸楚不已。身在权力的顶峰是一件令多少人艳羡的事情啊。但什么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有多少权力,就有多少责任。身为皇上,有时候他就必须牺牲自己,成全国家。谁知道这是弘历是第几次在个人与国家之间抉择,谁知道他光鲜强权背后的心酸呢?失去了结发妻子的弘历其实也是个脆弱的男人,他知道,当皇帝这条道路本就孤单,如果在没有心爱的人在他身边陪他支持他,那他就是真的孤零零的一个人了。弘历啊,其实终归也是个怕孤独的孩子,他需要一个爱他懂他的人。

纯妃: 临死前:傅恒,傅恒……

纯妃深爱富察傅恒,多年来为他守身如玉,为傅恒的姐姐富察皇后付出了许多,甚至拒绝皇上的亲近。她一直以为傅恒至少是知道她的心意的,但最后却发现这只是一场骗局。最后知道真相的她崩溃不已,歇斯底里的大喊:我不要许多,我甚至不要他爱我。我只希望,他记着,念着我的心,这就够了。可是,傅恒从头到尾什么都不知道。他什么都不明白,这些年的守护,我这么多年的痴情,就是笑话!你知道,这是多大的羞辱吗?

绝望后的纯妃开始黑化,为了目的不择手段,她得到了皇上的宠爱,但最终也因为自己的罪恶被打入冷宫,凄惨死去。她算计半生,却一无所有,为他人做了嫁衣。最后,她坐在桌旁叹道:我这一生,究竟是为谁辛苦为谁忙啊?

苏静好,这个温婉美丽的江南女子,终于困死在了这吃人的深宫中。临死前,她的脑海里仍然浮现着第一次见到傅恒的情景,她念着:傅恒,傅恒……

我只想对她讲一句:苏静好,只愿你下辈子,岁月静好。

富察容音: 你是富察容音,是我心中的白月光。

富察容音,是乾隆皇帝和魏璎珞心中永远的白月光。当然,也是我心中的白月光。看剧时,我就特别喜欢晴岚扮演的富察皇后。她的温婉美丽,她的一颦一笑,她的善良大方,落在我眼里就是典型的古代淑女形象。

富察皇后是幸运的,因为她有两个一生把她放在心尖上的人。一个是乾隆,另一个,则是魏璎珞。容音死后,乾隆在她坟前哭道:别人都说我能活到一百岁,可是我却不想活那么长。我只想早一点下来见你。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从年少夫妻到老来思念成疾。你是我年少的欢喜,也是我心头的白月光。

她以不惜损耗自己的生命的代价生下皇子,别人都替她高兴,因为她保住了后位,富察家的权势与荣耀。但璎珞却感到心疼不已,她不要皇后为这些世俗的东西而不顾自己的性命,她只想让皇后平安。一生能拥有璎珞这样懂她关心她的挚友,皇后也算是令人羡慕了。

但她也是个极其不幸的女子,一生困于责任,殒命于紫荆城这座严酷的牢笼。她说:我先得是大清的皇后,才能是一个女人。她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大清皇后,但到头来,她却只是一个脆弱无比的女人。

她天性向往自由,却一生不得自由。在这宫墙内,她不能穿上漂亮的衣服跳一只舞,她不能随意拉皇帝的手。因为她是皇后,而做这一切,都是不合规矩的。她一直以来都保护着魏璎珞,她对皇上说:魏璎珞就是魏璎珞,她是鲜活的,任性的,她在做她自己。她在极力抗战,不像其他人,甘愿做一个任人摆布的木偶。皇上,臣妾就是因为当初没有坚持住,才成了今天的我。所以我要保护好璎珞,就像保护从前的我一样。

她在坠楼而死前说的一段话格外触动人心,使人泪目:我这一生,犯了无数的错。生在富察家,天性不爱拘束,却偏偏嫁入皇室,成为大清皇后。成了六宫典范,从了体统规矩,依旧留恋过去,大梦不醒。失了真正的自己,做了牵线木偶,却贪恋儿女情长,寄望得到皇上的唉。皇家本就无情,被森严的礼教束缚,妄想君王有情,却不知人心险恶,天道残忍。一步错,步步错。皇上,你说得对,我不是一个好皇后。从今往后,我做皇后了,我只是富察容音。

人要善良,但更应懂得自保。富察容音一生都没做过一件坏事,但却沦落如此悲惨的结局。看到这,我只想说一句:人要善良,但更应懂得自保。

袁春望: 你尝过嫉妒的滋味吗?它仿佛像一条毒蛇,时刻在啃噬着我的心。只要尝过嫉妒的滋味,任何人都会变得很丑陋。

这位明叫袁春望的太监,是我见过的最特别的一个太监。被师父陷害时,无论被打多少下,他都倔强的昂着头说:“我没做过!我就是没做过!”没事的时候,他坐在恭桶上斜45度忧郁地仰望着天空思考人生。在璎珞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候,他照顾她,帮助她,给了她最坚定的支持。他说:璎珞,你看着吧。总有一天,我要让所有人知道,我袁春望,一个出生低贱的野人,能在紫禁城里飞多高,走多远! 他说:璎珞,我不准你哭。记住哥的话,我们永远,永远不为抛弃自己的人流眼泪。因为流了没有,别人会笑话你,而且还于事无补。

实际上,他是先帝雍正在民间的私生子。他来到京城认父,却被皇叔恶意报复,成了宫里的净身太监。他孤独的活在宫里,渴望找到一个和他相似的人。终于,他找到了魏璎珞。他用尽一切办法把魏璎珞留在自己身边,他想让她知道:他们是一样的可怜人,他们都是冷心肠的人,这世间他们唯一能依靠的只有彼此。

但璎珞始终与他是不同的。璎珞是面冷心热,而袁春望的冷,确实真正的冷漠自私。在心爱的璎珞“背叛”他们之间的情谊入宫当了他的敌人乾隆的妃子后,他深感自己的感情遭到了深深的伤害,于是谋划了一个巨大的阴谋,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报复。

他活着的目的,一辈子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爱新觉罗家的人痛苦,后悔。但当太后说出他其实不是爱新觉罗的子孙时,他感到人生已失去了意义,终于在强烈的刺激下疯了。实际上,太后说的是谎话,他真的是流落在民间的皇子。 只是,有些悲剧,注定是无法预料,无法避免的。也许,疯掉,是袁春望悲剧人生的最好结局。

喜塔腊尔晴: 当我下地狱的时候,我要把这个世界,无差别的一起拖入地狱。

尔晴,这是延禧攻略里唯一不让我感到同情可惜的反派。她就是那么坏,很纯粹的坏。对自己的恩人皇后,她恩将仇报,为了自己的一时快意硬生生将她逼到绝路。对于自己的得不到的人傅恒,她千方百计的设计抢夺。她认为自己出生不差,对只能在宫里为奴为婢十分不甘。她贪慕富贵,虚伪自私,冷漠无情。傅恒对她说过一句话,我认为说的极其在理:当你恼怒的时候,你就要把所有人带往痛苦的深渊。当你后悔了,又想轻而易举的弥补。喜塔腊尔晴,世事不会尽如你意。从你走错的那一步开始,你就再不是我富察傅恒的妻子了!

从尔晴身上,我学到最大的教训就是:永远不要让坏情绪将你拖入深渊。像尔晴这么情绪话的人,她伤心,所有人都要跟着陪葬。她高兴,又想让你不计前嫌和她重归于好。要知道,被伤过的伤口可能永远再也不能恢复。傅恒那句话说得好,世事不会尽如你意。永远不要成为尔晴这样情绪化的人,殊只世上没有后悔药,一步错,步步错,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你根本无法承担后果,那你就干脆别做。傅恒是个很有责任感的人,而尔晴又是极其情绪化的人,这就导致了他们悲剧的婚姻。

尔晴是个因嫉妒和仇恨而丑陋的女人。被她陷害的婢女青莲的死亡成了压死她与傅恒情义的最后一根稻草。到那时,傅恒已彻底看清了她虚伪自私,无情无义的本性,从而对她再不抱希望,彻底死心了。

若是尔晴嫁给傅恒后换一个画风,那她的命运也许就不会这么悲惨又活该了。在纳兰容若娶第一任妻子卢氏时,他的心中仍然记挂着难以忘却的初恋。但卢氏不嫉妒不撒泼,细心照料纳兰,最终感动了纳兰,成为了他心中最重要的结发妻子。如若尔晴也这样做,即使不能让傅恒完全忘记璎珞,但她至少能在他心中占有一席之地,不必守着活寡。

愉贵人: 一个一生只勇敢了一次的女人。

剧中的愉贵人,在你眼中,也许只是一个不值得注意的小角色。她胆小懦弱,被高贵妃欺压,挚友死亡她不敢反抗。生下的孩子她没能力保护,只能借助璎珞和纯妃。 她天生就是一个弱者,只能依附强者生存。但就是这样一个软弱无能的女人,却勇敢了那关键的一次。

她知道皇后死亡的真相,于是潜伏在纯妃身边暗暗收集罪证,意图为皇后报仇。后来我疑惑过,一向胆小的她怎么会如此大胆,难道她不担心事情败露后会死无葬身之地吗?难道,她真的仅仅是想为皇后报仇?后来,我想通了。对于一个母亲来说,还有什么比自己的孩子更重要的呢?她知道如果不为自己的儿子找一个真正对他好的靠山,自己便很难保护他。于是她牺牲了自己,成全了自己孩子的未来。看到她,我不能不感叹一句,母亲,在面对自己孩子的时候,是最伟大的。

我国历史上富察氏家族总共有两代人。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富察氏家族是很厉害的人物,富察氏也曾经出现过很多有名气的人物例如哈什屯,福康安,傅恒,米思翰等等人物,这些人物都曾经担任过皇家重要职位,有的是御前侍卫,有的是皇家侍卫。我们都应该有所了解皇家侍卫就是专门保护皇上安全的侍卫,所以说富察氏在当时也是非常受到皇帝的重用,因为毕竟是常年在皇上身边的人物,甚至睡觉的时候,皇家侍卫都不曾离开半步,一来二去总会说句话,这样长此以往就会非常的亲密,关系也就慢慢好起来了,有的时候甚至可以和皇上一块讨论国家大事。

富察氏家族中第二代人物可能就数米思翰了,米思翰是富察氏官职中位置比较高的职位,掌管着内务府,是内务府的总管,作为第二代富察氏家族的米思翰来说,他当然也是非常希望自己的家族更加兴旺发达,因为自己就已经非常的富有了,可以带动家族共同富裕。

富察氏皇后我们可能有都有了解,在富察氏的弟弟傅恒去世以后,就把与傅恒的这种好的关系转移到了福康安的这边,最后福康安也是凭借着皇上对着份情谊的恩宠,让福康安某得一个很好的职位。

后来在乾隆去世之后,嘉庆年间,有的时候看到富察氏家族是人丁兴旺的气候,心里面也是打鼓的,因为就怕富察氏造反,后来被皇上盯上福康安,后来福康安也就被嘉庆皇帝所害。所以这一系列的人物关系也是比较复杂多变的,在历史上这种家族也是没有办法,毕竟不是皇室家族的人,到最后总是要被皇上撵走的,所以富察氏这两代人也为当时做出了杰出贡献。

无聊的时候打开手机刷刷网页、新闻,不失为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亦大可美其名曰碎片式学习。之前很久就看到一篇文章,很多网络作者亦步亦趋,人云亦云,复制粘贴,大致说整个清朝三百余年,只有七个人被赏赐过三眼花翎,分别是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徐桐、李鸿章。

我这人有时候比较拗,也喜欢掉掉书袋打假为乐。所以就特意翻了翻书,证明这个说法实在靠不住的。

除了《清史稿》,我还翻了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的皇亲国戚爱新觉罗昭梿所写的《啸亭杂录》。昭梿是《鹿鼎记》里面康亲王杰书的直系子孙,世袭礼亲王,铁帽子王之一,作为清朝的统治高层,他本身就经历过很多乾隆、嘉庆朝廷重大事件,从而记载在他的笔记当中。花翎作为特殊赏赐,他特意记载了四五条之多。分别是花翎、蓝翎的制度,亲王、郡王赐三眼花翎,双眼花翎,外官赐花翎。仔细读下来,其实就能明白,花翎这东西,没有那些网文我嚷嚷的那么金贵。

之所以带花翎(孔雀尾巴毛)、蓝翎(鹖羽鸡的尾巴毛),是因为皇帝亲军有羽林军的说法,两种鸟的毛都漂亮,而且都善斗,所以带翎毛这种行为就比较好解释了,一是好区别身份,二是希望他们都勇于战斗,保卫皇室。近水楼台先得月,很多内廷侍卫最后都得到了高官厚禄,渐渐的,花翎成了身份的象征。贝子和公爵等低等级爵位也开始效仿。贝子带三眼花翎,公爵带双眼。乾隆有个小孙子看见羽林军很是威风,就和爷爷撒娇要花翎,乾隆皇帝还和他说这都是低等级爵位戴的东西,你贵为皇孙,有失身份。这时候乾隆的小舅子傅恒上奏说,王爷年幼,佩戴是希望美观。乾隆一高兴,就给这个皇孙赏赐了三眼花翎,从此很多亲王、郡王都有三眼花翎或者双眼花翎的赏赐。

傅恒和他儿子福康安有没有三眼花翎呢?答案是没有。二人都是两眼花翎。傅恒本应赏赐三眼,但是因为出兵途中办事略有不力,就被免受三眼花翎了。他儿子福康安也是双眼花翎,那些互相抄袭的我大概是把皇帝赐给福康安儿子的三个无眼的蓝翎当做三眼花翎了,属于以讹传讹。其实乾隆年间是有一个人获赐过三眼花翎的,这人叫策棱,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乾隆二十一年平定蒙古叛乱,出征之前乾隆赏赐给他三眼花翎。

其实三眼花翎也好,双眼花翎也罢,不过是皇帝给武官的普通赏赐罢了。最高等级的赏赐是封王,福康安以异姓封过郡王,除了清初的几个异姓藩王以外,清朝唯此一例。还有一些功臣得过图形紫光阁的殊荣,大概就和汉宣帝的麒麟阁十一功臣,汉光武帝的云台额二十八将,唐太宗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有的一比。另外很高等级的赏赐叫赐御服,就是皇帝亲自穿过的衣服,这是很难得的褒奖。皇子有赏赐红绒结顶冠的,其实就是红色绒线绳结装饰的帽子。喜欢张扬的成亲王永瑆就和昭梿显摆过,我的红绒帽子论钱不过铜钱一百来文,但可比你们几百两置办的宝石装饰的帽子高级多了。再有就是四团龙补服、紫色舆服等等,等级都比三眼花翎贵重的多了去了。

福康安为何成为满族唯一异姓王?他与乾隆究竟是何关系?

福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这是他能够成为满族异姓王的根本原因。满清有一个规定,那便是只有爱新觉罗的子孙才能有资格被封为王,其他的人不管...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