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吴姓家族史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3收藏

满族吴姓家族史,第1张

满族吴姓的历史

[吴]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有此姓。

老姓包括:兀扎喇氏、武佳氏、乌苏氏、乌苏占氏、乌雅氏、吴札库氏、吴尔锡氏、吴灵阿氏、乌拉氏、吴穆氏、乌尔瑚济氏、乌苏哩氏、乌色氏、乌尔古宸氏、乌尔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乌礼苏氏(达斡尔族)、吴扎氏(索伦)、吴克定氏(赫哲族)、乌恰尔坎氏(鄂伦春族)、乌济奇特氏(蒙古族)、吴氏(汉族、朝鲜族)等。

附:满族吴姓隶属镶白旗

吴扎拉氏(吴氏)

吴扎拉氏又写为“兀喇氏”,取首音吴为姓,祖居长白山,隶属镶白旗满洲,始迁祖忒秋和儿子敦得力于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奉命到凤凰城驻防,居住在现白旗乡吴家堡子处,后营子村岔沟和民主二队也是其聚居地,岫岩满族自治县黄花甸子乡关门山村的吴姓就是从吴家堡子移居过去的。今散居于凤城的宝山,蓝旗乡蓝旗村杨木沟,吴家四沟,岫岩的黄花甸,关门山,东沟的黑沟,宽甸的毛甸子等地。按辈排字为:“荣贵继世广,福庆永鸿章。华国忠明治,维新裕保良。”

参考资料:

《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

海林宁古塔满族后裔

他们,在400余年前就迁居宁古塔。在400年沧桑岁月中,没有人记得他们曾经立下过的战功,没有人知道他们曾在哪次战斗中流过鲜血,没有人记得他们在荒蛮的土地上有多少遥遥无期的戍守。在400年后的今天,在宁古塔这片土地上,生存着的许许多多的宁古塔满族人后裔,他们以家谱的形式,记录了自己祖先奋斗的足迹。

傅国库展示家谱

海林镇永安村关志厚家的德合本

追溯宁古塔的历史,要从公元1608年,努尔哈赤派兵进驻宁古塔旧城(今海林市长汀镇旧街)说起。努尔哈赤同宁古塔兵一起击败了呼尔哈路的进攻后,以宁古塔为军事据点,征服东海窝集部。1610年,努尔哈赤派大将额亦都统一了宁古塔路,自此,努尔哈赤在宁古塔派驻军队。

清王朝入主中原以后,为了巩固东北“龙兴之地”的基业,不断往宁古塔拨民和安置有战功的八旗官兵及家属,宁古塔的戍守力量不断加强,戍守官员的级别也不断升格,成为东北盛京(沈阳)以北的重镇。顺治初年,旧城内外居民达300余户,八旗官兵近千人。1666年迁至新城后,仍形成了以东旧街、西旧街、杨木林子、哈达湾、卜家屯、沙虎村、邋遢街为主较大的旗屯。据光绪十二年(1878年)《宁古塔副都纺衙门档案》记载,今牡丹江市、海林市、宁安市一带共有旗人2970户。直至今天,海林市仍然是满族聚居地之一。

宁古塔满族家家有谱。因文革破“四旧”的原因,现在能见到的满族家谱均为族人冒险保留下来的,本次采访,仅从众多宁古塔满族姓氏中,记录了有家谱佐证的关、吴、傅、卜、张五大姓氏,也使我们看到了平民们书写历史的脚印。

海林镇永安村瓜尔佳氏(关氏)族谱:此谱于1926年抄写,由现居海林镇永安村村民关志厚提供。瓜尔佳氏祖先属海西女真辉发部,于康熙6年(1667年),奉旨在宁古塔旧镶黄旗第一佐领下当差,赏地敖头村(含现永安村),始祖弟兄两个,大的叫寿塔,二的叫胡西塔,每人4子。8支子女中,有两支随黑龙江将军萨布素迁到黑龙江齐齐哈尔,胡西塔迁到珲春当兵,第四支现约有470余户,在宁安和海林居住,至今已有17世,关志厚是第四支第14代孙。关志厚的祖太爷(高祖德喜)曾与太平军作战时阵亡,赏地200晌(铁岭河鬼子沟),其三爷、四爷(名成双、成对)于光绪26年在抗俄战争中阵亡,死在磨刀石。

据史料记载:瓜尔(勒)佳氏,改汉姓关。古老的满洲氏族,是满族第一氏族,排在《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的首位。瓜尔佳本系地名,因以地为姓。金元时期是姑里甸、古里部,明末为古里甲部,后迁长白山讷殷汀为瓜尔、瓜勒佳屯部人。顺治初“从龙入关”,后拨宁古塔。最先来宁古塔的只有一个穆昆(氏族),后分三支,有一支姓瓜勒佳氏,另两支姓瓜尔佳氏,即今海林长汀哈达村关氏;沙虎屯(今海南乡沙虎村)关氏;江龙(觉罗)洼子屯关氏。这就是所说的“三关”。觉罗洼子关氏是宁古塔将军巴海的同宗,康熙十七年迁居吉林。其后又有14个瓜尔、瓜勒佳氏族迁居宁古塔,各立穆昆,均属同宗。

长汀镇哈达村镶白旗乌苏哈里氏(吴氏)族谱:此谱于1942年修写,由现居海林市新安镇的吴德鹏老人提供。按照谱书记载,吴氏的祖先原籍为长白山名为安储拉库地方(现安图)。吴姓的先祖是乌云太钮古录,于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春,拨入京旗,从安图拉库到宁古塔地区居住,姓乌苏哈里,隶属于镶白旗。

属于高甸吴

安徽桐城吴姓

2007-08-17 08:04阅读:2,716

安徽桐城吴姓X吴(Wú),常见姓氏之一,百家姓排六,本义为大言也。《集韵》、《释名》中“吴”通“虞”(秦汉以前,吴虞不分)。据传,远古吴氏族,以句(读“勾”)芒玄鸟为图腾。吴由太阳和玄鸟组成。句芒是鸟身人面,少皞氏之子,曰重,古代神话中的木官(春神)。

吴姓的英文翻译: Wu(大陆/台湾)、Ng(港澳)、Goh(新加坡)、Ngo(越南)、Oh(韩国)、Woo(仿西方)。

吴姓的起源与演变

据《通志·氏族略》、《姓氏急就篇》、《元和姓纂》和《中国姓氏》等典籍记载,吴姓的渊源由五大支组成:姜姓、姬姓、吴回氏族、姚姓和外族的改姓。

第一支源出姜姓。吴氏族以“驺虞”为图腾,解释为吴,作为氏族之名。驺虞是一种古兽,其声音十分洪亮。吴氏族属于炎帝部落,姜姓,活跃于陇山之东的姜水旁,所居之地称吴山。炎帝时代的吴权是吴氏族的首领,其后裔吴枢是黄帝的生母。夏朝时,姜姓吴氏族随夏族东迁到观津,曾与神射手后羿比射的吴贺,是其后裔。姜姓吴氏的历史至少有5000年。

第二支出自姬姓。产生于周初,也称周族姬姓吴,是吴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最久远,人丁最兴旺。商末周文王之祖父古公亶父封长子太伯于吴岳,封次子仲雍于雍原。因古公亶父欲传位于文王之父季历,太伯与仲雍知其意,便断发纹身奔荆蛮,历经四代到达梅里。仲雍之曾孙周章建立吴国,亦称句吴。前585年,寿梦正式称吴王。前473年被越国灭,吴国的子孙遂以吴为氏。这支吴姓主要活动于华东一带,随后向中原、华北和华南发展壮大,已有2600年的历史,国亡之后大批使用吴姓的历史也有2400多年。

第三支出自吴回氏族。黄帝之后裔颛顼之子称,称之子老童(卷章),老童有二子重黎、吴回,在舜时代二人先后任祝融,祝融是远古火官名。夏朝时,吴回氏族沿渭水北岸东迁到山西平陆的吴山。商朝时,吴回氏族一直活跃于北方, 首先沿黄河而下进入河南新郑地区,建立吴方国。后东迁到濮阳雷泽之西,最终到达山东临朐东北朝阳古城,史称王吴,是商朝东方的强大方国。商末的吴伯乃是这支吴回氏族的后裔。这支吴姓有4000多年的历史。

第四支源自姚姓。舜部落是东夷族一支,舜接尧之位而居中原,占据古吴之地,今山西平陆吴山之旁的历山,史称有虞氏。禹接舜之位建立夏朝,封舜之子商均于虞,即今河南东部的虞城。姚姓虞国一直作为东部的重要方国而存在,商朝时国亡,子孙以吴为氏。秦末安徽宿县大泽乡发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首领吴广,就是姚姓吴的后裔。这支吴姓也有3500年的历史。

第五支出自外族的改姓。吴姓中融入外族的事件稀少。宋朝以后才出现北方外族改姓的事件:北宋的西夏国党项族有吴姓,元朝的蒙古人中有吴姓,清朝满州八旗乌尔锡氏、乌拉氏、乌苏占氏、兀札喇氏、乌雅氏、乌苏氏等氏族集体改姓吴。南方地区的汉族中融入外族基因的事件主要发生在明清时期。

桐城吴姓的源流与分支

据《吴回照轩家传》记载,安徽桐城的吴姓宗族都是元明之际由徽州迁来,但分为三个不同的宗派,即高甸吴氏、麻溪吴氏、马埠吴氏,其中以高甸吴氏最兴旺发达。而徽州吴姓又是吴王夫差的太子吴鸿之后(一说季札之后),所以,桐城吴姓应属姬姓吴氏。

高甸吴氏

在明清时期的吴姓宗族中,安徽的桐城高甸吴氏也是非常显著的一支,它不仅人丁兴旺,宗族显贵,而且到近代还产生了清末著名文学家、桐城学派的后期代表人物吴汝纶。

高甸吴氏以始迁桐城的吴泰一(名玉,一名伟,字文桂)为一世始祖。大约在元朝末年,吴泰一为了逃避兵乱,携带老母程太君和夫人汪氏,由安徽婺源黄岭花桥迁来桐城南乡峡山一个名叫高甸(《桐城吴先生(汝纶)全书·传状》又作'高店')的地方居住,后裔子孙繁衍发达,遂称高甸吴氏。并在峡山建立吴氏宗祠。

高甸吴氏自第二世起便分为两大支。吴泰一生了两个儿子:吴七评、吴八评。长房吴七评一支后裔叫做高甸吴氏保庆(姚永概《吴挚甫先生行状》中作'宝庆')股,他们在高甸中庄建立吴氏支祠;二房吴八评一支后裔叫高甸吴氏荣华股,他们则于老冲建立支祠。《吴挚甫先生行状》记载说,高店吴氏两支兴衰荣显有别,长房保庆一支'多科甲仕宦',家门备极兴盛,而二房荣华一支,除请前期有一位名叫吴生南的'以古文名于京师'(其实也只是小有名气)外,其余则衰微不显,直到近代,才产生了'曾门四弟子'之一的著名桐城派古文家吴汝纶。

据《吴回照轩家传》(吴光祖,民国十三年),高甸吴氏长房保庆一支,传到第3世为吴庆一、吴庆二。吴庆二之子第4世是吴天财,吴安四、吴安六、吴天富、吴天富又生有吴福一、吴仲善、吴仲诚、吴仲铭、吴仲贵、吴仲显、吴仲义、吴仲仁等8个儿子。这8子'或数传而衰,或至今犹兴,其子孙繁滋,家声显著,则以仲诚支下为最'。

荣华股的字辈有:增、锡、溥、森。

保庆股的祠堂是崇本堂,字辈是:

世承宗德,忠厚纯良,光崇先志,景运宏昌。 (作者吴光祖是20世)

自21世起,两股同取以下十六字:

宣昭义问,自求多福,于万斯年,孝思维则。

麻溪吴氏

始迁祖吴恩光,又名太一,系唐左台御史少微二十五传后裔。于宋末自休宁长丰避兵迁入,居今枞阳县钱桥镇古麻溪河(今钱桥河)滨开基,为一世祖。二世祖吴应真支下分东西两股。自五世始,东股又分为东一、东二。自五世始,二世祖天佑支下返长丰,复迁麻溪者称长丰股。前三股为大股,每股中复分房头,以七世名讳为房号:东一股志高支下分为俨、悦、辅三房,志明支下分为倬、仙二房;东二股志清支下分为伦、佑、俶、任五房,志仁支下分为信、价、俸、逼四房。志遂支下分为仅、偃二房;西股志广支下为佶房,志远支下为仲房,志善支下为(亻+态)、僟、偆、亿四房,志诚支下分为仁、俅、俦三房。

自明清以来,麻溪吴氏兴旺发达,涌现了一批治国安邦的优秀人才。东股有麻溪十世吴一介,官明廷河南右布政使;十二世吴用先,官兵部侍郎、蓟辽总督。西股有十一世吴应琦,官明南京大理寺正卿;吴叔度官湖广黄州知府;十八世吴世荣,官清廷福建兴泉永海防兵备道,从一品。仅西股于明清两代授、封、赠知县、知府、千总、将军、兵备道等正七品至从一品者达90余人。

字辈是:贻厥孙谋,聿怀多(22世)福,绳其祖武,永言孝思

豸岭吴氏

豸岭吴氏以吴太二为始祖,宋末同兄太一、叔小七由婺源(有说是婺源大树村,也有说休宁长丰)迁桐城,居马埠山。太二生三子,长子道一为豸岭吴二世,次子道二形成马埠山吴,三子道三后世不祥。

字辈是:一正贤学,元世光昌。家法可遵,礼(22世)义文章。昭兹来许,福禄尔康。聿修厥德,长发其祥。

马埠吴氏

马埠吴氏以吴道二为始祖,字祥甫,少微后裔,于明洪武三年(1370),自婺源大树村迁居安徽桐城东乡马埠山,其后代形成著名的桐城马埠吴氏。

字辈是:自汝绍国,宏延祚昌,克相盛时,德显名彰,忠正世笃,吉蠲孝享,崇先启后,代有文光,经天纬地,功著旂常,象贤绳武,千古传芳。

(怀宁)崇让堂吴氏

怀宁崇让堂吴氏以吴寿一为始祖,原籍江西饶州府鄱阳县瓦屑坝,少微后裔孙。南宋末期,偕弟吴寿二、吴寿三迁徙于怀宁县大丰乡。吴寿二居桐城,吴寿三(字可夫,号新村)迁太湖县。后裔星散各地,繁衍20余世。

字辈是:位高由德邵,福祚自延长,必忍方能济,维和乃致祥,一门敦孝友,万代启书香。

(潜岳)至德堂吴氏

元时,吴寿一的孙子吴宗赐,又名云一,移居新安(今潜山)。其后宗支日蕃,尊吴宗赐为肇基祖,建祠“至德堂”,吴宗赐后裔分四支。

字辈是:承志光前绪,忠贞世代传,功烈贻谋远,家声永庆延。

(怀宁)观乐堂吴氏

明初,少微后裔吴升曜渡江北上,迁于安徽怀宁梅冲里(今安庆宜秀区五横乡虎山村),成为观乐堂吴氏始祖,后裔现遍布安徽怀宁、桐城、潜山、岳西、安庆等地及五湖四海。

字辈是:升恒协度,奎壁联辉,里居醇朴,祖泽崇巍,行敦孝友,言发珠玑,清廉传世,揖让馀徽,麟山秀毓,梅村翠微

东中畈吴氏

说明:关于这个吴的归类,是笔者的个人说法,其祠堂在黄铺水库里名叫东中畈(读音)的地方,估计近挂车山,以后有机会考证清楚时再予正名,现姑且此名。

字辈是:宗士志遐长,孝友肇基芳,相承为东本,柏怀永名扬

汪河吴嘴吴氏

据说,很久以前,有吴氏两兄弟途经桐城的三道河(又叫三叉河)时,那时,天正接连数天下着大雨,三道河的水很大,老大没过河,就在童铺落了户;老小过了河,来到黄甲的汪河,在汪河的吴嘴那儿落了户,并称自己是吴氏的二世祖,把自己的父亲定为一世祖。

字辈是:文字光先德,兼和体道行,恭宽皆慧敏,日月放光明

(罗岭)陡塘吴氏

字辈是:成平思凝,纪纲家振,世秉述继,正大光明,先典曰一,孔曾同心,时中日省,绍学以兴

(罗岭)缪山吴氏

缪山吴氏家族历史悠久,人丁兴旺,世益弥远,族益滋大,人益兹繁。现已初步知晓各房支系省内主要分布在怀宁育儿、凉亭,桐城黄甲,潜山,岳西,安庆罗岭、皖河农场,肥西三河镇,来安,青阳等地;省外主要分布在浙江杭州,陕西,河南,湖北,江苏等地。

字辈是:世应鸿文士,辉光裕德昌;明良传绍永;经济定家邦。

  原文:

  杨徽之,字仲猷,建州浦城人。祖郜,仕闽为义军校。家世尚武,父澄独折节为儒,终浦城令。徽之幼刻苦为学,邑人江文蔚善赋,江为能诗,徽之与之游从,遂与齐名。尝肄业于浔阳庐山,时李氏据有江表,乃潜服至汴、洛,以文投窦仪、王朴,深赏遇之。

  乾德初,与郑玘并出为天兴令,府帅王彦超素知其名,待以宾礼。蜀平,移峨眉令。时宋白宰玉津,多以吟咏酬答。复为著作佐郎、知全州,就迁左拾遗、右补阙。太平兴国初,代还。太宗素闻其诗名,因索所著。徽之以数百篇奏御,且献诗为谢,其卒章有“十年流落今何幸,叨遇君王问姓名”语。太宗览之称赏,自是圣制多以别本为赐。迁侍御史、权判刑部。尝属疾,遣尚医诊疗,赐钱三十万。

  时刘昌言拔自下位,不逾时参掌机务,惧无以厌人望,常求自安之计。董俨为右计使,欲倾昌言代之,尝谓徽之曰:“上遇张洎、钱若水甚厚,旦夕将大用。”有直史馆钱熙者,与昌言厚善,诣徽之,徽之语次及之。熙遽以告昌言,昌言以告洎。洎方固宠,谓徽之遣熙构飞语中伤己, 遂白上。上怒,召昌言质其语。出徽之为山南东道行军司马,熙落职通判朗州。徽之未行,改镇安军行军司马。

  未几,以足疾请告,上取名药以赐。郊祀不及扈从,锡赍如侍祠之例。车驾北巡,徽之力疾辞于苑中。上顾谓曰:“卿勉进医药,比见,当不久也。”及驻跸大名,特降手诏存谕。明年春正月,车驾还,又遣使临问。卒,年八十。

  徽之纯厚清介,守规矩 ,尚名教,尤疾非道以干进者。尝言:“温仲舒、寇准用搏击取贵位,使后辈务习趋竞,礼俗浸薄。”世谓其知言。徽之寡谐于俗,唯李昉、王祐深所推服,与石熙载、李穆、贾黄中为文义友。自为郎官、御史,朝廷即待以旧德。善谈论,多识典故,唐室以来士族人物,悉能详记。酷好吟咏,每对客论诗,终日忘倦。既没,有集二十卷留于家,上令夏侯峤取之以进。徽之无子。后徽之妻王卒,及葬,复以缗帛赐其家。

释文(供参考):

  杨徽之,字仲猷,建州浦城人。祖父杨郜,在福建做官官职为“义军校”。其家世代尚武,父亲杨澄手里改变为文人,终老于浦城令这个职位上。杨徽之从小刻苦学习,同一个城里的人中,江文蔚善写赋,江为会写诗,徽之跟从他们游历,逐渐与他们齐名。曾于浔阳庐山自修学业,其时,李氏据有长江以南地区,于是就偷换士兵衣服到了汴、洛地区,用文章投窦仪、王朴,深得他们的礼遇。

  乾德初年,与郑玘一起当上了天兴令,府帅王彦超,早就听说过杨徽之,以宾礼相待。蜀地平稳以后,改任峨眉令。当时,宋白任玉津县宰,他们之间多以诗词吟咏酬答。后又做了著作佐郎、全州知州,升迁为左拾遗、右补阙。976年,调回京城。宋太宗赵光义早就熟知他的诗名,因而向他索要诗集。徽之用数百篇献上,并专门写诗表示答谢,其最后章节有“十年流落今何幸,叨遇君王问姓名”的句子。太宗看后加以赞赏,从此,太宗自己写的诗词大多另外抄写一本赐给他。他后来迁升为侍御史、权判刑部。杨徽之曾生病,太宗遣尚医诊疗,并赐钱三十万。

  当时刘昌言从低下的位置提拔上来不久,不适时地参掌机务,担心不能满足民众的期望,常求自保的办法。董俨那时是右计使,总想搞垮刘昌言取而代之,曾对徽之说:“皇帝对张洎、钱若水很器重,早晚将有大用。”直史馆有一个钱熙,与昌言交情深厚,一次拜访徽之,徽之在谈话中提及此事。钱熙赶紧告诉了刘昌言,昌言又告诉张洎。张洎当时正得上面喜欢,刘昌言说杨徽之让钱熙造谣中伤自己, 张洎告诉了皇帝。皇帝很生气,召刘昌言核实原话。于是将杨徽之调出京城,担任山南东道行军司马,钱熙降职为朗州通判。徽之还没有成行,又改任镇安军行军司马。

  不久,(杨徽之)以脚痛不方便为由请辞,皇帝取名药相赐。城郊祭祀,不如随从,赏赐跟侍祠差不多。皇帝驱车北巡,杨徽之力疾辞留在苑中。皇帝顾惜地对他说:“卿应当加紧医治,再见的时期,不会很久的。”并在大名停留,特意降下手诏留下谕旨。第二年春正月,皇帝车驾返回,又派遣使者当面问候。去世时,年八十。

  杨徽之性情纯厚清正耿直,守规矩 ,崇尚名教,尤其痛恨通过非正常渠道谋官的人。曾说:“温仲舒、寇准用拼搏奋进来获取高位,后辈竞相学习这种趋竞的精神,使旧的礼俗(通过关系升官)趋于淡薄。”世人说这是实话。徽之极少与时俗合污,唯受李昉、王祐等推崇敬服,与石熙载、李穆、贾黄中等为文友、义友。自从任郎官、御史,朝廷即以其先人的旧德相待。善于谈论,多知典故,唐朝以来的士族人物,都能详记。酷好诗词,每当对客论诗,从早到晚忘记疲倦。去世后,有作品二十卷留在家中,皇帝令夏侯峤取来保存在宫中。杨徽之没有儿子。后徽之妻子王氏去世,下葬时,又以钱财赐给他的家人。

灌阳县姓氏排名,

分别是:

蒋氏、

唐氏、

文氏、

王氏。

灌阳有“一蒋二唐”之说,蒋姓人在灌阳占有非常大的数量,其分布于灌阳九个乡镇大小村落,人口超过3万,为灌阳著姓之一。

宋朝、明朝和当代三个历史时期的姓氏分布反映了三个重要的现象:第一,中国人姓氏在历史上传递是延续的和隐定的。它揭示了在历史的进程中中国人姓氏所表现的血缘文化的痕迹与生命遗传物质,尤其是父系遗传物质的进化具有基本相同的和行的表现。第二,中国人历来有同姓聚居和联宗修谱的习俗,而且婚姻半径很小,婚娶地域相对固定,这样形成了同姓人群的分布。中国人姓氏的分布实际上主要反映了同姓人群的分布规律。中国人的姓氏或同姓人群存在两种状态,大姓和小姓,或称为常见姓氏和非常见姓氏。仅占总姓氏量不足5%的常见100个姓氏已集中了85%以上的人口,而占总姓氏量95%以上的非常见姓氏仅代表不足15%的人口。常见100个姓氏的分布是反映各地区人群的遗传组成的主要因素,它们决定着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规模和地域人群间的亲缘关系的程度。而非常见姓氏人群更为表现其地域特色和相对高程度隔离的现象。第三,人群的迁移的主要方向反映了中国人遗传基因的流动方向。同时,再一次从群体遗传学角度证实了中国汉族一直存在着遗传上异源的南北两大群体,其1000年来的地域分界线应在武夷山和南岭地带。因此,中国人姓氏和同姓人群的分布规律的研究有可能成为探讨中国人起源,尤其是父系遗传物质进化的一条新的重要途径。

下面是各种姓氏的分布情况:

陈姓是人口列全国第五位的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453%,南方地区多陈姓。在台湾、广东二省,陈姓约占本省人口10%以上,为省内第一大姓。

鲍姓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6%,居第一百七十三位。尤以青海、江苏、山东、湖北、浙江等省多此姓,五省鲍姓约占全国鲍姓人口的70%。

毕姓是当今较为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如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黄骅、阜平,山东之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江西之金溪、崇仁,广西之田林,广东之吴川,云南之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毕姓在全国汉族人口中约占011%,居第一百二十五位。尤以山东、河南、黑龙江等省多此姓,三省毕姓占全国毕姓人口的70%。

蔡姓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五十个姓之一,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6%,居第四十四位。尤以广东、浙江、江苏、四川等省多此姓,四省蔡姓约占全国汉族蔡姓人口的44%。

曹姓是当今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57%,居第三十二位,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五十个大姓之一。尤以四川、河北、河南、湖北等省多此姓。

查姓是当代较为罕见的姓氏,但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6%,居第一百七十一位。尤以安徽、江苏两省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查姓人口的85%。

楚姓是中国人口较常见的姓氏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2%,居第二百七十六位。楚姓分布较广,以河南省为最多。

崔姓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大姓,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8%,居第七十四位,为中国的一百个大姓之一。

戴姓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一,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9%,居第五十四位。尤以江苏、浙江两省为最多,约占全国戴姓人口的53%。

刁姓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分布广泛,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4%,居第二百零四位。尤以贵州、湖南两省多此姓,两省刁姓约占全国汉族刁姓人口的64%。

丁姓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五十个姓之一,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42%,居第四十六位。 东方排行东方是当今罕见的复姓,人数不多,分布较广,今北京,山西之太原、长治,山东之惠民,台湾之台北等地有此姓。

董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61%,居第二十九位,为全国人口最多的五十姓之一。尤以河北、山东、山西、云南、辽宁、浙江等省最为集中。

杜姓是中华民族常见姓氏,分布很广,尤以黄河沿岸的陕西、河南、山西、河北、甘肃、山东等地集中。其人口约占汉族总数的04%,居第五十三位,为中国最大的一百个姓之一。

段姓为我国常见姓氏,是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大姓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3%,居第八十七位。分布很广,尤以四川、山西、河北、云南等省多此姓,四川段姓约占全国汉族段姓人口的58%。

樊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7%,居按中国姓氏人口多少排序的第一百零二位。尤以陕西、河南、江西等省多此姓,三省樊姓约占全国汉族樊姓人口的50%。

范姓是中国人口较多的一百个大姓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6%,居第六十一位。其分布很广,特别是河南、四川、辽宁、山东、江苏、黑龙江、湖南等省此姓最为集中,上述七省范姓约占全国汉族范姓人口的62%。

方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汉族人口的036%,居第六十二位,为当今中国一百个大姓之一。历史上的方姓是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南方大姓,江苏、浙江、福建、云南等省多此姓。

丰姓是当今较为少见的姓氏,人数不多,分布很广,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景县,山东之平邑、平度、龙口、昌乐、鱼台,内蒙古之乌海,广西之田林,云南之陇川、河口,四川之合川等地均有此姓。

冯姓是我国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汉族人口的064%,居第二十七位。尤以广东、河南、河北、江苏、山东、云南等省多此姓。

高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21%,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居第十五位。尤以江苏、福建、广东、江西、云南等地为多。

公孙是当今罕见的复姓,人口不多,分布较广。 顾姓排行顾姓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25%,居第八十一位,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一。尤以江苏、浙江等省多此姓。

管姓是当今较常见姓氏之一,约占汉族人口总数009%,居第一百四十位。分布较广,但以山东、江苏多见此姓,两省管姓约占全国管姓人口63%。

郭姓是当今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15%,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氏之一,居第十八位。万以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等省多此姓。

贺姓是当今常见姓氏,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大姓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8%,居第九十七位。贺姓分布很广,湖南、山西较为集中,二省贺姓约占全国汉族贺姓人口的31%。

洪姓是当今较为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6%,排中国姓氏人口的第一零七位,尤以浙江、江苏多此姓,两省洪姓约占全国汉族洪姓人口的28%。

侯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也是一个多源的姓氏。侯姓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5%,居第八十二位,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大姓之一。尤以湖南、安徽、河南、辽宁等省多此姓,四省侯姓约占全国汉族侯姓人口48%。

黄姓分布极为广泛,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223%,在中国最多的十个姓中排第八位。黄姓在要集中于工江以南地区,广东省的黄姓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的19%。四川、湖南、广西、江西等省黄姓人口也比较多,以上五省的黄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的56%。

姬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也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约占汉族人口总数003%,居第二百三十七位。分布地域较广,尤以河南、山东多此姓,二省姬姓约占全国姬姓人口59%。

季姓是当今常见的姓氏,分布广泛,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3%,居第一百一十六位。尤以江苏、浙江等省多此姓,两省季姓占全国汉族季姓人口的59%。

江姓分布极为广泛,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6%,在全国一百个大姓中排第七十九位。其主要分布在广西、江苏、安徽、四川、广州、湖北、福建等省区,这七个省区的江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江姓人口的65%。

焦姓是当代较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0%,居第一百二十八位。尤以江西多此姓,约占全国焦姓人口的26%。

康姓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一,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28%,居第七十五位。尤以安徽、四川、陕西、甘肃、山东等多此姓,此五省康姓约占全国汉族康姓人口的63%。

赖姓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大姓之一,其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8%,居第九十八位。其分布很,广东省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赖姓人口的54%。

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4%。就地区而言,李姓在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较高,一般在8%以上,而在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一般不足8%,尤其在东南沿海诸省中,比例仅在4%左右。

刘姓分布极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538%,为中国人口第四大姓。北方地区的河北、内蒙古、辽宁、京津地区中刘姓比率较高,约占该地区汉族人口的8%以上。

柳姓是当今常见姓氏之一,人口总数约占汉族人口010%,位列第一百三十位。柳姓多分布于山东、四川、湖南、湖北等地。

龙姓为我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大姓之一,其人数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4%,居第八十五位。其分布很广,湖南、四川、广东、江西等省较为集中,四省龙姓约占全国汉族龙姓人口的67%。 鲁姓排行鲁姓是我国较常见的姓氏之一,人口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2%,居第一百一十九位。尤以山东、安徽多此姓,二省鲁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40%。

梅姓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0%居第一百三十六位。尤以云南、浙江、江西、安徽、江苏、河南等省多此姓,六省梅姓约占全国汉族梅姓人口的74%。

孟姓是当今常见姓氏,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一,人数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4%,居第八十四位。其分布很广,山东、河南、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南等省多此姓,其中山东省孟姓约占全国汉族孟姓人口的26%。

倪姓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4%,居第一百一十一位。尤以江苏、湖北、上海等省市多此姓,三省市倪姓约占全国汉族倪姓人口的60%。

钮姓是当今较少见的姓氏,人数不多,分布分散,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度,山西之太原,辽宁之清原,内蒙古之乌海,江西之崇江,安徽之蚌埠等地均有此姓。

钱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叶全国汉族人口的022%,在按人口多少排序的中国姓氏中,居第八十九位。尤以江苏、广东、上海、浙江、安徽等省市为多,五省市钱姓约占全国钱姓人口的65%。

乔姓是当今常见姓氏,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氏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8%,居第九十六位。其分布较广,河南、山东、江苏、河北四省较为集中,上述四省乔姓约占全国汉族乔姓人口的67%。

钦姓是当今罕见的姓氏,人数不多,居处分散,今辽宁之清原,山东之平度、沾化,山西之太原、运城,陕西之韩城,湖北之武昌,贵州之从江等地有此姓。

庆姓是当今罕见姓氏,分布颇广,今上海之松江、嘉定,福建之浦城,广东之吴川,安徽之淮南,云南之马关,山东之平邑、新泰、东明,河南之驻马店,山西之太原、汾阳,江西之丰城,湖南之湘潭,浙江之义乌,台湾之台北,四川之武胜、泸定,陕西之韩城、西安,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邱姓为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其人数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7%,居第七十七位,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一。尤以四川、湖南、广东、湖北等省多此姓,此四省邱姓约占全国汉族邱姓的50%。

裘姓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分布广泛,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1%,尤以浙江、江苏多此姓,两省裘姓约占全国汉族裘姓人口的61%。 荣姓排行荣姓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1%,尤以吉林省多此姓,约占全国荣姓人口的33%。

邵姓是当今较为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4%,居第八十三位,为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大姓之一。尤以江苏、山东、甘肃、安微、湖北、四川等省多此姓,六省邵姓约占全国邵姓人口的65%。

盛姓是当今较为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7%,居第一百五十九位。尤以湖南、浙江两省多此姓,两省盛姓约占全国盛姓人口的37%。

施氏是当今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6%,居第一百零五位。万以江苏、福建、浙江等省多此姓,三省施姓约占全国汉族施姓人口的58%。

舒姓是当今较为常见的姓氏,分布较广泛,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76%,居第一百四十七位。尤以四川湖南、江西、湖北等省多此姓,四省舒姓约占全国汉族舒姓人口的83%。

司马是当今罕见的复姓,人数不多,但分布广泛,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固安,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江西之崇仁,福建之浦城,贵州之普安等地均有此姓。

汤姓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分布广泛,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9% , 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氏之一,居第九十位。尤以福建、湖南、江苏、湖北等省多此姓,四省汤姓约叶全国汉族汤 姓人口的56%。

万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4%,居第八十六位,分布很广。 王姓排行王姓是当今中国第二大姓,分布非常广,约占汉族人口的741%,人口众多。

文姓在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氏中居第一百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7%。其分布很广,尤以广东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文姓人口的26%;江西、广西、湖南、四川等省区亦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文姓人口的53%。

吴姓是当今较常见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205%,位居当今中国人口最多的十大姓氏第十位。江南各省吴姓均占省人口总数的2%以上,尤以福建为高,约占该省人口5%,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江南大姓。

伍姓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1%,居第一百二十一位。尤以湖北、湖南、广东多此姓,三省伍姓约占全国汉族伍姓人口的64%。

武姓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8%,居第九十五位,为中国一百个大姓之。尤以河南、黑龙江省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武姓人口的037%。

夏候是当今罕见的复姓,今北京,上海,江西之吉安、萍乡、兴国,山西之太原、晋中地区,台湾台中等地均有此姓。

项氏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6%,居第一百六十三位。尤以湖南、浙江、湖北、贵州等省多此姓,四省项姓约占全国项姓人口的74%。

严姓为较常见的姓氏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4%,居第一百一十二位。严姓分布很广,尤以湖北、江苏、浙江乖省多此姓氏,三省严姓约占全国汉族严姓人口48%。

晏姓是当今较罕见姓氏,但分布颇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27%,居第二百四十一位。尤以湖北、四川、江西等省多此姓,三省晏姓占全国汉族晏姓人口的82%。

杨姓为中国第六大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308%,在全国分布极广,尤以长江流域的省份多杨姓。

伊姓是当今较少见的姓氏,分布很广,但人数不多,今北京、上海之松江、天津之武清、山东之平度及东平、山西之太原、云南之河口等地均有分布,尤以河北省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伊姓人口的39%。

殷姓是我国较常见的姓氏之一,人口总数约占汉族人口总数的016%,位居全国姓氏排列第一百零四位。殷姓分布较广,以山东、云南、四川、河北、陕西等省为多。

游姓是当今较常见姓氏,分布分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6%,居第一百六十六位。尤以贵州、四川、湖北多此姓,三省游姓约占全国汉族游姓的53%。

詹姓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73%,居第一百五十二位。尤以湖南、台湾、四川等省多此姓,三省詹姓约占全国汉族詹姓人口的50%。

张姓是我国分布很广、人口众多的姓氏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707%,中国人口第三大姓。尤以山东、河南、河北、四川四省为最多。

赵姓是分布很广、较为常见的姓氏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229%,为当今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七大姓。

周姓是当今常见姓氏之一,分布极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212%,在中国姓氏人口中占第九位。在长江流域的省、市中,周姓所占比例相对其他地区要高。

庄姓是当今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93%,居第一百三十八位。尤以广东、江苏、浙江、台湾等省多此姓,四省庄姓约占全国汉族庄姓人口的60%。

白姓是当今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9%,为我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大姓之一,居第七十三位。尤以四川、山西、陕西、河南等省多此姓,四省白姓约占全国汉族白姓 人口的65%。

傅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全国傅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51%,居第三十六位,为全国人口最多的五十个姓之一。主要分布在山东、湖南等省。

郝姓是当今较炙常见的姓氏,分布范围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0%,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氏之一,居第七十一位。尤以河、山西、河北三省多此姓,三省郝姓约占全国郝姓人口的59%。

何姓是中华民族姓氏中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17%,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居第十七位。以四川、广东、湖南三省多此姓。

胡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31%,为中国人口超过1%的十九个大姓之一,居第十三位。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山东、湖南多此姓,上述八省胡姓约占全国汉族胡姓人口65%。其中四川省约占全国汉族胡姓13%。

贾姓为中华民族中重要的一个姓氏,人口约占全国汉族总数的042%,居第四十五位,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五十个姓之一。尤以山西、河北、河南、四川等省多此姓。

蒋姓是中华民族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7%,居第四十三位,为按人口多少排序的中国姓氏最多的五十个姓之一。在我国历史上蒋姓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南方姓氏,尤以四川、江苏、湖南、浙江等省多此姓。

金姓是当今较为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2%,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氏之一,居第六十九位。尤以河南、浙江、江苏、湖北、四川、上海等省市多此姓,六省市金姓约占全国汉族金姓人口的62%。

梁姓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五十个姓之一,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84%,居第二十一位。尤以广东多此姓,约占省人口47%,全国汉族梁姓人口35%在广东。

林姓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18%,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居第十六位。尤以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多此姓,三省林姓约占全国汉族林姓人口60%。

卢姓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大姓,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7%,居第四十二位,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五十个姓之一。

陆姓分布极为广泛,是中国一百个大姓之一,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1%,在一百个大姓中排第七十位。主要分布在江苏、广西、广东、浙江、上海等地,这五个省、市、区的陆姓人口占全国汉族陆姓人口的65%。

吕姓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五十个姓之一,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7%,居第四十位,尤以山东、河南二省多此姓。

罗姓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二十个大姓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86%,居第二十位。其主要分布在四川、广东、湖南、江西、贵州、湖北等省,六省罗姓约占全国汉族罗姓的70%。

马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尤以我国西北地区最为集中,其人口约占全国汉族总数的105%,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居第十九位,同时也是我国回族大姓。

潘姓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一,分布很广,约占汉族人口的041%,居第五十二位。尤以广东、江苏、安徽、内蒙古、河南、四川、湖北、浙江等省区多此姓。八省区潘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69%。

彭氏是当今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49%,居第三十九位,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五十个大姓之一。尤以湖南、四川、湖北等省多此姓。

秦姓为当今常见姓氏,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大姓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6%,居第七十八位。秦姓分布很广,四川、河南、广西、江苏等省较为集中,四省秦姓约占全国汉族秦姓人口的54%。

任姓是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38%,居第五十九位。尤以河南、山东多此姓,两省任姓约占全国汉族任姓人数的25%

沈姓是中华民族重要姓氏之一,人口约占全国汉族总数的050%,居第三十七位,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五十个大姓之一,历代多以江南为其主要的分布地区。

石姓是我国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姓氏,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5%,居第六十三位,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一。

史姓为当今常见姓氏,为我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一,人数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5%,居第八十位。分布很广,山西、湖北较为集中。

你好!

一、寻根问祖第一步,必须搜集到相关资料

1、先祖迁居前居住地的确切记载(家谱记载或口头流传,如果是做官迁来的可以查看当地地方志史书记载)

2、始迁祖的名、字、号、排行字号,始迁祖生卒年月及相关生平事迹,典故。(始迁祖的兄弟、父、祖父的名号和有无同族、同支);

3、字派、排行字辈;

4、始祖的相关资料(始祖其他旁证资料,如哪个郡望,和谁是本族);

5、家族的迁徙史(如迁徙年月,还有迁徙的故事传闻)。

6、始祖和所修现有家谱的年代。

二、寻根问祖第二步:怎么搜集寻根资料?

1、有家谱的查看家谱,一般家谱的记载最清楚。

2、没有族谱的,查看祖坟墓碑文字 ,特别是始迁祖的墓碑,大都能发现一些有价值的资料。

3、没有族谱也没有碑记的,只能多问问族中老人,认真记录他们口述的祖居地名、村名、祖先名、字辈、故乡风物人情、故事传说等;尽可能的和老人交谈了解,并把这些珍贵的资料通过各种方式记录下来保存。

4、查看家里有没有保存以前的土地、房产契约,可以大致考查出始迁祖的名字,和所处的时代。

三、寻根问祖第三步:寻根信息的对接和确认

寻根信物并不是特指某件物品,而是指宗谱记载的、口头流传的祖先名号、祖坟祖墓这些寻根信息,通过网络交流,你可以和同宗相认对接的这些信息,没有相似点的,是同宗的可能性就很小,而寻根信息越详尽,寻根可能性也就越大。对于始迁祖的来源地名,因为在不同年代记载的方式不一样,比如多少都、什么府、郡之类的,可以根据大致地名所在地的地方县志,寻找到详细的精确位置,再对照如今的地图进行确认,也可以根据当地的人加好友咨询。

四、寻根问祖第四步:寻根的方式和实地考查

把以上这些东西收集得越丰富越好,然后在网上寻找宗亲网、姓氏网,发布寻亲信息。也可以在当地论坛发帖,再或者搜索加入当地QQ群,进入祖地群、同支派群等和宗亲交流,也可以在一些族谱数据库平台网站搜索。在网上联系上祖居地宗亲后,要向他了解祖居地相关情况;当大量资料能够确认对接上以后,可以到祖居地实地走访。在根据祖籍族谱记载,找出是否有外迁人员,与始祖资料是否一致来进行确认。

希望对你有帮助~

  家谱32字为:袖荣起光、知德元良、永开(承)天(先)作(西)、长发齐强、文张华国、诗李传家、政立手帮、万事人昌

  [吴]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有此姓。

  老姓包括:兀扎喇氏、武佳氏、乌苏氏、乌苏占氏、乌雅氏、吴札库氏、吴尔锡氏、吴灵阿氏、乌拉氏、吴穆氏、乌尔瑚济氏、乌苏哩氏、乌色氏、乌尔古宸氏、乌尔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乌礼苏氏(达斡尔族)、吴扎氏(索伦)、吴克定氏(赫哲族)、乌恰尔坎氏(鄂伦春族)、乌济奇特氏(蒙古族)、吴氏(汉族、朝鲜族)等。

  现存吴姓谱序,最早当推唐代著名文学家吴少微的《吴氏正宗谱序》。吴少微是季札的第61世孙,他的诗文雄迈高丽,与富嘉谟合称“吴富体”。此后之吴氏谱序,宋初有著名学者、龙图阁大学士吴遵路的《丹阳吴氏宗支录初编叙》。宋以降,至民国时期,文人学者、政客要人所作的吴氏谱序,就数不胜数了。

  吴姓家谱文献目录

  全国·吴氏宗支蕃衍志不分卷 藏地: 美国 杨继盛纂写本 一册

  全国·吴氏宗支世系图不分卷 藏地: 美国 写本 一册

  全国·吴王寿梦等四子季札公世系图不分卷 藏地: 美国 吴如胜纂写本 一册

  全国·吴氏先代溯源引不分卷 藏地: 美国 吴呜凤撰写本 一册

  辽宁本溪·吴俄尔格氏家乘五卷 藏地:辽宁本溪市城子乡朴卜村 (清)吴守恩纂清雍正间纂写本

  辽宁辽阳·吴守近家谱 藏地:北京图书馆清钞本 一册

  辽宁·辽阳吴氏族谱三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二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辽宁图书馆(民国)吴恩培编1940年辽阳兴亚印刷会社精印本

  河北·泺南吴氏家谱四卷 藏地:河北泺南县档案馆 (清)吴优善 吴鸿盘纂清道光三年(1823年)纂 清光绪十八年 (1892年)铁板本

  河北泺南·吴氏家谱三卷 藏地:河北泺南县文管会 (清)吴宝善纂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纂 光绪二十五年 (1899年)刻本

  河北河间·吴谱一幅 藏地:河北青县崇仟镇野兀屯吴淑珍纂钞本

  上海松江·华亭张泽吴氏宗谱二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吴德达辑 吴应芝续辑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仁泽堂刻本

  上海松江·吴氏宗谱三卷 藏地:上海松江县博物馆 (民国)吴承祜纂 1929年1936年铅印本

  江苏·吴氏宗谱三十六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哈尔滨师范大学 (清)吴宗洛十一修清咸丰元年(1851年)至德堂铅印本 三十六册

  江苏·吴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吴瑞宗等修清光绪三年(1877年)至德堂木活字本 六册

  江苏·吴氏族谱十卷 藏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清)吴丽生纂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刊本 十册

  江苏·吴氏汇修宗谱十二卷 藏地:江苏苏州市图书馆(存卷1)(民国)吴仲山纂修民国吴氏至德堂活字本

  江苏溧水·吴氏宗谱十五卷 藏地:江苏淋水县云合乡陈里坑屯竹窝里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三让堂木活字本

  江苏溧水·吴氏宗谱四卷 藏地:江苏溧水县明觉乡向阳屯小吴家 (民国)吴祖起纂 1916年锦绣堂木活字本

  江苏赣榆·吴氏宗谱长房卷不分卷 藏地:江苏赣榆县档案馆 (民国)吴怀镡重修 1937年至德堂油印本

  江苏淮阴·南清河吴氏宗谱一卷 藏地:江苏镇江市图书馆 (清)吴昆田修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翻刻本

  江苏·淮阴吴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 美国 (民国)吴其稑等重修 1921年清江柏碧山堂刊本 二十六册

  江苏·淮阴吴氏族谱八卷 藏地:江苏镇江市博物馆 (清)吴芸等纂 1935年石印本

  江苏扬州·吴氏宗谱四卷 藏地:吉林大学 (清)吴引孙修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朱印本 四册

  江苏仪徵·古望亭吴氏家谱十一册 藏地:江苏仪徵县陈集乡工农屯清道光间重印本

  江苏泰州·富安县吴氏重修族谱八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图书馆 (清)吴嘉珠纂修清嘉庆十六年至德堂刻本 八册

  江苏泰州·海陵南圯塘吴氏族谱□□卷 藏地:江苏丹阳县图书馆(存爱字吴卷 6、忠字号卷1、2、4—6)(民国)姚龙光重修 1919年木刻本

  江苏·高邮吴氏宗谱六卷 藏地:江苏宝应县郭桥乡友映屯塘河队 (民国)吴金波重修 1924年石印本

  江苏兴化·吴氏族谱六卷 藏地:南京市博物馆 (清)吴春元 吴占熊撰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木活字本

  江苏如皋·吴氏家乘八十一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哈尔滨师范大学 (清)吴章焕六修清咸丰八年(1858年)铅印本 二十八册

  江苏·如皋吴氏重修家乘十五卷 藏地: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清)赵坤连纂辑 清光绪八年(1882年)三让堂活字本 十六册

  江苏·如皋吴氏家乘三十卷首一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民国)吴江 吴杓等重修 1925年三让堂活字本 十四册

  江苏镇江·古润吴氏重修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清)吴锡纯等重修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均安堂刊本

  江苏镇江·开沙吴氏三修宗谱三卷首一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吉林大学 (清)吴国桢主修 解簠编辑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怡德堂刻本 四册

  江苏镇江·延陵京江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江苏镇江市博物馆 美国 (清)吴世铮等修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活字本

  江苏常州·毗陵吴氏续修宗谱八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清)吴富德吴其贤等续修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三让堂木活字本八册

  江苏常州·谭墅吴氏宗谱十六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吴川法修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思让堂木活字本十六册

  江苏常州·谭墅吴氏宗谱十六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美国 (民国)吴祥鸿等修 1925年思让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江苏常州·吴氏宗谱十八卷 藏地:江苏常州市图书馆 (清)吴赓麟纂修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诒安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延陵吴氏宗谱八卷首二卷 藏地:河北大学 (清)吴允祥 吴有章纂修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至德堂木刻本六册

  江苏常州·蓉湖吴氏族谱二十四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吴观周辑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至德堂木刻本二十四册

  江苏常州·蓉湖吴氏族谱续编□□卷 藏地:江苏档(存卷28)民国间至德堂木刻本

  江苏常州·毗陵西郊吴氏宗谱八卷 藏地: 美国 (清)吴志尚等修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振宜堂刊本 八册

  江苏常州·延陵吴氏续修宗谱十六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民国)吴世仁 吴培育等修 1913年至德堂铅印本 二十册

  江苏常州·毗陵宣庄吴氏宗谱十六卷 藏地:河北大学 (民国)吴德洪 吴德兆纂修 1914年木刻本 十六册

  江苏常州·吴氏统谱□□卷 藏地:江苏档(存卷2) 1916年至德堂刊本

  江苏无锡·锡山延陵(吴氏)宗谱五卷 藏地:山西省文史馆 (清)吴人秀吴世馄纂修 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刻本

  江苏无锡吴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台湾 (清)吴亭甫纂修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钞本 二册

  江苏无锡·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 四川省图书馆 (存一册)清同治间刻本

  江苏·无锡吴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 藏地:辽宁图书馆 (存卷首、卷1—13)美国 (清)吴振钧等修清光绪八年(1882年)至德堂木活字本

  江苏无锡·锡山吴氏世谱六卷首二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清)吴祥霖等修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至德堂木活字本

  江苏无锡·锡山吴氏统谱六卷首二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至德祠木活字本五册江苏无锡·吴氏统谱六卷首二卷末三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江苏苏州市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民国)吴叔渭等修 1916年至德堂木活字本

  江苏无锡·闾江吴氏续修宗谱十八卷 藏地:复旦大学 (清)吴超然修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经远堂木活字本

  江苏江阴·严渍吴氏宗谱四十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清)任震初纂修清同治八年(1896年)恩敬堂活字本 二十八册江苏·江阴后底泾吴氏宗谱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 美国 (清)吴翔九等九修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活字本 二十册

  江苏江阴·后底泾吴氏宗谱二十五卷 藏地:江苏苏州市图书馆 (民国)吴增甲纂修 1949年源德堂铅印本 二十五册

  江苏宜兴·吴氏宗谱二十一卷 藏地:河北大学 (民国)吴唱续修 1929年继述堂木刻本 二十四册

  江苏宜兴·钟离吴氏重修忠义分谱八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民国)吴莲溪编纂 1947年恩敬堂铅印本 八册

  江苏苏州·吴氏家乘三卷 藏地:江苏苏州图书馆 (清)吴潮吴文垲修 清据嘉庆六年(1801年)源远堂本钞本 二册

  江苏常熟·新修丹阳分常熟吴氏支谱六卷 藏地:江苏常熟市图书馆 (清)吴焕文吴焯等修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修稿本 五册

  江苏常熟·海虞城东吴氏支谱一卷 藏地:江苏苏州市图书馆 民国间钞本一册

  江苏吴县·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 美国 清康熙间刊本 一册

  江苏吴县·武山西金村吴氏世谱四卷 藏地: 美国 (清)吴公肃等修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刊本 八册

  江苏吴县·洞庭吴氏家谱六卷藏耻』匕京图书馆(二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人民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历史系 (清)吴永锡 吴定国等修清乾隆七年(1742年)洞庭祠堂刻本 六册

  江苏吴县·皋庑吴氏家乘四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清)吴哲等纂修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刻本

  江苏吴县·皋庑吴氏家乘六卷 藏地:江苏苏州市图书馆(存卷2—6)(清)吴经望等纂修 清道光九年至十一年(1829—1831年)刻本

  江苏吴县·洞庭吴氏家乘不分卷 藏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清)吴懋煜辑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钞本 六册

  江苏昆山·徽州吴氏迁昆支谱 藏地:北京图书馆 (民国)吴鸿畴编辑民国间苏州大苏印刷公司铅印本一册

  江苏·吴江吴氏族谱三十五卷 藏地:河北大学 福建省图书馆 (存卷 6、7)(清)吴安国续辑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木刻本 十六卷

  吴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清)吴近庄纂 吴祥霖补辑清宣统元年(1909年)活字本 六册

  明钞本吴氏世谱不分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明刻本二册

  吴氏宗谱 藏地:北京图书馆(清)吴可恂纂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活字本 一册

  吴氏正宗谱不分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清)吴允榕纂修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刻本

  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台湾 (清)吴梦孔撰

  向杲吴氏世纪四卷 藏地:北京大学 (清)吴我炽 吴我燕纂修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刻本

  吴氏族谱一卷 藏地:浙江泰顺县博物馆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重修本

  吴氏秉良公房谱二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清)吴氏族人续修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活字本 四册

  吴氏家乘 藏地:北京图书馆 清乾隆吴光国校刻本 二册奉川

  吴氏宗谱□□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存卷1、2)(清)吴启雷纂修清嘉庆元年(1796年)永思堂活字本

  吴氏家谱三卷首一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清)吴鏊辑清嘉庆二年(1797年)刻本 四册

  吴氏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清)吴云梯等重修清道光三年(1823年)至德堂活字本 十二册

  吴氏宗族 藏地:广西三江县档案馆 清道光八年(1828年)修 钞本

  吴氏家乘 藏地:山西图书馆 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谱系堂刻本 一册渤海吴氏家谱 藏地:北京图书馆(清)吴士琛编订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活字本 二册

  东里吴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笃忠堂刻本 七册

  蛟川吴氏宗谱 藏地:北京图书馆 (清)吴有容等重修清同治四年(1865年)贻燕堂活字本 一册

  吴氏宗谱 藏地:浙江云和县文管会(存一册)清同治八年(1869年)刊本吴氏族谱一卷 藏地:广东潮阳县博物馆 (清)吴锡勤纂清同治九年(1870年)刊本石塔

  吴氏宗谱六卷 (清)吴享年等纂修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至德堂活字本 六册录葭湾

  吴氏族谱十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吴兆贞编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刻本 四册

  吴氏家谱 藏地:北京图书馆(又一部缺图像一册)清光绪二年(1876年)重刻本二册鸠江吴氏家谱四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清)吴益寿编辑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世让堂活字本 四册

  后底泾吴氏宗谱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清)吴鉴清等纂修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活字本 二十册

  吴氏族谱十四卷 藏地:北京大学 (清)吴炳贵修清光绪三十年 刻本 十四册

  吴氏族谱一卷 藏地:广东琼山县档案馆 (清)吴廷春撰复印清光绪三十三年(1909年)刊本南圩

  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人民大学清钞本 二册吴氏家乘不分卷 藏地: 美国 清光绪间刊本

  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四川省图书馆(存一册)(清)吴明谦纂修清光绪间刻本

  吴氏宗谱八卷 藏地:安徽徽州地区博物馆 (清)吴宗录等辑 清宣疑统二年(1910年)刻本 八册

  吴氏族谱 藏地:四川省图书馆(存一册)清刻本

  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清)吴鏊等纂修清钞本

  孝义吴氏宗谱 四十二卷吴氏族谱十二卷 藏地:吉林大学 (民国)吴学潜等重纂 1913年活字本 十二册

  吴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末二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民国)吴志强等纂修 1914年三让堂活字本 十三册

  渤海吴氏族谱十一卷首一卷 藏地:福建连城县档案馆(存卷10、11)(民国)吴琮等三修 1919年刊本渤海西

  吴氏宗谱十二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清)吴望魁等纂修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集

满族吴姓家族史

满族吴姓的历史[吴]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有此姓。 老姓包括:兀扎喇氏、武佳氏、乌苏氏、乌苏占氏、乌雅氏、吴札库氏、吴尔锡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