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渊一系是汉朝李广的后人吗?有什么记载?
并不是,现在较为受到认可的李渊一族来源是北魏八柱国,在改姓李之前这一家族真正的姓氏其实是“大野”。既然如此,那跟汉朝的李广一族当然扯不上太大关系。不过,后世往往也有认为李唐王室是老子后裔的说法。
说到中国古代时期的唐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唐朝是一个非常繁荣的朝代,唐朝也是中国汉文化气息最隆重的一个朝代了,当时的唐朝经济非常的发达,唐朝出现的唐诗也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欢的。说到唐朝就要说到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了。据说,当时的李渊是隋炀帝有着血缘关系,这也为后来李渊称帝奠定了基础,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李渊是一个怎样的人吧!
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简介:唐高祖李渊(565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出生于长安,是中国唐朝的开国皇帝。公元618年5月,李渊称帝,改国号唐,定都长安,不久之后便统一了全国。635年6月25日,李渊驾崩。李渊死后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八月,改上尊号为神尧皇帝。天宝十三载二月,上尊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唐高祖李渊(566-635年6月25日),唐朝开国皇帝。
他是西汉大将军李广的二十三世孙、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武昭王]李暠(也作李皓)的六世孙。
李渊,字叔德,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汉族,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祖父李虎,西魏时官至太尉。父李昞,北周时历官御史大夫、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母为隋文帝独孤皇后姐,故特见亲重。隋炀帝即位后,李渊任荥阳(今河南郑州)、楼烦(今山西静乐)二郡太守。后被召为殿内少监,迁卫尉少卿。大业十一年(615),拜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十三年,拜太原留守。当时,隋末农民起义遍布全国,政局动乱。李渊便与次子李世民在大业十三年五月起义,并从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召回长子李建成和三子李元吉。李渊起兵后,一面遣刘文静出使突厥,请求始毕可汗派兵马相助,一面召募军队,并于七月率师南下。
李渊生平
李渊的父亲李虎是西魏的太尉,死後被追封为唐国公。李渊七岁时他父亲逝世,他世袭为唐国公。李渊是隋炀帝的姨表兄弟,他的母亲和隋炀帝的母亲是鲜卑贵族独孤氏的亲姐妹,他曾深受隋炀帝的重用。
615年李渊被调任到太原,太原也是他起家的大本营。在太原李渊成功地解决了北方突厥的威胁,同时他成功地战败了多支反隋军队,并通过受纳败军而不断地扩大了自己的力量。617年7月,李渊正式开始起兵反隋。名义上他并不直接反隋,而只反隋炀帝。他从太原出发进攻长安并很快(617年11月)就占领了长安。他拥代王杨侑做皇帝,自封为大丞相和唐王。618年隋炀帝被叛军杀死後,李渊命令杨侑将帝位传给他,建立唐朝。
唐朝建立,隋朝灭亡後李渊开始著手消灭其他反隋力量,在他的儿子李世民的帮助下他用了十年的时间先後消灭了薛举、薛仁杲、李轨、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萧铣和梁师都等割据势力。最後一个梁师都是在628年被平定的,这时他已经将皇帝位让给李世民了。同时他又利用东突厥和西突厥之间的分裂稳固北部的边界,这是他有力量能够夺取中原的主要条件。
在官僚制度上李渊基本上使用了隋朝的制度。在农业方面他颁布均田制,将田地平等地分配给农民。对绢税他也做了调节,减轻了受田农民的负担。在法律上他废弃了隋炀帝的许多苛政,修订了唐律。李渊对中国的管理和政策为李世民「贞观之治」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由於李渊对他的继承人的问题一再反覆,这导致了他的儿子李建成、李元吉和李世民之间的冲突。玄武门之变後李渊受软禁,被迫将皇帝位让给李世民,自己退位为太上皇。
历史上的唐高祖李渊有几个儿子?
根据《新唐书》记载:唐高祖李渊共有22个儿子,他们分别是:
隐太子李建成(589——626,37岁),唐高祖李渊长子,母为窦皇后。
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高祖李渊次子,母为窦皇后。
卫怀王李玄霸(599—614年),唐高祖李渊第三子,母为窦皇后。
巢刺王李元吉(603年—626年),唐高祖李渊第四子,母为窦皇后。
楚哀王李智云(603—617),唐高祖李渊第五子,母万贵妃。
荆王李元景,唐高祖第六子,母为莫嫔生。
汉王李元昌,唐高祖第七子,母为孙嫔。
酆悼王李元亨(?—632年7月9日),唐高祖李渊的第八子,母为尹德妃。
周王李元方(?—630),唐高祖李渊的第九子,母为张氏。
徐康王李元礼(110—169),唐高祖李渊的第十子,母为郭婕妤。
韩王李元嘉(六一八―六八八),高祖第十一子,母为宇文昭仪。
彭思王李元则(?—652年5月20日),唐高祖第十二子,母为王才人。
郑惠王李元懿(620?—673年2月21日),唐高祖第十三子,母为张宝林。
霍王李元轨(?—688年12月28日),唐高祖李渊第十四子,母为张美人。
虢庄王李凤,唐高祖第十五子,母为杨美人。
道孝王李元庆,唐高祖李渊的第16个儿子,母为刘婕妤。
邓康王李元裕(?—665年9月4日),母为崔嫔。
舒王李元名,母为小杨嫔。
鲁王李灵夔(?-六八八),高祖第十九子,母为宇文昭仪。
江安王李元祥(628年--680年),唐高祖李渊第二十子,母为杨嫔。
密贞王李元晓(?—678年11月12日),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一子,母为鲁才人。
滕王李元婴(生年不详―六八四),唐高祖第二十二子,母为柳宝林。
1、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
唐高祖李渊(565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出生于长安,是中国唐朝的开国皇帝。公元618年5月,李渊称帝,改国号唐,定都长安,不久之后便统一了全国。635年6月25日,李渊驾崩。
李渊死后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八月,改上尊号为神尧皇帝。天宝十三载二月,上尊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2、唐太宗李世民:中国历史上明君的典范
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
生于开皇十八年(599年),早年随父亲李渊进军长安于618年建立唐朝,他率部征战天下,为大唐统一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秦王、天策上将。626年玄武门之变夺位登基后,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功大过微,故业不堕”,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3、唐高宗李治:帝王生涯无所作为的懦弱皇帝
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高宗李治(628-683年),字为善,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长孙皇后,为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三十四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4、唐中宗李显:被毒杀的皇帝
唐朝第四位皇帝: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汉族,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
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被韦后毒杀,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凤凰山)。
5、唐睿宗李旦:历史上两次即位继承大统的皇帝
唐朝第五位皇帝:唐睿宗(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唐睿宗,名旦,又名旭轮,汉族,唐高宗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唐中宗为其兄长。他一生两度登基,两让天下,在位时间文明元年至载初二年(684年至690年)和景云元年至延和元年(710年至712年),共在位8年。
公元712年禅位于子李隆基(唐玄宗),称太上皇,居五年,崩,享年五十五,葬于桥陵。谥号玄真大圣大兴皇帝。
6、一代女皇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武则天秘史(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人,是一位女政治家和诗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7、唐玄宗李隆基:因风流而毁了大唐的开元盛世
唐朝第七位皇帝李隆基简介——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712年至756年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
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
8、唐肃宗李亨:宫廷政变中惊忧而死的乱世天子
唐朝第八位皇帝:李亨(711—762),即唐肃宗,唐代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子。公元756—761年在位。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爆发安史之乱。次年,玄宗逃往四川,他即位于灵武。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宦官李辅国、程元振杀张后等,拥立太子李豫(即唐代宗),他忧惊而死。
9、唐代宗李豫
唐朝第九位皇帝,唐代宗李豫(727-779年),汉族,唐肃宗长子。初名俶,原封广平王,后改封楚王、成王,马嵬之变后,他随肃宗北上,任为“兵马大元帅”,统帅诸将收复两京,公元758年被立为皇太子,763年平定了安史之乱。
779年去世,庙号代宗,谥号睿文孝武皇帝,葬于元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三十里的檀山)。
10、唐德宗李适
唐朝第十位皇帝:唐德宗(779年——805年在位)李适(742年-805年)(适发音为Kuò),天宝元年(742)四月十九日生于长安大内宫中。他是肃宗的长孙、代宗的长子,他的整个少年时代,正是大唐帝国昌盛繁华的辉煌岁月。
但好景不长,他14岁那年(天宝十四载,755)的十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第二年长安失守,玄宗出逃四川,从此大唐帝国陷于一场亘古少见的大动乱之中。在大唐帝国的盛衰变迁中,德宗和其他皇室成员一起饱尝了战乱和家国之痛,也亲身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和考验。
在位26年,享寿64岁。谥号为神武孝文皇帝,于贞元二十一年(805年)逝世。
11、唐顺宗李诵简介 被逼退位最快做太上皇的皇帝
唐朝第十一位皇帝:顺宗,名李诵(公元761-806年),唐德宗长子。德宗因他中风而急死,由他继位。在位8月,被宦官逼迫退位后病死,终年46岁,葬于丰陵(陕西省富平县东北33里)。
12、唐宪宗李纯
唐朝第十二位皇帝:李纯(778~820)中国唐代皇帝,即唐宪宗。805~820年在位。唐顺宗长子。初名淳。贞元四年(788)封广陵郡王。二十一年初,立为太子,改名纯。八月即位。宪宗即位以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改革弊政。
享年43岁,在位15年,死后谥号为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
13、唐穆宗李恒
唐朝第十三位皇帝:唐穆宗是宪宗第三子,贞元十一年(795)七月六日出生于京师长安大明宫之别殿。最初名李宥,先封为郡王,宪宗元和元年(806)八月,进封遂王。李恒是册封为皇太子以后改的名字,这一点与他的父皇宪宗相同。
14、唐敬宗李湛
唐朝滴十四位皇帝:唐敬宗李湛(809年-826年),唐穆宗的长子,初封为鄂王,后徒封为景王,先因父亲穆宗健康恶化以太子身份监国,穆宗于公元824年正月病死后,他于同月丙子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宝历”。在位2年,为宦官谋杀,终年18岁。葬于庄陵(今陕西省三原县东北30里)。
15、唐文宗李昂
唐朝的第十五位皇帝: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唐穆宗李恒第二子,母贞献皇后萧氏。公元827年―840年在位,执政期间政治黑暗,官员和宦竖争斗不断,是唐朝社会走向没落的转型时期,唐文宗本人也形同傀儡,最后抑郁而死。
16、唐武宗李炎
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唐武宗即李炎。本名瀍,临死前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在位6年,终年33岁。武宗生于元和九年(814)六月十一日,本名李瀍(chán),临死前十几天改名李炎。武宗即位的过程,正是文宗即位的重演。
17、唐宣宗李忱
唐朝第十七位皇帝:唐宣宗李忱(810年冬月十二-859年),汉族(847年—859年在位,未算武周政权),初名李怡,初封光王。武宗死后,以皇太叔为宦官马元贽等所立。在位13年。
18、唐懿宗李漼
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唐懿宗李漼(“漼”,拼音:cuǐ),母元昭皇太后晁氏。始封郓王。在位14年,终年41岁。曾用年号:大中、咸通;死后葬简陵,谥号昭圣恭惠孝皇帝。
19、唐僖宗李儇
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唐僖宗李儇(862-888),儇Xuān,唐懿宗第五子,初名俨。873-888年在位,在位13年,享年27岁,死后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僖宗是懿宗的第五子,本名李俨,生於咸通三年(862)五月八日,888年三月六日死于长安。
20、唐昭宗李晔
唐朝第二十位皇帝: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姓李讳杰,即位后改名为敏,然后又改名为晔,888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岁。他是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的弟弟。葬于和陵,死后谥号为圣穆景文孝皇帝。
扩展资料:
以年号称呼的唐朝历史事件:
武德之治、贞观之治(贞观盛世)、贞观遗风、永徽之治、龙朔科案、神龙政变、景龙政变、唐隆政变、开元盛世(开元之治)、天宝战争、天宝之乱(安史之乱)
贞元之盟、永贞革新、永贞内禅、元和中兴、长庆会盟、会昌中兴、会昌灭佛(会昌毁佛、会昌法难)、大中之治(大中暂治)、乾宁越州之战等等。
—唐代君主
—唐代年号
根据现有资料,李渊乃是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七世孙,而根据《晋书》记载,李暠则是李广的十六世孙。根据现有资料,李暠至李渊的世系传承是可查的,但李广至李暠之间的世系传承却是已经无法考证了。
李世民后代:
1、太子李承乾:母长孙皇后,贞观十七年谋反按律应赐死,因太宗不舍,最后只废为了庶人,后卒于黔州。
2、楚王李宽:母不详,出继给叔父楚哀王李智云,早薨,无后。
3、吴王李恪:母隋炀帝女杨妃。
4、魏王李泰:母长孙皇后,争夺皇位被贬后,又重新进封为濮王。永徽三年,逝于郧乡县。
5、王李佑:母阴妃,贞观十七年发动叛乱。事败,赐死于内省,贬为庶人,国除。
6、蜀王李愔:母隋炀帝女杨妃,后被废为庶人,死于流配巴州。
7、蒋王李恽:母王氏,妃元氏。诬告谋反,惶惧自杀。
8、越王李贞:母燕德妃。参与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霍王李元轨反武则天失败,服毒自尽。
9、唐高宗李治:母长孙皇后。
10、纪王李慎:母韦贵妃,妃陆氏江殇王李嚣:母燕德妃,贞观六年薨。
11、代王李简:母不详,贞观五年薨,无后,国除。
12、赵王李福:母杨贵妃,贵妃之位是否为追封待考,妃宇文氏。
13、曹王李明:母巢刺王妃,妃元氏。永淳年间,因为和废太子李贤通谋,降封零陵王,贬至黔州。都督谢佑逼李明自杀。
贞观之治
隋朝杨广造成隋末严重大乱,导致人口锐减,使得武德年间、贞观初只有200万户 [11] ,李世民经常以亡隋为戒,注意叮咛自我克制欲望,嘱咐臣下莫恐上不悦而停止进谏,励精图治,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整饬吏治;经济上,薄赋尚俭,为政谨慎;亦致力复兴文教,令隋末动荡之局得以稳定下来。
李世民十分重视吏治的清明,曾命房玄龄省并冗员,派李靖等13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国,考察风评;又亲自选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并将其功过写在宫内屏风上,作为升降奖惩的依据。另又规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值宿中书省,以便随时廷见,垂询民间疾苦和施政得失,百官遂自励廉能,直接提高政府效率。
在军事上,李世民多次对外用兵,先后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纥、高昌、焉耆、龟兹、吐谷浑等,由是唐朝声威远播,四方宾服。
经李世民君臣二十三年的努力,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并稳定发展,对外武功显赫,至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人口达到三百八十万户,奠下了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年间大唐盛世的基础,史称贞观之治。
唐高祖李渊,字叔德,陇西成纪人,祖籍邢州尧山,唐朝开国皇帝。
李渊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七岁袭封唐国公。
开皇中,历任谯、陇、岐三州刺史,隋炀帝即位后,李渊又历任荥阳、楼烦二郡太守。后被召为殿内少监,又升卫尉少卿。
大业十一年,李渊拜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大业十三年,又拜太原留守。
隋末天下大乱时,李渊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
义宁二年农历五月,李渊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并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儿子李世民。
贞观九年,李渊病逝。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
上元元年农历八月,改上尊号为神尧皇帝。天宝十三载农历二月,上尊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生平介绍家世背景李渊是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李_的后裔,世代显贵。陇西成纪,一说是陇西狄道,祖籍邢州尧山。
李渊的祖父李虎,在西魏时官至太尉,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李渊的父亲李_,北周时历官御史大夫、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袭封唐国公。李渊的母亲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姐。
北周天和元年,李渊出生在长安。李渊七岁时,父亲李_去世,其袭封为唐国公。李渊长大后,为人洒脱,性格开朗,待人宽容。
隋朝刺史开皇元年,隋文帝受北周静帝禅让,建立隋朝。隋文帝任命李渊为千牛备身。由于李渊的姨母是隋文帝的独孤皇后,所以隋文帝特别亲近器重李渊,累任谯州、陇州、岐州三州刺史。
有一个叫史世良的人,善于给人相面,他告诉高李渊说:您的骨骼惊奇,必为一国之主,愿您自爱,不要忘记鄙人说的话。于是,李渊有了远大的目标。
戎马生涯李渊在隋炀帝即位之初先后做了荥阳、楼烦两个郡的太守,后来又被任命为殿内少监、卫尉少卿。
大业九年春,隋炀帝征伐高句丽时,李渊在怀远镇督运粮草。同年农历六月,杨玄感利用民愤举兵反隋,李渊奉隋炀帝之命镇守弘化郡,兼知关右诸军事。
在此期间,李渊广交天下豪杰,遭到隋炀帝的猜疑。恰好有诏书命李渊去隋炀帝巡行所到之地,李渊因病没有去。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在后宫,隋炀帝问王氏:你的舅舅怎么迟迟不来?王氏回答说李渊病了,隋炀帝又问:病的要死了吗?李渊知道以后日益恐惧,因此无节制地饮酒、收受贿络自污以自保。
大业十一年,李渊调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到达龙门时,遇上了母端儿农民起义,李渊领兵击败了起义军,收编万余人,实力大增。又击绛州贼柴保昌,降其众数万人。
第二年,他升为右骁卫将军。突厥侵犯边塞,隋炀帝便让他和马邑郡守王仁恭一同北击突厥。但他们的兵马很少。李渊便选出擅长骑射的两千骑兵,吃住骑射仿效突厥兵,给突厥看他们闲暇时的射猎驰骋。李渊有另外挑选善于射箭的士兵作为埋伏。等和突厥兵遭遇时李渊便下令埋伏攻击,结果打败突厥。
镇守太原大业十三年,李渊正式任太原留守、晋阳宫监,成为这一地区最高军政长官。李渊奉命率兵征讨历山飞贼甄翟儿,与甄翟儿遭遇在河西郡的雀鼠谷,李渊大获全胜。
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李渊招降纳叛,不断扩充自己的实力。李渊之子李世民知隋必亡,暗中结交豪杰,招纳逃亡之人,网罗各种人才。
太原起兵大业十三年,天下起兵反隋的队伍蜂拥而起,隋炀帝所在的江都被孤立了。晋阳令刘文静、晋阳宫监裴寂都是李世民的密友。李世民就和晋阳县令刘文静密谋起兵。
起兵造反的计策确定后,李渊还不知情。李世民想实情相告,又担心李渊不听。李世民私下找到裴寂商议,裴寂就选了晋阳宫的几个美女,乘李渊喝醉酒之后,陪他过夜。然后,裴寂把李世民的谋划告诉了李渊,李渊大惊。裴寂说:安排宫女侍奉,事情暴露后是要杀头的,我这么做就是为了要劝你下定决心起兵啊。李世民乘机向李渊汇报了整个计划。李渊开始时坚决不同意,还表示要把李世民送去报官。过一会儿李渊还是答应了起兵,对李世民说:我爱护你,怎么忍心去告发你呢!大业十三年农历二月,李渊治下驻马邑的鹰扬府校尉刘武周发动兵变,杀死马邑太守王仁恭,据马邑而自称天子。农历三月,刘武周攻破楼烦郡,进占汾阳宫,并与突厥勾结,图谋南下争夺天下。炀帝闻讯后大怒,要提李渊到江都治罪。在此危急情势下,李世民说:事情紧急,可以举事了。其周围的心腹裴寂、许世绪、武士_等也纷纷劝李渊起兵,李渊终于下定了反隋的决心。于是,李渊借口防备刘武周和突厥南下,派李世民、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等人到各地募兵,在很短的时间里便招到数千人。
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看到李渊招兵买马,怀疑李渊要造反,便密谋骗李渊父子到晋祠祈雨,除掉李氏,向隋炀帝邀功请赏。不料,这一密谋被晋阳乡长刘世龙获悉,告知了李渊。大业十三年农历五月十五日,李渊、李世民先发制人,指使开阳府司马刘政会告发王威、高君雅二人暗中勾结突厥,引突厥入寇中原,借此将二人囚禁。农历五月十七日,恰巧数万突厥军队进攻晋阳,李渊立刻名正言顺地命人将两人推出斩首。六月,又遣二子李建成、李世民率军攻杀拒命的西河郡丞高德儒。同时,李渊又设下空城计,吓退了突厥的军队。接着,李渊开始作起兵反隋的准备工作。
大业十三年农历七月,李渊率军三万誓师,正式起兵。在发布的檄文里斥责隋炀帝听信谗言,杀害忠良,穷兵黩武,致使民怨沸腾。
入定关中誓师后,李渊与长子建成、次子世民挥师南下,先后破守霍邑的隋鹰牙郎将宋老生、渡黄河,对守河东的隋将屈突通围而不攻。迅速向西南挺进。当时,隋炀帝远在江都,关内隋军力量薄弱;中原瓦岗军与王世充激战方酣,均无暇西顾。因此李氏父子进军神速,大业十三年农历十一月间攻入长安。
李渊进入长安不久,就宣布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拥立炀帝孙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是为隋恭帝。恭帝进封李渊为唐王、大丞相、尚书令,以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李世民为京兆尹,改封秦国公;封李元吉为齐国公。
登基为帝义宁二年,李世民徙封赵国公。同年农历三月,隋炀帝在江都被禁军将领兵变杀死。同年农历五月,隋恭帝被迫禅位于李渊,李渊即皇帝位于长安,国号唐,建元武德,定都长安,是为唐高祖。李渊以李世民为尚书令。不久,又立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
扫除群雄唐朝建立之初,疆土只限于关中和河东一带,尚未完全统治全国,因此,李渊经常派遣儿子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出征,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
武德元年农历六月,李世民攻打据有今甘肃兰州等地的薛举、薛仁果父子,农历九月薛举战死,农历十一月俘杀薛仁果,平定了西北广大地区。
武德二年,唐朝用反间计,使李轨集团内部矛盾激化,从而俘杀了李轨,平定了河西走廊。同年刘武周、宋金刚勾结突厥,攻入河东,占领太原。李元吉、裴寂等败逃。后李世民出讨河东,收复太原并消灭刘武周势力。刘武周、宋金刚逃往突厥,不久被杀。当时黄河流域形成夏政权窦建德、郑政权王世充与唐朝三足鼎立之势。620年,李世民奉命率军东征王世充,窦建德和王世充联盟对抗李世民的军队。
武德四年,在武牢关一战中李世民俘获窦建德。促使王世充投降。武德六年,太子李建成俘斩窦建德余部刘黑闼,平定了河北地区。武德七年,高开道为其部下张金树所杀,张金树降唐。唐军又消灭了江南的辅公_势力,终于一统天下。
禅让退位晋阳起兵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李渊建立唐朝后,立李建成为太子。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建成随即联合李元吉,排挤李世民。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
武德九年,突厥侵犯唐朝边境,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在太子的东宫中担任率更丞职位的王_,已被秦王李世民收买,成为李世民在东宫的眼线,他悄悄告诉李世民:李建成想借此控制秦王的兵马,并准备在昆明池设伏兵杀秦王。于是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李世民在帝都长安城宫城玄武门附近射杀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事后,李世民杀李建成、李元吉诸子,并将他们从宗籍中除名。李渊让出军政大权给予秦王李世民,三天后,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李渊下诏说:自今以后军国事务,无论大小悉数委任太子处决,然后奏闻皇帝。
武德九年八月初九甲子日,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李世民。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
因病去世李渊做太上皇以后,开始的几年是在太极宫生活的。一直到贞观三年农历四月,他才从太极宫迁出,搬到了大安宫。
在大安宫生活期间,李渊除了参加李世民举行的一些宴会外,几乎不曾离开过大安宫。李世民经常到九成宫避暑,李渊也不愿意出行。
贞观八年农历十月,李世民决定在宫城的东北方向营建大明宫,作为太上皇的清暑之所。
贞观九年农历五月,李渊因病驾崩于垂拱前殿,年七十一岁,庙号高祖。同年农历十月,安葬于献陵,其妻窦氏也加号太穆皇后_葬。
皇后窦皇后子女子隐太子李建成太宗李世民卫怀王李玄霸巢刺王李元吉楚哀王李智云荆王李元景汉王李元昌酆悼王李元亨周王李元方徐康王李元礼韩王李元嘉彭思王李元则郑惠王李元懿霍王李元轨虢庄王李凤道孝王李元庆邓康王李元裕舒王李元名鲁王李灵夔江安王李元祥密贞王李元晓滕王李元婴女李渊共有19位女儿:
长沙公主襄阳公主平阳公主高密公主长广公主万春公主房陵公主九江公主庐陵公主南昌公主安平公主淮南公主真定公主衡阳公主丹阳公主临海公主馆陶公主安定公主常乐公主
李渊,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陇西成纪人。目前能确定的是,李渊的家乡肯定是今天的甘肃地区,但是具体是甘肃哪里,还是有不同的说法的。
虽然在历史上李渊的名气名声,远远不如他二儿子李世民,但是其实李渊是一位十分了不得的皇帝。先来看李渊的家世背景,李渊的姨丈是隋文帝杨坚,李渊的表弟是隋炀帝杨广。李渊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自身光环其实已经十分耀眼。奈何人家还有一位更耀眼的儿子,这也是李渊为什么名气不高的缘故。
其实李渊本身的能力是还是十分优秀的,李渊本身的治国的能力,以及自身的功绩,其实都是非常出众的。虽然在李世民的对比之下,李渊显得不太出色,但是李渊的这个能力放在古代历代的帝王当中绝对都是出色优秀的帝王,李渊,绝对算得上是一位明君。
李渊有一个“雀屏中选”的典故,说的是李渊在骑射方面非常的优秀,非常的有造诣。内容就是说李渊当时一箭直接就射中了屏风上的的孔雀的一支一眼睛,这一支箭不单单是射中了屏风上孔雀的眼睛,更是射进了窦氏的心里,至此之后,窦氏对李渊可以说是一见倾心,之后还为李渊生下了李建成,李世民,平阳公主这几位优秀的子女。
李渊的骑射才能,不单单是从典故中体现,在史料中也有记载。据史料记载,李渊曾率领十几个骑从,直接和数千名盗匪直面相对,当时的李渊也是临危不乱,接连射出去了七十多只箭,箭无虚发,这七十多只箭每一发都正中目标,中箭的敌人全部倒地,直接把其余的盗匪的下的心惊胆战,直接在李渊的精准的箭法之下,给吓跑了。
不仅仅是自身技能方面,其实李渊在历史上,是历史上成就帝业最快的帝王,是一统王朝所用的时间最快的开国皇帝。其他的皇帝要么就是大一统用的时间比李渊久;要么就是用时时间短,但是并没有在短时间内实现大一统。
李渊起初在太原一府起兵,一路招降纳叛,用时四个月就把长安拿下,半年时间就直接称帝建国了。而就在自己称帝建国的时候,已经几乎占据整个关中地区了。有人会说,这个江山的平定,都是因为李世民的能力多么多么厉害,但是如果没有李渊,或者说李渊是一位优柔寡断,性格怯懦的人,那么李世民就是有通天的本事,也没有用武之地啊。
而且其实当时李渊起家的家底,也就是太原一府,再加上临时招募的兵马,大约也就是三万左右,虽然李渊有背景,但是其实在家底方面并不如其他的皇帝那么充裕。虽然李渊无论是自己的儿子,还是手中的大将都是非常优秀功不可没的,但是如果李渊没有这个识人用人的本事以及眼光,那么这些人就是再怎么厉害,也不见得会有地方发挥啊。
世人只知道李世民是一路征战,英勇无敌。可是一开始的起兵攻占,以及建国立帝的一系列的安排,和谋略,却都是李渊自己拿的主意,自己拟定的目标以及规划。这都是李渊自己精心策划不知多少个日日夜夜准备出来的结果。
太原起兵的时候,隋朝的官员一个个都被李渊玩的宛如智障,后来又通过完美的外交手段,完美的解决了唐军的后顾之忧,李渊的政治手段以及权谋之术也是非常人所能及,灵活的运用手段收复了整个关陇集团,也为突破长安取得了最大的便利。
后来在李渊建国称帝之后,李渊的治国能力也是值得肯定的,无论是对内政的管理,还是对远方战事的掌控,虽然李渊自己没有身出长安,但是对于战事的运筹帷幄,以及后勤补给方面却是有着最大的保障。
但是后来,大家的关注点,几乎都在声名大噪的李世民身上,因为李世民和李靖两名大将是一路征战,横扫天下,仅仅三年唐军就攻破了洛阳,不单捉拿了王世充窦建德这两位首领,还让其他的敌军俯首称臣,彻底奠定了唐朝统一天下的基础。
在唐朝统一的这个过程之中,不得不说,李世民和李靖绝对是功不可没的。但是如果单看李世民的话,李世民的功劳以及功绩,其实也就和李建成能打的五五开,甚至连平阳公主,若非女儿身的话,恐怕都不逊色于他。李世民跟自己的老爹相比,坑蒙拐骗、空手套白狼那一套,更是显得智商不足。所以说,虽然李世民的作用以及功绩很大,但是如果没有李世民,唐朝统一也是早晚的事情。
只是因为有了李世民的,唐朝统一速度能快一些而已,李世民根本不是唐朝是否建立,是否统一的根本决定性人物,李渊才是。跟李渊的政治手段,和谋略计策比起来,李世民则是显得比较简单了。
李渊的这几个儿女,不单单是李世民,还有李建成,以及女儿平阳公主,每一个拿出来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历史上能像李渊这样儿子女儿都了不得,文能治国武能打仗的父子组合真是太少了。子女们的优秀,绝对少不了父母的栽培与教育,所以单从李渊教育子女的结果来看,也是一位十分优秀的父亲,他的这几个儿子就是他毕生的成就之一。
对于后来李世民上位的事情,其实李渊也表现得非常坦然,非常淡定。李渊的晚年生活也依旧非常的多姿多彩,即使是在李渊已经退休之后,活的也并不憋屈,李渊绝对算得上是一位明君贤主。能力绝对是值得肯定的。只是奈何自己的儿子,随着年纪的增长,开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才导致这位唐朝开国皇帝的光芒被掩盖住了吧。
唐高祖李渊一系是汉朝李广的后人吗?有什么记载?
本文2023-09-22 03:51:0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4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