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姓的历史发展
茅(máo)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周朝周公第五子茅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周朝时期,周公旦的第五子茅叔被周成王封于茅邑(中国山东济宁金乡与江苏丰县之间),建立了茅国,是一个古老的姬姓小国家,子爵。周简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47年),卫国君主卫殇公因卫国执政大夫孙林父叛逃至晋国,曾经联合茅国,与晋国之间展开了一场战争。到了春秋末期,邾穆公改邾娄国号为邹,史称邹国。周敬王二十七年(公元前493年),鲁国攻伐邹国,邾隐公打不过鲁国,被迫进贡赔礼。在恼羞成怒之下,随后即攻灭了紧邻的茅国泄气,以挽回面子。这样一来,有四百六十五年左右历史的茅国消亡了。茅国被邹国吞灭后,茅国公族子孙以及国民就以国名为姓氏,称茅地氏、茅成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茅氏、茆氏、菅氏。
注:
春秋战国时期,“茅”、“茆”、“菅”三字义通,都是指茎杆中空的禾本科植物,可互用。另外,在史籍《路史》、《姓氏大观》中记载有:“商后有不茅氏,后有茅姓。”被史学家认为这是错误的,子姓商族后裔有不第氏,或称不荑氏、不夷氏,但没有不茅氏。被史学家认为概因笔误所致。
源流二
源于姬姓,但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先茅,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先茅,是先轸的弟弟。而先轸是晋文公执政时期的重臣,是晋国的军事统帅,为晋国立下许多功勋,其家族因此飞黄腾达,先茅也被晋文公任为大夫,赐封地在“先茅之县”(中国山西平陆茅津渡)。到了(公元前627年)农历3月,晋国与白翟(白狄)在箕地(中国山西榆社)争战,元帅先轸、先茅及其儿子一同战死。大夫胥臣推荐郤缺为晋军主帅。当年农历8月,郤缺再率晋军攻灭了翟国,并俘虏了白翟的首领。晋襄公任命先轸的儿子先且居为中军主将,以告慰先轸。但因大夫先茅全家战死,没有后裔了,便将先茅原来的封地赏赐给了胥臣,以奖励他举荐郤缺的功劳。
胥臣非常敬重先茅及其子,将自己的新封地改称为茅城,建茅亭追念其功,并令先茅的故旧家臣皆改姓为茅氏,世代相传。
源流三
源于姬姓,但出自春秋时期邾国大夫茅夷,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茅夷,全称为茅夷鸿,为春秋晚期邾国大夫。。子孙何至以茅夷为氏。”周敬王姬丐三十二年(吴王夫差八年,公元前488年),鲁国军队强行攻入邾国,大肆掠夺后,将邾国君主邾子益(曹益)也虏回鲁国。当年农历7月,邾国派大夫茅夷鸿携带束帛求见当时春秋霸主吴王,上奏道:“鲁国攻邾,邾子益为鲁师所擒,献于毫社,囚于负瑕,邾国都城遭鲁师肆虐。茅氏拜请吴王顾念吴邾结盟之情,出兵相救。”
茅夷鸿有大功于邾国,晋升上大夫。茅夷鸿的后代孙子名叫何至,他以先祖的名字为姓氏,称茅氏,由其后裔子孙世代相传。
源流四
源于妫姓,出自战国末期秦国大夫茅焦,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茅焦,妫姓,是战国末期的齐国人。因为学识渊博,而且胆识超人,茅焦被秦王政聘请为客卿。茅焦在历史上的最大贡献,就是为“中华第一皇帝”的秦始皇保留了一个好名声。
在茅焦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茅氏、焦氏,世代相传。
得姓始祖
姬茅叔、先茅、茅夷鸿、茅焦 郡望 东海郡
陈留郡
晋陵郡 堂号 东海堂:以望立堂。
陈留堂:以望立堂。
晋陵堂:以望立堂 。 四言通用联
三茅仙术;
四世义门。
——佚名撰茅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咸阳人茅盈,字叔申,十八岁时弃家赴恒山修道,后隐居句曲,人称“茅君”。他二弟茅固官执金吾,三弟茅衷官五官大夫,都弃官渡江,到东山找他修道,后都得仙而去。据说老君任茅盈为司命真君,茅固为定箓真君,茅衷为保生真君,世称“三茅君”。下联典指宋代泰州人茅信卿,全家百余口人四世同居。每天早上,家长坐堂上,以下按长幼而立,垂手听从活计安排,完成了再复命。有懒隋者,受鞭打惩罚也无怨言。不论严寒、酷暑,都是如此,太守霍仲顺报告给朝廷,旌表其门为“四世孝义之门”。
同堂四代;
脊令三君。
——佚名撰茅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茅姓名人茅信卿,秦州人。四世同居,举家百余口。每旦家长坐堂上,卑幼各以序立,拱手听命,分任以事。毕则复命。州守霍仲顺闻于朝,旌旗其门曰“四世孝义之门”。指西汉道人茅盈及其弟子茅固、茅衷三人修道于恒山,都得道成仙。相传太上老君拜茅盈为司命真君、茅固为定箓真君、茅衷为保生真君。
杀鸡奉母;
破瑶安民。
——佚名撰茅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陈留人茅容,字季伟,四十多岁时在地里耕种,到树下避雨时,别人都蹲着,只有他正襟端坐。名士郭泰见了,感到惊异,晚上便住进他家。第二天一早,茅容杀鸡给母亲吃,自己则以青菜与客人一起吃。郭泰向他行礼,赞为“贤人”,又劝他读书学习。后来,茅容果然成为贤德之士。下联典指明代归安人茅坤,字顺甫,号鹿门,善古文,又好谈兵。嘉靖年间进士,官至广西兵备佥事,曾攻破瑶族十七寨,使一方得以安宁。著有《白华楼藏稿》、《玉芝山房稿》等。
广平世泽;
孝义家声。
——佚名撰茅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宋·茅信卿,四世同居,治家有方,朝廷表彰为“四世孝义之门”。
华山乐道;
南亩供亲。
——佚名撰茅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战国时秦人茅蒙师鬼谷子,受长生之术,遂入华山修炼,道成,乘龙白日升天。下联典指后汉·茅容年四十余,耕于野,郭泰宿其家。第二天杀鸡供母,自以蔬菜与客共饭,郭泰拜之曰:“卿贤乎哉!”因劝令学,卒以成德。
五言通用联
老群拜司命;
始皇封上卿。
——佚名撰茅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道人茅盈,字叔申,咸阳人。相传,太上老君拜他为司命真君。下联典指秦代谏官茅焦,齐地人。任始皇谏官。为始皇迁母于雍地事,劝谏者被杀了二十七人,他冒死又谏,历数始皇罪恶并指出其对秦王朝的危害。终于使始皇警醒,被拜为上卿。
春光无限好;
重任在双肩。
——佚名撰茅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佚名化用当代铁路梁专家茅以升《为〈人物〉青年专号题词》集字联。题词全文是:“双重重任在双肩,应是青年胜老年。无限春光无限好,时来又见养花天。”茅以升,江苏镇江人。他于1920年在美国获工学博士学位。任过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院长等职。
七言通用联
东来紫气歌盛世;
海宴河清庆新春。
——佚名撰茅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鹤顶格嵌典茅姓名门望族居住地之一“东海”郡的嵌字联。
博通儒学推知至;
壮烈忠义誉大芳。
——佚名撰茅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国子助教茅知至,仙游人。操尚介洁,博通坟典。介六经孔孟之道貌岸然,以开明人心。著二十一史绎,注十三经旁训,以阐发奥旨。后荐于朝,补国子助教。后归隐。下联典指明代副都御史茅大芳,泰兴人。博学能诗文。洪武中为淮南学官,擢秦府右长只,辅导尽职。建文初迁副都御史。靖难兵起,寓书淮南守将,忠义激烈,闻者壮之。燕师入南京,不屈死。
经史俱擅称博士;
文武双全号奇才。
——佚名撰茅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博士茅镛,字庭韶,仙游人。性嗜学,通经史。正德、嘉靖间,纂修孝宗、武宗实录,镛皆被征与修。书成,授博士。下联典指明代博士茅坤,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人。善古文,又好谈兵。累官广西兵备佥事。后迁大名副使。尝提兵戌倒马关,总督杨博视其营垒,叹为奇才。有《白华楼藏稿》等。
奇勋屡立专祠祀;
大节克全事建文。
——佚名撰茅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名人茅诚的事迹。下联典指明代副都御史茅大芳,泰兴人事典。 家谱名称撰写者收藏地址备注浙江鄞县茅氏宗谱不分卷,(清)茅德本到2009年1月为止,仍然被收藏在台湾。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上海崇明茅氏宗谱不分卷(清)茅永福等修到2009年1月为止,仍然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中和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册江苏镇江京口茅氏五修宗谱八卷(清)茅奎光、茅应骢等修到2009年1月为止,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谷玉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江苏镇江京口草卷茅氏宗谱八卷(民国)茅乃裕、茅乃济等重修到2009年1月为止,仍然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浙江宁波鄞东茅氏创谱一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茅拔茹总辑到2009年1月为止,仍然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民国七年(公元19l8年)敬爱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浙江余姚黄山湖茅氏家谱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茅大可续纂到2009年1月为止,仍然被收藏在浙江省余姚市梨洲文献馆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敬爱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余姚黄山湖茅氏家谱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茅拔茹纂修到2009年1月为止,仍然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敬爱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上海青浦茅氏宗谱(民国)茅桂钰纂到2009年1月为止,仍然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字辈排行
山东济南茅氏字辈:“敬镇海……”
福建东海茅氏字辈:“泰元天道会礼乐盛家声立得宗先哲培才毓俊英志学方邦远文章佐国桢继武绵祖泽增华弈世荣”。
江苏南通茅氏字辈:“大盛家生于万斯年受天之佑长发吉祥”。
茅氏一支字辈:“炳荣仕晋树桂嘉世芝”。
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为黄帝之姓、周朝的国姓,也是吴国、鲁国、燕国、卫国、晋国、郑国、曹国、蔡国等诸侯国国君的姓,有近5000年历史。姬姓的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姬姓位于《百家姓》第297位,人口54万余,由姬姓直接演支出的周姓、吴姓、郑姓、王姓、鲁姓、曹姓、魏姓等411个姓[3]占《百家姓》总数504姓的82%,由这411个姓衍生出来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姬姓是名副其实的“万姓之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华夏民族姓氏的起源。
姬姓名人有五帝中的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喾,周朝始祖后稷、勾吴始祖泰伯,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公姬旦、召公姬奭、穆天子姬满、周平王姬宜臼,春秋霸主中的郑庄公姬寤生、晋文公姬重耳、吴王阖闾,以及神医扁鹊、法圣商鞅、燕昭王姬职、子产姬侨、禅宗二祖慧可、形意拳始祖姬际可、新中国前外交部长姬鹏飞等。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姬 外文名 :Ji 得姓始祖 :黄帝 得姓地 :姬水 望郡 :南阳郡、太原郡 堂号 :寿丘堂、赤舄堂 代表人物 :姬昌、姬发、姬旦、姬鹏飞 人口 :54万 历史发展,源流发展,得姓始祖,迁徙演化,人口分布,姓氏文化,郡望堂号,宗祠对联,家谱文献,字辈排行,建立政权,姓氏名望,政治名人,文化名人,文艺界名人, 历史发展 源流发展 源于黄帝 《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取于有蟜氏,生黄帝,黄帝以姬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所以黄帝又称姬轩辕。《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四语》中胥臣解释说:“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惟青阳与夷鼓同己姓。”《史记·三代世表》记载:尧立后稷以为大农,姓之曰姬氏。后稷承继姬姓,是周朝的始祖,周初周天子姬发大封诸侯时,姬姓国有53个,当时可以说遍地姓姬。 外姓更改 姬姓位于《百家姓》第297位,人口54万余,由姬姓直接演支出的周姓、吴姓、郑姓、王姓、鲁姓、曹姓、魏姓等411个姓占《百家姓》总数504姓的82%,由这411个姓衍生出来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姬姓是名副其实的“万姓之祖”。 公孙姓恢复。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丙午封姬相如为褒鲁节侯,奉周祀侯二千户,本系鲁顷公姬仇之裔,更姓为公孙氏,后来又恢复为姬姓。 周姓恢复。根据《姓氏考略》记载:南北朝陈时,尚书右仆射周弘正,召附王伟,避侯景讳,改为姬姓;梁时直阁将军、南丰侯周石珍等因事改姓为姬。 宗姓所改。《续通志·八四·有故改姓》记载:金宗端修,字平叔,汝州人(今属河南省),章宗时(1190~1208)避睿宗讳上一字(金睿宗名宗尧),凡太宗诸子皆加“山”为崇,并改宗氏为姬姓。 雍姓所改。金国时泽州高平(今山西省高平市)人雍翼,为避皇帝金世宗完颜雍之名讳,改姓为姬,名志真,其后世沿用姬姓。 少数民族 白族姬姓,为“鸡氏族”谐音所变。苗族之姬姓,为名字所改。《中国古今姓氏大辞典》云:“据传清朝造册登记时,依名取姓,有祖公奶名‘香鸡’者,遂谐鸡音而为‘姬’,以为姓。”回族中的姬姓,有的系外国人姓氏所改。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也有姬姓。 满族姬姓,为近代才才有,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格格氏,满语为Gege Hala,汉义“姐姐”,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为古靺鞨族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就出现的原始姓氏。靺鞨族以传统渔猎为生,后成为靺鞨族黑水部,史称黑水靺鞨,在唐朝时期隶属于黑水都督府的管辖之下。到了宋朝时期,黑水靺鞨演变为完颜部,即生女真,格格氏即其分支之一,世居黑龙江沿岸地区。清朝中叶以后,格格氏所冠汉姓即为姬氏。 少数民族姬姓的分布范围、人口都远不及黄帝姬姓。 得姓始祖 黄帝,华夏始祖之一、人文初祖,是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与生于姜水之岸的炎帝并称为中华始祖。黄帝为少典之子,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出生、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以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载入史册。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且在他统治期间有了文字。黄帝有嫘祖、女节、丽娱、嫫母四位夫人。 迁徙演化 迁徙 周朝以及姬姓诸侯国灭亡之后,姬姓族人几乎都要被迫迁徙,姬姓在历史上较大的迁徙有: 后稷 第一次:周武王灭商建周之初,周公之子伯禽代其就封鲁国,伯禽带领姬姓族人从陕西西安到山东曲阜创建鲁国,当为姬姓第一次大迁徙。 第二次:周成王期间,周公、召公分陕而治,周公居东都洛邑(今洛阳),部分王室姬姓族人随迁。 第三次:前770年,周平王姬宜臼由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迁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王室成员大多随之迁徙。 第四次:周公之子滑伯所建的滑国灭亡之后,其后裔四散。 第五次:前256年,周朝灭亡之后,王室成员变为庶民,四处逃散,散居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区。 第六次:前255年,西周国被秦所灭,迁周文公姬咎于悉狐聚(今河南省汝州西北),部分西周国王族随之迁徙。 周武王姬发 第七次:前249年,鲁国灭亡之后,姬姓族人四散,隐居各地。此支姬姓人繁衍最盛。 第八次:前249年,东周国被秦所灭,迁东周君于阳人聚(今河南省汝州西北),部分东周国王族随之迁徙。 第九次:明朝大移民,分别由山西省迁居河南、山东、河北、浙江、陕西各地,其后裔又有转迁到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 演化 姬姓演化 在当今《百家姓》上,姬姓名列第297位,人口约54万余,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33%左右。 三代以前,姓氏分而为二:姓所以别婚姻,区别家族;氏是统于姓族之下,二者有主体与分支的关系。西周初年大封诸侯,其中姬姓国就有 53 个。《左传》曰:凡、蒋、邢、茅、胙 、祭,周公之裔也。又曰:虞、虢、焦、滑、霍、杨、韩、魏,皆姬姓。 秦灭周后,周王朝末代天子——周赧王姬延被迁为家人,其后代始姓周,极大的分化了姬姓人数。同样,姬姓封国封邑灭亡之后,其王族后代多以被封之地为姓,就出现了吴、鲁、魏、胡、杨、蔡、韩、霍、蒋、郑、毛、卫、阎等姓,相反姓姬的人却不多了。 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的记载,在唐朝开元年间,因“姬”与唐玄宗李隆基之“基”同音,为避讳,姬姓改为周姓,这一来,又分散了姬姓家族的力量。 分支 中国许多姓氏起源于姬姓,在现今按人口排名前四百的姓氏中直接起源于姬姓的有120多个,其中部分姓氏有多个源头,但多以姬姓为主要源头: 王姓、张姓、杨姓、周姓、吴姓、李姓、孙姓、胡姓、朱姓、林姓、郑姓、郭姓、管姓、鲁姓、蔡姓、霍姓、康姓、毛姓、曹姓、卫姓、毕姓、魏姓、滕姓、杨姓、蒋姓、韩姓、唐姓、詹姓、何姓、梁姓、于姓、孟姓、许姓、万姓、常姓、武姓、乔姓、贺姓、赖姓、龚姓、文姓、智姓、傅姓、沈姓、彭姓、吕姓、苏姓、卢姓、贾姓、刁姓、阎姓、余姓、潘姓、杜姓、戴姓、汪姓、田姓、任姓、方姓、石姓、廖姓、邹姓、陆姓、孔姓、崔姓、秦姓、江姓、史姓、顾姓、侯姓、邵姓、召姓、龙姓、段姓、雷姓、钱姓、易姓、李姓、刘姓、黄姓、谢姓、冯姓、董姓、程姓、袁姓、虞姓、邢姓、茅姓、单姓、甘姓、耿姓、焦姓等。 人口分布 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均有姬姓人员,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河北、苏北、淮北,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湖北省老河口、襄阳,湖南省芷江,贵州省台江县,云南省泸水、河口、陇川,四川省合江县,福建省宁德市、吉林省四平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甘肃省兰州市、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福海县,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等地。姬姓族人主要为汉族,满、回、白、壮、苗、水、布依、僳僳族等多个民族也有姬姓人家。 姬姓分布图 姓氏文化 郡望堂号 郡望 姬姓的望郡在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太原郡(今山西太原)。 堂号 寿丘堂:因为黄帝是姬姓的始祖,而黄帝又是生于寿丘,所以有这个堂号。 赤舄堂:歌颂周公旦的诗叫《赤舄》,所以姬姓又叫做“赤舄堂”。 宗祠对联 四言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源自黄帝,望出南阳 ——佚名撰姬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姬姓的源流和郡望。 红衣国士,赤舄元公 ——佚名撰姬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正统年间监生姬序。英宗曾在梦中见异人,被告知:监生中穿红衣服的是忠臣。待监生们朝贺时,只有姬序穿红衣褐袄,于是被提拔任用。下联典指西周初政治家姬旦,即周公。 邠封衍庆,狼乳流祥 ——佚名撰姬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姬亶父事典。 六言 明代西安知府,汉时信义将军 周公庙祭祀 ——佚名撰姬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西安知府姬敏,字好学,孟津人。德行纯备,节操过人。下联典指后魏信义将军姬澹,字世雅。事桓、穆二帝,征战有功,封楼烦侯。 七言 帝喾苗裔周室后,姬氏圣王天子门 ——姬序阳曲公爵后裔撰姬姓宗祠通用联。 横匾批额:寿丘世庭,吉时撰。 九言 教稼 田官 ,肇周家始祖;行仁者王,徙岐山古公 陕西黄帝陵拜祖大典 ——佚名撰姬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姬姓的祖先后稷。下联典指姬姓的先人迁岐。 家谱文献 山东金乡《姬姓族谱》四卷,(民国)姬中伦纂,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省金乡县卜集乡石庙村。 姬姓 山东汶上《姬氏志》,著者待考,1990年计算机排印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 《姬氏族谱》,(现代)姬丰全编纂,1993年计算机排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离休干部姬丰全处。 河南新安《姬氏宗谱》,著者待考,1996年计算机排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 河南安阳《姬家屯志》,(现代)姬长城、姬鹏辉编纂,2005年稿本。现被收藏在河南省安阳市姬家屯姬姓宗祠。 江苏邳州《姬氏家志》,著者待考,公元1988年戊辰重印,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邳州市泇口乡百户村至德堂。 字辈排行 大清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元圣文宪王周公七十五代孙袭封一等少师少傅少保兼翰林院曾太庙主鬯东野沛然奏请蒙圣祖仁皇帝赐行辈二十字:枝兴衍圣(崇)绪,隆(龙)茂庆脉(传)长,(周85世)广生忠厚嗣,永远洁(元)正方。 河南省 温县护庄从周公85代新续20个字名准是:秉志靖兴久,立帮培忠本,喜悦宏定安,普习发明新 安阳县水冶镇姬家屯从周公115代后续20字名谁是;继旺凯福弘,承干岐书扬,祖上太公美,先鉴智明德 南阳市:大明元朝战,振国玉成善,文化仁义志,太平修申安 清丰县裴营村(山西洪洞县老槐树):金殿传名永万世,玉界晓步职三台 南阳市:林海荣庆广 商丘市:“恭德鸿(长)”“隆茂庆传(脉)长广生忠厚世知德开文运永远争四(寺)方” 安阳市一支字辈:“昌发(旦)伯酋(熙鱼)宰(费)擢(具)濞(敖)括(戏称)弗(豫师展驱)息(允翬施)同(庆季结满)般(申夷年遂鱼)兴(买)赤(视倭肸)黑(偃归)午(衡)野(稠宋憗)蒋(溺)宁(荆)嘉衍(辰)奋(输)屯芫叔贾仇(辩)干(明)嘉(昭)敏东宪(观)垒英得初杰章璟顺洙贡宽显岳幅骑受聁绍光大喜元德永顺咸经泰道振仪学(忠)友(海)宪西复增(福)兴容珂(荐)表(还立成旺彪恭奉容祥)免(应恕正)文良臻光超(起)思全(宪瑞朗)得崇绪隆茂庆脉长广生继旺凯福弘承干岐书扬祖传太公美先鉴智明德”。 山东省 汶上县姬家沟牵头又后续40字名准是:至德开文运,来(达)孝毓福祥,礼教培家训,信义作宝章(障),先祖功勋著,伟名省万邦,五洲欣景慕,普天崇华光 金乡县姬氏族谱四卷,(民国)姬中伦纂,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木刻活字印本:仁义永兆,凌尚云辉,光明高道,家发国安 泰安市:明成德瑞骏,昌新巨海富,生达耀云宗,荣惠智庆兴 菏泽市一支字辈:"正建作永秉,隆茂庆脉长(又作:梦汉祭传长),广生忠厚嗣,明远真玉方" 临沂市蒙阴县野店镇北晏子村 : 万、福、来、同;克、振、在、东 河北省 沧州市自山东莱州即墨县北迁之民,都是林泽二祖后裔,自十八世以下敬选:心正身泰,世昌国治,民恩淳厚,锦辉祥兆 沧州市姬氏家谱:鸿炳宝恩光,世锡汝庆元 江苏省 邳州市:云电景怀传,广(庆)生忠善寺 无锡:“云电景怀传广生忠善寺” 安徽省 凤君在朝中,文明传广大 陕西省 世乃存文绪,丕绍尚永清,克承良善志,继述振家声,殿任君民安,丰收谷盈仓 建立政权 详见:周朝、 周代诸侯国 朝代 周朝:西周,建都镐京(宗周);东周,建都洛邑(成周) 诸侯国 周太王系:太伯吴国 、仲雍虞国 姬姓封国 季历系:虢仲西虢国、虢叔东虢国、姬耀岑国 周文王系:管叔鲜管国、周公旦周国、蔡叔度蔡国、郕叔武郕国、霍叔处霍国、卫康叔卫国、毛叔郑毛国、聃季载聃国、郜子郜国、雍子雍国、曹叔振铎曹国、错叔绣滕国、毕公高毕国、原公原国、酆侯酆国、郇侯郇国、叔颖赖国、羽达息国(鄎国) 周武王系:邘叔邘国、唐叔虞唐国(晋国)、应侯应国、韩侯韩国、邗叔邗国 周公旦系:伯禽鲁国、君陈周国、凡伯凡国、蒋伯龄蒋国、邢靖渊姬苴邢国、茅侯茅国、滑伯滑国、胙国、祭国 召公奭系:燕侯克燕国(战国燕国)、召幽伯召国 毕公高系:西周魏国、楷伯楷国、毕仲毕国、季孙潘国、魏国、韩国 唐叔虞系:晋国、公明贾国 其他系:黄帝后裔禺阳祝国、周成王之子单公单国、芮公芮国、周厉王子友郑国、周宣王子长父杨国、周宣王次子志宏詹国、周平王幼子精英枞国、周惠王子叔带甘国、周僖王子虎王叔国、周顷王子王季子刘国、周贞定王子揭西周国、西周威公少子根东周国、中山国、随国、耿国、焦国、荣国、甘国、樊国、巩国、密国、胡国、共国、沈国、道国、北虢国、郄国、厉国、贝国、盛国、项国、顿国、彤国、岑国、巴子国、养国、汝州国、鼓国、南虢国、隙国、骊戎、翟国 汉代:卫公国、卫满朝鲜 姓氏名望 政治名人 颛顼 :号高阳氏,五帝之一,相传是黄帝的儿子昌意的后代。二十岁时,黄帝将帝位传给了他。屈原就是自称颛顼的后裔。 颛顼 帝喾 :名俊,一作夋,号高辛氏,史称帝喾,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后稷 ,周的始祖,名弃,曾经被尧举为“农师”,被舜命为后稷。后稷在尧舜时代当农官,教民耕种,被认为是开始种稷和麦的人。 不窋 :夏朝时期周部族首领、周朝先祖。 公刘 :名刘,史称公刘,周部族的杰出首领,修复后稷之业,务耕种行,迁国于磁、豳,周道之兴自此。 古公亶父: 名亶,上古周族领袖,是周文王的祖父,史称古公亶父,姬发追谥他为“周太王”。 泰伯 :本名姬泰,史称泰伯、太伯,古公亶父长子。太王欲传位季历及其子昌(即周文王),太伯乃与仲雍让位三弟季历而出逃至荆蛮号勾吴,是吴国第一代君主。 帝喾 姬昌 :即周文王,商朝末年周族的领袖。他在位50年,奠定了周灭商的基础。姬昌死后,他的儿子姬发灭商建周,追封其为文王。姬昌根据伏羲氏的先天八卦而推演的《周易》被誉为“群经之首”。 姬 发 :中国周代第一代王,史称周武王,姬昌次子,因其兄被纣王杀害,他继承父亲遗志,于公元前1046年2月消灭殷商,建立了周王朝,姬发灭商建周,改“帝”为“王”,为中国历史上的“千古第一王”。 姬奭 :又称召(shào)伯,也称召康公、召公奭。曾辅佐周武王灭商,被封于蓟(今北京),建立的诸侯国燕国,是战国七雄之一。 毕公高 :本名姬高,周文王的庶子,周武王的弟弟。文王吞并东夷毕方周初时,他被封于毕,伯爵。成王时,入为天子三公之一,故称毕公,史称毕公高。 姬封:周 文王之子,原封于康(今河南禹县西北),史称康叔封、卫康叔。武庚乱平后,周公把殷原统治地区封给他,定都朝歌(今河南淇县),监管殷的余民;并分给殷民七族,驻重兵八师,建立卫国,为卫国的始祖。 周文王姬昌 姬诵 :史称周成王,周武王之子,是中国西周第二代国王,諡号成王。 周成王继位时年幼,由周公旦辅政,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编写礼乐,加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 姬禽: 史称伯禽,尊称禽父(父是尊称),周公旦长子,周朝诸侯国鲁国的第一任国君。 姬钊 : 史称周康王,西周第三位君主。与周成王在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刑错四十余年不用”,被誉为成康之治。 姬满 :史称周穆王,西周第五位君主,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富于传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世称“穆天子”,关于他的传说,层出不穷,最著名的则是记载周穆王的《穆天子传》。 晋文公重耳 姬和 : 史称卫武公,谥卫睿圣武公,卫国第11代国君,他在执政期间,能修康叔之政,增修城垣,兴办牧业,政通人和,百姓和集。 姬宜臼 :即周平王,东周第一代王。 姬寤生: 即郑庄公,郑国第三代国君, 评价郑庄公“春秋时候有个郑庄公,此人很厉害”,被称为“春秋小霸”。 姬诡诸: 即晋献公,春秋时期的晋国君主,消灭强敌虞、虢,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 管仲 :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人物。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经济学家、改革家,被誉为“圣人之师”和“华夏文明的保护者”。 姬重耳 :即晋文公,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 姬欢: 史称晋襄公,通称晋侯欢,春秋中前期晋国国君,在位期间继其父晋文公为中原霸主,垂拱而治,将晋国霸权再度推向高峰。 商鞅 阖闾 :本名姬光。泰伯、仲雍之后裔,吴国君主,以楚国旧臣伍子胥为相,以齐人孙武为将军,攻克楚之郢都,逼得楚昭王出逃。后楚臣申包胥入秦乞师,在秦廷哭了七天七夜,才使秦出兵助楚复国。 姬夫差 :又称吴王夫差,春秋吴国末代国君,阖闾之子。 商鞅 :卫国国君的后裔,又称卫鞅、公孙鞅,战国时代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于商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商鞅通过变法改革将秦国改造成富裕强大之国,史称商鞅变法。 姬职 :史称燕昭王,諡号昭襄王,在位期间燕将秦开大破东胡、上将军乐毅联合五国攻齐攻破齐国,占领齐国七十多城,造就了燕国盛世。 姬丹 :即燕太子丹,策划荆轲刺秦王事件失败,被燕王喜斩首献给秦国。 姬嘉 : 西汉时期周子南君国的第一代国君。 姬相如 :周公旦后裔,新王莽元始元年(公元1年)十一月,继承褒鲁侯爵位,负责祭祀周公,并改姓为公孙姓,称公孙相如,后又改回姬姓。 姬鹏飞 姬常 :东汉时期卫公国卫公,史称周承休公。 姬澹 :字世雅,南北朝时候后魏的信义将军,被封为楼烦侯。 姬奠川 :民国时期河北定兴人。历任中原银行董事长、天津市商会理事长。行宪后,当选为立法院立法委员,立法院财政金融委员会委员。 姬鹏飞 : (191029~2000210),山西省临晋(今临猗)县人。历经北伐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放后长期担任外交工作,中国第三任外交部长,参与制定《香港基本法》和中央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不朽功勋。 姬延芳 :河南社旗人,现任武警总部副参谋长,少将警衔。 文化名人 周公 :本名姬旦,尊称为叔旦,史称周公旦,是周朝历史上第一代周公,諡号周文公。《尚书大传》称“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行书,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周公在姬周设立的“嫡长宗法继承制”与“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尤其是制定的《周礼》,对缔造中华文明,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强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周王朝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夏曾佑评价周公:“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周公姬旦 姬侨 :字子产,又字子美,人们又称他为公孙侨、郑子产,春秋后期郑国(今河南新郑)人,与孔子同时,是孔子非常尊敬的人之一,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 鲁班 :(前507年-前444年),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中国建筑鼻祖木匠鼻祖。 扁鹊 : 名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 慧可 :又名僧可,俗名姬光,号神光,南北朝著名高僧,得达摩衣钵真传,是禅宗代表性人物之一,被尊为禅宗二祖。 姬敏 :明朝西安知府,字号学,孟津人,律学家、数学家。 姬斌: 瞭望周刊社社长兼总编辑。 文艺界名人 姬际可 : (1602年-1683年),字龙峰,山西蒲州(今永济市)人,有神拳之称,是心意六合拳、心意拳、形意拳的始祖。 姬麒麟 :表演艺术家,代表作:《宝莲灯》、《岳飞》、苏有朋版《倚天屠龙记》殷天正、张纪中《碧血剑》饰演木桑道长,《新射雕英雄传》王重阳等。 姬晨牧 :演员,姬麒麟之子,代表作《小活佛》、《应声阿哥》、《皇嫂田桂花》。 姬云飞 : 制片人,代表作《圆圆的故事》、 《我爱我家》。
茅 一、姓氏来源 上古周期时,周公第三子茅叔封于茅,并建立了茅国(在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北)。到古代春秋以后,茅国被邹国灭亡,茅国公族子孙就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姓茅。 二、郡望堂号 汉置东海郡,现在江苏省邱州市。 《世本》记载:“周公第三子茅叔封于茅,子孙以国为氏”。望出陈留、晋陵。 三、历代名人 茅焦——秦朝时齐人。始皇车裂谬毒,迁太后 阳宫,下令:敢以大后事谏者杀。先后杀谏者27人。齐客茅焦冒死进谏,始皇觉悟,下殿接之,爵以上卿。即迎大后归咸阳,复为母子如初,尊立茅焦为仲父。 茅坤——字顺甫,号鹿门。明朝归安人。。好谈兵,自负有文武才能。选唐宋八大家文钞行于世。著有《白华楼藏稿》、《玉芝山房稿》等。 茅星来——字岂宿,号钝臾。清朝归安人。工文辞,才气勃发而有义据。后专攻经史及程朱书,年70以诸生终。著有《近思录集注》、《钝望文钞》。
您还可以点击底部客服官网给您的宝宝起名,赐子千金不如赐子好名,很多家长都关注了我们,我们会根据宝宝出生年月日,为宝宝起一个带着一生好运的好名字:http://wwwadxqdcom/qiming/
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为黄帝之姓、周朝的国姓。春秋战国时代的姬姓诸侯国有吴国、鲁国、燕国、卫国、晋国、郑国、曹国、蔡国,有近5000年历史。姬姓的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1],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2]
姬姓位于《百家姓》第297位,人口54万余。姬姓在先秦时代演化出多个分支姓氏,如周姓、吴姓、郑姓、王姓、鲁姓、曹姓、魏姓等411个姓,占《百家姓》总数504姓的82%,由这411个姓衍生出来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姬姓是名副其实的“万姓之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汉族姓氏的起源。[3]
姬姓名人有五帝中的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喾,周朝始祖后稷、勾吴始祖泰伯,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公姬旦、召公姬奭、穆天子姬满、周平王姬宜臼,春秋霸主中的郑庄公姬寤生、晋文公姬重耳、吴王阖闾,以及神医扁鹊、法圣商鞅、燕昭王姬职、子产姬侨、禅宗二祖慧可、形意拳始祖姬际可、新中国前外交部长姬鹏飞等。
中文名
姬
外文名
Ji
得姓始祖
黄帝
得姓地
姬水
望郡
南阳郡、太原郡
快速
导航
得姓始祖迁徙演化人口分布姓氏文化姓氏名望
源流发展
源于黄帝
共5张
姬-古代写法
《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黄帝以姬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所以黄帝又称姬轩辕。[4]《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四语》中胥臣解释说:“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惟青阳与夷鼓同己姓。”[5][6]《史记·三代世表》记载:尧立后稷以为大农,姓之曰姬氏。后稷承继姬姓,是周朝的始祖,周初周天子姬发大封诸侯时,姬姓国有53个,当时可以说遍地姓姬。[7]
外姓更改
姬姓位于《百家姓》第297位,人口54万余,由姬姓直接演支出的周姓、吴姓、郑姓、王姓、鲁姓、曹姓、魏姓等411个姓[7]占《百家姓》总数504姓的82%,由这411个姓衍生出来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姬姓是名副其实的“万姓之祖”。
公孙姓恢复。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丙午封姬相如为褒鲁节侯,奉周祀侯二千户,本系鲁顷公姬仇之裔,更姓为公孙氏,后来又恢复为姬姓。[8]
周姓恢复。根据《姓氏考略》记载:南北朝陈时,尚书右仆射周弘正,召附王伟,避侯景讳,改为姬姓;梁时直阁将军、南丰侯周石珍等因事改姓为姬。
宗姓所改。《续通志·八四·有故改姓》记载:金宗端修,字平叔,汝州人(今属河南省),章宗时(1190~1208)避睿宗讳上一字(金睿宗名宗尧),凡太宗诸子皆加“山”为崇,并改宗氏为姬姓。[9]
雍姓所改。金国时泽州高平(今山西省高平市)人雍翼,为避皇帝金世宗完颜雍之名讳,改姓为姬,名志真,其后世沿用姬姓。[10]
少数民族
属于流改为汉姓姬氏。白族姬姓,为“鸡氏族”谐音所变。苗族之姬姓,为名字所改。《中国古今姓氏大辞典》云:“据传清朝造册登记时,依名取姓,有祖公奶名‘香鸡’者,遂谐鸡音而为‘姬’,以为姓。”回族中的姬姓,有的系外国人姓氏所改。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也有汉化改姬姓。[11][12]
满族姬姓,为近代才有,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格格氏,满语为Gege Hala,汉义“姐姐”,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为古靺鞨族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就出现的原始姓氏。靺鞨族以传统渔猎为生,后成为靺鞨族黑水部,史称黑水靺鞨,在唐朝时期隶属于黑水都督府的管辖之下。到了宋朝时期,黑水靺鞨演变为完颜部,即生女真,格格氏即其分支之一,世居黑龙江沿岸地区。清朝中叶以后,格格氏所冠汉姓即为姬氏[13]。少数民族姬姓的分布范围、人口都远不及黄帝姬姓。[14]
得姓始祖
黄帝,华夏始祖之一、人文初祖,是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与生于姜水之岸的炎帝并称为中华始祖。黄帝为少典之子,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出生、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以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载入史册。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且在他统治期间有了文字。黄帝有嫘祖、女节、丽娱、嫫母四位夫人。[15][16]
共4张
姬姓始祖-黄帝
迁徙演化
迁徙
周朝以及姬姓诸侯国灭亡之后,姬姓族人几乎都要被迫迁徙,姬姓在历史上较大的迁徙有:
第一次:周武王灭商建周之初,周公之子伯禽代其就封鲁国,伯禽带领姬姓族人从陕西西安到山东曲阜创建鲁国,当为姬姓第一次大迁徙。第二次:周成王期间,周公、召公分陕而治,周公居东都洛邑(今洛阳),部分王室姬姓族人随迁。
第三次:前770年,周平王姬宜臼由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迁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王室成员大多随之迁徙。
第四次:周公之子滑伯所建的滑国灭亡之后,其后裔四散。
第五次:前256年,周朝灭亡之后,王室成员变为庶民,四处逃散,散居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区。
第六次:前255年,西周国被秦所灭,迁周文公姬咎于悉狐聚(今河南省汝州西北),部分西周国王族随之迁徙。
周武王姬发
第七次:前249年,鲁国灭亡之后,姬姓族人四散,隐居各地。此支姬姓人繁衍最盛。
第八次:前249年,东周国被秦所灭,迁东周君于阳人聚(今河南省汝州西北),部分东周国王族随之迁徙。
第九次:明朝大移民,分别由山西省迁居河南、山东、河北、浙江、陕西各地,其后裔又有转迁到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17]
演化
姬姓演化
在当今《百家姓》上,姬姓名列第297位,人口约54万余,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33%左右。[14]
三代以前,姓氏分而为二:姓所以别婚姻,区别家族;氏是统于姓族之下,二者有主体与分支的关系[18]。西周初年大封诸侯,其中姬姓国就有 53 个。《左传》曰:凡、蒋、邢、茅、胙 、祭,周公之裔也。又曰:虞、虢、焦、滑、霍、杨、韩、魏,皆姬姓。[5]
周灭后,末代天子——周赧王姬延被迁为家人,其后代始姓周,极大的分化了姬姓人数。同样,姬姓封国封邑灭亡之后,其王族后代多以被封之地为姓,就出现了吴、鲁、魏、胡、杨、蔡、韩、霍、蒋、郑、毛、卫、阎等姓,相反姓姬的人却不多了。[19][20]
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的记载,在唐朝开元年间,因“姬”与唐玄宗李隆基之“基”同音,为避讳,姬姓改为周姓,这一来,又分散了姬姓家族的力量。[20]
分支
中国许多姓氏起源于姬姓,在现今按人口排名前四百的姓氏中直接起源于姬姓的有120多个,其中部分姓氏有多个源头,但多以姬姓为主要源头:
王姓、张姓、杨姓、周姓、吴姓、李姓、孙姓、胡姓、朱姓、林姓、郑姓、郭姓、管姓、鲁姓、蔡姓、霍姓、康姓、毛姓、曹姓、卫姓、毕姓、魏姓、滕姓、杨姓、蒋姓、韩姓、唐姓、詹姓、何姓、梁姓、于姓、孟姓、许姓、万姓、常姓、武姓、乔姓、贺姓、赖姓、龚姓、文姓、智姓、傅姓、沈姓、彭姓、吕姓、苏姓、卢姓、贾姓、刁姓、阎姓、余姓、潘姓、杜姓、戴姓、汪姓、田姓、任姓、方姓、石姓、廖姓、邹姓、陆姓、孔姓、崔姓、秦姓、江姓、史姓、顾姓、侯姓、邵姓、召姓、龙姓、段姓、雷姓、钱姓、易姓、刘姓、黄姓、谢姓、冯姓、董姓、程姓、袁姓、虞姓、邢姓、茅姓、单姓、甘姓、耿姓、焦姓等。[14]
人口分布
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均有姬姓人员,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河北、苏北、淮北,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湖北省老河口、襄阳,湖南省芷江,贵州省台江县,云南省泸水、河口、陇川,四川省合江县,福建省宁德市、吉林省四平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甘肃省兰州市、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福海县,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等地。[12]
姬姓分布图
姓氏文化
郡望堂号
郡望
姬姓的望郡在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太原郡(今山西太原)[12]。
堂号
寿丘堂:因为黄帝是姬姓的始祖,而黄帝又是生于寿丘,所以有这个堂号。
赤舄堂:歌颂周公旦的诗叫《赤舄》,所以姬姓又叫做“赤舄堂”。[14]
宗祠对联
四言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源自黄帝,望出南阳
——佚名撰姬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姬姓的源流和郡望。
红衣国士,赤舄元公
——佚名撰姬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正统年间监生姬序。英宗曾在梦中见异人,被告知:监生中穿红衣服的是忠臣。待监生们朝贺时,只有姬序穿红衣褐袄,于是被提拔任用。下联典指西周初政治家姬旦,即周公。
邠封衍庆,狼乳流祥
——佚名撰姬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姬亶父事典。
六言
明代西安知府,汉时信义将军
周公庙祭祀
——佚名撰姬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西安知府姬敏,字好学,孟津人。德行纯备,节操过人。下联典指后魏信义将军姬澹,字世雅。事桓、穆二帝,征战有功,封楼烦侯。
七言
帝喾苗裔周室后,姬氏圣王天子门
——姬序阳曲公爵后裔撰姬姓宗祠通用联。
横匾批额:寿丘世庭,吉时撰。
九言
教稼田官,肇周家始祖;行仁者王,徙岐山古公
陕西黄帝陵拜祖大典
——佚名撰姬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姬姓的祖先后稷。下联典指姬姓的先人迁岐。[14]
家谱文献
山东金乡《姬姓族谱》四卷,(民国)姬中伦纂,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省金乡县卜集乡石庙村。
历史发展 源流发展
源于黄帝
《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取于有蟜氏,生黄帝,黄帝以姬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所以黄帝又称姬轩辕。 《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四语》中胥臣解释说:"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惟青阳与夷鼓同己姓。" 《史记·三代世表》记载:尧立后稷以为大农,姓之曰姬氏。后稷承继姬姓,是周朝的始祖,周初周天子姬发大封诸侯时,姬姓国有53个,当时可以说遍地姓姬。
姬字演化外姓更改
姬姓位于《百家姓》第297位,人口54万余,由姬姓直接演支出的周姓、吴姓、郑姓、王姓、鲁姓、曹姓、魏姓等411个姓 占《百家姓》总数504姓的82%,由这411个姓衍生出来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姬姓是名副其实的"万姓之祖"。
公孙姓恢复。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丙午封姬相如为褒鲁节侯,奉周祀侯二千户,本系鲁顷公姬仇之裔,更姓为公孙氏,后来又恢复为姬姓。
周姓恢复。根据《姓氏考略》记载:南北朝陈时,尚书右仆射周弘正,召附王伟,避侯景讳,改为姬姓;梁时直阁将军、南丰侯周石珍等因事改姓为姬。
宗姓所改。《续通志·八四·有故改姓》记载:金宗端修,字平叔,汝州人(今属河南省),章宗时(1190~1208)避睿宗讳上一字(金睿宗名宗尧),凡太宗诸子皆加"山"为崇,并改宗氏为姬姓。
雍姓所改。金国时泽州高平(今山西省高平市)人雍翼,为避皇帝金世宗完颜雍之名讳,改姓为姬,名志真,其后世沿用姬姓。
少数民族
白族姬姓,为"鸡氏族"谐音所变。苗族之姬姓,为名字所改。《中国古今姓氏大辞典》云:"据传清朝造册登记时,依名取姓,有祖公奶名'香鸡'者,遂谐鸡音而为'姬',以为姓。"回族中的姬姓,有的系外国人姓氏所改。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也有姬姓 。
满族姬姓,为近代才才有,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格格氏,满语为Gege Hala,汉义"姐姐",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为古靺鞨族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就出现的原始姓氏。靺鞨族以传统渔猎为生,后成为靺鞨族黑水部,史称黑水靺鞨,在唐朝时期隶属于黑水都督府的管辖之下。到了宋朝时期,黑水靺鞨演变为完颜部,即生女真,格格氏即其分支之一,世居黑龙江沿岸地区。清朝中叶以后,格格氏所冠汉姓即为姬氏 。
少数民族姬姓的分布范围、人口都远不及黄帝姬姓。
得姓始祖黄帝,华夏始祖之一、人文初祖,是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与生于姜水之岸的炎帝并称为中华始祖。黄帝为少典之子,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出生、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以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载入史册。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且在他统治期间有了文字。黄帝有嫘祖、女节、丽娱、嫫母四位夫人。
黄帝像 迁徙演化迁徙
周朝以及姬姓诸侯国灭亡之后,姬姓族人几乎都要被迫迁徙,姬姓在历史上较大的迁徙有:
姓氏树第一次:周武王灭商建周之初,周公之子伯禽代其就封鲁国,伯禽带领姬姓族人从陕西西安到山东曲阜创建鲁国,当为姬姓第一次大迁徙。
第二次:周成王期间,周公、召公分陕而治,周公居东都洛邑(今洛阳),部分王室姬姓族人随迁。
第三次:前770年,周平王姬宜臼由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迁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王室成员大多随之迁徙。
第四次:周公之子滑伯所建的滑国灭亡之后,其后裔四散。
第五次:前256年,周朝灭亡之后,王室成员变为庶民,四处逃散,散居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区。
第六次:前255年,西周国被秦所灭,迁周文公姬咎于悉狐聚(今河南省汝州西北),部分西周国王族随之迁徙。
第七次:前249年,鲁国灭亡之后,姬姓族人四散,隐居各地。此支姬姓人繁衍最盛。
第八次:前249年,东周国被秦所灭,迁东周君于阳人聚(今河南省汝州西北),部分东周国王族随之迁徙。
第九次:明朝大移民,分别由山西省迁居河南、山东、河北、浙江、陕西各地,其后裔又有转迁到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
演化
在当今《百家姓》上,姬姓名列第297位,人口约54万余,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33%左右。
三代以前,姓氏分而为二:姓所以别婚姻,区别家族;氏是统于姓族之下,二者有主体与分支的关系 。西周初年大封诸侯,其中姬姓国就有 53 个。《左传》曰:凡、蒋、邢、茅、胙 、祭,周公之裔也。又曰:虞、虢、焦、滑、霍、杨、韩、魏,皆姬姓。
秦灭周后,周王朝末代天子--周赧王姬延被迁为家人,其后代始姓周,极大的分化了姬姓人数。同样,姬姓封国封邑灭亡之后,其王族后代多以被封之地为姓,就出现了吴、鲁、魏、胡、杨、蔡、韩、霍、蒋、郑、毛、卫、阎等姓,相反姓姬的人却不多了。
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的记载,在唐朝开元年间,因"姬"与唐玄宗李隆基之"基"同音,为避讳,姬姓改为周姓,这一来,又分散了姬姓家族的力量。
分支
中国许多姓氏起源于姬姓,在现今按人口排名前四百的姓氏中直接起源于姬姓的有120多个,其中部分姓氏有多个源头,但多以姬姓为主要源头:
王姓、张姓、杨姓、周姓、吴姓、李姓、孙姓、胡姓、朱姓、林姓、郑姓、郭姓、管姓、鲁姓、蔡姓、霍姓、康姓、毛姓、曹姓、卫姓、毕姓、魏姓、滕姓、杨姓、蒋姓、韩姓、唐姓、詹姓、何姓、梁姓、于姓、孟姓、许姓、万姓、常姓、武姓、乔姓、贺姓、赖姓、龚姓、文姓、智姓、傅姓、沈姓、彭姓、吕姓、苏姓、卢姓、贾姓、刁姓、阎姓、余姓、潘姓、杜姓、戴姓、汪姓、田姓、任姓、方姓、石姓、廖姓、邹姓、陆姓、孔姓、崔姓、秦姓、江姓、史姓、顾姓、侯姓、邵姓、召姓、龙姓、段姓、雷姓、钱姓、易姓、李姓、刘姓、黄姓、谢姓、冯姓、董姓、程姓、袁姓、虞姓、邢姓、茅姓、单姓、甘姓、耿姓、焦姓等。
传统文化 郡望堂号郡望
米脂县万圣山姬氏宗祠姬姓的望郡在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太原郡(今山西太原) 。
堂号
寿丘堂:因为黄帝是姬姓的始祖,而黄帝又是生于寿丘,所以有这个堂号。
赤舄堂:歌颂周公旦的诗叫《赤舄》,所以姬姓又叫做"赤舄堂"。
宗祠对联四言
源自黄帝,望出南阳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佚名撰姬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姬姓的源流和郡望。
红衣国士,赤舄元公
--佚名撰姬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正统年间监生姬序。英宗曾在梦中见异人,被告知:监生中穿红衣服的是忠臣。待监生们朝贺时,只有姬序穿红衣褐袄,于是被提拔任用。下联典指西周初政治家姬旦,即周公。
邠封衍庆,狼乳流祥
--佚名撰姬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姬亶父事典。
六言
明代西安知府,汉时信义将军
--佚名撰姬姓宗祠通用联。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上联典指明代西安知府姬敏,字好学,孟津人。德行纯备,节操过人。下联典指后魏信义将军姬澹,字世雅。事桓、穆二帝,征战有功,封楼烦侯。
七言
帝喾苗裔周室后,姬氏圣王天子门
--姬序阳曲公爵后裔撰姬姓宗祠通用联。
横匾批额:寿丘世庭,吉时撰。
九言
教稼田官,肇周家始祖;行仁者王,徙岐山古公
--佚名撰姬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姬姓的祖先后稷。下联典指姬姓的先人迁岐。
家谱文献 地区 名称 编纂者 编纂方式 藏地 山东金乡 《姬姓族谱》四卷 (民国)姬中伦 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木刻活字印本 山东省金乡县卜集乡石庙村 山东汶上 《姬氏志》 著者待考 1990年计算机排印本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 河南南阳 《姬氏族谱》 (现代)姬丰全 1993年计算机排印本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离休干部姬丰全处 河南新安 《姬氏宗谱》 著者待考 1996年计算机排印本 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 河南安阳 《姬家屯志》 (现代)姬长城、姬鹏辉 2005年稿本 河南省安阳市姬家屯姬姓宗祠 江苏邳州 《姬氏家志》 著者待考 公元1988年戊辰重印,木刻活字印本 江苏省邳州市泇口乡百户村至德堂 建立政权详见:周朝、周代诸侯国
朝代
周朝:西周,建都镐京(宗周);东周,建都洛邑(成周)
诸侯国
周太王系:太伯吴国 、仲雍虞国
季历系:虢仲西虢国、虢叔东虢国、姬耀岑国
周文王系:管叔鲜管国、周公旦周国、蔡叔度蔡国、郕叔武郕国、霍叔处霍国、卫康叔卫国、毛叔郑毛国、聃季载聃国、郜子郜国、雍子雍国、曹叔振铎曹国、错叔绣滕国、毕公高毕国、原公原国、酆侯酆国、郇侯郇国、叔颖赖国、羽达息国(鄎国)
周武王系:邘叔邘国、唐叔虞唐国(晋国)、应侯应国、韩侯韩国、邗叔邗国
周公旦系:伯禽鲁国、君陈周国、凡伯凡国、蒋伯龄蒋国、邢靖渊姬苴邢国、茅侯茅国、滑伯滑国、胙国、祭国
召公奭系:燕侯克燕国(战国燕国)、召幽伯召国
毕公高系:西周魏国、楷伯楷国、毕仲毕国、季孙潘国、魏国、韩国
唐叔虞系:晋国、公明贾国
其他系:黄帝后裔禺阳祝国、周成王之子单公单国、芮公芮国、周厉王子友郑国、周宣王子长父杨国、周宣王次子志宏詹国、周平王幼子精英枞国、周惠王子叔带甘国、周僖王子虎王叔国、周顷王子王季子刘国、周贞定王子揭西周国、西周威公少子根东周国、中山国、随国、耿国、焦国、荣国、甘国、樊国、巩国、密国、胡国、共国、沈国、道国、北虢国、郄国、厉国、贝国、盛国、项国、顿国、彤国、岑国、巴子国、养国、汝州国、鼓国、南虢国、隙国、骊戎、翟国
汉代:卫公国 、卫满朝鲜
姓氏名望 政治名人颛顼 :号高阳氏,五帝之一,相传是黄帝的儿子昌意的后代。二十岁时,黄帝将帝位传给了他。屈原就是自称颛顼的后裔。
后稷帝喾 :名俊,一作夋,号高辛氏,史称帝喾,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后稷,周的始祖,名弃,曾经被尧举为"农师",被舜命为后稷。后稷在尧舜时代当农官,教民耕种,被认为是开始种稷和麦的人。
不窋:夏朝时期周部族首领、周朝先祖。
公刘 :名刘,史称公刘,周部族的杰出首领,修复后稷之业,务耕种行,迁国于磁、豳,周道之兴自此。
古公亶父: 名亶,上古周族领袖,是周文王的祖父,史称古公亶父,姬发追谥他为"周太王"。
泰伯:本名姬泰,史称泰伯、太伯,古公亶父长子。太王欲传位季历及其子昌(即周文王),太伯乃与仲雍让位三弟季历而出逃至荆蛮号勾吴,是吴国第一代君主。
姬昌 :即周文王,商朝末年周族的领袖。他在位50年,奠定了周灭商的基础。姬昌死后,他的儿子姬发灭商建周,追封其为文王。姬昌根据伏羲氏的先天八卦而推演的《周易》被誉为"群经之首"。
不窋姬发 :中国周代第一代王,史称周武王,姬昌次子,因其兄被纣王杀害,他继承父亲遗志,于公元前1046年2月消灭殷商,建立了周王朝,姬发灭商建周,改"帝"为"王",为中国历史上的"千古第一王"。
姬奭 :又称召(shào)伯,也称召康公、召公奭。曾辅佐周武王灭商,被封于蓟(今北京),建立的诸侯国燕国,是战国七雄之一。
毕公高:本名姬高,周文王的庶子,周武王的弟弟。文王吞并东夷毕方周初时,他被封于毕,伯爵。成王时,入为天子三公之一,故称毕公,史称毕公高。 姬封:周 文王之子,原封于康(今河南禹县西北),史称康叔封、卫康叔。武庚乱平后,周公把殷原统治地区封给他,定都朝歌(今河南淇县),监管殷的余民;并分给殷民七族,驻重兵八师,建立卫国,为卫国的始祖。
姬诵 :史称周成王,周武王之子,是中国西周第二代国王,諡号成王。 周成王继位时年幼,由周公旦辅政,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编写礼乐,加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
姬禽: 史称伯禽,尊称禽父(父是尊称),周公旦长子,周朝诸侯国鲁国的第一任国君。
姬钊 : 史称周康王,西周第三位君主。与周成王在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刑错四十余年不用",被誉为成康之治。
姬满:史称周穆王,西周第五位君主,是中国古代
茅姓的历史发展
本文2023-10-13 00:09:2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39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