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有人知道宁远县逍遥岩村中的李氏的得姓始祖是西平郡王李晟吗?,本人祖母姓李,居于逍遥岩。麻烦了
西平忠武王李晟后裔分布及部分家谱
1、李晟(727-793),唐将领。字良器。洮州临谭(属甘肃)人。初在西北边镇任裨将,屡立战功,后调任右神策军都将。德宗时,率军讨伐藩镇田悦、朱滔、王武俊的叛乱,朱泚叛据长安,他回师收夏长安。任凤翔、陇右节度等使,兼四镇、北庭行营副元帅,封西平郡王。787年被解除兵权。在军四十余年,始终勇敢善战。
嘉禾李氏:远祖晟公第十子宪,为岭南节度使,宪生游,封宜春侯,遂家宜春。游子丕生遵,徙居吉水高村。遵子华生唐,后唐天成2年(927)徙居吉水谷村。唐子三:千护、千秋、千林。千护公任桂阳郡守,先居桂阳城南,后迁于富乐乡星溪大村(今属嘉禾),子孙散居湘南桂阳、宁远、嘉禾、新田、临武、蓝山、道县、郴州、宜章等县。1935年纂修通谱,主修人李抱冰,名韫珩,曾任湘军第九混成旅旅长,国民革命军十六军军长,2001年续修通谱。通谱派行:(以元公为一代,自三十一代起)造物资陶铸,民彝气至刚,经纶襄育煦,基序溯源长,高峻赓崧岳,睦雍颂棣棠,谋贻绵燕绪,宝鼎祝馨香。你祖母的始祖应该就是李晟了!
《中华族谱集成》王氏族谱简介
王氏为姓,意指源于“帝王之裔”或“王者之后”。黄帝子孙有三:其一是子姓王氏,出自殷王子比干之后,居于河南卫辉汲郡等地;其二是妫姓王氏,帝舜之后,居于河南陈留、山东北海等地;其三是姬姓王氏。姬姓王氏又分三派,一是周文王十五子毕公高之后裔,毕万封于魏,为晋国诸侯,至王假为 秦所灭,时人号为“王家”,居陕西京兆、河北河间等地;二是周考王封其弟揭于河南王城;三是周灵王太子晋之后,居山西太原、山东琅琊、河南固始、福建等地,天下王氏,十之八九多尊太子晋为始祖。据历代名人数量统计,王姓名人名列各姓氏之首。琅琊王氏有王吉、王祥、王导、王戎、王衍,成天下第一望族;太原王氏也特别显赫,“天下王氏出太原”,分为两支:祁县支有王霸、王允、王凌、王玄谟、王庆父子、王通、王绩、王勃;晋阳支有王柔、王泽、王机、王永(右加日)、王沈、王浚、王浑、王济、王述、王坦之、王蕴、王国宝、王恭,唐代宰相王桂(左王字旁)、王峻(左日字旁)、王缙、王涯、王播、王铎、王溥、宋代王信、王子绍、明王琼;开闽王氏王潮、王审知;三槐王氏王祜、王旦。今谱按欧阳修、苏洵的体例编修,此为具有代表的王氏家谱二十种。
1 《新安琅琊王氏统宗世谱》,十卷,明(1560年)王应斗修,以璧公为一世祖,字大献,公元845年生,以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兵部尚书,出为祁门令,遂由江左徙居新安,王导后裔,璧祖有九子、二十三孙,人才辈出,徽州、池州、饶州、九江、安庆等地之王氏望族,多属其后。正德十年己亥岁夏四月吉旦,赐进士第资德大夫正治上卿南京兵部尚书封勅参赞机务前吏户礼三部尚书国子祭酒翰林院学士经筵国史玉牒官清浔张灿书,序文略。
2 《太原王杨氏支谱》,28册,清同治五年(1866年)王际春编修。始迁祖富春公,太原王氏后裔,隋文帝时,王杰以开国勋封安康侯,赐国姓曰杨,遂称王杨氏:“王”不忘祖,“杨”不背君,王杰十世孙王允,由太原迁居豫章,传至富春公,徙居?阳瓦屑坝,生昌国,昌国生自戎、得戎,分为二支。元末战乱,渡江来皖(汉置皖县,元改潜山县,清属安庆府),祖二公居潜之东关,祖五公徙居西门,其余子侄兄弟亦相继而来,或分居六皖,或散处邻邦,明嘉靖间,藻公出任江西新奉令,过旧宗庙,携旧谱归,与大仕公始修支谱,后,康熙、嘉庆、道光、同治年间,又多次重修。王杨氏徙潜之后,以忠信仁厚著称,文章之士亦代不乏人,遂为潜之望族。敦睦堂
3 《王氏家谱》,6卷。清道光28年(1848年)王道隆、王道彰等修。一世祖奎公,于元世祖年间由洪洞县迁寿阳县上谷村(后改上裕镇),生三子:义、和、顺,义公复归原郡。举人王道彰等远搜近考,十易寒暑,修成是谱。
4 《洪洞薄村十甲王氏族谱》,27卷,清嘉庆二年(1797年)王楷苏、王揩欧等修。一世祖子文公,明初自陕西西安府三原县徙山西平阳府洪洞县涧水东南汉太后故里薄村。名人有诰授光禄大夫镇守江南江宁等处地方总兵官前后府都督同知王玺。
5 灵石《王氏族谱》,20卷,清康熙27年(1688年)王尔康始修,乾隆55年(1790年)王梦鹏、王中极父子修,历经100余年于1790年修成,一世祖诚斋公,名实、字诚斋,元仁宗时人,望出太原,世居灵石沟营村,元仁宗皇庆年间迁本邑静升村,成巨族。
6 《王谢世家谱》,6册,王谢谱系、琅琊、太原正派、太原支派、太原别派、阳夏、琅琊世家谱。天启二年(1622年)刻本,天启壬戍端月西吴韩昌箕甫题《王谢世家序》,已人物传记为主,六朝望族,爵位蝉联,文武相继,东南半壁,力保正始;两家私谱,俱有国史,价值很高。
7 《牛皋岭下王氏宗谱》,26册,民国25年王念学等修,一世祖汉五公,以太子晋为开宗始祖,明永乐年间奉太夫人由梓里迁牛皋岭,将荒无人烟、不通舟揖之地开成沃土。
8 《黄县太原王氏族谱》,清宣统元年(1909年)王基鸿、王慕增等修,一世祖二公,太原王氏后裔,迁徙直隶长芦,元末与大公同迁黄,后大公怀旧土旋归,二公生敬礼,敬礼生胜,胜生友、信、忠、诚四大支。明中叶传抄,清乾隆、嘉庆、同治、道光年间重修。
宁海王氏分布简介(初稿)
宁海县辖18个街道、乡、镇,有常住人口61―64万。据1986年统计约有363个行政村,399个姓,其中王姓为第一大姓,集中或较集中聚居在1344个自然村。分布于如下:
一、跃龙街道、桃源街道(22)
东门塘心王氏:王仲耀于元末明初(1368年)自东洲(一市东岙)王氏分迁。
西门王氏:王澄于南朝宋刘义隆元嘉十五年(438),自嵊县华堂迁宁海三台山(今宁海城内西门上隍路)
(1)槐里王氏:王立(澄之长子)住东院称东院祖,也称下隍祖、槐花树下祖,其后裔大部分居住在西门一带。
(2)集良王氏:王竝(澄之次子)住西院称西院祖,也称上隍祖、集良亭祖。其后裔大部分迁住城郊等乡下。城内留住一支待查。(待续 )
宁海王氏分布简介(初稿)续
3、小北门(石柱王氏):始迁祖王文善约于南宋中期迁住大宦堂后乌石山下,明时复迁三台山,今小北门水亭庙一带。
4、泊所堂塘王氏:据说从三门铁场王氏迁此。
5、关皇庙后王氏:待查。
6、水角凌后良(洋)王前王王氏:待查
7、上白峤王氏:西门集良王氏王君杰迁青羊山,转迁于此(槐里王谱载)
8、金家山:西门集良王三十五世王揽于明正统十年自集良亭分迁(莘村王谱载)。
9、蒲岙:称王爱大路下分迁,行辈与岔路部分王姓同。
10、下枫槎:西门集良王三十五世王耀自西门分迁坑龙隍,再迁王家岙又迁前王(村均废),最后定居于下枫槎。(槐里王、汶溪王谱均有载)
11、屠岙蔡王姓:待查。
12、前洋王姓:1暂不明王来历,待查。2西门集良王氏:木坑胡王氏转迁于此(槐里王谱载)。
13、凌塘王姓:待查。
14、草湖(1)草湖前堂(含大洋头),西门集良王三十五世王挺约自明正统十年迁东门或坑龙隍,后转迁草湖。(2)草湖后堂:黄坛分迁(黄坛王氏谱载)
15、枕头王姓:黄坛分迁(黄坛谱载)
16、两水孔王姓:西店下陈王氏分迁。
17、岙里王:双峰澄深分迁(民国谱载新昌诚心迁,系出华堂)。
18、莘村王氏:(1)霞桂山:西门集良王三十五世王挹于明正统十年,自城西集良亭徒居横岭而转迁于此。(2)莘村:系霞桂山分迁。(3)城内乌石路乌石巷王姓 近年从莘村王氏移迁。
19、檀树头王姓:城北石柱王分迁。
20、下金王姓:据说由关皇庙后王氏分迁。
(待续)
21、笆弄头
22、提树
(1)西溪瓦窑山:114户848人、其中王姓自上辽岗分迁,近年移迁提树。
(2)西溪 方田(曾名荒田)王姓系乾隆年间迁方田,近年迁提树。
( 续)
二、茶院乡
23、苔芳王姓:93户约380人,明正统间从上叶王分迁也有从三门葛岙王迁入。
24、郑公头(岙)王姓:54户213人始迁祖王畊于南宋景定三年前后,从临海大田严潭迁此 (系《庙岭王氏》)
25、庙岭王姓:庙岭原各霞岭坑,王姓于明嘉靖十四年从郑公头(岙)迁庙岭,明嘉靖二十四年始建王氏宗祠,遂称庙岭王氏。
26、岭脚王姓:郑公头(岙)王氏七世王思谐从庙岭迁此。
27、塘湾(原名龙肚)王姓:于清道光年间从庙岭迁此。
28、龙尾巴王姓:清乾隆间从庙岭迁此。
29、西坑王姓:又名下坑,从龙尾巴迁此。
30、亦长平王姓:别名叶长平,嘉庆年间自临海永泉柏加王村迁此。
( 续)
31、 后长山王姓:宋末元初从新城王氏分迁。
32、尨口王姓:从后长山分迁。
33、后坑里王姓:从坑龙隍分迁。
34、寺前王姓:明永乐年间从历洋西仓王长迁。
35、茶院,古名观音堂
(1)上王:宋乾德间,王太辅迁住柘浦,后长子转迁此,祠堂也建比,遂称<恹溪王氏>
(2)下王:王太辅次子迁此。
36、竹家岙王姓:从下王分迁。
37、许泉王姓:自竹家岙分迁。
38、洞门王姓:自下王分迁。
39、后店里王姓:
(1)自下王分迁。(2)明末自前王分迁。
(续)
力洋镇(5)
40、西仓王:曾名王家,始迁祖王仲华宋庆元五年进士,为衢州司户参军,原籍天台椒园,后迁此定居,遂称西仓王氏。
41、田交王王姓:明朝嘉靖(1522—1566年)间,王渡从西仓王分迁。
42、山横其中王姓自西仓分迁。
43、古渡王家村:缑城东门王齐舆第十一世孙王璆元至正二十七年,为避乱自东门迁此。
44、米桶背王姓:清朝道光年间自古渡王家分迁。
(续)
四、 胡陈乡
45、山洋村,曾名三洋、山阳王姓,始迁祖王锦屏唐末时自奉化小万竹之棠岙迁此。
46、山头王姓:自山洋分迁。
47、岙里王王姓,宋未王元定、王元益自山头迁此。
48、上郑王姓:自乔里分迁。
49、王家坪王姓:宋至和间自山洋分迁。
50、步二:元未自山洋分迁。
51、长坑:清雍正间自山洋分迁。
52、东林庙王姓:清咸丰间始居。
53、西洋张王姓:始祖王君卿清天聪年间自天台东台山入赘张姓。
(续)
五、 长街镇
54、长街王氏:
(1)始祖王伯漳宋未避乱,自嵊县金庭迁此,遂称长街王氏。
(2)据说另有其他王姓或西塘或其他地方迁此。
55、屋基园王姓据传王姓自清同治年间由长街分迁。
56、车岙王姓由胡陈山洋村分迁。
57、大城塘(前港)王姓由长街分迁。
58、下山:曾名旗头山王姓由长街王姓分迁。
59、九江王姓:南宋未年王子兰自长街王氏分迁。
60、新城王姓:南宋未年王子芳自长街王氏分迁。
61、下岙塘王姓:清同治年间自长街新城分迁。
( 续)
62、岳井王姓,祖王熜明代自长街王氏分迁。
63、隔港王姓,迁自长街王氏。
64、新民村王姓、迁自长街王氏。
65、上新塘王姓,始祖王凤田于清嘉庆年间自天台迁入。
66、小龙头王姓、从上新塘分迁。
67、岳墩王姓,从上新塘分迁。
68、隔洋塘山横王姓,(待查)
69、长山王姓,始迁祖王凤桧于清乾隆年间自天台黄雾迁入。
70、松岙王姓,口传是清乾隆间从天台大道地迁此。
( 续)
71、后洋王姓,自宋岙分迁。
72、伍家屿王姓,自宋岙分迁。
73、塘岸头王姓,自伍家屿分迁。
74、峧湾王姓,口传于清光绪间自伍家屿分迁。
75、三角塘王姓,清末民初迁,迁自何处不详。
76、下塘王姓,自长街分迁。
77、南面塘王姓、道光间王姓迁入成村,何处迁入不详。
78、西外塘(外塘)王姓,何处,迁入不详。
79、团屿王姓、于清光绪间自茶院下王分迁。
80、流水湾王姓,据说王姓太婆携子带谱从镇海逃来。
81、百亩头王姓,据传清光绪间,有王姓财主在此购地置房经农繁衍。
82、南关王姓,民国初自奉化白杜迁此。
83、黄珠山王姓,从麻岙桥头迁此。
84、上公和王姓,据谱载,清光绪后期从黄岩迁此。
85、平岩王姓,自慈溪迁此。
南北朝宋元嘉十五年(438)王景澄自嵊县画堂迁入城关,称槐里王氏,现分迁城郊坑龙王、辛岭辛王、下家山、岙里王、前童大溪王、下田畈等地;
唐贞元甲申(804),原居城区东隅之王克常贽桐洲叶氏,后裔分迁岔路田良王、白岭根、兆岸、桑州上叶、辽车、坑口、木坑头、白溪里王、外王、大水路、长溪滩、梅林东岙、毛屿苔芳、王爱上屋基、旁山、塘孔、官山等地;麻岙冷水孔等地;
你对应下你爷爷那会儿住在宁海哪里就八九不离十可以找到你祖先了。
来源大致有五:
1、源出姬姓
周灵王之子太子晋,称王子晋,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
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两大王姓望族。
2、源出子姓
商朝末年,纣王荒*无道,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杀害,其子孙因为比干原是王子,就以王为氏。
从先秦至汉唐,子姓王氏一直居于河南地区,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来散播到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
3、源出妫姓
奉虞舜为祖先的妫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武王灭商后,虞舜的后代妫满被封于陈,至陈完在齐国任官后,改为田氏。
秦灭齐后,齐王田建之子田升、田桓由田姓改为王姓。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为郡望,汉朝王莽就源自此支王姓。
4、源出燕国太子丹之后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
5、出自少数民族改姓
王姓大家族中融入了大量的少数民族的血液,少数民族用王姓的主要有:汉时匈奴人,西羌钳耳氏族, 南北朝时高丽人, 鲜卑族人,隋唐时月氏人,唐朝时回纥族阿布思氏族,契丹人,金朝时女真人,北宋时西夏党项人,元朝时蒙古人,清朝时满洲人等。
这些少数民族王姓随着时间同化为汉族王姓。我国北方地区多王姓与北方民族改用汉姓时优先使用王姓有密切关系。
扩展资料:
王姓历史名人:
1、王翦
王翦(生卒年不详),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
少时喜欢军事,随侍秦王嬴政。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地区。统兵六十万大败项燕,消灭楚国。
联同儿子王贲,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最大功臣。凭借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司马迁《史记》认为:王翦作为秦国将领,平定六国,功绩卓著,被秦始皇尊为太师。可惜,不能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巩固国家根基。和白起比较,可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后世尊王翦为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2、王昭君
王昭君(约公元前52年—公元前19年),名嫱,字昭君(一说昭君非表字),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王明君。
王昭君是汉元帝时期宫女,后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王昭君维护汉匈关系稳定达半个世纪之久,“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
3、王允
王允(137~192年),字子师,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东汉末年时期大臣。
出身太原王氏,世代官宦。举孝廉出身,司徒高第征为侍御史。出任豫州刺史,勤政爱民。斗争中常侍张让失败后,去官隐居。中平六年,大将军何进掌权之后,辟为从事中郎,迁河南尹。
董卓拥立汉献帝即位后,代替杨彪,拜太仆、尚书令、司徒,密谋刺死董卓,联合吕布共同执政,日益骄傲自满。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余党李傕、郭汜、樊稠等攻破长安。王允兵败处死,时年五十六岁。
4、王朗
王朗(?-228年11月),本名王严 ,字景兴。东海郡郯县(今山东临沂市郯城西北)人。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重臣、经学家。
王朗早年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而被拜为郎中。后因杨赐去世而弃官为其服丧,后来被举孝廉,但王朗不应命。徐州刺史陶谦又举其为茂才,拜治中从事。迁任会稽太守,任内获百姓爱戴。
建安元年(196年)孙策攻会稽时,王朗举兵抵抗,为孙策所败。王朗在逃亡失败后投降,孙策敬重王朗而未加害。后为丞相曹操所征,因战乱辗转数年后才抵达,被拜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
建安十八年(213年),魏国建立,王朗以军祭酒身份领魏郡太守,又任少府、奉常、大理等职。曹丕继王位时,迁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曹魏建立后,改任司空,又进封乐平乡侯。曹叡继位后,代华歆为司徒,进封兰陵侯。
太和二年(228年),王朗去世,谥号“成”。其孙女王元姬,嫁于晋王司马昭,生晋武帝司马炎、齐献王司马攸。
5、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一说321—379),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王姓
——王羲之
——王朗
——王允
——王昭君
——王翦
请问有人知道宁远县逍遥岩村中的李氏的得姓始祖是西平郡王李晟吗?,本人祖母姓李,居于逍遥岩。麻烦了
本文2023-10-12 22:32:3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39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