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成功者都要傍个名人祖先?
名不见经传白手起家的人,一旦成功后,总要给家族找个名人祖先,古往今来屡见不鲜,似乎成了成功者的标配。
比如刘邦原是沛县泗水亭亭长,大致相当于现在村警务室一把手的官职,家族世代为农,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屌丝。但当刘邦登基称帝后,立即着手给自己找个名人祖先,以慰众口,最后找到了帝尧后裔刘累。
朱元璋也曾干过,朱元璋跟刘邦出身相似,甚至比刘邦还低微,建立明朝后,大臣们也给朱元璋找了个祖宗:南宋理学家朱熹。不过朱熹生活的年代和朱元璋实在太近了,引经据典还是八竿子打不着,最后只能作罢。
朱元璋没能认朱熹为祖,不过由于他在朱姓中名气最大,后世朱姓又有很多发达之后,认朱元璋为祖先,几百年过去了,真实与否谁又知道呢?这种傍个名人祖先的做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相当普遍的,几乎所有的名人功成名就之后都会这么做。
那为啥成功者都要傍个名人祖先呢?这绝非心血来潮,而是大有用处的,总结起来有3点考虑,老祖宗悟出的道理,很多普通人没参透。
首先傍名人祖先是为家族正血统。中国人虽以文化区分,但其实非常看重血统,在古代尤其为甚,我们之所以宗祠文化兴盛,就是因宗祠代表着血统。自古以来,即使你功成名就了,如果出身不好,依然会被人打心眼里瞧不起,认为你是暴发户。
而那些出身好,祖先有名人加持的,即便暂时落魄了,那也属于没落贵族,身份上是高人一等的。比如刘备,到刘备这一代家族沦落到织席贩履(卖草席草鞋)为业,生活非常艰苦,但因他宣称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各路豪杰也得恭敬地对他叫一声刘皇叔。中山靖王刘胜据称有120多个儿子,刘备到底是不是中山靖王之后,还不好说呢。
因此血统在古代很重要,象征着身份,那些功成名就者,为了显示出身,傍个同姓名人做祖先,也就不奇怪了,现代成功者如此做,也是这个道理。至于是否真是那个名人之后,谁也不能保证,毕竟很多都是过了几百年,上千年了。
其次,傍个名人祖先能团结家族。前面咱们说中国宗祠文化兴盛,那老祖先为啥要建宗祠呢?一来是血统传承,二来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宗祠能团结家族。宗祠供奉的祖先好比是精神图腾,是家族的根,能够牢牢将家族拧成一股绳。
而如果祖先是名人,那不但能团结家族,更能让家族成员倍感自豪,塑造家族荣誉,这对于家族事业发展和传承,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的,毕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最后,傍名人祖先是为抬高身价。这是最重要的考虑,比如民国时期“上海滩三大亨”之一的杜月笙。大家都知道,杜月笙发迹前就是个卖水果的,后来混出了名堂,跻身上海滩三大亨。杜月笙原名叫杜月生,发迹后国学大师章太炎为他改名杜镛,号月笙,名字格调立马就上去了。
杜月笙不但改了名,当然也要给自己找个名人祖先,于是一帮文人翻遍经史子集,找历史上能扯得上关系的杜姓名人,最后依然是章太炎找的祖宗相比较之下最合适,于是曾经的小混混杜月笙成了北宋名臣杜衍之后,杜家大修家谱祠堂,认祖归宗了。
抬高身价是成功者傍名人祖先最重要的考虑。中国历史悠久,战乱频发,即便有家谱记载、且祖上是名人的,谁也不能保证家谱记载的祖先就完全正确,不排除曾经也是某代发达了傍的。
南方黑社会以洪门为代表,我找到的洪门规矩,供你参考。
“红花绿叶白莲藕,三教九流本一家”,三教指的就是江湖三大社团,俗称青红白的青帮(亦作清帮)、洪门和白莲教。
洪门也称为天地会、三合会,口号是反清复明。青帮控制运河漕运,也曾被称作漕帮。洪门中互称兄弟不同,青帮组织是拜师入帮,会众以师徒相称,崇尚“师徒如父子”。青帮组织比洪门更严密,规矩更复杂,于是也更加秘密。因此有言道:“青帮一条线,洪门一大片。”
倾向于行会性质的青帮并未如洪门般强调反清复明。洪门一度将其当作叛徒,严禁洪门会员转投青帮,称“由青转洪,披红挂彩;由洪转青,剥皮抽筋。”洪门碰见粮船就打。
后经妥协,粮船碰到洪门阻拦,立即将船尾放下,表示卸尾而过。太平天国时,青帮被洪门杀了五十六个码头官。海禁开通、运河失修后,粮食由轮船直运天津,运河失去作用。青帮失去经济基础,有些青帮分子也投入洪门,青帮对帮规无法约束,辈分高的也随便开香堂收门徒了。
青帮是以师徒传承为主的纵向式的家族组织,师父为上一辈,徒弟为下一辈,师徒如父子,同师如弟兄。体现这两层关系的就是青帮的字辈,每一个青帮成员都占有帮中拟定的字辈中的一个“字”。
青帮创立后,陆逵以祖传二十四字的字派相授,作为传统的帮内“家谱”。这二十四字依次是:清净道德,文成佛法,能仁智慧,本来自性,圆明行理,大通无(亦作悟)学(亦作觉)。立帮后徒子徒孙越来越多,怕原来的二十四字不够用,又由王德降(即王降祖,帮中称为小祖师)续订二十四字。解放前,上海以“大通无学”四字辈居多,而以大字辈为最高。黄金荣、张啸林都是通字辈,杜月笙则是无字辈。
入门方式与先祖
“歃血拜盟”的规矩自古有之。洪门的弟兄们入门饮血酒时要高唱“此夕会盟天下合,四海招徕尽姓洪;金针取血同立誓,兄弟齐心要和同。”
青帮有“开香堂”的仪式。青帮的香堂有小香堂和大香堂之分。但都要在香堂大殿正中长桌上供奉翁、钱、潘三堂祖爷神位,悬挂罗祖的画像。由当家师担任香主。按照青帮的香堂规范,一律脱去背心、马褂,除去帽子、眼镜,洗面漱口,肃立两旁。传道师点燃香烛,朗诵《请祖词》:“双膝跪尘埃,焚香朝五台,弟子请祖爷临坛把道开。”
罗祖,乃罗教创始人。罗教是明清时代深受白莲教影响的一个民间教门。其初创年代为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创始人罗清,法号悟空。他将自己悟道所得,写成“五部真经”自立教门,被信徒尊为罗祖。
罗教融合白莲教的戒变观念,提出“真空家乡,无生父母”八字真诀。罗教创立后,即被佛教正统斥为异端邪说。明万历四十六年罗教被朝廷查禁。
罗清转由大运河南下,在浙江一代广收门徒,被开初属于漕运水手行帮性秘密结社的青帮所接受,罗教沿河所建庵堂成为青帮成员宿歇地和老而无依者的归宿地。借此进行帮内成员的互助互济和政治斗争。因此青帮习俗中有不少宗教色彩,如在各地建“经堂”、“庵堂”。加入青帮要在佛堂上香行礼,面向如来佛三跪九叩首。除了收徒时所开喜事香堂外,还有评事香堂、刑事香堂等。
洪门习俗中的某些方面则较多地倾向于道教。洪门开山立堂除挂关帝圣像外,还要焚香请神。所请诸神除西天如来佛、观世音菩萨、四大金刚、十八罗汉外,多为道教神仙。计有玉皇大帝,天后元君、太上老君、五显大帝、灵官、鬼谷先师、四海龙王、日神、月神、雷公、电母、行云使者、四值功曹、一切虚空来往众神,均请鹤驾降临,鉴察证盟。这些神仙彷佛是洪家兄弟结拜盟誓的公证人。日后若有叛徒背盟忘誓,多请几位神仙,对叛徒惩罚会更狠。
按照规矩,加入洪门必须有介绍人引进,保举人证明其身家清、己事明,先在会中记名,并由香长及管事五爷教习会规及礼仪,由主香人通知其人来香堂履行入会宣誓。有的洪门组织要求除口头申请外,还要填写“红单”(入会志愿书)。经过入香堂参加盟誓后,即由大爷封赠“步位”。礼仪完毕,由管事将新会员的洪门证书填好,先交给引进人,引进人两手捧宝,高诵“恭喜,恭喜,大哥命我解宝来!”入会者两手接宝,答:“多谢大哥来解宝。”受宝后即须交纳会费,于是拜见诸兄弟,彼此道喜。
洪门承袭道教遗风,在开山立堂时,于堂前张贴“净坛符”;并于请神盟誓后,向洪家兄弟分发“保身符”。新入会者跪于神前,由管事发问:你何故要来此地?
入会者答:愿充洪家兄弟而来。
问:谁教你来的?
答:出于自己本意。
问:谁人引进。
答:由保举人引进。
管事转向介绍者:他是你引进的吗?
介绍者答:是。
管事复问入会者:洪门的规矩你知道吗?
答:全仗承兄、拜兄们的戒摩。
问:进了会后,犯了条款,就要洗身,你不怕吗?
答:若是犯了条款,私通马子,或是不忠不义,愿受三刀六眼的处分。
问:兄弟吃的三分米、七分沙,你能受这种苦吗?
答:兄弟能受,我也能受。
管事于是转向介绍者:“既然如此,让他行抖海誓吧。”
至此,入会者便对神发誓:“我既归洪,今后若有三心二意,或勾通马子,或私卖梁山,或不讲义气,日后愿死于刀剑之下,千刀万剐。”
在青帮的香堂仪式里,师父也会问:“你们是自愿进清门的,还是家人朋友逼你来的?”
新弟子同声问答:“我们是自愿进清门求道的。”
由《南洋洪顺堂杂刊》所保存的洪门“入会问答”,生动地道出洪门的礼仪、习俗及传说宗旨,已近乎俚曲小戏。孙中山说:“洪门之拜会,则以演戏为之,盖此最易动群众之视听也。”
切口隐语
大凡帮会多规矩森严,各占码头,红吃黑霸。识得规矩,讲得黑话,即被视为自家兄弟,便酒肉相待;不识规矩,讲不来黑话,即被视为“空子”——非帮会内部人员,轻则难以“拜码头”(参加当地帮会活动),重则被视为“风子”(奸细密探)而遭“黑箕”(暗杀)。
帮会中人交往会用秘密语言,即“切口”。在帮外人听来如坠五里雾中,莫知其真意。洪门称此种切口语交谈为“盘海底”,上海青帮称为“撩春典”。帮会常用切口暗号,大致分为隐语、隐字、茶碗阵及其他物阵、手势、暗号等。
洪门的隐语又叫“内盘话”。加入洪门叫“入圈、拜正、出世”;会员自称“光棍”;会员互称“洪英、左玄、豪杰”;新入会者叫“新丁贵人”;吃饭叫“耕沙”;睡觉叫“歪下”等等。
青帮的隐语自有特色,特别是青帮进入上海十里洋场后,其隐语中掺入了“洋泾浜英语”的成分。一般会员通称“老大、光蛋”;师父叫“老头子、前人”;结拜义弟兄叫“弯脚码头”;请人到会是“盘桃子”。
同为洪门兄弟,主人请客吃酒时,他用中指按在杯口,你就应把中指放在杯底;他如曲着中指,表示他在下跪,你应举起左手,表示你请五祖降临接礼,并说:“兄弟忠心义气,不用多让了!”然后饮酒。
席间主人奉烟斗以烟敬客,客应视主人用几根手指在拿烟斗,如他两手各用两指,你就用三指接他;他用三指,你就用两指接。如他的手掌向下,你应向上;他手掌向上,你向下。如主人敬烟时,用一个指头按在烟斗上,即表示现刻家中有外人或警察,不便多言。
洪门还有一种手势语,即以手的动作态势示意,且借助于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态势,相互配合,以发挥秘密语的功能。通过手语,对面不相识的陌生人也能知道其为帮中人。当会员正跟其他人发生殴斗时,在场的其他会员用一手掌向外人示意,以另一手长指甲向会员示意,即表示制止争斗继续发展,如果会员以两掌向外,连呼不要争斗,则表示要揍他,他是会外的人;如果屈其右手拇指,将两掌向内,连呼不要争斗,即真正制止殴斗,示意对方是会员。此种手势称为“阴阳法”。
另外,洪门隐号暗语文化的精髓在“茶阵”,功用有试探、求援、访友、斗法等,平常设于茶铺酒肆之中,藉以避免官差的追缉,或用来联络同志、传递讯息。手打着三把半香,利用一个茶壶、数只茶杯,便能幻化出不同的阵形,种类繁多,约有百种以上。外人看得眼花缭乱,只有洪门中人能一目了然。
说到历史趣闻,那真的是数不胜数,不管什么年代,什么朝代,三国时期,清朝,明朝,秦朝,民国,等等朝代都会出现各种各样有趣的事情,离奇的案件,解不开的谜团,我们专注于搜集整理以及揭秘中国各朝代人物、战争、野史、文化等全方面历史知识,也就是这些也能够引起人们的好奇,就好像你一样,是不是觉得这个话题很有意思?答案是肯定的,不然你也不会点进来看,希望您关注我们,我们每天会为您更新不一样的历史趣事趣闻,还有不一样好看的历史趣闻视频,还原历史真相,今天要在这里给大家讲的就是杜月笙有一个爱不释手的钻戒为何参加一次聚会后就雪藏在了保险箱。
杜月笙是上海滩的黑帮老大,杀人越货、走私鸦片、开设赌场、聚财敛财,横跨黑白两道。但在别人眼里,更像是一个执礼甚恭、知书识礼的读书人。
章太炎晚年住在苏州,生活比较困难。一次偶然的机缘,让杜月笙和章太炎认识了。杜月笙大喜,极力来结交章太炎。
杜月笙知道章太炎生活困难,有意送钱给他。他又深知这种大知识分子很要面子。所以,往往在拜访章太炎后,在告辞时悄悄将银票放在不显眼的地方。
章太炎何等心高气傲的人,连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黄兴、袁世凯这些近现代史上的大牛,他都不看在眼里。但是面对杜月笙的这种款款心意,他还是很感激。后来,章太炎以国学大师的身份,主动为杜月笙修订家谱,让本来是街头混混的杜月笙,摇身一变为祖上尊贵的帝王之系、名人之后。甚至还为杜月笙取名。杜月笙本名“杜月生”,章太炎引经据典为其改名杜镛,号月笙,让杜月笙高兴得合不拢嘴。
杜月笙非常注重自己在外界的形象,生怕给外界留下“暴发户”的名声。
一次,杜月笙参加一个上层聚会。与会人员都是上海的各界名流。杜月笙一边与他们寒暄交流,一边仔细观察。他意外发现,这些各界名流中,只有他一个人手上戴着闪闪发亮的大钻戒。
杜月笙回去后,将这个大钻戒仍到保险箱里,再也没有戴过。
1、杜月笙的“体面”:就是做事恰如其分,不可失了身份,
杜月笙讲过:“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中年后的杜月笙为人处世谨慎小心,比年轻时少了一分咄咄逼人的霸气。
2、杜月笙的“情面”:情面,就是私人之间的情分和面子。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好面子,“不给面子”这句话,有时要压死人。
杜月笙讲:“钱财用得完,交情吃不光。所以别人存钱,我存交情。”1930年代以后的杜月笙,越来越以地方绅士的身份期许,稳定地方,参与公益,助力教育,主持公道,某种程度上,杜的确已脱胎换骨。
3、杜月笙的“场面”:场面,就是排场,成名后的杜月笙,非常讲究人生的场面。
1931年举行的杜家祠堂落成典礼,是杜月笙一生摆的最大的场面。除了杜祠落成典礼外,最能体现杜氏之场面的,是他的兼职。鼎盛时期的杜月笙身兼70多个企业、银行、公司的董事长、理事长,可谓风光无限,够场面了。
扩展资料
杜月笙的人物评价
杜月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传奇性的人物。他从一个小瘪三混进十里洋场,成为上海最大的黑帮帮主,成为了现代实业家、社会名流与地方领袖,成为当时活跃的政治风云人物。
杜月笙有过人的投机沾营本领与玩弄权术的狡诈,对前清遗老、军阀政客、党国高层、社会名流,乃至金融工商巨子,无不执礼甚恭,倾力结交。
而蒋氏高层如孔祥熙、宋子文、戴笠等,无不结为杜氏豪门密友。杜月笙心里一直对文化向往和敬畏,发迹后与文化界甚密,能在知识界、文化界也周旋得游刃有余。
参考资料
人民网-《人生需要吃好“三碗面”》
提到民国时期威震上海滩的三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名头最大的,当属杜月笙。他从一个年幼失去双亲的孤儿,到最后成为上海滩的土皇帝,叱咤风云四十年。他的传奇一生,令人惊叹。
一, 身世凄苦 1888年8月22日,杜月笙出生在上海浦东区高桥镇。这一天正是农历的七月十五,中元节。杜月笙的父亲叫杜文卿,在上海的杨树铺经营着一家小小的米店。听到儿子出生、母子平安的喜讯,他赶忙关上店门,回到家里。给孩子起个什么名字好呢?杜文卿思忖着。“中元节,月圆之日出生,就叫月生吧”,于是就给孩子取名杜月生。至于以后大家熟知的杜月笙这个名字,则是他发迹之后,国学大师章太炎给他改的。
杜家米店生意本小利薄,经济困难,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很是艰难。在杜月笙两周岁的时候,母亲生下了一个女儿后,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和产后体虚,竟然一病不起,不久撒手人寰。杜月笙父亲悲痛欲绝,由于经济窘迫,无钱下葬,只给妻子买了一口棺材,在杜家老屋不远处一块荒芜的田地上安放。处理完妻子后事,杜文卿强打精神,照顾米店生意和两个孩子。由于女儿太小,自己没法照顾,只能送给了一个宁波商人抚养。杜月笙长大手眼通天后,曾经多方打探妹妹的下落,但是全无音讯。
一年之后,有一个温柔善良的女人走进杜家,成为杜月笙的继母,她并没有向传说中的大部分后妈一样,而是将杜月笙视为己出,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杜月笙也因此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
可是好景不长,杜月笙五岁时,父亲由于常年劳累和贫病交加,终于倒下了,不久后也离开人世。继母强忍悲痛,将丈夫用棺材盛殓,同原配妻子的棺材并肩存放。奇怪的是,几年后,两口棺材中间竟然长出一棵杨树,像大伞一样遮挡着夫妻两人的遗骸。
虽然父亲去世了,但是继母依旧还是照顾着可怜的杜月笙。但是到了他8岁的时候,继母突然也失踪了,他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为了活下去,只能投奔到舅舅家。虽然家里经济困难,但是舅舅看在至亲的份上,也是收留了他,但是由于经济窘迫,再加上杜月笙顽劣,惹事生非,也是少不了责骂和白眼。杜月笙少小年纪就寄人篱下,过早的体会到人情冷暖,也学会了察颜观色。在他十五岁的时候,由于赌钱,把身上的衣服都输掉了。舅舅最终于无法再忍受这个外甥,把他赶出了家门。看着无家可归的外甥,想起早早去世的女儿,外婆泪如雨下。但是她也没有办法,只能东拼西凑几个铜钱,给他买了身衣服,迈着小脚,送他离开高桥镇。“孩子,以后的路就靠你自己走了”外婆哽咽着说。杜月笙给外婆双膝跪下,满眼热泪说:“外婆,我一定要混出个样子再回来。”说罢扭头大踏步奔向上海滩。
二,初入上海滩
杜月笙初到上海,是经人介绍到一个水果店当学徒。店主见他人机灵,同意让他留下来干些杂活。杜月笙很珍惜这个差事,踏踏实实的干着每样活。逐渐的取得了店主的信任,开始有机会学一些生意上的具体业务。凭借着过人天赋,杜月笙渐渐的成为水果店的顶梁柱,店主也对他赞赏不已。如果他沿着这条路子走下去,可能日后会成为一位富商。但是由于年少定力不足,再加上身边一些无业小混混朋友的影响,杜月笙染上了赌博和嫖娼的恶习,并且沉溺其中无法自拔,由于输钱太多,就私拿店里的钱,很好的差事又让他自己给断送了。尽管又失业了,但是由于杜月笙为人慷慨仗义,机敏过人,因此交往了不少的朋友,这些人大多没有正经职业,但是带他领略了上海滩的花花世界,为他以后吃江湖这碗饭奠定了基础。
三,加入青帮
在和一帮混混哥们干了一段时间的偷摸勾当后,杜月笙深刻体会到,要想在上海滩干成事,必须要有背后的靠山,靠自己单打独斗是不行的,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入帮会,于是他做出人生最重要的决定,选择加入青帮。
先是拜青帮的一个小角色陈福生为“老爷子”,虽然这个人没啥本事,但是人家是帮会成员,杜月笙成为他的门生也算是正式的加入了“组织了”。陈福生见杜月笙是个人才,以后肯定会有所作为,而自己没啥本事,于是不久引荐他到青帮第一大亨黄金荣的府里做事。到了黄府是杜月笙命运的真正转折点。在这里他看到了大人物的手眼通天和挥金如土。他心里暗暗发誓,有一天也要成为像黄老板这样的大人物。凭借着聪明天赋和高明的为人处世手段,杜月笙抓住了机会,圆满完成了交代给他的各项任务,赢得黄金荣和夫人林桂生的信任和赏识,逐渐成为黄金荣的心腹爱将。由于他的长袖善舞,八面玲珑,他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广,能力越来越大,逐渐成为上海滩家喻户晓的大佬,黄金荣很多棘手的问题都靠他解决,这时候的杜月笙已然成为和黄金荣平起平坐的人物,加上后来和他结拜的张啸林,三人并称上海三大亨。
四,毁誉参半的沪上闻人
和黄金荣张啸林相比,杜月笙的名气和影响力更大。上海人对三大亨的评价是“黄金荣爱财,张啸林能打,杜月笙会做人”。杜月笙靠着开赌场妓院和卖鸦片积累了巨额的财富,有人对他的钱财做过评价:取之于土,挥之如土。他的钱财主要是靠倒卖烟土得来的,当然也是不义之财,他的手上也沾满了很多无辜人民的鲜血。但是他和其他黑帮大佬不同,深刻懂得财散人聚的道理。
他出身苦寒,知道底层人生活的艰难,因此发迹之后经常周济困难百姓。凡有到他门上乞讨的人,他总是嘱咐下人们多给些钱。对于别人有事相求与他,只要是能够办到的总是慨然相助。做人当学杜月笙成为沪上名言。杜月笙曾对人说:别人存铜锭,我是存交情。章太炎为侄子的事情向杜月笙求助,杜月笙办成后专程去看望章太炎,临走还给偷偷留下2000银票。也是这次交往,两人奠定了深厚的友谊,章太炎特意给他改名杜镛字月笙。民国总统黎元洪被迫下台后,躲避灾难逃亡国外,后来归国到了上海,指定杜月笙为其提供保护。而杜月笙带领手下弟兄日夜站岗守卫,保护他的人身安全。黎元洪临走时,其秘书专门为杜月笙写了一副对联: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这和杜公馆大门口的“友天下士,读古人书”两副对联,成为杜月笙笼络人心的金字招牌。戴笠初到上海,在杜月笙的赌场输了钱无力偿还。杜月笙见戴笠心思机敏过人,不但将钱全部奉还,还专门给蒋介石写了信,推荐戴笠报考黄埔军校。后来戴笠组建军统局,成为蒋介石手下炙手可热的人物。两人后来成为结拜兄弟,有了戴笠的帮忙,杜月笙更加顺风顺水。京剧演员梅兰芳曾经在上海住过一段时间,由于无法演出生活窘迫,杜月笙听说后主动给他送去钱,解决了他的生活困难。张学良在上海时受到斧头帮的威胁,也是杜月笙带他安全脱险。正是由于杜月笙慷慨仗义、广施恩惠,许多文人墨客,达官贵人都成为他的座上宾。尽管已经飞黄腾达,但是流氓白相人的出身始终是他的心病。因此他效仿知识分子,脱去短打服装,常年穿长衫,花费重金聘请说书人给他讲历代兴亡史和古今名人传,并苦练书法,写的一手好字。通过自我修炼,杜月笙再也不是当年混迹街头的流氓瘪三,而成为了人人敬仰的商界领袖和 社会 精英。
他对孩子的教育也同样令人称道。杜月笙信奉多子多福,儿女众多。他对后代子女严格教育,这些人后来都生活的很好,有的为国家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没有一个孩子涉黑。与之相比,黄金荣没有亲生子女,有一个继子还早年夭折。张啸林儿子留学国外学无所成,归国之后不务正业,后来沉迷吸食鸦片,成了瘾君子,未得善终。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爱国情怀。在抗日战争期间,杜月笙拒绝为日本人做事。为了阻止日本军舰,响应政府号召,带头炸沉自己的商船。他凭借着自己广博的人脉,积极的为国家筹备抗战物资,为八路军筹备防毒面具,有力的支援了国家的抗战力量,同时指挥门人弟子在江南锄奸,大大打击了日伪的嚣张气焰。而他的盟兄张啸林没有民族气节做了汉奸,后果可想而知,被锄奸队伍击毙。
五,客死他乡
1949年上海解放后,杜月笙不得不离开苦心经营几十年的地方。此前***曾多次挽留他留在上海为人民做事,过去的事情可以既往不咎。但是他深知自己罪过很重,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帮助蒋介石杀害了很多革命同胞,因此没有勇气留在上海。蒋介石也极力邀请他去台湾。他同样也拒绝了,因为知道自己对于蒋介石来说已经没什么用处了,于是带着一家老小到香港落脚。在这里杜月笙已经没有了收入,只能靠着积蓄度日。1951年8月16日,杜月笙已经病入膏肓,他叫来家人,把保险箱里的借条让人当众撕毁,剩余财产仅有10万美元,把这些财产给各位夫人和子女分配完毕,他流着泪对孩子们说:我没有希望了,但中国还有希望,你们还有希望。一代大亨的传奇一生落下了帷幕。
章太炎传略
章太炎,名炳麟(1869--1936)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绛,号太炎。浙江馀杭人。 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著述甚丰。
1897年任《时务报》撰述,因参加维新运动被通缉,流亡日本。1900年剪辫发,立志革命。1903年因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并为邹容《革命军》作序,触怒清廷,被捕入狱。1904年与蔡元培等合作,发起光复会。1906年出狱后,孙中山迎其至日本,参加同盟会,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与改良派展开论战。1911年上海光复后回国,主编《大共和日报》,并任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曾参加张謇统一党,散布“革命军兴,革命党消”言论。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参加讨袁,为袁禁锢,袁死后被释放。1917年脱离孙中山改组的国民党,在苏州设章氏国学讲习会,以讲学为业。1935年在苏州主持章氏国学讲习会,主编《制言》杂志。晚年愤日本侵略中国,曾赞助抗日救亡运动。
早年接受西方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和生物进化论,在他的著作中阐述了西方哲学、社会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新思想、新内容,主要表现在《訄书》中,认为“精气为物”,“其智虑非气”;宣称“若夫天与上帝,则未尝有矣”,否定天命论说教。其思想又受佛教唯识宗和西方近代主观唯心主义影响。随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思想上渐趋颓唐。
在文学、历史学、语言学等方面,均有成就。宣扬革命的诗文,影响很大,但文字古奥难解。所著《新方言》、《文始》、《小学答问》,上探语源,下明流变,颇多创获。关于儒学的著作有:《儒术新论》、《订孔》等。
一生著作颇多,约有400余万字。著述除刊入《章氏丛书》、《续编》外,遗稿又刊入《章氏丛书三编》。
为啥成功者都要傍个名人祖先?
本文2023-10-12 22:25:2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39264.html